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2 01:55: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數字化建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數字化醫院這一概念已日漸發展和成熟,國內許多醫院在數字化建設方面都作了積極的嘗試,但也存在一些共性問題,發人深思,尤其體現在開發模式上。本文對數字化醫院的概念、分類和建設方法進行詳細比較和研究,以進一步明確數字化在醫院建設中的作用。并認真回顧國內外醫院數字化建設的概念、類別和現狀,深刻剖析了中國醫院數字化的發展歷程和建設策略。
現代數字技術和電腦信息處理技術現在已廣泛應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它幫助人們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工作著。在醫療衛生領域,它也逐漸扮演起重要的甚至不可替代的角色。隨著衛生改革的不斷深化,也對醫院通_過數字化建設提出了迫切要求。為了進一步明確數字化在醫院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本文將認真回顧了國內外醫院數字化建設的概念、類別和現狀,以闡明該項工作在醫院管理和建設中的作用。
1數字化醫院的概念
上個世紀末,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數字化概念首先在IT行業被提出。20世紀90年代初,在西方發達國家逐漸出現了數字化醫院(Di#tMHospital)的雛形。由于起步時間還不長,目前國內外對于數字化醫院的理解尚存在比較大的差異。一些專家用廣義和狹義來定義“數字化醫院”。
1、狹義概念:指利用網絡及數字技術有機整合醫院業務信息和管理信息,實現醫院所有信息最大限度的采集、傳輸、存儲、利用、共享,并且實現醫院內部資源最有效的利用和業務流程最大限度的優化的高度完善的醫院信息體系。
2、廣義概念:指由醫院與醫院間、醫院與社區間連接構成的區域性的數字化醫院服務體系。即在狹義數字化醫院的基礎上,加上了與之配套的多層次網絡連接,從而實現在一定區域內的零距離醫療衛生服務。
隨著“數字化醫院”這一概念的日漸發展和成熟,逐漸形成了由數字化管理(DigitalSupervisal)、數字化醫療(DigitalTreatment)和數字化服務(DigitalService)構成的現代醫院經營和管理模式。建設數字化醫院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系統,它不僅需要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計算機科學,而且還需要利用其它學科的成果。作為技術核心的計算機科學,包含了大型數據庫技術、圖形圖像處理技術、模數轉換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同時,由于涉及衛生領域,因此還需要運用臨床醫學、藥理學、檢驗學等知識和成果;除此之外,數字化建設還必需依賴管理科學和其它社會科學,如運籌學、經濟學和心理學等。數字化醫院建設將整合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服務為內容”、“以管理為抓手”的理念。它最突出的優勢是能夠高效整合和聚集能為病人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的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管理資源。因此,醫院數字化的建設和發展將對衛生服務有質的飛躍產生重大影響。
2國內外醫院數字化建設之現狀
在世界上,數字化醫院是醫院現代化建設的前沿課題。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已建成了無紙化、數字化醫院~馬來西亞中央醫院(Se-layang醫院)。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市,全球最大的醫療保健供應商HealthSouth公司與Oracle公司合作,投資1.25億美元,籌建一所完全數字化和自動化的醫院。
近年來,隨著國內整體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醫院開展數字化建設的步伐和力度也提高很快。許多醫院數字化建設方面都作了積極的嘗試。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病人可通過網絡掛號或預約醫生、在做完檢查后,診治醫生會通過網絡調出檢查結果,患者可以通過計算機向醫生進行健康咨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藥庫、藥房、病區、門診收費、住院以及門診醫生站系統以及檢驗信息系統已投入使用。鄭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在小范圍嘗試應用PACS系統。新山子石油化工總廠職工醫院用4年時間建設了醫院計算機綜合集成系統,包括醫療信息管理、數字化影像、醫院財務管理系統等8個子系統。福州總醫院自1998年推廣應用“軍字一號“高級版,1999年實施了檢驗聯機管理、手術管理、血庫管理、膳食管理和臨床醫生工作站等系統。2000年又投入建設醫學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實現全院性醫學影像網絡并實現院內無片化管理。2001年開發了門診診問醫生工作站。除此之外,在北京、廣東、大連等省市的多家醫院在開展數字化建設方面也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3常見的醫院數字化系統包括:
1、醫院信息系統(HIS,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
HIS就是應用計算機和網絡通信等高科技手段對醫院內大量信息進行數字化管理的現代信息系統,它能提供全院的經濟運行狀態、醫療質量狀態、工作質量狀態等等,以及獲取各部門的信息反饋,從而使各部門的管理者進行計劃決策、組織實施、協調控制。HIs是整個應用系統的主干,也是數字化醫院的數據中心,起到了整合其它輔助系統的作用。
2、臨床信息系統(CIS,ClinicalInformationSystem)
CIS主要目的是實現醫院電子病歷的全程管理。主要解決以下問題:電子病歷的法律地位及技術標準;全程實現電子病歷的業務流程標準;表格化醫學文檔標準格式;建立醫學字典庫集;國際系統醫學術語(sNOMED)的改造和漢化:醫學術語漢字輸入法研究。臨床信息系統(CIS)主要包括:門診和病房醫生工作站、電子病歷(ERP)、圖像儲存和傳輸系統(PACS)、檢驗信息系統(LIS)、放射科信息系統(RIS)、危重病員監護系統(CCIS)等。
3、其它系統
(1)醫院財務系統(FIS,FinancialInformationSystem)
它導入HIS中采集的診療收入和成本支出數據。集成標準化財務分析系統,正確評估醫院的資金運作狀況。
(2)醫院智能決策支持系統(IDSS,IntelligentDecisionSupportSystem)
IDSS由定量分析為主的決策支持系統和定性分析為主的專家系統結合組成。IDSS以模型庫系統為主體,其模型庫中包括數學模型、數據處理模型、圖形模型等多種形式。涵蓋醫院的管理、醫療、科研等多種內容。IDSS將多個廣義模型有機組合起來,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和挖掘,使其輔助決策能力從運籌學、管理科學的單模型輔助決策發展到多模型綜合決策。通過IDSS為醫院管理者提供客觀、詳盡的決策幫助。
4我國數字化醫院建設中的若干思考
回首中國數字化醫院的建設歷程。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與其他醫院一樣的共性問題,發人深思。從TT行業中流行的開發組織模式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委托開發、二是聯合開發,三是自主開發。目前。我國大多數三級甲等綜合性大醫院采用的HIS開發組織模式都是提需求、出資金,委托軟件開發商進行開發。實踐證明在一些大型醫療機構中采用這一做法是相當不成功的。
隨著衛生改革的逐年深入,醫院對HIS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斷增加新的需求,包括醫教研工作職能結構的變化、醫保政策的變化、醫教研數據統計分析的變化等等。各個醫院中運行的HIs基本上還是處于手工管理計算機模擬化的方式,盡管有些分析統計的數據,但還是只限于局部的、事后的分析。HIS系統的主要作用是應付每月向醫保局上報AB報表,應用水平不高,與HIS的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沒有充分發揮HIS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究其原因,HIS是MIS中最復雜的系統之一。不同于其它行業的MIS開發,HIS有著強烈的醫療衛生行業自身特點,其面臨的主要問題是:(1)需求不確定性:由于醫療衛生行業正處于改革、調整期,由此導致需求不斷的變化是HIS開發中遇到的最大困難。(2)醫院內各部門間協調困難:HIS是一個高度集成化的計算機網絡系統,要求各部門之間要有高度統一、嚴格規范和大協作的精神。
【關鍵詞】信息素養;視音頻教材;數字化;實施環境;要求
隨著“校校通”工程的建設和,尤其隨著無線網的建設、E—Learning的開展,視音頻信息在機網上的共享顯得愈來愈重要。常見的視音頻信息主要有各學科電視教材、校園專題、素材、名師介紹、興趣小組活動記錄、課外知識、外語教學、校園廣播新聞等。在技術上,有線電視網、有線廣播、計算機可以用一根線連通,形成“校園一線通”。同時從國內外在視聽覺教育(如視覺思維、視覺素養)的中看出,視音頻信息在不僅是對文字信息的補充,而且也是通過對視聽覺信息的觀看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思考、視聽覺材料的能力。從一些課程(如語言類、技能類、示范類等課程)的教學要求上來看,這些學科的學習離不開視音頻信息的補充,而要實現學生隨意的播控,只有通過計算機服務器來實現。但是將所有視音頻教材轉換為數字信息在網上傳輸,是一件相當復雜的系統工程。
從西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發展表面上看,西部中小學學生E—Learning的不足,主要表現在E—Learning環境的構建上,西部E—Learning環境的構建即表現在硬件的缺乏,也表現在視音頻信息的數字化、師生信息素養的不足上,而從根本上來說是師生信息素養的欠缺和數字視音頻教育信息的嚴重匱乏。師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在一定的數字環境中養成。為此筆者認為在E—Learning的構建中,應盡最大可能的構建校園數字視音頻信息。
一、視音頻教材數字化是促進師生信息素養形成關鍵
視音頻教材的數字化有利于培養師生信息素養。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在1989年報告中,將信息素養定義為“個人能夠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個人能夠檢索、評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綜合能力”。信息素養(InformationLiteracy),也被翻譯為信息文化,但素養與文化意義相差很大。在不同時期信息素養稱呼不同,如“媒體素養(MediaLiteracy)”、“電視素養(TVLiteracy)”、“計算機素養(ComputerLiteracy)”、“數字素養(DigitalLiteracy)”、“網絡素養(InternetLiteracy)”、“素養(E-Literacy)”等。
1998年,美國圖書館協會與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Technology,AECT)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創建學習的伙伴》中制定了美國中學生學習的九大信息素養標準:=1\*GB3①能夠有效地和高效地獲取信息;=2\*GB3②能夠熟練地、批判性地評價信息;=3\*GB3③能準確地、創造性地使用信息;=4\*GB3④能探求與個人興趣有關、自己需要的信息;=5\*GB3⑤能欣賞鑒別作品和其他對信息進行創造性表達的;=6\*GB3⑥能力爭在信息查詢和知識創新中作到最好;=7\*GB3⑦能認識信息對民主化的重要性;=8\*GB3⑧能遵守與信息和信息技術相關的倫理道德、行為規范;=9\*GB3⑨在探求和創建信息過程中,能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且與團隊協作。
教育部在2004年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標準(初稿)》中,對信息素養的解釋是“廣義信息素養包括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三個方面的素質,狹義的信息素養通常只能指信息能力”;并提出:“信息意識是人腦特有的對信息和信息活動的態度控制系統,即對客觀事物中有價值信息的覺察、認識和力圖加以利用的強烈愿望。信息能力是指對信息的獲取、、加工、創造、傳遞、利用與評價的能力。信息道德是在信息領域調整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和社會準則,它是信息化社會最基本的倫理道德之一。信息道德的主要內容是:誠實守信、實事求是;尊重人、關心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信息傳遞、交流、開發利用等方面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同時實現自我”。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提出:“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這是我國對中小學學生信息素養的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中小學師生目前信息素養的基本狀況。同時,從大、中、小學生開設的信息技術教育上來看,我國學生信息素養普遍偏低。如信息意識淡薄,信息能力較差,信息倫理道德低下,信息差。當然,各地惡劣的信息環境,也是造成學生信息素養偏低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信息化教育及社會信息化的到來,努力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素養已刻不容緩,然而,從當前一些高校信息技術教育來看,對于大學生信息素養培養還僅僅局限狹窄的純技術性范疇內,根本談不上開展信息素養的教育活動。
目前中小學校園數字教育信息的內容單一化,了師生信息素養的后天發展。在構建校園數字化環境時,由于受到書本信息和網絡速度的影響,造成大多數人認為網絡信息以文本信息為主,而輕視了圖片、動畫、視頻、聲音等信息。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各級學校教育中,條條框框上墻進網、政策法規見于紅頭文件。而視音頻信息,尤其是推動情感教育的視音頻信息很難與師生見面。同時,在E—Learning教育實施中,視音頻信息不僅是對文本信息的補充,也不僅是文本對圖片或視頻信息的說明,在教育信息傳遞的過程中,圖形信息和文本信息兩者互為補充,缺一不可。為此,加快音視頻教材數字化建設,無疑會促進校園信息化建設,同時也會推動師生信息素養的形成。而師生信息素養的形成又有利于E—Learning的發展和創新。
二、構建校園視音頻教材數字化的環境
校園視音頻教材數字化資源的建設主要包括技術資源環境建設和潛件建設,它們互相促進、互相制約,缺少任何一部分信息技術教育都難以實現。技術資源建設包括硬件環境、軟件環境、人力資源環境,硬件建設主要包括設備、設施的建設,軟件建設主要是電視教材、電視節目、錄音教材的建設等。潛件主要是思想、、理論的建設等。
1.視音頻設備的數字化
視音頻設備包括錄像機、采集卡、視頻/音頻壓縮卡、錄音機等。選擇電視設備應考慮的因素有:
=1\*GB3①圖像質量:決定電視節目圖像質量的主要的是錄像機,當前國內使用磁帶錄像機的主要記錄格式主要有以下幾種:VHS,DV,DVCam,DVCpro,Betacam等。VHS節目源主要集中在教學片(帶)上,掃描線在300線以下。還有部分節目源為VCD盤片,掃描線在288線以下。少數是數字節目(如校園新聞、專題介紹、個人專訪等)。尤其校園網在組建ATM傳輸信息時應當考慮校園視音頻教材的數字化。
在數字化過程中,先把采集自錄像機、攝像機或其他信號源的模擬視音頻信號經過圖像卡、聲卡轉換成數字信號(即A/D轉換),再經過數字壓縮后形成數據流存儲到硬盤中。若使用的是數字錄像機,采集時不需要經過A/D轉換,可直接采集數字信號到硬盤。
信息采集完畢后,然后按創作人員的創作意圖運用非編軟件對存儲在硬盤中的視頻、圖像、音頻等各種數據進行編輯,加上動畫、字幕、特技等綜合處理,并根據需要生成一定視頻格式,同時保存在磁盤中。目前市場上經常被采用的非線性采集卡有:AVID、Velocity、DigisuiteLE、DVRexRT、DVRexRTPro、DVStorm、RT2000、TAGAR3000、DV500、DC30。在購買非線性設備時就要考慮和自己錄像機格式的匹配問題。事實上,每種采集卡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都有自己特別適用的設備,在選擇時,應根據已有的信息源選擇采集設備。同時隨著數字化設備的發展,各種非線性設備開放性和兼容性增加。所謂開放性就是錄像機可與各種非線性設備連接,兼容性就是檔次較高的數字錄像機向下兼容。
視音頻信息采集過程中,采集卡的取樣比不同,會造成不同程度的信息丟失;壓縮時由于壓縮的比例、格式的不同,同樣會造成信息的丟失。因此在最后處理時,一定要慎重考慮。
校園視聽設備應目前由模擬——半模擬向全數字化過渡。全數字化從拍攝、節目編制、演播室系統、播出系統均為數字化。
=2\*GB3②設備標準接口技術:不同壓縮標準需要相應的數據接口來傳輸,同時配合也密切。目前常見的有串行數據分量接口(SDI)、IEEE-1394接口、四倍速接口、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等。
=3\*GB3③常用數據壓縮標準:視音頻壓縮的目的就是舍棄不需要的信息,這些信息是以人耳和眼系統的分辨能力來考慮的,是人的視聽覺一般感受不到的損失。目前在電視領域中,通常采用的M-JPEG和MPEG壓縮標準。JPEG為主要用于靜止圖像的壓縮,M-JPEG是JPEG在視頻方面的應用,需要的帶寬和空間較大。MPEG是視頻的壓縮,常用的是MPEG-2壓縮標準。MPEG-2壓縮帶寬和空間小于M-JPEG。
④網上傳輸的流信息主要有視頻流和音頻流。視音頻教材數字化最好生成流媒體(Streammedia),常見的流格式有*.asf、*.rm、*.ra、*.qt、*.swf等類型,而常用的是.rm格式,通常采用RealPlayer播放器播放的。在生成流格式的時候,一定要將珍貴素材(或節目)另轉換為*.avi格式。AVI文件的數據量大,占空間多,計算機讀取費時,視音頻信息轉換成.avi格式主要是為了保存資料,而不是為了在網上傳遞。
2.軟件環境的數字化
視音頻教材庫的數字化建設:視音頻信息庫由于設備的原因,目前仍舊是以盤帶的方式保存,要傳遞這種信息必須利用電視網或廣播等形式,盤帶信息不利于信息的流通。而要做到視音頻教材在計算機網上流通,一定要將盤帶上的節目保存到計算機上??筛鶕枰獙⒐澞窟M行分類保存,如按學科教學節目、校友風采、校園名師、校園新聞、地方特色、環境建設、運動會、學生活動等分類。
3.人力資源
學校的人力資源主要包括教學技術人員、學科教師、教學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人力資源是學校建設的重點,關系到學校建設的后勁、全面性和可持續性。人力資源指導著視音頻教材的制作、開發、研究、應用。視音頻教材制作人員應是新觀念、新技術的支持下的創造型、智能型人才。
4.潛件環境
視音頻教材的潛件建設關系到其形成、利用、流通,同時也是推動對視音頻教材的重要性、應用意識、評價與反思的認識,通過建設還可推動教師應用技能、教學管理、理論知識的提高。
由于我國西部中小學普遍缺乏信息技術管理人員,同時信息技術教師承擔全校信息技術課程和校園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使用、維護,以及校園網的構建設計和網頁的制作更新,而普通教師又缺乏信息技能的培養,所以信息技術設備的管理成本和壓力不應過分下放到學校層面。為此,建議提高設備和資源的易用性,避免為教師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設置“技術門檻兒”。高等學校的網絡中心、計算機中心、教育技術中心、校園電視臺、有線廣播電臺、外語調頻廣播臺,應相互協調、資源優化,形成“校園一線通”,為學生提供獲取信息的廣闊場所和多種途徑。同時可以降低建設費用、管理維護費用和減少各種人員數量。
三、構建校園視音頻教材數字化的實施環境要求
1.性、性、性:數字化的視音頻教材必須具有教育性、科學性和藝術性,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能夠使思想、行為和觀點受到啟迪、陶冶,為培養良好的世界觀服務。
2.化:視音頻教材數字化運行的目的是在校園機網絡中流通。校園網是將行政事務管理、教學服務、信息管理、學校宣傳、科研管理、圖書服務、后勤服務、招生就業、校園新聞等各類信息連接起來,實現各類信息之間的交換和共享。同時校園網的還包括與Internet、天網、城域網等的互聯。由此導致校園信息資源與信息資源的整合,使各級各類信息完全共享。對于學生而言,校園網是學生了解外界知識和校園信息的平臺,也是提高學生對自己學校教師再認識和接納的窗口。
3.數字化:將校園視音頻教材中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信息轉換為數字信息,以一定的格式在計算機系統中輸入、保存、傳播、再現。
4.智能化:搜索的智能化。智能化指建立和創造智能化的教與學系統、教與學環境。未來的者將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建立以個性化為中心的新的學習模式。教育者的主要任務是借助智能化工具(手段),個別化、針對性地培養學習者的信息素養(如獨立地獲取、加工、處理、利用信息和知識的能力)。
5.標準化:視音頻教材要以一定的格式錄入、存儲、傳播并呈現,這樣制作時可以降低制作成本和存儲費用,傳遞時大大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范圍,提高信息資源的共享。同時為智能化和交互化提供保障。
6.靈活性:靈活性指制作者修改、添加、更新、上傳視音頻教材,方便靈活,并且不損壞原來的數字化節目。
7.適應性:指數字化的視音頻教材能夠適應不同播放器、不同圖像質量的要求、計算機、軟件等資源。
四、結束語
在中小學校園視音頻教材數字化過渡的過程中,我們要用的眼光和全局的觀念,科學的論證,綜合。制定短、中、長期規劃,以實現最佳過渡。在數字化過程中,我們應認識到硬件與軟件更新換代,同時不要等待發展成熟之后再備鞍上馬。校園視音頻數字化,對各級各類學校來說,挑戰和機遇并存。
【】
[1]郭炳.多媒體流技術在網絡傳輸中的[J].有線電視,2003(22)
[2]劉懷林、郭國勝編著.數字非線性編輯技術[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7月
[3]黃寧寧主編.多媒體素材制作與網頁編輯[M][M][M].北京:人[M][M]民郵電出版社.2000年10月
當今,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成熟的數字化技術已經普及到各行各業。加快數字化建設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國家戰略。因此,以數字化手段做好新時期的人事工作,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既是新時期人事工作的客觀需要,也是國家信息化和現代組織人事工作的必然要求,人事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勢在必行。但長期以來,人事檔案管理主要為人工作業,近期雖使用了計算機,但由于其內容的保密性,推廣情況較差,造成其數字化程度對比同時期其他領域相對落后。現存的信息形式沒有統一規范,信息記錄的流程不科學,使得信息內容不全面,不能滿足對人員個體的微觀管理和對人員群體的宏觀管理的需要。具體情況有如下幾點。
1.1人事檔案管理軟件的開發滯后,泛用性不強人事檔案管理主要對通用性信息進行管理。但目前,人事檔案管理軟件的開發處于無政府狀態,沒有統一的規范文件,各地方自行開發的軟件的不兼容使信息不能互通,制約了數字化進程的推進。
1.2人事檔案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程度低人事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的前提是基礎工作內容規范化、標準化。由于歷史原因,人事檔案業務管理基礎較差,案卷保存質量不高,人事檔案管理無統一標準,當前的制度一般僅著眼于某一地區、部門,使數字化建設的全面實施困難重重。1.3人事檔案管理的方式落后人事檔案管理的技術標準、工作程序標準依舊是人工工作時期制定的,尚未從信息技術的特點和發展方面進行考慮。目前,越來越多的文件資料是以信息存儲設備形式出現,現行的檔案整理、分類方法、著錄標準及有關規定已不能適應人事檔案數字化的要求。
1.4人事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數字化的信息系統管理需要有較高知識層次和掌握了一定技術水平的人員。目前,許多單位和部門缺乏高素質人才,既掌握檔案管理知識,又精通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奇缺。
2人事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的目標
既然人事檔案管理數字化是時代的需要,那么要想通過其充分利用現有設備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須建立現代化的數字化信息管理網絡系統,系統具體要求如下。
2.1日常業務管理實現日常人事檔案工作中對檔案材料的收集、鑒別、整理、保管、轉遞、統計和查閱等業務內容,應主要由四大功能組成:檔案案卷管理、檔案材料管理、檔案審核及系統維護。
2.2數字化檔案采集數字化檔案采集系統應主要負責對紙質檔案材料的數字化采集處理,提供目錄整理、信息采集、數據審核3大功能,并可利用現化代網絡技術實現多人多客戶端的對多本檔案、不同材料的同時采集,實現高效、快捷的檔案數字化采集。
2.3數字化檔案網上查閱數字化檔案查閱系統是以專用資源網為網絡基礎,采用B/S(瀏覽器/服務器)模式架構,在組織系統內部實現本地及遠程查檔、閱檔功能。在系統安全方面,有如下三點設計:
(1)可按日期、時間或長期有效等多種方式完成閱檔授權。
(2)對閱檔過程進行詳細的日志記錄。
(3)信息采用加密信道傳輸等多種方式,使系統運行更加安全可靠。
3檔案管理數字化信息系統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3.1應用軟件應統一應選用中央組織部推行的,建立在《信息結構體系》基礎上的系統軟件,避免造成數據結構混亂和上下級數據無法溝通與共享。制定文本、照片、聲像等資料的相關采集標準,統一文件格式。同時,對系統所涉及到的其他應用項目,也要制定統一標準,確保信息共享的兼容性。
3.2應使用先進技術構建數字化系統建立數字化信息系統會使用到數據庫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在建立數據庫時,應采用分布式多媒體數據庫,克服圖像和視頻數據容量大引起的調用速度慢等問題,以便在信息數據大量增加情況下,保證信息的調用、管理、更新和存儲。應注重數據源采集和后期制作的質量控制,宜采用高清掃描儀、數字杜比和DVD技術錄入照片、音頻、視頻,確保信息資源的質量。要預先考慮利用互聯網與上級組織人事部門連接,滿足應用軟件實時升級的需要。
3.3數字化信息系統建設的計劃與完善要根據系統建設的迫切程度、資金、網絡規模等情況制定工作計劃和建設目標。
(1)擬定數字化信息系統的基本框架,選定或開發系統應用軟件。
(2)進行資料數據的采集與錄入,建立規范化的信息報送、錄入制度,豐富信息資源庫。
(3)在試運行的基礎上完善、改進和提高,收集整理出現的問題,召開專家研討會,集思廣益,提出改進方案。
(4)加大資金投入,在條件成熟的基礎上,推廣成功經驗,提高覆蓋率。
3.4突出多部門、多方位聯動,加強上下級和相關部門間的協調外部檔案信息涉及到上級主管部門、基層單位、橫向部門;內部則涉及多個管理職能部門,信息內容包括班子建設、管理、任免、檔案、教育、統計、考核和考察進而黨員統計等方面。因此,數字化信息系統建設必須突出多部門協作、多方位聯動的特點,制定高效合理的信息采集、維護和使用制度,明確界定各級、各部門的責任、權限和義務,形成規范、有序、統一的運行機制。
3結語
關鍵詞:醫學院校,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整合
現代高校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特別是隨著各高校學生人數急劇增加,新教學樓、新教室的不斷擴建,教學方式的多樣化等一系列因素使學校對多媒體、網絡教學、辦公應用系統等信息化技術依賴越來越大,數字化校園建設已經成為各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醫學院校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需要對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等信息資源進行全面的整合,以實現統一的管理。
一、數字化校園的涵義及意義
在傳統觀念中數字化校園一直被認為只是由一個一卡通系統和多個應用系統組成,例如各種辦公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人事系統和財務系統等。但由于各個系統中的信息,數據保存格式以及操作人員的權限設置都不一致,并且各系統由于開發商的不同很難做到統一的接口,系統間通訊困難,對于整個校園來講只是一個個“信息孤島”,造成大量冗余、錯誤的信息,因此這樣的“數字化校園”只是一個狹義的概念,并不能完全發揮信息化的優勢。而數字化校園真正的涵義是指以校園網絡為基礎,利用計算機、各種通訊手段對學校里各種辦公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統一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統一的身份認證、權限控制、教學資源管理以及對人事、財務、后勤等信息系統的統一管理等。數字化校園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超越傳統意義上的校園,它是一個基于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的虛擬校園,使現實的校園環境得到延伸[1]。
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對于高校的管理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數字化校園是一個虛擬化的校園,它超越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使學校的跨地域業務得到有效開展,對學校建立創新型的教學模式,開放式的教育環境,多層次的管理方法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其次,數字化校園以網絡通訊為基礎,通過計算機處理大量的信息,使學校教工把一些查詢、統計、計算等工作交給計算機來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再者,數字化校園成功解決了學校“信息孤島”的問題。數字化校園的成功實施,能把學校里各個分散的系統整合,實現數據的統一管理,避免出現數據的重復檢索、錄入。例如圖書館的圖書借閱系統,里面的人員信息不需要重新錄入,可以直接從人事處數據庫中調用,有效解決了數據的不一致問題。
二、國內外相關課題的研究現狀
“數字化”這個概念最先是由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于1998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科學中心發表的題為《數字地球---21世紀認識地球的方式》(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in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報告中首次提到的,他提出了數字化地球的概念,此后,“數字化”名詞在全球流行開來,各行各業如數字化城市、數字化校園、數字化圖書館等名詞接二連三被提出。
近年來,校園數字化建設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高校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
在國外,英國信息教育技術走在前列。1998年1月英國啟動了全國學習網,利用網絡的高速優勢把學校、科研機構、圖書館等網站連為一體,為網絡教育開辟了途徑。2002年,英國全國學習網的網絡連接所有家庭、社區、學校、醫院、社會服務以及大眾媒體轉播系統、單位,基本能滿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職業教育、終身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國內大學信息化基礎建設方面,在90年代初,建成校園網并通過CERNET建設與國際互聯網連接的大學總數不過10所左右。到1999年,已經有500余所大學建設了結構先進、功能完備的校園網絡。2002年,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共同啟動了亞洲地區第一個國際性的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項目,對亞洲地區各國高校信息化建設、發展的最新動態和信息,進行研究。
現階段醫學院校信息化建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學校以醫學專業為主,信息化意識不強,缺乏專業的信息化建設人才隊伍;二是信息化建設各自為政,存在重復建設現象;三是信息化建設進程緩慢,沒有建立網上自動辦公系統和智能化決策支持系統。
三、數字化校園建設目標
醫學院校數字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建成一個適合學校校情的數字化校園模型,即“統一平臺+統一門戶+多應用系統”的建設模式,從而實現校內教學、管理、科研的全面信息化、網絡化。免費論文,整合。
1.統一平臺是指一個高性能的、負載均衡的、可擴展易維護的、高安全的應用軟件、硬件以及數據庫平臺。其中包括統一信息門戶平臺、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和統一公共數據平臺三大基礎平臺。
2.統一門戶是指要建成一個統一的、開放的、能提供信息共享并能提供多種應用服務的高效穩定的門戶中心。
3.多應用系統指為滿足各種教學、管理、科研等日常業務的需要而提供的各種信息化軟件、工具等,如教務系統、人事管理系統、財務系統、科研管理系統、學生管理系統等,這些系統從統一的數據庫平臺調用數據,共享規范標準格式的數據,提供統一的接口程序。
通過數字化校園的標準建設,集成現有的應用系統,在新需求下開發新的應用系統,從而實現校園的信息共享和傳遞,最終構建一個集教學、科研、管理、活動為一體的信息化環境,實現學校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免費論文,整合。
四、數字化校園建設內容
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是在現有網絡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對校內所有信息化資源(包括各種應用系統、數據庫資源、認證系統等)進行全面整合的過程。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各個環節必須互相緊扣,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確保各個環節協調發展。醫學院校的數字化校園建設可以結合自身特點,發展幾項特色項目,如虛擬實驗室、虛擬醫院、虛擬手術臺等。
數字化校園的總體架構設計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統一身份認證平臺、應用系統建設
1、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基礎網絡平臺、弱電系統和IDC數據中心建設,是建設好數字化校園的基本保證,為數字校園提供最底層的網絡、硬件支持。
(1)基礎網絡平臺、弱電系統
(2)IDC數據中心
IDC數據中心是由一系列的硬件、軟件、相關網絡組成的整體,它作為全校數據流轉與交換的中心,主要包括主機系統、存儲系統、網絡系統、安全系統等硬件設備和數據庫系統、應用服務器、目錄服務器數據匯聚設備。
2、統一身份認證平臺
在數字化校園中,各個系統之間經常需要相互協作才能完成一項任務。但對于同一個用戶來說,如果不同的系統都要不同的登錄信息,并且要重復登錄,這就給用戶帶來極大的不便,也給系統加重了負擔。而所謂的統一身份認證就是對校內各個不同的應用系統采用統一的身份認證系統,為各應用系統的集成奠定基礎。
目前高校身份認證管理存在以下問題:
(1)由于目前校內各個系統都是分散管理,因此就難以統一管理用戶的賬號,這就難免會對一些賬號信息進行重復管理,增加管理成本。免費論文,整合。
(2)賬號的使用沒有落實到實名,一個賬號存在多人使用的現象,在出現安全事故時難以明確責任,因此在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免費論文,整合。
(3)不同應用系統之間的認證模式和規范不同,安全等級劃分標準也不同,不便于全校的安全管理。免費論文,整合。
(4)一個用戶如要使用多個應用系統,就必須記憶多套賬號信息,并需重復登錄,給用戶的操作帶來極大的不變[2]。免費論文,整合。
3、應用系統建設
應用系統主要有一卡通系統、數字圖書館、教學系統、學工系統、人事系統、財務系統、精品課程等。
(1)一卡通系統
一卡通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校內各系統連接的樞紐。校園一卡通以校園網為基礎,集成各種計算機網絡設備、數據終端,以IC卡為載體實現校園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建成以后,將取代以前校內的各種卡證(如借書證、飯卡、工作證、學生證等),真正實現校內工作、學習、生活的“一卡通”。
(2)數字圖書館
數字圖書館是數字化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運用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把處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存儲,并通過網絡向廣大讀者提供多媒體信息資源的虛擬化圖書館。數字圖書館不受地域空間的限制,能最大限度地共享各地信息資源。
(3)教學系統
教學系統主要有教務管理系統,它管理的對象主要有學生信息、教師信息、管理人員信息以及教學資源信息(如教室、多媒體等)。而它主要實現的功能有:排課、選課、考試安排、教學測評等[3]。
五.結束語
數字化校園已經成為建設現代化高校必須面臨的課題。數字化校園建成后,將很大程度上改變學校的教學、管理、科研等工作模式,更方便了校內的信息傳遞、共享。但國內醫學院校的數字化校園建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必須在初期做好整體規劃,以學校的中心工作為出發點有計劃地實施。
參考文獻
[1]傅霖,張凡,江魁.高校數字校園探索與信息標準化建設[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
[2]張應祥,吳健,孟彤.數字校園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及管理平臺設計,2010
[3]胡艷梅,羊牧.醫學院校數字化校園系統結構設計[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
進行數字圖書館建設是21世紀圖書館迎接網絡時代的重要戰略,這項工作關系著圖書館的生存與發展。雖然21世紀傳統圖書館和自動化圖書館暫不會消失,但隨著電子出版物的盛行,數字圖書館將居首位。未來的圖書館將以服務特色和技術手段論高低,能否迅速占有信息資源并向社會提供信息產品將成為衡量圖書館的標準。21世紀信息產業將為GPN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數字圖書館作為圖書館的主要方向,它的研究與建設水平將直接關系到我國圖書館在未來信息時代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認真研究在新世紀數字圖書建設這一重要課題。
當前,如何加快地方高校 圖書館的數字化改造,主動跨入數字化時代,是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科技論文??萍颊撐摹?/p>
1 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技術融合是現代圖書館發展的主體方向
傳統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的區別只是圖書館在發展階段上的區別,并不是本質意義上的區別 。因為計算機的大規模普及和Internet的暢通為數字圖書館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 而傳統圖書館的館藏、分類、編目、查詢、資源共享、傳遞等固有的模式,則是數字圖書館 產生與發展的堅實基礎,沒有傳統的圖書館,就沒有日后的數字圖書館。
2 人力資源是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關鍵
人力資源,即數字圖書館的專業人員、管理人員及其后續儲備人才,是建設數字圖書館的關 鍵。建設數字圖書館必須確立“以人為本”。傳統圖書館時代的工作人員的工作基本模式是 人與書的結合,或者說是以書為媒介與讀者的結合,也就是人與人的結合。而數字圖書館時 代圖書館員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與計算機的結合,也就是所謂的“人機結合”,工作人員得 通過計算機和計算機通訊網絡來獲取或提供信息服務。因此,數字時代圖書館員既要有扎實 的傳統圖書館學知識,又要兼備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知識,并要通曉知識產權 (版權)保護和網絡安全維護知識,即是通才、復合型的人才。美國報刊曾稱:電腦圖書館管 理員、對答網絡技術人員是21世紀頭10年將問世的10種興起職業中的兩種稀缺人才。而在我 國 由于圖書館數字化起步較晚,計算機在全社會普及率不很高,目前,各類高校特別是地方高 校圖書館尚囿于傳統的館藏、借閱工作模式。工作人員中的“兩多”和“兩少”現象較為普遍,即低學歷者多,非圖書館專業畢業者多;圖書館學專業者少,懂信息技術者更少。因此 ,高校圖書館要實施數字化建設,首先要解決人力資源這條“短腿”問題,必須注重對現有 人員的信息素質培養,突出圖書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專業教育,使之緊跟信息化的發展 步伐。同時,要花大力氣進一批能駕馭計算機開發、運行管理和維護的專業人才,并配備若 干名知識產權方面的專業人才,為圖書館的數字化改造、信息化發展和網絡化管理作好人力 資源的準備。
3 數字化資源是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前提
數字圖書館是一個分布式的圖書館群體,數字圖書館是面向對象的數字化多媒體信息庫,數字圖書館是與平臺無關的數字化資源集合。數字圖書館具有強大的信息傳播與功能。
數字化資源建設是發展數字圖書館的前提條件,不然,圖書館的數字化發展猶如無米之炊、 無本之木。數字化資源建設要立足于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館藏資源數字化;二是 社會資源館藏化。
4 組織模式創新是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保證
數字圖書館是一個開放式的硬件和軟件的集成平臺,通過對技術和產品的集成,把大量的各種文獻載體數字化,將它們組織起來在網上服務。它由五大模塊組成:各種載體數字化,數據儲存和管理,組成有效的訪問和查詢,數字化資料的傳遞和接收,權限管理和版權保護。
數字圖書館是一種嶄新的圖書館形態。建設數字圖書館,必須要構筑一個能與之相匹配的新 的組織模式。對此,我們通??梢詮娜齻€層面去理解:一是從數字圖書館構成要素去理解, 即數字資源、網絡化存取和分布管理;二是從技術層面去理解,主要包括用戶接口、預處理系 統、查詢系統和對象庫等基本構件;三是從社會組織系統方面去理解,作為社會整個的數字 圖書館與行為個體的高校數字圖書館之間各自的組織結構及相互關系。
從宏觀角度去探析數字化后的高校圖書館,它僅僅是日后社會廣義數字圖書館眾多節點的一 個點,是狹義的數字圖書館。目前,學術界對狹義數字化的高校圖書館機構設置(組織模式) 觀點各異。筆者傾向于按主題來設置和劃分高校圖書館的工作部門:
1)人文科學部門。負責人文科學方面數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詢、傳播等工作。
2)自然科學部門。負責自然科學方 面數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詢、傳播等工作。
3)數字系統維護部門。負責軟、硬件的維護,網絡系統運行安全,數據保存備份等工作,兼管知識產權(版權)保護及訴訟工作。
4)管理部門。保障圖書館內部信息的通暢,負責管理指令的下達、執行和反饋,進行上下溝 通業務聯系及館際間橫向協作等工作,并對圖書館的總體發展方向、管理目標,作出科學、 前瞻性的規劃。
按主題進行部門設置、工作分工的數字圖書館組織模式,是對傳統圖書館時代組織模式的創 新,大大精簡了傳統的龐大工作部門,便于按學科,按工作性質加以劃分,著重、著力于對 信息的采集、整合、傳播,突出信息咨詢服務,有利于優化人員結構配置,降低管理成本, 提升管理效能。按主題進行圖書館組織創新,實質是充分發揮專家型館員的學科“領頭羊” 作用,同時也迎合了數字圖書館各項業務之間相互交叉、滲透的發展趨勢。
同時,還要注重圖書館人員的素質提高。日后數字化高校圖書館的人員結構應加大高級專業 人員的比重,按數字化的發展建設進程,逐步增加既具圖書館專業知識,又有信息學、計算 機系統運行管理方面一技之長復合型人才的比例;要加大現有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力度 ,使之知識結構能適應數字化的發展要求。
5 改善硬件是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基礎
目前,高校圖書館大多在籌劃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盡管起點不盡相同,但都還屬轉型發展期 。數字化發展,硬件先行。科技論文。硬件建設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和靈活 的結構化布線系統,這樣,才能為日后數字化建設留足發展空間??紤]到高校數字化圖書館 以數據處理和應用為主,最大限度地滿足全校師生訪問館藏資源、網上資源的需求,因此在 選擇技術和產品時應選擇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可即時擴展,且易于維護??傊?,高校圖書館 的硬件條件改善要突出能創造開放式的信息環境,重點要抓住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建設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圖書館網絡及服務系統。
——多媒體閱覽室建設。
——書(刊)廳電子化建設。國論文
參考文獻:
[1]郭衛真.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68-69.
[2]杜寶娟.試論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1(4):52-53.
[3].吳志榮.數字圖書館——從理論走向現實.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10
[4]范曉鵬.關于我國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探討.圖書情報工作,2001(3)
內容摘要:近年來,高職院校迅速發展,圖書館建設面臨諸多問題。如何切合實際,高效地進行數字化建設,是各高校關心的問題。本文從數字化建設內涵、定位、建設思路方面進行分析,以期能對高職院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起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和管理
近年來,高職院校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一支重要力量。圖書館作為高職院校一項重要的辦學指標,其建設水平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辦學水平。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程度普遍較低,尤其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對其重要性仍然沒有充分的認識。本文擬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進行闡述,以期對高職院校的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提供參考。
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內涵
圖書館數字化,是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不斷成熟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早在上世紀70年代,圖書館學界就提出了“電子圖書館”、“虛擬圖書館”的概念;上世紀80年代末,“數字圖書館”概念開始出現。數字圖書館遂成為提供內容浩繁、經過整序的多媒體數字化信息和知識庫的機構。從圖書館數字化的演變中可以看出,圖書館數字化是文獻信息從加工、組織、存儲、傳播方式到信息服務領域的全面變革。
由于信息社會的到來,各種知識增長迅猛,學科交叉迅速發展,文獻量大幅增加,出版物種類繁多,學科文獻分散,網絡信息資源爆炸式增長,這就使得人們通過傳統的文獻工具來全面獲得某學科文獻資源已經變得相當困難,客觀上要求通過數字化建設,建立一套數字化專業工具,從而提高文獻利用的針對性和效率,更好地滿足高職院校師生的教學和科研需求。
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定位
(一)規模定位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已經實現了基本業務工作的自動化,但在數字化建設上,相當多高職院校圖書館還處于起步階段。針對這種情況,高職院校在進行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時,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充分考慮人財物各方面因素,不能求大求全,可以采取“引進加自建”的模式,即引進2-3個交叉覆蓋本校所有學科的綜合數據庫,注意文獻類型差異性和內容的交叉性;建設1-2個圍繞本校強勢學科,能體現本校特色的學科數據庫,建立并完善具有本館特色的文獻信息資源。在數字化建設的同時,不能放松傳統文獻資源的建設,要使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二)服務定位
立足于為本校教學和科研服務,在滿足本校師生需求的前提下,大力宣傳圖書館的職能,擴大圖書館影響;加強對圖書館服務工作的科學研究,拓寬開發利用的途徑,培訓指導用戶,充分快捷地利用信息資源;開拓用戶信息市場,面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必須強調的是,要特別注意收集讀者的意見和建議,保證讀者信息反饋渠道的暢通,通過建立與讀者交互的平臺,及時發現并解決讀者使用中遇到的問題。在信息的服務與利用上,應考慮向個性化、主動服務方向發展,使讀者可以根據需要定制信息、提供個性化web頁面、向讀者主動推送其所關注的學科方面的信息。
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具體思路
(一)引進數據庫
引進數據庫是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高校圖書館都不可能走數字資源完全自建的道路。高職院校圖書館普遍存在人財物比較緊張的情況,因此在引進數據庫時應慎重決策。一般應遵守以下原則:內容符合本校學科需求,尤其要保證重點學科需求;首先保證教學型資源,科研型資源視學??蒲行枰_定;充分考慮性價比,選擇性價比優良的數據庫;優先選擇公認的、權威的數據庫;優先考慮集團購買的方式,爭取更多的優惠;購買前爭取數據庫的試用機會,充分征求讀者意見。
大型的綜合型數據庫,一般比較昂貴,對硬件設備有較高要求,多數高職院校難以承擔軟硬件投資,因此,采用包庫購買方式是比較理性的選擇。數據庫商一般會將用戶購買的資源以光盤方式交給用戶,隨著學校發展,條件允許時,可以考慮將數據庫升級為本地鏡像站點。
按照學科需要、數據庫的交叉性和經費因素綜合考慮,在數字化建設開始時,可以選擇包庫購買CNKI學術期刊數據庫,參與集團購買維普科技期刊和超星電子圖書全文數據庫,按篇計費的方式購買萬方數據庫,這些數據庫涵蓋了大部分學科,并且文獻收錄有一定的交叉和互補,基本上能夠滿足高職院校的教學需要。在科研方面,由于高職院校科研方面文獻需求相對較少,少量的科研文獻需求可以通過文獻傳遞途徑解決。一旦科研工作步入常規化軌道,圖書館可以考慮購買專業性更強、快速反映學科前言動態的數據庫。
(二)自建特色數據庫
自建數據庫是體現本校特色極佳的方法,是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自建數據庫之前,要做好充分調研,了解目前國內高水平大學和同類型院校圖書館的情況以及本校的學科特色等。
1.國內高校自建數據庫的現狀。國內高水平大學和國家重點高校由于具備政策、資金優勢,在自建數據庫上起步較早,了解他們建庫的現狀,有利于全面把握此項工作。目前,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高校自建數據庫從內容上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書目。包括圖書、期刊、古籍、報紙、報告、專題、教參等各種書目。
學位論文。反映本校的特點和學術水平,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文庫。廣泛收集本校教職員工的學術著作以及非學術資料(如日記、書信、手稿、照片、繪畫等),具有濃烈的校園文化氣息。
古籍。很好的解決了藏與用的矛盾,既方便使用,又有利于原始文獻的保護。
學科專題。根據學校的重點學科,系統收集并加工整理館內外相關的各種類型文獻資料。
視頻點播。采用在線或下載方式提供多媒體服務,主要收集音樂、影視作品及外語聽力資料,集學習、娛樂為一體。
隨書光盤。越來越多的圖書附有光盤,隨書光盤已經成為重要的館藏資源,建立隨書光盤數據庫有利于提高光盤利用率及保護光盤。
學科導航。以學科為單元對Internet上相關資源進行收集、分類、組織和整理,建立分類目錄式資源導航體系。
專題研究。圍繞某一特定的研究專題收集的文獻資料。
2.自建圖書館數據庫的選擇與原則。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還不具備在一定范圍內的優勢學科,圖書館可以按照學校的學科發展規劃,對重點發展學科做好前期資源積累準備工作,待條件基本具備立刻啟動建設項目。具體而言,可以先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針對隨書光盤管理難、視聽資料使用受設備限制,師生論文缺乏交流平臺等狀況,可以從實際出發,建設隨書光盤系統、論文、視頻點播系統、學科導航。通過將隨書光盤制作成iso格式文件,論文先制作成pdf文檔后,再打包為iso文件,用非紙質資料系統進行,通過linux系統的掛載技術,實現網上在線瀏覽和下載使用。隨書光盤與書目數據緊密結合,實現雙向互檢,解決了書與盤單獨收藏時同時獲取兩者的困難。視頻點播系統收集了館內所有視聽資料,同時從網上下載大量的視聽學習資料,轉制成流媒體格式,結合本校學科進行分類后到網上,供在線或下載使用。另外,籌建全校各專業教學參考書全文數據庫。首先,主要通過購買方式獲得全文,對館內有紙質館藏又買不到的圖書,則通過掃描制作成pdf文檔。廣泛收集網上資源,同時借鑒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高校的成果,建立本校學科導航,方便師生查找網上專業資源。
論文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數字圖書館,概念和特征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網絡技術、數碼存儲與傳輸等技術的全面推廣普及,使的人們對文獻信息的加工、存儲、查詢、利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數字圖書館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應運而生,成為21世紀圖書館的發展趨勢。本文擬就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和建設的情況做一些介紹。
1 數字圖書館的概念
1. 1 數字圖書館的定義
數字圖書館(Digital Library)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信息圖書館。簡單地說數字圖書館是用數字技術收集、存儲和組織信息,并通過計算機網絡查詢和檢索信息的一種現代化信息系統。它既不是圖書館的數字化概念和特征,也不是以印刷載體文獻為依托的圖書館文獻信息開發工作的簡單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論文范文。圖書館的自動化、網絡化和圖書館資源的數字化是現代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過渡的必要階段,但并不是數字圖書館。數字圖書館是一個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依托,以分布式的海量數字化信息資源庫為基礎,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為目的的超大規模信息服務系統。它既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飛速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信息時代重要的社會需求。
1.2 數字圖書館的基本特征
數字圖書館是一個開放式的硬件和軟件的集成平臺,通過對技術和產品的集成,把當前大量的各種文獻 載體數字化,將它們組織起來在網上服務。從理論上講,數字圖書館是一種引入管理和應用數字化技術的方法,它的特點是:
1、信息資源數字化:數字圖書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將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各類傳統介質的文獻信息進行壓縮處理并轉化為數字信息。
2、信息傳遞網絡化:數字圖書館將依托由高速寬帶網構筑的因特網,以高速度、大容量、高保真的計算機和網絡系統,將世界各國的圖書館和無數臺計算機聯為一體。信息傳遞的網絡化帶來了信息服務的跨時空、信息利用的開放化概念和特征,以及信息傳遞的標準化與規范化。
3、信息利用共享化: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數字圖書館既能通過網絡交換各自的數字化館藏信息和電子出版物,也能使分散在各地的用戶方便地利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儲存單位的信息資源。不僅體現出跨地區、跨行業的資源無限的特征,還體現出跨地區、跨國界的資源共建的協作化和與資源共享的便捷性,充分體現了數字圖書館資源的共享性
4、信息提供知識化:數字圖書館不僅提供原始文獻,還將提供更深層次的信息服務,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和重組,形成符合用戶需求的知識,或幫助用戶找到解決方案,并對提供的知識產品的質量進行評價。
5、信息實體虛擬化。網絡環境下以各種文獻為載體的知識信息,都可以方便地轉化為數字形式,并在全球范圍傳輸。任何一位擁有個人電腦的用戶,都可以十分方便的享用在數字圖書館龐大的資源體系中分布式地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圖書館的資源論文范文。數字圖書館創造了一個奇特的信息空間概念和特征,用戶對館藏的利用將不在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6 信息資源管理的自動化 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相比,最根本的區別就是能將文獻信息管理全過程收集、整理、加和傳輸從傳統的手工操作或半自動化完全過渡到自動化、智能化狀態
2 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內容和意義
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摘要的。讀者可以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快速獲取自己所需的文獻資料。
3當前高校數字圖書館存在的問題。
3. 1 技術問題 數字圖書館所面對的存儲對象和技術領域遠遠超出了目前傳統圖書館的范圍,所涉及的技術有:數字化技術、超大規模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數據庫分析與處理技術、信息抽取與檢索技術、自然語言理解技術等。這些技術課題的突破是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核心內容和最繁重的任務。
3.2資源浪費問題
從數字圖書館概念的提出到現在許多高校圖書館紛紛投身于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行列,只有短短幾年時間,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與協調,數字圖書館標準不一,相關立法尚未制定和執行,各單位之間的利益又難以找到彼此都認同的平衡點,同時,有的單位抱著“急功近利”的思想而片面地追求數字化資源的量,有的單位則是忽視自身館藏的特點和學校教學的實際情況概念和特征,這就造成我國不少高校在盲目地建設數字圖書館,合作建設少、各自為政多的現象屢見不鮮,各數字圖書館的用戶檢索界面、檢索語言和管理系統等存在較大差異,不同館的數據庫各不兼容,各系統之間難以相互聯通、應用,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資源浪費在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上。
3.3知識產權問題數字圖書館的信息加工、整理、復制、翻譯、利用、傳播等都是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中進行的,網上信息由于具有高度流動性,必然對傳統著作權保護的地域性和時間性產生沖擊,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知識產權,而這是數字圖書館建設中面臨的主要法律問題。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法律規范,互聯網就不能健康發展。如何既保護作者的知識產權,又讓各類文化科技成果納入數字圖書館概念和特征,為更多的人服務,一直困擾著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同時網上信息形態的多樣性又對傳統知識產權法的穩定性與適用性提出挑戰,而隨著公眾權利意識的增強以及人們利用數字圖書館認識的增強,在網絡資源的使用中,如何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就成為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3.4 資金問題
數字圖書館建設是一個龐大、系統、長期的工程,硬件設備和軟件資源的購置、網絡布線工程、人員培訓、數字化資源的更新、館藏文獻的數字化轉換等等,都需要充足的經費作后盾,但經費不足偏偏又是困擾高校圖書館發展的老大難問題。重點大學及進入“211工程”的大學數字圖書館建設與開發有專項撥款,而普通高校圖書館經費來源單一,主要依靠學校撥款,近年來圖書、刊物價格大幅度暴漲概念和特征,以致許多館連每年的紙質文獻購置、業務培訓、科研、獎勵等各項基本經費都難以維持,開展數字圖書館建設更是舉步維艱論文范文。
3. 5 安全問題。數字圖書館的特點之一, 就是信息資源的數字化, 而數字化狀態下存儲的信息, 極易受到外力的干擾與破壞, 如不可抗拒力的破壞、自然環境的影響、人為的破壞、特別是計算機病毒的入侵, 都會對整個的信息資源系統造成極大的破壞; 自身的技術問題、管理員的技術問題, 也會對信息資源造成破壞; 另外還有法律問題、產權問題、壽命問題、閱讀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一一加以解決。3. 6 圖書館員素質問題隨著數字圖書館的興起,館員隊伍中專業人員與技術人員少、工作熱情欠缺、年齡老化等問題突顯出來。由于圖書館地位歷來沒受到足夠重視,致使計算機、自動化等方面的人才擇業時很少會將圖書館置之優先考慮的范圍,同時館內不少人才又跳槽另謀高就。對現有館員隊伍缺乏系統的、有計劃的在職學習和培訓,館員的業務水平難以出現質的提高,知識結構和觀念落后陳舊,無法適應提供數字化信息資源服務的4 對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的若干建議4.1 加強數據庫建設。 在建設數字圖書館的具體操作過程中,數據庫建設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基礎工作。高校圖書館之間聯網后,數據庫將成為讀者查詢文獻的重要資料庫。這就要求圖書館一方面做好按類回溯建庫工作,實現館藏書目數字化;另一方面建設各種專題數據庫概念和特征,根據各種專題類型分門別類,制作全文數據庫,讓信息資源盡快轉化為生產力,為實際工作服務。
4.2 標準與法規的制定和實施在進行高校數字圖書館研究和建設數字資源庫的過程中,應借鑒發達國家數字圖書館建設的經驗教訓,盡早制定統一的適合中國數字圖書館建設的資源描述、標識、查詢、交換和使用的標準規范及法規;盡量使用國際標準,對那些不是按標準格式進行組織的資源庫,也必須考慮數字項的充分描述,并要有靈活的接口,以保證日后對數據的轉換與銜接;同時在進行資源庫的加工過程中要考慮對版權問題的處理,以做到充分地尊重知識、尊重智慧,使我國高校數字圖書館在建設伊始概念和特征,便遵循標準化、規范化、法制化管理的發展原則。4.3 加快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數字圖書館工作要求管理人員具有較高學歷和專業素質,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識結構的人才,如計算機、網絡信息加工與管理、知識產權與保護、數字圖書館運營與管理等方面人才。圖書館只有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方能保證數字圖書館建設持續不斷地順利進行論文范文。加強館員隊伍知識結構的調整,引進既專于圖書情報學知識和技能,又掌握先進的自動化、網絡化技術和一定的外語水平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系統地組織在職員工進行業務技能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培訓和進
4.4 開發新的信息資源
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要求圖書館必須注重信息資源的建設。數據庫資料是數字圖書館的重要信息來源,數據庫建設與網絡建設互為一體。在從事網絡建設的同時,必須考慮數據庫的建設,注重信息資源庫的擴充與更新。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信息時代新的信息不斷涌現,用戶的信息需求不斷發生變化,數字圖書館的信息庫存就要進行擴充和更新。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庫的運行與維護關鍵詞表的擴充與維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數據庫的質量。4.5 保持自身特色重視特色館藏的數字化轉換。只有加強具有本館特色的文獻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建設,才能更好地在資源共享中受益概念和特征,這也是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的一大亮點。
5 結束語
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本質是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實用的服務,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和讀者的具體需求還有很大的距離,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已相繼正式啟動,但是要建設好還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任重而道遠,只要我們齊心協力,高校數字圖書館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楊宗英等.數宇圖書館的發展.見:情報學進展(第四卷).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1
2盛小平.數宇圖書館體系結構的比較研究[J].圖書館雜志,2002,(12)
3初景利.國外對數字圖書館概念的認識[J].圖書館,2001(6):1-4.4鄧香蓮.數字圖書館的研究起源與概念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3(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