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基數大,文化素養使得我國成為各類書籍刊物的出產大國,科技期刊也在其中。發行總量較多,但是科技期刊的質量印刷、內容信息仍稍遜于國際先進標準,與國家的科技地位不相匹配??萍几淖兩?,公眾閱讀方式受到影響有了大的改變,而科技刊物受多種體制政策制約逐漸跟不上人們的閱讀腳步,轉型發展已經是必然道路。媒體融合作為新的概念為學術刊物提供了新的途徑,期刊發行促進了知識間的交流交換,刊物影響力隨之提升,同時信息的傳播也有了更多選擇。在媒體融合呼聲高漲的背景中,學者們通過研究找到了期刊的發展方向。但是目前關于媒體融合的探索仍然只固定于編輯出版、受眾經營等方面,沒有具體措施與運營思路,文中對此進行了簡要的拓展探討。
一、科技期刊發展的必然走向
(一)媒體融合是新時期傳媒的必然發展
網絡通信普及,數字媒體蓬勃發展,原有的媒體通過單一信息形式加工信息傳遞信息已經逐漸被社會需求拋棄。尤其紙質刊物在復合、開放、多元、交互的社會環境中很難適應人們要求。多數傳統紙媒的傳播作用不斷降低,在充斥數字化、信息化的多媒體時代,傳統的信息媒介必須要做出轉型選擇,以適應變化發展自身。新時代的信息傳播主要從數字網絡與移動端兩種途徑進行,部分媒體開始從紙媒介向屏幕媒介轉換,信息的來源變得豐富多樣。所以媒體的目的在于信息呈現,堅守傳統文字書面方式的同時,與數字媒體的關聯也不失一種發展適應的新選擇。
(二)媒體融合實質是期刊運營模式的轉型
科技刊物與市面發行的其他文字期刊不同,就我國而言,科技類期刊的讀者在社會層次方面要高于其他刊物,專業限制、理論需求使得期刊面向人群只是總體受眾中的一部分,所以出售量較少。2016年報刊中的廣告植入量僅半年時間即下降6個百分點,反觀新媒體卻呈現增長趨勢。側面顯示了傳統刊物的市場滑落。廣告植入是期刊盈利的主要途徑之一,廣告投放減少,既有刊物銷售量的影響,也離不開刊物自身原因。所以反思轉型成為迫切任務。
(三)受眾的接觸途徑決定媒體融合的速度
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信息的傳遞也不再單一。虛擬網絡的特性是信息體量大,資源共享便捷,伴隨著信息的零散性、淺層次和快速性,潛移默化中改變著人們的閱讀思考方式。智能設備與移動網絡的出現再一次加深了這一變化,媒體信息的傳播格局由此徹底改變。市場依托受眾存在,受眾改變獲取信息的途徑,青年人成為閱讀主力軍,媒體也要從自身角度增強其呈現信息的生動性,獲取更多關注取得發展機會。
二、科技期刊進行媒體融合的方法探析
(一)轉變思維觀念
信息服務于用戶。過去的媒體紙質印刷不方便,不能及時收到受眾的信息反饋,因此內容主要服務于多數群體,考慮多數人的接受范圍,保留了部分讀者,也失去了另一部分讀者。新媒體開放、多元,信息儲量大,并且用戶與平臺之間的交互變得簡單。媒體可以根據用戶的反饋,或是數據計算,獲得讀者偏好,根據讀者的興趣推薦合適的信息滿足讀者閱讀欲望。或者捕捉微博、微信等其他平臺的實時熱點,開設相關版塊,吸引同類用戶以擴展閱讀點擊量。
(二)編輯人員多方面促進培養
時代變化,工作崗位的也有了更多的需求。過去雜志社的編輯人員主要負責稿件的選擇訂正,與刊物作者協商溝通,保持平和公正的心態保證雜志的順利發行出版。但是信息時代,紙質媒體逐漸轉戰網絡平臺,編輯們不僅要保留原有的稿件篩選、作者溝通職能,還要學習怎樣運營好優秀的網絡平臺,策劃平臺的內容主題,和了解屏幕上的排版與紙質排版的差異。因此學習必要的數字媒體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術是網絡編輯的新職能。雜志社對人才挑選培養時,既要看重其傳統媒體人的工作能力,也要考察其對網絡信息的學習程度。
(三)提升技術水平
數字時代,信息的傳播也不僅限于紙媒。但是發展不意味著全盤放棄原有的形式,紙媒仍然有其存在的意義。對于紙質媒體,要緊抓它的核心主題。作為科技刊物,原創性與內容的深度是網絡媒體不能比擬的,所以期刊的發展也可以定型與兩個方向,首先是刊物的內容選擇,要保持高質量,堅守原創性,好的立意和主題十分重要。其次文章要有專業性和權威性,知識的厚度轉化為報道的深度以此吸引讀者。而媒體網絡,作為媒體信息傳播的另一條途徑應當利用好網絡的信息特性,內容以拓展期刊文章為主,附加學術動態和熱點科技信息等,深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并注意及時更新,保持信息的及時性。媒體與媒體之間也要保持聯系,詳細的分工與合作,利用好信息的整合和共享特性,更能吸引受眾關注。
三、結束語
網絡技術的變革改變著人們生活,同時也影響著媒體的經營模式。新媒體浪潮涌現,傳統的媒體形式必然迎來媒體融合的新途徑。轉變思維觀念,以用戶為信息提供主體;多方面培養人才,更好適應崗位需求;發展具體化,提升技術水平,而后推進經營方式的改變,在順應時代主流變化的同時,使其達到新的市場高峰,拓展媒體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