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7 10:45: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歷史教學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歷史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對于這一點社會、家庭都有共識。但是學生歷史水平低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為什么會出現如此的反差?我想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應試教育。雖然學習是一個人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主動性的過程,但是人畢竟是社會的人。人的學習不可能不受外界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學習帶有強烈的功利性:能實用的就學,要中孝、高考的就學,其它的馬虎過去就行了,這是影響歷史教學的大環境。二是傳統的歷史教學方法過時,手段單一,教學方式死板。教師一根教鞭、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填壓式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壓抑學的個性,影響學的思維,使本身對歷史抱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離歷史越來越遠了。這也屬于應試教育的問題,當然,它是影響歷史教學的小環境。
當前歷史特別是初中歷史教育的現狀使我們不得不考慮從教學思維、教學方式、教學模式乃至教學評價的全方位的轉變。在短期內,影響歷史教學的大環境不能發生根本的變化,這就意意味著在學習動力系統中學歷史的需要和動機也不會有根本的變化,要尋求學的動力,我們只能從影響歷史教學的小環境,從學的興趣入手。而歷史學科的特點也為此提供了可能條件。
從上期開始我和另外兩位老師承擔了一項如何提高學學習歷史的興趣的科研課題。課題的重點在于尋求提高學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手段或教育模式,以達到提高學習效果、培養學生能的目擊的。在科研過和中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歷史知識的文學化
1、故事化
許多學對先人的豐功偉績、各種事件的動人故事懷有濃厚的興趣,因而普遍希望老師
能以講故事的方工來講述歷史。據我們課題組對初一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50%的學歡迎的教學方式是講故事。誠然,老師講故事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學生,而是將課文作一改編,使課文的主要內容貫穿于故事中去,這樣,既能使學生引人入勝,又能使學生掌握知識。這種方法對老師的語言表研究室能力、文字駕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
2、詩歌化
在古文學中,詩歌是高度凝縮的文學。優秀的詩歌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思想性,能很快把人帶入歷史情境中去,并迅速產生共鳴。如講三國鼎立這一課時,由蘇軾的赤壁懷古引入,使學的思緒隨著滾滾的長江飛向檣櫓灰飛煙滅的古戰場,從而迅速切入主題。在講樂府詩時著重講十五從軍征一詩,通過老師飽含激情的朗誦和講解,使學生體會詩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從而總結出樂府詩的特點。
3、戲劇化
講臺是教師的舞臺,也可以是學生的舞臺。初中歷史的事性為學生扮演歷史中的人物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戰國七雄那一課講商鞅變法,可以編一歷史短劇商鞅舌戰公孫龍,找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商鞅和公孫龍,辯論是變法這是守祖宗之法;講國境內的遠古人類可以讓學生扮演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或自述歷史,或二者、三者對話。通過戲劇化的過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熱情,使學生臨歷史的情境中去感受逝去的久遠的歷史,從百增進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歷史知識的形象化文物(模型)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文物是史實的實證,歷史圖片是史實某一瞬間的再現。前者以如山之鐵證,后者以具體形象,給學生形成歷史觀念,歷史概念提供豐富的可靠的想象根據和判斷根據。并能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記憶。歷史文物反映著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教學中運用歷史文物,能有力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他們的工藝術修養。通過歷史圖片,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
1、幻燈教學
幻燈教學是當前普遍運用于歷史課的電教手段。
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有關的文物圖片、歷史地圖或歷史圖表等在課堂上的放映,便于教師配合圖像進行講解。它的作用雖類似掛圖,但是,比掛圖更迅速、更準確、更逼真地反映歷史圖像。因此,教學效果遠遠超過演示掛圖。
2、錄音教學
近年來錄機已迅速普及,在歷史教學上應充分發揮它的作用,以加強歷史的生動性,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容,其運用方式除上述放映幻燈時,用磁帶配上解說或音樂,以增強視聽效果外,還可收存與教學有關的聲響資料,以配合使用。
3、電視和錄相教學
電視和錄相教學是聲音和圖像的最佳結合,它能使歷史教學更生動、更形象、更直觀,它能以多種方式剌激學生的大腦,能把已逝去的歷史現象有血有,肉的復現出來,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增強記憶的效果。當然,以上的一些教學手段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不過這是一個正在探索的領域,也是我們在教學手段研究中的一個重點。
三、歷史知識的個性化
歷史知識個性化的特點在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通過討論會、演講會、寫歷史論文等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歷史,獨立地作出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價,它強調學生的活動。
1、專題討論會
為開拓學生視野,培養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由教師給學生介紹一些報刊上有爭論的,又有教育意義的材料或直接就書上的人物、現象,發表自己的意見,并展開討論。專題討論可開闊學生的眼界、形成歷史思維,從而培養分
析歸納能力和從現象在場看本質的能力。
2、歷史演講會
在學生講故事的基礎上,選擇內容較好、思想性強的材料,由表達技能較高的同學,舉行歷史故事演講會,并進行評比。這對普及歷史知識,培養學生能力和進行思想教育都將起一定的作用。
2、歷史論文
對初中學生而言,歷史論文屬較高要求,在此略去不講
四、歷史評價的多樣化
近年來,北京市廣大中學歷史教師認真貫徹落實北京市中學歷史學科的三個指導性文件,不斷深化歷史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取得了不少成績。但用素質教育的要求來審視,歷史課堂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亟待改革的問題。主要是:
一、教學目標的固定化與封閉性。
近年來,在確定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目標時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即分為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個方面。這一方面反映了歷史教學研究成果,教學目標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發展;另一方面,它內含的固定化因素對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制約作用。首先,它造成了對這三項任務不能完全涵蓋的內容的忽略和排斥。諸如,不同年級學生在審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歷史課堂往往不被認識或重視,這些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另外,固定化也導致了相對的封閉性,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忽視各項目標之間有機聯系的現象。其表現,一是知識目標定得多且細,課堂教學承載量過大;二是能力目標和思想教育目標往往流于空泛,存在著老師用教學大綱中“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向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規律教育、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等歷史教育的宏觀目標作為一節課的具體目標的現象。三是教學目標間不能統籌兼顧,常常厚此薄彼或顧此失彼。其結果,是使中學歷史教學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真正確立。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舊的教學觀將教師視為知識的傳遞者、能力的培養者、思想認識的教育者。在這種觀念下,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對學生的自主性活動或是缺乏設計,或是停留在一問一答淺層次的認知活動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單一化,也造成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北京市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歷史室根據近兩年在各類學校所聽的約四百節歷史課的情況進行分析,得到的認識是:歷史課上教師以自己為中心,講述時間過長,學生主要是聽教師講,處在被動地位的現象還比較普遍地存在。其結果是,學生對歷史課不感興趣,課堂教學質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三、教學評價的片面性和評價方式的單一化。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評價的片面性,主要表現在對教師教學的評價上。在評價課堂教學時,重視評教忽視評學,將教師“教”得怎樣作為評價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學習的實際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查。教師在設計教學時也是從“教”的角度想得較多,從學的角度考慮得較少。
中學歷史教學評價方式的單一化,主要表現在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上。一是在確定學生歷史課總評成績時,一般只重視期末的考試成績,對學生平時的歷史學習情況缺少記錄和考評,或者是有記錄而與總評成績無關;二是在考試方式上,一般只是書面考試,幾種常見的題型,很少有實踐活動的考查;三是在考試內容上,多以記憶性知識為主,歷史思維能力和唯物史觀的考查較少。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學生認為歷史考試必須“死記硬背”,形成懼怕或厭煩心理,或者平時不好好學,考試時臨陣磨槍。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得不到激勵,缺乏主動學習的內驅力。
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是當前進行歷史課堂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主要要解決的問題。對此,我們經過認真的研究和探討,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思考:
(一)、實現教學目標的開放性和多元化。
現代教育的不斷進步和歷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要求歷史課堂教學目標不斷更新和完善。要使歷史教學與時展同步,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實施就要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的觀念,突破舊的模式,實現開放性和多元化。
第一,要充分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和教育。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案中的《歷史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對歷史教學目標的表述與過去的大綱有了很大不同。首先是將態度、價值觀目標放在了第一位。這是因為對人的發展而言,態度和價值觀相對于能力和知識應該更受到重視,在選擇教學內容,設計和實施教學目標時,應首先予以考慮。近來用“態度、價值觀”取代“思想教育”目標的作法已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所接受,有人將其進一步表述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種表述比之“思想教育”拓展了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它可以涵蓋原來思想教育目標不能包括的情緒、興趣、動機和意志等各種情意目標,體現了目標的多元化。此外《標準》中還在“態度、價值觀”具體目標中,提出了“培養人文素養”、“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等內容,這是以往各版本中學歷史教學大綱從未明確提出的。和“思想教育”相比,“態度、價值觀”的表述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它提示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人文素養主要是通過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活動,學習人類優秀文化成果得到的人格、氣質和修養的內化。從終生教育的大教育觀看歷史教學目標,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最關鍵時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確定當然至關重要。
第二,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實現教學目標的開放性。“學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說是對歷史規律、人類文明發展的科學認識:“智”既包括鑒古知今的認識智慧,也包括開拓未來的創新智慧?!懊髦恰钡倪^程就是引導學生運用分析、歸納、比較和概括等思維方式,對重要的歷史問題、歷史現象和歷史進程的認識過程。這個認識既體現了教學目標的多元化,也說明了各項目標間開放、滲透和融通。北京素質教育經驗交流會展示課《戰國七雄》的教學設計在教學目標間的開放與融通上作出了成功的嘗試。首先,確定了以商鞅變法為重點教學內容,用以培養學生的改革意識和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從順應歷史潮流、推動社會進步的角度去認識人生價值的教學目標;在思維能力培養上,教師與學生一起就“商鞅變法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為什么商君死而秦法未改”等核心問題進行了討論、激發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為保證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教師對教材的知識內容大膽地進行了取舍。從教學實況看,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思維活躍,在探討歷史問題的同時掌握和理解了重點知識,訓練了歷史思維能力,從活生生的歷史中受到了做人、行事的啟迪。
(二)、確立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歷史學習的主體,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歷史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我們認識主體、尊重主體、發展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在自身的“體驗”中學習歷史,在體驗中“學會學習歷史”,就是能力的培養過程和人文素質的提高過程。
第一,認識主體,就要轉變舊的教學觀念,改變“以講為主”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學生要成為教學活動的全面參與者;教師要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指導者和組織者。認識主體還要突破以教材為中心的舊觀念,全面了解學生,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學生發展的需要,調整教材內容,刪繁就簡,以保證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第二,尊重主體,就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平等、和諧的民主學習氛圍。教學民主性的激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許多思維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綻放。尊重主體就要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地關注和尊重每一個學生,給他們以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及表現、發展能力的機會。尊重主體就要在課堂上關注到學生基礎、智力和愛好特長的不同,使他們都能參與教學活動。一些歷史教師因材施教,實行了的分層教學。他們不僅在課堂教學中的講述、自學、提問等環節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生,而且在課前預習、課后輔導、作業和考核中都從層次性出發,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全體學生在不同基礎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這種成功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并遷移到整個歷史學習的過程中。
第三,發展主體,探索適合學生主體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作為課堂教學的結構和活動程序是客觀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論的指導?!耙灾v為主”教學模式是傳統教學思想和歷史教學傳承習慣的體現。但是,隨著素質教育研究的深入,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和落實素質教育精神已成為廣大歷史教師的自覺行動。經我們最新的調查表明,北京市歷史課堂教學學生主體活動時間有了明顯增加,由原來平均每節7分鐘,增加到了15-20分鐘?!兜聡ㄎ魉沟慕ⅰ贰ⅰ稜幦『推矫裰鞯亩窢幒蛢葢鸬谋l》兩節研究課,采用了人文學科的“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其課堂實錄師生討論的片斷在北京市歷史教學研究會年會播放后,引起了與會者的極大興趣并得到了蒞會各方面專家的肯定。當前,越來越多的教師正在探索和試驗體現學生主體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可以不同,但遵循的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是有共性的。首先,要注意不斷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質量。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應當經過“意向——感知——理解——運用”的認知過程,這個過程應是師生互動的,在恰當的歷史情境中對有價值的歷史問題提出、探究和解決。停留在一般感知層次的學生活動,不可能產生創新意識和培養創新能力。其次,要保證學生活動的足夠時間和空間。教師要給予學生系統的學法指導,還要調動學生情感、興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再次,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學媒體的變換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還可使更多的學生有獨立觀察、思考和參與解決問題的機會。
(三)、運用多樣化、現代化的教育技術。
從培養適應21世紀人才的角度思考,顯然僅僅依靠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需要,合理、創造性地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資源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而從歷史學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現性的特點和較其他學科更為嚴重存在的“師講生聽”的狀況看,如何實現現代化教學媒體為歷史課育人目標服務的功能,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第一,轉變觀念。一是要轉變不重視現代化教育技術在人文學科中運用的思想或認為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太麻煩、太難的畏難情緒。二是要改變已往把現代教育技術僅僅看作是一種教學手段或教學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是社會變革的動因,而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運用,將“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深刻變革,并最終導致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與學的理論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何克抗:《論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深化改革——關于ME命題的論》,)。也就是說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是與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目標相聯系的。
第二,促進教學模式的轉變。從已經開發的教學軟件看,其設計思想基本上還是以“教”為中心,主要作用仍然是輔助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講授,而較少考慮學生如何學的問題。這種設計實際上同多年來統治我們課堂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關。這也告訴我們,教學模式不改變,僅僅是內容、手段、方法的先進,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質教育進入歷史課堂的。我們主張,在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多媒體交互性強、共享性好等特點和超文本、網絡特性,開發教師為主導和學生為主體兩者相結合的教學軟件,促進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建構。
第三,因地制宜、靈活、創造性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技術。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全市歷史學科教育技術運用的狀況是不平衡的,大致分為兩種狀況:一是以城八區為主,計算機輔助教學發展得較快,有些區已經把讓青年教師掌握一種工具平臺軟件視為教學基本技能。一是以遠郊區縣為主,由于設備、條件等硬件的限制,計算機輔助教學剛剛起步,教學媒體還以投影、掛圖為主。我們主張應將教育技術發展的現實性與長遠性相結合。具體而言,一方面應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學網絡和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利用現已推出或上市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的同時,鼓勵中青年教師掌握一種工具平臺技術制作優秀的教學軟件,而市區教研中心應為實現全市歷史教師軟件資源的共享,變現今全市軟件開發“人自為戰、封閉”式的小生產模式為開放、共享的模式創設條件;另一方面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靈活、創造性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技術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
(四)、明確教學評價的指導思想,改進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
教育教學評價有很強的導向功能,形成素質教育機制帶有關鍵性的一項任務是解決教育教學評價問題。中學歷史學科要推進素質教育,必須改進教學評價特別是課堂教學評價。
第一,要樹立符合素質教育精神的歷史教育價值觀。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活動及其結果進行價值判斷。進行價值判斷的依據是教育價值觀。素質教育的價值觀核心就是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中學歷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評價歷史教學,主要不是看教師是否能講,不是看學生對具體的知識記憶多少和某一次書面考試成績,而是要考察其是否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養成。
第二,要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體系是教育價值觀的具體體現。目前,應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對評價的指標體系進行調整。在教學目標上,不能拘泥于教材內容,要考慮學生發展的需要,體現開放性和多元化;在教學內容上,要允許教師根據學生的狀況和教學的需要作靈活的處理和選擇;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選擇上,要鼓勵教師選擇和創造適合學生主體學習的教學模式,提倡展開課堂討論,師生合作、生生互動,通過研討問題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樹立科學的歷史觀;考察教學過程,不僅要看教師對知識結構的把握和重點、難點的處理,更要看教師如何“導學”,如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課上的活動既要有量(即一定人數和時間)的保證,也要有質(即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的要求;考察教學效果,主要看學生的學習效果,看學生在課上的思維狀況和學習情緒如何,測試學生具體的學習效果怎樣。
在歷史教學中,對話教學的展開形式有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教師與文本的對話、學生之間的對話、學生及教師的自我對話等形式。在真正對話的歷史教學中,其需要多種對話形式交錯進行,互相促進,才能充分體現對話教學在歷史教學中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由于對話教學的理念及對話精神在每一種對話形式中的滲透,是與教師、學生、文本、教學環境及教學評價等要素息息相關的?;诖耍跉v史教學中,為了充分發揮對話教學的功能及作用,應從對話教學的構成要素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教師轉變
教師是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教學觀念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開展的成敗。在歷史教學中,對于對話教學活動的開展,為了達到師生之間平等交流的境地,其著力點應放在教師身上,應注重教師教學觀的轉變,傳統的教學觀主要以知識為本位,以教師傳遞為主要形式,注重強調學生基礎知識及技能的提升,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但在片面追求知識存量之中,無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由于對話教學實踐價值是回歸教與學的本質,要求教師摒棄舊的傳統教學觀,在對話教學中,教師需要新的對話教學的教學觀,通過自身的成長經驗與情感體驗,才能與學生進行真實的情感交流,從而獲得學生的信任。
2.環境創設
歷史教學中對話教學環境的創設,是指對話教學開展的場所、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及人際關系等。根據教學對話的特點,應分為軟環境和硬環境。然而,在軟環境創設方面,應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努力構造對話型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在對話教學中應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要善于追問,如講解《春秋戰國的紛爭》課時,為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中,應提出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如“孟子曾經說過‘春秋無義戰’,你同意這個說法嗎?那么如何看待春秋時期的戰爭呢?”通過對學生提出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培養了學生辨證思維的能力。二是學會傾聽,盡可能明白學生所要表達的意思,對學生所表達的意思而自己又沒有表達出來的加以闡釋,使學生處于一個民主平等、富有對話氣氛的課堂情境中。
3.教學評價
其是促進教師、學生發展及改進教學實踐的重要手段,在評價方法上,應注重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的相結合,注重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及學生自我評價的相互結合。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以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從而充分發揮歷史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
4.學生實踐
在對話教學中,一切活動的開展都是為了促進教師、學生的發展,特別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在歷史教學中,即使教師講解了較多的知識,學生反應冷淡,真正的對話也無從談起。因此,在歷史對話教學中,為了提供的對話技能,應從課本預習、傾聽、提問和反思等四個方面予以重視,以保證歷史課堂教學中對話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總結
1.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源于“人文”和“人文主義”。何謂“人文”,中西方都有對它的解釋。就中國而言,在《易•賁•巽》中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程頤解釋說:“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周振甫:《周易譯注》,中華書局1991年出版,第80頁)由此可見,中國人對于“人文”的解釋是相對于“天文”而言,從而體現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就西方而言,“人文”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臘,發展于文藝復興運動時期,其核心是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為一種精神存在的價值。社會發展到今天,人文精神的主旨沒變。就我們今天的社會環境尤其是教育狀況而言,我認為周國平先生的闡釋對我們更具啟發意義,周國平先生說:“人文精神就是說一個人活著,他活得要有尊嚴,同時他要有自己的頭腦、自己的靈魂。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問題,用自己的靈魂去安排自己的人生?!保ㄖ車剑骸度宋木竦恼軐W思考》,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出版,第47頁)從“尊嚴、自由、獨立”等方面理解人文精神,不僅是社會發展在思想上的深層內涵,也是人文主義教育的本質要求。
2.歷史學科的本質是人文學科對學生進行人文主義教育的承載者是各門人文學科。所謂人文學科,是相對于自然學科而言的,其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這些學科設立的目的是通過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之間關系的探討,將人類優秀文化成果內化成一個人的人格、品質與修養,從而達到發展人性、健全人格、完善素養的目的。歷史學科無論是從其淵源還是主旨功能來看都是典型的人文學科,其核心是文化素養的養成,而不是一門實用性的應用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它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因為歷史就是人類自身發展的歷史,就是用人對人自身發展的認識去教育后人,其豐富的人文資源,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傳承文化上具有特殊的優勢。所以,人文主義教育是歷史教育最本質的屬性,人格教育是歷史課程的最重要的目標。所有背離了這一屬性和目標的教育行為都不是真正的歷史教育。
二、歷史教育的現狀
1.歷史學科在學生中的窘境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專家曾對北京市2000多位學生課程的學習狀況進行了仔細的調查。其中學生對歷史課程有以下反映:在“最不愿學的課”的排序中,歷史課排第3位;在學生對15門中學課程喜歡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歷史課排第2位;歷史課被學生視為枯燥、沒意思的課。趙亞夫教授曾進行過“關于學生和教師的歷史教育觀念”的調查,學生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個看法是:①歷史就是時間、地點、人名和事實的代名詞;②學習歷史要死記硬背,所以歷史課是一門令人生厭的課程;③歷史課上學習的東西往往不切實際,距離現實生活太遠,而且不能有自己的看法;④歷史就是教科書上寫的東西,既不是故事,也不是史實;⑤我們的歷史觀點經常是被強迫接受的。(趙亞夫:《追尋歷史教育的本義——兼論歷史課程標準的功能》,《課程•教法•教材》2004年第3期)我也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學學生中進行過類似的調查,結果大同小異。我們曾經認為最有意思、最吸引學生的歷史課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低,這令我們每一位歷史教師震驚,我們到了必須深刻反思的時候了。
2.歷史課堂的普遍教學模式與人文精神的背離在當前的歷史教學中有兩種普遍的背離人文主義教育的功利教學的行為。一種是“唯知識論”,這種教學模式就教學內容而言,考試考什么我就教什么、練什么;就教學方法而言,歷史就是照本宣科、死記硬背;就評價方式而言,學生考高分就是歷史學得好。雖然在理論上我們都知道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是在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潛能,是在遮蔽歷史豐富的人文內涵,但在現實中由于種種原因我們很多歷史教師仍然奉行不逾。另一種則是近年來頗為流行的“唯能力論”,這種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和相應的高考進行后,教師針對高考對“新材料”“新情境”的重視,片面崇尚對史料的概括、提煉、分析等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標準化、機械化和統一化,從而將豐富人文內涵的歷史教學轉變為純技術性純理性的歷史史料教學。就歷史教學的本質而言,這種教學模式的危害更甚于前一種,因為人文教育的價值就是在于對一味強調“技術理性”“唯智教育”等非人性化教育的否定,就是在于對情感、人格的陶冶,而“唯能力論”恰恰又將我們帶回了人文主義教育所要否定的那些東西。
三、在具體教學中加強人文主義教學的實踐
1.在學習目標設計上注意突出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設計學習目標的宗旨是讓學生通過教學發生變化并獲得進步。作為培養人文素養的核心學科,歷史要求學生的變化與進步是人格的健全與完善。因此,歷史學習目標的重心應該在塑造學生的人格、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上。我們要充分利用歷史豐富的素材,如用優秀的歷史人物、富有人文內涵和值得深刻反思的歷史事件等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在歷史環境中理解歷史、與歷史人物進行心靈的溝通和碰撞,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在情感體驗內化的過程中接受心靈的洗禮、感悟人格的魅力、反思人性的弱點。隨著情感體驗的積累,人文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增長。
2.改變課堂教學模式,采用人文的教學方法人文的教學知識與人文的教學方法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偏廢。人文的教學方法的核心就是堅持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個體的歷史感悟。歷史課堂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主戰場,在歷史課堂上,教師必須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還學生自主的學習空間,打造富有人文精神的課堂,這就需要從課堂氛圍的營造、教學手段的改變等多方面入手。
歷史作為過去發生過的事情,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只有不斷提高學生理解歷史史實的情況,才能夠將歷史的內容進一步完善起來,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歷史史實的理解,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教師在其中所發揮的角色就顯得尤為重要。從當前歷史教學的課后教學情況來看,可以看到當前的歷史教學在課后的復習過程中,更多的是讓學生進行有效地記憶,而沒有能夠將歷史史實讓學生理解然后再進行背誦,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對于歷史教學來說,其效率難以達到有效的提高,這就需要歷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多進行思考,才能夠完成這樣的工作。另外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對于歷史課堂的興趣往往不夠濃厚,這里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這些學生往往認為歷史史實距離自己的現實生活相對較遠,不能夠給他們的現實生活帶來具體的影響,這樣就容易導致這些學生難以將自己的日常教學活動更好地連接到一起,這樣就導致了歷史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相對較低,難以達到提高歷史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提高歷史教學效率的措施
針對當前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應該從教師的角度來進行思考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歷史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對于歷史教師來說,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需要他們給學生搭建好有效地平臺,而且還需要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協調好學生學習歷史的動力來源。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應該從歷史課堂的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時間段進行統籌安排和規劃,這樣才能夠真正地促進歷史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完善。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之前就要將歷史課程預習的任務布置下去,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能夠查閱關于這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從這里應該看到的是歷史教學過程中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非重點。課前預習對于學生來說是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手段。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的角色,讓自身從講授課堂理論的角度轉變為與學生共同探討、共同提升的過程,這樣的話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改變,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歷史不僅僅只是空洞的歷史史實,而且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在其中,這樣就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效率,從而更加完善地提升了日常教學的效果。對于教師而言要想提升歷史教學的效率不僅僅應該從多個角度來進行認識,而且還應該努力提升其日常教學的效果,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其積極的作用。提升歷史教學效率不僅僅需要教師在其中發揮主觀能動性,而且也需要學生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的日常教學安排,這樣才能夠將歷史教學進一步提升和完善起來,從而促進歷史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和完善。
三、結束語
研究歷史必須掌握大量材料,進行艱苦細致的研究工作,而不能撇開研究對象空發議論。孔子曾說:“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倍鞲袼乖赋觯骸凹词怪皇窃谝粋€單獨的歷史實例上發展唯物主義的觀點,也是一項要求冷靜鉆研的科學工作,因為很明顯,在這里只說空話是無濟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審查過的、充分掌握了的歷史資料,才能解決這樣的任務?!备邓鼓旮侵毖浴笆穼W便是史料學”,要“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這些都強調史料對歷史學習的重要性。認知到詮釋初中歷史課程標準提出通過收集資料、構建論據學習歷史。綜合專家的研究,以史料為基礎展開歷史教學的作用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能夠以具體形象的資料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2.有利于轉變傳統學習方式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關注學習過程,有助于史學研究方法的習得和歷史思辨能力的提高;
4.能夠有效促進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和道德修養的提升。運用史料教學的方法很多,根據英美學者的歸納,主要可以從以下七個方面著手:
1).展現敘述與證據之間的關系。常見的提問形式是:“在這段材料中可以得到什么樣的證據來說明……”
2).鼓勵學生分析史料內容,從中引出推論,說明自己的觀點,以及支持此觀點的證據,而不是讓他們重復或摘要史料內容。
3).時常要求學生針對不同材料的證據,就內容和可信度做比較。
4).明確針對相互沖突的證據進行討論。
5).對同一歷史事件之不同歷史論述加以比較。
6).選出一個主題(如拿破侖的性格),給予學生多段來源不同的材料,讓他們對照整理,并且解釋其中的差異,進而形成自己的推演,得出自己的結論。
7).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眼光找出史料中的問題,并用自己的方式處理。比如:根據“雖有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于之爵,重于之祿,任之以事……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歸納墨子有關官員選拔的觀點是什么。
二、豐富學生的歷史想象力
一、由重傳授向重發展轉變
傳統教學重視對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人的全面發展。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以人為本,呼喚人的主體精神,因此歷史教學的重點要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
我們知道,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個有待灌輸的“知識容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掌握知識,又要獲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要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教學過程既是掌握知識的過程,又是一個身心發展、潛能開發的過程。在教學中,對于著名的歷史人物如司馬遷、霍去病、班超、文成公主等,筆者不是只簡單的介紹他們的事跡,而是指導學生閱讀有關的書籍,讓他們整理相關的材料,然后在課堂上或小組中介紹這些英雄人物的事跡,暢談英雄身上的優良品質,及對他們當時社會做出貢獻,對我們今天的為人處事有那些啟發等。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能讓學生學到歷史知識,更主要的是能讓學生從心靈深處激發出對優秀歷史人物的崇敬,從而受到歷史人物優秀品質的熏陶和感染,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進入21世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日益激烈的科技競爭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歷史教育已不再是僅僅為了追求記住歷史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記憶現成的結論,而是為了使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使人的個性得到自山、和諧的發展;新的教學觀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以及學習和認識歷史的能力,關注學生學習歷史后思想感情的變化。歷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提高學生認識歷史和現實的能力?;仡?0世紀學校教育所走過的歷程,大致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發展軌跡:知識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當代歷史教學應致力于發展學生包括智力在內的個性特征和整體素質。
二、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
讓學生全面發展,并不是要讓每個學生、學生的每個方面都按同一規格平均發展。一刀切、齊步走、統一規格、統一要求(復習舊課引入新課講述課文提問鞏固布置作業),少有變更,這是現行教育中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備課用一種模式、上課用一種方法、考試用一把尺子、評價用一種標準。這樣做,只能把千姿百態、風格各異的學生“培養”成一種模式化的人。顯而易見,“一刀切”的統一規格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養,也不符合時代對教育的要求。在教學中為了避免一刀切、統一要求的弊病,筆者設計了各種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回答,并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歷史成語故事比賽、課堂辯論會、模擬歷史情景表演、仿古小制作、考察古跡尋找歷史等??傊诮虒W形式上,綜合運用集體授課與活動、分組討論和交流、自學與輔導、收集資料與研究等多種形式,不拘一格;在教學流程上也盡可能靈活多變,每堂課都按教學的實際需要來設計安排,以滿足學生各種各樣的需要,發展學生各種各樣的能力。
有人說,黃沙如海,卻找不到絕對相似的兩粒沙子;綠葉如云,尋不見完全相同的一雙葉片。那么我們也可以說,人海茫茫,教海無涯,我們既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也不會有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我們來研究學生的差異,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學依據。
三、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
一堂課究竟應該怎么上?傳統教學是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這是以教定學,讓學生配合和適應教師的教。長此以往,學生習慣被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漸漸喪失。顯然,這種以教師“講”為中心的教學,使學生處于被動狀態,不利于學生的潛能開發和身心發展。比如在分析歷史事件的原因和影響時,教師過多地講解、分析和說明,學生只是被動地“聽”,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教師仍然把自己作為教學的中心,擔心學生理解不了課文,于是就包辦代替。這種教學方式培養不出有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來。
新課程倡導,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學評價標準也應以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為主。正如葉圣陶老先生說的:“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睔v史教學不能再片面強調知識的傳授,而應更加注意與學生情感的交流,應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與學的任務、注重教學過程中師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地去追求知識,學會學習。因此,上課時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反應,而不能只顧自己滔滔不絕地“講”,而不管學生是否能接受。課后還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與他們進行個別交流,要把學生適應教帥轉變為教師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要研究如何“啟發”學生接受和理解教師教給他們的知識,更要研究如何讓學生學會自己去學習歷史。
四、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
“重結果輕過程”,這也是傳統課堂教學中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也是一個十分明顯的教學弊端。所謂重結果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知識的結論、教學的結果,而忽略知識的來龍去脈,有意無意壓縮了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而讓學生去重點背誦“標準答案”。所謂重過程就是教師在教學中把教學的重點放在過程上,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規律上。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真理,掌握現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發展了能力。歷史學習是一個認識歷史的過程,從感知歷史,到積累和理解歷史知識,再到對歷史現象進行思考(比較、分析、演繹、歸納等),了解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找到歷史發展的特征和規律,從而認識歷史和現實的過程。歷史教學如果只強調“學習的結果”,必然會走到死記硬背教科書知識的應試教育的死胡同里去。而要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動機、興趣和思維能力,單靠教師的“傳授”是絕對不行的,必須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這一過程。特別是歷史思維方法的養成,是歷史教學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如果強調學習的結果,只會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一個共同的標準答案的方向,而沒有什么歷史思維可言。
重視過程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揭示歷史知識的發生過程,指導歷史知識的思維過程。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得到訓練,既長知識,又增才干。在教學中,凡涉及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筆者并不重點關注學生是否得出正確結論,而是關注學生怎樣得出結論。他們怎樣找材料?怎樣整理材料?怎樣從材料中得出結論?如果沒有像這樣的學習過程,得出的結論往往是瞎猜的或是抄來的,說明學生沒有真正學到知識,能力沒有真正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過程與結果同樣重要。沒有過程的結果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學生對學習的概念、原理、定理和規律的推理、總結過程不了解,就沒有能力開發和完善自己的學習策略,那就只能是死記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機械學習。
我們知道,學生學習歷史往往經歷“(具體)感知——(抽象)概括——(實際)應用”這樣一個認識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有兩次飛躍。第一次飛躍是“感知概括”,也就是說學生的認識活動要在具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抽象概括,得出歷史知識的結論。第二次飛躍是“概括應用”,就是把掌握的歷史知識結論應用于實際的過程。顯然,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實現了這兩次飛躍,教學目標才能實現。
如此看來,過程是不可省略的。壓縮和忽略學生的思維過程,直接讓學生得出結論或抄背前人提供的答案,這種做法是舍本求末,對學生的學習十分有害。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學生知識的學習過程,削弱學生從感知到概括的過程,急于得出自己的教學結論,結果使學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感知與概括之間的思維斷層。此外,學生對“概括應用”這個基本環節也需要一個反復多次、循序漸進的思維訓練過程。但有的教師喜歡把概括后的結論馬上加以應用,甚至一開始就做變式題,造成學生嚴重的“消化不良”,并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很顯然,這種“欲速則不達”的做法無法保證教學的質量,更談不上發展學生的學習策略。
五、由單項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交流轉變
從信息論上說,課堂教學是由師生共同組成的一個信息傳遞的動態過程。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不同。信息交流的方式也不相同。一般來悅,主要有以下四種。
1.以講授法為主的單項信息交流方式。教師講解,學生接受。
2.以談話法為主的雙向交流方式,教師問,學生答。
3.以討論法為主的三項交流方式,師生之間互相問答。
4.以探究——研討為主的綜合交流方式,師生共同討論、研究、做實驗。
按照最優化的教學過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過程的道理,顯而易見,后兩種教學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好,尤其是第四種多向交流方式最佳。這種方法把學生個體的自我反饋、學生群體間的信息交流,與師生間的信息反饋、交流及時、普遍地聯系起來,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體信息交流網絡。為此,在上新課之前,我總是布置學生圍繞這一課的內容去閱讀相關的歷史書,上課時讓學生充分地議論、提問,教師也參與議論,并強調指出:教師的看法僅供參考,以鼓勵學生繼續思考、研究下去?;蛘n前布置一些課題讓學生去準備(學生也可以自擬課題),上課時師生再來一起討論。
這種教學方式能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互相啟發、互相幫助,使不同智力水平、認知結構、思維方式、認知風格的學生實現“互補”,達到共同提高。這種方式還加強了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和師生之間的縱向交流,并把兩者有機地貫穿起來,組成網絡,使信息交流形成縱橫交錯的立體結構。這是一種最優化的信息傳送方式,它確保了學生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積極、活躍、主動的狀態,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系列學生主體活動展開與整合的過程。
六、由居高臨下向平等融合轉變
傳統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處于“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地位,學生完全聽任教師擺布,受教師灌輸。教師處于居高臨下的地位,師生之間的關系顯然是不平等的。
現代教學論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存在兩個心理過程。一個是感覺——思維——知識、智慧(包括知識技能的運用)的過程;另一個是感受——情緒——意志、性格(包括行為)的過程。前者是一種認知過程,是智力活動;后者是情感過程,是非智力活動。兩者密不可分,缺一項都不能成為真正合理的學習過程。然而,傳統的教學理論只看重認知過程,卻忽略了情感過程,丟棄了非智力因索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巨大作用。這也是造成當前學生厭學和教學效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是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維的教學統一體。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同時,學生也要尊重教師的勞動。在教學中筆者總是積極鼓勵學生發言,“你講我聽”“你問我答”。并鼓勵學生就學習中的有關問題與教師爭論、探討。這樣師生在教學中情感交融、氣氛和諧,達到了師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七、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
教了幾十年書,上了幾千節課,送走了幾代人,要問自己的教學模式是什么,教學特點有哪些,實在是說不清。這是我們相當一部分教師的通病。而現代教學卻要求教師樹立特色意識,形成個性化教學。
教學方法的大忌是單一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樣才能形成自己的個性化教學呢?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墨守陳規,而是要勇于創新、積累、總結、提高。教學是一種創造性活動。不明確這個問題,就不能準確地分析和判斷教師的課是否有個性風格,是否符合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培養有智慧、有創造性的一代新人。
教師教學的創造性首先體現在對教材的處理上。教材往往把知識以定論的方式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看到的是思維的結果——教學結論,而看不到思維活動的過程。具有創造性的教師應該使課本上的知識“活”起來。導演對劇本的處理是一種再創造。與此同理,教師并不是教材和參考書的“留聲機”,而是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已有的知識,對教材進行科學和藝術的處理,從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學思路。這就是一個教學再創造的過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教學創造還在編制和優化教法上。各種教法各有利弊,如何傳道授業,需要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教法上的編排、設計和加工,克服組織形式的模式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利用教材為學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