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編輯與出版發行相分離
學術期刊的編輯工作是一種純學術性的工作,具有正外部性,學術期刊的質量把握主要是在編輯工作中完成,編輯工作是學術期刊出版的核心工作,正是由于編輯工作的存在學術期刊才能體現出公共產品性質,因此編輯部應該保留,并由財政提供經費支持。這一方面可以保持學術期刊的學術性和社會公益性,另一方面則從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學術腐敗,維護了學術的純粹性。至于出版和發行工作,因其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完全可以轉移出去,交由市場來完成。這一方面可以減少學術期刊編輯部的辦刊成本,擴大學術期刊的發行量,從而增加其收入;另一方面,則有利于學術期刊的專業化和集約化,使學術期刊編輯部專注于學術工作,從而增強其核心競爭力。
2.組建學術期刊出版集團,搭建自己的網絡出版平臺
目前,我國眾多的學術期刊,一般都將其網絡出版權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轉讓給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期刊網絡運營商,而后者卻憑借其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一旦組建學術期刊出版集團,搭建自己的網絡出版平臺,那么這些巨大的經濟利益就會由學術期刊出版單位所有,從而實現巨大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術期刊的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帶動國內學術的繁榮發展和文化產業的突飛猛進,從而實現學術期刊強大的社會效益。
3.改變格局
現在各個學術期刊編輯部規模小、各自獨立、各自為政的格局,組建一些組織結構相對松散、專業性更強、聯合的大編輯體;同時將編輯部的編輯和校對職能外包,只保留編輯部的審稿職能,使編輯部成為獨立的學術團體,為作者提供審稿、薦稿服務。這就要求編輯本身要是各學科的專家,或者能將各領域的專家團結在自己周圍,隨時能為作者提供專業的、優質的、權威的審稿服務,以適應學術期刊網絡化、數字化和自媒體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