學術交流日益國際化的今天,從事學術研究的作者經歷了艱辛的努力與勞動、觀察和得到的實驗結果,如果這些能夠搶先在國際相關的學科雜志上發表,不僅能使學科界認可,且有利于擴大和提升作者科研成果的價值。
一、SCI和影響因子
SCI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ISI)編輯出版的一部國際性多學科的權威性期刊文獻檢索工具。它主要用來查詢科技文獻及其互相引用的情況,內容涉及包括醫學在內的自然科學領域的150多個學科。由于SCI對其收錄的期刊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的多種嚴格而科學的篩選方法,且每年有所調整,因而它所收載的期刊實際代表了各學科高質量的優秀論文期刊,比較全面地覆蓋了世界最重要、最有影響的研究成果。SCI不僅反映了現階段最新的科技創新成果,還揭示出這些成果被文獻引用的情況,說明了文獻之間的相關性和影響力,所以它不僅僅是一種文獻檢索工具,更重要的是已經成為對科學研究進行評價的客觀依據。SCI收錄期刊上發表的研究成果代表著世界自然科學尤其是基礎學科研究的最高水準,一個國家科技論文被SCI收錄和引用的情況,是評價該國的國際學術地位、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科技實力和科技論文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蒲袡C構被SCI收錄的論文總量,反映整個機構的科研、尤其是基礎研究的水平;個人的論文被SCI收錄的數量及被引用次數,反映他的研究能力與學術水平。科技論文被SCI收錄和引用已成為評價其國際學術地位、基礎科研水平、科技創新力和論文質量的重要標準。
綜合文獻所述,SCI具有以下作用和特點:
①重大科研成果的載體。
②獨一無二的引文檢索系統。
③符合科技期刊英語化的趨勢。
④衡量國家科研實力和水平的一個標志。
⑤檢驗世界一流大學的一個指標。
期刊影響因子(indexfactor,IF)是一定時間內,期刊論文的平均被引用率。IF的大小可以反映學術期刊的有效度、利用度、學術性和質量??锼d論文量、時間和論文被引次數是構成IF的基本要素。一種期刊的IF是指該刊前2年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數。具體算法為:IF=該刊前2年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該刊前2年發表的論文總數。期刊的IF越高,反映出該刊的學術水平越高,其刊載的論文被引用率就越高,也說明這些論文的質量較好,水平較高,研究成果的作用和影響力也就越大。所以,IF是確定核心期刊的重要依據。
二、注重SCI源期刊對論文的要求
注重SCI源期刊對論文的要求,如:英文名、論文的規范化表達、文章格式、份數、稿件類型、字數限制及投稿地址等。已進入SCI和SCI外圍的刊物或有希望進入的刊物,可完全以英文著錄,要想進入和保住SCI的收錄,就必須按照SCI的著錄格式,期刊的國際化是非常實際的,也是必須的。對于中文文獻,在著錄項后括號內注出中文,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和著錄格式應根據國家標準GB/T7714—2005執行。在一篇科技論文的參考文獻中,外文參考文獻應占相當大的比例,這樣的論文被SCI收錄的可能性大。據《中國論文統計與分析》近年來的報導表明,中文期刊平均每篇論文所引用的參考文獻不足7篇,而SCI收錄的論文平均每篇引用的參考文獻達24篇以上。只有嚴格按照SCI源期刊對論文的要求,才能提高投稿論文的命中率。
更多期刊知識內容,歡迎咨詢本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