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5 12:49: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外貿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國際貿易論文中國對外貿易論文”怎么寫呢,請看求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范文
國際貿易論文中國對外貿易論文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國際貿易論文中國對外貿易論文”,更多內容請點擊求學網論文頻道。
品牌一詞的英文“brand”,原意為“燒灼、烙印”,最初人們用這種打烙印的方式,用于區別私有財產。到了中世紀,歐洲的手工藝人在自己的手工藝品上烙下印記,以便區別于其他產品和生產者,這就產生了最初的商標。美國現代著名市場營銷學權威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指出,所謂品牌,就是指一種關于某種商品的名稱、術語、標記、象征或設計,又或者是以上這些的混合運用,以區分于其他競爭者或賣者。品牌是由品牌名稱和品牌標志組成的,包括文字形式以及圖形標志。
二、品牌競爭力的特征
1.競爭的比較性。品牌競爭力是在品牌競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比較能力,這種比較可以是產品質量、成本價格上的比較,也可以是占有或控制市場能力的比較,還可以是人力資本、管理和經營,以及再生產等環節上的能力比較。在比較中,同一行業品牌表現出競爭的優勢或劣勢。
2.目的利益性。品牌競爭最直接的目的是獲得更多的顧客,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實現再生產的高效循環。最根本的目的是利潤的獲取。
3.動態性。品牌競爭力的動態性表現為品牌競爭力隨著市場結構和競爭行為的變化而變化,即品牌競爭的優勢或劣勢不是絕對持久的,優勢品牌可能變為劣勢品牌甚至消亡,劣勢品牌可能變為優勢品牌。
4.過程性。品牌競爭力的培育和建立以及競爭能力的消長是有一個過程的。
5.整合性。品牌競爭力是企業資源配置的產物,也是企業運作系統和品牌管理系統整合的產物,缺少任何一種必要的資源或系統中某一環節整合不佳,都會影響
6.品牌意識不強,管理能力較弱
目前,中國企業的品牌管理能力還較弱,企業商標保護意識薄弱。品牌競爭力的培育和建立。
三、我國對外貿易現狀分析及問題
由于我國國民經濟繼續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企業競爭力持續增強,所以對外貿易保持了強勁增長勢頭。2008年世界經濟貿易將保持增長趨勢,雖然存在一些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但是中國將繼續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和社會發展政策的協調配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處理好投資和消費、內需和外需的關系,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居民收入將不斷增長,城鄉消費需求將繼續擴張,投資過快增長將得到一定控制,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將更加牢固。但同時也有諸多問題的產生:
(一)對外貿易高速發展與品牌競爭力不足共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得到了世界的矚目,但與世界第三貿易大國稱號不相和諧的是,我國的品牌競爭力相對落后。
(二)品牌價值較低,附加值差距較大
總體說來,中國品牌顯然較多,但品牌價值與世界品牌價值相比還存在相當的差距。部分消費品市場國產品牌競爭力極弱。在這類消費品市場中,國外的一個或數個品牌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在很大程度上占據了這類消費品市場,而國產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極弱。另外我國外貿品牌的突出弱點就是品牌的附加價值低。品牌附加價值指品牌中所包含的、中肯的、被消費者欣賞的東西和產品的基本功能以外的東西,也就是通過品牌給消費者提供的信任感、滿足感和榮譽感,它能通過其商品形式維持一種溢價。在國際上,商標被公認為最重要的知識產權,名牌商標更是如此??鐕竞驮S多知名企業視名牌商標為國寶,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護名牌。多年的計劃經濟使我國眾多企業商標意識淡薄,缺乏品牌自我保護意識。不少企業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品牌。
四、提高我國對外貿易品牌競爭力的建議與對策
(一)營造有利于品牌競爭力提高的社會經濟環境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作為社會經濟中的宏觀管理主體,它在促進企業品牌發展中的作用是間接地構建品牌競爭力的政策支持體系,并非在政策上保護中國品牌,而是要在宏觀上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條件,從而在微觀上促進企業品牌競爭力水平的提高。
(二)面向國際,制定品牌競爭戰略
缺乏戰略意識和戰略管理是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向全球化和網絡信息化,制定品牌競爭戰略是中國企業提高品牌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三)端正品牌觀念,增強品牌整合管理能力
品牌必須保持與消費者的長期、穩定的交易關系,這種關系已經超越了以產品功能為基礎的利益關系,包含了以喜歡為內容的情感關系和以某種信念為核心的忠誠關系.品牌整合管理的目的就是打造消費者對品牌的某種信念和在此基礎上的對品牌的忠誠。
(四)重視核心技術,保障技術的持續創新
缺乏核心能力,是中國品牌參與全球競爭的最根本弱點。核心能力的缺乏根源于中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在全球競爭和技術快速變化的市場,中國企業必須不斷實現技術創新,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鑒于中國工業化起步比較晚的現實,中國企業技術創新在未來的5-10年還應是采取引進、模仿、自主創新與合作創新相結合的方式,但應逐漸走以自主創新為主、合作創新為輔的戰略,實現從“引進利用再引進”到“引進消化吸收輸出”的戰略轉折。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世界市場競爭的焦點已轉向了多樣化、系列化、優質化、國際化和名牌化的競爭。名牌競爭已成為市場營銷的焦點、核心問題,也是市場營銷的新亮點。因此,我們要占領國際市場,從政府到企業就必須高度重視外貿出口中品牌的建設,增強品牌的競爭力,為進一步擴大出口提供保障,從而更進一步的提升中國的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袁輝,品牌營銷對外貿易新策略[J],商場現代化,2007年11月(下旬刊)總第522期
[2]丁建軍,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品牌營銷對策[J],中國經貿導刊,2005年第11期
[3]李世輝,中國企業品牌競爭中存在的問題及路徑選擇[J],消費導刊,2008年第1期
[4]年小山,品牌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5]宋永高,品牌戰略和管理[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
論文摘要:本文介紹了年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形勢,并就對外貿易中貿易條件惡化、競爭力下降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了對外貿易結構與增長方式的幾點理論思考。
2007年我國的進出口總值達17606.9億美元,同比增長23.8%。其中,出口9690.8億美元,增長27.2%;進口7916.1億美元,增長20%,順差1774.7億美元,增長74%。伴隨經濟全球化以及國內市場國際化,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正在逐漸喪失,以低成本、低價格取勝的競爭優勢不僅不能幫助企業贏得競爭優勢,還有可能成為提高競爭力的障礙。所以我們要在新的形勢下重新審視貿易增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對癥下藥”以期達到貿易增長方式轉變的目標。
1.目前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現狀
(1)相對于貨物貿易,我國的服務貿易比較落后。據WTO統計,2007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總額為7620億美元,占世界貨物貿易出口額的7.3%;而服務貿易出口額為810.2億美元,僅占世界服務貿易出口額的3.4%。同年,我國貨物貿易在世界上排名第三,服務貿易排序第八;另一方面,我國服務貿易總是逆差,2005年中國服務貿易逆差達97億美元,盡管2007年逆差額減少,仍為40.1億美元。
(2)出口產品結構仍不合理。目前,中國出口商品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品比例提高,突出表現在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出現了快速增長。但我們也要看到,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還處于起步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高新技術產品在工業制成品中所占比重明顯偏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商品還遠未成為出口的主導產品,在技術含量較高的商品領域,我們仍然屬于凈進口國,我國對外貿易總體上仍然呈現依靠出口低附加值消費品換取資本品的格局。
(3)從貿易主體結構來看,外貿受制于外部因素。我國出口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只體現在最終產品上,主要是生產環節上的勞動力成本優勢,而技術水平、研發能力、核心技術、產品品牌、營銷網絡還受制于外來的跨國公司。外商投資企業主導機電產品的出口格局。2007年,外商投資企業的機電產品出口占我國全部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73.7%。2007年機電產品出口中一般貿易額723.1億美元,外商占57.6%;加工貿易出口2398.9億美元,外資企業占86.6%,主導了加工貿易中的機電產品出口。
2.對外貿易結構現狀的原因分析
(1)出口導向型外貿政策沒有適時調整,在亞洲“四小龍”成功運用“出口導向”政策實現經濟的巨大飛躍后,我國也采用這種外貿政策。不可否認,當時出口導向型政策對經濟增長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隨著我國出口額的大幅增長,這個政策的弊端也逐漸顯現,“以量取勝,相互降價”是擴大出口的主要手段,出口秩序混亂等種種弊病暴露出來就不足為奇了。
(2)“比較優勢說”沒有動態運用由于勞動力成本低廉,勞動密集型產品是我國出口的主要產品。盡管目前機電產品和高科技產品在出口中已占相當大的比重,然而我國只是承擔了組裝、裝配的角色,這部分附加值低,其實質仍然是廉價的勞動力、土地、較低的污染排放成本等因素推動出口的增長。
(3)沒有及時調整引進外資政策,目前,外資已逐漸從合作、合資轉化為獨資、控股等方式,2007年,外商獨資在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中所占比例為67.33%,大大超過中外合資的22.90%,況且相當一部分外資企業只是將生產環節放在中國。在這種形勢下,技術的溢出效應就要減弱,企業的管理水平得不到顯著提高,“以市場換技術”的目標不能實現3.從對外貿易結構與增長方式角度提出貿易發展的對策
(1)轉變發展觀念,加快結構調整轉型步伐。以“共贏”的理念營造良好的外貿經營環境。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需從單一考慮本國利益轉變為樹立一種“共贏”的觀念。要充分認識到,通過技術引進可縮短與發達經濟體的差距;通過進口可實現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推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出口結構調整;通過進口可為出口打開更廣闊的通道,創造更好的出口環境。在重視出口發展的同時,也要關注進口,優化進口結構,以實現出口的協調、可持續發展。貿易額不能再成為發展的唯一目標取向,提高產品競爭力,降低對資源的消耗,提高出口效益,應成為發展中更關注的方面。
(2)向知識密集與研發領域進行政策傾斜,集聚并提升知識產權優勢,發展知識產權戰略。比較優勢的局限就是“比較優勢陷阱”和二元經濟結構下的“貧困化增長”;競爭優勢涵蓋著國家、產業從高到低的多層次內容,要求極高,我們一時很難滿足邁克爾.波特所提出的全部要素(四種新要素和兩種輔助要素)的要求,而只是產權優勢則可以以相對較小的局部性投入,獲得局部的、趕超型的、戰略性的優勢。
(3)優化貿易結構,完善貿易方式。首先,提升出口商品結構,增加服務貿易出口。提升出口商品結構就是要鼓勵那些附加值比較大,科技含量較高的商品多出口,限制出口大量耗費能源、資源的商品。逐漸轉變競爭手段,從“以價格取勝”轉變到“以質量取勝”;要提高銀行、金融、保險、電信、運輸等行業的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鼓勵其“走出去”。其次,提升加工貿易產品結構。2007年加工貿易在出口中的比重達53%,其在推動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增加就業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參考文獻: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增強。198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達到1027.9億美元;之后經過6年的發展,于1994年再邁一個千億美元的臺階;1997年,外貿總值突破3000億美元,并首次躋身世界10大貿易國行列。
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對外貿易更是煥發出勃勃生機,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2004年對外貿易進出口規模突破1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2006年對外貿易進出口高達1.76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并進一步縮小與第二大貿易國的差距;加入世貿組織5年間合計進出口總值已超過從改革開放到加入世貿組織之前23年的總和;2006年外匯儲備突破1萬億美元,達到10663億美元。
對外貿易的良好發展,對于解決我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矛盾,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綜合國力,乃至對世界經濟的推動,都表現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改善我國經濟結構,加速工業化進程。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外向型經濟部門不斷壯大,通過擴大出口,利用獲得的資金,引進工業生產所必需的資本品、原材料、技術等,加速工業化進程,改變傳統產業格局,推動產業結構優化,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總體競爭力。
二是推動國內技術進步,體現“后發優勢”。對外貿易是我國獲得技術的重要渠道,知識產權的跨國交易本身就構成了現代國際貿易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生產線,實現了產品出口結構的不斷優化,推動了國內技術進步,這種“后發優勢”對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是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增強經濟的抗風險能力。通過出口國內生產相對過剩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可以緩解國內供求矛盾,提高經濟效益。當前我國手機、電冰箱、電視機、摩托車、服裝鞋帽類的出口依存度均在5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70%以上。而國內經濟發展所需的緊缺原料,也能夠通過對外貿易得以實現,2005年我國已成為世界鐵礦砂、氧化鋁進口第一大國和原油進口第三大國。由于進出口的良性運作,不僅彌補了我國國內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結構失衡,提高了總產出水平,而且逐步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級化,增強了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四是促進資本積累,提升規模效益。
多年來,我國貨物貿易的順差一直是外匯儲備快速上升的重要來源。2001年底我國的外匯儲備剛剛超過2000億美元,2006年底突破1萬億美元,同期貨物貿易順差累計達到3675億美元,相當于同期外匯儲備增量的43%。貿易順差為企業的資本積累提供了資金來源,提高了生產廠商對未來市場的預期,刺激了投資需求,提升了企業的規模效益。
五是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增長,帶動了國內就業。外向型經濟的日趨活躍,帶動了國內就業水平的提高。據有關專家分析,2006年,我國外貿依存度達到70%左右,有效帶動了國內就業,新增城鎮就業人口1184萬人,是近年來新增就業人數最多的一年。
六是在全球經濟增長中發揮積極作用。與許多國家相比,中國的發展更具開放性,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帶動效應更大,多年來無論進口還是出口都能保持高速增長。據有關專家分析,2003年至2005年間,中國對外貿易增長對世界貿易增長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對全球經濟的全面復蘇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貿易順差是我國積極利用外資政策和特有貿易結構的必然結果,也是國內經濟長期健康快速發展的正常表現
長期以來,我國擁有良好的政治環境和經濟環境,近幾年世界經濟全面增長,為我國積極利用外資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要貿易方式、以外商投資企業為進出口主體的我國特有的貿易結構。這是我國對外貿易長期保持順差的主要因素。
一是加工貿易發展勢頭迅猛。一方面,我國良好的工業配套能力和大量廉價勞動力,加速全球制造業向我國轉移。另一方面,由于加工貿易實行保稅政策,對于外資投入加工貿易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因此,長期以來,加工貿易成為我國外貿的“半壁江山”。加工貿易是一種增值的貿易形式,必然產生貿易順差。2006年我國貿易順差總額為1775億美元,其中,進出口為逆差的貿易方式有:外商投資企業設備進口逆差278億美元,保稅區、保稅倉庫進出口逆差600億美元,還有其他貿易方式有部分逆差;進出口為順差的貿易方式主要有:一般貿易進出口順差831億美元,而加工貿易進出口順差則高達1889億美元,超過了貿易順差總額。由此可見,當前加工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順差中的最主要因素。
二是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持續增長。2006年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達630億美元,已經連續3年保持在600億美元以上的水平,其中近7成投入到了制造業中。目前來華投資的國家和地區超過190個,全球500強已有480多家在華投資,我國已成為一些重要工業品全球制造業的中心。外商投資企業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鞏固。一方面,外商投資企業面向國內市場生產,替代了部分進口需求。鋼材、汽車及零部件、機械設備、消費類電子產品、尿素等產品進出口態勢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另一方面,由于國內市場有限,外商投資企業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求。近年來,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占我國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的態勢。
除上述兩個長期因素外,我國貿易順差問題也與下面三個短期因素有較大關系:
一是部分企業在出口退稅率調整前突擊出口。近兩年,國家對“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相繼調低或取消出口退稅率。企業往往根據政策調整日期提前出口或突擊出口。如2006年鋼材、服裝等產品集中突擊出口現象較為明顯。
二是人民幣的升值壓力促使企業加快出口步伐。截至今年1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相比匯改前累計升值幅度已達6%。從長遠看,人民幣升值對進口比重高、外債規模大、擁有高流動性或巨額人民幣資產的行業將會帶來好處,而對以出口為主、外幣資產高或產品國際定價的行業則會帶來沖擊,如電子、紡織、機械等行業。為了減小或避免人民幣繼續升值的沖擊,許多企業紛紛加快出口步伐,而對進口采購則持觀望態度。
三是出口成本上升提高了出口商品價格。由于近年來國內土地、原材料、勞動力等價格上升,導致企業出口成本上升,許多企業通過提高出口價格轉嫁部分成本。與2005年相比,2006年我國出口價格總體上升4.2%,而進口價格總體僅上升3%。需要指出的是:隨著國家打擊出口騙稅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企業守法自律意識的不斷加強,企業出口騙稅違法行為逐步減少;導致出口價格總體水平提升的直接因素是人民幣小幅升值和出口成本總體上升。因此,從海關統計角度分析,所謂“大量出口高報價格以騙取出口退稅、導致巨額虛假貿易順差”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除此以外,少數發達國家或地區對我國實行高精技術及其產品出口封鎖,導致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所急需的技術及其設備進口不足,這也是造成大額貿易順差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必須正確對待和妥善處理貿易順差大幅增長帶來的新問題
我國積極利用外資的政策和特有的貿易結構,決定了我國貿易順差現象將長期存在。國際上判斷貿易是否平衡,通常用貿易順(逆)差額與當年進出口總額相比,在10%以內的為基本正常,這個10%也可稱為貿易失衡“警戒線”。2006年我國貿易順差1775億美元,約占當年進出口總額的10.1%,剛剛觸及“警戒線”。從當前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德國的情況來看,德國從1952年到2005年的54年間,對外貿易均為順差,2002年貿易順差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2004年和2005年均超過1900億美元。其中貿易不平衡度超過10%的年份就有12年,最高達12.7%,超過我國目前的貿易不平衡程度。因此,我國目前存在的大額貿易順差基本是正常的。
但是,大額貿易順差也給我們帶來新的問題。如: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摩擦加大,出口企業遭遇國際貿易壁壘的風險增大;我國外匯管理面臨更加放開的國際壓力;國內經濟面臨通貨膨脹的潛在風險等。對此,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既積極、又穩妥的辦法,確保經濟健康發展。
我國的能源消費量總數逐年增加,能量消費的年增長率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沒降低在10%之下。而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能量消費彈性系數的增加,使得我國能源消費的增長率的提升。而通過能源的對外出口,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能源供應大國。受到產業轉移和國際分工等方面的影響,我國在能源對外貿易之中,擔任了能源需求大國和能源出口大國的雙面角色。而我國的工業化進程得到了加強,但我國對于能源使用的產業結構并沒有得到相應的優化。近年來高污染、高耗能和能源型產品都得到快速發展,并且從我國能源工業的總體來看,出口比例更傾向于高耗能產品的出口,我國出口的高污染、高耗能和資源型產品相比其他國家的價格更為低廉,而對這種產品的出口,實際上是變相地在對能源資源進行出口。
二、我國能源對外貿易與產業結構的關系
(一)對外貿易與產業結構關系研究
產業結構和對外貿易的關系是相互作用并相互依存的,產業結構在優化過程之中,會受到進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而這種反作用的影響能夠及時對產業結構的失衡情況進行彌補,并且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進程,從而促進進出口商品結構的升級,這種良性循環對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對外貿易對產業結構的促進作用,對于發展中國家的作用更為明顯,當今世界經濟格局以開放為主,因此發展中國家需要清楚地認清世界環境的壓力,從而對外部條件加以利用,讓國家的產業結構由原本的封閉體系,從而交叉在世界市場分工格局之中。在對國際環境所提供的機會進行及時把握,加強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產業結構進行不斷升級的過程之中,加強進出口商品結構的升級,從而實現國家的工業化戰略。
(二)我國的能源需求結構
經濟發展能夠對能源消耗造成重要影響,而我國的產業結構更為偏重于重工業,但我國的能源利用效率卻并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從而造成環境問題嚴重,能源供給緊張。我國的能源需求結構和能源生產結構不平衡,能源生產地往往距離能源需求地較遠,而長距離、大規模的能源運輸,在加重能源負擔的同時,也引發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而對能源需求結構的調整需要先對現有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加快對服務業的發展,我國的服務業就業人口所占總人口的比重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國的服務業仍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而能源需求結構的調整還需要以開源節流為主,通過對可再生能源和新興能源的利用,從而減輕能源需求結構不平衡的現象,加快我國經濟發展。
(三)能源協調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性
能源供應環節上的缺口,使得能源更為緊張,而從能源消費的內部結構進行分析,重工業始終占據全國能源消費比重70%左右。而近些年來工業消耗能源的比重正在逐年提高,而隨著重化工業的不斷發展,重化工業也將擴大對能源的需求。我國的產業結構的發展方向是降低能效消耗強度,并且減輕污染強度。以我國目前的整體情況來看,雖然經濟增長方式仍處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階段。但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這種經濟增長模式也將得到優化,而重化工業減少對能源的需求將有利于能源協調發展。因此能源協調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具有必然性,二者在發展過程之中都會對重化工業造成影響,從而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污染強度。
(四)能源經濟運行問題
我國的能源需求正處于長期增長的過程之中,而能源安全問題和環境污染問題的突出,將是對能源供應的重大挑戰。因此我國將進一步尋求全新的供應途徑和可持續的能源消費。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之中,除了要求國民收入的快速平穩增長,并對環境保護和能源資源的有效利用作為發展方向,以加強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而在產業結構的優化進程,會對重化工業的發展方向產生影響,從而對能源經濟運行問題加以解決。
國際產業的分工理論說明產業在某個國家發展到成熟期后,都會引起產業外流。從二十世紀70、80年代開始,美歐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亞洲國家,造就了亞洲的新型工業化國家。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又開始轉向我國,與我國豐富低廉的勞動力相結合。這是我國出口大量增加的原因。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進口卻沒有隨著國民收入提高而大量增加。
1.有效需求不足
我國進口增長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近年來我國和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進口增長率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如2005年我國對歐盟、美國的進口增長率僅為5%和9.1%,遠遠低于2004年的28.8%和31.9%。而2006年由于我國所進口的飛機、集成電路等歐美發達國家具有比較優勢的商品金額增長較快(較2005年分別增長了71.5%和30.4%),因此我國和歐盟、美國之間的進口增長率2006年呈現回升趨勢,但仍低于2004年水平。而同期我國和其他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進口增長率仍然保持下降趨勢。
我國進口增長率大幅下降深層次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容易導致產能過剩,降低企業的利潤率,使企業缺乏擴大再生產和技術革新的資金和動力,進而影響了生產資料的進口。另一方面,為解決有效需求不足所導致的一些高能耗行業,如造紙、電解鋁等在過去兩年中所出現的投資過熱現象。
2.國家政策偏向出口
改革開放以來,為解決資金、外匯短缺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我國采取了一系列鼓勵出口的優惠政策,發展沿海外向型經濟,尤其是1994年人民幣匯率的并軌改革更是有力地促進了出口。1998年以后,應對亞洲金融危機以后出口乏力、內需不振的形勢,國家調整了出口退稅率,同時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勵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2001年年底,我國加入世貿組織;2005年年初,紡織品配額被取消。這些有利于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的實施和體制環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國出口商品競爭優勢得以進一步發揮,出口高速增長。
3.全球過剩流動性的輸入
2001年以來,美聯儲開始實施了長達兩年多的低利率政策,與其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步,我國資本項目順差開始持續增長,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國際壓力也日益高漲,這些事件均不是巧合。正是由于世界三大經濟體長期的低利率政策,創造了全球過剩的流動性推動石油價格和全球資產價格上漲,也強行推動著過剩的流動性流入我國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我國開始被動地被制造流動性過剩。
4.客觀存在的統計差異
出現統計差距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五方面:(1)香港轉口及加價,(2)離岸價與到岸價的差別,(3)統計范圍的差別,(4)未統計服務貿易,(5)未統計電子商務等無形貿易。隨著外國直接投資和國際生產網絡造成的生產國際化,現在的"貿易收支表"編輯已經非常過時,并且有極大的誤導作用。雖然跨國公司擁有其自己的資產負債和財務數據,但美國等國政府及政策制定者和國際貿易組織者卻并不能準確全面地了解國際間的貿易活動。
二、國際收支順差影響分析
國際收支雙順差影響國內的整體經濟結構,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由于我國特殊的外匯政策和貨幣政策,導致我國現有的流動性過剩,物價上漲壓力大。
1.外匯儲備激增,流動性過剩,物價上漲壓力大
國際收支雙順差引起外匯儲備激增,導致"對沖"過多流動性成為央行貨幣政策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內的重要任務。由于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央行"對沖"操作的任務越來越重,難度越來越大,成本也越來越高。國際收支雙順差導致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在現行結售匯制度下,外匯統一由央行購買。因此,為維持匯率穩定,央行被動地吃進了很多外匯,從而向市場投放了大量基礎貨幣。近年來,由于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外匯占款增量和基礎貨幣增量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央行"對沖"操作的任務越來越重,難度也越來越大,成本也越來越高。
2.削弱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央行旨在弱化基礎貨幣大量投放的負面影響的"對沖"操作帶有很大的被動性,限制了央行貨幣政策調控的空間和主動程度,也影響了央行的政策調控效果。面對巨額的基礎貨幣投放,央行的"對沖"操作常常顯得力不從心,而且也不可能通過"對沖"完全釋放基礎貨幣投放的壓力。同時,"對沖"規模激增會導致市場利率上升,在人民幣存在很強的升值預期下,外匯會大量流入,從而又抵消了"對沖"的政策效果。同樣道理,外匯儲備激增導致的人民幣很強的升值預期,也限制了利率調控手段的作用空間。所以,"對沖"只能說在一定程度有效,但不應該作為日常政策工具而無限期、無休止地使用。
三、治理國際雙順差的對策
如果一國不主動采取措施校正其經濟中的結構性失衡問題,那么,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國際套利資本的自由流動就可能對其結構失衡進行"強制校正",而這種"強制校正"往往是以國內經濟的破壞性回歸為代價的。日本泡沫經濟及東南亞金融危機就是最好的例證。因此,改善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實現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勢在必行。
1.限制外資流入與投資流域
我國現存通貨膨脹的壓力很大一個因素就是國外流動性過剩的輸入。因此要減緩流動性壓力,必須在外資可投資領域進行嚴格限制,對外資流出入進行嚴格監管。在我國房地產行業,有關部門已經開始對外資可投資的二級市場和三級市場進行嚴格控制,減少外資對房地產行業的投機,減緩房價上升的壓力,控制外資對民生嚴密相連的行業進行投機。另外,國家也可嘗試對其他投資過熱的行業進行控制,控制外資在大型項目中的比例,對其進行登記備案、嚴格監管。
2.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限制資源型產品的出口
我國出口的高速增長,目前主要依靠的是廉價的勞動力優勢和資源型產品,而在技術和營銷管理方面較為落后,附加值相對較低。一些高能耗產品的大量出口也會進一步加重我國能源的緊張局面,影響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從政策上給予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更多的出口優惠待遇,并逐漸減少高能耗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比重,以促進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從而實現貿易平衡。
3.鼓勵企業使用外匯,進行跨國投資
目前我國海外投資增速可觀,但總量仍顯不足,相比其他和我國經濟實力相當的國家差距也顯得很大。而我國由于外匯儲備過多,面臨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我國政府應該鼓勵企業使用外匯,進行大規模的海外投資,完善海外投資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鼓勵優勢企業"走出去"。把國內過剩的生產能力轉移到國外市場。
技術性貿易壁壘因素
技術性貿易壁壘提高了市場準入的門檻,增加了我國商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難度。在當今的國際貿易中,技術性貿易壁壘已經成為各國共同遵循的游戲規則,誰控制了國際技術標準,誰就可以在國際貿易的競爭中爭取主動,贏得進入國際市場的主動權。我國產品的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和部分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它們通過制定名目繁多的技術法規和不斷提高的技術標準以及規定復雜的合格評定程序,使得我國的產品出口連連受挫,這無疑大大增加了我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難度。
技術性貿易壁壘造成我國出口產品成本增加,國際市場競爭力下降。某些技術性貿易壁壘雖然不直接對產品的市場準入設限,但卻可以通過設置各種環境標準和檢測標準,或是提高原有的標準,從而迫使我國出口企業為了跨越壁壘增加生產與交易成本,以達到削弱我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的目的。為了達到相關標準而增加原料成本,削弱了產品競爭力。
技術性貿易壁壘引發貿易糾紛,妨礙我國雙邊或多邊經貿關系的正常發展。目前,技術性貿易壁壘已成為貿易糾紛的重要導火索,在世貿組織貿易糾紛案例中,有28%是與技術性貿易壁壘有關。中國出口企業也因此面臨著巨大的考驗。美國、歐盟擁有技術優勢,以強調自身利益為核心,在標準的制定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因而技術性貿易措施已經成為其重要的貿易壁壘。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不斷加強,技術性貿易壁壘將不可避免地引發我國與其他發達國家或地區之間的貿易糾紛,影響我國雙邊或多邊經貿關系的正常發展。
技術性貿易壁壘導致我國出口受阻,增加國內就業壓力。在我國目前的生產力水平下,產品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因而當其遭遇國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時,該產品所在的行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就會有較大下降,增加國內的就業壓力。據統計,如果輕工業出口量下降10%,輕工業勞動力的需求將下降2%,相應的服務業勞動力需求將下降8.3%。
國際勞工標準因素
國際勞工標準成為新的貿易壁壘方式。我國是一個具有勞動力成本優勢的大國,而且近年來無論是在政治還是經濟方面,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都日益強大,而隨著貿易配額和許可證制度的取消,許多傳統的貿易壁壘方式無法再發揮其原有的作用,使許多國家擔心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產品的生產會大量流入我國,更擔心這進而會影響他們自身的經濟利益甚至是政治穩定,所以他們必須要找出新的貿易壁壘方式,來抑制我國外貿企業的發展,保護自身的利益。當他們發現我國的某些企業的確存在違反國際勞工標準的問題時,限制甚至刁難我國企業的產品出口,影響我國企業的出口能力,增加我國企業對外競爭的難度。增加外貿企業的經營成本。國際勞工標準在我國的推行從多方面增加了企業的成本。首先,我國的外貿企業為了使生產的產品不受其它國家有關國際勞工標準的攻擊,提升企業的形象和隱性競爭力,必須要做出一些相應的措施,如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資、不雇用童工等,這些都會增加企業的成本,甚至使一些中小企業在短期退出國際市場。其次,如上所述,我國的某些外貿企業還制造假冒的認證過程和認證結果,而這個過程也同樣會大大增加企業的成本。再次,一些想通過國際勞工標準認證的企業為了能達到國際勞工標準的要求,還要邀請專家培訓和指導,而大筆的培訓費用又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而我國在國際市場上受到指責的一般都是一些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本身的營利水平就不高,所以有些企業不堪這種成本大幅度增加的重負而倒閉。
削弱外國投資者的積極性。外商對我國直接投資的動力因素有兩種,一種是我國的國內市場需求購買力,另一種是我國產品生產成本具有比發達國家更為低廉的優勢,包括我國所擁有的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材料資源。一些外商投資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對產品質量、產品安全、環境保護等要求,忽視了員工的生產安全,不給員工應有的工資福利待遇,這不符合我國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了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我國要求外商投資企業必須履行社會責任,做到合法用工,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這樣一來我國產品生產成本比發達國家低廉的優勢就會下降,對外商的吸引力將降低。隨著《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企業支付工人的薪水和福利得到提升,致使部分外企的預期收益下降,據測算,按照《勞動合同法》韓國企業勞動力費用負擔同比將增加30%以上。對于勞動密集型的外商投資企業,環境成本本身就比較高,以前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資的需要放寬標準。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因此嚴格的環境標準將成為必然,這也使得外資企業感到壓力。
環境因素
為了確保人類及動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劑等的影響,許多國家建立了嚴格的動植物、食品檢疫制度。同時,美、英、德、日等多國對進口產品的獸藥含量合適品種的微生物都規定了最大允許量。這些標準使中國的農產品出口受到了影響。
綠色包裝已成為產品包裝的主流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這種趨勢下,國外的有關環保法規相繼出臺,尤其是我國的主要貿易對象國——美、日、歐盟等國家制定了嚴格的包準制度,限制了我國產品的市場準入。在歐美等國的環保法規中對商品包裝材料的易處理性和可回收率有較高的要求和標準,而我國的包裝材料落后、不易處理,可回收率低,對進口國的環境污染嚴重,造成了我國許多產品因為包裝問題而無法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