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數據的發展與學術期刊面臨的困境
(一)大數據發展概況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迅速,信息流通高效便捷,大數據及相關技術也應運而生,且優勢越來越凸顯,大數據由巨型數據集組成,其應用領域正越來越廣泛。電子商務、O2O、物流配送等領域都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大數據正不斷協助企業創新運營模式、開拓新型業務。有了大數據技術,企業對消費者行為的判斷、產品銷售情況的把握等方面都能得到比較全面的優化。2001年,麥塔集團(高德納)分析員道格·萊尼指出數據增長的挑戰和機遇來自于三個方向:量(Volume,數據大?。?、速(Velocity,數據輸入輸出速度)與多變(Variety,多樣性),合稱“3V”。高德納于2012年修改了大數據的定義:“大數據是大量、高速、多變的信息資產,它需要新型的處理方式去促成更強的決策能力、洞察力與最優化處理。”有機構在3V之外加上了第4個V:真實性(Veracity)。隨著全球數據爆炸式增長和并行數據庫(MPP)等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技術作為一種顛覆性的技術變革,其巨大的影響已經波及多個行業和領域。表面上看,大數據的概念及其價值更多的是被IT業和企業營銷領域關注,但從深層次看,傳媒業將是受大數據沖擊較大的行業。在大數據時代,與學術期刊處于同一環境體系的學術創新模式、學術研究范式、知識形態、知識獲取、知識交流及處理機制的改變,將直接影響學術期刊的生存和發展。
(二)大數據背景下學術期刊面臨的困境
由于數字化浪潮的興起,學術期刊正經歷著一場巨大的變革。這場變革始于傳播,逐漸擴展到整個編輯出版流程。學術期刊也因此不得不放棄傳統的紙質載體為主的渠道,繼而選擇更為迅捷的網上編輯和傳播等數字化渠道。經過匯集和重新編排后的大型期刊數據庫網站也比單個期刊的數字化傳播更能適應市場的需要。在數字化再造并融合傳統出版的大背景下,學術期刊的傳播手段、閱讀方式及盈利方式等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數字化、新媒體融合已成期刊傳播和發展的新型方式。學術期刊作為知識成果與傳播的平臺,在國際化、網絡化和數字化浪潮的沖擊下,正面臨著辦刊模式陳舊、知識獲取手段老化、審稿方式單一和評價方式片面等挑戰與困境。大數據深刻地改變著學術期刊的邊界,將造就全新視角下的學術期刊。因此,學術期刊須積極探索以自身為紐帶的大數據產業鏈和新出版業態,改變陳舊的出版觀念,打破舊有的學術期刊編輯出版流程局限,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加速學術期刊數字化和網絡化進程,創建適合現代信息技術環境的學術期刊投稿、審校、出版、傳播及閱讀范式,這將是學術期刊應對挑戰和適應大數據時代與期刊數字化浪潮的重要途徑。
二、學術期刊影響力及構成要素
(一)學術期刊的影響力
學術水平、學術特色是學術期刊影響力的根本,學術期刊的質量主要由其刊發論文的學術水平、創新性決定的,是內在的東西;學術期刊的特色是期刊彰顯人無我有或人有我優的特點。而社會信譽度和讀者認可度則是其影響力的外在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術期刊影響力。作為精神文化產品,學術期刊必須經得起市場的檢驗,得到廣大讀者、學術評價機構以及同行專家的認可。學術期刊的質量、特色與社會信譽度和讀者認可度密切相關。學術期刊質量尤其是學術質量是學術期刊影響力的基礎。統計數據也表明,學術水平高和特色鮮明、內容有創新性的學術期刊,越容易受到學術界關注,被更多的專家和學者青睞、閱讀,其影響力自然就愈大。相反,沒有側重,面面俱到的學術刊物,可能就乏人問津,更無法產生影響力。
(二)學術期刊影響力構成要素
關于學術期刊影響力的構成要素,目前學界有不同的看法,但大體都從期刊評價標準角度將其概括為單指標體系和多指標體系。單指標體系以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評價體系為代表,采用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半衰期、影響廣度4項進行測評。多指標體系則以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核心期刊評價體系為代表,認為構成學術期刊影響力的要素有被檢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響因子、獲獎或被檢索系統收錄情況、基金論文比率、web下載量等。綜合上述關于期刊影響力的分析,學術期刊影響力的要素大致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刊物的學術影響力,即刊物的學術創新水平和辦刊特色,主要體現在其學術創新程度和有影響力的研究領域等;二是刊物的實際影響力,表現在其刊發的論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被政府決策部門采納或作為政策參考等;三是社會信譽度與讀者認可程度,包括期刊獲獎及等級,入選核心期刊及國內外重要數據庫的情況,有關媒體機構與同行專家的評價,以及刊物發行量和傳播情況等。
三、大數據時代提升學術期刊影響力的策略
我國學術期刊相比國外呈現出弱而散亂的現狀,沒有形成比較系統的管理模式,造成學術文章量多質劣的狀態。學術期刊影響力的基礎和核心是刊物的品質和內容。在大數據時代,學術期刊仍應將內容建設放在首要位置。要改變學術期刊的困境,需要對相關的大數據進行分析,及時發現需求,掌握理論研究動態。傳統期刊在立足豐富的內容資源的基礎之上,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和數字出版平臺等工具,多角度、全方位、多元化提升刊物質量和刊物的營銷水平以及發行量和傳播量,擴大期刊在移動終端上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一)大數據環境下的期刊編輯思路
1.選題必須具有創新性和前沿性。大數據技術有助于提高編輯的選題策劃能力,期刊編輯利用大數據分析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能夠較好地掌握學科或專業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從而準確了解論文選題的創新性和前沿性。編輯也可關注知網等學術論文數據庫和學術論壇的最新文獻,了解某領域的熱點問題和研究進展。
2.期刊編輯利用選題策劃形成固定的專業欄目或特色欄目,有助于引導作者投稿,從而獲得比較穩定的稿件來源,打破刊物被動等待作者投稿的局面,進一步提升學術期刊的影響力,形成良性互動和循環。對于學術期刊社,重點問題、熱點問題組稿和欄目設置的精品化能很好地提高刊物的影響力。
3.利用大數據建立作者和研究機構信息庫,詳細分析某理論領域較權威的研究機構和作者,以及該領域的重要研究動態,掌握主要研究者的研究趨向,關注權威專家的研究方向,利用約稿等方式獲取該領域的高質量論文,確??飪热莸男路f性和前沿性。
4.強化刊物人才隊伍建設。內容是期刊的核心競爭力。在大數據時代,隨著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的不斷融合,要實現上述目標,學術期刊必須要有一支優秀的編輯隊伍,能夠對新形勢下的出版業務流程融會貫通。要求編輯不但要具有較高的策劃和組稿能力,還必須熟練運用網絡和信息技術工具,以及理解、應用大數據的能力。因此,加強數字出版人才隊伍建設,順應大數據和信息時代潮流,是助力學術期刊融合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大數據背景下期刊的營銷策略和發行方式
大數據和數字時代的到來對信息的傳播方式和讀者的閱讀習慣產生了巨大影響,學術期刊必須對此深入研究并努力適應這一變化,在刊物內容和欄目設置、熱點把握、讀者定位等問題上,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市場進行準確預測,使刊物的發行和傳播效果最大化。學術期刊可利用大數據技術,從期刊的品牌建設入手,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舉辦學術會議、提供專業服務等,提高刊物的知名度,擴大影響力,以取得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網絡傳播背景下,學術期刊可通過跨媒介經營,建立自己的網站,開通微信、微博平臺等,發揮大數據和信息技術的作用,進行跨媒體平臺宣傳推廣,充分利用紙質媒體和網絡媒體的互補性,最大限度地擴大刊物的讀者群。在大數據和信息時代,期刊應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網站,并借助大型數據庫等集成網站實現全媒體傳播。學術刊物應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讀者和研究機構數據庫,并進行免費直投,直達核心讀者,實現傳播效果的最大化。加強與中國知網等機構的合作,利用其數字出版平臺和優勢擴大發行量。數字出版的優勢在于讀者可以通過其平臺快捷、方便地獲取所需內容。因此,學術期刊要強化與重要論文數據庫的合作,共建數字出版平臺,集群出版,從而提升自身的關注度和影響力?,F如今,數字出版雖未形成規模,但已是學術期刊的發展方向。因此,學術期刊必須要用積極的態度,跟隨時展的趨勢,利用大數據和數字化出版工具,改進并優化傳統出版模式,加強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高效融合,提升學術期刊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