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世界經濟一體化與資本市場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資本市場與會計領域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改革,如股票市場創立與相關制度完善、會計準則體系建立及國際趨同、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等。改革深化與國際學術交流的日益密切,客觀上為中國會計研究的國際化提供了寶貴機遇。在兩岸四地學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研究機構在國際會計期刊的數量迅速上升,期刊層次不斷提高,學術影響力不斷增強。在此背景下,對研究機構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剖析并歸納成果的學術特征,探討會計研究國際化的路徑與方法,對未來研究提供參考建議,有利于促進中國會計學術思想的國際交流與融合。
會計研究的國際化成果通常具備以下三方面特征:研究國際上主流的會計學術問題;采用國際通行的研究方法;發表在國際重要的會計期刊上?,F有文獻對符合上述三方面特征的中國研究機構的學術成果關注較少。李爽等通過在國際會計期刊中檢索標題或摘要中包含“China”或“Chinese”的論文,系統分析了發表在國際期刊上的中國會計問題的研究成果。論文側重于探討國際化研究成果中的中國會計理論問題,并未區分署名作者供職的研究機構是否在中國境內。李婉麗等統計分析了在國際會計期刊發表的關于中國會計理論的學術論文,并指出中國問題研究是會計理論研究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該文樣本局限于國外學者的研究。來明敏等對會計學6種頂級期刊的研究領域進行了統計。但該文對中國學者的現狀與特征缺乏系統分析。孫錚等以會計信息有用性為研究視角,主要對國內會計學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與總結。而該文對會計學整體研究框架、會計研究國際化發展動態等方面探討不足?,F有文獻對中國兩岸四地會計研究的國際化論文成果缺乏分析和梳理,本研究將為國內學者進行國際化會計研究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
本文依據國內外會計學界的公認標準,確認了12種國際頂級會計期刊,檢索文獻數據庫,獲得2000—2016年間中國兩岸四地研究機構在12種期刊上發表的445篇論文。對國際化論文成果的發表機構進行了統計分析;運用文獻計量學中共詞分析與描述性統計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論文的研究內容、采用的研究方法與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視角進行了分析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共詞分析與描述性統計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參考陶元磊等的研究成果,使用共詞分析法對論文的研究內容進行分析,這一方法不僅能夠反映當前會計研究的知識結構,還能構建各研究內容間的關系網絡,進而反映當前會計研究的熱點內容與未來方向。描述性統計方法用于統計研究成果的發表機構分布、成果論文的研究方法,并對具有中國特色的論文研究視角進行歸納總結。在基于共詞分析方法的成果內容研究中,使用Bicomb書目共現分析軟件,從樣本論文中提取高頻關鍵詞,并形成高頻關鍵詞共詞矩陣和相異矩陣,共詞矩陣導入UCINET6.0中進行關鍵詞共現網絡的中心性分析,相異矩陣導入SPSS21.0進行關鍵詞聚類分析。結合中心性分析與聚類分析結果,探討當前中國會計研究國際化的熱點內容與未來發展方向。
(二)數據獲取
參考Oler等的做法,本文選取國際頂級會計期刊作為樣本來源,這類期刊上的學術論文通常符合會計研究國際化成果的三方面特征,最能代表中國會計研究國際化成果的最高水平。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劃分的24種商學期刊(UTD24)和英國金融時報劃分的45種商學期刊(FT45)是國際公認的工商管理學科頂級學術期刊。這兩類商學期刊列表中共有6種會計期刊,這6種期刊也是會計學界公認的TOP6期刊。此外,根據2012年中國教育部學位中心評估的全國高校工商管理一級學科排名,本文參考學科整體水平得分大于81分的11所院校會計A類國際期刊目錄,選出了公認度較高的其他6種A類會計學期刊。連同前文所述的6種共選出12種具有較高國際公認度的會計頂級期刊。為了區別期刊的影響力差異,參考Oler、Beattie等的研究[7-8],將UTD24中的3種期刊作為第一層次,FT45中的3種期刊作為第二層次,將其余6種會計學A類期刊作為第三層次。這種分類符合國際會計學界的共識,具有較高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