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服務的商業機遇與政策扶持
根據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中國居民的閱讀消費觀念正在發生改變,在手機閱讀接觸群體中,25.2%的人能夠接受付費閱讀,且2016年人均消費額為16.95元,較2015年的11.19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社會水平提高、生活消費升級、整體受教育程度的抬升,使公眾對文化消費的需求不斷增加,而付費閱讀消費觀念的不斷增強,使知識服務的可持續性有所保證,商業新機會正在形成。面對移動閱讀飛速發展的形勢,國務院、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等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要求加快發展移動閱讀、知識服務等新業態,形成分布合理、互聯互通的國家知識服務體系,提供精準、高水平的知識服務。
二、知識服務在大眾傳播領域的實踐
目前,知識服務的提供主體主要是從事自媒體的個人或團隊,而互聯網科技公司還有傳統出版企業,與前兩種知識服務主體盡管運營方式不同、渠道各異,但是不少已形成能夠盈利的商業模式,除了通過廣告、電商獲得一部分收入外,主要還是通過知識付費和付費社群實現可持續發展。知識服務還受到資本的青睞,尤其是互聯網科技企業基于移動互聯網版圖的整體布局和規劃,憑借自身的技術實力強勢介入,短期內無需考慮盈利壓力,相比之下,傳統出版企業在知識服務方面的探索比較謹慎,而在垂直型知識服務領域有更大的優勢。
三、知識服務在學術傳播領域的實踐
學術傳播好比知識天空中的照明彈,基于此,大眾傳播提供的知識服務才能跟進,擴大知識的影響范圍,提高知識的價值,因此學術傳播必須主動提供知識服務,使學術成果得到更有效率的傳播,更快地被使用。目前,在學術領域利用新媒體提供知識服務的主要有四類主體:學者(或學術內容傳播者)個人、學術文摘、數據庫公司和搜索引擎公司。學者(或學術內容傳播者)個人提供的知識服務往往出于興趣和責任感,較少考慮盈利問題??傮w而言,學者(或學術內容傳播者)個人的知識服務是零散的,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自然沒有成熟的商業盈利模式,可持續性不強。學術文摘機構是學術出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學術文摘機構不再局限于紙質期刊的傳播方式,紛紛嘗試網刊、移動APP等新的傳播渠道。例如,移動APP壹學者就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開發的移動學術科研服務平臺,立足于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構建學術性社交網絡,為學者提供個性化的知識服務,如推送會議通知、篩選研究合作伙伴等。學術數據庫公司擁有海量的資源,是學術傳播領域的主流知識服務提供者。知網的全球學術快報、萬方的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超星的學習通等學術社交平臺,以數據庫為核心建立學者圈、學術圈,提供各種類型的知識服務,如篩選并推送學科學術熱點、研究趨勢和學術會議,計算學者的發文篇數、被引頻次、H指數等數據等。近年來,知網、超星顯示出整合學術期刊產業鏈的雄心,希望介入學術內容生產源頭,更好地掌握內容資源,推進知識服務。相比上述三類主體,搜索引擎公司具有雄厚的資金、資源、技術優勢,在提供知識服務方面后勁十足,例如百度學術搜索可以檢索到各種類型、不同語言的文獻,覆蓋面最廣,且能夠通過各種細化指標提高檢索的精確性。依靠百度強大的技術實力,百度“我的學術”成為收錄文獻最多、最全的系統,為學者提供了個性化的學術管理空間,用戶可以實時跟蹤領域內的最新成果和動態,獲得可視化的學術成果圖譜。
四、學術期刊在知識服務領域的優勢與劣勢
與紙質圖書出版一樣,紙質學術期刊出版是知識服務的一種形式,但是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學術期刊提供知識服務的效率不高、效果有限,盡管最新的學術成果、最前沿的知識都是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但是知識只有傳播出去、為知識的擁有者帶來效益,才能體現知識的價值,才能為知識的創造者、傳播者和使用者帶來合理的經濟利益。在知識服務領域,學術期刊既有內容優勢又有技術劣勢,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學術期刊在知識服務領域發力,必須堅持內容優勢,揚長避短,在目前的情況下,學術期刊必須積極與互聯網公司、學術數據庫公司合作,借助外界的技術力量傳播自己的內容,有學者提出建立區域性、行業性、部門性的學術期刊戰略聯盟,除此之外,學術期刊的編輯團隊必須真正樹立知識服務的理念,研究大眾傳播領域的知識服務經驗,改變以往單向的“我說你聽”的學術傳播模式,從服務的角度審視并完善日常工作,將工作目標放到知識服務社會、學術引領生活上來,強化知識服務功能,探索可盈利、自我造血式的辦刊之路,形成穩定盈利的商業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贏,這才是學術期刊改革的應有之義。
五、學術期刊在知識服務領域的發展路徑
知識服務的關鍵在于將知識轉化為服務和產品,而知識是知識服務的根本,也是學術期刊的核心競爭力。與大眾傳媒不同,學術期刊的知識服務對象分為學術圈和公眾兩類,因此知識服務的目標有所不同,學術期刊為學術圈提供的知識服務旨在促進知識生產,而學術期刊為公眾提供的知識服務旨在推動知識的傳播和使用,因此學術期刊發力知識服務的具體路徑應當從兩個目標來分析。
(一)促進知識生產的服務措施
1.組織引導學術交流
學術期刊的本質是學術成果、開展學術交流的平臺。因此,一流學術期刊要改變定位,從報道一流的成果轉變為組織、引導一流的研究交流,在當今時代,報道科研思路和報道科研結果一樣重要。學術期刊要進入學術研究的全流程,利用新媒體和多媒體工具促進學術圈內的即時交流與評價,幫助學者在學術圈內搭建并延伸以自己為核心的研究網絡。2015年開始,上海財經大學期刊社探索了一種全新的學術交流與用稿機制——舉辦網絡沙龍,編輯與作者互換身份、模擬主編終審,并全程拍攝錄影,紙質期刊發表的相關論文附二維碼,可以鏈接活動的視頻以及基于該活動的網絡課程,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的透明度,還吸引了更多學者的興趣,加入以上海財經大學期刊社為核心的學術圈,即時發表評價、開展交流合作,促進知識的再生產。
2.協助培養學術梯隊
學術期刊不僅要團結學術界的中堅力量,還要協助培養學術梯隊,對于很多學術新鮮人來說,發現新的研究成果不難,難的是將新發現的學術成果轉化為嚴謹規范的學術論文并成功發表,對于這種普遍存在的需要,學術期刊編輯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知識服務?!洞髿饪茖W學報》副主編張福穎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院開設科技論文寫作課程,幫助學術新人熟悉大氣學科的學術規范,領悟學術論文的寫作訣竅,解析領域內學術期刊的投稿審稿流程及注意事項,使廣大在校學生能夠近水樓臺地得到專業的學術寫作指導。因此,學術期刊及其編輯應當根據不同學科的規范要求,廣泛舉辦講座或制作網絡課程,提供有針對性的學術論文寫作指導,幫助作者成長。
3.主動提供個性化信息
目前,學術期刊仍然是學術信息交流的核心,它以編輯為中心,團結了一大批作者、讀者和審稿人,面對媒介融合的大趨勢,學術期刊的編輯要有跨界的眼光和勇氣,打破學術研究與學術出版的隔閡,主動介入學術研究,為學者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編輯不僅要根據學術研究的進展積極策劃欄目和稿件,還要更進一步地研究作者、讀者和審稿人在學術研究中的信息需求,例如根據讀者的瀏覽記錄推送相關的學術論文及個性化數據知識庫、根據作者投稿的主題篩選并推薦與其研究方向相關聯的信息、根據審稿人的研究主題和興趣方向定期提供審稿信息服務等等。學術期刊要主動為學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學術信息,運用短信、郵件、微信等工具建立個性化的推送系統,加深編輯與學術圈的情感聯系,打造學術期刊知識服務品牌。
(二)推動知識傳播與使用的知識服務措施
1.凸顯行業特色,引領產業發展
學術期刊及其編輯要扮演好學術經紀人的角色,讓研究人員、研究成果盡快與行業生產結合起來。行業性學術期刊應立足于本行業,與行業創新平臺和行業信息網站開展深度合作,乃至實現融合發展,建設行業數據庫,將刊發的試驗研究、技術推廣、應用實踐、經驗技巧、分析測試、新產品新工藝等內容轉化為服務與產品,為行業內的企業和個人提供更加全面深入、實用性強的知識服務,并根據具體需求提供定制的知識服務,促進創業與創新。行業性學術期刊還可以嘗試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在政府開展專業技術職稱評定、行業發展規劃制定、行業標準制定、績效評估和科技獎勵時,提供相應的知識服務。
2.堅持實用導向,協助智庫發展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功能是轉識成智、資政育民,推動政府管理理念和社會治理模式的進步,逐步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新型智庫需要學術期刊提供接地氣、實用性高、可操作性強的研究成果,但是很多學術期刊重研究問題、輕解決問題,例如當前公眾關注的霧霾問題,盡管研究成果豐碩,但是防治措施過于理想化,可行性、科學性和針對性不盡如人意。因此,學術期刊應當引導和幫助學者,在深化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更科學的解決方案,幫助來自生產、生活一線的作者捕捉新問題、提高理論研究水平,學術期刊還要堅持“一項內容,多次編輯、多種形式、多類服務”的原則,采用XML的內容結構化技術和語義出版等新出版模式,方便用戶檢索使用,方便智庫采用并推廣學術期刊的成果,使學術期刊與智庫共同擴大社會影響力。
3.找準期刊定位,滿足學習需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領域也出現了消費升級現象,終身學習、更新知識庫存、塑造自我、實現人格躍遷成為公眾的迫切需要。在我國學術期刊陣營之中,很多非核心、非C刊的普通學術期刊,競爭力不足,依靠體制勉力維持,這些在學術圈內不占據優勢的學術期刊,應當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重新規劃定位,將辦刊重點放在廣泛傳播本領域的研究成果上。2017年,捕捉到引力波成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成果,而早在2016年春節期間,果殼網推送的《今晚的“大新聞”到底說了個啥》就憑借純學術的引力波吸引了近3000萬的總瀏覽量,這篇文章的成功傳播有三個原因:科學信息準確;避免拗口的術語,用網絡表達的方式述說科學信息;在恰當的話題中引入恰當的情感因素,喚起讀者的共情。這種新型的學術傳播(無摘要、關鍵詞、公式等)形式值得學術期刊學習借鑒。而邊緣化的學術期刊可以結成期刊聯盟,共享技術人才和平臺,用非學術性的語言傳播學術性的內容,以接地氣的方式提供高效率的專業知識服務,為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