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媒體時代學術期刊建設傳播的新路徑
自媒體時代的信息終端手機的輕便與普及,為隨時隨地獲取信息提供了條件,此種信息大多簡便、快捷,其模式符合快節奏生產和生活的人們進行信息接收與閱讀。根據騰訊公司的《2017微信數據報告》,截至2017年9月,微信平臺日平均登錄用戶超過九億人次。可見,微信不但已經成為當今人們不可或缺的獲取日常資訊的軟件,也形成了一個新型的龐大的社會網絡,締造了社交、媒體、商業辦公、支付等健全的生態圈。因此,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例來研究學術期刊的傳播影響情況很具有代表性。
學術期刊開通的微信公眾號的運作程序簡單,而傳播功能非常強大。對于期刊公眾號管理運營方,只需在電腦終端“首次編輯”一手素材形成微信“首發消息”,或者將紙刊定稿的學術論文經過“二次編輯”(低刊的定稿前已經過了一次編輯過程)形成已發表作品的“推送消息”,即可實現向關注本期刊公眾號用戶群的“首次傳播”;而讀者用戶只需要通過智能手機微信掃碼即可關注公眾號成為用戶群(俗稱粉絲群)中的一員,便可以從平臺獲取并閱讀相應的及時消息和該認證(非個人性質)微信公眾號的歷史消息,也可以通過其它群組及個體的轉發或朋友圈的展示功能獲取具體的某一條信息,從而實現移動閱讀、“二次傳播”及“輪番傳播”。
因此,自媒體創造了“人人即媒體”的時代,自媒體的開放化與互動化,開啟了學術信息和思想的多元化時代。
2自媒體為學術期刊建設傳播提供的新功能
超過80%的科研人員希望通過微信平臺關注學術期刊的信息。學術期刊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微信作者群、微信學術共同體等自媒體技術,一方面,基于其特有的方便、快捷以及功能強大等特點進行快速傳播,在第一時間為專家提供理論研究和實證檢驗的首選領域與方向;另一方面,學術期刊可通過微信群等及時的、低成本的通訊交流機制實現選題策劃、組稿約稿,引導專家學者更加關注當前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等目的,減少專家學者創造與調查的盲目性;同時作為新媒介平臺,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技術使得學術期刊與新形媒體結合,彌補了傳統紙刊色彩單調、媒介單一的不足,重視情緒、意志、直覺等非理性因素在新媒體傳播中的作用,有助于普通受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不同學科相對深奧的語言和嚴肅的理論,給專家學者提供來源于公眾的意見參考。
自媒體為科研成果傳播與轉化提供刊網融合的平臺專家學者在依興趣或責任創作出研究成果后,需要借助相應的平臺對其科研成果進行,以實現知識產品的社會化和公眾化,在傳統紙刊的背景下,這一目的的實現周期長、受眾小、效果差。而刊網融合不僅拓寬了科研成果的傳播渠道,尤其是自媒體的微信技術能夠讓受眾利用手機和網絡共享期刊資源,實現移動閱讀,還在瞬間跨越了地區甚至國界,實現了智庫成果傳播的廣泛性、即時性、充分性,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學術期刊信息傳播較為滯后和開放程度低的不足,甚至可以實現學術文章的“自媒體首發”(即在紙刊之前,由微信、微博等方式直接實現出版)。越來越多的黨校、行政學院期刊微信公眾號直接或間接地為作者、讀者提供信息查詢、在線投稿、審稿查詢等功能(如《國家行政學院學報》、重慶市委黨校的《探索》等),《北京行政學院學報》等通過微信特色欄目和期刊資訊的方式,能夠方便地找到過去所的精華或熱點信息,更好地滿足專家學者的知識需求,還可以就投稿方式、學術動態、征稿啟事、期刊欄目、編排規則等作者關注的問題給予詳細的解答,提高智庫成果生成、、傳播、轉化的效率。
自媒體實現了專家學者與政策制定者、期刊、大眾間的多方實時交流信息的傳遞者和接受者理想的交流與溝通狀態應是將傳播主客體之間的對立關系轉化為交往關系。海德格爾曾強調“共存”,提倡主體之間要平等合作,中國學者陳先達提出“真正的對話應該是討論式的對話”。微信群的平等對話模式有助于針對某一理論與現實的熱議引起人們的共識,專家學者與政策制定者、期刊編輯者、大眾讀者等多方就某一社會問題進行平等姿態的交流與探討,有助于形成考慮周全、平衡利益、科學有效的決策。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代表的期刊自媒體具有實時通信以及留言和回復功能,良好的使用體驗使其在讀者群體中具有較高使用率和黏著度,奠定了良好的閱讀環境基礎。通過用戶管理功能,可修改不同領域專家學者備注,以信息區分不同類型或背景的專家,由不同欄目的編輯進行單獨聊天溝通,或進行不同類型信息、文章或背景資料的定向投放。在這種認知環境下,編輯還可通過微信群和微信公眾平臺的運作和管理展示個性特征和人格魅力,向讀者傳輸正能量的編輯職業道德和職業尊嚴。交流群內的平臺交互記錄,可以為編輯口碑評價和改進對黨校智庫的服務提供依據。
自媒體有助于學術期刊的影響力與社會化評價當前,在主流學術期刊評價體系中,普遍以發行量、影響因子、數據庫收錄情況等指標反映學術期刊傳播力,學者王芳等通過對江蘇省地學類的學術期刊實證研究表明,期刊的數字化程度與被引頻次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數字化發展程度高的期刊,被引頻次就高一些。還有學者王軼基于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4年)》中的40種社科類權威期刊的影響力的相關指標與該期刊的在線投稿系統、網站互動平臺、微博、微信平臺等數字化建設情況比較,也得出類似的結論。從理論邏輯和實踐中存在的互相促進的效果來看,加強期刊的微信平臺建設,能擴大傳播范圍、縮短出版時滯,進而擴大期刊學術成果的轉化效果卻是不容質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