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4 12:23: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信息成本核算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直接運輸成本核算管理
直接運輸成本核算管理包括三個方面內容,分別是可控變動成本核算管理、固定成本核算管理以及人工成本核算管理??煽刈儎映杀臼侵笇嵤┲黧w完全可支配的成本消耗,比如燃料的消耗以及車輛備品備件的消耗。公路運輸企業在進行可控變動成本核算管理時,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標準,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量化考核,同時完善激勵機制,做到獎罰分明。固定成本指的是不隨產值變動而發生變化的成本。公路運輸企業在進行固定成本核算管理時,主要從運輸車輛的購入成本入手,通過對車輛的購入數量和購入價值的控制來達到固定成本核算管理的目的。
1.2間接成本核算管理
間接成本核算管理是公路運輸企業運輸成本核算管理的關鍵內容,主要有安全成本核算管理、科技成本核算管理以及信息成本核算管理等三方面內容。安全成本核算管理對于公路運輸企業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是企業生存的關鍵。公路運輸企業若是運輸安全出現了問題,容易造成企業的信任危機,會對企業造成不可想象的損失。同時交通事故的發生或多或少的會對公路運輸企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提高了公路運輸企業的運輸成本,不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加強安全成本核算,培養員工的安全意識,避免人工成本超標的現象的出現??萍汲杀竞怂愎芾韺τ谔岣咂髽I的經營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一點在公路運輸方面表現得也較為明顯。公路運輸企業加強科技成本核算管理,對于設備車輛進行更換時綜合各方面進行考慮,節約成本投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信息成本核算管理也是運輸企業運輸成本核算控制的較為關鍵的一個內容。公路運輸企業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信息的及時交流和處理共享,有利于公路運輸企業經營成本投入的降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如果按照傳統模式進行信息的收集和處理,不僅會增加信息成本的投入,還不利于公路運輸企業的長遠發展。加強信息成本核算管理,在實現信息共享的同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公路運輸企業運輸成本核算管理原則
2.1合理支出原則
公路運輸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管理時,要結合市場需求進行核算管理工作,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前提和基礎下,遵循合理支出的原則,制定合適的企業經營戰略目標,同時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成本投入方式的選擇。公路運輸企業在運輸成本的核算控制上,與市場緊密相關,企業需要進行緊密的市場調研和研究,然后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成本核算管理工作。
2.2適度領先原則
濕度領先原則指的是企業進行成本投入時,保證企業的質量水平能夠適度領先行業中其他的競爭對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發展帶來的是市場經濟的繁榮,同時行業競爭也變得激烈起來,公路運輸企業遵循適度領先的原則,有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3全員參與原則
摘要:面向產品的供應鏈成本核算與分析是進行產品成本改善和供應鏈成本管理的基礎,產品的供應鏈成本應包括直接成本、物流成本、交易成本和制造費用四個項目,以此為基礎才能設計出“直接成本”等相應的輔助核算會計科目,構建了基于作業成本法的供應鏈成本核算的總體框架,并針對我國企業管理的現狀制定出進行供應鏈成本核算與分析的具體實施對策。
關鍵詞:產品供應鏈成本;核算體系構建;實施對策
傳統的成本會計核算只能提供基于本企業視角的產品制造成本,從產品生產的整個供應鏈的角度看,這個產品制造成本中其實包含了該企業上游的供應商的利潤,那么到達最終的消費者手中的某種產品中究竟包含多少原材料、人工及流通成本,似乎沒人能說得清楚,但這對產品供應鏈上的每一個節點企業,特別是供應鏈核心企業進行成本改進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由于世界范圍內的持續經濟緊縮,許多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成本壓力,供應鏈成本管理從構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出發,對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進行分析和控制,成了當前降低產品成本的有效方式,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研究人員的興趣。本文在回顧和分析相關文獻的基礎上,討論了供應鏈成本的概念及其構成要素,并立足于作業成本法構建一個供應鏈成本核算的模型框架,為均衡供應鏈節點企業的收益分配和從數量分析的角度優化供應鏈整體成本奠定了基礎。
一、文獻回顧
關于供應鏈成本的概念與分類界定,相關文獻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供應鏈成本即物流成本;二是認為供應鏈成本是供應鏈運作全過程發生的所有成本。將供應鏈成本等同與物流成本的觀點,主要是從后勤過程及活動角度分析物流成本的構成,主要涉及物流成本中存貨成本和運輸成本的計量方法和模型。如Lin,Coilins和su(2001)通過分析后勤過程來確定物流成本,認為物流成本包括存貨存儲成本、采購成本、訂貨過程成本、運輸成本及倉庫成本。Manunen(2000)認為物流成本包括在供應鏈中所有物流引起的成本,以及包括涉及物流的信息流成本。具體包括:運輸成本、寄送成本、報關成本、倉庫成本、購買成本、訂購成本、支付交易成本、材料管理成本、銷售成本及回收成本。
供應鏈委員會(SupplyChainCouncil)給出了供應鏈經營參考模型SCOR(SupplyChainOperationsReferenceModel),將供應鏈運營成本分類如下:銷貨成本、總的供應鏈管理成本、定貨管理成本、材料購置成本;存貨儲存成本、供應鏈相關的財務與計劃成本、供應鏈相關的信息技術成本、售后擔保/退回過程成本。
Tim,Milena和Yuan(2002)從合作供應鏈的角度將供應鏈成本分為兩大類:系統所有者的總成本和合作的機會成本。系統所有者的總成本的構成是所選過程和系統的總的生命周期成本,包括獲得系統使用、維護、處理錯誤和無效率的成本及整合生命周期中伙伴關系的成本。合作的機會成本表示放棄更有利合作的價值,它包括變換合作伙伴和合作不穩定成本。
JilIE,Hobbs(1996)認為,在供應鏈這種垂直協調組織中,交易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成本,它包括信息成本、談判成本、擬定和實施契約的成本、界定和控制產權的成本、監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結構變化的成本。簡言之,包括一切不直接發生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的成本。
Seuring(1999)在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的傳統劃分及作業成本法的基礎上將供應鏈成本劃分為三個層次:直接成本、作業成本和交易成本,其中直接成本是由生產每一單位產品所引起的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機器成本等,由原材料和勞動力的價格所決定的成本。作業成本是由那些與產品沒有直接關聯,但與產品的生產和交付相關的管理活動所引起的,因公司的組織結構而生成的成本。交易成本包括處理供應商和客戶信息及溝通所產生的所有成本。
索晨霞、鄧子瓊(2004)認為供應鏈成本是指在供應鏈運轉過程中由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所引起的成本以及供應鏈整合過程的機會成本和整合成本,具體包括定貨成本、購買成本、存貨存儲成本、倉儲成本、運輸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資金轉移成本、信息成本、生產成本、財務費用和經營成本、供應鏈相關的機會成本和整合成本,這里所謂的機會成本包括伙伴選擇成本、伙伴轉移成本和合作不穩定成本等。
胥洪娥(2003)將集成供應鏈的各種成本分為可見與不可見兩種:可見成本是基于活動的不可避免的成本,它只能優化而不能消除;不可見成本是基于集成供應鏈協調發生的成本,它可以被優化掉或大幅度降低,包括緩沖庫存成本、應急的非計劃裝運成本、間接原材料采購成本等。
以上這些成本劃分方法都是從某個角度對供應鏈成本進行分類,沒有從供應鏈成本的計量目的、核算統計及數據收集的難易,核算的實際意義等角度去統籌考慮,也沒有進一步考慮供應鏈成本的核算和按產品類別進行歸集和分析。
二、供應鏈成本的構成分析
關于供應鏈成本的概念內涵及其構成,不同學者給出了不同的觀點,其相同之處在于認為物流成本是供應鏈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供應鏈本身確實就是在物流(Logistics)的概念上發展而來的,但供應鏈并不等同于物流。一般認為物流涉及的是產品物資從一地點到另一地點的流動,以滿足生產加工或客戶的需求。供應鏈涉及的是從原材料到產品或服務到顧客的所有活動,包括資源的使用、產品零部件的制造和裝配、存貨和倉儲、訂貨與分銷、產品交付及售后服務等。供應鏈管理就是在物流管理的深度和操作范圍的廣度兩方面的擴展(王國文2006)。因此,物流完成的職能只是供應鏈職能的一部分,供應鏈成本以物流成本為重點,但其范圍遠大于物流成本。
供應鏈機會成本及隱性成本(或稱不可見成本)是否應包括在供應鏈成本的范圍內,首先應對供應鏈機會成本的概念和分類作一界定。所謂機會成本,是由于選擇某一方案的同時所放棄的選擇另外其它方案所可能帶來的收益。管理會計及財務管理在進行決策分析時一般要考慮存貨資金占用成本、缺貨成本等機會成本,這是企業進行內部管理決策分析所必須的信息資料,但考慮到供應鏈成本核算是以實際發生的會計成本為基礎,機會成本的估算應當單列出來,用以進行成本決策分析。另一種供應鏈機會成本是由于企業選擇加入某一供應鏈所放棄的無法加入其它供應鏈可能帶來的收益,如伙伴轉移成本和合作不穩定成本等。它是一種未發生的基于備選方案收益的、用來和現在所選方案比較的成本。供應鏈組建和整合中已發生的合作伙伴選擇成本、伙伴轉移成本及針對合作不穩定發生的關系整合成本都應作為供應鏈交易成本處理,而未實際發生的如放棄更有利的合作伙伴所產生的機會成本只能是企業衡量自身決策有效性或供應鏈整體績效的一個參考指標,不應當成為供應鏈成本核算的一項內容。
供應鏈隱性成本(不可見成本)是基于集成供應鏈協調發生的成本如緩沖庫存成本、應急裝運成本等。劃分顯性與隱性成本的依據是該成本是否是維持和協調供應鏈正?;顒铀豢杀苊庖l生的成本。顯性成本是企業完成正常的業務活動所不可避免要發生的成本,它只能得到優化而不可能消除;隱性成本通常是基于無效作業或非增值作業,通過供應鏈集成或協調可以大幅度降低或消除的成本,如緩沖庫存成本、不合格品返修或報廢成本等。之所以稱為隱性成本或不可見成本,是因為這些成本的發生伴隨著企業的正常業務活動,不經過業務流程分析或供應鏈優化活動無法合理識別它們。供應鏈隱性成本是供應鏈運作過程中實際發生的可以進行優化或大幅度降低的成本,因此它不僅是供應鏈成本的構成部分,而且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對象。但隱性成本可能發生在供應鏈成本的各個環節和方面,它和顯性成本相對應,因此依照其它標準進行的供應鏈成本構成的分類中不應單列隱性成本。
供應鏈成本構成的分類方法眾多,作者以為供應鏈成本的分類應當以簡捷實用,易于擴展,便于進行產品的供應鏈成本分析為原則。Seufing將供應鏈成本劃分為直接成本、作業成本和交易成本三個層次的分類方法受到較廣泛的認可,但作業成本包含的內容過于寬泛,且與其它兩種成本有交叉重疊的現象,從物流成本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內容的角度,應將物流成本單列出來,把作業成本分解為物流成本和制造費用,因此供應鏈成本可以劃分為直接成本、物流成本、交易成本和制造費用四個層次。
從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產品的供應鏈成本核算還應當包含和關注產品的研究開發成本、客戶使用成本及社會責任成本。研究開發成本是為產品的創新設計和改進而發生的費用,應當歸屬于制造費用中;客戶使用成本對于消費者來說是直接耗費,可歸集在直接成本中;社會責任成本是企業承擔的與產品相關的環境治理及產品回收等成本費用,應歸屬于制造費用中。
這樣就把產品的供應鏈成本劃分為四大類,其中直接成本是和產品生產或服務形成直接相關的、為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形成或增加所消耗的物化或人力費用,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機器成本、客戶使用成本。物流成本包括與產品生產或服務形成沒有直接關聯,但與產品的生產和交付相關的物料空間移動所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運輸成本,存儲成本、包裝成本、配送成本、搬運成本等。交易成本包括處理供應商和客戶信息及供應鏈整合所產生的成本,這些成本來源于供應鏈上企業間的相互協調和交流,包括信息成本、談判成本、擬定和實施契約的成本、界定和控制產權的成本、監督管理合作伙伴的成本、流程再造及關系整合的成本等。制造費用指上述三種成本以外的所有不直接發生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包括生產管理費用、研究開發費用、社會責任成本等。
三、供應鏈成本核算框架的構建
一個典型的供應鏈由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顧客五種運作主體組成,供應鏈運作的源動力是顧客的需求,以顧客訂單或產品的市場需求預測為起點,制造商進行生產準備并向供應商訂貨,在此過程中信息的傳遞通常是逆向的、以最終顧客需求為主導的,而供應鏈成本核算一般是以制造商或零售商為主的供應鏈核心企業為主導,以收集各節點企業,特別是其相臨的關鍵節點企業的產品成本信息以進行供應鏈整體的成本優化為目的的內部管理會計活動。
面向產品的供應鏈成本核算就是以某產品為核算對象,以該產品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和消費者為核算單位,分別計算并匯總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方法,其目的是準確計算產品供應鏈不同環節上成本的類別與金額,為節點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和進行供應鏈整體優化提供依據。
面向產品的供應鏈成本核算的特點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核算的目的是為企業內部管理活動提供支持,核算的頻率與期間依照管理者的要求確定;產品成本核算項目的劃分不同與傳纜的成本會計,核算的成本數據來源于供應鏈上不同的組織;核算的組織成本較高;可能存在部分節點企業成本數據的扭曲。
依據以上特點,面向產品的供應鏈成本核算應當在不影響當前財務會計核算流程的前提下,通過設置直接成本等輔助賬戶進行單獨的核算。其基本思路是由供應鏈核心企業組織各節點企業按供應鏈成本的構成設置直接成本、物流成本、交易成本和制造管理費用四個一級科目,按各科目的具體內容或支付形態及產品類別再設二級及三級明細科目,按照財務會計核算的流程編制憑證、登記賬簿,進行賬外的供應鏈成本核算。這種通過設置輔助賬戶進行賬外核算的模式,不需要對現行成本計算的賬表體系進行調整,又能提供比較全面、系統的產品供應鏈成本資料,簡單可行,易于為財務人員所接受和掌握。
制造企業的產品供應鏈成本核算涉及的輔助科目主要是:“直接成本”:一級科目核算和產品生產或服務形成直接相關的、為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形成或增加所消耗的物化或人力費用,下設內部零部件買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機器成本及產品使用成本等二級科目,還可依據物料類別在直接材料下設三級科目。
“物流成本”:一級科目核算與產品生產或服務形成沒有直接關聯,但與產品的生產和交付相關的物料空間移動所引起的成本,下設運輸成本、存儲成本、包裝成本、配送成本、搬運成本等二級科目,各二級科目下還可以依據費用支付形態如材料費、人工費、其它費用等設置三級科目。
“交易成本”:一級科目核算企業處理供應商和客戶信息及進行供應鏈協調和整合所產生的成本,下設置信息成本、談判成本、契約實施成本、監督管理成本、關系整合成本等二級科目。
“制造費用”:一級科目核算企業為管理和組織車間、分廠生產而發生的不能直接歸屬以上三種成本的共同費用,下設制造管理費、研究開發費用、社會責任成本等二級科目,制造管理費下可根據費用類別設置機物料費用、人工費、修理費等設置三級明細科目。
通過以上科目設置將與產品生產相關的成本費用進行歸集后,各節點企業還應當采用適當的標準將成本在半成本和產成本之間進行分配,準確地計算出單位零部件或產成本的成本。核算中應當注意“直接成本”科目下分設供應鏈“內部零部件買價”二級科目,這是由于供應鏈上游企業的產品銷售價格構成了下游企業的零部件或產品的買價,在進行以供應鏈節點企業一體化的產品成本核算中屬于內部轉移成本,是應當相互抵消的,這也是供應鏈成本分析并協調內部轉移價格的一個重要依據。供應鏈產品直接成本不再包括財務會計成本核算中直接成本所包含的采購運費及運輸保險費等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單列并成為供應鏈成本控制管理的重點。
供應鏈節點企業如供應商等只是總體名稱,當供應商為多個時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添加,通過Exe-cel表格進行該表內容的整理和計算,從而對供應鏈不同環節上節點企業成本構成及收益狀況分析非常方便快捷。
四、供應鏈成本核算與分析的實施對策
供應鏈成本核算與分析是供應鏈核心企業基于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所進行的,重點關注能通過供應鏈企業問協作實現有效降低的物流及產品成本等的節點企業。實施供應鏈成本核算應遵循三個原則:一是成本效益原則,供應鏈成本核算分析的目的在于降低供應鏈整體成本,提高供應鏈的運作效率,成本核算的繁簡程度及側重點應有所選擇;二是可控性原則,供應鏈成本核算的目的在于進行分析和改進,應重點選擇那些與核心企業信息共享程度高、合作依賴性強的合作伙伴企業進行成本核算分析;三是收益共享原則,通過合理的收益共享契約設計,使節點企業獲得適當的回報,是保障節點企業參與供應鏈成本核算與協作,并保持供應鏈持續協調發展的關鍵。
制造商與供應商之間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進行供應鏈成本核算與分析的前提。在企業未加人供應鏈時,常常把產品成本信息作為企業核心機密加以保護。隨著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和深化,供應商和制造商之間的成本和技術信息的共享程度在加深。事實上,在以制造商為核心的供應鏈中,制造商掌握產品的核心技術而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將產品目標成本細分到零部件水平的成本目標上,并通過零部件采購價格控制將成本縮減壓力傳遞給供應商。供應商常常是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圖紙進行產品零部件加工,只有與制造商合作進行其產品開發與流程優化才能使其成本等到大幅度降低。因此,供應商與制造商的成本信息共享存在共同的利益基礎。從供應鏈整體的協調發展來看,制造商與供應商都有必要準確掌握產品的成本信息,為零部件的合理定價提供依據。然而,由于服務對象和核算體系的不同,企業很難直接從企業財務會計系統中獲得準確的產品成本信息,主要是因為間接費用的分配不夠準確,其次是產品成本核算項目與供應鏈成本核算項目的劃分也不一致。
供應鏈成本核算應當以企業實施作業成本法為基礎。作業成本法以“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產品生產導致作業的發生,作業導致成本的發生”為核算原則,通過劃分作業池與識別作業動因,準確合理地分配生產與管理中的間接費用,從而為各個節點企業的作業成本分析奠定了基礎。作業成本法中的資源通過人工、設備、材料或場地等的成本來描述,活動/作業是執行活動的組織和責任主體,分單位級、批別級、產品級作業等,資源動因是作業消耗資源的數量計量,是資源成本向作業歸集的依據,作業動因是成本對象消耗的作業清單及所消耗作業的數量性計量的過程,是將作業成本向成本對象歸集的依據。作業成本法主要包括三個步驟:一是定義和確認作業及作業中心,二是將歸集起來的投入成本或資源分配到各個作業中心的成本庫中,每個成本庫所代表的是它所在的那個中心所執行的作業,三是將各個作業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最終產品或服務上。作業成本法的計算程序如圖1所示。
在實施作業成本法核算的企業,供應鏈節點企業的產品成本可以通過作業成本的分析和重新歸類較容易地獲得。我國很多企業未采用作業成本法進行核算,就需要對原財務會計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對于重點的合作伙伴企業,應按照作業成本法思路進行成本分解。對于一般合作關系的供應鏈節點企業,由于其信息共享及協作依賴的程度較低,可以簡化其產品成本的重新分類核算,或者直接以其下游企業對其產品的采購價格作為原材料成本并人供應鏈成本進行核算。在對供應鏈成本進行分類歸集的基礎上,供應鏈核心企業與其合作伙伴可以通過對比同類產品其它供應鏈進行分析,確定進行供應鏈成本改進的重點環節,再進行進一步的作業活動分析,優化供應鏈流程,降低供應鏈整體成本。
關鍵詞: 項目; 施工; 管理; 成本
中圖分類號: TU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9-8631(2010)07-0082-01
隨著建筑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施工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對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項目管理中,我們常常接觸到建筑成本的概念,即在項目施工現場所耗費的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現場其他直接費及項目經理為組織工程施工所發生的管理費用之和。它將成本的發生范圍局限在某一項目范圍內,不包括建筑企業期間經營費用、利潤和稅金,是項目經理進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主要內容。
在我國,通常把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劃分為相互聯系的六個環節,即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但是,我國項目成本管理的實踐效果并不理想。有些項目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環節,不進行成本預測和計劃,管理存在隨意性;有些項目成本計劃和實施“兩張皮”,沒有依據成本計劃進行成本控制或由于成本計劃編制質量不高,無法依據成本計劃進行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究其原因,主要問題出在成本核算環節。由于我國大多數建筑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項目成本核算體系,成本核算目的性不強,不系統,使項目成本預測與計劃失去了數據基礎。而成本預測與計劃不準確,又使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失去目標。加強項目成本核算,正是從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癥結人手,也是建筑企業發展的客觀需要。
一、加強項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業外部營造外部環境的重要條件
建筑企業的外部經營環境,包括政策法規環境、技術環境和市場環境。近二十年,我國建筑業先后實施了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和建設監理制。項目法人責任制明確了項目法人在工程建設中的責任,提高了建筑企業的“尋租成本”;招標投標制有效建立了工程建設的競爭機制,規范了建筑企業工程承接行為;建設監理制促使業主的技術力量與建筑企業平衡,減少了其在施工中以損害業主利益的行為來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建筑技術環境的最大進步是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計算機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為成本核算提供了技術基礎;網絡技術的產生,尤其是大量建筑材料網站的出現,使項目施工成本日益透明化。建筑市場環境出現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特點。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趨緩和大中城市商品房空置率高居不下,同時建筑市場又存在許多經營規模、經營方式和管理水平相近的施工單位,大量生產力閑置,激烈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
二、加強項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業戰略發展的需要
在我國,許多建筑企業成本核算工作沒有系統開展,主要是由于企業短期行為造成的。通過成本核算,取得的是進行項目管理需要的信息。信息,作為一種生產資源,同勞動力、材料、施工機械一樣,其獲得是需要成本的。信息經濟學理論認為,對信息的需求是因為預期信息所帶來的收益要大于獲取信息支付的成本。在經濟發展的初期,有大量的工程等待建設,建筑企業為了快速擴張,普遍采用了粗放型經營戰略。這時,企業預期成本核算工作的費用支出要大于預期收益,不愿意分配管理資源于成本核算工作,也就不足為怪了。
但是,現在行業發展到了成熟期,建筑企業發展的戰略重點轉向內部管理,向管理要企業競爭力。許多學者提出了成本戰略管理的概念。當今美國會計界兩位著名的教授庫珀和斯拉莫特認為:“戰略成本管理是企業運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來同時達到降低成本和加強戰略位置的目的。”而成本核算就是戰略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環。當某一項目信息成本大于信息收益,從信息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加強成本核算是不經濟的。但是,從企業成本戰略的角度來看,從一段較長的時期來看,企業擁有完整的信息體系產生的收益將遠大于暫時支出的信息核算成本。此時,建筑企業不重視信息價值,忽視成本核算工作,將在長期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企業只有推行成本戰略,逐步建立信息資源優勢,才能適應戰略發展的需要。
三、工程項目進度管理必須規范化
施工進度管理是項目管理中一個比較讓人頭疼的問題,它最直觀,最敏感,也是最不容易實現管理目標。施工企業在對待施工進度管理的問題上,往往都是前松后緊,到合同后期感覺不能按時交付,迫不得已采取“救火”戰術,抽調總部和其他項目的精兵強將大增援,最后勉強保住了總工期。造成這種現象一方面和業主制定的工期可能不合理有關,但是更多的是由于項目管理工作沒有做到位,項目的進度管理缺乏科學性,管理過程不規范造成的。在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外部環境和條件的變化,進度計劃的編制者很難實現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全面的估計。氣候的變化、意外事故,以及其他條件的變化都會對工程進度計劃的實施產生影響,常常造成實際進度和計劃進度產生偏差。如果這種偏差得不到及時的糾正,勢必會影響到進度總目標的實現。為此,在工程項目進度計劃的實施過程中,必須采取系統有效的進度控制措施,形成健全的進度報告采集制度并以此來收集數據,采取有效的監控手段來發現問題,并運用行之有效的進度調整方法來解決問題。
工程項目施工進度控制的主要內容有三點:一是根據承包合同約定的工期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包括總進度計劃和單位工程進度計劃);二是組織施工進度計劃的實施;三是施工進度計劃實施中的檢查與調整。
四、加強施工項目成本核算工作,有以下幾個步驟
1. 根據成本計劃確立成本核算指標
項目經理組織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確立成本核算指標。為了便于進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指標的設置應盡可能與成本計劃相對應。將核算結果與成本計劃對照比較,使其及時反映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
2. 成本核算主要因素分析
對于任何一個工程項目,都存在眾多的成本核算科目,無法也沒有必要對每一科目進行核算,否則會造成信息成本較高,得不償失。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包括該項目實際作業中資源消耗數量、價格及資源價格變動的概率。
3. 成本核算指標的敏感性分析
對主要成本核算因素進行敏感性分析,是設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過敏感性分析,用以判斷對某項成本因素應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強度。例如:某項目計劃成本為1000萬元,目標成本降低額為50萬元。鋼材成本為該項目主要的成本控制因素,其成本占總成本的30%,計劃鋼材加工損耗率為1.5%。
摘要:對建筑企業而言,企業間競爭將逐漸由產品質量競爭過渡到價格競爭。加強項目成本核算,減支增效,將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長期經營戰略。但是,我國項目成本管理的實踐效果卻并不十分理想。有些項目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環節,不進行成本預測和計劃,管理存在隨意性;有些項目成本計劃和實施“兩張皮”,沒有依據成本計劃進行成本控制或由于成本計劃編制質量不高,無法依據成本計劃進行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究其原因,主要的問題出在成本核算環節。
關鍵詞:施工項目;成本核算;內容;方法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s concerned,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by the product quality competition will gradually transition to price competition. Strengthening the project cost accounting, in order to increase will be the most enterprise long-term operation strategy. However, the effect of the practice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not very ideal. Some of the projects lack of necessary cost management link, not cost forecast and plan, management are optional sex; Some project cost plan and implement "two skins", no cost plan cost control or due to cost planning quality is not high, can't cost plan cost control to cost management to formal. Investigate its reason, the main problem in cost accounting link.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st accounting; Content; methods
建筑工程成本,是成本的一種具體形式,是建筑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為獲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價,即廣義的建筑成本。在項目管理中,我們更多接觸的是狹義建筑成本的概念,即在項目施工現場所耗費的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現場其他直接費及項目經理為組織工程施工所發生的管理費用之和。狹義建筑成本,將成本的發生范圍局限在某一項目范圍內,不包括建筑企業期間經營費用、利潤和稅金,是項目經理進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主要內容。加強項目成本核算,正是從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癥結人手,也是建筑企業發展的客觀需要。
一、加強施工項目成本核算的重要意義
首先,加強項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業外部經營環境的要求。
建筑企業的外部經營環境,包括政策法規環境、技術環境和市場環境。近二十年,我國建筑業先后實施了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和。建設監理制。項目法人責任制明確了項目法人在工程建設中的責任,提高了建筑企業的“尋租成本”;招標投標制有效建立了工程建設的競爭機制,規范了建筑企業工程承接行為;建設監理制促使業主的技術力量與建筑企業平衡,減少了其在施工中以損害業主利益的行為來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建筑技術環境的最大進步是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計算機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為成本核算提供了技術基礎;網絡技術的產生,尤其是大量建筑材料網站的出現,使項目施工成本日益透明化。建筑市場環境出現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特點。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趨緩和大中城市商品房空置率高居不下,同時建筑市場又存在許多經營規模、經營方式和管理水平相近的施工單位,大量生產力閑置,激烈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加強項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業戰略發展的需要。
目前行業發展到了成熟期,建筑企業發展的戰略重點轉向內部管理,向管理要企業競爭力。許多學者提出了成本戰略管理的概念。當今美國會計界兩位著名的教授庫珀和斯拉莫特認為:“戰略成本管理是企業運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來同時達到降低成本和加強戰略位置的目的?!倍杀竞怂憔褪菓鹇猿杀竟芾淼闹匾画h。當某一項目信息成本大于信息收益,從信息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加強成本核算是不經濟的。但是,從企業成本戰略的角度來看,從一段較長的時期來看,企業擁有完整的信息體系產生的收益將遠大于暫時支出的信息核算成本。此時,建筑企業不重視信息價值,忽視成本核算工作,將在長期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企業只有推行成本戰略,逐步建立信息資源優勢,才能適應戰略發展的需要。
二、施工項目成本核算的內容
在現代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有兩大分支。一是以國家規定的財務會計準則和企業制定的財務制度為基礎進行核算的成本,稱為企業財務成本;另一是根據施工項目管理和決策需要進行核算的成本,稱為項目管理成本。企業財務成本和項目管理成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區別:
(1)核算的主體不同。企業財務成本的核算主體是企業。通常,由建筑企業法人作為企業財務負責人,組織財會人員核算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發生的全部合理支出,作為企業財務成本。項目管理成本的核算主體是項目,是由項目經理組織項目管理人員按照項目管理需要和上級企業的要求,對項目發生的實際成本進行核算。
(2)核算的范圍和內容不同。企業財務成本核算的范圍是整個建筑企業,核算內容包括企業在建項目成本及為組織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期間費用。項目管理成本核算的范圍是具體工程項目,核算的內容包括在項目施工中發生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施工機械成本及為組織項目施工而發生的管理成本和相關費用。
(3)核算的目的不同。企業財務核算的主要目的是正確計算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進行建筑生產活動發生的實際成本和應攤銷的費用,從而按照國家的規定編制對外財務報表,正確核算企業的利潤和應繳稅金。項目管理成本核算的目的是為成本控制提供數據和依據,為成本預測和計劃提供信息。
(4)核算的方法不同。企業財務成本核算是按照國家統一制定的財務通則和會計準則進行的,有一套完整且相對固定的核算方法。而項目管理成本核算方法沒有統一的規定,因時因地因項目而異。在核算中,除了會計方法外,還常采用統計學、技術經濟、運籌學和其他管理科學的一般性方法,核算方法具有靈活多樣的特點。
所謂物流成本,就是指在物流的活動過程中,物品在空間的移動過程中需要消耗的一些資源,其中包含了時間資源,將這些資源用貨幣的方式表現出來的總和就可以稱之為物流成本。
1.1物流結構分類
按照物流的結構,我們可以將物流進行分類。物流包括了很多種的成本結構的營運的模式,其前提是要盡可能地節約成本,并且在這樣條件下保證在物流的流通過程中商品的完好性———即不被破壞。其間包含了各種成本,不管什么樣的情況下,企業領導者都要將成本控制在一定的區間之內,盡量的使得自身的企業實現最大的利益。其實物流并不只是簡單的運輸過程,包括人工費用、裝卸費用等費用在內都屬于物流的范疇。它涉及到了很多的問題,因此如果想要盡量的減少物流的成本,就要清楚物流的營運環節,然后才去一些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改進。
1.2物流成本分類
按照成本進行分類,則可以分成:人工成本、信息成本、保管成本、營運成本、和其他成本。而物流是從物流的性質、還是結構方面來說,成本都包括這幾個方面,且最終的目標———即節約物流成本也是需要從這幾個方向進行考慮的。
2.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問題
2.1內容不全面
由于物流的成本會計核算會涉及到很多的問題,牽扯到的問題很復雜、范圍很廣闊,因此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有著很大的隱含性。所以,很多的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工作進程沒有對合算的內容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導致內容具有局限性。一般情況下,企業往往對于貨物的生產環節以及采購環節等外部的成本核算有著極大地后重視,而對于企業內部的一些物流成本則沒有進行應有的后總是,例如逆向物流成本、物流設備租用費用等往往都會被忽視。這樣,就導致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最終結果不正確,也不利于對物流的成本進行正確的管理和控制,甚至可能對于管理者的最終決策產生負面的影響.
2.2和其他會計核算混淆
在現在的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中,還存在著和其他的會計核算相混淆的情況。物流活動在企業的經營、生產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和物流活動息息相關。正是因為物流活動的特點,它的復雜性以及特殊性使得其費用經常被家道歉加油的會計核算中,這就導致了核算的信息的混亂。如果產品的生產要素的采購費用被加到了產品的生活成本中,而對于物流的管理人員的薪水又被加入到了其他的成本中加以核算,就會使得物流成本信息更加的難以獲取,這也使得物流信息不能夠及時的被反映處理,也因此增加了企業對于物流成本的管理。
2.3體系不完善
在現今的會計核算制度中,往往還沒有形成單獨的物流成本核算機制,由于體系的不完善,使得物流的成本往往被換砸到其他的會計科目中,這使得賬目因此變得更加的混亂,企業難以直接從賬目上就得到物流成本的直接信息。而缺少單獨的、比較合適的物流成本核算體制,這樣的情況會使得物流成本難以被真實的反映出來。而即使能夠形成單獨的物流成本核算體制,目前也還沒有星辰針對物流成本領域的會計核算標準。擁有與會計合算的思路現在還不是很清晰,缺乏相對專業的人才以及比較規范的、標準的操作方法,不同的企業難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出符合自身的特點的成本會計核算方法以及模式,這個缺陷必須得到改進。
3.改進策略
3.1樹立管理意識
要想使得企業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工作能夠得到更好地進行,首先就應該樹立正確的物流成本管理意識,對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內容以及對象進行深入的了解。企業的管理者應該注意在企業的范圍內宣傳物流成本的概念,提高公司內部成員對于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視程度。并且,企業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還需要對物流成本核算的內容以及對象進行探究,明確其內容。要知道是,物流成本核算工作不但包括了企業外部的運營成本,而且HIA包括了企業內部的物流費用。
3.2完善機制體制
要想使得企業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工作正常進行,在企業的內部建立完善的機制體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首先企業應該對合算的方式、程序,審批的程序等內容進行相應的制度規定,這樣能夠確保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工作的制度化以及規范化。其次,要明確每一個崗位的職責,確保每一個崗位的員工做好自己的工作。除此之外,還需要對于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工作進行監督,防止出現一些貪污或者浪費的情況發生。還應該完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標準,使其一致化,目前我國的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水平還處于比較低的狀態,物流成本核算還處于缺乏比較清晰、統一的標準的狀態,由于標準的不一致,使得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受到了嚴重得阻礙。所以,對物流成本標準進行統一化是很必要的,建立完善的機制體制顯得尤為重要。
3.3設置專門機構
一方面,企業應該針對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工作特點設置一個專門的工作機構,這樣才能夠使得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一直處于一個比較專業的工作環境之中。并且,現在存在一些會計核算體系過程中,還應該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按照企業的一些要求來設立相應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專項,這樣才能夠使得物流成本核算的變得更加的集中、全面,符合實際的情況。對于具體的實施,則可以設置一些專門的物流成本賬目,然后在根據不同的成本的內容或者類別的不一致,設立一個二級物流成本分支賬目。同樣,還可以在這樣的賬目下進行進一步的分支。在確定了項目的明細之后,就可以根據成本核算的需求以及業務的不一致來對會計憑證進行設計。會計記賬憑證可以直接對經濟業務的資金信息做出反映,因此要嚴格的對其進行規范。
3.4選擇合適模式
為了可以更好地、更加全面的反映出企業的物流成本的信息,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適應自己企業的發展的會計核算模式?,F在,可以選擇的模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單軌制模式,將物流成本核算和其它的成本核算結合到一起;還有就是雙軌制模式,即設立了單獨的賬目對其進行核算,這種情況下對于會計人員的專業要求則有所增加。
4.結束語
[關鍵詞]制造成本法適用性弊端作業成本法
當今時代,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為了獲得和保持持久競爭優勢,越來越倚重財務部門的成本信息,以加強對經濟活動的事前規劃和日??刂啤3杀竞怂闶瞧髽I獲得成本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核算方法的選擇要適應企業的經營環境。本文就我國目前采用的制造成本法和西方廣泛采用的作業成本法做一淺析。
一、制造成本法的適用性
我國經濟環境比較復雜,制造成本法對直接成本占產品成本絕大比重的中小企業來講,方法簡便,能滿足其成本信息需要,該法在我國有著一定的適應性。
1.該法成本核算方法簡便。直接材料費用、直接人工費用直接計入產品成本,制造費用按車間、部門匯集后再按統一的生產量標準(工時、產量等)分配,成本計算工作簡單。適用于生產力水平不高,管理手段特別是成本信息系統不很健全,成本管理要求不高的企業,而我國現有許多中小企業都是這種情況。
2.制造成本法對企業員工素質的要求較低,成本計算費用較少。傳統的穩定的生產工藝下,機器操作簡單,成本核算工作也比較簡單,對財會核算人員的素質要求比較寬松,掌握基本的財務會計知識和成本會計知識就能夠勝任成本核算崗位,因此信息成本低,成本計算費用較少。
3.制造成本法更能體現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的概念。制造成本法下的產品成本強調了生產過程,非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支出不計入產品成本;期間費用指的是當期發生的不能直接或間接歸入某種產品成本的、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各項費用,這種解釋更能強化對生產過程的管理,更有利于分項管理各項期間費用。
二、制造成本法的弊端
1.在期間費用的分配上導致成本信息的失真??萍嫉陌l展導致許多企業生產設備技術含量及價值的提高,反映到會計上是單位會計期間內的制造費用大增,同時,設備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直接人工大大減少。制造費用的增大和人工的減少使傳統成本分配法下的分配率增大,過大的分配率使得產品工時些微的誤差就能導致產品成本的巨大誤差;其次,日益激烈的競爭使買方市場逐步形成,許多產品的市價已逼近成本,容納不了太多的成本誤差,同時許多企業放棄大批量生產方式,采用對顧客要求及時做出反應的彈性制造系統。產品成本結構的根本變化使得以工時或以工時為基礎的間接費用的分配方法產生了許多不合理現象,導致不同產品之間的“成本轉移”,造成產品成本的嚴重扭曲,誤導管理者錯誤選擇產品經營方向。
2.成本核算內容的局限性。(1)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產品投產前費用大增,但是制造成本法將產品研發及設計費用統歸為期間費用,從產品成本中剔除出去,同時對于配送、顧客服務等與產品定價有關的成本不包括在成本的范疇內,容易誤導定價決策。(2)企業的某些特殊資產,例如土地、自然資源、專營權、知識產權等,是被企業控制并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資源。由于會計人員沒有或不能可靠地加以計量,從而根本沒有在資產負債表上得到充分的反映。(3)在人工成本的核算中存在下列問題:①列入產品成本核算的人員范圍僅限于生產工人和車間管理人員,不包括開發研制、設計等人員;②列入產品成本核算的人工支出內容僅限于生產工人和管理人員的工資和福利費,不包括員工招聘、培訓等支出,而員工招聘、培訓等費用支出的受益期間往往超過一個會計期間,一次作為期間費用列人損益表,會較大地減少企業當期凈收益,導致決策失誤。
三、作業成本法的特性
戰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是基于企業戰略管理的需要,是將成本信息的分析和利用貫穿于整個戰略管理,它引進作業成本核算法,該法彌補了傳統的核算方法的許多不足。及時提供了相對準確的成本信息,優化了業績評價標準。
1.強調成本的戰略管理,延伸了成本范圍。作業成本法立足于全程的成本概念進行管理,將成本視野向前延伸到產品的市場需求,分析相關技術的發展態勢,將產品的設計向后延伸到顧客的使用、維修及處置階段,尤其重視在產品投產前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強調在設計過程中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對于可增加價值的作業,在不影響產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也選用低成本作業。
2.改進了費用分配方法,避免成本信息失真。作業成本計算的基本原理就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該方法是以作業為核算對象,核算各個作業所耗的生產資源,計算出各個作業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終產品所耗用的作業數量將各作業的成本分配計入各最終產品,從而計算出各種最終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作業成本法對于不增值作業盡可能消除,對于增值作業也盡可能降低其資源的消耗。
3.降低成本的主觀動因,完善了責任會計。在產品成本的形成中,除了受產量、作業量等一些客觀因素的驅動外,還會受人為主觀因素的驅動。比如,職工的成本管理意識、工作態度和責任感、員工之間的人際關系等。在作業成本觀念下,按作業設立責任中心,使用更為合理的分配基礎,易于區分責任,減少成本的主觀動因。同時作業成本法還特別強調產品的零部件數量、運輸距離和質量檢測時間等非財務變量,因為它們與產品實際成本耗費也有極強的相關性。
關鍵詞:建筑成本 成本核算 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 F407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工程項目日益擴大,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了工程建設當中,建筑成本的合理核算對工程項目管理起到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加快對項目管理的改善變得更加迫切。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建筑成本核算須貫穿項目的各個階段,包括項目的決策和設計階段,項目的招投標階段,項目的施工階段和項目的竣工決算階段等,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在高效高質完成施工任務的同時不斷發展壯大。建筑施工企業也要加強自身的憂患意識,提高自身經營管理能力,促進企業在成本戰略下健康發展。
一、建筑成本核算的內容
成本核算作為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組成部分,能夠將施工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消耗支出進行有條理有目的的分配與歸集,通過成本核算進行總成本以及單位成本的計算。目前施工企業所面臨的資金消耗不能及時得到補償的問題屢見不鮮,呆死賬問題也十分棘手,這些影響企業資金周轉和經營運行的因素,都需要成本核算發揮作用,避免資金流轉的惡性循環加重企業負擔,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建筑成本管理的管理內容目前可以分為兩大分支,第一是遵照國家的相關財務會計準則以及企業自身制定的相關財務制度來進行企業財務成本的核算,第二是進行由施工項目管理出發,通過合理決策核算成本。項目管理成本的核算主要是為成本控制來提供相關的數據依據,有利于企業進行成本的預測與計劃,通常由項目經理指派項目管理人員對項目進行實際成本核算,核算對象是具體的工程項目中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施工成本等方面,采用靈活多樣的核算方法對核算信息進行處理。
二、成本核算對建筑施工企業的重要性
我國通常將項目成本管理進行六個環節的劃分,分別是: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但多數施工企業并沒有建立較為完善的項目成本核算體系,這也就使施工項目成本的控制迷失了目標,缺少了有序的步驟,無法為成本預測和成本計劃提供有效依據,所以成本核算對施工企業的意義重大。加強項目成本核算不僅能為施工企業營造良好的外部經營環境,更好地適應招標投標市場的激烈競爭還能夠契合施工企業的長期戰略發展需要。正如美國會計界兩位著名的教授庫珀與斯拉莫特所說:“戰略成本管理是企業運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來同時達到降低成本和加強戰略位置的目的?!笨梢娖髽I推行成本核算戰略才能適應當前的競爭形勢并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優勢,促進企業的利潤最大化。
三、建筑項目成本核算的基礎
建立以項目為成本核算中心的核算體系 項目經理部與企業內部勞務市場、材料市場、機械設備租賃市場、技術市場、資金市場等內部市場主體之間的關系是租賃或買賣關系,一切都以經濟合同結算關系為基礎。它們以外部市場通行的市場規則和企業內部相應的調控手段相結合的原則運行,構成了以項目經理部為成本核算中心的輻射型項目成本核算體系;理順項目成本核算的工作流程。項目經理部在承建工程項目,并收到設計圖樣之后,一方面要進行現場“三通一平”等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另一方面還要組織力量編制施工圖預算、施工組織設計,制訂降低成本計劃及其實施和控制措施,最后將項目總成本與各個成本項目、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計劃成本對比考核,以分析施工項目成本的降低水平和管理水平。
四、建筑成本核算的步驟及方法
1成本核算指標的確立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進行成本核算指標的確立,指標的設置與確立要遵照成本計劃的相關內容,并將核算結果比對成本計劃,檢驗成本計劃的施行。我們以機械實際臺班的支出、成本計劃機械費支出的比值為例,作為對該類施工機械的使用費的成本核算指標,這一指標的確立不僅能夠綜合地進行施工機械利用率的反映,還能夠對機械的完好率以及實際的使用情況進行表現,也就是說這一指標能夠及時地反映成本計劃的實際執行,以此類推,這種方法能夠最大程度杜絕成本核算中繁瑣的核算報表,科學有效地精簡核算過程,也為成本核算人員的具體工作的可操作性提供了便利。
2成本核算的因素分析一般來說成本核算的科目眾多,對于復雜的施工項目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在成本核算各個科目的核算當中必須以嚴謹的態度嚴格遵照規定,避免信息成本過高等一系列的核算失誤。成本核算的因素分析既包括對實際作業中的資源消耗數量的重視,也包括其價格的浮動所帶來的影響。以鋼筋加工作業為例,在這項工作中工人的工作效率以及鋼材加工的耗損情況,甚至是其市場價格的臨時變動都能夠成為成本核算的因素。通??梢圆捎靡蚬治鰣D法、ABC分析法、排列圖法等分析方法盡可能周全和真實的進行成本核算因素分析工作。
3成本核算指標的敏感性分析項目成本的敏感性分析是設置成本控制界限的重要方法,通過這一核算分析過程能夠科學合理地判斷成本核算因素的控制與核算的強度。成本核算的核算成果 項目成本核算成果的系統存儲是企業成本戰略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環節,更是項目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并得到高度收效的重要保障。在此過程中每個項目管理人員都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不僅要參與工程的質量檢查、實時監督工程進度,也要保證內部作業時間進行成本控制與核算。在當前的成本核算工作中項目管理軟件的使用范圍更加廣泛,項目管理人員要進行信息的加工匯總,為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真實數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
五、建筑成本核算的措施及注意事項施工項目成本核算的注意事項
1著手加強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首先要加強施工項目的合同管理,包括印章管理、合同審核制度的建立、同一合同文本的規范等,保證合同的嚴密性與合法性,避免企業面臨不必要的損失;其次要全方位的進行成本核算工作,充分考慮到施工項目實施的實際條件以及進度安排等現實工作以及由此引發的新成本,特別是在籌建期間的成本費用防止人為虧損現象的發生;再次,建立科學的獎懲機制來規范和完善各項工作為成本的有效管理提供良好的實施環境,使工程的各個環節都有所約束以確保成本計劃的合理展開,加強成本控制責任制的落實,為成本核算肅清不必要的多余因素。最后,項目成本核算是進行成本控制的手段,同時也需要及時的成本分析以更好地實現成本改進措施的落實。
2首先是成本核算中成本的均衡性。由于施工項目的復雜性在這一過程中包括人、財、物等各個方面的階段性投入有所不同,因此每個階段的成本核算都有其自身特點,所以在實際的核算業務中務必要注意這一點。第二,施工項目的施工前期與施工期都有著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例如開工前的籌建工作要將大量投入的固定資產費用進行合理的計入以避免引起當期虧損等現象,施工期更是要充分考慮到地域、天氣、環境等特點所發生的費用的合理計算。第三,對于成本合算的節約與超支進行成本口徑的合理選擇。
結語:
有效的成本管理是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同時也可以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成本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的企業的競爭力,從而贏得進一步的發展空間。施工企業的項目成本核算問題是施工企業進行項目管理的核心內容,加強項目成本核算不僅能合理地減支增效,還能夠為企業的長期經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工程項目日益擴大,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了工程建設當中,建筑成本的合理核算對工程項目管理起到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加快對項目管理的改善變得更加迫切。
參考文獻:
[1]. 盛毅娜.施工企業降低成本研究[J].企業研究.2011(12)
[2]. 王春梅.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探討[J].中國外資.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