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4 02:36: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疾病護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肝膽疾病患者,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確診。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齡37~79歲,平均年齡(48.0±10.4)歲,其中重癥胰腺炎12例,膽結石15例,膽囊炎13例,急性膽管炎10例。全部患者均不存在意識障礙及精神疾患。本組患者均知情同意后,隨機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措施,例如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工作、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對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主要實施優質護理,其中優質護理方法具體如下:①構建良好的醫療環境。臨床對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前,首先應為患者創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就醫環境和住院環境,同時還應該保證病房中的清潔度以及適宜的濕度和溫度,從而讓患者保持一個愉悅的治療心情。護理人員要注意著裝和言談,語氣要輕緩,服務要優質全面,并且積極主動的為患者服務,努力營造一個優質服務空間和舒適的治療環境。加強對護理人員工作的監督,使護理工作能落到實處,采取一定的獎懲制度,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②心理護理?;颊邔Σ∏槿狈α私饣蛘邔χ委熜Ч磺宄葼顩r會使其產生焦慮、緊張以及恐懼等不良心理,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中一定要加強患者的心理干預,提高患者對自身病情的認識程度,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等各項工作。另外,還應該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和各種疑惑,以實現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護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提升治療的信心。此外,護理人員也要與患者的家屬進行密切的聯系,叮囑患者家屬給予患者貼心的關懷和心理的撫慰,幫助患者順利度過難關。③對需要手術的患者,護理人員必須根據手術的要求做好術前準備以及術后的護理工作。例如術前禁食水、留置導尿管、灌腸和備皮等各項手術準備工作。在手術過程中,應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發現異常應立刻報告,及時處理,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根據手術的不同情況,幫助患者安排舒適的臥位,在手術后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還不太穩定,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嚴密的病情觀察,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定時為患者翻身、叩背,保持皮膚清潔,保持床單清潔、干燥、平整、無渣屑。④飲食護理。肝膽疾病患者的飲食是很關鍵的,否則會影響到患者的身體恢復。建立符合患者實際情況和身體需要的飲食結構,囑患者食用維生素和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禁食刺激性食品和油膩食品,確保營養的充足攝入。根據患者的要求和病情需要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對于無法自主進食的患者主動協助其吃飯,密切觀察進食后反應。⑤引流護理。要密切關注引流物的量、顏色、性狀等情況,確保引流管的順暢,一旦發現引流異常要立即采取相應措施。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采用醫院自行制作的護理滿意情況調查表進行,其中調查項目主要有入院指導護理、生活護理、健康教育、護理服務質量、服務態度以及出院指導服務等各項指標,分為滿意和不滿意兩種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對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照組護理滿意例數為18例,護理滿意率為72.0%;實驗組護理滿意例數為24例,護理滿意率為96.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小結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診斷和治療的70例神經內科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齡24~68歲,平均47.6歲。所有患者經過臨床診斷均為神經內科疾病,其中重癥肌無力21例(占30.00%),三叉神經痛13例(占18.57%),坐骨神經痛11例(占15.71%),神經系統變性疾病10例(占14.29%),遺傳病8例(占11.43%),周圍神經病(四肢麻木、無力)7例(占10.00%)。根據隨機原則將其等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基礎護理,試驗組患者接受基礎護理和心理護理?;A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用藥護理。在患者治療過程中,由于經常服藥,容易產生厭惡感,可能發生不吃藥、自己減少藥量的情況。由于無法遵從醫囑服藥,因而很難達到治療目的,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病情的改善。護理人員要督促患者按時服藥,向患者說明不按時服藥的后果,引起患者的重視。(2)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神經內科的患者在治療后出現后遺癥的幾率較大,致殘率較高,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協助患者進行神經功能鍛煉。藥物治療結束后定期到醫院復查,還要向患者普及神經內科疾病的相關知識,讓患者認識、了解疾病,掌握疾病的預防、治療方法,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心理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保持良好溝通。許多患者由于疾病產生傷感、抑郁、煩躁、孤僻、易激動等不良情緒。對此護理人員要耐心與之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解答患者疑問,盡量幫助患者消除顧慮,配合治療。(2)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颊叱跞脶t院時,容易產生陌生感和焦慮感,護理人員及時主動與患者接觸,真誠地與之交流,給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信任感。同時主動向患者介紹醫院情況、治療方法等,消除其心理顧慮,自覺配合治療。(3)爭取家屬配合。在治療過程中向家屬進行宣傳教育,普及疾病知識,避免患者受到不良外界刺激,爭取家屬的配合,加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4)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環境。病房的環境對患者的心理狀態起著巨大作用,適宜的溫度、濕度,良好的通風,柔和的光線,干凈的床單、被褥都會讓患者感到溫馨和舒適,有助于患者康復。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共設20道題,每題分值為1~5分,最終得分>80分視為非常滿意;60~80分視為比較滿意;<60分視為不滿意。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4.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小結
關鍵詞:內科;護理工作;組織和管理;疾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2)11-0466-02
1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 患者對醫療護理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醫患糾紛呈上升趨勢, 成為困擾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的難題之一。因此, 減少護理不安全因素,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已成為當前醫院護理管理面臨的迫切問題。做好安全隱患的防范管理機制, 是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防止發生醫療糾紛的重要保證。分析護理安全隱患的原因, 探討減少差錯發生, 保障患者安全的措施, 是護理人員尤其是護理管理人員面臨的嚴峻課題, 具有較大的臨床意義。
2內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2.1由于護理人員工作不到位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就從內科護理人員的工作來看其隱患主要是因為醫護人員的護理操作不規范、專業技術不過硬、缺乏應有的責任心或者對病人的人文關懷比較缺乏以及醫護人員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等等這些都是帶來安全隱患的原因。其中醫務人員不規格的操作行為主要表現在沒有按照醫生的要求來嚴格的執行工作,發生越級代簽的情況,或者沒有及時、準確的記錄病人的情況,沒有及時的反映病人的病情。有的醫務人員缺乏責任感甚至擅自的修改護理記錄,導致記錄不清晰帶來護理的麻煩。法律意識淡薄主要表現在缺乏應有的衛生法律意識和醫務人員自我保護意識,由于護士過多的關注病人的病情,而忽視了病人的感受以及病人的合法權力,比如隱私權、知情權等等造成對病人的傷害。
2.2由于管理不善導致的安全隱患:內科護理的管理制度直接影響到護理質量和安全,如果醫院的管理者相對缺乏護理管理的意識,管理者自身的管理經驗和素質不夠,那么必然缺乏應有的風險防范意識,這樣就會使得醫院的安全管理工作非常的薄弱。這樣就會使得醫院制定的護理管理制度也不會健全,對醫護人員的護理工作無法有效的控制和監督,其管理上的漏洞會使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2.3由于患者自身缺乏相應的知識導致安全隱患的存在:一般而言患者以及患者家庭或是社會都會對醫院給予較高的期望,如果出現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屬對其醫院的治療表示不滿意,那么他們往往會失去對醫務人員以及護士的信任,這樣他們就很可能不按照醫生的要求來進行護理活動。正是因為這樣不規范和不科學的自我行為導致了安全隱患的存在。我們知道對于患者而言由于其疾病的原因往往會導致其心理發生相應的變法,往往會出現患者對自己的疾病的認識不足,心理的承受能力差,這樣就極容易產生焦慮不安的心理,導致做什么事都是心煩意亂,無法鎮定,從而給護理工作帶來無限的隱患。
3安全隱患的消除及防范措施
3.1努力提高內科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理論知識。一般而言內科患者的病程是比較長的,大多的內科患者都需要長時間的住院治療,這樣的話就對護理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護理人員有足夠的耐心、愛心以及責任感,只有這樣才能給患者始終如一的照顧和護理。在工作中要不斷的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增強醫護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更新觀念,不斷的擴展自己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有能力面對各種突發狀況,更好的完成護理工作。
3.2不斷的加強和提高內科護理的管理水平。通過研究表明,內科護理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安全隱患發生的次數。醫院的管理者必須要不斷的加強安全防范意識教育,規范管理工作,對醫護人員提供必要的培訓和法律法規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識。同時可以采用績效考核與獎懲制度結合的管理方法,定期的組織護理理論與技術的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水平。同時要不斷的致力于護理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努力建立健全護理管理制度,加強控制與監督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做好本職工作,有效的減少醫療安全事故的發生。
3.3不斷的加強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教育指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和患者良好的溝通與配合可以有效的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在這個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要轉變思想觀念,必須要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做到以患者為本。要尊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知情權、隱私權等等。必須一絲不茍的把本質工作做好,注重護理工作中的語言行為的適當,要努力為患者創造一個良好和諧的就醫環境。給予患者以及家屬溫暖與關懷,只有在這樣融合的護理關系中才能降低安全隱患,才能保證患者的早日康復。
4結束語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 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或死亡。在護理安全管理中, 必須抓好護理人員的安全質量教育, 提高護士對護理安全重要性的認識, 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加強質量控制, 嚴格控制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我科通過對存在隱患因素的認真分析, 并制定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 加強護理安全隱患的干預能力與預見能力, 建立長效防范管理機制, 持續整改, 防患于未然, 大大降低了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閔燕華, 吳少華. 神經內科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 [期刊論文]. 《中國醫藥指南》, 2011年31期
[2]邱笑玲. 神經內科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 [期刊論文]. 《基層醫學論壇》,2007年8期
[3]程紅彥. 在內科護理中如何消除和防范安全隱患 [期刊論文].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年8期
[4]田翠芳. 對腫瘤內科護理安全隱患的研究與分析 [期刊論文]. 《吉林醫學》,2011年36期
[5]奚春芬.神經內科護理常見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 [期刊論文].《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40期
[6]蘇保華.神經內科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 [期刊論文].《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年5期
**年上半年“三基三嚴”培訓及考核情況總結如下:
一、根據臨床工作需要選擇培訓及考核內容,扎實開展三基培訓工作,涵蓋的內容包括:
(一)基礎理論方面:包括與疾病診斷、治療有關的醫學基礎理論。如:生理、病理、藥理學、輸液、輸血的基本理論,常見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和處理原則等基礎理論。
(二)基本知識:包括為疾病診斷、治療的臨床醫療知識。如:醫療護理診療規范、各種疾病的陽性體征、各種檢驗標本采集方法。各種藥物的基本成分、使用方法及適應癥等。
(三)基本技能:包括衛技人員應具備的診斷、治療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能根據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結合病人的病情,擬定出診斷治療計劃等的思維判斷能力。
二、選用了多種培訓方式方法
采用醫院組織培訓與科室集中培訓兩結合的方式方法??剖依每浦魅尾榉浚繒话嗉懊恐軜I務學習時間學習新知識,并對急救常用技術采用現場操作演練考核,定期舉行急救模擬演練。
(二)加強對新入院職工的培訓力度。醫院嚴格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要求及職工個人專業要求安排新職工科室輪轉。各科室均由培訓、考核小組負責新入科人員的培訓與考核工作,同時相關職能部門加大了對新入崗人員的監督力度,定期組織考核,使新上崗人員能夠扎實有效的掌握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保證醫療安全。
通過行之有效的“三基三嚴”訓練與考核,臨床人員的“三基三嚴”水平和臨床工作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全院衛技人員“三基三嚴”培訓合格率達到100%,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得到有效落實,服務作風更加扎實、嚴謹,病案書寫質量有了明顯的進步,危重病搶救成功率、疾病確診率明顯提高,患者滿意度不斷提升,醫療投訴明顯減少,進一步夯實了醫院的基礎醫療質量,為醫院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三基三嚴培訓總結(二)
20xx年我院護理人員“三基三嚴”培訓及規范化繼續教育在院領導及各科護長的重視和支持下,園滿完成了預定目標,現總結如下:
2、邀請省繼教處到我院舉辦“護理繼續教育培訓班”,學時共45小時,授課的專家有主任護師林妹、醫師協會名譽副會長XXX等,專家們理論扎實、臨床經驗及教學經驗豐富,分別講授了“護理最新信息通報”、“護理專業發展趨勢及管理新理念”、“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心肺腦復蘇—2014年急救指南解讀”、“深化護理改革提高護理質量”、“推進優質護理服務持續發展”等內容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我院共有180人參 加培訓班學習,并全部考核合格,獲得Ⅰ類學5分證書。通過這次培訓班的學習使我院護理人員更新了觀念,掌握了新理論、新知識及新方法 醫,學。全在。線搜集。整理。
3、派出到省內外進修學習1—3個月的護理人員共9人醫學。全在分別為有護理管理和手術配合;派出護士長及護理骨干外出參加各類短期學術講座培訓班及參觀學習43次,外出學習人員回院后向護理部進行了口頭或書面的學習情況匯報,并安排科內、院內學習傳達,起到以點帶片的幅射作用,每月組織護理業務查房1次,進行操作考核一次,考核方法為每科隨機考核X名護士,并將考核結果與科室績效工資掛鉤,科室每月進行技能和理論考核一次;對新上崗護士進行崗前培訓;組織全院性護理人員“三基”、??评碚摷耙幷轮贫瓤己斯?次,平均參加考核率95%,對于考核不合格者給予補考,補考合格率100%。
“5.12”國際護士節舉辦護理人員技能競賽活動,XXX等9名表現突出的護士,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這次競賽活動,對于我院護理技能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論文關鍵詞:上消化道,出血,護理體會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腸和膽道等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病變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腸吻合術后的空腸病變所致的出血。現將我院2009~2010年收住的49例上消化道出血觀察、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組4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齡25~82歲。
1.2 嘔吐與黑糞觀察一般來說,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上者常有嘔血和黑糞。在幽門以下者可僅表現為黑糞護理論文,但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門以上病變亦可僅見黑糞,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門以下出血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嘔血??傊?,上消化道出血者均有黑糞,但不一定有嘔血。嘔血及黑糞的顏色、性質與出血的量和速度有關。嘔血呈鮮紅色或血塊提示出血量大且速度快,血液在胃內停留時間短,未經胃酸充分混合即嘔出;如嘔血呈咖啡色,則表明血液在胃內停留時間長,經胃酸作用形成正鐵血紅素所致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黑糞呈柏油樣護理論文,是由于血紅蛋白中鐵與腸內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鐵所致。當出血量大且速度快時,血液在腸內推進較快,糞便可呈暗紅甚至鮮紅。
1.3 出血量的估計和實驗室指標評估 嘔血說明胃內積血量達250~300ml;一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時一般不引起全身癥狀,如超過1 000ml即出現急性周圍循環衰竭的臨床表現,嚴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如患者由平臥改為半臥時即出現脈搏增快、血壓下降、頭暈出汗甚至暈厥則表示出血量大。大便潛血檢查具有快速、簡便、實用性強等特點,對明確消化道少量出血具有其他檢查不可替代的作用。檢查血紅蛋白濃度可判斷出血量。動態觀察血紅蛋白,可判斷患者出血是否停止和有無再次出血。
1.4 出血持續或停止的觀察48小時內未再有新的出血者可能提示出血已停止;第一次出血量大者易再出血,嘔血者比僅有黑糞更易再出血;門脈高壓出血比潰瘍病出血易再出血;老年人易再出血。有下列跡象者應認為有繼續出血或再出血:①反復嘔血及黑便次數增多護理論文,糞質稀薄、色澤暗紅,伴腸鳴音亢進。②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經補夜、輸血未改善者。③紅細胞計數、血細胞比容、血紅蛋白測定不斷下降者。④補液與尿量足夠的情況下BUN持續或再次升高者[2]。
1.5 氮質血癥觀察上消化道出血時可出現腸源性、腎前性及腎性三種氮質血癥。腸道出血量超過1 000ml時血BUN可升至正常的1倍,腸道無繼續出血1~2天血BUN可降至正常。在低血容量、休克被糾正后血BUN可恢復正常,否則可能有腎性氮質血癥的存在,應根據腎臟病變發展不同階段進行有效的搶救治療。
2 護理
2.1 出血的觀察護理 出血時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取平臥位并將下肢抬高30°以保證腦部供血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吸入氣管。保持安靜,保持呼吸道通暢。以粗針頭快速建立靜脈通道,并測定中心靜脈壓[1]。大量嘔血者應禁食。進行心電監護,保暖,準備吸氧。留置胃管護理論文,可及時抽取胃內容物監測出血情況,還可以從胃管注入治療藥物。準確記錄出入量,備好氧氣、吸引器、止血藥等急救器材以備急用。補充血容量,在配血的過程中可先輸入代血漿,對擴容及維持滲透壓均有良好作用。注意糾正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
2.2 心理護理 嘔血或黑便會使患者的精神緊張和恐懼,導致迷走神經興奮致使胃酸分泌增多、胃蠕動加強、增加胃腸黏膜損傷、削弱黏膜的保護因素而加重出血。因此,應關心、安慰患者,使其安靜休息護理論文,及時清除血跡污物以減少對患者的不良刺激。消除恐懼心理,有利于止血??梢栽试S家屬陪伴,使患者有安全感。
2.3 飲食護理根據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的不同飲食的要求各不相同。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消化性潰瘍出血伴惡心嘔吐者應禁食。大出血已有4小時以上不再嘔血或者從胃管抽出胃內容物未證明有新鮮出血者可進少量溫涼、清淡流質飲食,但需定時定量,這對消化性潰瘍尤為重要,因進食可減少胃收縮運動并可中和胃酸,促進潰瘍愈合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出血停止后漸改為營養豐富、易消化、無刺激的半流質軟食,少量多餐漸改為正常飲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止血后1~2天漸進高熱量、高纖維素流質護理論文,限制鈉和蛋白質攝入,避免粗糙、堅硬、刺激性食物,應細嚼慢咽防止損傷曲張的靜脈而再次出血。
2.4 體溫變化觀察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時體溫可不升;出血后24小時內或休克被控制后可能有低熱或中度熱,但體溫一般不超過38.5℃,可持續3~5天,這可能是出血分解產物吸收、血容量減少、貧血或循環衰竭等因素致使體溫調節中樞不穩定所致。體溫超過38.5℃應考慮出血后誘發感染,如持續不退或退后又上升應考慮再出血的可能。
2.5 衛生宣教各類消化道出血均有不同的誘因,如飲酒、過度疲勞、受涼、飲食不當、暴飲暴食、饑餓、辛辣刺激飲食、大量飲用汽水、服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藥物、情緒改變等都可導致潰瘍出血的發生。應將衛生知識交給患者護理論文,讓患者掌握隨診指標,如感頭昏、心慌、出冷汗、上腹不適、嘔吐或排黑便應立即就近診治。
3 討論上消化道出血易診斷,治療方案明確,護理質量的高低對疾病預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針對上消化道出血配合臨床治療,制定完整、嚴格的護理措施,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
【參考文獻】
[1]俞見容;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 2011年03期
[2]趙娜;上消化道出血的觀察和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6年14期
隨著生活質量和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也在提高,為了解優質護理并更好的運用,本文對優質護理在心血管內科的應用以及優勢進行了探討。趨向人性化的優質護理更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恢復、增加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建議在心血管內科中廣泛應用優質護理以增加患者滿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優質護理;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應用
2014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正式:目前,估計全國已有2.9億心血管疾病患者,且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占城鄉居民總死亡率的首位。心血管疾病持續上升的患病率已經成為社會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傳統的護理模式是以藥物護理為主,而優質護理不僅可以幫助患者康復、減少死亡率,還可以改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對心血管內科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提升醫院的整體服務質量。因此,為了解優質護理在心血管內科中應用的優點,本文進行了分析討論?,F報告如下。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以心血管內科心血管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根據研究需要,利用遼寧師范大學圖書館和中國知網、維普中文期刊、萬方數據庫等搜集查閱了與本論文研究相關的期刊雜志、學術論文和書籍,并將所收集的資料歸類整理。借鑒前人的研究方法,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最佳的思路和重要的理論基礎。
1.2.2邏輯分析法在了解患者需求和心血管內科護理目標的基礎上,對優質護理在心血管內科的應用以及運用優質護理所取得的效果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給予可行性措施。
2分析與討論
2.1優質護理與護理的關系美國護理學會將護理定義為“護理是診斷和處理人類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從這一定義可以引申出:現代護理學是研究如何診斷和處理人類對存在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反應的一門科學。優質護理則是指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1],“以患者為中心”指處處為患者著想,一切活動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緊緊圍繞患者的需求,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控制服務成本,制定方便、高效、人性化的護理措施,簡化工作流程[2]。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低耗、滿意、放心”的醫療服務[3]。護理技術又可分為基礎護理技術與專業護理技術。優質護理的實施一定是從多個方面入手,專業護理和基礎護理缺一不可?;A護理是優質護理的前提?;颊呷朐汉蟮脑S多細節都體現在基礎護理中,如若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如癱瘓、外傷、昏迷、休克、術后、高熱的患者,需要家人或護理人員去做,對護理的操作技術就具有一定要求,若達不到要求便會出現影響治療、加重病情的可能。因此,做好基礎護理是優質護理的前提[4]。專業護理是優質護理的根本。基礎護理技術做的好,專業護理技術不掌握,也不能被稱為優質護理。如護士對患者進行觀察,能在第一時間內觀察病情的變化并及時采取措施,避免病情加重,為救治爭取時間,挽救生命,這便是過硬的專業護理技術。因此,專業護理技術是優質護理的根本[5]。
2.2心血管內科護理的實施方案
2.2.1加強安全管理組織護士學習護理管理規范、制度以及職責、護理工作標準等,不斷強化護理安全教育,把安全護理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的護理。
2.2.2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強護士的基礎理論的學習和心血管方面的專業技術學習,加強考核,使護士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2.2.3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在心血管內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對護士進行日常的禮儀培訓,使“優質”無處不在。定期進行滿意度調查,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不斷地進行改進。
2.2.4提高護理科研的水平提高護理人員的科研意識和水平,鼓勵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并撰寫論文,對工作中的問題進行研究,并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工作質量。
2.2.5完善績效考核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則,多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調查,如進行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調查、心血管疾病患者恢復情況調查等,以激勵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2.3運用優質護理的優勢傳統的護理模式是以疾病為中心,已經滿足不了患者的需求。而優質護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更加得到人們的認可。優質護理的工作模式是夯實基礎護理、豐富服務內涵、不斷滿足患者的需求,讓患者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6]。優質護理可以讓真誠關懷更加行動化,給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精神上的呵護、行為上的指導。想患者之所想,做患者之所需。用真摯的微笑、關懷的眼神、溫柔的動作使患者感受醫院對其真誠的服務。
2.4優質護理的護理模式以及對患者的影響心血管內科常見病有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原發性疾病外,大多還伴有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和恢復,甚至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此,優質護理不僅可以對疾病進行護理,也可對患者本身進行護理、疏導其不良情緒。優質護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常采用的護理模式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①藥物護理:與傳統護理模式相同,監督患者按時打針、服藥、檢查等。②飲食護理:飲食給予低熱量、低膽固醇食物,少食多餐,防止便秘。③生活護理:把傳統的被動護理上升為主動護理,主動對患者噓寒問暖,做到眼到、心到、口到,盡可能為患者提供方便。對于患者的不良情緒和異常行為,主動進行關懷、體貼、疏導。同時,鼓勵患者適當運動,避免產生心理依賴。④心理護理:耐心傾聽患者訴說自己的病情,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解釋,消除疑慮和恐懼心理。向患者講述心理問題對疾病產生的不良影響,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與患者家屬溝通,鼓勵家屬多陪伴,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掌握患者病情,及時與主治醫師溝通,以利于患者盡早康復。⑤關注患者對優質護理工作的反饋。“患者滿意”是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是優質護理服務的核心所在[7]。收集患者的反饋信息,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及時糾正,完善護理服務持續改進計劃。
3小結
社會的發展,帶動了醫療護理的進步。心血管內科是一個高風險科室,護理工作也具有特殊性。選擇人性化、高效能的護理模式尤為重要。因此,在心血管內科開展優質護理工作勢在必行。為推進優質護理服務深入、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做到:落實優質護理的工作任務,達到護理的工作目標;增強護理服務的舉措,提升護理服務的內涵;加強護士崗位的管理,完善績效考核的制度;改革臨床護理的模式,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讓優質護理成為醫院的常態化,讓優質護理為心血管內科的護理服務工作做更多貢獻??傊?運用優質護理服務使患者從剛入院時的恐懼、焦慮心理轉變為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不僅可以促進心血管疾病的恢復,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效果,也可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節省醫療費用、提高生活質量,增加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實現心血管內科護理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賈啟艾,李愛芹.優質護理服務的核心內涵與目標系統.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4):380-382.
[2]唐婉.手術室相關人員對優質護理內涵的認知調查.吉林大學,2013.
[3]馮斯特,劉素珍.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分析.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11):1336-1338.
[4]胥莉.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建立及成效分析.山東大學,2014.
[5]艾麗萍.淺談如何做好優質護理服務.健康大視野(醫學版),2012(5):666-667.
[6]揭文妙.開展優質護理的措施及意義.中國醫藥指南,2011(28):354-355.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綜合重癥監護室(ICU)工作的146名護士為對照組,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綜合ICU工作的158名護士為觀察組。納入標準:(1)本院正式職工且獲得護士執業資格證書;(2)在綜合ICU工作時間不少于6個月;(3)接受過ICU相關護理知識培訓,并能勝任ICU護理工作。排除標準:(1)在綜合ICU工作不滿3個月調出者;(2)因生病或者妊娠請假者;(3)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本研究中所有醫護人員均對研究內容知情,且提供資料均真實可靠。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的科研模式,即個人根據自身情況及科研興趣和能力進行科研工作,包括科研設計、搜集數據及論文撰寫等。觀察組采用醫護一體化科研小組模式,主要包括:(1)成立科研小組。由護士長牽頭成立科研小組,包括護士長、護理業務骨干,邀請科室內主治及以上職稱且具備一定科研能力的醫生擔任科研小組顧問,科室內所有護士為成員。共有5位醫生參與,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2人;博士1人,碩士4人。由護士長在科室晨會上公開宣布科研小組的成立并向醫生發邀請函和聘書,擴大在科室內的影響力。(2)定期組織科研活動。主要由醫生進行統計學相關知識和統計軟件操作、文獻檢索、論文撰寫、相關內容及科研設計討論等,并對小組成員組織科研內容相關考試進行總結、分析,及時調整策略;定期舉辦科研講座,分享最新文獻,實現信息共享。(3)定期組織科研討論。包括每季度1次的科研設計和每月1次的科研總結,針對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商討解決方案。對于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進行匯報,了解進度及其中存在的困難提出解決方案。(4)加強醫護合作,建立臨床數據庫,實現數據資料共享。在實際工作中加強醫護交流溝通,共同商討建立關于某些疾病的臨床數據庫,如膿毒癥、心臟術后患者、顱腦損傷及心力衰竭等者,分工合作進行數據搜集和統計,在后續的科研工作中實現數據共享。(5)加強醫生對護理論文的指導。對于護理人員撰寫的論文由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修改,協助進行統計學軟件的操作,推薦合適的期刊進行投稿,在后續的論文修改中給出指導意見,便于論文及早接收。
1.3觀察項目。(1)兩組人口學特征,包括年齡、性別、學歷、婚姻狀況、家庭經濟狀況、技術職稱和有無行政職務等。(2)兩組自評科研能力狀況:采用《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自評量表》[4]來評價護理人員的科研能力,包括6個方面,采用Lik-ert五級評分方法,得分越高說明科研能力越強。兩組護理人員共發放量表304份,回收304份,回收率為100%。所有問卷回收后均由經過培訓的高年資護士采用一致性用于進行評價和統計。(3)兩組投稿情況:包括投稿數量、投稿動因(基于晉升職稱需要或者個人興趣)、論文錄用數量、投稿至錄用時間(即第一次投稿至接到錄用通知的時間)、每篇論文修改次數及一次投稿成功率(即第一次投稿即被接受錄用的論文數量/投稿總數量×100%)。(4)兩組質量:按照的雜志級別和質量分類,包括國家級及以下期刊、二級中文核心雜志、普通及核心雜志(即一級核心中文除外中華系列雜志)、中華系列雜志及SCI雜志。
1.4統計方法。采用SPSSVersion24.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間人口學特征比較.兩組年齡、性別、學歷、婚姻狀況、家庭經濟狀況、技術職稱和行政職務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0.05)。
2.2兩組自評科研能力狀況比較.觀察組在問題發現、文獻查閱、科研設計、科研實踐、資料處理和論文寫作等方面能力強于對照組(均<0.05)。
2.3兩組投稿情況比較。觀察組投稿數量、錄用數量和一次投稿成功率高于對照組,投稿至錄用時間和每篇論文修改次數小于對照組(均<0.05);觀察組投稿動因主要為自身興趣,這一點也與對照組明顯不同(<0.05)。質量比較例
2.4兩組質量比較。觀察組人員發表中華系列雜志和SCI多于對照組,論文質量明顯提高(=2.02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