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選題的前瞻性主要體現于尋找學術空白上的努力,選題策劃的持久性則側重于挖掘選題的研究潛力及可持續性。選題策劃的持久性追求的不是一時的學術轟動效應,而是學術研究的開展及其影響的持續性。一個選題是否可以持續研究主要看其是否具備以下條件:一是可持續研究資源的存在,一是有匹配的科研力量。因此,編輯在策劃此類選題時,首先在視野上應有清晰的宏觀把握,對該選題能否做下去,能做多久等問題進行考量。其次,找到合適的選題之后,應考慮承擔研究的力量是否能持續跟進。如何找到可以勝任選題的科研隊伍,也是必須慎重考慮的問題。
對于學術期刊編輯來說,按部就班地收受自然來稿,當然也可以湊成一期刊物。但沒有創造性沒有計劃地被動接收來稿,與經過精心策劃后進行的組稿,其質量和效果存在天壤之別。因此,作為一個對期刊負責,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編輯,我們應該使手頭刊物所發表的每一篇論文都發揮其最大價值,每一期刊物都產生其最佳的效益。而一般來說,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持續性的選題相比較于一次性選題,前者所涉及到的研究深度、廣度及其結果所帶來的效應上,都是后者所無法比擬的。所以,為了尋找到可持續的研究選題,學術期刊編輯往往需要在異質性資源的探索上下功夫,而很多地方特色文化成了其不錯的選擇。以廣東省學術期刊為例,《嘉應學院學報》的“客家學研究”欄目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首先,編輯部及時地捕捉到了“客家學”興起的信息。編輯部注意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特別是90年代以后,客家人文引人注目,全國許多報刊辟有園地刊發客家方面的專題論文或民俗事象;此外,一些院校還專門成立客家研究所,有些省份還成立客研會,并定期出版刊物或會訊。同時,國內外一批研究客家人文的專家、學者,對客家源流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翱图覠帷睙o疑為構建“客家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充分發揮學報所在地———梅州的人文地理優勢。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區,具有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料,又有一批研究客家學的專家、學者,這是《嘉應學院學報》具有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再次,編輯部也考慮到了其后續研究的可持續性??图胰俗弑槭澜?,散居五大洲,其中以梅州人為多,時代賦予人文學者的使命,非常需要對海外客家人的歷史、現狀進行研究。充分考慮了以上多方面因素,《嘉應學院學報》編輯部便從1996年起策劃了“客家學研究”欄目,以創特色求學報發展,至今已走過了20余載的春秋,仍呈現出勃勃生機,在促進客家學研究,促進當地文化經濟的發展,促進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貢獻了自身力量的同時,也為學報自身發展開辟了新局面。值得一提的還有《韓山師范學院學報》的潮汕文化研究、《惠州學院學報》的東江文化研究、《肇慶學院學報》的西江歷史文化研究等選題或欄目都是其高校學報編輯部依托本土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發揮高校學報的學術平臺,匯集各方科研力量,為促進地方文化經濟發展而打造的一張張閃亮的名片。
由以上例子可看出,學術期刊推出什么樣的選題,如何推出,關鍵取決于編輯的決策。而編輯的決策,毫無疑問,是建立在其知識視野的基礎上的。對于一個可持續研究的選題,編輯首先應從視野上看到其可能性,綜合考量資源、人員等各方因素,對該選題的研究潛力及持續時限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和把握,繼而再把其落到實處。因此,編輯知識視野與策劃的選題能否持續進行,可以開展多久,是密切聯系的。如果一個編輯,看不到開展一個選題所需具備的各種條件都已成熟,那么,可能就會錯失期刊發展的良好機會和黃金時段,這對于一個有良知有責任有擔當的編輯人而言,是很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