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說,個人價值觀決定學術期刊編輯在出版活動中的道德行為;工作價值觀決定學術期刊編輯的責任意識和工作態度;對作品價值的正確認知決定學術期刊編輯對稿件的取舍。
學術期刊編輯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顯著地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編輯工作的本質是思想文化工作,對期刊作品而言,編輯職業道德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其工作質量的高低;二是對作者而言,“從某種意義上說,學術編輯其實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教育和影響學術研究者遵從學術規范、遵守學術道德”90,尤其是在學術道德失范現象比較嚴重的今天,“學術期刊編輯作為學術成果的‘把關人’和‘傳播者’,對學術道德具有特殊的影響和作用———既有防止學術道德失范的正作用,又有助推學術道德失范的負作用”87.伴隨著學術道德失范現象的發生,學術期刊編輯的職業道德也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愛崗敬業精神缺乏,對待編校工作不認真,編校質量低下;(2)缺乏專業精神和進取心,不鉆研編輯業務,對編輯工作持守成態度,沒有創新精神,不能與時俱進;(3)服務意識不強,不能很好地處理編輯和作者的關系,對作者態度欠佳,缺乏耐心;(4)缺乏學術精神,濫用編輯職權,不以質用稿,因人用稿,因名用稿,大搞學術霸權;(5)過度重視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應,搞版面買賣,濫收版面費;(6)缺乏誠信,弄虛作假,通過假造基金論文和假造博士身份和不當自引文獻的手段提高期刊影響因子等.研究者們認為,造成學術期刊編輯道德失范的原因既有編輯主觀上的因素,即對學術精神、編輯職業道德規范、出版法律和法規等的缺乏認知,專業能力和學術能力的欠缺,角色定位不清,以及個人道德修養的有待提高等;也有客觀上的影響,即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對學術期刊編輯道德觀念的沖擊,傳統的人情觀念對學術期刊編輯用稿的干擾,編輯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對學術編輯工作的困擾和編輯職業化的阻礙,還有目前科研體制的不成熟對學術期刊編輯道德的考驗等.針對這些現象和原因,研究者們從技術、制度和教育學習等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認為互聯網技術的提高、監督機制的完善和個人修養的提高有助于學術期刊編輯職業道德水平的提升.但是這些策略和措施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將學術期刊編輯的職業道德失范等同于學術期刊編輯的學術失范,因而學術期刊編輯的職業道德建設就等同于對學術期刊編輯的學術失范的防范;二是忽視了道德的本質規定性,即道德是一種精神,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特有的,由經濟關系決定的,依靠人們的內心信念和特殊社會手段維系的,并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原則規范、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在這種特殊精神的養成中,人的主觀性要求必須得到重視.只有強調人的主觀需要,道德才能最終內化為人的道德行為,并在實踐中獲得個人層面的精神滿足和社會層面的道德進步.如果過多強調技術和制度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編輯的主觀能動性就沒有得到重視,職業道德建設就是一句空話,正如同姚新中在《道德活動論》中所言:“我們的一些同志在道德問題上常常較多地注意規范、原則等客觀性要求,而不同程度地忽視了這種要求必須轉化為主觀性的要求,必須同個體主觀的心理意識相結合,甚至把道德規范虛幻為絕對的真理、與個人相對立的異化物,激起了人們的逆反心理,嚴重妨礙著道德功能的實現和道德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編輯職業道德建設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而是與編輯對自身的個人價值觀、工作價值觀和對作品價值的認識息息相關.上文談及的學術期刊編輯的職業道德存在的6個問題,從編輯工作的角度來說,它分別屬于工作原則、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的范圍,即學術期刊編輯的職業道德失范實際上是違反了學術期刊的出版工作原則,喪失了編輯的責任意識和學術作品的價值缺乏正確的認識.相應地,這些問題的出現分別對應學術期刊編輯價值觀錯位、自身工作價值觀不明和對學術作品價值缺乏正確的判定和認識.編輯職業道德,就是學術期刊編輯在整個出版工作中應遵循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是編輯人員在出版活動中的行為標準和要求,也是編輯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編輯職業道德是普遍道德規范與編輯職業特征的結合,所以編輯職業道德可分為3個層次,即對待出版活動、編輯工作和采用稿件時的道德標準.
1個人價值觀決定學術期刊編輯在出版活動中的道德行為
“過度重視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搞版面買賣,濫收版面費”“缺乏誠信,弄虛作假,通過假造基金論文和假造博士身份和不當自引文獻的手段提高期刊影響因子”是學術期刊編輯在出版活動中出現的不道德行為.這種不道德行為實際上是由學術期刊編輯的個人價值觀錯位引起的.根據價值觀的定義可以知道人們在內心深處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堅持什么、追求什么,是價值觀所特有的內容,普遍滲透在社會的政治、經濟、道德和文化領域,以及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以上兩種學術期刊編輯道德失范的現象中,前者是由于他們在出版工作中進行價值選擇時對經濟價值、個人價值的追求置于對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和集體價值的追求之上.他們降低稿件錄用標準,濫收版面費,或搞版面買賣的目的是增加單個編輯部或個人的經濟收入,而不是為了將先進的、有創新的思想和科學技術傳播出去,是將期刊作為一個單純的謀利工具,既違背了我國《出版管理條例》第四條規定“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出版原則,也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不符.后者是在出版工作中將對名利的追求置于對誠信和道義的追求之上.影響因子的提高固然可以為期刊在短時間內獲取一定的名聲和影響力,獲取一些經濟上的回報,但卻在一定程度上敗壞了學術風氣和社會風氣,反過來影響了整個社會價值秩序的重建.市場經濟的競爭特性和西方個人主義等思想的引入對現代中國人的價值觀的建立有極大的沖擊,同時期刊評價和期刊體制改革對期刊出版工作也帶來了很多的壓力,但依然應該堅持期刊作為文化產品的特殊屬性,其對社會價值的追求應該超越對經濟價值的追求(實際上社會效益好的期刊最后也能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提高期刊影響因子和擴大期刊的影響應從期刊的質量入手,不應該靠一些假造的數據,那不應該是期刊評價的根本目的.
2工作價值觀決定學術期刊編輯的責任意識和工作態度
“愛崗敬業精神缺乏,對待編校工作不認真,編校質量低下”“缺乏專業精神和進取心,不鉆研編輯業務,對編輯工作持守成態度,沒有創新精神,不能與時俱進”“服務意識不強,不能很好地處理編輯和作者的關系,對作者態度欠佳,缺乏耐心”是學術期刊編輯在編輯工作中出現的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主要表現在責任意識不強和工作態度不積極,這是學術期刊編輯工作價值觀不明造成的.工作價值觀是超越具體情境,引導個體對與工作相關的行為與事件進行選擇與評價,指向希望達到的狀態與行為的一些重要性程度不同的觀念與信仰.個體工作價值觀的類型決定個體在工作中想要滿足的需求及其相應的偏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工作價值取向,它們分別是:自我成長取向、自我實現取向、尊嚴取向、社會互動取向、組織安全與經濟取向、安定與免于焦慮取向、休閑健康與交通取向.工作價值觀對工作態度、工作行為和工作績效均有很大的影響.對中國大多數學術期刊編輯而言,他們獲得這份工作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的確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工作價值取向來進行選擇的,但是相當一部分編輯或者是暫時過渡,或者是上級委派,或者是部門整合,或者是工作調動等,因此期刊編輯這份工作就不一定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和偏好.一個人長期干著一份自己不滿意或者不喜歡的工作,勢必不能做到愛崗敬業和為作者、讀者熱心服務,也不可能在工作中有任何的創新,更談不上具有專業精神和事業進取心.也有研究者認為學術期刊編輯在工作中出現的違背職業道德行為的原因是編輯職業倦怠,但是職業倦怠本身就是一個現象而不是原因,已有研究指出,“工作價值觀-職務特征”匹配各維度與工作倦怠各維度顯著相關.從工作價值觀角度探討學術期刊編輯職業道德建設不僅可行,而且因為它考慮到編輯人員的需求更顯人性化.
3對作品價值的正確認知決定學術期刊編輯對稿件的取舍
缺乏學術精神、濫用編輯職權、不以質用稿、因人用稿、因名用稿、大搞學術霸權等的違背編輯職業道德行為是學術期刊編輯缺乏學術精神、不能或不愿對作品價值做出正確的判斷決定造成的.學術期刊的核心功能是發表創新知識,創新才是判斷學術作品是否有價值的真正標準,也應該是學術期刊錄用的唯一標準.而當學術論文功能異化為職稱晉升、炫耀知識、獲取經濟獎勵等用途時,編輯的學術把關作用在人情和名利的刺激下變成決定稿件錄用的權力,因人用稿、因名用稿的現象自然就出現了.難道學術期刊編輯的道德意識真的如此薄弱,那么容易在人情網和名利場中淪陷嗎?筆者認為這不應該一概而論.有的編輯在崗位上呆得太久,稿件處理已經成為一個機械化的動作,每期刊物的出版在他們眼里只是數個單篇論文的集結,而不是一個創新知識的匯集,那么用稿的標準就會變得很隨意而作品的價值就逐漸被漠視了.有的編輯可能因為對所編稿件的專業內容不熟悉或者沒有與時俱進地關注學科新進展,從而不具備判定作品價值的眼光,那么用稿的原則和標準就不必那么刻意堅持了.既然作品價值被漠視,原則和標準也不用可以堅持,一旦有人情和名利的外因在,職業道德意識就一觸即潰了.學術期刊就是為創新而生,這一價值再怎么強調也不為過,學術期刊如果喪失了創新,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如果學術期刊不存在,那么這些學術期刊編輯“毛將焉附”?如果學術期刊編輯對作品價值的重要性都能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并能在日常編輯工作中謹記與貫徹,那么人情與名利就不再成為學術期刊編輯職業道德建設的絆腳石了.
4結語
學術期刊編輯職業道德作為道德的一種,是一種兼具主、客觀精神的特殊的社會意識,不能脫離學術編輯的主觀方面而僅從客觀的行為準則和規范來談學術期刊編輯的道德建設,在很大程度上,關于學術期刊編輯職業道德的一些規范和原則等客觀性要求其實也是學術期刊編輯主體這一獨特存在的主觀性要求.從學術期刊編輯的個人價值觀、工作價值觀、對作品價值的認知這一角度來談學術期刊編輯的職業道德建設既關注了學術編輯職業的獨特性,又強調了學術編輯群體作為社會存在的自身需要,從而更具人文關懷.首先,學術期刊編輯在出版活動中的道德行為由個人價值觀決定,這意味著學術期刊編輯職業道德建設不是單個人的意識和行為,而受他所處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和建立就顯得尤為及時和重要,它是學術期刊編輯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條件.其次,學術期刊編輯的責任意識和工作態度與其工作價值觀具有顯著的相關性,這說明如果編輯工作能夠滿足編輯自身的需求,給他帶來成就感,那么他一定會熱愛這份工作,并用極大的熱情對待工作和作者.所以,明晰自身的工作價值觀并具有相應的擇業自由對學術期刊編輯的職業道德建設相當重要.最后,將創新才是學術作品核心價值作為學術期刊和學術期刊編輯存在的條件,可以讓學術期刊編輯清楚地認識到將作品價值作為稿件的錄用的唯一條件的重要性,因而其職業道德準則就不是對學術期刊編輯外在的規范和要求,而是這一職業存在的價值和內在需要.弘揚學術精神,堅持知識創新就是學術期刊編輯的使命和職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