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0 11:32: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旅游安全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安全是旅游業發展的基礎,它不僅是旅游活動順利發展的保障,也是旅游業發展的前提。旅游業是個綜合性的產業,它涉及到很多社會部門和行業,旅游活動又包含了食、住、行、游、購、娛六大方面,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現代旅游業由于各種社會的和自然的因素影響,潛在著許多危險和不安全因素,旅游行業和旅游活動的各個環節中都可能存在著潛在的旅游風險。旅游安全問題產生后,會通過各種媒介影響到潛在旅游者,影響潛在旅游者對目的地決策行為。由表1我們也可以看出,旅游風險可能是來自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也可能來自旅游者自身和旅游組織者等各個方面。因此,解決旅游安全問題,加強旅游安全研究,不僅是旅游活動質量的重要保證,也是旅游業做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目前情況下,旅游安全事件還在頻繁發生,甚至出現了增長的趨勢。據國家旅游局綜合司統計,從2009年初至9月份僅9個月中就發生了41起旅游事故,其中重大事件8起,比2008年同期增長60%,整體比2008年同期增長10.8%。由此可見,旅游安全問題越來越尖銳,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時刻關注的問題。
二、旅游安全的表現形式
旅游安全的表現形式在實際生活中是各種各樣的,而且常常是交叉出現。按照旅游研究對象劃分,旅游安全表現為旅游主體安全、旅游客體安全、旅游中介安全。旅游主體安全就是旅游者的安全,旅游客體安全為旅游目的地人和物的安全,旅游中介安全為各種旅游接待設施和人員的安全。按照旅游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購、娛進行劃分,旅游安全表現為飲食安全、住宿安全、交通安全、游覽安全、購物安全和休閑娛樂安全。按照最終的表現形式劃分,旅游安全表現為交通事故、疾病、治安事件、火災、食物中毒、旅游設施事故等。
三、旅游安全問題的對策
(一)完善旅游安全法規
旅游安全法規是從法律上保障旅游安全,為旅游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安全問題的解決提供法律依據,依靠其權威性和強制性來規范和約束旅游從業人員的行為,增強旅游從業人員的安全意志和防控意志,提高旅游者的旅游安全防范意志,約束旅游者在旅游活動過程中的各種不當行為。目前,雖然旅游安全問題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國家和地方也相繼出臺了各種相關法規,但是我國的旅游法體制還不完善,對安全問題只是做出了原則性的指導和規定,在處理旅游安全的相關問題上還存在著很多空白處。旅游安全法規是旅游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礎,完善的旅游安全法規是旅游業順利、平穩發展的保障和前提。
(二)建立旅游安全預警系統
旅游安全不僅僅考慮與人們生命財產直接相關的安全問題,還應涵蓋旅游資源安全、旅游環境安全等內容,準確、及時的預警信息能有效減少國家經濟損失,確保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從某種意義上說對危險事故的預警也是一種安全。旅游安全預警就是在安全事故發生之前,通過科學指標,對未來特定的一段時間,一定旅游區域內的旅游動向進行預測和引導,使旅游效果達到最佳。旅游安全預警系統是個復雜的系統,它是為了預防旅游活動過程中發生危險而建立的報警和排警系統,它擔負著旅游安全信息的搜集、分析、對策制定和信息等功能,是國家旅游安全信息、進行安全預控的組織機構,它在警示旅游者和旅游企業、增加安全意志、提高安全防范與控制能力,使旅游者和旅游企業預見問題并采取積極的防范措施等方面有著極大的作用。
我國目前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假日旅游預警系統,屬于旅游團體協作機構,依靠其成員單位的廣泛性和權威性已經在假日旅游活動過程中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因此,可以在假日旅游預警系統的基礎上,集成和調配相應的功能,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安全預警系統。
(三)建立旅游急救系統
我國現有的旅游安全急救系統還不成體系,相互之間的協調合作程度比較低,這使得急救工作的效率不高。張秋芬指出,旅游急救系統應包括:(1)救援指揮中心。對整個旅游安全急救工作的進行開展、協調、整體統籌。(2)安全救援機構。涉及到很多部門,如醫院,消防部門,及其他與救援工作有關系的其它部門。(3)安全救援的直接機構。包括可能發生旅游安全問題的旅游景區(點)、旅游企業、旅游管理部門和社區。(4)安全救援的間接機構。包括旅游地、保險機構、新聞媒體和通訊部門。這些部門雖然不參加直接的救援工作,但是卻對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一個完善的旅游安全急救系統要能夠這四個部分組織起來,以救援指揮中心為核心統一策劃旅游安全急救工作,一旦發生旅游安全事故,各方面能夠快速、有序的開展工作,發揮集體的力量,順利解決問題。
(四)加強旅游從業人員培訓
p;旅游業是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相對于其他產品,旅游產品有無形性、生產和消費的同時性、不可儲存性、異質性的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旅游產品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旅游從業人員的即時表現來決定的。如果旅游從業人員沒有掌握足夠的基本安全知志,或是在旅游活動過程中不按有關規定行事,就會大大增加旅游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因此,旅游企業和旅游有關部門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對旅游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安全知志水平和安全防范意志,強化他們在旅游活動過程中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工作的意志,將安全事故的發生扼殺在萌芽階段。
(五)加大旅游安全的宣傳教育
針對近年來出現的諸多安全事故,旅游企業及旅游有關部門應加大旅游安全的宣傳教育,增加人們對旅游活動過程中潛在危險的了解,提高社會大眾的自我保護意志。
參考文獻:
[1]鄭向敏,盧昌崇.論我國旅游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3,11(6).
[2]朱紅新.旅游安全及其管理體制研[D].南京農業大學,2007,(11).
[3]李巧玲,彭淑貞.旅游安全及其相關問題的初步研究[J].泰山學院學報,2006,(1).
論文關鍵詞: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畢業設計,畢業論文,任務書,示范
二、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指明本課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大體上可從哪幾個方面去研究和論述該主要問題的具體要求)
論文基本內容:
隨著國內移動通信的快速普及,基于手機等移動終端的移動商務應運而生,從而為旅游業開辟出一條全新路徑。杭州作為一個旅游城市,論文可以從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入手,分析旅游業應用移動電子商務的情況,重點指出其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對策。
基本要求:
廣泛查閱資料;理論聯系實際;觀點正確;論文要言之有物,切忌空泛;嚴格遵守論文格式規范;按規定的進度完成各項任務。
在撰寫畢業論文期間,應完成如下工作:
1、應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必須查閱15篇以上的參考文獻,其中,外文原文參考文獻至少2篇),于2011年1月15日前完成不少于2000字的文獻綜述和譯成中文后不少于2000字的外文譯稿,同時提供外文的封面、封底、目錄和所翻譯的正文的復印件。
2、在完成“文獻綜述”、“外文翻譯”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于1月30日前完成不少于2000字的開題報告。
3、在同意開題后,認真撰寫畢業論文,須在2010~2011第二學期開學注冊時(2月19-20日)向指導老師上交不少于8000字的畢業論文(設計)完整初稿。
4、根據指導老師的指導意見,對論文進行多次修改,直到指導老師認為可以通過為止。
5、必須在2011年4月15日之前完成論文定稿(正文不少于8000字,不含附錄的字數)。
6、認真準備論文答辯。
三、起止日期及進度安排
起止日期:
2010
年
12
月
2
日 至
2011
年
5
月
14
日
進度安排:
序號
時間
內容
1
2011.1.5之前
確定論文題目、指導老師下達任務書
2
2011.1.6-2011.1.15
完成文獻綜述和外文翻譯定稿
3
2011.1.16-2011.1.30
完成開題報告定稿
4
2011.1.31-2011.2.20
完成完整的論文初稿
5
2011.2.21-2011.4.15
進行多次的論文修改,完成論文定稿
6
2011.3.1-2011.3.10
畢業論文中期檢查
7
2011.5.14
論文答辯
四、推薦參考文獻(理工科專業應在5篇以上,文科類專業應在8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獻至少2篇。)
[1] 袁劍君, 陳志輝. 我國旅游信息化發展狀況、問題與對策[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9,(01).
[2] 杭志, 徐德智, . 移動電子商務中的服務組合研究[J]. 計算機技術與發展 , 2010,(04).
[3] 李文學. 四川電信與省旅游局深度合作著力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務水平[J]. 通信與信息技術 , 2010,(01).
[4] 蔡安寧, 尚正永, 馬明棟. 杭州旅游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J]. 計算機系統應用 , 2007,(08).
[5] 杭志, 徐德智, . 移動電子商務中的服務組合研究[J]. 計算機技術與發展 , 2010,(04) .
[6] 為移動電子商務(M-commerce)做好準備[J]. 信息方略 , 2008,(02)
[7] 汪禮俊, 廖瑾. 移動電子商務:現代生活的新詮釋[J]. 上海信息化 , 2010,(05).
1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研究方法
科學研究文獻包含了學科研究的最新熱點與動向,分析科學主題文獻有助于把握學科研究方向,了解最新研究進展。本文主要采用科學知識圖譜(CiteSpaceIII),對休閑農業相關文獻進行全面的統計與分析??茖W知識圖譜能夠針對科學主題的發文作者、發文機構、關鍵詞等方面,進行學科網絡機構的生動可視化展示,其相關參數主要包括:①時間跨度(Timespan)、時間切片(SliceLength)、頻次(Frequence)、中介中心度(Centrality)的設置;②節點(Node)、連接線(Link)、網絡密度(Density)、聚類指標(ModularityQ)的分析,③節點圓環大小、連接線、時間的識別。主要指標說明:①若聚類參數0.4≤ModularityQ≤0.8表明結果聚類程度較為合理,ModularityQ>0.8表明結果聚類程度較高;②生成的可視化圖譜中,節點圓環的大小與分析對象出現頻次成正比關系;③節點圓環外層年輪寬度與中介中心度大小成正比關系。
1.2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后稱CNKI),分步對CNKI數據庫中休閑農業相關文獻進行檢索、收集。首先,關鍵詞為“休閑農業”,期刊來源類別為“核心期刊”、“CSSCI”,時間跨度為2000~2014年,對已發表休閑農業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得到457條記錄。其次,以博、碩士論文為主要來源,時間跨度為2004~2014年,檢索經清洗后得到博、碩論文228篇。再次,增加“鄉村旅游”、“都市農業”、“觀光農業”、“創意農業”、“農家樂”等五個關鍵詞進行補充檢索,共得期刊論文1298條記錄。最終,經過辨別、整理、去重,刪除會議紀錄、報道、無作者等,得休閑農業期刊文獻1062條文獻,以此作為本文研究的數據樣本。
2結果與分析
2.1研究概況
研究成果方面,休閑農業研究在近十年中呈現快速、穩定增長趨勢,從2000年的15條,到最高峰2010年184條;前期主要以休閑農業理論基礎、概念定義等方面探討為主,2008~2013年研究成果出現爆發式發展,其中以2013年為最,博碩論文以70篇占主要地位,單位則以福建農林大學為代表。總之,休閑農業正逐漸成為國內農業與旅游研究的熱門領域。研究內容方面,休閑農業較多與鄉村旅游、都市農業、觀光農業、休閑旅游、農業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交叉研究,現有休閑農業研究成果本身則以規劃設計、對策性研究、發展模式等為主。
2.2研究結果
采用CiteSpace軟件,首先,以2000~2014年為時間跨度,以1年為時間切片長度,以“keywords”(關鍵詞)為網絡節點,選擇前50個關鍵詞為每個時間區間被引詞,以詞頻15次進行排序統計,得到174個連接點,288條連接線,網絡密度為0.0191,生成可視化共被引網絡結構圖。其次,進行聚類分析,共得16個聚類,形成清晰的可視化的關鍵詞共被引聚類知識圖譜,關鍵詞出現的頻次反映在節點的大小上,頻次越多,節點越大。從知識圖譜中可知,“鄉村旅游”頻次最高,其次是“都市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農家樂”等。取關鍵詞頻次15次以上,得到18個高頻關鍵詞進行排序。結合現有研究與關鍵詞知識圖譜可知,休閑農業的研究領域主要與鄉村旅游、都市農業、觀光農業、創意農業、農家樂、生態農業等領域聯系較為密切、互有交叉;研究方法主要有聚類分析、TCM(旅游成本分析法)、顧客滿意度指數模型、內容分析法、SWOT分析、情景變量分析法、回歸分析法、層次分析法(AHP)、空間計量模型、雙鉆石模型、DEA(數據包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CVM(條件價值評估法)等;研究熱點主要有區域休閑農業、休閑農業資源評價、休閑農業資源開發、利益相關者、游客滿意度、休閑農業規劃與設計、發展模式、休閑農業標準體系、體驗營銷、空間結構與布局、生態保護、農耕文化等方面。
3休閑農業熱點研究進展
休閑農業具有農業基本屬性,是農業經濟的一種,但同時又結合了農業計劃、農業建設、農業生產和農業部門經濟等多方面的內容,系統地繼承與發展了傳統的農業經濟,是農業多功能性最重要的載體。本文重點論述休閑農業5個熱點研究進展。
3.1基礎理論研究
范水生等就休閑農業的概念進行過全面深入的探討,果雅靜等、牛君儀就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較有研究,牛君儀認為有農業展示、農事參與、生態旅游、民俗文化、農家生活體驗、農村度假娛樂等六種模式。王德剛則對世界旅游農業發展歷史進行梳理總結出世界農業旅游大致經歷觀光農業、休閑農業與創意農業三個歷程,高志強等則對休閑農業的產業特征及演化過程進行深入研究,張強等則對我國休閑農業發展所促進的產業、資源、經濟、城鄉之間的融合進行闡述,而在宏觀層面,劉春香對我國觀光休閑農業發展有所研究??傊?,休閑農業基礎理論研究已涉及休閑農業概念、定義、類型、模式、政策、行業標準、產業分析等多個方面內容,形成完備體系。
3.2區域性發展問題
唐蘇華等研究提出干旱區新綠洲五種休閑農業開發模式。郭利田、孫兆慧等、胡愛娟等對區域間的休閑農業合作與發展進行探討,齊永華等對我國城郊型農業的農業資源利用問題進行了探索性研究,趙玉榕主要以投資機制為主要切入點研究廈門借對臺優勢發展都市農業的政策建議,王樹進等、王曉峰等、朱華武等則運用空間計量相關方法以省域角度休閑農業的空間布局與發展進行研究。就現存研究而言,區域性的休閑農業發展問題仍是休閑農業宏觀研究的熱點,主要以研究生論文研究為主。
3.3休閑農業旅游研究
游客滿意度方面,陳勝科等、苗紅等、趙仕紅等、田彩云等在旅游者消費需求、游客需求特征、滿意度評價模型、實證研究等方面進行過深入研究。旅游成本方面,邱生榮等采用情景變量法分析休閑農業游客的旅游行為進而指導休閑農場的科學管理與經營。旅游安全方面,陳水雄等對休閑農業的旅游安全進行過分析,提出海南構建休閑農業旅游安全保障體系的的相關措施。旅游開發方面,周麗潔就湖南省休閑農業旅游市場進行過對策研究。鄉村旅游方面,王會娟、郭煥成等、楊載田等、耿品富等、張劍剛等則研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產品體系、發展創新與路徑、管理經營模式等方面。此外,王穎暉對休閑農業的旅游服務創新進行整合概念模型分析。總之,主要存在與旅游結合、產業協作、旅游成本、旅游安全、游客滿意度、消費需求等方面的研究。
3.4休閑農業資源評價與開發
資源評價是休閑農業開發與設計的前提條件,阿布都熱合曼•哈力克采用層次分析法對休閑農業資源評價構建了資源條件、開發條件、旅游條件等三方面的定量評價模型并實證分析,黃志紅對休閑農業體驗價值建立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價。肖光明構建了包括7項評價要素、26項評價因子和具體等級的休閑農業質量等級評價體系,并針對休閑農業園區進行實證分析。而在大區域的休閑農業產業方面,孔慶書等對河北2011年12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點進行全面的DEA效益分析,劉軍等采用層次分析法構建發展基礎、協調能力、可持續能力等三大系統層的43個評價指標針對湖南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評價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以規劃設計類為主的產業實踐應用以碩士論文成果為主,而趙毅、鄒宏霞等就休閑農業的規劃、產品設計等有過研究。
3.5休閑農業與新農村建設
周彬等認為休閑農業的發展與新農村建設具有一致性,羅文斌等主要運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休閑農業的社會居民經濟社會影響感知度。鐘平等、王圣軍、姬汝茂、張勝利等針對新農村建設與休閑農業發展關系進行過深入研究,較多以新農村建設的角度探討休閑農業的開發與發展對策研究。
4結論與討論
關鍵詞:旅游,保護環境
自然環境是人類棲息之地,也是人類生活的物質之源,又是人們的游賞對象。古往今來的旅游者,都將觀光賞景視作一種休養生息、調節生活、消除疲勞的樂事。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們不辭窮苦,爬山涉水、尋幽探勝,留連于清溪碧流之間、忘返于奇山異峰之中、逗留于濱海沙灘之畔、漫步于林蔭綠地之下,而沉浸在優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種超塵拔谷的情懷,自由邀翔的靈性,去盡情地領受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悅心情、啟迪睿知,得到享受。因此,保護好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旅游資源,是發展旅游業的先決條件。尤其在當前,隨著歷史的進步,時代的前進,經濟建設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們的旅游興趣。在新的旅游熱潮的情況下,我們更應重視搞好環境保護工作?,F就發展旅游與保護環境的關系,談幾點初淺的看法。
一、只有環境美,才有旅游價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無論是山川的自然風光,還是田園的秀麗景色,或是濱海的波濤浪花,都是美好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論文參考網。優美的環境,既可使人們留連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們得到陶冶情操,激發熱情,充滿活力。“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就是形象地說明了大自然的美對人們的精神感應作用。因此,人們通過游覽風景區,欣賞自然風光,瞻仰名勝古跡,贊嘆能工巧匠的高超藝術,享受大自然的美,而獲得精神生活上的滿足。
當然,由于旅游者的種類、年齡、性別、職業、閱歷、性格及思想意識、文化素養、宗教信仰、審美水平、具體環境等的不同,對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異,正如孔夫子所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那樣??萍颊撐?。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覽名勝古跡時,常常會對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跡,以及與文化傳說有聯系的風物,感到特別的興趣。對這些人文景致的欣賞,實際上包括了對古代人們改造自然,創造美好生活的贊美。旅游者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進行游覽,既增長知識,又獲得美的享受。這種知識的獲得和美的欣賞,往往是聯系一起的,從而進一步增添了游覽的興味??萍颊撐?。但是,大自然的美,都與綠色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為綠色是生命之色,綠色的環境能引起人們愉快的精神狀態,并使人們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綠色還有凈化空氣,改變自然環境的作用,因而,只有環境美,才具有旅游價值。所以,我們這一代人不僅負有保護和利用好現有的環境,為開發、建設更多、更好的旅游區,發展旅游業的任務;而且更負有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環境,以創造更多的旅游財富的責任。
二、開發與保護并重,才能確保環境美
要加快發展旅游業,必須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點的同時,開辟新的旅游景點;另方面在合理地開發新的旅游資源時,應注意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切忌對旅游環境進行建設性的破壞和破壞性的建設。
首先,要依照法律來保護環境。建設旅游風景區、開發旅游資源時,要充分利用現行的許多法規條例,以確保風景旅游區的環境免受污染的破壞。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對森林的亂砍濫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護自然環境,保護風景旅游區的旅游資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對保護江、河、湖、海水體免受污染的危害,對維護旅游用水環境等,都有重大意義。因此,我們要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對風景旅游區的環境加強管理;以保護旅游資源,為發展旅游業創造條件。
其次,要樹立防重于治的新觀念。保護旅游風景區環境的目的,是為了促使風景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轉化,為人類的休養生息,創造越來越好的條件。因此,必須貫徹樹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避免重走資本主義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無論是山林、水體、風景名勝,只要是已辟為旅游區,或計劃要開發為新的旅游區,都應事先就其環境保護方面,制定規劃,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實行分級管理,分級保護。論文參考網。不能等到問題成了堆,再來補救、治理,而處于被動局面。
為了讓更多的游客都能飽覽我國奇妙絕倫而綽約豐姿的旅游資源,我們必須在從事旅游業工作中,注意旅游風景區環境的保護和管理,特別在當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時,把保護風景區環境作為發展旅游事業的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就顯得更為重要。
1、要應用美學觀點,搞好旅游風景區的環境規劃
一個良好的旅游風景區,必須是風光秀麗,環境未受破壞和污染,能滿足旅游者觀賞和行動的心理活動環境。論文參考網??萍颊撐摹R虼?,必須應用美學的觀點搞好環境規劃。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園林、建筑、地質、地理、生態、氣象、環保、文物、歷史、經濟、管理、旅游和美學等多種學科協同配合,對風景區環境進行綜合考察、評價、預測合理的旅游規模等,從而提出旅游風景區的環境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最佳方案。這個最佳方案,一定要從美學的觀點出發,按規劃的要求,提出嚴格禁止在風景區范圍內大興土木,建工廠企業;嚴格控制在風景區興建各種樓、堂、館、所和旅游飯店,使風景區環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實行封山育林,確保風景區生態平衡,以努力把風景區建設成為一個有益于人類健康,構成為一個適合于康樂消費的舒適、優美的旅游環境,以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2、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游客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發展旅游業,雖可以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多的效益。但也產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極因素。如當游人到一些風景名勝區去,有的人對那些維妙維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歡自覺或不自覺地用手撫弄、拍打,一不小心就會碰傷景物;有的人看到風景區內的花草樹木長得逗人喜愛,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獨自欣賞,甚至有的人為了爬山省力,就隨意拆樹砍竹以充當拐杖之用;有的人不僅在風景區到處亂扔果皮雜物,甚至隨地大小便;有的人還在風景區的顯眼之處,隨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標志,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為。
對上述這些不文明的人為破壞、污染風景區環境前景物、植被和環境衛生等,均會降低風景區的旅游價值。因此,為了創造舒適優美的旅游環境,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覺地愛護風景區旅游資源、保護風景區旅游環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風景區旅游環境的保護措施。
3、要研究環境容量,保證旅游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眾所周知,旅游風景區的環境,對于污染物的凈化能力,以及對于旅游人群的承接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一旦游客人數過于擁擠,人流疏散不開,必然會產生踐踏風景區的綠化地、花圃、園林,甚至也往往會造成對旅游設施、荷塘水榭、花草樹木、亭臺樓閣的破壞。同時,游人過多伴之而來的,是拋撤的垃圾狼籍滿地,噪聲超過標準等。可見,人流超過了環境的正常允許限度,就必然會產生對旅游環境的污染和破壞,而且也包藏著危及旅游者的人身安全的隱患。因此,為了順利地發展我國的旅游業,必須加強對旅游環境容量的研究,根據每個風景區的具體情況,提出可容納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標,來控制門票的出售量,以確保風景區環境的良性循環。同時要設法維持旅游區道路的通暢,以便及時疏散人群,降低對環境的壓力。并做好旅游指導工作,使游客的不規律的活動,變為比較易于控制的行動,以緩和旅游人群對旅游熱點的沖擊。
總之,為了讓更多的海內外游客都能飽覽我國風景旖旎的自然環境和奇妙絕倫、豐姿綽約的旅游資源,必須保護好我國的旅游資源——自然環境不受污染,璀璨文化不受破壞,這是發展旅游業的基礎。所以,在開發我國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必須注意抓好環境的保護工作。
(1武漢輕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23 2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管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415)
摘 要:《飯店管理》課程在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開展課堂教學,對《飯店管理》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了篩選,提出了各部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并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方法,同時對課程結構化評分方法進行了安排和設計,在《飯店管理》實際課堂教學中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飯店管理;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8.031
*基金項目:武漢輕工大學教師發展中心教學發展研究B類項目“基于BOPPPS教學模式的《飯店管理》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項目編號:201412B06);武漢輕工大學校級青年教學研究項目“基于PCPA視角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證研究”(項目編號:XQ2014002)
作者簡介:羅偉(1984-),男,武漢輕工大學旅游管理系講師,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與旅游規劃。
收稿日期:2015-02-05
1 《飯店管理》課程教學思路設計
《飯店管理》是教育部指定的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7門核心專業主干課程之一,是為培養旅游行業中高級管理人才而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現代飯店管理的基本理論、原則;吸收和借鑒發達國家的現代飯店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了解我國現代飯店業發展的現狀與趨勢;掌握我國現代飯店管理的基本業務與經營策略,為將來從事飯店及旅游相關行業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大量文獻和課程教學實踐表明,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掌握知識的比率非常小,其中教師單純講授學生掌握5%,通過閱讀學生掌握10%,通過試聽學生掌握20%,通過示范學生掌握30%。學生只有通過討論、參與實踐動手和教師教學生的互動教學,學生掌握知識的比率才能達到50%以上,分別是50%、75%和90%,即“學習金字塔”。
為此,《飯店管理》的課程教學必須改變“以教師為中心”,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掌握知識的客觀規律出發,將微格教學的基本范式運用到大容量的理論課堂教學。具體按如下程序開展教學:導言(Bridge-in引起學習動機、導入主題)、學習目標(Objective/Outcome明確提出課堂教學目標)、前測(Pre-assessment了解學生先前的知識和能力)、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有效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習者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后測(Post-assessment通過有效方式測試學生的學習效果)、總結(Summary對課堂內容進行總結并延伸提升下一步教學內容)的程序開展課堂教學。
2 《飯店管理》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設計
通過對國內外《飯店管理》課程教學材料和參考教材的對比分析,并結合我國飯店經營與管理的實際工作需要,《飯店管理》課程教學共安排48學時,教學內容與框架(見圖1)。
《飯店管理》課程各部分教學內容與方法設計如下:
(1)飯店與飯店管理和飯店管理基礎理論(9學時)。重點:飯店定義,飯店的功能,飯店的任務,飯店的類型,飯店的等級,現代飯店集團化經營的優勢,賓客消費需求與心理理論、飯店產品理論。難點:飯店的含義,飯店的等級(旅游飯店星級評定)、飯店發展的歷程,飯店管理的含義與內容體系,飯店環境人性化理論。教學方法:針對重難點內容,除理論講授之外,采用播放視頻短片、分組辯論、案例互動和飯店經歷分析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
(2)飯店決策與計劃管理和飯店組織管理(9學時)。重點:飯店決策管理的含義,飯店計劃管理的含義,飯店決策的過程,飯店計劃的編制和執行。飯店組織的含義,飯店組織的原則,飯店組織結構類型及特點。難點:飯店決策過程,飯店計劃編制和執行,飯店組織行為學理論,飯店組織結構類型及特點。教學方法:針對重難點內容,除理論講授之外,采用同行對比評價法、互動法、畫圖法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
(3)飯店營銷管理和飯店業的創新與發展(9學時)。重點:飯店營銷活動基本含義、特點與對策,飯店營銷組合策略。飯店創新的特點、類型,21世紀飯店的創新格局,飯店產品創新的含義與過程。難點:飯店營銷活動的基本環節與過程分析,飯店新型營銷理念。飯店創新活動的組織,飯店組織創新。教學方法:針對重難點內容,采用案例分析、分組討論和經歷分享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
(4)飯店人力資源管理和飯店服務質量管理(12學時)。重點:飯店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含義,飯店人力資源的培訓,飯店人力資源的利用,飯店員工的激勵,飯店人力資源的招聘。飯店服務質量的含義、內容和特點,飯店服務質量管理體系,飯店服務質量管理方法。難點:飯店人力資源的利用,飯店人力資源的激勵。建立飯店服務質量管理體系,飯店服務質量管理方法。教學方法:針對重難點內容,除理論講授之外,采用研究式學習、分組討論和邀請專家學者講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
(5)飯店設備管理與物資管理和飯店安全管理(6學時)。重點:飯店全面設備管理,飯店設備的使用與維護,飯店設備維修;飯店物資定額管理,飯店物資管理的基本內容。飯店安全的預防,新形勢下飯店安全管理的基本要點分析。難點:飯店設備管理基本理論,飯店設備維修,飯店物資定額管理,ABC分類管理法及應用,飯店安全管理策略,如何正確處理飯店突發的安全事件,如偷盜、火災、食物中毒等。教學方法:針對重難點內容,除理論講授之外,采用角色翻轉法和案例分析討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掌握。
(6)飯店考察與業務操作觀摩(3學時)??紤]到本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可安排學生前往五星級飯店實地考察,與飯店管理人員進行座談并現場觀摩飯店工作人員的業務操作,使學生對飯店服務與管理有著更加深刻和直觀的了解。
3 《飯店管理》課程考核評價與要求
為了規避單一的課程考核評價的方法,《飯店管理》課程成績評定采用結構化評分方法,包括考勤、平時作業、課堂表現、小論文和期末考試等加權綜合評定,總分100分,其中考勤占10%,課堂表現占20%,平時作業占10%、小論文占10%,期末考試占50%。
(1)考勤(10%):每遲到或早退一次扣0.5分,每曠課一次扣1分。
(2)課堂表現(20%):平時表現為課堂回答問題、課堂討論與PPT展示的表現,主動回答問題記1分,回答有理有據、觀點正確記2分,每人最高20分,特別突出者酌情加分。
(3)平時作業(10%):這門課程會布置10次作業,作業要求:手寫、態度認真、按時提交,缺一次扣1分,晚交扣0.5分。
(4)小論文要求(10%):在若干選題中任選一題撰寫論文,期末考試時提交。具體要求:論文格式正確,結構清晰,具有一定的調研數據為基礎,所提出的結論具有可操作性,嚴禁抄襲。
(5)期末考試(50%):閉卷,統一考試,卷面總分100分。
4 結語
《飯店管理》通過改變“以教師為中心”,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強調在《飯店管理》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地位的轉變、教學過程的轉變、教學方法的轉變。同時遵循教學規律,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引入微格教學方法開展實際課程教學,把學習方式、方法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把基礎理論的研究、應用思路與課程教學結合起來,強調飯店管理與實踐的緊密聯系。
在教學過程中,力圖做到內容的設置和階梯難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強調知識的傳授與啟發式教學的結合,通過引入實際問題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目的是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更加鮮明、生動、有效地實現教學范式轉變的預設目標,有效完成基于學生導向的《飯店管理》理論教學、實踐與考核體系的完整構建。
參考文獻
1 孫文選, 宋剛.旅游管理專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3(13)
2 習復芳.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在《導游業務》中的教學探討[J].市場論壇,2011(11)
3 曲莉梅. 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構建高效課堂教學——“學習金字塔”理論的啟示[J].職業時空,2014(7)
從目前旅游行業的人力資源情況來看:一方面,行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缺乏,管理隊伍學歷水平不高,我國旅游行業基層員工包括一些中高層管理人員多數都是職高畢業,只有高中或中專文化水平靠操作技能突出得到晉升的。另一方面,大量旅游管理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對旅游行業認識不夠,就業定位不準,往往有很高的熱情,但不愿吃苦,起步就想做管理人員,在工作中頻繁跳槽,無法穩定工作,加之我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在工作中不如職高生的操作能力強,無法適應工作崗位而使相當多的旅游企業在用人上不愿考慮聘用高學歷學生,使旅游管理專業高校畢業學生處于無法就業的尷尬境地。這說明,在旅游管理專業高等教育中還存在著問題。分析其原因如下:
第一,部分高校開設的旅游管理專業其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過分偏重理論知識,對實踐環節重視不夠,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學生的知識水平、專業技能與旅游企業用人的需求錯位,而造成學生無法在本行業就業。
第二,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緩慢與行業高速發展不相適應。我國旅游高等教育起步較晚,多數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是由經濟管理、地理、歷史、外語類專業轉軌而來的,相當多的教師是轉行來教旅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帶有原專業的痕跡,使理論教學過多而缺乏實用性。
第三,高校旅游專業與旅游行業聯系不夠,目前高校旅游專業與旅游行業的聯系較少缺乏長期協作,學校的教學實習計劃,由于缺乏旅游企業的有力支持,往往流于形式。
二、培養可持續發展高素質旅游管理人才的路徑選擇
(一)制定人才培養模式,設置課程體系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課程體系的設置,培養方案的制定必須來自于旅游人才市場需求,應充分聽取各層次旅游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意見。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深入旅游企業現場研究,建立由旅游行業專家和學術帶頭人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共同參與對該專業的指導、咨詢、審議和協助活動,從而真正做到教學計劃的針對性,培養人才的目的性;使教學計劃、課程體系符合行業發展的需要,建立專業崗位群,使培養的學生崗位明確,定位準確。所開課程應充分考慮旅游管理專業特色,突出專業技能培訓課程,所選教材必須是實踐環節充分,技能性強,符合高校辦學特色的教材。
(二)用“嵌入式”實踐教學體系強化理論實踐結合
在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上應注重理論實踐并重,建立理論實踐充分結合的嵌入式實踐教學體系,使學生在理論教學的同時與實踐學習緊密結合,培養出的學生既懂理論又懂操作,在旅游企業中“下的去、上的來、留的住”。筆者在長期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與建設工作中,構建了以下理論實踐嵌入式實踐教學體系。
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的嵌入式實踐教學體系
該體系在課程體系設置上避免了目前一年級純理論教學,二年級才剛接觸專業,三年級完全沒有理論教學的理論實踐環節在時間上脫節嚴重的弊端,該體系在第一學年由于學生理論必修課多,采用第二課堂,節假日到旅游企業認知實踐的方式,培養學生對專業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一進入高校學習就能接觸到專業實際;第二學年,通過校企互動的專業核心課程開設,校內實訓與校外短期定崗實習結合,職業資格學習,使學生能深入旅游企業的實踐,參加企業活動,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素質。第三學年,深入旅游企業的頂崗實習與專業綜合知識培養的畢業論文結合,真題真做,使學生在頂崗實習中不僅僅是技能訓練,他們必須在實踐中去觀察發現企業出現的問題,查閱大量資料,用所學知識提出解決的方案,培養學生專業綜合素質,敬業樂業精神,可持續發展能力。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的嵌入式實踐教學體系建立,使學生在三年學習中實踐不斷線,不僅能培養他們較強的理論知識而且使他們具有過硬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能在畢業后的短時間內成為企業認可的行業骨干。從我校旅游管理03―06的4個年級畢業學生反饋情況看,該實踐教學體系得到了企業的認可。
(三)理論教學應以職業能力為主進行教學
在理論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設計等方面應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能力為主線劃分出知識能力、技術能力、素質能力等不同的能力群組,每一群組由不同的具體項目組成,每一項目落實到具體的課程章節中,形成統一的規劃和優化的體系。在教學內容上與旅游行業發展動態緊密結合,應根據發展調整充實教學內容,使學生學到行業先進的理念與技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為主體與教師為主導的作用。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能力不僅是學生在校學習的一種能力,同時還是學生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以后終身學習的一種基本要求。因此把教師角色和學生角色重新定位,使教師由知識傳授者向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轉變;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向知識的主動探尋者轉變。在我校開設的“旅游市場營銷”課程中就能較好的體現這種轉變。在該課程中教師主要以講座形式展開教學,根據旅游企業實際營銷案例,讓學生設計解決方案為企業策劃,學生分小組討論企業情況,探索解決企業問題的方法,教師給予指導,案例分析與討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四)設立校園旅游實訓中心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
學校應在校園內采取“自建”的方式建立旅游實訓中心,如導游模擬講解實驗室、飯店客房操作室、模擬中西餐實訓室、酒店吧臺操作室、旅游景區設計實訓室等小型的實習場所,一方面可以進行技能實訓、展示;另一方面可以對外營業讓學生參與管理與經營,學生可通過真實的擔當服務員、管理員、客人等角色更好的培養服務意識,掌握專業理論,他們能及時對所上課程進行實踐,使課堂理論與實際運用充分結合,達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其愛業樂業精神的教學目的,這為學生的高素質就業與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強化職業技能訓練
1、科學建立多層次實踐教學基地,使學生與企業緊密結合,實現高質量、高比率的就業
實踐教學基地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是學生專業技能培養與就業順利與否的關鍵,以我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為例,2003年以來,我們以上海、北京、廣州、蘇州、成都等地多家酒店以及旅行社、景區等眾多旅游企業作為實習基地,分為低星級酒店―高星級酒店;星級酒店―經濟型酒店;國內股份制酒店―國外先進的酒店三種類型,學生可根據自身特長、將來的就業方向,靈活選擇實習基地。以我校學生在某五星級酒店頂崗實習情況來看,這家酒店的來賓幾乎都是外賓,管理人員一半都是外籍人員,酒店就是一個國際社區。因此酒店對實習學生的要求不僅是服務意識、能力,還有外語水平,以及靈活快捷的反應、與客人溝通的能力、緊急情況應變能力等。該酒店對學生的實習培訓非常重視,培訓計劃完善,除了職業理念教育、操作技能訓練外,還有非常重要的成長發展教育和企業文化教育。到國際知名品牌管理的酒店實習讓學生更自信。實習完后學生能很輕松的就業,這對于學生的職業成長很有好處。
2、“頂崗實習2+1模式”強化實習過程管理
頂崗實習是職業技能訓練的關鍵階段,其教學實行過程控制很重要,抓好基礎管理:做好實習前的教學準備,實習計劃大綱、實習指導書完善;做好實習前的培訓動員、安全教育、專業思想教育工作;提前將實習安排、達到的目標等情況告知學生家長,并簽訂學生、家長、學校三方實習安全保證書,得到家長對頂崗實習的認可;建立實習生檔案,學生每周填寫實習日志,撰寫實習報告;采用教師現場指導與跟蹤指導兩種方式,每位實習生指定專業教師指導實習、指導論文;使學生與實習指導老師及旅游企業管理人員的信息暢通,保證實習順利進行。將旅游企業職業培訓與高校教育相結合,學校參與旅游企業對學生的培訓,提出人才發展規劃,幫助企業進行科學的人才管理。教師指導與旅游企業操作能手指導相結合,使學生的職業技能得到充分提高,使他們在就業時相比其他學生更具有擇業優勢。學生實習崗位技能學習與畢業論文結合。學生在實習工作中能第一時間發現旅游企業中的問題,根據生產中的具體問題撰寫出畢業論文,真題真做,強化了所學專業知識,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了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能力。
(六)“校企互動”提高師資隊伍水平是人才培養的保障
關鍵詞 旅游資源學 實踐教學 創新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0 正文
旅游資源學是專門研究旅游資源的一門學科,它直接將旅游資源作為其研究對象,主要就旅游資源的形成機制和條件、分類及特點、開發利用及合理保護等方面進行綜合的研究。①該門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和學科領域十分廣泛,如地質學、生物學、 氣象學、建筑學、園林學、 民族學、 經濟學、 環境學、 城市規劃學、 醫學、 美學、 社會學、 心理學、 文學藝術等, 要想能真正講授好該門課程有一定難度。②另外,盡管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已經注意到其學科重要性,但是由于傳統教學的種種觀念和措施的限制,往往單純地以資源學作為其研究內容,仍然達不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就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談談本人的看法。
1 注意讓學生了解課程全貌
旅游資源種類繁多,形形,其形成空間廣泛,形成時間漫長,形成過程復雜,從而導致課程中的很多內容復雜,不易掌握。學生在學習中如不注意, 極易陷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片面認識中。③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意讓學生了解課程全貌,如在學期前半段,應注意讓學生了解旅游資源的形成、分類與特點等內容;在學期的后半段,應在旅游資源分類的基礎上,更深層次地學習各類旅游資源的特點;學期結束之前應有教學實踐的內容。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隨時注意將章節內容和整個課程體系結合,以便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分清主次,理順脈絡。
2 豐富教學方式,注重案例教學
目前許多高校在教學中仍然采取封閉式的單一的授課方式,老師拿著課本講,學生對著課本費勁地學,面對很多的專業詞匯,老師一再解釋,學生仍然云里霧里。隨著越來越多的應用性新專業的設立及市場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迫切要求,這種單一的授課方式無疑會受到質疑和嚴峻的挑戰。旅游資源學教學中,僅僅依靠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達不到預想的教學目的和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豐富教學方式,同時注重案例教學。④比如,在講授“地質地貌類旅游資源”章節時,對于地層、化石景觀、各種地貌景觀,可以在講述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放映相應的圖片,使學生對過于專業的學術詞匯有更為具體化的理解。在講授“水體旅游資源”章節時,對于江河、湖泊、瀑布、泉類旅游資源,均可結合一個或多個典型案例,使講解過程更為生動有趣。
3 注重教學實踐,加強野外實踐教學環節
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是現代教學的首要目標,秉持這一目標,教師更應該鼓勵學生發揮自主創新力與創造力,可以在旅游資源野外實習的教學中安排適當的研究性活動,以此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術實踐能力與綜合文化素養??赏ㄟ^分組別與有步驟的體驗實踐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協調力,不但有利于學生增強團隊意識,而且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辨與分析總結的學習習慣。
首先,在實踐課程開始前,教師應首先擬定整套方案,不僅要將實習基地的基本情況向學生作梗概介紹,還應當并將每階段任務、各環節目標、總活動要求等細則傳達給學生。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自主成隊,根據事先給定的方案進行組內分工。
其次,保證學習的各節點環環相扣不中斷。教師可以讓各小組成員針對研究主題進行交流,并在每個設定的時間前上交心得體會或實習論文,通過該方法做階段性回顧總結,看到進步。
最后,在實習結束后,教師要重申實習論文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全面整理實習資料,認真書寫實習論文。通過開展實習論文答辯環節,讓學生更主觀直接地展示自己的創意,由此一來,教師不僅可以深層次地挖掘學生的自主創新力,還能夠更全面地為學生總結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完善的部分,從而更進一步地提升了野外實踐教學環節的意義。
不過,當前學生頻出安全事故,在實際出發之前,教師務必要提醒學生在途中的注意事項,做好基本的保障工作,高度嚴謹地對待安全性問題。
4 結合學科特色,注重貫穿創新人才培養理念
旅游事業是一個需要積極溝通與多方協調的行業,教師在教授過程中,應注重結合旅游資源學的學科特點,著重培養學生對專業理論學習與實踐體驗的好奇心與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專業技能。
4.1 創新教育成就旅游創新型人才
創新型人才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人才,它的定義首先要符合人才,同時該人才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或者興趣。如何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創新型人才也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主導方向。宏觀的教學大背景,要求教師在掌握一半學習規律后,分析學生特性,有的放矢地激發學生潛在的自主創新力與創造力,而旅游資源學中的實踐教學更應如此,把重點放在旅游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之上。
現階段旅游資源學的實踐教學已經是將傳統的教學模式優化后的產物,然而要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的發展并培養出更多的專業創新實用型人才,廣大教師還應當為該學科教育添磚加瓦。⑤
4.2 以學生為本,強化學生的主體精神
以人為本是當代社會的核心內容,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的思想,將學生擺在首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廣大教師應該努力踐行的授課理念。有學者提出,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體現了一種“發現學習”的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提出自己的想法,關于對書本里的權威與長輩教師的傳授提出質疑,勇于探索勇于創新。從而將以往傳統教學中的“我要學”轉化為“我想學”。中國古話也一直強調“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也”,因此,以學生為本進行教學優化,這對于旅游資源學野外實習的實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例如,在課程教授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性格特征,結合旅游學科的特有屬性,開展相關的角色扮演實踐課程,通過人性化的場景設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將實操演練帶入課堂,從而讓學生學得更明白更生動。
4.3 改變價值取向,創設新的教學目標
價值取向是一個人做事的初衷,價值取向不同,為人處事與喜愛偏惡的態度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旅游行業人士更應如此。受教育觀念、區域經濟條件等外界因素干擾,旅游分支學科對于旅游行業的價值取向各不相同,而傳統旅游學的野外實踐價值取向就過于單一。隨著時代的發展,單一的價值取向將越發容易暴露出它的弊端,因此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創設新的教學目標將成為旅游實踐教學發展的新方向。例如,在旅游教學中引入創新型人才,努力開設旅游地理學的新局面,將傳統室內授課轉變為室內授課與野外實習相結合的新方式,從而通過新方式創設新目標。
綜上所述,在旅游資源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課程結構框架;其次,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不容忽視的,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發揮,不能延續傳統的套路以教師為主體,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避免出現“滿堂灌”的現象;然后,學校對于野外實習教學的價值取向要轉變,傳統的驗證性的實習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的發展的步伐,更不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發揮,因此,學校應該將單一的驗證性實驗轉變為研究性、探索性、綜合性的實習,讓學生在自己一直主宰下進行研究、探索;最后,教師對于學生的實習表現應該做及時的評價分析,及時增加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并且在與同學制定研究方案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自然旅游資源,更要注重對于人文旅游資源,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的知識。
注釋
① 鄢志武.旅游資源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② 陳福義,范保寧.中國旅游資源學[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4.
③ 祁穎.對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