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媒體融合時代對科技期刊編輯角色的新要求與挑戰,適應這一時代科技期刊數字化變革,科技期刊編輯必須轉變思維觀念,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素養,實現期刊數字化轉型下的自我發展。
1.思維觀念的轉變:更新期刊編輯理念,構建新媒體發展思維
編輯角色的轉變以自身思維觀念的轉變為前提。具體來講,科技期刊編輯應樹立以下4種意識。
1.1編輯主體意識
主體意識,簡單講就是作為期刊主體的自我角色定位和責任擔當。編輯是科技期刊轉型發展的主體承擔者,紙質出版時代編輯雖在期刊出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始終游離于內容生產環節之外,離真正的創造性活動較遠,主體性地位并不突出”。在媒體融合時代的期刊運營中,編輯應首先樹立主體意識,完成被賦予的期刊資源整合、文化塑造、用戶服務等一系列重要任務,這些工作完成的好壞直接決定期刊的水平、質量和用戶滿意度,也直接決定期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命運。
1.2媒介傳播意識
數字化新媒體的出現使未來的期刊出版與傳播呈現出多媒介、跨媒體、跨終端的多元化特征。在不同的媒介載體上,信息傳播的規律和特點有較大差異,要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編輯必須樹立清晰的媒介傳播意識,對各種傳播渠道的規律和各自優勢有充分的掌握。例如,微信和博客以碎片化信息攝取的淺閱讀為主,需要凸顯信息的趣味性,編輯針對這一載體應盡量安排新聞、學術短文、咨詢類文章、試驗解讀等類型的文稿。同時,編輯還需要考慮媒介運用情境適用性問題,例如與文字、圖片相比,音頻和視頻提供的信息更加豐富,但須有更好的網絡環境;與視頻相比,音頻調用的人體感官少,但更適合不用觀看的情景(比如開車、跑步時)。這些都需要編輯對不同媒體形態的優勢和不足有清晰的認識,能夠根據優勢用戶群體的需求對期刊提供信息服務的組合形式做出有針對性的設計。
1.3用戶服務意識
數字化時代新型期刊平臺的運作和管理,必須凸顯“用戶至上”原則。期刊編輯必須樹立強烈的用戶服務意識。紙媒時代的用戶主要指期刊的讀者,在新媒體時代,“讀者、作者、專家群體、論壇粉絲、微博博主、訂閱號訪客、微信群好友等一切能夠給期刊帶來效益與關注度的群體都有可能成為期刊服務用戶”。因此,編輯的服務意識要相應地進行調整,要求:1)結合自己期刊的特點對目標用戶做出選擇和準確定位;2)要“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用戶的需求,進而把信息和用戶個性化、定制化的信息進行智能匹配”;3)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內容服務并做好信息反饋與評價征詢工作。總之,服務的高質量、高效率和個性化,是媒體融合時代用戶服務意識的核心取向。
1.4即時互動意識
科技期刊與新媒體的融合不僅消解了新舊媒體之間的邊界,而且消解了信息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邊界,期刊的傳播形態從靜態、單向的“一點對多點”轉變為動態、交互、實時的“多點對多點”。期刊通過新媒體搭建的數字平臺,原來身份界限分明的傳播者和受傳者融合成了對等的交流者,人們可以隨時進行探討與交流??蒲袆撔碌撵`感往往從這樣交流互動中迸發,而在交流過程中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就是期刊最好的選題。因此,期刊編輯必須樹立即時互動意識,密切關注學術平臺中的交流互動情況,及時回應大家在交流中提出的問題與需求,并用心挖掘互動過程中產生的有價值的學術信息。
2.能力素養的提升:培養“融媒體”業務能力,成為復合型編輯人才
編輯能力的提升是期刊轉型的基礎,媒體融合時代編輯應該是一個既懂編輯又懂學術和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當前的科技期刊編輯必須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素養,努力培養與“融媒體”相適應的綜合性業務能力。具體來講,應加強以下5種能力的培養。
2.1技術應用能力
“期刊媒體融合涉及紙媒與互聯網、移動終端、數字媒體、微媒體等多形態媒體的融合”。當前最大困境就是做編輯的人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人不懂編輯。媒體融合時代,知識的創造與信息的傳播方式有更多要求,編輯工作內容不僅是文字、校對、美工、排版等各項工作順次進行,有些信息還是“發散式、非線性的超文本信息以及圖像、音頻、視頻等多格式的數字資源的綜合編輯和立體呈現”。因此,“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媒體融合,技術上的難題是編輯必須跨越的一道屏障。編輯只有熟練掌握了新媒體技術,才能充分發揮各種新媒體的優勢,適應數字化出版帶來的編輯工作新常態”。為此編輯須要:1)能夠熟練運用網絡化采編系統,掌握其運行方式,通過有效收集、整理、處理各類文本稿件實現核心出版資源的有效供給;2)“能夠用數字化手段對文本資源進行多層次開發和內容轉化,熟練掌握圖片、視頻、音頻等各種形式的文件加工軟件”;3)善于運用各類網絡化社交媒體平臺,推送和轉發期刊信息,聯絡和組織學術活動,構建期刊專屬學術社群。
2.2專業學術能力
“在數字化時代,面對浩瀚的信息海洋,科技期刊編輯只有依靠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扎實過硬的專業知識,才能篩選出高價值的信息,使期刊成為信息精華的積淀與結晶?!泵襟w融合時代,期刊編輯的專業學術能力仍是其核心競爭力。專業學術能力主要包括:1)一定要加強專業學習,通過自主科研、專業進修等途徑不斷提升自身學術水平、科研能力;2)通過廣泛參加或組織學術交流,了解本專業最新科研成果和前沿知識,把握學科發展方向;3)通過期刊網絡社交平臺,與期刊讀者、作者、專家加強溝通和互動,圍繞期刊構筑開放性的學術共同體,在親身參與這一共同體的學術研討和科研活動中不斷學習提高。
2.3資源整合能力
期刊的媒體融合是對傳統紙刊出版結構的重構,不僅是紙媒的“刊”與數字化媒體的“網”的融合,更關鍵的是“對科技期刊各要素資源包括內容資源、信息資源、專家資源、品牌資源、媒介資源、受眾資源等的整體調配、組織和利用”。因此,媒體融合時代編輯要注重培養自身的資源整合能力,包括:1)要善于使用數字化手段對期刊來稿進行內容整合,重組、發掘其價值內容;2)要善于對學術動向、重要會議、科研成果等信息進行記錄、整理和提煉,善于發揮專家、讀者、作者在期刊選題策劃、整體設計中的作用;3)要善于利于不同媒體形式打造期刊品牌形象,提升期刊影響力。這些工作的是對不同資源價值的聯結、開發與整體利用,是期刊編輯整合力的重點,也是對編輯協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整合創新能力的考驗。另外,媒體融合時代各家期刊和編輯要改變“各自為政、單打獨斗”的生存狀態,在有效溝通、充分合作基礎上實現資源共建共享,期刊的資源整合不僅是期刊自家內容的資源整合,還包括各家期刊之間的資源整合。
2.4數據編輯能力
數據編輯能力指編輯對期刊內容的數字化加工和創造性轉化能力。大數據時代,科技期刊要順利完成數字化媒體轉型就必須按照新媒體的思維和邏輯行事,將自己的資源、人力和品牌在新媒體的邏輯和機制下運作起來,將期刊承載的學術信息“嵌入”到新媒體的架構上。例如:將論文中闡述的科學實驗編輯成實驗視頻,將整個過程呈現在期刊網站上;將科研結論的推廣成果和應用數據制作成圖片或動畫在微博或微信訂閱號上??萍计诳庉嫅囵B的數據編輯能力包括:1)具備相應的視頻制作、音頻剪輯、動畫創意和數據加工能力,以及將這些不同格式文件進行有效組合、綜合運用的能力;2)掌握足夠豐富的資源庫,以備學術信息轉化的使用;3)能在準確理解稿件內容的基礎上找到可以展現這些內容的最恰當形式;4)能夠對稿件文本內容進行準確的編輯轉化與數字開發,確保不會產生差錯與謬誤。
2.5內容呈現能力
內容為王的時代,信息傳播具有“眼球效應”,遵循“長板理論”,期刊要善于把握這一規律,將自身的內容優勢發揮到極致?;诖?,期刊編輯的內容呈現力就顯得極為重要。內容呈現不同于內容生產,強調對既有內容的精準推送、有效傳播與廣泛呈現。為此編輯須要:1)清晰地認識到各類新媒體傳播的優勢和不足,并能夠根據其特性安排不同的傳播內容與形式,使期刊包含的學術信息得到更豐富、立體的展現;2)具備依托新媒體社交平臺精準推送期刊內容的能力,從而有針對性地滿足不同用戶的多層次需求與體驗;3)具備利用微博平臺、微信朋友圈、網絡社群等新社交媒體進行期刊與宣傳的能力,擴大刊物影響力,提升品牌效應。從理論上講,期刊傳播渠道越多樣其傳播方式就越豐富、傳播內容就越生動,但并不意味科技期刊需要全部實現所有新媒體傳播渠道,期刊編輯要根據自家刊物的宗旨,人、財、物條件和主要用戶群體特點,對期刊做一個整體的設計規劃,根據規劃選擇合適的傳播載體組合,將自家期刊打造成一個定位明確、內容清晰、用戶喜愛、業界認可的多元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