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期刊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意識弱化
哲學社會科學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學術期刊作為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是毋庸置疑的。當前,學術期刊的主流是好的,絕大多數學術期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用科學的理論和學術成果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但同時,也有極少一部分學術期刊亟待加強政治方向和意識形態建設,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離心化。主要表現是以學術自由、研究無禁區等為旗號,刊發認同、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論、西方憲政民主論、儒化中國論等不良思潮的文章。這些文章往往通過“重評”“重構”“重寫”等方式,在厚重的學術外衣包裹下,宣揚錯誤的理論觀點和價值觀念,其實質和根本在于以曲折和隱晦的方式否定黨的歷史和新中國的歷史,攻擊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二是簡單化。主要表現是將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作簡單化、概念化、庸俗化的理解,把口號式、標簽式的文章標榜為堅持正確方向,不愿意俯下身來做深入的研究,流于形式,流于表面,這種做法同樣有損于馬克思主義聲譽,不利于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鞏固主流意識形態。三是割裂化。著力提高學術研究的質量和水平,當然是一項急務,但這決不意味著拒斥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意識形態屬性,將學術研究看作純而又純、價值無涉的事物和行為。不能將問題理解為遠離了政治方向,就天然地可以提升學術質量。而當前有極少數期刊以學術的名義排斥馬克思主義、否定唯物史觀,將涉及意識形態的研究成果一概排斥為“非學術”,不予發表。
二、期刊多而不強,學術質量亟待提高
目前,我國的學術期刊雖然陣營龐大,但是多而不強,學術質量亟待提升,同時議題設置能力弱化,難以掌握主流學術話語權。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盲目崇拜西方理論,創新能力不足。當前學術研究對西方理論嚴重依賴,自身學術理論的原創力、創新力不足。中國道路、中國經驗與西方國家存在明顯差異,但一些研究簡單照搬西方理論框架、數學模型,塞進所謂中國的材料,使中國的材料成為西方理論的佐證。對這種現象,有學者斥之為“生中國病、吃西方藥”。另外,可以暴露中國問題的、大量堆砌模型和計量的、采用外國數據的文章,在SSCI收錄期刊更容易發表,有的作者就投其所好,刻意“生產”這種論文。種種現象表明,一些學科忽略理論對研究的指導,基礎理論薄弱,本土化理論建構不足,陷入模仿西方研究范式的怪圈而不可自拔,在國際學術界缺乏中國話語權和解釋力。第二,脫離現實,問題意識薄弱。當前學術界在辦刊和研究中均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問題導向意識不明確,學術研究與現實脫節、脫離的問題。一些研究成果缺乏現實關懷,與中國現實問題隔閡,對當下的闡釋力嚴重不足。一些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缺乏田野調查,閉門造車,周旋于文本之間,滿足于辭藻的堆砌,研究成果無法契合社會現實。一些研究采用先定的模型和預設的結論,生產所謂論文,例如預設國企是沒有效率的,違反這一預設的論文則統統被認為沒有意義。還有一些對策性研究,操作性不強,不能實現學術話語與政策話語的有機轉換,難以真正為決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第三,“碎片化”嚴重,理論思維弱化。在學術期刊越來越專業化、學術研究越來越精細化的同時,伴生了研究“碎片化”的嚴重傾向。學術研究陷于瑣碎、片面、狹隘的境地,缺乏系統性、宏觀性和整體性研究,導致理論研究“去中心化”“去規律化”?!八槠笔沟醚芯康膯栴}分類太細,長時段、系統性研究不足,無法從總體上去把握一個理論體系。
三、期刊結構欠佳,低質化、同質化現象突出
從絕對數量來講,我國學術期刊數量并不少,但結構不合理,整體布局無序,期刊的低質化、同質化、學科不均衡、“自留地”等問題較為突出。一是低質化。學術期刊“多而不強”,缺乏“拳頭產品”,很難拿出在國際學術界具有重大影響的期刊。而目前國際上著名的出版集團,旗下往往有很多種期刊,影響力巨大。國內期刊往往單一作戰,弱而散,難以與國際重要出版集團開展競爭。二是同質化。這一現象早就為學者所詬病。張耀銘先生在十余年前就談道,“學術期刊,尤其是拼盤式的綜合性期刊,‘趨同化’現象非常嚴重。中國高等院校文科學報有千余家,綜合類的期刊就占了三分之二。編輯方針趨同、編輯模式趨同、欄目設置趨同,甚至探討的社會熱點問題也趨同”。目前,仍有不少學術期刊欄目設置大體相同,選題重復,觀點雷同,缺乏特色,缺少亮點,個性特征模糊。這一狀況反過來進一步助推了期刊的同質化問題。同質化問題在高校學報中尤為突出。朱劍先生就此提出,我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的數量已經超過千家,占據了社科學術期刊的半壁江山,但基本都是綜合性的和內向性的(即以刊發內稿為主),“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復”甚至“學術垃圾場”等來自學界的批評和詬病不絕于耳,一些學報印數低,讀者少,學術地位正在失去學術共同體的認可。三是學科不均衡。學術期刊的整體設置應與學科發展相協調。但由于歷史的原因,一些發展迅速、規模較大的學科,專業期刊很少,與學科發展態勢不匹配。例如,社會學是一個改革開放之后快速成長的學科,直接關系我國的社會建設、民生問題,但全國性的專業期刊只有寥寥數種,難以完全滿足社會學學者的需求。政治經濟學等學科同樣存在這一問題。四是“自留地”傾向。創辦學術期刊的目的是為廣大學者提供學術交流的公共平臺,但目前有一些期刊成為主辦單位的“自留地”。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提供的數據表明,在該中心統計的733種學術期刊中,宗教學、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民族學與文化學等學科的“自留地”現象較為明顯。宗教學學科共有兩種期刊,在2009—2013年5年間共刊載1 591篇論文,其中期刊主辦單位與期刊論文作者單位相同的論文有359篇,比重為22.56%。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的“自留地”比重為19.80%,民族學與文化學期刊的“自留地”比重為19.64%。部分期刊的“自留地”化壟斷了學術資源,有礙于學術成果發表的公平原則。
四、對數字化準備不足,面臨新媒體嚴峻挑戰
現代高新科技、經濟全球化浪潮等因素正在日益迅速而強烈地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組織結構與運行機制,同時這種影響已經滲透到學術研究之中。人類社會似乎正在“邁向基于網絡平臺的知識生產時代”,“今天的網絡,正以其巨大的整合性與包容性將所有傳播媒介交融薈萃成一個生動的人機界面,從而為人類文化的整體互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也為當代的知識生產活動開辟了以時空壓縮與時空延伸并存的多元的全新場域”。對以紙質媒介為主的學術期刊界來說,一個很大的沖擊和危險就是包括電子期刊、數字圖書館、網上論壇、博客文章等在內的數字化新媒體的勃興。概括起來,新媒體至少有以下優點是傳統學術期刊所無法比擬的:其一,傳播速度快,對重大事件和重要信息反映迅捷靈活;其二,表現形式豐富多彩,更易吸引人們關注;其三,載體無紙化,更加適應現代社會便捷、高效、環保的要求;其四,較傳統學術理論期刊更少受到發表的各種審核,更易傳播閱讀;其五,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現實的學術研究狀況來看,很少有學者再去大量閱讀紙質學術期刊,而普遍是通過期刊數據庫、開放獲取等途徑閱讀電子文檔,紙質學術期刊更多地在提交材料等方面派上用場。面對這一嚴峻現實,如何揚長避短,早日實現轉型,重拾學術期刊的優勢,在新媒體大行其道的今天繼續發揮優長,是辦好學術期刊必須深入思考的一個重大問題。
五、編輯隊伍日趨邊緣化,編研水平亟待提高
編輯是刊發學術成果,使之走向學界、走向社會的第一道關口。編輯工作至關重要。當前,學術期刊工作中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編輯隊伍正在處于被邊緣化的困境,編輯工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編輯的價值和作用難以體現。目前期刊界一個反常的現象是,“一流人才做研究,二流人才搞教學,三流人才做編輯”。這較為直觀地反映了編輯在目前所處的學術地位和社會地位。與此相應的是,學術期刊編輯的研究水平和編輯水平普遍弱化,滿足于學術文章的拼湊,既較少具備一流的學術研究眼光,又欠缺一流的編輯主體意識,從編輯家淪為編輯匠,從推動、引領學者的研究變成一味追逐學術明星,不以刊發具有重要創新價值的成果為榮,而以刊發名家大腕的文章為榮。編輯在文字質量方面也存在嚴重問題,很多基本的漢語規范遭受沖擊。一些期刊管理部門開展的培訓、講座,汲汲于獲益逐利,流于走過場,忽視真正的技能培訓。這些問題同樣嚴重制約著我國學術期刊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