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類期刊存在的問題的根源是:高層決策者的認知模糊、觀念滯后;政府支持不足,經費投入不力;期刊管理不科學,重資格準入,輕評估監管,退出機制不嚴不實。解決的方法不能走西方發達國家的傳統路徑,應該根據信息時代的特點,走彎道超車的新路徑。這就需要期刊行業的決策者樹立全民免費共享、全民參與、全社會監督、崗位身份動態變化的全新的理念,并構建起全新的期刊行業生產、監管和傳播系統。
一、中國科技類期刊存在的主要問題
學術期刊一般分為科技類學術期刊和人文類學術期刊??萍碱悓W術期刊可以按照科技水平的高低來進一步分類,比如可以分為領先性學術期刊、同步性學術期刊和跟隨性學術期刊。人文類學術期刊,則可分為權威性學術期刊、特色性學術期刊和其他人文類學術期刊。相對于人文類學術期刊,科技類學術期刊側重刊載科技類文章。這類文章的主要特點是確定性強、定量性特征明顯、可以通過實驗重復驗證、水平高低容易驗證和評價。評價科技類期刊優劣的指標除了刊載論文的水平高低、質量高低之外,還有傳播范圍和能力指標。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類期刊存在種類少、人均擁有量低、質量差、影響弱、期刊社過度分散、競爭力和活力不足等問題。截止2016年底,全國共出版期刊10084種。其中,科技類期刊5014種,共發行36920萬冊。截止2017年,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已公布兩批學術期刊,總數已達到6430種。這兩個數據與全球學術期刊比較發達的國家相比都存在較大差距。比如,人口只有1700萬荷蘭,科技期刊是其出版業的主要分支,現共有專業性期刊近5000種。如果從科技類期刊種類與人口數量的比值來看,假定我國的學術類期刊種類為6430種,我國是荷蘭的63分之一。即便我國所有期刊都是學術期刊,我國學術期刊的人均種類也僅僅為荷蘭的40分之一。從期刊發行規模來看,2016年底,我國共發行期刊26.97億冊,人均不足2冊。而2013年的日本,人均期刊擁有量已達到23冊。美、法、澳等國的人均期刊消費量也大體與日本不相上下。而自然科學、技術類期刊的人均占有量更低,僅有0.26冊。從期刊質量上看,我國學術期刊存在質量低問題。大多數綜合性學術期刊,專業分類比較粗泛,欄目不固定,來稿多而雜,對某些問題的闡述不夠深入、大都點到為止;個別非核心期刊,其辦刊質量和刊載的文章的學術水平較低,創新性差,缺乏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這些刊物多受人垢病,甚至有人停撤停辦這些期刊。此外,我國科技類期刊普遍存在觀念和管理滯后、人員素質偏低、創新能力和積極性不高、改革力度不大等問題。
二、中國科技類期刊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分析
(一)相關管理部門的認知模糊、觀念滯后
相關管理部門沒有充分認識到科技期刊對全民科學素養的重要推動作用,沒有認識到科學研究將成為未來社會人類的主要生活方式,沒有充分認識到全人類從事科技活動的必然趨勢。人類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智能時代。在這個時代,科學技術正在改變人類社會。物質需求將能夠滿足全人類的生活;生產將逐步由智能機器人取代。人類將逐步從被迫的、為了生存而進行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智能機器人將逐步取代人類目前所從事的絕大多數低創造力活動。全人類都面臨著失業的危險。人類必須面對未來變革的挑戰,轉而從事智能機器人所無法取代的創造性的活動。這類活動就是科學研究。這是一種不可逆轉的大趨勢。為了迎接這種趨勢的到來,傳統的理念需要根本性的變革。教學的目標不再是傳統的簡單機械的記憶、更多的是理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習的目的不再是為了就業,而是為了找到自己的興趣方向,培養適合個人能力特征的研究素質,并自主地參與到遍布全球的研究團隊中去。而在此過程中,研究成果的產生和傳播將越來越重要。學術交流變成了全人類的日常生活。因此,學術成果的標準化、科學化、生動化、通俗化將成為普遍的需求。而科技期刊從業人員無疑在整個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認識到了這種宏觀趨勢,就會把科研活動上升到整個國家戰略。把相應的人才納入到這個充滿活力的隊伍中來。未來的科研論文,將不再是紙介的、單一的、單調的。而是多媒體的、生動地、有活力和有趣味的。一篇論文的表達,有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甚至有多維空間的體驗。作者簡介,不再是簡單的幾行文字。而是活生生的多媒體介紹。還會有作者與讀者的交流與互動。這種新業態,無疑需要決策者尤其是最高層面的決策者轉變觀念,以適應時代的變遷。而不是處處設防、時時擔心,從而阻礙行業的發展。
(二)政府支持不足,經費投入不力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政府對學術期刊資助方面明顯不足。在美國,政府每年出資64億美元,作為學術科技出版物的經費補貼;加拿大政府對學術期刊的補貼占期刊收入的56%;瑞典政府特別對發行量少的文化、學術期刊發放政府贈金;韓國設立雜志基金會,對經營困難的雜志提供無息貸款。
(三)期刊管理不科學,重資格準入,輕評估監管,退出機制不嚴不實
《期刊出版管理規定》第九條規定:創辦期刊、設立期刊出版單位,應當具備的條件中要求具備“符合新聞出版總署認定條件的主管、主辦單位”;“有適應期刊出版活動需要的組織機構和符合國家規定資格條件的編輯專業人員”……這就從資格上限定了期刊行業的發展。而一旦期刊獲得了準入資格,后期監管和質量評估上就十分寬松。由于期刊出版機構大都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市場化程度普遍偏低。導致整個行業缺乏市場競爭意識,失去生存壓力。從業人員養尊處優,不思進取,缺乏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