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期刊是體育文化與內容的載體,對于中國體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正面促進作用。中國體育期刊的歷程至今已有百年時間,其間充滿這艱辛坎坷,光芒與黑暗共存。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代,體育期刊的發展也面臨轉型的問題,如此,系統梳理體育期刊的發展現狀,科學預測其未來發展趨勢,便極具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中國體育期刊的百年歷史
《體育界》是第一本體育期刊,創刊于1909年,其間,遭受了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的打壓,其發展有輝煌也有低沉,但是穩中有升。后來的抗日戰爭、各種侵華戰爭連續爆發,導致體育雜志萎靡不振。但是,總體來看,許多雜志還是有發展的,只不過體育類期刊是寥寥無幾。新中國成立后,體育期刊開始有所回升。1950年7月《新體育》代表著中國體育期刊的重新振作,為體育發展點亮了一盞燈,“體育承擔著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的重任,要為人民健康而服務”但是,讓體育事業寸步難行。自80年代初期,體育期刊也開始慢慢有所轉機。大眾體育期刊,也就是當下所謂的眾多體育雜志的雛形時期為20世紀90年代中期。那時起,《搏》這本雜志創刊代表雜志的興起。我國體育期刊發展歷程主要概括為:(1)1909—1949年,概括為體育雜志的雛形時期。(2)1950—1993年,概括為體育雜志的起步時期。(3)1994年至今,概括為體育雜志的醞釀與強盛時期。
二、中國體育期刊的區域分布
分布不均勻一直是體育期刊存在的問題。20世紀上半葉,中國的體育期刊大致分布為,由東南向西北方向逐漸遞減的趨勢。經歷了50年的改革發展,政治的中心轉移帶動著體育雜志的地域分布,上海具有加大的發展優勢,學術期刊上面總是名列前茅、當仁不讓。上海、北京、四川等發達地區始終是體育類雜志分布較為密集的地域,眾所周知,他們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而不同地區的體育雜志也都具有不同的特點。在晚清的時候,體育類雜志的地域分布呈現出鮮明的格局,到抗戰以后,由于中國的一些期刊有部分內遷和南移,集中分布的情況大大降低,但是,還尚未消除分布不均的不良景象。體育團體主編的期刊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有環境、經濟、政治,這幾方面影響相對最大。學校主辦的期刊分布也明顯有問題,這是因為高校存在各種差異,如綜合實力、地理位置、側重方向等。國家部門的進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期刊分布,減輕兩極化現象。
三、中國體育期刊的分類
體育類期刊多得數不勝數,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學術性刊物:學術類期刊主要注重學術研究,其理論性、技術性相對比較強,主要偏重方向為學術方面的研究與論述、思考,并且主要有各大體育高校所主辦,但是其他綜合類院校也有主辦體育類雜志,還有體育科研也有主辦,其中有內刊和公開之分,公開刊物占據相當小的比例,這種雜志在全國發售量相對較少。(2)技術性刊物:技術性刊物主要是針對技術,相對來說對理論的重視程度沒有學術性刊物那么明顯,但是也能稱得上是理法并重,主要針對具體單項運動技術的表述,如《田徑》《搏擊》《氣功》《冰雪運動》等雜志較具代表性,這種刊物的發行范圍非常廣泛。(3)體育科技刊物,此類刊物主要針對各種體育單項的技術發展動態、新方法、新規則的使用與研發等。(4)綜合刊物:以《新體育》《體育春秋》較具代表性,這種雜志的內容往往涉及到各個領域,范圍非常廣泛,另外,在觀賽指導、大看臺、場地器材等方面的研究也都是可以進入期刊內容的,雜志幾乎包括各類體育運動。這一分類相對較為合理。
四、中國體育期刊的發展特點及趨勢
體育期刊的發展趨勢較為明確,主要是“數字化”發展趨勢。體育期刊的發展要向著數據豐富且真實、網絡齊全等方向發展。一定要將讀者的切身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站在讀者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因此便會達到相對較好的經濟效果。近年來,我國大眾體育期刊的銷售與發行量急劇下滑。當下,我國體育期刊的發展遠不如前幾年的體育期刊發展勢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期刊質量有待改善。(2)刊期復雜程度提升。(3)相對好的處理了知識產權的問題。(4)印制相對較為美觀大方。陳盼等則認為,我國體育期刊發展主要為:(1)球類運動相關的期刊雜志發展好。(2)彩印、深度報道發展相對較為紅火,占據市場。體育期刊不僅是助推體育發展的重要媒介,也是傳播中國體育形象、國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尤其在當代全面深化體育改革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關鍵作用。故而從整體上,體育期刊的未來發展大勢必定離不開信息化、國際化、專業化的融合之道。尤其在現代與傳統的對撞中,如何處理好傳統紙質媒介與現代信息技術的平衡,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