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術期刊產生的原因與作用
學術期刊的產生與一定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的發展有關,也與人們對學術信息的需求息息相關。手抄信件既是報紙也是期刊的先驅。在學術期刊產生之前,圖書、官方公報與私人信件都曾傳遞過科研信息,但它們的傳遞范圍、速度、深度都不理想,也不能鼓勵同行進行及時的評論、爭辯。當人們想到把科學家的眾多信件集中起來公開發表的時候,此時學術期刊便產生了。 300多年來,期刊充分發揮了登載科研成果、開展學術交流、發現培養學術人才、促進知識積累與創新的重要作用。許多學者也對學術期刊的發展規律進行了探索,以學術期刊為統計源,已總結出普賴斯文獻增長定律、布拉德福文獻集中與分散定律、加菲爾德引文定律、洛特卡定律、期刊文獻老化定律等,為期刊工作的實踐提供了指導。如今,盡管圖書、小冊子、報紙、網絡等傳播方式各有千秋,但學術期刊在學術系統中仍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仍是學術研究成果即的主渠道,是其他媒體所不可替代的,而且隨著學術研究的不斷發展,各種媒體相互融合,已經出現了電子期刊、網絡期刊,多版制的學術期刊必將會發揮更大作用。
二、學術規范的定義
1.所謂學術,是中國傳統語詞。到20世紀初,許多學者還是把“學”與“術”二字分開來解釋,認為學有理、知之意;術有用、行之意。據《辭?!?1999年版)、《現代漢語詞典》(2002年增補本)中解釋:“學術”是指“有系統的、較專門的學問”。有的學者認為這種解釋過于寬泛?,F代意義上的“學術”這一概念,實際上是從西方引進的。學術一詞包含的意思并不只是“較為專門、有系統的學問”。在英語里,學術(Academic)一詞含有在高校中探索哲理、主張非實用性的意思,即“學術是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在具備專業條件的環境中進行非實用性的探索?!薄?1〕從字意上解釋,“學術”含二層意義:一是指學問、道理、真理,是認識的對象和目標;二是指獲得學問、道理、真理的過程、方式?,F代意義上的“科學”、“思想”,都包括在傳統“學術”概念中。從目前人們實際應用看,“學術”這一詞語通常指的是科學,或者指的是高深知識。因此,從廣義上說,學術涉及到整個知識領域,既包括自然科學,也涵蓋人文社會科學。從狹義上講,學術有時特指人文社會科學,這與中國傳統觀念視文章典籍的研究為學術,科技活動為“雕蟲小技”不無關系。本書中學術的概念,采納廣義之說,即指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等所有學科知識。學術研究則是指文、理各學科的探討。
2.所謂規范,意為標準,既指衡量事物的準則,也可指作為準則的事物,如語言規范。規范化則是指使事物合乎規定的標準。規范與規矩、典的含義接近,規和矩,本來是畫圓形和方形的兩種工具,后引申為一定的標準行為準則。典也有標準之意。規范與規則、規定的意思大同小異。規則是指大家共同遵守的具體規定;規定則是事先對事物在數量、質量或方式、方法等方面定出要求。規范對于認識事物、評價事物、從事有意義的活動具有重要作用。比如,藝術是“帶著鐐銬的舞蹈”,就是說藝術產生于限制,有規矩或規則才有藝術。詩詞必須有音律、節奏、平仄等規則,必須有易記、朗朗上口等限制或要求,如此才能產生感人動人美感。體育比賽也是如此,沒有規范或規則,體育活動就無法開展。那么規范或規則是如何產生的呢它不是天生的,而是從實踐中產生,并逐漸完善起來的。
3.所謂法律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以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的,體現國家意志,受國家強制力保證的法律、法令、條例等行為規則的統稱。這里“國家制定”、“國家強制力”是法的核心。道,意為法則、規律。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里之所稽也。道與器相對,朱熹云:“形而上之道也,形而下之器也”。德,是立身根據和行為準則。所謂道德是指以善惡、正義非正義、誠實虛偽等概念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主要通過教育和社會輿論的力量,使人們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念(良心)、習慣、傳統而發生作用。這里“社會輿論”、“信念(良心)”等是理解“道德”的關鍵。
規范有法的一些因素,但不完全等同于法,其強制性較法為弱。規范也有道德的成分,或者說包含道德的含義,但其強制性則是道德所沒有的。規范與法、道德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是界于法律與道德之間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