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委對科技期刊的論文質量把關和組稿、約稿等工作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編委的貢獻源于編輯部能否做好編委的服務工作,科技期刊應該借助自身的特點為編委提供服務以達到“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良性辦刊模式。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為科技期刊服務編委提供了更多的形式和可能,故在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對科技期刊如何提高對編委的服務進行了探討,并結合實例將此與傳統辦刊模式下的編委服務方式進行對比,旨在闡述和發揮其優勢。一本優秀的學術期刊,通常會匯聚一支專業的編委隊伍作后盾為其學術論文質量把關。編委對于期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除為期刊進行學術把關外,科技期刊編輯人員還通過編委的支持進行組稿、約稿等活動,以提升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及知名度。然而,也有文獻報道稱,我國多數期刊的編委并未充分履行其職責,成了“名義上的”編委,例如不審稿或延遲審稿,因個人原因無法配合期刊編輯部的約稿、組稿工作等。如何調動編委積極性成為科技期刊必須重視的內容之一。陶范曾歸納總結了“編委能得之利”,包括獲得學術榮譽,得到學習的機會,享受奉獻的樂趣,獲得審稿酬金。其中獲得審稿酬金雖是最直接的利益,但多數科技期刊給予編委的審稿酬金都是象征性的,并不能等價于編委審稿所付出的勞動;而且多數編委承擔審稿任務也并非為得到審稿酬金,只是將其作為一種榮譽,同時想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學術交流機會。所以期刊雜志可以從提供學習機會和學術榮譽著手,為專家提供服務。21世紀是媒體融合的時代。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期刊也進入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局面。媒體融合發展給科技期刊的辦刊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國內科技期刊從業者和研究者對此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討,提出了一些具有重要價值的科技期刊發展之路。在此背景下,科技期刊編委的服務模式也應進行相應的轉變,以適應時代需求?;ヂ摼W、微信、微博、APP、直播等新型傳播方式的出現為此提供巨大的契機。筆者結合實例,對在新媒體融合時代下,科技期刊可以從哪些方面提高對編委的服務進行探討,并與傳統辦刊模式下對編委的服務方式進行對比,旨在闡述其優勢。
1傳統辦刊模式下科技期刊為編委提供的服務
傳統辦刊模式下,部分期刊從注重編委的人文關懷和知識回報等方面為專家提供了具體的服務。①向編委頒發聘書,評選優秀編委,提升編委優越感,肯定編委作為審稿人的身份和工作;從優化審稿流程、降低審稿專家勞動強度等方面重視編委的精神回報等。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機械工程學報》《航空學報》等都通過評選優秀審稿專家給編委們精神上的鼓勵,促進編委審稿積極性。②主動為編委搭建宣傳平臺。部分雜志利用期刊封面或插頁介紹編委的基本情況、研究方向和內容、主要學術成果和獲得的獎勵等,為編委作宣傳。③注重為編委定期寄送雜志樣刊,讓編委了解學術動態。較多期刊都定期給編委寄送樣刊,讓編委了解學術動態的同時也宣傳了雜志本身。④為編委撰寫或推薦的稿件開通綠色通道,快速審稿、快速發表。關注編委自薦或推薦的論文,不僅因為編委自薦或推薦的論文質量較好,同時也是為了體現期刊對編委科研成果的重視與尊重,這也是期刊給予編委的回報。⑤舉辦學術會議,為編委搭建交流平臺。如《中國天然藥物》分別于2003、2006、2008、2010年召開編委會或舉辦學術論壇,邀請專家進行專題講座,為與會編委提供相互交流學習的機會[5]。傳統辦刊模式下,科技期刊為專家提供的這些服務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科技期刊與編委之間的聯系,調動了編委協助科技期刊辦刊的積極性。
2媒體融合時代科技期刊為審稿專家提供的服務
以紙質為載體印刷出版的傳統媒體正面臨著以互聯網和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的沖擊和挑戰。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在傳播內容、傳播方式、受眾大小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也占據了一定優勢。媒體融合時代下,科技期刊服務專家的形式和深度也順應時代出現了變化。
2.1審稿途徑向多元化發展,為專家提供便利
科技期刊較早基于互聯網的投審稿途徑為郵箱,作者通過郵箱投稿至期刊雜志指定的郵箱,編輯部再通過郵箱將稿件轉發給相應學科領域的編委進行審稿,編委審稿完畢后將意見返回給編輯部,編輯部再返回給作者。郵箱投審稿存在的較大問題是不連貫性,這使得整個審稿流程較為復雜,若涉及三審制,來稿量大,專家人數較多時,對于編輯部而言十分不利于稿件、作者及編委的管理。對于專家返回的意見也可能出現遺漏等現象,導致服務不到位。投審稿系統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稿件的一站式管理,編委、作者的建庫管理都可以在投審稿系統實現。編委可以通過郵箱審稿或期刊雜志官方網站進入投審稿系統查看自己往期審理的所有稿件信息,這為編委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部分科技期刊已在嘗試更多的為專家審稿提供便利的途徑?!吨貞c醫學》雜志于2016年推出了微信及手機APP投審稿系統,將在電腦上的投審稿功能轉移至手機上,專家不僅可以在電腦上完成審稿工作,還可以在手機、平板上利用空閑時間隨時隨地查閱稿件、完成稿件審理工作,極大地方便編委審稿,也加快了審稿速度。《國際檢驗醫學雜志》還嘗試建立微信群,召集各審稿專家在線召開稿件終審會,方便專家參加審稿活動,為專家節約了時間。
2.2期刊數字化定向推送,使服務專家更加到位
傳統辦刊模式下,部分科技期刊選擇以郵寄每期樣刊的形式方便編委了解學術動態,此方法存在較多弊端,寄送費用大,寄送時間長,寄送不到位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編委不能及時甚至無法收到樣刊,同時也造成資源浪費。自期刊實現數字出版后,論文的推送變得簡單便利,基于投審稿系統所建立的專家庫,期刊編輯部可將成型的數字化論文選擇性的定向一鍵發送給所有編委。相比傳統模式下寄送樣刊的形式,期刊數字化定向推送有以下優點:①節約成本,與紙質版期刊比較,數字化期刊節約了印刷、郵寄等成本;②節約時間,郵寄需耗費幾天至數十天的時間才能將期刊送到編委手里,而數字化推送僅僅需要幾秒的時間就可以將期刊內容發送給專家;③推送對象精確無誤,只要編委的郵箱準確,推送的期刊論文編委一定能收到,部分期刊甚至利用微信公眾號定期向編委有選擇性地推送最新發表的文章。
2.3利用官方網站、微博、微信、APP、視頻等宣傳編委及學術推廣
2.2.1通過官方網站、微博、微信進行編委個人宣傳。傳統媒體時代,媒體介質往往較為單一。進入媒體融合時代,信息的形式呈現多樣化且寬泛化,者可以通過多個平臺、多種途徑進行信息的與傳遞。傳統辦刊模式下,期刊信息的傳遞主要以單一的紙質為載體,對編委的宣傳也是以此為平臺。由于以紙質為媒介存在諸多限制,例如版面容量有限,發行期、發行地域受限,且很難實現受眾的全面覆蓋,保存及檢索都較為困難。新媒體時代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官方網頁、微博、微信很好地解決了以上問題??萍计诳梢岳霉俜骄W頁、微博、微信為編委進行多途徑的個人宣傳。相比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時代下的傳播手段有以下優點:①不受版面限制,內容更加自由;②無需印刷,更加節約成本;③形式多樣化,除文字、圖片形式外,音頻、視頻的使用使得宣傳內容的可讀性和可觀看性更強,更加吸引讀者;④官方網站、微博、微信等具有的轉發功能使得宣傳速度更快,受眾更廣。2.2.2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進行學術成果宣傳??萍计诳蚱渥陨淼奶攸c在宣傳編委方面存在以下優勢:①一本科技期刊常常匯聚了大量的作者和編委,因此在幫助編委宣傳時具有一定量的受眾;②作者與編委間往往學術研究領域相同或存在聯系,在宣傳編委時較有針對性,無效受眾較少。若一本科技期刊開通官方微博或微信公眾號,其粉絲也存在以上相同的特點,科技期刊可以利用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平臺為專家進行個人學術宣傳或學術論文宣傳。例如將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圖片文字或視頻,附上編委的簡介,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推送給粉絲;科技期刊也可以通過官方微博、微信平臺對編委組織的學術會議進行事先宣傳和事后報道,擴大會議的影響力。2.2.3通過網絡視頻直播進行學術活動宣傳。隨著3G、4G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及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手機除具有通話和短信的功能外,許多以前只在電腦上才有的功能,如今都可以在手機上進行操作,如上網、視頻等。自2015年網絡直播走紅以來,各大網絡運營商也試圖將直播轉移至手機上,形成移動網絡直播,各種直播APP也迅速進入人們視野。各期刊雜志也逐漸發現移動網絡直播的優勢,利用移動網絡直播為專家的學術會議擴大影響。例如《肝博士》雜志利用其官網為學術峰會進行事先宣傳,在峰會召開之時利用其旗下APP“肝友匯”為峰會進行實時直播,這樣使得峰會召開的內容不僅能被參會的在場人員所聽到,會場以外對峰會內容感興趣的其他人員也能直觀地了解到會場動態。2.2.4多平臺跨領域合作開展服務。媒體轉型離不開合作,合作可實現資源整合與共享,從而加快轉型與發展。近年來,隨著媒介融合與媒體轉型的升溫,越來越多的媒體通過對外合作謀求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在對編委服務方面,科技期刊也可利用自身多年累積的專家資源同其他新興媒體通力合作,提高對編委的服務能力。例如《重慶醫學》雜志與重慶12320健康信息服務平臺于2017年聯合推出重慶名醫解惑專欄,利用《重慶醫學》雜志編委資源通過重慶12320健康信息服務平臺的微信公眾號,向市民推送專業的常見疾病疑難解答。這在為重慶12320健康信息服務平臺解決缺乏專家資源提供專業后盾問題的同時,《重慶醫學》雜志自身也為專家提供面向老百姓進行自身宣傳的機會,這是專家作為一名醫生極其需要的。《重慶醫學》雜志與重慶12320健康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了雙贏。
3結語
丁佐奇等認為,編委的貢獻大小源于編輯部能否做好編委的服務工作。筆者也認為,編委或審稿專家在為期刊提供資源和便利的同時也應該得到期刊為之提供的服務。作為聯系讀者、作者、編輯及審稿專家的有效載體,期刊雜志可以借助自身的特點為編委提供服務,加強與他們的互動和交流,以調動其履行職責的積極性及達到科技期刊與審稿專家“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良性辦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