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知識 > 科技期刊助力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維護公民權益,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根本目的??萍计诳乾F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的文化產品之一。通過研讀國家有關文件,探索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概念歷程,在國家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科技期刊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國際化的需要,科技期刊也要適應時代步伐,以多媒體的形式服務公眾,利用大數據向全媒體發展,助力國家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凝聚與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文化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國家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2014年3月19日,文化部牽頭成立由中央20個部門組成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并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這標志著國家層面的公共文化服務協調機制正式運轉。
1“現代公共服務體系”概念歷程
公共文化服務是指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以滿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設施、文化產品、文化活動以及其他相關服務。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干,以全體人民為服務對象,現階段以保障人民群眾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權益為主要內容,向社會提供的公共文化設施、產品、服務及制度體系的總稱?,F代公共文化體系概念的提出,是根據中國改革開放后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逐步演進而成。1997年2月5日文化部印發了《關于文化事業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在這個綱要里第一次提出“公共文化”概念。2001年10月18日文化部印發的《文化事業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第一次提到“公共文化服務”概念。2005年10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五次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第一次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概念。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概念。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成為國家文化發展之大勢。在這一新背景下,要適應人民群眾多方面、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隨著認識的過程、人員認識的偏差,服務體系的完善任重道遠。
2科技期刊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
科技期刊是我國科學技術的真實反映,科技期刊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的重要媒介??萍冀涣饔卸喾N多樣的渠道,通過科技期刊則是主要的、便捷的和有效的形式之一,使科技成果通過科技期刊公諸于世。科技期刊是科學史上發明、發現和革新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交流環節。如果不以科技期刊,就不能有效地開展科技活動,就不能大規模地組織物質生產。因此,科技期刊既是物質生產的手段和工具,又是物質生產的反映和總結??萍汲晒挥型ㄟ^科技期刊才能為社會所知,科學技術通過科技期刊傳播后,從而轉化為社會文化知識的組成部分,在社會各行業中加以普及推廣,讓更多的人把自然力和科學技術并入生產過程,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產生明顯的社會效益。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內容包括設施網絡、產品服務、組織支撐、資金人才以及考核評估等5個方面的內容,科技期刊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產品服務內容的一種重要產品,通過這種產品可使公眾了解國家科技動態、科技成果,了解與外國的差距,增加公眾對國家的自信心和民族愛國心。
3科技期刊助力現代公共文化服務路徑
3.1面對現在
3.1.1加強人的培養提高服務水平
公共文化是滿足全社會共同需要的文化形態,以全體公眾為服務對象,向所有公民免費公開的文化。公共文化服務的根本使命是培養公民共同的道德觀和價值觀,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提高公民的素質和修養。期刊人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作為一名公民,具有接受文化的參與權。期刊人要充分利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文化知識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科技期刊人,不但要積極借鑒國外先進文化,還要積極傳承中國文化的精髓,通過參加各種業務培訓、自學、老同志傳幫帶等方式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業務工作中要嚴格執行出版行業的常用標準和規范,除認真細致地做好自己紙媒的本職工作外,還需積極參與新媒體創新平臺工作,如微信、QQ、微博等,確保其日常工作順利進行。期刊人最好能參與到組稿中去,打造自己的期刊品牌,提升期刊文化軟實力,從而實現期刊人自身價值的最大化轉化,堅決杜絕影子編輯現象發生。期刊人的業務水平影響期刊公共文化服務總體水平。期刊人要為文化發展改革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廣泛的智力支持。
3.1.2利用多媒體融入性參與服務
科技期刊屬于公共文化體系中文化產品的一部分,不但擔負著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而且也是展示我國科學研究成果的一個重要平臺,通過科技期刊可以展示重大課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是宣傳新發明,促進科技發展、成果轉化的重要工具。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要發揮多媒體協同作戰的能力服務公眾,根據期刊宗旨形成期刊自身的特色,發揮期刊文化輻射作用。一方面傳統的紙媒和各數據庫攜手國家全民公共閱讀活動大力推廣期刊??萍计诳缲撝鐣熑魏蛯姷娜宋年P懷,通過免費向社會贈送期刊,利用公共圖書館、公共圖書館數據庫、國家數據庫平臺等途徑傳播文化知識,推進書香社會建設。另一方面,善用新媒體工具,擴大內容傳播,打造內容產品??萍计诳浞掷没ヂ摼W自己的網頁資源宣傳期刊,如介紹期刊的動態、期刊刊登內容、投稿要求、期刊聯系方式等,每期紙質期刊出版后,全文PDF上傳網頁,讓讀者通過期刊網頁查詢,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方法。利用期刊的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消息,與作者、讀者互動,解決他們的疑問,重點推介期刊發表的重要文章,引起讀者對推介文章的興趣,引導投稿內容方向。利用移動互聯網期刊的APP拓寬期刊的受眾面、減小地域性和印刷發行時差的影響,讓讀者和作者在最短的時間,以最快的、適宜自己的閱讀方式看到期刊發表的文章,不但能使期刊內容優化,還能使期刊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從而提高期刊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3.2應對未來
3.2.1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支撐)精準定向服務
大數據是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大數據正快速發展為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公共文化大數據是指與公共文化相關,尤其是在公共文化服務中所需要及所產生的數據。傳統的期刊出版是先組稿后出版發行的單向生產模式。在大數據時代,期刊人可運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數據平臺,通過分析讀者搜索的問題和瀏覽的網頁,發現他們在期刊宗旨范圍內對國內外哪些科學研究感興趣、哪方面論文點擊率高、對論文哪部分比較關注。大數據分析雖然不能揭示這些現象背后的理由,但卻能發現其中的關聯,通過關系的挖掘和對象的聚類,一方面調整期刊內容,刊出被關注度高的論文;另一方面可根據讀者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個性化、人性化服務和精準的推送,滿足讀者的要求,節省讀者查找資料的時間,提高期刊服務水平。
3.2.2全媒體打造期刊為公眾提供服務
隨著社會發展,我國公共文化服務主體對象逐步由50~70后向80~00后過度,后者的文化消費時尚化已成常態。公共數字文化是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發展方向,在媒體形式不斷出現變化情況下,伴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媒體內容、渠道、功能層面的融合,將會出現全媒體時代。在全媒體結構中,呈現的特點是動靜結合、深淺互補、全時在線、即時傳輸、實時終端、交互聯動??萍计诳嗽谶@種全媒體的大背景下,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使用新工具,開拓新思維,在“交互”式期刊出版中,重建與用戶的關系,實現多元傳播要滿足讀者獲取多元化內容的需求,實現傳統編輯向全媒體編輯的轉型。
4結語
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國家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的情況下,科技期刊也要緊跟科技的步伐,適應群眾需求,不斷創新,不管傳播方式、出版模式、傳播載體怎樣變換,科技期刊將繼續發揮學術交流的作用,給公眾提供內容新穎、形式多樣的文化產品,助力國家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期刊人不變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