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創辦出版的引文數據庫,其覆蓋生命科學、臨床醫學、物理化學、農業、生物、獸醫學、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綜合性檢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學研究的學術水平,是目前國際上三大檢索系統中最著名的一種,其中以生命科學及醫學、化學、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錄范圍是當年國際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現出獨特的科學參考價值,在學術界占有重要地位。許多國家和地區均以被SCI收錄及引證的論文情況來作為評價學術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從SCI的嚴格的選刊原則及嚴格的專家評審制度來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觀性,較真實地反映了論文的水平和質量。根據SCI收錄及被引證情況,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學術水平的發展情況。特別是每年一次的SCI論文排名成了判斷一個學??蒲兴降囊粋€十分重要的標準。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為數據源,目前自然科學數據庫有五千多種期刊,其中生命科學輯收錄1350種;工程與計算機技術輯收錄 1030種;臨床醫學輯收990種;農業、生物環境科學輯收錄950種;物理、化學和地球科學輯收錄900種期刊。各種版本收錄范圍不盡相同:
印刷版(SCI) 雙月刊 3,500種
聯機版(SciSearch) 周更新 5,600種
光盤版(帶文摘)(SCICDE) 月更新 3,500種(同印刷版)
網絡版(SCIExpanded) 周更新 5,600種(同聯機版)
部分科研工作者將SCI戲稱為STUPID CHINESE IDEA
上世紀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學最先將SCI引入科研評價體系。主要基于兩個原因,一是當時處于轉型期,國內學術界存在各種不正之風,缺少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二是某些專業國內專家很少,國際上通行的同行評議不現實。
“SCI目前已成為衡量國內大學、科研機構和科學工作者學術水平的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尺度”。
然而SCI原本只是一種強大的文獻檢索工具。它不同于按主題或分類途徑檢索文獻的常規做法,而是設置了獨特的“引文索引”,即將一篇文獻作為檢索詞,通過收錄其所引用的參考文獻和跟蹤其發表后被引用的情況來掌握該研究課題的來龍去脈,從而迅速發現與其相關的研究文獻。“越查越舊,越查越新,越查越深”這是科學引文索引建立的宗旨。SCI是一個客觀的評價工具,但它只能作為評價工作中的一個角度,不能代表被評價對象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