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編輯素質
編輯是編輯活動的主體,是出版文化的設計者、組織者和生產者,是新知識領域的開拓者和新成果的催生者,是文化與文明的有效管理者。編輯對期刊具有“把關”作用,這種“把關”就是質量的控制。在科技期刊的編輯加工過程中,編輯首先應該具備較高的責任意識,然后不斷地提高專業素質,嚴格控制期刊質量。
1.1責任意識
科技期刊作為出版物之一,具有導向性。首先,編輯應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科技期刊具有價值導向作用。其次,編輯應在實踐中自覺踐行關于出版的法律法規,求真務實、愛崗敬業,勇于承擔高難度的工作,具有團隊協作精神,具有崇高的職業道德。
1.2專業素質
在編輯加工過程中,編輯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筆者認為,科技期刊編輯應具備出版專業素質和學科專業素質。首先,編輯要對內容進行審讀,對文字進行修改。在審讀和修改中,不得隨意刪改,應在符合出版規范的前提下,尊重作者的意見,要保證在作者原有的寫作風格下進行編輯加工。其次,編輯要對文稿質量有一定的把控。編輯不一定對科技期刊的某一學科特別精通,但是一定要了解學科的基礎知識,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稿內容,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2編輯加工規范化
堅持編輯加工規范化,不僅要牢牢把握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還要執行期刊編輯加工的標準和規范,這是控制期刊質量的重要保證。
2.1語言文字
科技期刊作者一般屬于理學和工學領域,對語言文字不夠敏感。文稿中用詞不夠準確,同時容易出現病句。因此,編輯應對文稿進行審讀、刪改和潤色,提高文稿質量。2.1.1詞語搭配使用。科技期刊主體文字中,通常有很多成對出現的詞語。比如:“一方面”和“另一方面”,“因為”和“所以”,“若”和“則”等。很多作者容易丟掉“一方面”、“因為”和“若”等詞語。2.1.2表述規范化。科技期刊中有很多專業用詞,其表述應規范化。比如,應注意一些專有名詞的譯寫規則。根據GB/T17693.4—2009中的規定,“p”譯為“普”,“n”譯為“諾”,因此,“Lyapunov”應譯為“李雅普諾夫”。
2.2量和單位
2.2.1量。根據GB3102.8—1993中的規定,物理化學學科中應采用“物質的量”來描述化學成分或者物質的多少,而“摩爾數”等應予以廢除。GB3102.8—1993中還規定表達物質體積含量的應為“體積分數”,應當廢除不規范的“體積百分比”和“體積份數”等。對于有爭議的變量名稱,應該至少做到本期刊統一。例如,固體物理中的“焦耳系數”,GB3012.13—1993和GB3100—1993中分別規定的是“焦耳系數”和“焦尓系數”。2.2.2單位。常見的單位符號有米(m),千克(kg),電子伏(eV)和赫[茲](Hz),有些作者甚至對這些常用的符號都會書寫錯誤,分別錯寫為M,Kg,ev和HZ。此時,需要編輯向作者指出問題,或者由編輯在編輯加工階段一一改正。另外,關于組合單位比較容易出現歧義,因此要注意書寫規則。例如,有的期刊把心臟指數的單位寫為L/min/m2。對這一單位符號可以有2種理解:一種是L·m2/min,另一種是L/(min·m2),而正確的應為第2種。
2.3插圖和表格
2.3.1插圖??萍计诳鍒D一般分為線條圖和照片圖,其質量要求主要表現在內容的科學性、取舍的精簡性、繪制的規范性、圖面的合理性及印刷的精美性。關于線條圖,主要看其橫縱坐標是否符合規范,圖例線型是否清晰等。在后期校對的過程中,尤其要對比作者的原稿仔細校對,因為在排版的過程中,圖片中有些文字是重新錄入的,很可能造成與原文不一致。2.3.2表格。表格是為了比較直觀地對比數據、快速瀏覽項目的一種書面表達,在科技期刊中出現率非常高。處理表格應注意3點:①簡單明了,一系列短小簡潔的表格比一個又大又復雜的表格更能表達清楚內容和讓讀者理解。②表達一致,表格中各種平行的術語、數字、簡稱應上下或左右統一,以免給讀者造成混亂。③明晰易懂,謹慎構思橫表頭和縱表頭;同類數據橫列的比較效果遠比豎列效果好。
2.4參考文獻著錄
參考文獻應嚴格按照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以下簡稱新標準)要求編寫,科技期刊一般采用順序編碼制。新標準對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修訂,規定了各學科、各類型出版物的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順序、符號及其在正文中的標注等方法。從2015年12月1日起,均應執行新標準,但在實際編輯出版中,還是有很多不規范的現象。比如:未按要求著錄頁碼,表示符號使用錯誤,以及主要責任者姓名著錄錯誤等。
3結束語
在編輯加工過程中,控制科技期刊質量主要以下有兩個方面:1)提高編輯素質,首先樹立責任意識,然后不斷提高出版專業素質和學科專業素質,發揮其能動性。2)編輯加工規范化,包括語言文字、量和單位、插圖和表格、以及參考文獻著錄等的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