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6 08:56: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媒體監督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引言
一個文明程度越高的社會,越需要理性的積淀與傳承。而在當代社會里,司法與新聞在很大程度上著社會的發展。而從這兩者的內在關系看,矛盾與和諧隨時伴隨著它們:一方面,司法公正獨有的獨立性對排斥非的干預,也不應受新聞媒體的干涉和影響,因為就司法的天性來講,它總是不希望受到任何干涉和影響,包括新聞媒體的干涉和影響以維護自身的獨立,順利完成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媒體監督對一切社會負面影響具有天然抗爭性。因為司法腐敗和司法不公是當前世界的焦點問題之一,較其他社會問題更能吸引社會的眼球,所以更容易成為媒體的關注的熱點。從這一層面上講,媒體的監督對反對司法腐敗具有良好的效果。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把握這樣一個尺度,使媒體的監督作用在合理構筑的框架內與司法機關的反腐敗行動形成良性互動,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也是2005年世界法律大會討論的熱點問題之一的原因。
二、我國傳媒監督與司法公正的互動關系
我國司法公正與傳媒的要求內在一致性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目的相同。首先,兩者均追求社會的公正與正義,都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過程中的利器,媒體對司法的監督,使司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有了更大提高,促進了民主與法治社會的進程,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這也是兩者良性互動的體現之一。當然,如果從更具體的角度上看,兩者又有所不同,司法追求的是法律上的公正,是一種法律價值的判斷,是冷靜和嚴肅的最佳體現,所以戲劇中將古代的包拯塑造為“黑臉”,其中內涵就在與此,只是在中國古代,嚴格意義上的大眾傳媒并未出現,民意的最大載體在于言語之間而已。而作為當今社會喉舌的大眾傳媒追求的則是一種道德的評價,順乎民意,不平則鳴,用公眾輿論的力量來激起社會正義的力量,央視的“焦點訪談”被廣泛贊譽為“焦青天”,廣州的《南方周末》發行量達到數百萬份等事例就是明證。
從的來看,因為任何權利的行使都有腐敗的可能,司法權也不例外,因此傳媒自有遏制它的必要。然而,這就與司法獨立的本意相背離,司法的功能本身就要求獨立,法官要求不偏不倚,司法公正獨立需求不僅體現在法官個體上,更重要的是在體制上。當媒體的報道對司法的公正裁判已經產生了不適當的影響時,司法本身潛在的獨立性要求就會奮起抗爭。所以,原本肩負共同社會公平和正義使命的傳媒與司法便在社會現實的推動下形成矛盾。
傳媒與司法間的關系還體現在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掌握方面,司法的功能在于守護社會正義與公正,從其象征無論是中國古代的“法平如水”還是西方蒙上眼睛的司法女神上都能充分體現,但是愿望的良好往往并非時時與現實吻合,司法腐敗在當今世界也是不爭的話題,這一現象無論是大陸法系、英美法系還是其他法系都不能幸免,因此,如何將司法權的行使限制在一個良好的框架內,就成了各國學者及制度涉及者普遍關注的問題。這時,基于此,將媒體監督在內的多種監督方式就順理成章地走上了前臺,企圖建立對司法權力的制約與監督從而達到社會多種調控手段與良性互動。在中國,包括人大的個案監督、傳媒對司法的監督均在此列。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傳媒監督司法也并非能包治司法腐敗的百病,中國傳媒的不成熟,管理上的隸屬性、部分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等缺點使得傳媒易于造成報道對象權利、形象的不當提高與毀損,這些問題的存在還值得進一步探討。此外,片面強調傳媒監督司法的尷尬還在于:一是在中國國情之下,社會輿論所代表的民意一旦對某個問題提前蓋棺定論,司法審判就有可能陷入唯媒體是從的境地,法院對已發生的事實和證據加以逐步的專業判斷與確定,然后根據法律來判定誰是誰非的制度價值就容易被打破,從而有礙實體正義的實現。曾經轟動一時的張金柱案件,張曾感嘆是媒體而不是法院對其作判決的例子,就充分體現了媒體的強大動力。還有昆明發生的云大學生馬加爵殺人案件,部分新聞媒體在公安機關通緝馬時,就提前為馬案定了性。這些事例說明,媒體監督一旦脫離了法律和理性的軌道,就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些都是我們的理性和法治社會所不允許的。二是在法治國家,程序至上已成為法官斷案奉行的至理名言,我國也在不斷強調程序正義的價值,打破過去部分司法人員重實體輕程序的弊端。但是一旦傳媒影響司法,很可能有加速或延緩審判,破壞程序法的內在機制,導致在程序上過于匆忙或緩慢,這不僅影響法官對案件事實與證據認定的準確性,還極易使當事人對公正的判決結果產生不信任,產生對法律至上和司法權威的動搖。
三、司法與媒體:構建公正和諧制度的幾點思路
(一)對待媒體監督,司法機關應持的寬容態度。
我國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對待媒體監督應當保持一種寬容的態度,這種寬容不僅是一種個人態度,而且應當是一種制度設計。首先,司法機關作為司法裁判機關,掌控了國家的司法大權,與新聞媒體相比,其優勢地位是相當明顯的。同時,由于裁判權的擁有,一旦允許司法人員針對媒體的基于善意的不實批評或評論擁有隨意權的話,那么媒體的不利地位顯而易見,因為即使在司法實踐中可以要求當事司法機關回避,但是由于法律行業本身的聯系和職業情感的共鳴,都可能使媒體面臨很大的訴訟風險。其次,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新聞報道不可能與客觀事實完全一致(這與司法機關的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價值判斷原理類似),如果允許這樣的訴訟產生,那就會使監督成為一種代價的行為,新聞記者這一職業成為一個高風險行業,那么媒體監督司法、反對司法腐敗熱情就會受到嚴重挫傷,國家和社會對媒體監督司法的期望就會落空。再次,在我國司法腐敗日趨嚴重的情況下,而要保證監督的效果,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賦予新聞媒體和新聞從業人員以充分的報道權利,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被監督的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的權利。在具體實踐中,只要把握好新聞媒體不是故意捏造、歪曲事實,惡意損害司法機關及司法人員名譽,就應當大膽對媒體監督給予支持。
(二)賦予新聞媒體對司法機關工作的知情權。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知情權的積極行使,對促進司法公開的角度來講,是十分有益的。公開就意味著暗箱操作的幾率減少,公眾對司法活動的知悉度增加,也就使個別企圖腐敗的司法人員不得不有所顧忌從而使促進司法公正。在當前的司法實踐中,各地法院提出的“陽光審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國家在賦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知情權的同時,也就從反方面規定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的活動的公開性(確需保密的除外)。也就是說,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活動公開的范圍也就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行使知情權的。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以及新聞媒體對司法工作監督的實際需要。當前,新聞記者對司法活動的知情權還受到很大的限制,對審判機關來講,新聞記者只可以采訪報道的只是合議庭或獨任庭對案件的審理活動,而且在司法實踐中,不少法院限制新聞記者即使是以普通公民身份參加案件的旁聽,這就使媒體的監督就無法實現,成為名符其實的“睜眼瞎”,也才出現很多媒體不得不依靠采訪當事人來獲得新聞線索,而作為案件一方的當事人,我們要其保持一個客觀和平和的心態來敘述案件審理的過程是不現實的,容易導致媒體態度的“一邊倒”,也就更容易損害媒體自身和司法機關的形象,使公眾對媒體報道的真實性和司法機關的公正性產生懷疑,造成我們都不愿看到的兩敗俱傷。其實,要解決上述兩個問題,就必須實行真正的審判公開,將媒體的監督落到實處,賦予公民和媒體的最大限度的知情權,這樣既能體現司法的真正獨立,又能達到新聞媒體達到媒體有效地發揮其監督功能,使新聞與司法這兩柄利器真正體現其效能。
(三)媒體監督重點在于支持司法獨立和司法職業化方面
司法腐敗之所以為公眾所詬病,根本原因就是其損害了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肌膚,而當前妨害司法公正的主要因素就是司法行政化、地方化和非職業化。司法行政化和地方化因素的存在,導致在地方掌握司法人員的實際任免權和司法機關的財政權,所以司法機關在依法獨立行使職權時常常舉步維艱。以權壓法,以權代法的形象隨之出現;對于堅持原則,不按其指示辦事的司法機關領導和辦案人員隨意撤換、免職或調離,以致司法獨立有名無實。非職業化現象的存在也存在極大危害,雖然新的《法官法》、《檢察官法》規定了擔任法官、檢察官的任職前必須提供國家統一司法,但是對“兩院”的領導任職的所需要的法律專業作明確限制,導致有的地方將非法律專業的人員調進司法機關擔任領導,造成亂指揮、亂下指示的情況出現??傊?,以上三種因素導致的司法腐敗和司法不公,已嚴重損害了司法機關的形象和法律的尊嚴,直接影響社會公正,同時也嚴重地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阻礙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采取包括新聞輿論監督在內的各種行之有效的手段確保司法公正已成為當務之急。為此,新聞媒體對司法活動監督的重點應當在促進司法獨立和司法人員職業化方面發展,從根本上清除司法腐敗的土壤,走出就事論事的淺薄誤區,才能真正保障在黨領導下的依法治國,保障司法公正和司法獨立。
(四)媒體監督應當把握的尺度。
我們在看到新聞媒體對司法活動監督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時,也不可忽略應把握的尺度,否則,就會侵犯司法的獨立性進而影響司法公正。如前所述,獨立和公正,都是司法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司法應當獨立,法律人應當甘于寂寞,是我們應當樹立的司法理念。因為司法公正既是一種結果,更是一個過程,在具體的司法過程中,外部不當的干擾或壓力必然會對司法人員造成影響,使其獨立意志發生嬗變,進而在案件的處理中發生偏頗,導致不公,因此既應堅持新聞媒體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同時又應維護司法活動的獨立性。為此,媒體對司法的監督應當把握三個尺度:一是嚴格保持中立立場,只作客觀報道,不對案件的處理提前下結論,不發表任何評論或意見,即使是新聞寫作中的“春秋筆法”等方式,也應當盡量避免;二是維護裁判文書的尊嚴,在沒有其他的判決取代現有的生效判決之前,即使裁判確有不公,也應當通過正當途徑予以解決,要尊重司法裁決的即判力和法律文書的嚴肅性,這也是媒體的從業準則之一。三是不得對司法機關的形象進行歪曲和丑化,不得對司法人員的人格進行評價。
(五)司法機關的“走出去”戰略
在媒體的監督之下,司法機關除了積極支持媒體的工作之外就否喑啞無語無所作為呢?當前,的司法機關正在做一個尚未引起界關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探索,那就是筆者所稱的“走出去”戰略。具體做法就是司法機關抽出部分人員(有的甚至命名為法院新聞中心,如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該院新聞中心屬法院下設的單列部門之一)將本單位的司法、行政等活動形成宣傳材料,在相關的報紙、網站和電視臺進行刊載和播放,大力宣傳司法機關的司法活動。這一做法在全國司法機關中相當普遍,從最高法院的機關刊物《人民法院報》的刊載的部分法院宣傳文章來看,至少可以說明作為國家最高審判機關對法院人員參與對外宣傳并不反對。這一做法對司法公正和司法獨立是否有益,其弊端又在何處,這些理論界尚未有定論。此外,單純就當前司法機關的對外宣傳工作來講,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一是司法機關對外宣傳人員如何定位,是司法人員還是新聞工作者抑或一身兼二職,如何把握新聞和司法之間的關系?二是當前相當部分行政人員不是專業畢業的情況下,司法機關對外宣傳人員是否需要具有審判職稱,如果單純的司法行政人員就可以從事宣傳工作,那么在涉及專業性較強的稿件時,如何保障新聞稿件的準確性,一旦司法機關稿件出現誤差,公眾會不會對比媒體從業人員新聞稿件出錯所持的責難更大?基于此,中國司法機關的對外宣傳工作更加任重道遠。
四、結語
在的默然思索中,傳媒監督與司法公正的價值均已為現實實踐首肯,我們的理想在于實現多種價值的共贏。同時,在我們建設法治和和諧社會的探索過程中,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對立中同樣可以實現二者關系的合理化和和諧化,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要在借鑒世界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立足我國國情,這也就再次體現當前我國媒體與司法合理的制度構建的緊迫感和必要性。
【】
[1]甘朝端、楊凱:《公開報道與公平審判的沖突與平衡》,載《法律適用》2005年第一期。
[2]劉靜:《司法懲戒•法院與媒體》,載《法律適用》2005年第二期。
關鍵詞:研究生;管理 在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擴大的情況下,為了保障和提高研究生的培養水平,各個高校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下發了眾多管理性的文件,但由于研究生規模增加過快和文件執行中存在的過渡性等問題,使研究生培養工作中存在著諸多問題[1],本文將從研究生課程管理、日常管理、畢業管理等方面進行闡述。
1.關于研究生課程管理
研究生經過本科階段的學習后,研究生課程是對其進一步的提升。多數高校對其規定: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畢業需修滿14個學位課學分和13個非學位課學分。但通過調研多個高校,研究生在選課的階段存在著以下問題:
1)選課比較盲目
雖然研究生在網上選課前經過了導師的審核,但所涉及到的課程仍局限在導師所熟悉的課程。同時,所選課程和后來所做的課題往往相關聯不大,就其原因主要是在選課時研究生的畢業課題沒有確定。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生所選的課題往往是熟悉、“容易得高分”、“結課形式是交大作業的”等等。
2)研究生結課形式多樣
有些研究生課程,尤其是非學位課,由于學術型或應用型的特殊要求,需以提交論文或大作業(應用型)的形式結課。但在現有評分體系下,未對其有明確的規定。授課教師在對其評分時往往流于形式,對學生論文的重復性、學術型或準確性缺乏甄別。
3)研究生一級學科實驗評分體系不完善
研究生一級學科實驗是培養研究生的動手實驗水平的重要途徑,但多數學校在開設這一課程時無法做到評分體系的一致。一級學科實驗分為多個項目,學生自主選修。但在研究生管理系統中不能體現這一特征,研究生的一級學科成績仍掛在某一個實驗老師系統下,但成績是由其所修實驗課程的老師共同提供,這個授課老師和學院帶來很大的困惑。有些學校為了解決這一困惑,規定研究生必須修完幾個一個學科實驗項目,再分別對研究生的實驗報告和分數進行甄別,統一判斷該生的課程成績,然后由學院科研秘書統一登陸成績。這一手段暫時解決了實驗評分體系缺失的問題,但仍存在著很大的漏洞,人為因素過大,給學院帶了很大的工作量[2]。
2.關于研究生日常管理
研究生的日常管理應以研究生自我管理為主,尤其是生活方面。通過調研,本文只針對學生的學業方面進行討論:
1)研究生日常出勤的管理
為了保證研究生的學習時間,應對研究生的出勤給于約束,主要是通過建立研究生點到制度和獎懲體系對其進行管理。在研究生課程、學術講座以及其他活動期間,對研究生進行點到。點到制度是個被動的制度,但現階段它仍有存在的必要。通過它,可為學院提供評判研究生課程成績、學術報告、獎學金等的資料。
2)研究生授課教室的管理
研究生授課教室,尤其是學院自主授課階段的專業課教室,多與其他部門混用。這類教室一般為學校公共教室,且為多媒體教室,可用于研究生上課、學術報告、會議、學生活動等。由于沒有獨立的教室,這給研究生課程帶來了不確定性,時常停課,嚴重時造成有些課程不能按期結課的現象。
3)研究生課程監督管理體系的不完善
針對研究生課程的完整程度,尤其是課時的保障,需要加強管理。通過調研,多數高校對研究生課程的監督管理主要由研究生所在學院的科研副院長、科研秘書和研究生輔導員負責。在管理過程中,經常是科研秘書一邊做規定一邊監督,不能保證監管的分開,無法做到嚴格管理。同時在管理過程中也存在著職責不清等現象。
3.關于研究生畢業管理
為了保障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研究生畢業需滿足學校學位授予的相關規定,主要體現在學位論文的質量、創新學分等方面。研究生學位論文需經過所在學院內部審核、學校抽檢、外審、學位論文答辯等程序,每一階段都存在著淘汰機制。經過調研,研究生在畢業階段存在著論文檢索比例超過30%、小論文未按期見刊、答辯不能通過、材料不全、材料不能提交等問題[3]。
4.結論
針對碩士研究生管理中的若干問題,各個高校都在加強管理,這些問題正在逐漸得到改善,但同時應在源頭上進行管理,即對研究生加強“學業、生活、畢業”等方面的教育,從思想源頭上對其進行教育,進而以學生催進老師,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存在的土壤。
[參考文獻]
[1]郭俊,曾偉.中國研究生管理研究現狀與反思:2000~2010[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4),3:58~63.
[2]胡劍波.芻議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嬗變[J].教育教學論壇,2014(03):150~151.
關鍵詞:企業會計,環境會計,會計體系
引言
環境會計的研究對于我國而言還處于初級階段,為了防止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重蹈覆轍,實施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加強環境保護,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博士論文,會計體系。我國必須加緊推行企業環境會計的實施。通過上文對環境會計的探討,結合我國國情,針對目前我國在環境會計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對我國開展環境會計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1 制定和完善環境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
企業為追求自身的經濟利潤,往往不愿意實施環境會計,或者不能真實、準確地實施環境會計。博士論文,會計體系。為了保障環境會計在我國真實有效地推行實施,這就需要有相關法律法規的強有力的支撐。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環境會計相關法律體系,以強制的法律手段保障環境會計的法律地位,以法律形式約束、規范人們的經濟行為,使之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使環境會計有法可依,保證環境會計的順利實施。在制定和完善相關環境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時,可以在考慮我國特有國情的前提下,適當地借鑒、吸收國際上的理論成果和成功的實踐經驗。
目前,環境會計在目標上還很不明確,對其目標的正確認識是完善和發展環境會計的前提;環境使用者的群體還不夠普及,到現今為止,只有政府相關部門對其比較重視,并且依據企業在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治理的行為上制定出了一定得獎懲措施。博士論文,會計體系。除此以外,大多數企業部門和個人對環境會計信息的意識還不夠強烈。我國要發展環境會計必須增強和國外學者以及相關部門的交流,我們需要借鑒國外成功的案例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加深我國環境會計理論方面和實務方面的研究探討,使我國的環境會計的理論和實務研究都跟上國際的步伐。
2遵循環境會計發展的循序漸進原則
按照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和我國經濟發展的自身特點,想讓環境會計的實施在我國一下子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是不現實的。我國的環境會計必然要經歷一個由萌芽、發展到逐漸完善的過程。對于不同階段,環境會計的應用要求也有所不同,從形式到內容,從核算方法到應用范圍,都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1、形式上,將復式記賬和單式記賬兩種方法的核算相結合,然后由單式記賬慢慢轉變成復式記賬;在信息披露方面可以先采用在財務報表中補充資料或附注的形式,再逐漸向正規的報表披露模式轉變。2、內容上,對比較容易操作的內容先確認、計量和披露,當發展成熟時對其全部內容進行核算。3、核算方式上,暫時對環境會計要素的核算不作非常嚴格的要求,之需要從現有的會計資料中獲得環境信息就可以,不過當環境會計要素的核算逐步發展成熟時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核算體系。4、推行范圍上,先在一小部分進行試點,然后推廣到全國各地。可以先在污染狀況比較嚴重或者國家重點建設的企業和行業進行試點,通過對其反映效果的觀察從中進一步改善,總結其中經驗,然后逐步推廣到不同行業不同部門不同企業,最后推廣到全國各地。博士論文,會計體系。
3加強政府管理部門對環境會計的監督
企業為追求自身的經濟利潤,往往不愿意實施環境會計,或者不能真實、準確地實施環境會計。政府管理部門和社會各界對環境會計的監督顯得尤為重要。博士論文,會計體系。社會公眾監督和社會中介監督都屬于社會監督的一部分。博士論文,會計體系。其中,社會公眾監督不具有法律效應,但是它的輿論影響不能忽視,它往往決定著媒體對企業的輿論導向,所以社會公眾的監督對企業在環境保護和治理方面是很重要的,這是促進環境會計完善的一個重要部份。然而,國家有關機構對環境會計的監督主要體現在強制性和專業性上,當前,我國國家審計機構還沒有環境審計這個組織,在相關的審計法律法規中也沒有對環境審計方面的內容作具體的規定。審計是一個重要的監督組織,在環境會計體系中建立環境審計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建立環境審計首先要了解環境審計法規建設;其次為建立環境審計做好物力人力和財力準備如配備環境審計人員;最后出具環境審計報告,這是我們進行環境審計得出的書面證明,是促進企業環境會計穩步前進的有效推進力。環境審計部門可以從核查原則、核查內容和核查材料上這三個方面對環境審計進行定義確認和披露。
4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素質
作為會計處理的實際操作者,會計人員的會計專業技能極大程度地直接影響到國家會計準則和制度的實際貫徹執行是否合法真實有效。作為一門新興的會計學科,環境會計的實務操作還沒有被我國廣大會計工作者所熟悉,要想在我國大力推行實施環境會計,非常有必要培養一批高專業技能素質的會計人才,同時也要提高現有會計工作者在環境會計相關方面的專業技能。隨著人們對環境意識的增強,高新技術的出現,環保措施的進步以及綠色產品的產生,企業對環境管理的思想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我們雖然經常強調生產商對其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廢物的排放,但是沒有改變其根源,污染源還是不斷擴散開來?,F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要想回到過去清新的環境,必須從產品的研發,生產到消耗再到回收利用等每個階段進行全方位的調整,只有從管理思想上徹底變革了才能保證每個環節的改變。對于會計的主要核算人員——財務人員就必須樹立起積極的環保思想,另外,環境會計是由會計學、經濟學、管理學和環境學多門學科相結合的應用學科,傳統會計中沒有這方面的內容,財務人員就需要對其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所以,財務人員在加強對環保認識的基礎上更要在專業水平方面下功夫。
參考文獻
[1]辛鑫.環境會計要素的確認及計量[J].雞西大學學報,2010,(03):76-77
[2]劉潔亮,忻琦,査林蓉.環境會計要素確認與計量探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11):16-18
[3]張曉會.芻議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2):186
[4]鄧寅.關于我國環境會計計量方法的探討[J].企業導報,2010,(04):93
關鍵詞 新聞教育 改革 現實選擇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近幾年國內關于高校新聞教育改革的討論,其實質是在探尋新聞教育如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培養符合媒體和社會需要的新、聞傳播人才這一新聞教育的本質問題。目前,在我國新聞傳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的確很多,既有宏觀層面的體制性問題、學科內在矛盾問題、教育學術化導向問題,也有微觀層面的課程體系問題、師資隊伍問題、實踐教學問題,教學方法問題等。當前的討論圍繞宏觀層面問題的居多,如招生規模、辦學體制、新聞學和傳播學的關系等,而對微觀層面問題關注的較少。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新聞學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確了,但新聞學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線不具備現實性,改革內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沒有近期目標。教育改革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個實踐問題。因此,本文試圖從微觀層面探析我國新聞學本科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就改革新聞學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一環――畢業論文(設計)提出基本構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養目標:教育靈魂的迷失
人才培養是教育的首要目標。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審視新聞教育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或許能夠讓我們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國新聞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內涵認識模糊。
國內高校對新聞學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認識模糊由來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務是培養人才。確立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出發點。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成為掣肘新聞教育改革的關鍵。新聞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什么?一個簡潔明了的答案是:培養合格的新聞工作者??墒欠_國內高校新聞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夠明確提出是為新聞媒體培養一線的記者、編輯的。新聞工作者這一稱謂往往被“新聞從業人員”、“新聞傳播人才”、“應用型人才”、“復合型人才”取代。這里反映出的問題不是簡單的概念變換,而是新聞學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問題。
現代新聞學教育自誕生以來,一直把培養職業記者作為自己的唯一目標。不同時期爭論的主要問題是培養什么樣的記者,如何使學校培養出來的記者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包括在當今美國對新聞學教育的爭論,依然是圍繞培養“專家型記者”還是培養“融合型記者”展開。無論怎樣改革,培養職業記者的目標沒有改變。反觀國內,新聞學教育在人才培養目標上語焉不詳、籠統模糊,方向迷失。這與沒有認清新聞學教育和傳播學教育的聯系有關。恰恰由于這種對新聞學教育_和傳播學教育相勾連的認識誤區,導致新聞學教育發展中出現了“培養記者編輯的新聞教育被培養非記者編輯的新聞教育和傳播學取代”的局面。在當下學界對新聞學和傳播學的界限差異都沒有理出頭緒的前提下,盲目用傳播取代新聞是弊大于利的,用籠統的傳播人才完全代替新聞人才也是不可取的。這樣做的后果就是社會、業界和學生都怨聲裁道。
2 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目標有著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層次的新聞學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學的新聞院系,還是教學型大學的新聞院系,其人才培養目標應當是一致的,那就是培養合格的抑或是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其差別可以是應用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區別等。依托人才培養目標建立起來的課程體系必然是能夠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國最高水平的新聞院系里,密蘇里新聞學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課程是新聞、專業課程,75%是其他課程,包括歷史、政治學、科學等等”,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新聞專業的128個學分中,新聞學課程最多只占44個學分,剩余的80多個學分中,65個學分必須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學和藝術課程?!备鐐惐葋喆髮W新聞教育的特點是“課程設置完全以新聞業務為核心,正如他們自己宣稱的不講理論,只講實踐?!?/p>
反觀國內高校新聞專業的課程設置基本上是“一個在新聞言新聞的、相對自我封閉、自我運作的課程構架”,即使像人大、復旦這樣一流的新聞學院里,依然是過度強化新聞類課程,新聞類課程占60%左右。通識教育中除掉政治類的兩課、外語、體育、計算機外,真正屬于文、史、哲、藝術類的課程鳳毛麟角。新聞類課程中又以理論講授為主,最優秀的教師不是講授實務型課程的,而是講授理論的。課程設計多年一貫制,沒有課程更新,課程建設跟不上時展的步伐,新課程中講授概論的多,講授實務的少。所以,媒體人士反映“很多新聞學院設置了各種課程,但這些課程培養的人90%不實用”。課程體系的種種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而要對現有的的課程體系進行傷筋動骨的梳理和調整,恐怕又會遇到許多現實的阻礙,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設置課程體系中,不分學科、專業,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專業的大一統的通識教育課程,各個專業很難依據專業特點進行合理的課程安排;再如新聞學專業教師自身對新聞類課程難以割舍,既不愿面對無課可帶的局面,也不愿讓把自家“山頭”拱手相讓他人等。這些都導致課程體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討階段,付諸實施者少之又少。
3 實踐教學脫離實踐,人才培養紙上談兵
“中國新聞教育重視實踐卻脫離實踐”,“是學界和業界比較公認的新聞教育的核心問題?!币环矫?,高校新聞院系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都有系統、嚴密的實踐教學體系,不可謂不重視實踐教學;另一方面,實踐教學在執行過程中卻走了樣,達不到人才培養的目標。比如一些高校實施的小實習(學年實習)、大實習(畢業實習)方案,盡管在教學時間上保證了學生要有足夠多的時間到媒體實習。但是這些實習的質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夠達到實習的目標和任務?恐怕新聞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師心里都沒底。這是因為在現階段,媒體在市場化、企業化過程中,不愿承擔高校學生的實習任務,多數高校實施的,各種實習都是依靠教師私人關系聯系的,難以從制度上確保實習的規范化;媒體的指導教師也不愿承擔指導實習生的義務和責任,如有的實習生在媒體實習過程中發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寫稿件出了問題,而給媒體和記者本人帶來了麻煩。更主要的是高校在這些實習過程中,高職稱高水平的教師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導學生實習,這些實習的任務往往由年輕教師或輔導員擔當,實習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聞專業的實驗室教學、業務課程教學中,教師只滿足于課內教學任務的完成,疏于指導學生在實驗室開放、第二課堂中的實踐。這和美國新聞院?!跋M處熌軌蚍浅EΦ墓ぷ鳎ê芏鄷r間同學生見面交流,閱讀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們的作品。教師是否會專心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這才是最重要的”,“新聞學院對教師的要求也很特別,教師每周都要給學生改很多作業,改作業花的時間往往是上課時問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相比有較大的差距。
此外,我國新聞教育的一些好的傳統也被丟棄,如教師
高校和新聞媒體之間的有序流動等等。導致實踐教學的邊緣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體制的客觀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觀原因。究其根本原因,這與目前國內普遍流行的以學科建設和科研導向的人事評價制度有直接的關系,教師普遍埋頭于科研學術工作,缺乏教學創新的動力和積極性。一所以,無論從何方面看,只要高?,F行的唯科研學術是瞻的體制不變革,重視實踐教學就永遠是侈談,搭建校園一體化新聞實踐平臺也只具有形式的意義。
4 學術型的師資隊伍難以適應人才培養的要求
目前,中國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標驅動下,各個高校人事選拔制度的門檻普遍提高,非博士者無法進入高校的師資隊列中。儼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學術型的師資隊伍。針對這種現象,新聞教育界早有有識之士對此提出批評:“在我國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師必須要有博士學位的‘一刀切’的選拔標準和只以純學術成果評價教師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實并不利于新聞業務課程的教學改革。”。這是因為:學術型教師的辛要精力在“學術文章”上,不愿在教學上面花費時間精力,不愿把很多時間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學生寫作的報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時間花在對學生的各種實踐活動的指導上;學術型教師沒有媒體實踐經驗,就像沒有上過戰場的軍事教官在指導學員如何打仗一樣,這樣如何能培養出高質量的新聞工作者,從國際新聞學教育發展趨勢看,建立一支由“實務型教師”和“學術型教師”組成的融合編隊是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的。這種既有學術高度又有專業高度的師資隊伍,能夠充分滿足學生對“學”和“術”等各類知識的需要,能夠擔當起培養富有深厚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富于崇高職業理想、掌握各種媒體技術能力的新聞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國內高校不具有辦學自、院系沒有人事權、從媒體到高校的人事流動渠道不暢等各種因素,充實部分優秀的“實務型”媒體人士到高校的師資隊伍中來還只能是一種設想。即使這些“實務型教師”被聘請進來,如果相關的教師評價機制不發生改變,這些“實務型教師”也會無法立足、會被早早淘汰出局。
總之,只要中國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體制性因素不發生根本的變革,新聞教育要想在微觀層面上的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改革、突出實踐教學等方面有所創新和變革,來保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都是不切實際的理想和空談。當然,這些問題在不遠的將來或許會有所改變,但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根本性變革。
二、現實選擇:以改革畢業論文(設計)為突破口
通過以上對新聞學教育微觀層面問題的盤點。我們看到新聞學基本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各種難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聞學教育改革進入了死胡同。其實不盡然。從表面上看,新聞學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觀和微觀上的種種問題,矛盾處處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礙重重。但是,新聞教育改革的現實性選擇完全掌握在新聞院校的管理者和廣大教師手里。只要我們有勇氣面對現實,承認不足,積極創新,完全可以做新聞教育改革的實踐者,從局部的微觀層面改變新聞教育中存在的硬傷和漏洞。新聞教育改革有不少現實的路徑(如教學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應當是作為高校教學實踐重要一環的畢業論文(設計)。
1 以畢業設計(新聞作品)取代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長期以來都被視為考察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但是在新聞學等同于一般人文社會科學的背景下,新聞學專業的學生卻要以寫學術論文的這種方式來結束其職業訓練,似乎有些滑稽。畢業論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檢驗學生大學四年的學習成效。但是這種考察的方式卻背離了新聞學的人才培養目標。一新聞學教育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不管是應用型人才,還是復合型人才,他們都是新聞工作者。當然,如果一些大學認為其新聞學人才培養目標是學術型人才則另當別論。我們衡量一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的標準是什么?顯然不會是新聞工作者學術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為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理想、人文精神和職業能力。既然如此,新聞學教育為什么會把畢業論文作為考察學生學習成效的最后一道關口呢?這個悖論卻長期存在于新聞教育之中??峙逻@筆賬就不能賴在教育體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新聞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出了問題。
用新聞作品取代畢業論文在國際上已經成為新聞教育界常規的做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出的《新聞學院課程模板》中就要求新聞專業的碩士畢業生可以用新聞作品替代畢業論文。新聞學作為應用性很強的專業以畢業設計(新聞作品)取代學術論文符合專業發展的基本邏輯和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新聞學專業畢業的學生走出校門進入媒體,就應該能夠勝任媒體的實際工作需要,是一個標準的記者編輯。媒體檢驗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夠擔當起各種新聞采寫任務,是否能夠熟練運用各種新聞報道的技術手段完成新聞作品。表面上看,這是對學生是否掌握新聞工作所需要的“術”的檢驗,實質也包括了對學生是否有“學”的檢驗。一個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新聞作品包含了“學”和“術”兩個方面的水準。因此,是否能夠采寫出合格乃至優秀的新聞作品自然應該成為新聞學專業檢驗學生的標準尺度。
以往的畢業論文只是考察了學生是否有“學”,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對于新聞學專業的學生而言,這種“學”的水平和素養,不應該通過學術論文得以表現和張揚,而應該通過他所創造的新聞作品來實現和反映。因為新聞記者的終身職責就是通過大量的新聞報道來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大學畢業時的新聞作品就是其人生價值自我實現的起點。一個好的新聞作品往往是“學”和“術”的集合體,它滲透了記者的人生智慧、社會敏感、學養學識?!靶g”依托“學”而存在,“學”憑借“術”而表現。二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畢業論文考察不了學生“學”和“術”結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學生掌握的“學”,看不到學生掌握的“術”。更何況,此“學”非彼“學”。學術論文考察的是學術之學,新聞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學、人生之學。就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角色看,其擁有智慧之學、人生之學的意義要遠遠大于其擁有的學術之學。
2 畢業設計(新聞作品)的評價體系
以畢業設計(新聞作品)取代畢業論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畢業設計(新聞作品)的評價指標體系。這樣才能把握好對畢業設計(新聞作品)評審的客觀性、公正性。
畢業設計(新聞作品)評價體系的核心應該是媒體的而非學院的。也就是畢業設計(新聞作品)的指導教師和評審委員會在考察學生的畢業設計(新間作品)時的標準應該是媒體的標準,而不能是學院的標準。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評審的新聞作品是否達到了媒體刊播的標準和要求。這項評價原則不能說太高,也沒有超出人才培養方案中對本科學生的能力‘要求。對于新聞學專業來說,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要和社會需要、媒體需要實現“零距離”對接,新聞學專業的學生在校內是準記者,走出校門就是記者。無論從哪一方面
來看,即將從高校畢業的新聞學專業的大學生的能力和學識都應該也必須達到媒體的要求,即使不是對優秀記者的要求,起碼也是對合格記者的要求。因此,對畢業設計(新聞作品)的評價原則不僅包括各種新聞要素,還應當包括政治要素、受眾要素、市場要素等。
對新聞作品的評價難以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在新聞實踐中對同一個新聞作品見仁見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對畢業設計(新聞作品)的評價不同于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作業的評價。對畢業設計(新聞作品)的評價既要從新聞作品的基本規范著手,比如新聞真實性、新聞趣味性、新聞五要素、寫作技巧、內容完整等;還要把選題意義、內容深度、新鮮新穎、新聞時效、標題引人矚目、細節豐富、采訪過程等因素作為評價指標。
新聞因媒體的差異分為報紙新聞、電視新聞、廣播新聞。對這三種形態的畢業設計(新聞作品)要分別建立各自不同的評價體系。既要考慮不同形態,的畢業設計(新聞作品)在內容、形式、表達等方面的共同之處,還要考慮它們各自的差別。如電視新聞還要把拍攝技巧、畫面質量、編輯技巧等作為評價指標。
3 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新聞作品)制作過程中的作用
可以預見的是,指導教師指導畢業設計(新聞作品)的工作量和責任心要遠遠大于指導畢業論文的工作量和責任心。比如,指導教師幫助學生確定畢業論文選題要比幫助學生確定畢業設計(新聞作品)選題容易的多。一般指導教師在閱讀一遍學生寫的論文后,很快就能發現指出論文中存在。的問題;而一般指導教師要反復觀看、反復閱讀后,才能發現作品的各種細節的失誤和表達缺陷。因此,不要簡單的認為指導教師指導畢業設計(新聞作品)要比指導畢業論文簡單容易。指導教師在幫助學生完成畢業設計(新聞作品)過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幾個問題:(1)幫助學生選好報道題材,提煉新聞主題。新聞報道的對象是整個社會,報道內容會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方方面面。學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學學業的。盡管經歷的各種校內外實習和媒體實習,對社會生活有了一定認識,積累了一定的新聞工作經驗,但學生對社會的認知、觀察社會的角度還是不夠成熟。再加上學生本身的工作學習尚未完全融入社會生活,與社會生活總是有一定的距離。如何從社會生活中獨立的找到好故事?
論文摘要:媒介批評的理論建設不僅體現在批評的理論研究上,而且體現在批評學學科的構建上;不僅體現于批評的理論性、學術性、學理性日益強化上,而且體現在批評與理論一體化,批評的理論化與理論的批評化的發展傾向上;從各學者的論文研究上看出,媒介批評的理論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
一、我國媒介批評現狀
從2002年起,《新聞記者》開設“媒介批評”專欄,接著,《新聞界》《今傳媒》(原為《報刊之友)))也開設了“媒介批評”專欄,而使媒介批評專欄出現在了新聞專業期刊上。不僅如此,網絡也是媒介批評的舞臺,是最活躍的媒介批評陣地。整體來說,媒介批評類文章的數量是在不斷增加的過程中,并有上升的空間。從這些專欄的研究中發現,我國媒介專欄議題主要分為主要議題、次要議題、涉及議題,其中主要議題包括業務探索、虛假新聞、職業道德、低俗化、價值觀與輿論導向、社會責任和人文關懷,次要議題包括廣告、媒體炒作、媒介對青少年的影響、媒介權力、新聞來源,涉及議題包括有償新聞、消費主義、媒介與文化、媒介公信力、媒介技術、隱性采訪、有償采訪等。
我國現階段“媒介批評”專欄的作者主要有三類:傳媒研究或教育者、傳媒從業者和社會公眾,還有少數文章雜志未標明身份。其中,傳媒研究、教育者在“媒介批評”專欄作者群中占據了絕大多數。
隨著媒介批評的持續升溫,專門的學術論文也越來越多。媒介批評按照傳播的門類走向專業分工,也就是有針對性的、相當內行地進行批評,如電視批評、網絡批評、報刊批評等。而新聞傳播專業的報刊是媒介批評的主要陣地。
我國媒介批評特征明顯。其一,媒介批評開始平凡化,但在專業化方面還不足;其二,媒介批評貼近實際,但在深度方面還需進一步加深:媒介批評使媒介報道的內容更詳實,提升受眾對媒介公信力,體現新聞職業專業精神。
對于媒介批評機制而言,我國現有的媒介批評機制包括黨政有關部門的組織監督機制、法律監督機制、傳播媒介的自我調適機制、受眾監督機制、學術輿論監督機制以及包括新聞傳播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價值評價在內的媒介批評機制,但這些機制尚未完善,一定程度上妨礙了新聞評價活動順利進行和新聞評價理論的構建。這些不完善主要表現在:批評機構和體制不能對媒介活動批評中迅速應對;媒介批評主體的不明確并有卻為現象;媒介批評的職業化、定期化程度不夠。
(四)要建立全面適用的評價方式
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時應該注意評定內容要全面,評定方法要定量和定性相結合,評定的方式要多種多樣。教學評價不僅要考核學生對運動技術和技能的掌握情況,還應建立過程化評價,根據學生個體的進步幅度和個體目標的達成度進行評價。此外還要對田徑知識、田徑技能和學習情感形成過程進行評價??己嗽u價方面應包括學生體育成績的提高、學生體能和技能的提高以及學生田徑知識水平的提高。通過多次評價能夠向學生提供足夠的反饋信息,使學生及時看到自己的進步幅度以及不足,這樣既不會使學生因看不到進步而灰心喪氣,又可以使學生活動處于積極的認知狀態,能夠防止機械練習。田徑課程的考核形式可以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相結合的方式,這樣才能使田徑考核更加科學全面合理,從而減少學生學習負擔,增加學生的信心,提高興趣。
關鍵詞:學術期刊;數字化傳播;版權保護
中圖分類號:D912.2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5-0149-02
根據2014年7月15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的《2013―2014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數字出版全年收入規模比2012年增長31.25%,高達2540.35億元人民幣[1]。其中,數字化期刊實現逐年平穩增長,我國絕大部分學術期刊也已經基本實現了數字化傳播,知網(CNKI)、萬方、維普、龍源等大型期刊數據庫都是實現學術期刊數字化傳播的有效平臺。與此同時,數字化閱讀已經成為科研人員進行創作研究的重要手段,數字化傳播不僅僅在學術期刊的出版與傳播方式上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同時也引發了在信息時代有關于學術期刊版權保護的熱烈爭論。毋庸置疑,學術期刊是學術界科研工作人員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載體,傳承思想,催生創新,對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在推動作用。這種作用無論是在紙本時代還是數字化時代都是無法忽略的,相較紙本時代,數字化閱讀對于閱讀者更凸顯方便快捷,科研人員能夠通過特定搜索引擎在數據庫中準確查找所需的學術資源并予以合理利用。數字化傳播已經成為學術期刊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在現行法律框架和倡導資源共享的自媒體時代,加強對學術期刊的電子版權侵權的法律規制,并實現一定程度內的學術資源共享,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一、學術期刊的數字化傳播
1996年,美國學者尼葛洛龐帝的《數字化生存》一書進入公眾視野,數字化生存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新理念,此書被譽為“20世紀信息技術及理念發展的圣經”[2]。數字化傳播亦可稱之為網絡傳播,是伴隨著數字化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達而產生的一種新的信息傳播方式。1997年,中國學術期刊數字化光盤面世,1999年,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規模最大的“CNKI數字圖書館”的建成以及《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的正式啟動,在我國學術期刊數字化傳播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之后,萬方數據庫、維普期刊網、龍源期刊網等網絡平臺進一步推動了學術期刊的數字化傳播的進度。當前,幾乎絕大多數的學術期刊除了傳統的傳播途徑外,都加入了數字化傳播的行列中。這已經是不可逆轉的時代大趨勢。
二、學術期刊數字化傳播遭遇版權保護瓶頸
追根溯源,版權是源自英美法系的法律專業術語,側重于保護權利人的經濟權利;著作權是源自大陸法系的概念,側重于保護權利人的精神權利。因此版權和著作權都是舶來品,如今,二者之間在概念上的差別逐步縮小,這也是兩大法系不斷融合和相互借鑒的發展趨勢。在我國法律領域,并沒有嚴格區分版權和著作權,我國的版權保護主要是通過《著作權法》《民法通則》《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的法律條文得以體現的。為了順應時代的變化,迄今為止,我國的《著作權法》歷經三次修訂,但隨著學術期刊進入數字化時代,以及隨之而來的公眾獲取和傳播資源的便捷程度愈高,現有的《著作權法》和《民法通則》相關條例在數字化期刊版權保護方面遭遇瓶頸,現有的為適應網絡環境指定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效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一)學術期刊數據庫的版權保護主體設定
學術期刊數字化傳播的正規載體是學術期刊數據庫,這里并不涉及一些網絡服務提供商,如百度文庫、豆丁網、道客巴巴等,他們更容易成為版權侵權行為的主體。學術期刊全文電子數據庫涉及三類版權方[3]。其一是單篇學術論文的寫作者,我國《著作權法》第2條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受本法保護?!逼涠浅霭嬲?,根據《著作權法》第14條“以改編、翻譯、注釋、整理等方式利用已有作品而產生的新作品為演繹作品,其著作權由演繹者所有”以及第16條“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所有。”因此,出版者基于對期刊的設計、編排享有一定的演繹作品版權和匯編作品版權。此外,《著作權法》第30條、31條還專門規定了出版者享有的其他相關權利。其三是期刊數據庫同樣依據著作權法第16條對編輯整理的數據庫文獻資源享有匯編作品版權。
(二)當前學術期刊數據庫版權保護遭遇瓶頸
1.論文作者的版權保護亟須進一步健全
對論文作者的版權保護在《著作權法》中主要體現在復制權的規定上,事實上大量的網絡復制行為并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法律規制,近年來頻頻發生的網絡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案件完全能夠說明對于論文作者的著作權并未得到真正完整的保護。此外,目前國內三大期刊數據庫都是以收費形式運作的,通常是以下載頁數作為單位計算來收取用戶費用的,但論文創作者卻被排除在經濟利益分配之外。基于上述情況,目前對于論文創作者的版權保護還更多地停留在文本層面,實際侵犯版權的行為仍然時常發生。
2.網絡環境下的侵權行為舉證更為困難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擁有各類學術期刊五千多種,實現數字化傳播的一半以上,用戶可以通過一次性付款獲取想要的學術資源。與此同時,也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再次上傳至網絡進行大范圍傳播,且不論其是否從中牟利,最重要的是并未取得著作權人許可,這是在《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有明文規定的。對出版社而言,通常被大量傳播的是單篇論文而非整本雜志,因此沒有太強的法律訴求。而對于論文創作者,此種行為已經侵犯了其享有的著作權,但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下,舉證著實成為一項難度極大的工作。3.數字化傳播背景下的侵權隱患
如今,網絡已經成為科學研究不可獲取的重要工具,為了進一步給科研人員提供便利,開放存儲期刊(OpenAccessJournal,簡稱OAJ)作為一種學術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和出版模式在20世紀90年代末興起[4]。“付費發表,免費閱讀”是OA倡導的一種一個全新的、顛覆性的理念[5]。中國科技論文在線(http://paper.edu.cn/)由教育部支持,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發展較好的開放存儲期刊平臺。目前OA期刊的版權模式主要有三種:版權保留、版權分攤、部分版權轉讓[6]。由此而知,OA論文的使用也是視具體情況來使用的,并非籠統的全部免費,否則可能構成侵權行為。
三、健全數字化學術期刊版權保護的對策建議
(一)樹立全社會的尊重版權意識
公民的版權意識是市場經濟倡導法治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促進文化創新和科技進步,激發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的極為重要的激勵因素。版權侵權之所以在我國屢禁不止,在數字化時代更是頻繁發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全社會缺乏版權意識,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全體公民默認的一種“習慣”。盡管,很多專家用“任重而道遠”來形容培養公眾版權意識的艱巨性,但唯有全社會尊重版權,整個社會才會進步,法律制度和秩序才能擁有預設的尊嚴。
(二)加強技術保護措施的法律保護
版權的技術保護措施是版權人的私利救濟方式,歐盟對其做了如下界定:“是設計用于阻止侵犯版權以及與數據庫有關的特殊權利的設備、產品或方法。”[7]技術保護措施無非兩類,一是控制接觸作品,二是控制任意使用作品。從理論上講,如果技術保護措施到位,將會大大增強版權保護安全。但防止版權人的權利濫用又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因《著作權法》中版權期限是有限制的,超過一定期限就應進入公共領域。因此,技術措施保護的初衷是保護版權,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應關注利益平衡,推動整個社會和諧發展。
(三)提高網絡服務商的準入門檻
網絡服務商是數字化期刊侵權中無法繞開的話題,無論是百度文庫、新浪愛問共享、豆丁網等知名網絡服務商都曾無一例外被曝侵權,用戶上傳大量未經授權的文獻資料廣泛傳播,而網絡服務商不經審核一概準予,在法律責任的承擔上難辭其咎。被社會認可的大型網絡服務商尚且如此,其他資質較低的網絡服務商為了謀取利益,就更是對用戶上傳文獻不加分辨。因此,提高網絡服務商的準入門檻,規范其運行機制,國家版權局可加強與網絡管理部門及公安機關的合作,對涉嫌侵權行為的網絡服務商采取相關法律措施。
(四)確立參與廣泛的社會監督機制
任何形式的管理都必須有監督作為支撐,沒有監督的管理是缺乏效力的。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互聯網傳播影視作品著作權監督管理辦法》,但有關學術期刊及其相關文獻資料的互聯網監督辦法還未見端倪。國家版權局設立了網絡在線舉報,要極大地發揮在線舉報的作用,就必須依賴廣泛的民眾監督。采取監督形式多樣化,公眾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反映暴露出來的版權侵權情況,這需要相關部門的鼓勵和配合,從而在制度層面上保證監督機制的運行。
關鍵詞:道德;現狀;研究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4-0269-02
一、關于當前中國道德現狀評價的研究
1.雖然道德失范的現象確實存在,但我國的道德主流是積極進步的
文章其中王俊人教授認為,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是一次社會轉型,而且是一邊轉型一邊加速,我們幾乎用30多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現代化國家用了上百年時間所做的事情,在這種加速轉型的過程中,整個社會秩序能夠保持基本穩定,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社會經受了“非典”、“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等重大事件的檢驗,這些都足以顯示和證明了中國社會道德的勝利。葛晨虹教授也指出,對目前道德狀況總體判斷不能簡單地用道德滑坡、道德爬坡來判斷。我們在看到“大惡”的同時,也要看到“大善”。社會中有“小悅悅”事件中的冷漠路人,但也有“最美媽媽”們,實際上還有很多積極的方面。
2.評價當今中國社會的道德狀況,需要選擇并確定具體的歷史坐標
有學者指出如果我們把歷史坐標定在改革開放前,再來看現在的中國,無論是人權問題上,從爭取人權,到回避人權,再到人權“入憲”;還是在家庭關系上,用法律對“家暴”的行為加以懲治,這些實例都足以證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道德所取得的歷史性進步。
3.認為中國道德到了危機的時刻
肖群忠教授就持這種觀點,他認為:全社會的趨利化,價值觀念的功利主義長期得到鼓勵和膨脹,使得社會道德水平從有所下降發展到了全社會普遍缺乏道德即“道德危機”,道德的底線受到了嚴重沖擊。
二、關于當前中國出現道德問題原因的研究
1.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戴木才教授指出,道德與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不同步性。我們的經濟建設迅速、社會發展迅猛,相比來說,道德屬于上層建筑領域,有相對獨立性,難免跟不上經濟的迅猛發展,這是一個客觀發展規律。有學者認為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期,當舊的信仰體系受到很大打擊時,新的更高品質的信仰尚未建立,導致道德建設與經濟建設脫節和人們的道德價值失范。
2.社會現實中多元價值文化的交錯影響
有學者指出在市場經濟進程中,市場會自發助長商業文化的生長。自發的商業文化又往往易導向消費主義、奢華主義、享樂主義生長,導向金錢關系和利己主義。如果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物質主義還留有一定市場,如果社會文化價值導向不明確,榮辱不分,人們的觀念心態就會出現道德淡漠甚至缺德的行為取向。
3.道德法制化進程緩慢
胡云騰教授認為,出現道德失范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對道德和法律的關系認識不到位,導致在行動上厚此薄彼,一手硬一手軟。特別是很多嚴重違反道德的行為發生后,由于沒有相關法律,司法機關無法將其繩之以法,公眾和輿論譴責的威懾作用有限,久而久之,道德失范行為不僅增多,而且更加嚴重,便形成了一種不良效應。
4.道德教育失誤
有學者認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道德價值取向和道德教育的最大失誤,就是一直不愿意承認、不敢承認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總是一味地把利他和自我犧牲標榜為道德的實質。德育的皇帝新衣一旦被識破,人們對德育就會陽奉陰違,口頭上是一套,現實又是另一套,在這樣的人生態度下,又豈能取得應有的德育效果?
5.社會管理機制不完善,機制保障缺乏,監督不力
葛晨虹教授認為,我們的各種制度規則都處在建立過程中,許多環節的法律規范、制度機制都有漏洞或缺失,需要進一步完善建構。一個社會如果在制度安排方面不能有效地去引導道德取向,不道德的現象就一定會出現。
6.公共媒體缺乏引導和明確的價值導向
有學者認為,一些道德失范現象往往更容易成為公共媒體的報道對象。而那些做著默默無聞的善事的平凡的道德模范們的事跡,卻難以成為小報小刊關注報道的對象。并且萬俊人教授還提出,新興網絡媒體的發展速度超過了我們想象,我們一時還沒有適應。網絡媒體對道德問題的放大效應值得特別關注。
三、關于改善當前中國道德現狀對策的研究
1.健全并細化各種相關法制及其他管理制度,推進道德法律化
肖群忠教授指出,我們在當前一定要旗幟鮮明地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基本國策和治國方略,把道德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黨和政府對社會和人民的重要責任。另一方面,戴木才教授提出必須運用法律手段保障道德建設,加大對道德失范行為的懲罰力度。
2.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
葛晨虹教授認為一個只講自我利益不講對他人和國家責任和奉獻的社會,是沒有未來和希望的。所以,要想增強社會道德實力,讓人們身體“流淌更多的道德血液”,就必須在文化層面對物質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等理論和價值觀進行社會性反思批判,切實關注并加強社會道德文化的建設。
3.重視道德教育,特別是要加強社會精英的道德教育
有學者指出,應從小培養道德意識,重視道德教育。一方面,家長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并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另一方面,學校要建立完善的道德教育體系,分層次、分階段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道德教育。而最重要的是對社會精英的道德教育,胡云騰教授認為,要始終把黨員干部的道德建設、公務員隊伍的道德建設、富裕階層和文化科技精英的道德建設作為全民道德建設的重點,堅持黨員帶頭、官員帶頭、富人帶頭、文人帶頭。這些群體如果不帶頭,要求老百姓加強道德建設就是空話。
4.建立媒體監督機制,發揮媒體的正面引導作用
任何一種權力,如果失去監督,都會產生腐敗,媒體也需要監督,要把“善待媒體,善用媒體,善管媒體”落到實處。有學者還指出,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媒體要發揮正面引導作用,積極宣揚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刻批判與現代精神文明背道而馳的道德行為,讓道德遺毒在社會輿論的打壓下知難而退。
四、當前中國道德問題研究的深化
從上述內容中可以看出,學者對當前中國道德現狀的把握、成因的分析以及對策的提出都已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但是,我認為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又偉大的工程,需要更加系統性地研究,特別是在道德教育方面,如何提高它的實效性,是解決當前社會道德缺失的關鍵。
對于這一問題我認為應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落到道德建設中來,尤其是將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八榮八恥”落實到實處。社會主義榮辱觀不僅提出了當前中國社會應該提倡和弘揚的美德,而且設定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體現了當下我國社會對其成員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實踐出真知,不能只是將八榮八恥“貼在墻上掛在嘴上”,而是要落實、實踐。
一方面,要做到廣泛宣傳宣傳,通過宣傳“八榮八恥”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在社會中廣泛開展各項相關主題實踐活動。但需要說明的是,在選取相關典型事例時要注意確保事跡的客觀真實性。先進典型之所以能打動人、感染人,是因為他們源自生活、有血有肉,其越是真實越感人,越是樸實越親切。因此,在宣傳典型事跡時要按照先進人物的本來面目塑造典型形象,用平實的語言來闡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用我們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來展現典型事例中人物的高大形象。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典型進行宣傳時要注意把握好宣傳的時機和節奏,做到適時、適度,這樣才能產生更好的影響和效果。
另一方面就是要在精神文化產品創作中堅持以“八榮八恥”為創作導向,將所要宣傳的社會主義基本道德內容納入文化作品創作中來,創作一批反映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文藝作品,特別是要加強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中國自古就被稱為“禮儀之邦”,但如今許多中華民族的優良的道德傳統被人們忽視,甚至拋棄,當前要想加強道德建設,就必須要提高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
詩人但丁說過:“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钡赖略谏鐣l展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且是不可缺少的。我相信,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道德狀況定會呈現出新的面貌。
參考文獻:
[1]葛晨虹.社會道德問題與道德實力重建[J].西北師大學報,2012,(1)
[2]肖群忠.道德危機的拯救與文明大國的崛起[J].西北師大學報,2012,(1)
[3]胡云騰.加強道德建設要多管齊下[J].紅旗文稿,2012,(1)
[4]余涌.關于道德建設的幾個問題[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