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反映兩岸四地論文作者供職研究機構的與地域分布情況,我們對445篇論文作者署名機構的數量進行了統計。統計方法為:每個署名單位每篇論文計一篇,同一篇論文同一署名單位出現多次也按一篇計算。由于同一篇論文多個中國研究機構合作研究的現象普遍存在,按照這一標準統計出的機構總篇數將大于445篇??紤]到全部列出篇幅過長,因此篩選出了發表數量大于等于2的研究機構。在UTD24中,香港科技大學(52篇)、香港中文大學(22篇)和香港大學(19篇)分列前三名;大陸研究機構中,上海財經大學以8篇位列第一,清華大學(5篇)和北京大學(5篇)并列第二名,上海交通大學(3篇)位列第三。在FT45中,香港理工大學(25篇)、香港科技大學(21篇)和香港城市大學(18篇)位列前三名;大陸研究機構中,上海財經大學(4篇)和中國人民大學(3篇)名列前茅。在其他A類期刊中,香港理工大學(43篇)、香港城市大學(34篇)和臺灣大學(18篇)分列前三;大陸研究機構中,中歐國際商學院(11篇)和上海財經大學(10篇)數量較多。
我們將三個層次期刊各機構數量匯總統計,香港科技大學(86篇)、香港理工大學(77篇)和香港城市大學(69篇)分列前三名,并且與其他研究機構數量相比有較大優勢,具有較強的研究實力;上海財經大學以22篇的發表數量領先于其他大陸研究機構;臺灣大學共發表42篇論文,是臺灣地區發表數量最多的機構;澳門大學以7篇的數量成為澳門地區數量最多的研究機構。在對機構數量統計結果的基礎上,我們按照研究機構所在地區劃分,分別統計了三個層次期刊中,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和澳門地區情況,為了解中國兩岸四地研究機構的研究實力提供參考。香港地區研究機構的數量在三個層次的期刊中均為第一,尤其在第一和第二層次的期刊中,占比分別高達70.9%和68.3%。中國大陸在第一和第三層次的期刊中,量位于第二,而在第二層次中位列第三,居于臺灣地區之后;澳門地區的數量較少,只有澳門大學在第三層次期刊發表了7篇論文。我們進一步計算了不同地區研究機構在三個層次期刊上平均發表的論文數量。通過比較發現,香港地區的研究機構平均數量最高,澳門地區排名第二,臺灣地區緊隨其后,中國大陸最低。上述結果說明,雖然中國大陸發表過頂級期刊的機構數量最多,但機構平均數量并不高,與香港地區研究機構的實力差距較大。
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同世界許多發達國家與經濟體有密切的合作與廣泛聯系,尤其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方面具有良好的國際化環境,這對于會計研究國際化成果的產生創造了必要的條件。中國大陸的研究機構應加強與香港地區和歐美發達國家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提高研究成果的國際化水平。四、國際化成果的研究內容分析Oler等根據Nikolai等構建的會計信息披露流程圖,歸納了基于信息披露環境因素的會計研究框架,將當今會計學研究的主要內容總結為四大領域:財務會計、審計、管理會計和公司治理12-15。Kothari等和吳溪將財務管理和稅務會計的相關研究也列入會計學研究內容,形成了財務會計、公司治理、財務管理、審計、管理會計和稅務會計六類內容劃分,這六類內容共同構成了當前會計研究的內容框架。
在會計研究的內容框架下,本文使用論文關鍵詞代表論文主要研究內容。關鍵詞是論文內容的濃縮,若某一關鍵詞在兩篇及以上的文獻中出現,表明這一關鍵詞便代表一類研究熱點。使用共詞分析法研究關鍵詞的核心程度與交互關系,是進行文獻內容分析、探討研究熱點、預測未來趨勢的重要途徑。具體而言,本研究在共詞矩陣基礎上構建關鍵詞共現網絡,采用中心性分析研究論文熱點內容與未來趨勢,使用聚類分析法探討當前會計研究國際化的內容大類,結合中心性分析與聚類分析結果提出研究建議。
一共詞矩陣與關鍵詞共現網絡
首先,本研究使用Bicomb軟件統計了關鍵詞之間的共現頻次,形成42×42的共詞矩陣,矩陣中的數值代表兩個關鍵詞同時出現在一篇文獻的次數。
二中心性分析
在現有共詞分析的方法中,對關鍵詞共現網絡的中心性分析是使用較為廣泛的方法,通過分析某一關鍵詞在關鍵詞關系網絡中的中心度,能夠判斷這一關鍵詞代表研究內容的重要程度。點度中心度、中間中心度與接近中心度是中心性分析最重要的三項指標。本文使用UCINET6.0對42個關鍵詞的三種中心度水平進行了測度,并結合關鍵詞共現網絡,從指標與指標關系的角度,分析當前中國會計研究國際化的熱點內容與發展方向。
1.指標分析。點度中心度測量與某點有直接關系的其他點的數量,點度中心度越大,說明關鍵詞在網絡中的地位越高,越有可能是研究重點。在所有關鍵詞中,點度中心度最高的五個關鍵詞分別是公司治理(30)、盈余管理(28)、信息披露(19)、管理層預測(11)與審計質量(10),這一結果也在圖1中得到反映,說明這些研究內容受到了國際會計學界的重點關注。接近中心度測度點與點間的距離,反映某一關鍵詞與其他關鍵詞的關聯程度,數值越小說明這一關鍵詞在網絡中越容易與其他關鍵詞產生聯系。接近中心度數值最低的前五位分別是公司治理(114)、信息披露(118)、管理層預測(126)、盈余管理(127)與會計穩健性(132),說明這些研究內容可擴展性較高,容易與其他研究內容進行交叉,形成新的研究課題。中介中心度測量一個點在多大程度上位于網絡中其他點的“中間”,反映一個關鍵詞作為媒介控制其他詞建立聯系的能力。某一關鍵詞中介中心度越大,說明其他關鍵詞聯系的構建越需要使用這一關鍵作為理論中介。中介中心度指標前五名分別是公司治理(344.3)、信息披露(225.25)、盈余管理(140.383)、分析師預測(120.95)與管理層預測(102.633),這些關鍵詞影響了其他關鍵詞的共現能力,其研究內容內含的學術理論具備較高的應用價值。尤其是公司治理與信息披露所內含的理論與信息不對稱理論,被廣泛應用于會計研究的各類課題中。
2.指標關系分析。指標分析結果反映,三種中心度指標具有較大的關聯性,公司治理、盈余管理、信息披露、管理層預測均位列前五。然而部分關鍵詞在三種指標中排序的匹配度較低,例如:審計質量點度中心度位列第四,而在接近中心度與中介中心度中分別位列第18和23名,這種指標間的非匹配性說明關鍵詞的共現網絡存在特殊的結構,值得深入研究。對這些匹配度較低關鍵詞的分析,有利于分析研究冷門與未來研究熱點。參考陶元磊等的研究,以下重點分析點度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點度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排名匹配較差的關鍵詞。
(1)對比點度中心度上層(排序前21名,下同)與接近中心度下層(排序后21名,下同)的關鍵詞發現,審計質量、審計費用、市場效率雖然具有較高的點度中心度,但接近中心度排名位列后21位,說明這些關鍵詞雖然具備一定的研究熱度,但與其共現的關鍵詞研究熱度較低,可能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對比點度中心度下層與接近中心度上層關鍵詞發現,企業社會責任、家族企業、信息可比性雖然點度中心度較低,但接近中心度較高。說明這些關鍵詞雖然與其他關鍵詞的共現能力較低,但在網絡中處于較為核心的位置,容易與其他關鍵詞建立聯系,形成新的研究問題,可能成為未來會計研究國際化新的熱點。
(2)對比點度中心度上層與中介中心度下層關鍵詞可知,高管薪酬、投資效率、崩盤風險點度中心度較高,但中介中心度排名較低。雖然具備較高的研究熱度,但這類研究的相關理論難以被其他研究借鑒。對比點度中心度下層與中介中心度上層可以發現,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績效、家族企業點度中心度較低,但具備較高的中介中心度,說明這些研究內容雖然被較少關注,但卻是一部分研究無法繞開的理論節點,在進行其他研究時可以參考這些研究的相關理論。結合(1)的結論可以發現:企業社會責任、家族企業雖然點度中心度較低,但中介中心度與接近中心度排名較高,說明這些研究內容雖然還未成為會計研究熱點,但其處于網絡中的核心位置,預示著可能會成為未來中國會計研究國際化的熱點內容,值得學者們關注。
三聚類分析
中心性分析主要依靠詞頻與單詞間的關系,重點分析某類研究內容的研究現狀及與其他研究的關系,但無法反映出某一些關鍵詞構成的研究內容單元,不利于梳理會計研究內容大類,掌握會計研究國際化的整體脈絡。因此,我們使用多元統計中“降維”的重要方法———聚類分析,將具有聯系的關鍵詞歸類為會計研究內容大類,并結合具體文獻分析說明這些類別的主要內容。聚類分析主要包含三種方法:系統聚類、分層聚類與快速聚類。由于在聚類前,我們無法獲知最后類別個數,因此采用系統聚類更為合適。為了消除詞頻差異對聚類結果的影響,我們首先使用Ochiai系數將共詞矩陣轉化為相似矩陣,并用減去相似矩陣中的數值得到相異矩陣。相異矩陣的數值表示關鍵詞距離,數值越大則距離越遠。聚類分析結果顯示,當前中國會計研究國際化論文主要包含以下五類主題:
第一類是公司治理、審計對企業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盈余管理是財務會計研究的核心內容,具體是指管理層在財務報告中運用判斷或構造交易改變會計報告結果,以誤導利益相關者對公司潛在經營活動的理解,或影響基于財務數字的契約結果。管理層與股東間的委托沖突是盈余管理產生的主要動因,從公司治理角度降低成本,是否會影響企業盈余管理行為是會計學的重要研究內容。此外,作為外部利益相關者,審計師負責審查公司財務信息質量,盈余管理是財務信息質量的負面標志,是信息質量審查的重要內容,從審計視角研究企業盈余管理同樣是盈余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梢灶A見,盈余管理依然會是未來中國會計研究國際化的重要方向。
第二類主題是信息中介對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的影響研究。這類研究基于企業基本面信息,研究企業信息對股票定價的影響,并分析了資本市場的信息中介群體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例如,Radhakrishnan等研究發現,分析師對上市公司盈余水平與現金流的預測報告降低了企業的信息風險,資本市場對公司應計盈余的錯誤定價水平得到了顯著降低。證明了分析師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信息中介,降低了公司與投資者間的信息不對稱水平,有利于提高資本市場的定價效率。但這類研究目前仍較多地關注分析師這類信息中介群體,較少挖掘其他資本市場信息中介(例如賣空投資者)對公司的影響。
第三類研究股權結構、上市方式對信息質量的影響。它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研究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差異對信息質量的影響。這類研究基于理論,研究股權結構差異對股東與管理層間問題的影響,進而探討對企業信息質量的影響。發現股權結構差異會影響管理層與股東間的沖突,從而影響企業信息披露質量。另一類研究關注公司的上市方式對信息質量的影響,發現通過反向并購(借殼上市)上市的公司,由于缺少IPO流程中必要的審核程序,會計信息質量比通過IPO上市的公司更差。對公司上市方式經濟后果的研究也是當前會計領域的新話題,在SSRN(SocialScienceResearchNetwork)網站上有一系列此類話題的高水平論文。
第四類為企業信息特征對股票價格的影響研究。企業信息是投資者決策的基礎,這類研究基于定價理論,從信息透明度、會計穩健性等方面研究企業信息特征對股價的影響。例如,Kim等研究了企業會計穩健性對股價崩盤風險的影響,發現會計穩健性的提高有利于負面消息的及時反映,從而降低了股價崩盤風險。這類研究屬于財務會計與財務管理的交叉型研究,容易產生新的研究思路與課題。第五類是制度環境對企業財務決策與信息披露的影響研究。會計研究扎根于會計準則,尤其在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制度環境下,研究國際會計準則(IFRS)實施對企業決策的影響意義重大,這類研究主要關注制度環境變化對企業財務決策與信息披露的影響。例如,Yip等基于跨國數據的研究發現,采用了IFRS會計準則的國家,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有顯著提升,說明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有利于提高企業信息質量。Chen等對歐洲17個國家的研究發現,IFRS的實施對企業投資效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類研究也屬于財務會計研究的關鍵問題,是會計研究的核心內容。
四研究內容熱點歸納
中心性分析為我們具體研究內容的選取提供了參考,而聚類分析則歸納出了當前中國會計研究國際化的主要方向。根據分析結果,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盈余管理、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管理層預測四類研究在共現網絡中具備較高的中心度,是當前會計研究的核心內容。而企業社會責任、家族企業、信息可比性的研究雖然還未成為熱門研究內容,但潛力巨大,未來可能是中國會計研究國際化的新增長點。
(2)結合聚類分析結果,盈余管理與公司治理同屬于第一類研究范疇,這也說明會計研究大類中的第一類別———公司治理、審計對企業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應得到學者持續關注,尤其是從公司治理的各個層面分析企業盈余管理行為的研究仍應是會計研究國際化的重點內容。
(3)社會責任與信息可比性同屬于第五大類別,說明這一類下相關研究機會較多,未來可以從法制環境的角度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行為,也可以研究信息可比性對企業財務決策和決策質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