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9 13:56: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國金融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中國金融國際金融轉型路徑
中國金融改革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歷程,這一歷程伴隨著金融轉型的過程。從長期來看,全球經濟面臨再平衡的問題,而中國經濟則面臨著結構調整的艱巨任務,這些變化已經并正在對中國金融業產生深刻影響。同時,從金融領域來看,全球銀行業發生著深刻變化,監管機構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為此,中國金融業不僅要關注宏觀經濟的新形勢,而且還要適應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銀行業監管變革和金融市場的變化,進行相應的創新和整合。中國必須抓住全球金融轉型的機遇,直面自身一系列瓶頸性難題,堅決踏上金融轉型之路,以期長遠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將重點研究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轉型的路徑,在“中國特色的發展經濟學”的視角下,并根據中國金融的發展歷程,將金融轉型的路徑劃分為:初級發展階段(起步期發展期調整期)進化發展階段(危機期后危機期完善期)高級發展階段(參與期共同期直接期)。
一、中國金融轉型初級發展階段
中國金融轉型初級發展階段(從1978年至2007年):這一階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系擴張運行的時期。一方面中國的國民經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30年間經濟實現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又積累了大量的矛盾和問題,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導致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經濟增長依靠物質資源的投入來支撐,過度依賴出口拉動經濟,社會保障不健全,城鄉兩元結構的矛盾加劇,收入差距日益擴大,區域性經濟發展不平衡,資源利用缺乏可持續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不足等。這一階段的顯著特點是經濟的快速增長使經濟總量呈現加速擴張態勢,但充分凸顯了“三大”:經濟規模大,成本壓力大,產能過大;三低:低端,低價,低利潤。
從金融領域來看,這一階段金融轉型取得了輝煌成就,也充滿了曲折與爭議??傮w而言,中國金融業基本完成了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金融業已上升為國民經濟的核心產業,并有力地支持了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的改革,適應了經濟高速發展對金融服務的需要。從金融轉型的路徑來看,這一階段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步驟:起步期發展期調整期。
1978年至1984年,是我國金融體系和結構開始了制度調整的起步時期。在這個時期,金融體系和結構出現了變化,最主要表現在實行金融機構多元化,打破傳統制度一統天下的組織結構,建立了二級銀行制度的框架。顯著特點是金融制度變革的發生時期,新機構和舊機制并存,機構是新的,但制度安排的運行機制基本上是舊機制起支配作用。
1985年至1996年,是我國金融體系走向市場化的發展時期。在這個時期,金融基本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創新,為金融市場建立了初步框架。顯著特點是金融宏觀調控向間接調控過渡,從單一的行政型調控向運用經濟手段轉變。資金管理從統存統貸轉變為差額包干的基礎上,繼而推進到差額控制和實存實貸,由指標管理過渡到資金管理;金融調控也從單一的行政手段直接調控向市場化運作機制調整,從開始的控制貸款規模,逐步啟用中央銀行的三大政策工具,發展到以比例管理徹底取代貸款規??刂啤?/p>
1997年至2007年,是我國金融體系變革進入市場金融體系框架的調整時期,我國宏觀經濟發生了新的變化,由傳統的短缺經濟發展到總量相對過剩、需求不足的經濟。顯著特點是形成“一行三會”格局,銀監會負責統一監管全國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證監會對全國證券、期貨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管;保監會則統一監管全國的保險市場。而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履行一定的金融監管職責,并負責協調三家監管委員會的工作,充當最后貸款人,在防范金融系統性風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中國金融轉型進化發展階段
中國金融轉型進化發展階段(2008年至2015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這一階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系調整運行的時期,是由初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轉折期,是經濟結構大調整、經濟發展方式大轉變和發展模式再創新的一個關鍵階段。這不僅是因為國際經濟環境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變化,而且過去30多年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因素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面臨的挑戰日趨復雜和嚴峻。這一階段的顯著特點是各種問題和矛盾進行深度調整和尋找解決方法,積聚經濟新一輪發展的動力。
從金融領域來看,這一階段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和國內結構調整的挑戰。從金融轉型的路徑來看,這一階段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步驟:危機期(2008年至2009年第一季度)后危機期(2009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完善期(2011年至2015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
2008年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多變,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國際金融危機,并導致全球實體經濟進入嚴重衰退,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動蕩,全球經濟金融進入了危機時期。在這個時期,金融體系運行的宏觀環境良好;金融改革成效顯著,金融開放繼續推進,金融創新不斷加強;外匯儲備繼續保持增長,應對外部沖擊能力不斷增強;財政收入、企業利潤和居民收入繼續保持增長,實際支付能力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繼續保持健康發展,總體運行平穩;金融安全網建設繼續推進,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同時,中國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合作,共同維護國際金融穩定。
2009年無疑是中國金融業挑戰與機遇并存、發展與風險并蓄的一年,第二季度以來,盡管失業率依然走高,但全球經濟信心逐步恢復,經濟先行指標PMI得到回升,工業實際產出開始回暖,金融市場利差指標恢復正常,消費者信心震蕩回升,經濟增長預期上調,全球經濟金融逐步渡過國際金融危機的恐慌而進入了后危機時期。在這個時期,金融業改革取得積極進展,金融機構實力明顯增強,金融市場運行平穩,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金融體系總體穩健。國際金融市場逐漸穩定,國內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逐步鞏固,但影響我國金融穩定的內外部環境依然復雜,金融體系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繼續存在,維護金融穩定依然面臨嚴峻挑戰?!笆濉睍r期,是我國金融體系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需要,而走向國際金融市場化的完善時期?!笆濉睍r期,只有繼續貫徹落實金融促進經濟發展各項措施,創造有利于金融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繼續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業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進一步發揮危機應急處置機制作用,切實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切實改善融資結構,提升金融服務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能力;改進金融監管制度和方法,完善金融監管體系;穩步推進金融創新,提升金融業整體競爭力;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為國際金融穩定奠定良好基礎。
三、中國金融轉型高級發展階段
中國金融轉型高級發展階段:當主要矛盾和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積聚了新的積極因素之后,進入高級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系成熟運行的時期。其顯著特點是更多地體現出經濟社會成熟發展的特征、成功的運行和卓越的成效,使中國經濟模式、政治制度、法律規范、社會文化、技術進步、管理理念等不但體現中國特色,而且具有世界典范。
在經濟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化會成為中國金融業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從金融轉型的路徑來看,這一階段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步驟:即從中國參與建立國際金融監管制度及制定國際金融市場規則的程度依次劃分為參與制定期、共同制定期到直接制定期,這是中國金融轉型路徑達到高級發展階段的必然結果。
四、結論
雖然總的來說,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滯后于經濟體制改革,但它基本符合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需要,是我國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初級發展階段的一種必然選擇。事實證明,我國漸進式的金融體制改革,既保證了轉型過程中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實現了自身的改革目標。
但是必須看到,伴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金融體制中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已開始日益凸顯,阻礙著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亟待進一步解決。這集中反映在一方面我國金融資產規模迅速積累,另一方面金融體系的內部效率卻沒有得到明顯提高。衡量金融體制改革成就并不只是規模的擴張,而更重要的是效率的改善。只有提高金融體系的效率,才能有效地動員資本、配置資本,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目前我國的金融體系在結構布局、制度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固有的問題,阻礙了其金融資源有效配置的功能發揮,從而難以適應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需要。中國的經濟轉型以“漸進”而聞名,金融轉型更為漸進。但是這種過甚的漸進,實際上已經嚴重損害了效率,客觀上要求提升金融轉型速度。
參考文獻:
1.巴曙松,譚迎慶,聶建康.建國60年金融轉型的進程—基于金融發展的視角[J].金融管理與研究,2009(10)
2.國家統計局.大改革大開放大發展—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一[R].國家統計局,2008
3.許莎雯.“進化發展階段”的中國經濟—“十二五”中國經濟發展展望[A].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4.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分析小組.中國金融穩定報2009[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
關鍵詞:金融監管;金融開放
隨著金融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際金融的運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際金融監管也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和金融的不穩定性日漸突出。面對金融全面開放,為了能夠更有效地提高金融機構運行和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保證金融市場穩定,促進經濟持續發展,我國金融監管需要進行不斷地創新和變革。
一、開放條件下中國金融監管體制的挑戰和問題
我國現行的金融監管模式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模式,即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為主體的“一行三會”的分業監管體制。隨著金融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金融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現行金融監管體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實踐中也產生了諸多問題:
(一)金融監管法治環境薄弱
金融監管立法仍然滯后,立法技術亦不成熟?!吨袊嗣胥y行法》、《商業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等金融監管領域的基本法律至今沒有與之相配套的實施細則。一些重要領域仍然處于法律真空狀態。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并不協調,甚至存在嚴重沖突。盲目移植、照搬照抄、脫離實際的規定大量存在。金融監管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二)金融監管目標不合理
我國金融監管目標是既要保障國家貨幣政策和宏觀調控的有效實施,又要承擔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保護存款人利益、保障平等競爭和金融機構合法權益、維護整個金融體系安全穩定、促進金融業健康發展。金融監管目標具有多重性和綜合性,實際上是對金融監管目標的弱化,從而制約了金融監管的功效。
我國的金融監管目標和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目標是一致的。這使得中國金融監管的主要工作就是進行貨幣政策的執行和信貸規模控制的合規性檢查,并沒有真正從金融運行的安全性、高效性出發,形成獨立的、明確的職能。
(三)金融監管的內容和方式存在缺陷
重市場準入,輕市場退出。目前的監管大多對金融機構、金融業務的市場準入進行嚴格限制,而在問題金融機構的處理上則缺少詳細的可操作的市場退出規定。在金融機構的風險暴露時,“一行三會”的監管只能借助于行政手段來化解金融風險,違反了市場規律,進一步加劇了金融風險。
重現場監管、輕非現場監管。我國的金融監管主要采用現場監管?,F場監管雖然能夠比較細致地了解、發現那些從金融機構公開的財務報表和業務資料中難以發現的隱蔽性問題。但是,它本身也存在許多不足,如,風險監管不足,隨意性、非規范性較大,人力不足以及重復檢查并存等等。
重合規性監管、輕風險性監管。先行金融監管的主要內容是對金融業市場準入、業務范圍、財務帳目、資本狀況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合規性監管,而對金融機構日常經營的風險性監管尚不規范和完善。強調從資本充足性和資產流動性方面進行監管,忽視了金融機構自身經營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等指標的監管。重視傳統存貸業務,而對表外業務及其他金融創新業務監管較少。
(四)金融監管信息仍不透明
目前中國的金融監管仍處在起步階段,金融監管信息系統尚處于一種分割、低效、失真的狀態。中國金融監管信息不透明主要表現在:“三會”的監管信息系統處于分割狀態,不能實現監管信息共享;金融監管信息實行定時報送制度,使得金融監管信息收集效率很低;金融機構報送數據存在人為調整,虛報、瞞報現象屢有發生;缺乏社會監督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對金融機構報表、資料的真實性審查,等等。
(五)金融監管機構之間缺乏協調,監管存在“真空”
我國的金融監管組織體系還不健全,整個金融監管組織體系仍按計劃管理模式設置,“一行三會”雖各有分工、各有工作側重,但是相互之間仍存在職責不清、相互扯皮的問題,有時出現職責沖突,有時出現監管“真空”,從而降低了整個金融監管的效率。我國的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的混業經營趨勢正逐步加強,原有的以機構類型確定監管對象的監管模式難以發揮作用,進而出現金融監管“真空”。
二、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制度設計
前述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國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模式已嚴重滯后于國際發展與實踐需要。隨著金融全球化、經濟一體化和金融業混業經營的趨勢不斷深化,各國金融監管當局在金融監管體制上不斷做出相應調整,而我國仍采取根據既定金融機構的形式和類別進行監管的傳統方式。在金融機構的業務界限日趨模糊的情況下,這種監管方式的弊端日益凸顯。
國外的金融機構大都為混業經營。盡管加入WTO后對進入中國的外資金融機構仍可限制其經營業務,但外資金融機構可以利用其境外的后援體系,其混業經營的優勢仍能發揮,使我國金融機構在競爭中處于下風?;鞓I經營已是大勢所趨,當前我國金融機構的諸多業務創新已具有部分混業經營的性質,光大控股集團、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金融控股公司的組建事實上也拉開了我國金融機構混業經營的序幕。與我國實行的分業經營相適應的分業監管體制已不適應這一趨勢的發展。為適應混業經營的發展要求,我國應在現有的金融監管基礎上平穩過渡,依據金融體系基本功能逐步改革和完善監管體制,實現跨產品、跨機構、跨市場的協調。:
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國務院直屬的政府機構應放棄金融監管職能,著重于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做好宏觀調控,這樣有利于金融監管效率的提高。在“三駕馬車”(即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基礎上設立“中國金融服務監管局”作為整個金融業的最高監管機構,維護整個金融業的安全與穩定,對各類金融業予以全面監管。將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集中置于中國金融服務監管局的統一領導之下,對各類分業經營的金融機構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名下的子公司實施功能化監管,并定期召開由三大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席會議,加強“三駕馬車”之間的聯系。中國金融服務監管局則有權對各監管機構的職責和各種爭議予以界定和仲裁。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則由中國金融服務監管局直接監管,從而形成一個立體的、有層次的、有分工的、橫向與縱向并重的金融監管體制。
三、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理念建設
在建立完善的金融監管法律、法規體系,完善金融監管內容和方法,改善信息披露制度、強化社會監督,加強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配合的同時,在體制轉型的基礎上實現監管理念的轉變是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關鍵:金融監管活動應從事后被動處置向事前預警防范轉變;金融監管內容應從合規性、機構性監管向合規性與風險性監管并重、功能性監管轉變;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理念,轉變控制金融風險的思路,使金融監管既要強調金融業的安全與穩定,又要注重提高金融機構的運行效率以及國際競爭力。唯有在金融監管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金融業的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實現金融監管理念及時、科學的調整,才能在開放條件下促進金融監管的不斷成熟和我國金融市場的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建華.中國金融監管模式選擇.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
[2]楊有振.金融開放、創新與監管.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成立于2001年,是我國金融界第一家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組織的2015年度博士后綜合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流動站基本指導思想是:以服務于中國人民銀行基本職能和中心工作為宗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創造學術民主、思想活躍的科研氛圍,鼓勵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工作精神,發揚理論扎實、服務實踐的業務作風,成為中國金融界最前沿的理論研究和培養最高素質學術人才的基地。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現面向國內外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員。熱忱歡迎符合申請條件、有志于中央銀行金融研究工作的博士畢業生來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
一、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術委員會
學術顧問:中國金融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達
中國金融學會學術顧問、博士生導師劉鴻儒
主任委員:周小川
委員(按姓氏筆畫為序):卜永祥、馬駿、馬德倫、王宇、王信、王華慶、朱民、劉士余、劉萍、孫國峰、紀志宏、紀敏、杜金富、李東榮、李若谷、李波、吳曉靈、張曉慧、張濤、*華、張雪春、陸磊、陳雨露、邵伏軍、范一飛、易綱、易誠、周誠君、金中夏、金犖、金鵬輝、胡懷邦、胡曉煉、姜建清、宣昌能、姚前、郭樹清、徐忠、葛華勇、焦瑾璞、謝平、潘功勝、穆懷朋
二、申請條件
1、遵紀守法,品行端正,無違法違紀等不良記錄;
2、新近獲得博士學位,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的應屆博士研究生,年齡在35周歲以下,身體健康;
3、具備全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條件;
4、具備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專業能力和敬業精神。
三、研究方向
1、中國儲蓄率的變動趨勢及其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2、居民資產負債表的變化及其對金融體系的影響;
3、人口老齡化與金融體系的演變;
4、養老保險體系與金融改革;
5、醫療保險體系與金融改革;
6、金融與財政的關系;
7、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的國際經驗比較;
8、政府間財政體制改革與地方政府債務可持續性研究;
9、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
10.法律體系與金融體系的關系。
四、申請材料
1、博士后申請表和報名登記表;
2、兩位相關學科博士生導師或相當水平專家的推薦信;
3、博士后研究計劃書(請根據上列研究方向確定具體選題和研究切入點,計劃書格式不限,至少應包括研究目的與意義、研究方法與內容框架、研究創新之處等內容,不超過5000字);
4、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畢業生需提供畢業生推薦表復印件);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留學人員,需提交由我國駐外使(領)館出具的留學回國人員證明和教育部出具的博士學位認定證明;
5、博士學位論文和三篇學術代表作(如應屆畢業生博士論文尚未完成,應提供博士論文初稿或開題報告);
6、身份證正反兩面復印件、個人近期免冠1寸照片2張。
五、其他事項
1、申請人請在2018年3月25日前,將以上申請材料郵寄至我站(請用EMS或平信),并將《博士后申請表》、《報名登記表》、《博士后研究計劃書》、1寸照片的電子版發至指定郵箱。申請材料,恕不退還。
2、我站將根據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統一組織面試,擇優錄取。面試重在考察申請人的綜合素質、專業基礎和研究能力。面試時間另行通知。
六、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33號通泰大廈A座
[關鍵詞]工薪階層;證券投資;投資策略
工薪階層是以較為固定的勞動報酬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經濟群體。論文隨著收入的增加和金融市場發展的成熟,作為社會經濟群體中最大一部分的工薪階層有了投資證券的經濟條件和現實需求。因此,基于各類證券品種的特點和證券投資的風險分析,研究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具體策略問題,對于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和工薪階層資產的增值都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一、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經濟條件
(一)工薪階層的收入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薪階層的收入逐年增加。據統計,2005年我國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超過8%,工薪階層繳納個人所得稅占個人所得稅總額的65%。以北京市為例,2004年工薪收入在7.44萬元以上的共有74.95萬人,占到工薪項目納稅人數的10.5%?!肮ば诫A層都是低收入者”的觀念已日益被淡化。收支相抵后盈余的增加使工薪階層的抗風險能力同步增強,具備了進行證券投資的經濟條件。
(二)工薪階層的理財現狀
2005年底,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高達28.72萬億元,增速為18.95%,遠遠超過國內生產總值9.9%的增速,其中城鄉居民的儲蓄余額也劇增到14.11萬億元。高儲蓄的現狀直觀反映了當前工薪階層仍以儲蓄為理財的主要方式,但是儲蓄的低利率使之無法為工薪階層帶來較高的收益。大量調查表明,工薪階層已經不滿足于單一儲蓄的理財現狀。然而,工薪階層的特點使其無力進行大額的房產或實業投資,對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不熟悉、投資專業知識相對缺乏也將他們擋在證券投資的大門之外。
二、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主要產品
工薪階層收入有限,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小,因此投資的主要目的是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獲取一定的收益。畢業論文目前,我國適宜于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工具主要有:債券、股票、基金。
(一)債券
債券是經濟主體為籌集資金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的債務憑證。按照發行主體的不同,分為政府債券(又稱國債)、公司債券、金融債券。在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上,公司債券的數量很少,金融債券多一些,最多的是國債。金融債券和國債的信用度都非常高,而金融債券主要是由機構投資者買進,因此適合于工薪階層購買的主要是國債。國債是由國家發行償付,因此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最安全的投資工具,但是收益也是各種債券中最低的。國債的發行價格和利息支付方式比較復雜,但是國債的利率也是根據銀行利率制定的,其收益率一般都要比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稍高,并且國債的利息收入是免稅的。因此國債作為個人投資的渠道,要優于定期存款。對于收入較低、抗風險能力差的工薪階層,債券的收益比較穩定,變現能力也比較強,風險不高,是一種適合工薪階層投資與儲蓄雙重目的很好的理財工具。
(二)股票
1990年l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開業,中國開始出現股票投資,股票投資者獲利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利用價格差;二是紅利。在現階段中國股市,個人投資的獲利渠道主要是類似賭博的利用價格差投機。按照經濟學的觀點,決定股票價格的最根本因素是市盈率,但是經常炒股的人都知道,價格和漲幅最高的股票往往和市盈率沒什么關系?,F階段的中國股市還不規范,對于工薪階層來說,由于多種因素使之投資股票存在許多劣勢。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可用于研究股市的時間很少,因此,股票投資風險較大,很難把握。雖然股票投資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項目,但對于工薪階層來說,投資股票必須謹慎,適合于有相當的閑置資金、風險承受能力較強者。不過參與股票投資,切忌不可將絕大部分資金投資股票。
(三)基金
基金產品主要有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三種。
股票型基金是最主要的基金產品類型,以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作為主要投資對象,其股票投資比例不低于基金總規模的40%。股票型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將大眾投資者的小額資金集中起來,碩士論文投資于不同的股票組合。這種以追求資本利得和長期資本增值為投資目標的特點決定其受股票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股票型基金在所有基金類型中風險最大,同時收益率最高,適合那些追求較高收益、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工薪階層投資者。經常炒股的工薪階層可以考慮將部分資金投向股票型基金。
債券型基金是一種以債券為主要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債券基金基本上屬于收益型投資基金,一般會定期派息,具有低風險且收益穩定的特點,適合于想獲得穩定收入的投資者。保本型基金是一種半開放式的基金產品,在存續期內一般不接受投資者的申購。管理該類型基金的基金公司通過擔保和穩健的投資風格,在一定的投資期間內為投資者提供本金安全的保證,同時通過其他的一些高收益金融工具的投資,為投資者提供額外回報。在市場波動較大或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之下,保本型基金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同時又期望獲取高于銀行存款利息回報的中長期投資者,提供了一種低風險同時又具有升值潛力的投資工具。由于保本基金的結構和運作原理的關系,保本基金在股票市場牛市中難以跑贏大市,但它卻是熊市中的理想避險品種,適合于喜愛投資憑證式國債之類產品的投資者。
三、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風險與原則
(一)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風險
作為工薪階層,絕大部分收入來源于薪金,且薪金增長幅度較低。對于工薪階層來說.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安全性和流動性都得到滿足的前提下,投資才是明智的。投資有風險,個人理財的各個渠道也具有風險,醫學論文只是風險的特點與各種投資工具的類型有關。作為工薪階層,投資于證券市場,必須首先了解各種風險的存在。雖然各種投資品種的風險不同,但是各種投資工具具有一些共性的風險特征,包括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和經濟環境風險。
1.市場風險。任何市場中都存在風險,只是各種市場的風險特點不同。以股票市場為例,在1997年的香港金融危機中,如果沒有國際炒家的投機活動,香港股市也不會有那么史無前例的波動。雖然香港最終戰勝了國際炒家,但畢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2001年以來中國股市的低迷使無數股民損失慘重。
2.利率風險。利率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許多投資工具利率制定的依據,例如債券、股票、基金等。在利率較低時,債券、定期存款的利息也很低;當利率上浮后,原來那些固定利率的投資工具的利率可能低于現實利率,導致相當的損失。
3.流動性風險。流動性指資產的變現能力。債券、定期存款的變現能力很強,利息損失很??;股票的變現比較隨機,股價的波動比較頻繁,變現的損失也不確定,但一般變現的損失比較大;至于其他的理財工具也同樣具有一定的變現損失。
4.經濟環境風險。經濟景氣的時候,投資的收益高漲,股票、基金、部分期貨,甚至貴重金屬都會升值,但是債券就要貶值。
(二)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原則
1.保障生活需要原則。日常生活需要支出的,如家里有小孩要準備上學費用,可以預留現金以備一段時期的生活支出,如果五年后有固定的支出,可以做五年期的長期投資,例如債券、基金等。理財的收入歸根結底還要用于生活支出。
2.量力而行原則。工薪階層投資要保證資產安全,須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適宜的投資品種。對于一個高級管理人員來說,如果其家庭現時收入和長期收入預期很高,而且還有相當的一筆閑錢,那么可以考慮做投機性強風險大的項目。但對于一個普通員工來說,其家庭現時收入和長期收入都比較穩定,沒有多少閑錢,節余的錢主要用于后段的子女教育和養老醫療,那么這個人就只能謀求安全性高、收益穩定的投資項目。
3.合理規劃原則。每個人的收入是長期的,收入也是長期的。確定一段時期的財務目標可以使個人能夠積累資金,滿足將來的資金需求。
四、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策略
(一)抓住時機。低價買進策略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句話在工薪階層證券投資中尤為重要。職稱論文每一個時機的到來,都包含在政治形勢的變化、經濟發展趨勢、收入水平的升降、消費心理的變化等信息之中。因此,時機的把握需要投資者具有多方面的知識并充分發揮個人的智慧,以及高度的投資敏感性。如果時機把握不準,就會給投資人帶來很大的損失。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何時買進是關鍵的投資策略。就購進時機而言,不外乎于證券行市景氣時進場或于證券行市低迷時進場兩種情況。在證券行市景氣期,此時是短線投資的良機。投資人若想搶短錢、賺差價,便可值此即時進場。不過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投資報酬率較高,但風險也較大,原因是上述景氣指標反應到證券市場需有一段時間,況且投資人個個都會依此原則性的做法去操作,人人看漲,需求增加,可能最終落個“買高賣高”的結局。證券市場低迷時,人們深受“便宜沒好貨”價值觀念的影響,常有“追漲不追跌”的投資習慣。其實,證券行市景氣循環受周期影響,有繁榮一定有低迷,卻可能是最好的時機,關鍵在于證券市場景氣低迷時是否大膽進入,以逆向操作的方法運用時勢。
(二)分散投資。一“石”多“鳥”策略
投資與投機最大的不同在于“戒貪”。它要求投資者把資金分散在股票、債券、基金或存于銀行等多種投資渠道。對于同類型的投資品種,也要采取分期限、分產品等適當分散的策略。根據不同的變現情況,注重長短期品種的結合,在收益率有所保證的情況下,適當提高投資的流動性,進一步降低投資風險,提高變現能力。這可借鑒傳統的投資“三分法”,雖然其收益不可能大,但可以減少風險并獲得相應的經濟收入。
(三)深入研究。領先一步策略
個人投資想盈多虧少,就必須在審時度勢、捕捉商機上高人一籌。很多人風潮一起就很快跟隨追漲,當然可能賺上一筆。但想大賺一筆,就必須主動先人一步尋找信息,挖掘商機,并對此作出科學合理的分析與判斷,才有可能使自己在投資市場的搏殺中處于主動地位。
(四)高低組合。成本平均策略
工薪階層投資者在將現金投資為有價證券時。通常總是按照預定的計劃根據不同的價格分批地進行,以備不測時攤低成本,從而規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帶來的較大風險。如果在證券投資中投入了未來有既定用途的資金,則更應傾向于風險較小證券的投資,如國庫券等。
(五)按需而變,時間分散化策略
根據投資有價證券的風險將隨著投資期限的延長而提高的原理,建議工薪階層在年輕時家庭收入較少、消費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經濟收入水平時,由于風險承受能力也較強,可以考慮進攻型的理財策略,比如將其資產組合中的較大比重投資于股票;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將股票的投資比重逐步減少,主要購買各項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較為穩定型基金,并加重債券投資的比重;到老年階段,應該以投資收益有底線保證的國債為主,盡量少選風險大的激進型證券,以避免養老費用的損失。
(六)委托理財。借“雞”生“蛋策略
如果有比較可靠的富有投資經驗的合資伙伴,也可以嘗試將資金托付于其進行投資?,F在全世界投資渠道、投資工具越來越多樣化,多種信息收集做到準確、及時、全面將更加困難,收集成本也越來越高,因此個人投資在市場上很難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委托他人進行投資,或購買受益憑證,或給建共同基金,也是投資成功的一種策略。
(七)理性審視。風險轉移策略
對風險大、收益高的項目,不宜采取直接投資方式,可向負責該項目的富有實力的投資方進行投資,讓出部分收益,轉移投資風險。工作總結如通過申購投資基金的辦法,可將部分投資風險轉移出去。
[參考文獻]
[1]吳曉靈.貨幣銀行學[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2]周正慶.中國股票市場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9.
[3]王佳林,等.淺析個人理財[J].商業研究,2004,(7).
[4]王家琪,等.行為金融理論與證券投資策略研究[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3,(2).
[5]中國金融年鑒編輯部.中國金融統計年鑒(20o2)[Z].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
[6]中國金融年鑒縞輯部.中國金融統計年鑒(2003)[Z].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關鍵詞]工薪階層;證券投資;投資策略
工薪階層是以較為固定的勞動報酬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經濟群體。隨著收入的增加和金融市場發展的成熟,作為社會經濟群體中最大一部分的工薪階層有了投資證券的經濟條件和現實需求。因此,基于各類證券品種的特點和證券投資的風險分析,研究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具體策略問題,對于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和工薪階層資產的增值都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一、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經濟條件
(一)工薪階層的收入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薪階層的收入逐年增加。據統計,2005年我國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超過8%,工薪階層繳納個人所得稅占個人所得稅總額的65%。以北京市為例,2004年工薪收入在7.44萬元以上的共有74.95萬人,占到工薪項目納稅人數的10.5%?!肮ば诫A層都是低收入者”的觀念已日益被淡化。收支相抵后盈余的增加使工薪階層的抗風險能力同步增強,具備了進行證券投資的經濟條件。
(二)工薪階層的理財現狀
2005年底,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高達28.72萬億元,增速為18.95%,遠遠超過國內生產總值9.9%的增速,其中城鄉居民的儲蓄余額也劇增到14.11萬億元。高儲蓄的現狀直觀反映了當前工薪階層仍以儲蓄為理財的主要方式,但是儲蓄的低利率使之無法為工薪階層帶來較高的收益。大量調查表明,工薪階層已經不滿足于單一儲蓄的理財現狀。然而,工薪階層的特點使其無力進行大額的房產或實業投資,對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不熟悉、投資專業知識相對缺乏也將他們擋在證券投資的大門之外。
二、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主要產品
工薪階層收入有限,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小,因此投資的主要目的是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獲取一定的收益。畢業論文 目前,我國適宜于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工具主要有:債券、股票、基金。
(一)債券
債券是經濟主體為籌集資金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的債務憑證。按照發行主體的不同,分為政府債券(又稱國債)、公司債券、金融債券。在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上,公司債券的數量很少,金融債券多一些,最多的是國債。金融債券和國債的信用度都非常高,而金融債券主要是由機構投資者買進,因此適合于工薪階層購買的主要是國債。國債是由國家發行償付,因此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最安全的投資工具,但是收益也是各種債券中最低的。國債的發行價格和利息支付方式比較復雜,但是國債的利率也是根據銀行利率制定的,其收益率一般都要比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稍高,并且國債的利息收入是免稅的。因此國債作為個人投資的渠道,要優于定期存款。對于收入較低、抗風險能力差的工薪階層,債券的收益比較穩定,變現能力也比較強,風險不高,是一種適合工薪階層投資與儲蓄雙重目的很好的理財工具。
(二)股票
1990年l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開業,中國開始出現股票投資,股票投資者獲利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利用價格差;二是紅利。在現階段中國股市,個人投資的獲利渠道主要是類似賭博的利用價格差投機。按照經濟學的觀點,決定股票價格的最根本因素是市盈率,但是經常炒股的人都知道,價格和漲幅最高的股票往往和市盈率沒什么關系。現階段的中國股市還不規范,對于工薪階層來說,由于多種因素使之投資股票存在許多劣勢。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可用于研究股市的時間很少,因此,股票投資風險較大,很難把握。雖然股票投資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項目,但對于工薪階層來說,投資股票必須謹慎,適合于有相當的閑置資金、風險承受能力較強者。不過參與股票投資,切忌不可將絕大部分資金投資股票。
(三)基金
基金產品主要有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三種。
股票型基金是最主要的基金產品類型,以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作為主要投資對象,其股票投資比例不低于基金總規模的40%。股票型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將大眾投資者的小額資金集中起來,碩士論文 投資于不同的股票組合。這種以追求資本利得和長期資本增值為投資目標的特點決定其受股票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股票型基金在所有基金類型中風險最大,同時收益率最高,適合那些追求較高收益、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工薪階層投資者。經常炒股的工薪階層可以考慮將部分資金投向股票型基金。
債券型基金是一種以債券為主要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債券基金基本上屬于收益型投資基金,一般會定期派息,具有低風險且收益穩定的特點,適合于想獲得穩定收入的投資者。保本型基金是一種半開放式的基金產品,在存續期內一般不接受投資者的申購。管理該類型基金的基金公司通過擔保和穩健的投資風格,在一定的投資期間內為投資者提供本金安全的保證,同時通過其他的一些高收益金融工具的投資,為投資者提供額外回報。在市場波動較大或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之下,保本型基金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同時又期望獲取高于銀行存款利息回報的中長期投資者,提供了一種低風險同時又具有升值潛力的投資工具。由于保本基金的結構和運作原理的關系,保本基金在股票市場牛市中難以跑贏大市,但它卻是熊市中的理想避險品種,適合于喜愛投資憑證式國債之類產品的投資者。
三、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風險與原則
(一)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風險
作為工薪階層,絕大部分收入來源于薪金,且薪金增長幅度較低。對于工薪階層來說.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安全性和流動性都得到滿足的前提下,投資才是明智的。投資有風險,個人理財的各個渠道也具有風險,醫學論文 只是風險的特點與各種投資工具的類型有關。作為工薪階層,投資于證券市場,必須首先了解各種風險的存在。雖然各種投資品種的風險不同,但是各種投資工具具有一些共性的風險特征,包括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和經濟環境風險。
1.市場風險。任何市場中都存在風險,只是各種市場的風險特點不同。以股票市場為例,在1997年的香港金融危機中,如果沒有國際炒家的投機活動,香港股市也不會有那么史無前例的波動。雖然香港最終戰勝了國際炒家,但畢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2001年以來中國股市的低迷使無數股民損失慘重。
2.利率風險。利率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許多投資工具利率制定的依據,例如債券、股票、基金等。在利率較低時,債券、定期存款的利息也很低;當利率上浮后,原來那些固定利率的投資工具的利率可能低于現實利率,導致相當的損失。
3.流動性風險。流動性指資產的變現能力。債券、定期存款的變現能力很強,利息損失很??;股票的變現比較隨機,股價的波動比較頻繁,變現的損失也不確定,但一般變現的損失比較大;至于其他的理財工具也同樣具有一定的變現損失。
4.經濟環境風險。經濟景氣的時候,投資的收益高漲,股票、基金、部分期貨,甚至貴重金屬都會升值,但是債券就要貶值。
(二)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原則
1.保障生活需要原則。日常生活需要支出的,如家里有小孩要準備上學費用,可以預留現金以備一段時期的生活支出,如果五年后有固定的支出,可以做五年期的長期投資,例如債券、基金等。理財的收入歸根結底還要用于生活支出。
2.量力而行原則。工薪階層投資要保證資產安全,須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適宜的投資品種。對于一個高級管理人員來說,如果其家庭現時收入和長期收入預期很高,而且還有相當的一筆閑錢,那么可以考慮做投機性強風險大的項目。但對于一個普通員工來說,其家庭現時收入和長期收入都比較穩定,沒有多少閑錢,節余的錢主要用于后段的子女教育和養老醫療,那么這個人就只能謀求安全性高、收益穩定的投資項目。
3.合理規劃原則。每個人的收入是長期的,收入也是長期的。確定一段時期的財務目標可以使個人能夠積累資金,滿足將來的資金需求。
四、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策略
(一)抓住時機。低價買進策略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句話在工薪階層證券投資中尤為重要。職稱論文 每一個時機的到來,都包含在政治形勢的變化、經濟發展趨勢、收入水平的升降、消費心理的變化等信息之中。因此,時機的把握需要投資者具有多方面的知識并充分發揮個人的智慧,以及高度的投資敏感性。如果時機把握不準,就會給投資人帶來很大的損失。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何時買進是關鍵的投資策略。就購進時機而言,不外乎于證券行市景氣時進場或于證券行市低迷時進場兩種情況。在證券行市景氣期,此時是短線投資的良機。投資人若想搶短錢、賺差價,便可值此即時進場。不過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投資報酬率較高,但風險也較大,原因是上述景氣指標反應到證券市場需有一段時間,況且投資人個個都會依此原則性的做法去操作,人人看漲,需求增加,可能最終落個“買高賣高”的結局。證券市場低迷時,人們深受“便宜沒好貨”價值觀念的影響,常有“追漲不追跌”的投資習慣。其實,證券行市景氣循環受周期影響,有繁榮一定有低迷,卻可能是最好的時機,關鍵在于證券市場景氣低迷時是否大膽進入,以逆向操作的方法運用時勢。
(二)分散投資。一“石”多“鳥”策略
投資與投機最大的不同在于“戒貪”。它要求投資者把資金分散在股票、債券、基金或存于銀行等多種投資渠道。對于同類型的投資品種,也要采取分期限、分產品等適當分散的策略。根據不同的變現情況,注重長短期品種的結合,在收益率有所保證的情況下,適當提高投資的流動性,進一步降低投資風險,提高變現能力。這可借鑒傳統的投資“三分法”,雖然其收益不可能大,但可以減少風險并獲得相應的經濟收入。
(三)深入研究。領先一步策略
個人投資想盈多虧少,就必須在審時度勢、捕捉商機上高人一籌。很多人風潮一起就很快跟隨追漲,當然可能賺上一筆。但想大賺一筆,就必須主動先人一步尋找信息,挖掘商機,并對此作出科學合理的分析與判斷,才有可能使自己在投資市場的搏殺中處于主動地位。
(四)高低組合。成本平均策略
工薪階層投資者在將現金投資為有價證券時。通??偸前凑疹A定的計劃根據不同的價格分批地進行,以備不測時攤低成本,從而規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帶來的較大風險。如果在證券投資中投入了未來有既定用途的資金,則更應傾向于風險較小證券的投資,如國庫券等。
(五)按需而變,時間分散化策略
根據投資有價證券的風險將隨著投資期限的延長而提高的原理,建議工薪階層在年輕時家庭收入較少、消費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經濟收入水平時,由于風險承受能力也較強,可以考慮進攻型的理財策略,比如將其資產組合中的較大比重投資于股票;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將股票的投資比重逐步減少,主要購買各項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較為穩定型基金,并加重債券投資的比重;到老年階段,應該以投資收益有底線保證的國債為主,盡量少選風險大的激進型證券,以避免養老費用的損失。
(六)委托理財。借“雞”生“蛋策略
如果有比較可靠的富有投資經驗的合資伙伴,也可以嘗試將資金托付于其進行投資?,F在全世界投資渠道、投資工具越來越多樣化,多種信息收集做到準確、及時、全面將更加困難,收集成本也越來越高,因此個人投資在市場上很難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委托他人進行投資,或購買受益憑證,或給建共同基金,也是投資成功的一種策略。
(七)理性審視。風險轉移策略
對風險大、收益高的項目,不宜采取直接投資方式,可向負責該項目的富有實力的投資方進行投資,讓出部分收益,轉移投資風險。工作總結 如通過申購投資基金的辦法,可將部分投資風險轉移出去。
[參考文獻]
[1]吳曉靈.貨幣銀行學[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2]周正慶.中國股票市場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9.
[3]王佳林,等.淺析個人理財[j].商業研究,2004,(7).
[4]王家琪,等.行為金融理論與證券投資策略研究[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3,(2).
[5]中國金融年鑒編輯部.中國金融統計年鑒(20o2)[z].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
[6]中國金融年鑒縞輯部.中國金融統計年鑒(2003)[z].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他是2006年度“最佳亞洲央行行長”,入選理由是他采取了多種手段致力于貨幣政策改革,促使人民幣平穩升值得以實現。
他是2001年美國《商業周刊》“亞洲之星”評選中的 “決策者之星”,入選理由是他在證監會出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中國的證券市場越來越像美國的‘華爾街’而非賭城‘拉斯維加斯’”。
他是公開發表過上百篇論文和數十部專著并兩度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身居高位并在西方學術期刊上發表過論文的為數不多的中國官員。
他就是周小川,中國人民銀行現任行長。
思想型官員
周小川是中國人民銀行歷史上第一位具有博士頭銜的行長。
1985年,周小川從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系統工程專業博士生畢業,博士論文是《國民經濟模型與經濟大系統的分解途徑》。在此前后,他的研究就已經開始涉獵經濟體制、宏觀經濟和金融等多個領域,為以后的經濟管理工作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事實上早在1981年,周小川就與合作者一起研究出一套研究中國貨幣流通規律的模型,采用定量的方法,借助網絡來描述貨幣流通的途徑以及貨幣在每個環節滯留的時間,并表明其流向。
對于周小川在這一段時期的表現,經濟學家吳敬璉評價很高:“1979年至1980年,周小川曾構造了一個多部門動態發展的社會經濟仿真模型,并用于政策分析。周小川的結構分析一開始就突破了單純物質生產領域的傳統框架。他的這項工作及之后寫作的論文,至今對學術界仍有啟發?!?/p>
1986年,周小川進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工作。這一研究機構隸屬于國務院體改委,是當時中國市場改革的籌劃部門。這個主要由青年學者構成的機構匯聚了當時的一批知識界精英,從各個方面對中國改革道路揮灑意氣,激揚文字。周小川當時的文章范圍極廣,涉及企業與銀行的關系、社會保障、經濟開放等各個方面。那時的一系列研究賦予了周小川嚴謹的學術態度,也奠定了周小川今日的金融監管主基調――市場與改革,這一主基調也深深影響了中國經濟和金融的走向。
堅定的改革者
2003年,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高頻率出臺,從根本上變革金融業、推動金融改革已如箭在弦上,而我國大型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試點就是金融業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同年,國務院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試點領導小組成立。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央行,主要承擔這次銀行改革的執行任務。周小川任辦公室主任。
2004年8月26日和9月21日,周小川分別在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會上表示,中資銀行要通過進一步深化內部改革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肩負起迎接外資銀行挑戰、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競爭、振興國內金融業的歷史重任。
我國大型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按“一行一策”的原則,分國家注資、處置不良資產、設立股份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上市等改革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2003年以來,國家通過匯金公司向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四家大型商業銀行累計注資790億美元。在處置不良資產時,依據國家法律與政策規定,核銷資產損失,采取市場化模式處置不良資產,提高了不良資產處置效率。在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時,明確實行整體改制,制訂了公司治理與內控指引。在引進戰略投資者過程中,堅持國家絕對控股原則,著重完善公司治理、技術和業務合作。在上市時,周密部署,靈活機動選擇發行窗口。2010年7月15日和16日,中國農業銀行在上海和香港先后上市,農行上市標志著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
據測算,至2010年7月農行上市,各類國家股東(含社?;?持有四大銀行股票的市值為3.77萬億元,而中行、建行、工行上市后對國家股東分紅3848億元,十幾年改制過程中,國家股東所得回報約為4.16萬億元。以投入產出比計算,總投資回報率為3.2%。換言之,大型商業銀行的改制在經濟方面的投入產出已基本持平,今后的收益在總體上將是凈收益。而中國金融體系經歷此次大蕭條以來最強烈金融危機而幾未受損,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大型商業銀行的此次重組改革。
2003~2010年,七年的時間,身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試點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的周小川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注資之初,輿論的焦點在于中央匯金公司的角色,注資重組的程序安排,改革方案是否成熟;在股改和引資階段,人們關注戰略投資者的選擇,及其在何種程度上能夠完善銀行的治理結構―――彼時定價并非核心,因為應者一度寥寥無幾;在上市之后,話題漸漸轉到“金融安全”與“國有資產流失”等爭辯之中……周小川堅定地應對所有挑戰,張弛有度。
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進展為我國匯率改革奠定了更堅實的微觀基礎。2005年7月21日晚,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在全球經濟逐步復蘇、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步鞏固的背景下,2010年6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人民銀行宣布在2005年匯改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核心是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繼續按照已經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彈性逐步增強,匯率形成的市場基礎逐步擴大,進出口企業應對匯率波動的能力也日漸增強。
對于匯率改革,周小川曾說:“駕馭匯率政策是一項復雜的藝術,需要兼顧國內通貨膨脹水平、失業率、經濟增速、國際收支等多種因素進行權衡考慮?!敝苄〈ㄒ恢痹趶氖逻@門“藝術”,他所主導的漸進式匯率改革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內因之一,他建立一個穩定的、漸進式的、不因外部壓力而被動升值的貨幣體系的決心也亦顯堅定。(劉娜綜合自《中國金融》《中國經營報》《大地》《新京報》)
相關鏈接
周小川同志簡歷
關鍵詞:挑戰;金融學;法和經濟學
在2010年出版的《金融與增長》的世界銀行報告中:消除貧困和經濟增長取決于一個國家金融體系的有效運行。金融體系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點,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中國金融市場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市場規模每年都在增長,截止到2013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5萬億美元,再度創出歷史新高。目前,中國金融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主要是面臨監管體制的轉型、市場機制的健全、金融風險的防范、金融工具的市場化、投資者權益的保護等問題。正確的處理好這些問題直接決定著我國金融業日后的發展,關乎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現在面臨的金融改革實踐問題已經對金融學研究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金融學研究要把國際學術慣例和中國現階段的國情結合起來,建設具有中國特設的現代金融學理論和學科。
我國金融學在金融學學科及理論建設方面主要面臨下面三方面問題:
一、 學術界對于金融學內涵界定仍需進一步明確
首先,這個概念的界定不是一個容易的問題,華爾街日報在其新開的公司金融的固定版面中將“公司”金融定義為:為業務提供融資的業務,這一定義基本上代表了金融實業界的普遍看法。而且用學科術語來定義該學科對這個學科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Webster字典中,將“To Finance”定義為“(To Raise Or Provide Funds Or Capital For)籌集或提供資本”。代表學界對金融學較有權威的解釋可參照“新帕爾格雷夫貨幣金融大辭典”的Finance相關詞條。由斯蒂芬羅斯撰寫的“Finance”詞條稱金融以其不同的中心點和方法論而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其中心點是資本市場的運營、資本資產的供給和定價。
其次,在國內學界,對于金融一詞的界定卻存在比較大的分歧??v觀十多年來國內出版和發表的各類財經專業方面的相關材料,金融這一詞的解釋,主要是財政、融資、財政等解釋。這三種解釋是對特定對象的。但是金融這個涵義確實值得繼續推敲的。從金融這個概念的理論內涵來看,這個是國內在轉軌經濟背景下的一個典型特征。傳統金融研究主要包括信用、貨幣、銀行、貨幣政策、匯率、貨幣供求等等專題,金融被定義為是貨幣流通和通訊活動以及他們之間相互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在國內學界對金融學的理解,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有代表性的方向:第一類是以貨幣銀行學為代表的;第二類是國際金融為代表的。分為這兩大科目為主線,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政府為主導的銀行之間的相互融資,這種方式在實際當中占主流,而證券和資本則被視為非主流。這樣就使得以對銀行體系的貨幣金融研究作為金融學研究的重點。其二是由于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導致對外貿易的加強,所以相應的以“國際貿易”為核心的內容在高內高校中開展起來。
最后,上面國內兩大學科對金融學的界定,還不能夠把金融學的核心內容概括出來。外國學者對金融學有兩種解釋,一個是公司金融,包括公司融資、公司財務、公司治理等,以這些為核心。另一個是投資學,也就說把金融學的核心內容歸結為資產定價。但國內的有的學者把這個理解為公司理財或者是公司財務,這樣的理解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為研究對象是會計事項,在以后的研究當中應當糾正這樣的誤解。
二、 金融學理論和學科建設較實踐滯后
正是上文所論文的第一個方面的問題,直接導致金融學學科和理論建設的滯后,這個問題主要表現在下面六個方面。一是金融學教材和我國實際需要不符,出現脫節的現象。從我們所能見到的教材來看,都是引進外國學者或者外國權威人士的論著,這些外國論著與我們中國的實際生活有不符合之處,所以出現與原本英文教材脫節的現象。我們可以學習外國的現代金融學理論,但是還要研究我們本國市場和企業,撰寫出適合本國的金融學教材。二在培養學生方面過于封閉。這在本科教學方面表現還比較好,但是在研究生和博士生方面,所表現出的教育方式就和國外存在差異,表現出過于封閉的特征。我國博士招考實行的更多的是單一導師制度,這種制度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還是不夠完善,可以讓研究性大學博士生以自己的博士項目為自己的學習重心,讓導師組來進行指導,這樣更加利于他們綜合能力的培養。三是在學術研究期刊方面仍然需要增加,我國在部分金融期刊方面做了諸多努力,但是專門的金融學學術期刊還需增加。四是學科布局要更加細化。我國金融學科大都還未從原始的經濟學院體制下分離開來,這樣影響更深層次的學術研究,也會導致學術分工不明確。其實可以在金融學的宏觀領域設立經濟系,而在公司金融和投資學微觀設立管理學院。五是金融學教師資源方面的匱乏。目前高校金融學方面的師資還是不容樂觀的,在公司和投資微觀領域的才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要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六理論研究更新速度慢。我國市場規范化步伐越來越快,這就對我國金融學課程設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的傾向于間接的融資領域。一些前沿領域的理論還沒廣泛研究,例如行為金融學、金融工程學等。
三、 我國金融學研究要更好的為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提供理論指導
由于上面論文的兩個問題,理論和學科建設有待完善,我國金融學方面的研究還沒能夠充分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理論指導功能的發揮力度還不夠。這個問題在證券市場改革中體現的最為明顯,例如國有股持減問題上、證券監管理念問題上、證券立法等方面,金融學界都要在嚴謹細致的基礎之上提供給相關部門可以借鑒的建議,不人云亦云,嚴肅對待,實事求是的提供具有理論和實證支持的論著。(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Jensen,M.C.,Capital Markets:Theory and Evidence,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1972,pp.357-398.
[2]Hart,Oliver,and John Moore,1990,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1119-1158.
[3]張新,5中國資本成本的估算6,南開大學工作論文,。
[4]劉鴻儒,5新金融辭海6,北京,改革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