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主線,鞏固和提升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學術期刊陣營,必須始終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沒有“一元指導”,沒有主心骨和定盤星,不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理論導向,學術理論思想必然陷入一片混亂。因此,要站在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高度,把推進學術期刊發展、提高學術期刊質量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術期刊建設的全過程,確保學術期刊指導思想與政治方向的正確性。
二、開拓創新,深化學術期刊管理體制機制改革
當前,隨著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日益凸顯,黨和國家對學術界和學術期刊的期望越來越高,學術界對進一步辦好學術期刊也滿懷熱情。面對這一情況,建議有關主管部門不斷改善和提高學術期刊管理的體制機制,就期刊分類、刊號管理、內容審讀、期刊評價等問題進一步展開調研,推出更加切實的舉措。
三、著眼發展,逐步組建實力較強的學術傳媒集團
1.精心選擇,扶強保重。建設學術傳媒集團應重點選擇具有重大影響力和發展潛力的學術期刊單位,不宜全面鋪開,從政策上、經費上、體制上給予大力傾斜,扶持其成長為具有全局意義和戰略意義的學術傳媒集團。
2.規模建設,提質增效。建立符合現代期刊業發展需要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通過集團化建設,優化組織機構、減少管理層級、提高工作效率。加強編輯隊伍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建設強大的馬克思主義編輯隊伍。
3.有效整合,立體發展。整合學術期刊與新媒體的優勢資源,拓展業務空間,最終形成適合時代需求,以學術期刊為核心,以報紙、門戶網站、移動客戶端、廣播電視社科頻道以及圖書音像制品等為輔助的“互聯網+”綜合立體傳播格局。
四、面向國際,與世界學術期刊展開平等對話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盡管我國在海外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的學者很多,但真正能夠代表我國整體學術水平的學術期刊卻在國際舞臺上缺乏影響力。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方學術期刊通過網絡數據庫等多種載體,大量滲透到我國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同時,一批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學者也大量向境外學術理論期刊提供稿件,如《經濟學家》等英美報刊以及部分港臺報刊已經大量刊登國內學者的文章。學術期刊代表一個國家的學術形象,一兩位學者走向國際很難說是真正的國際化,只有學術期刊走向國際才能代表一國的學術走向國際,才是真正的國際化。有關主管部門應從國家戰略高度,提高對學術期刊的組織力度、統籌力度,積極參與國際學術競爭,努力推動中國學術走向世界。
五、以人為本,堅持政治家辦刊的原則不動搖
政治路線確定以后,人才就成為最根本的決定因素。應高度重視學術期刊編輯隊伍的培養和使用,按照講政治、懂理論、通學術、擅管理的要求,造就一支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較為深厚、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學術期刊編輯隊伍。當前,期刊建設的重中之重是打造一支一流的學術期刊主編隊伍。期刊界的一句名言是———有什么樣的主編,就會有什么樣的刊物。要讓學術期刊的領導權真正掌握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具有政治敏銳性和戰略眼光的領導者手中。學術期刊的領導工作,應實行黨委領導下的總編輯及主管編委負責制。要堅持政治家辦刊的方針,對現有期刊負責人加強思想學習和理論培訓,保證黨在學術期刊工作中的領導權始終為馬克思主義者所掌握,使黨管期刊的原則不折不扣地落實到全部辦刊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