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6 04:41: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護理安全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一般資料
2010年5月~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患兒3057例,其中1個月~1歲1058例;1~6歲1892例;6歲以上407例。2011年5月~2012年4月共收治患兒3428例,其中1月~1歲1472例;1~6歲2056例;6歲以上524例。主要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腸炎、腦炎、川崎病、過敏性紫癜等。
1.2方法
自2011年5月我科被確定為“優質護理示范病房”以后,為了切實落實優質護理服務,履行醫務人員職責,首先轉變了觀念,在以往安全管理的基礎上更加細化和規范了相關內容,將具體措施更加落到了實處。
1.2.1成立了護理安全管理小組
自我科被確定為“優質護理示范病房”以后,成立了由護士長為組長,另外2名理論基礎扎實、工作經驗豐富、有責任心和警惕性高的護士作為組員的護理安全管理小組,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并制定了工作標準。組織全科護理人員學習優質護理相關知識及護理安全相關制度,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法》等,學習《患者安全十大目標》,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觀念和法律意識。從思想上和理論上強化安全管理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強安全教育和宣傳工作,強化安全意識。
1.2.2建立健全護理安全制度
啟動了非懲罰性不良事件上報制度,鼓勵護理人員主動上報不良事件,達到≥10%/100張床,對瞞報和漏報者進行處罰,并定期對存在的和潛在的護理缺陷進行討論、分析和總結,提出改進措施,杜絕再次發生。只有規范和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才能提高臨床護士的護理安全防范意識,保障患兒的安全,達到管理標準化,從而進一步降低病房護理意外事件的發生,推動優質護理的發展。
1.2.3安全隱患、高危患兒的管理
在護理活動中,對于高危、墜床跌倒、壓瘡風險以及精神異常的患兒,預見性的啟動高危、墜床跌倒、壓瘡風險評估表,根據情況制訂相關的預防措施并積極干預,增設安全提示語:如“小心地滑”、“小心跌倒”、“小心燙傷”、“小心墜床”等警示牌,讓患兒及家屬有一個安全的就醫環境,讓患兒得到更全面、更安全的護理。對于有糾紛苗頭的患兒家屬,除了與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外,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防患于未然,把護理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實踐證明,與開展優質護理工作以前相比,護理不良事件及投訴明顯減少。
1.2.4對工作人員的管理
對于資質較淺、服務態度欠佳、理論及操作能力較差的護士,除了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外,更應加大培訓和考核力度,從而提高其綜合素質及業務能力,降低不安全因素。強化優質服務意識,兒科護理既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護理工作,也是一項綜合性的服務工作,是技術和服務的統一,通過學習,教育、培訓等方式,不斷引導護理人員轉變觀念和優化流程,從理論及技術方面讓他們感到就醫過程的安全,自覺地以病兒及家屬醫生的要求為導向,以他們的滿意為宗旨,提供優質專業的護理服務。
1.2.5加強醫護和護患溝通
強化溝通意識,要求護士在執行醫囑時多與醫生溝通,啟動應急情況下口頭醫囑及疑問醫囑執行流程,發現疑點及時與醫生聯系,確保醫囑執行無誤,保證了患兒的用藥安全。同時,責任護士必須遵循優質護理服務的要求,加大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對患兒家屬從入院到出院各個環節都有責任護士進行健康指導,包括疾病知識、病情變化、治療過程、各種檢查目的、飲食及護理效果等,及時解決存在的各種護理問題,讓家屬參與到醫療活動中來,保證護理工作安全,對保障醫療安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進行護理時主動與患兒及家屬溝通,改變以往做得多說得少的缺點,倡導主動問候,首問負責,增加病人對護士的信任度,有利于患兒的疾病康復,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從而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提高工作效率。
1.2.6重點環節的安全管理
細化管理流程,創建安全文化氛圍。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在采血、給藥、輸液、實施各種診療時,必須有兩種以上識別患者的方法,不得只以床號作為識別患兒身份的唯一標識,認真落實患者的安全目標,執行腕帶識別標識制度,完善關鍵流程的識別措施,從最大限度保證患兒的生命安全。節假日進行安全檢查,消除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加強物品管理,按管理標準進行管理,達到“一專二及時三無四定”。加強藥品管理,要求熟練掌握常用藥物的名稱、劑量、方法及常見不良反應,盒裝存放,專人負責,標志醒目。強化院感意識,嚴格消毒隔離制度及遵循標準預防原則,切實落實手衛生,加強耐藥菌管理,減少和杜絕院感的發生。
1.3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開展優質護理前后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開展優質護理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開展優質護理之前。
2.2隨著護理安全文化的開展,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3討論
對于醫院的安全文化一直是整個醫院的核心,也是體現醫院整體和醫護人員的素質與內涵的重要表現,健全相關的安全文化管理制度是醫院發展的重點,同時也是提高醫院的整體水平的重要指標。開展以“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為主題,以“病人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為目標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是2010年全國護理工作會議的重要內容。因此,強化護理安全管理是開展優質護理工作的重點,而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開展,對護理安全工作的起到了促進和推動作用。
3.1自2011年5月優質護理服務工程在我科全面展開,優化了護理工作流程,公示了優質護理服務項目,切實落實了責任制整體護理,為患兒提供全面、全程、主動、專業、人性化的優質護理服務。
在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中,護理人員轉變了觀念,優化了工作流程,改變了排班模式,簡化了護理文件書寫,健全了績效考核機制,為患兒提供了連續、無縫隙的護理,夯實了基礎護理,提供了滿意服務,為全面實施安全管理更新了理念,提供了保障。
3.2對科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干預,是護理管理的重點,也是衡量醫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標準。
通過護理安全管理小組制定健全的病房護理安全質量管理體系,制定出具有兒科特點的護理質量安全標準,堅持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消除了各個環節中的安全隱患,強化了護理人員的理論水平,規范護理人員技術操作,保證了在給患兒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的同時,保證了工作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3通過對高?;純?、糾紛苗頭人員以及重點護理人員的管理
對人力資源相對薄弱的時間段增設了二線班,保證了患兒得到及時的治療和護理,預見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效地降低了護理不良事件及投訴的發生。
3.4通過溝通協調工作,達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讓患兒家屬能夠有效地遵醫,主動參與到醫療活動中來,對保障醫療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時,醫務人員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認真落實手衛生,有效地杜絕了交叉感染。只有患兒家屬感到就醫環境及就醫過程非常安全,才會真正滿意,這才是我們實施優質護理的最終目標。因此,在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中強化護理安全管理,護士對護理安全風險的認識大大得到提高,同時也提高了患者對安全隱患的認識,有效地減少了護理風險的發生;由于患者在護理過程中面臨的不安全因素大大降低,也就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大大提升;護理風險減少了,病人的滿意度提高了,從而護士的心理壓力降低了,提高了工作效率,職業認同感和工作成就感大大提升,對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得到足夠的重視,充分調動了工作積極性,這也是對優質護理的關鍵點最好的詮釋,同時對醫院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4結論
大家好!
我叫xx,論文題目是《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與護理對策》,今天很榮幸能向在座的各位專家和同志們學習,也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關注產科護理安全這一課題。
下面我將從選題原因及其意義、內容和觀點等幾個方面,簡單介紹一下我的論文。
首先,我想談談研究這一課題的原因。
我之所以選擇《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與護理對策》這一課題,主要是基于以下兩個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產科護理安全課題備受醫學界和社會各界關注。產科是一個特殊的、高風險的科室,隨著社會法制體系的不斷健全與完善,產婦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明顯增強,對助產及產前產后的護理要求也明顯提高。加強產科的護理安全管理,提高全體產科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是保證護理安全的基礎,建立完善的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系統,并圍繞質量管理要求,不斷改進各個環節中潛在的問題,不斷提高護理質量,消除護患糾紛,是醫院安全管理的重點。因此,當前產科護理安全不僅是醫學界的重要課題,也引起了社會各界都極大關注。當然,這一個熱門課題也引起了我個人的好奇和興趣,
第二,研究這一課題對我所從事的工作大有裨益。現在,我所從事的工作是XXXXXXXX,對產科護理安全進行一次較為深入的研究,對我的工作無疑是大有裨益的。此外,我在學習期間,也學習了產科護理方面的相關課題,對產科護理安全有一定的了解,也奠定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有利于該課題的研究和寫作工作的開展。因此,在導師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下,我也大膽地決定以此為題,研究產科護理安全,并作一些膚淺的探討,也希望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對產科護理安全有更為全面的認識。以利于今后的工作。
其次,我想談談論文的結構、主要觀點和內容。
為了把《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與護理對策》這個題目研究清楚,我的論文采用了問答兩大板塊,即歸納問題和提出對策兩個方面的結構方式。
第一部分是“提問”,對產科護理工作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重點分析了四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管理體制不安全因素,指出護理人員編制相對不足,導致護理工作效果難以發揮到最佳。二是輸液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指出孕產婦這一特殊群體護理應該特別注意輸液滴速不能過快。三是孕產婦心理障礙,可能導致不安全因素。四是孕產婦隱私保護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由于產科工作特點,必須非常注意患者隱私權保護,以免引起醫患糾紛。
第二部分是“作答”,針對產科護理工作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護理防范的四個方面對策。一是加強產科護理人員法律知識學習,做到依法管理。二是加強專科業務學習,提高產科護理工作整體業務水平,防止因理論知識缺陷和技術不過關導致差錯事故。三是加強護患間交流,減輕孕產婦心理障礙。四是提高產科護理人員尊重孕產婦隱私權的法律意識,為孕婦隱私保密??傊?,應充分認識??谱o理工作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強產科管理,杜絕事故的發生。
第三,我想談談研究這一課題實踐意義。
產科護理的不安全因素中,既有純粹的技術問題,也涉及醫院管理體制改革,醫護人員法律意識等其他問題。通過對產科護理安全課題的研究,可以澄清認識,指導產科護理工作實踐我認為,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
第一,掌握威脅產科護理安全的輸液管理等技術性問題,可以促進產科護理人員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整體業務水平。
第二,掌握威脅產科護理安全的孕產婦心理障礙問題,有助于促進護患交流,加強對孕產婦的心理護理。
第三,通過對管理體制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探討,順應了當前醫療管理體制改革的主題,我也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讓更多的專家學者關注和研究產科護理工作。
第四,通過對孕產婦隱私權問題的探討,有助于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最大限度地避免醫患糾紛。
最后,我想談談論文存在的一些不足。
一方面,由于產科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學界對其安全問題的討論較為龐雜,同時還涉及管理體制改革、法律等諸多領域。另一方面,由于本人時間、能力有限,對產科護理安全的理解難免存在偏頗與不足。由于上面這兩方面原因,論文可能存在研究不深,探討不全面等諸多方面的不足,與老師期望達到的水平仍有較大的差距。因此,懇請各位老師予以見諒并提出寶貴意見。我會繼續關注、學習、研究這一課題。
1.1方法
對照組行傳統護理,觀察組行項目管理法,具體措施如下:
1.1.1科室中組成“智能團隊”:由療養護理經驗豐富、反應迅速、思維敏捷的護理人員為團隊成員,通過有效溝通對老年療養院住院期間的安全隱患進行溝通,制定項目管理計劃并對各部門、相關人員責任加以明確,制定詳細實施方法[2]。經討論,老年療養院住院期間的風險因素包括療養員因素、環境因素、護理人員因素、護理管理因素等內容。
1.1.2制定管理目標與具體實施:
①制定并不斷完善規章制度:以老年療養員特征與護理工作特點制定合理到了管理目標,積極探尋存在的風險并制定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對考核標準予以細化。建立療養員跌倒墜床評估表和療養員意外風險評估表,及時填寫評估表,對于評分高者,護士給予重點關注、重點巡視,制定護理質量監督機制并加強監督、考核,實行彈性排班制度。
②不斷增強專業素質:定期展開專業知識培訓,通過板報、觀看宣傳片、標語等加大護理安全宣傳力度,鼓勵護理人員參與學術交流,不斷提高其專業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增強其安全意識。新上崗護理人員應給予充分崗前培訓,增強其和療養員溝通的技巧,待各項考核均合格后才可上崗。
③創造舒適的療區環境:療養房間應保持整潔、舒適溫馨,溫度及濕度應適宜且應保證空氣流通],為療養員營造家的氛圍。入院時詳細介紹療養房間內的設施,房間設計合理,物品擺放整齊。衛生間設有安全扶手,做好防滑標識張貼、防滑墊安裝等,為療養員安全提供最大限度保障]。
④對療養員展開全面健康教育:護理人員保證儀容整潔大方,以親切和藹的態度主動為療養員講解醫院環境,根據療養員性格、家庭背景、職業、學歷展開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同時給予有效的心理干預。護理人員要對隨員介紹療養員用藥指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養生保健知識及療養期間的注意事項等,增強其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
⑤提高護理人員責任意識:護理人員應主動引導療養員逐步熟悉醫院環境,耐心講解各項設施使用方法及效果,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給予療養員充分的尊重與關懷。對療養員疑問應耐心解答,同時應針對老年療養員不安全因素制定意外風險防范措施、預防跌倒措施,減少突發事件,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具備相應的應急能力。
1.2觀察指標
設計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療養員關于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進行分析,包含6項內容,分為滿意、很滿意、需改進3個等級,同時記錄兩組護理糾紛、跌倒等發生情況。
1.3統計學方法
以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0.05。
2.結果
2.1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2.2兩組療養員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3.討論
1.1一般資料
本院是1所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設有1個總院、7個分院(兒童、精神、傳染、康復、口腔、腫瘤、急救7個??漆t院)、71個護理單元,開放床位3000張;護士總數1655人,其中男89人、女1566人;年齡19~59歲,平均(31.78±9.67)歲;中專140人,大專958人,本科557人;護士829人,護師465人,主管護師280人,副主任護師77人,主任護師4人;身體基本健康。
1.2方法
1.2.1完善護理安全管理組織機構
按照新三級甲等標準,建立由院長、護理部主任、護士長、各職能科室正主任組成的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委員會,各臨床科室設立護理安全管理小組,安全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設于護理部,配備3名專職人員(副主任1名)負責全院護理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饋、整改、督查與追蹤工作。實施護理部-總(科)護士長-病區護士長三級質量控制和護士自我控制的護理安全管理體系,遵循PD-CA循環程序開展集團醫院的護理質量控制,促進質量持續改進。
1.2.2完善護理質量標準及工作流程
護理工作流程應以最短的時間、最小的范圍、最有效的措施,減少護理安全隱患對醫院、患者及護士造成的傷害。集團護理部對全院護理缺陷進行原因分析,將差錯原因看作質量持續改進要點及護理風險預警項目。護理部針對因護理質量標準及護理流程等方面的缺陷而造成的護理差錯事故,按照新三級甲等標準及重慶市規范,結合本院實際修訂的集團醫院統一的護理質量標準,進一步完善了重點環節標準化工作流程。
1.2.3排查安全隱患,制訂預警控制方案
護理安全管理委員每月定期進行護理安全評估,按科室、崗位仔細評估護理工作各方面的安全漏洞和隱患,對評估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及時反饋給臨床科室落實整改,將實施整改后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確定為對護理安全具有警戒或防范意義的預警信號,并針對每一個預警信號制訂出預警控制方案下發相關科室。
1.2.4分級實施護理安全巡查與安全信息網絡直報及反饋機制
由護理部制訂電子版的護理安全信息周報表,該表包括護理核心制度的執行、技術操作規范、設施與設備管理、藥品管理、病區環境、投訴與糾紛、醫療費用等項目。按照周報表項目分級實施護理安全巡查、安全信息網絡直報及反饋機制。(1)臨床一線護士:每班進行崗位隱患巡查,發現隱患立即列出相關護理安全預警內容,及時落實整改,并以書面形式交班,對各班護士進行預警;(2)臨床護士長:每天對本科室進行安全巡查,及時處理安全隱患,將巡查結果每周上報護理部,對本科室不能解決的問題則列出預警內容以書面形式上報相關職能部門協調解決;(3)總(科)護士長:每周對分管區域進行安全巡查1次,指導并協助臨床科室解除安全隱患,并追蹤整改效果,每月將本片區巡查結果上報護理部;(4)護理部:每月對全院護理單元進行護理安全巡查1次,并將本月全院上報的安全信息進行歸納分析,按安全隱患的性質、級別啟動安全預警機制,進行安全防范部署。
1.2.5實施患者風險預警評估,落實安全防護措施
按新三級甲等標準對患者實施風險預警評估,患者入院時立即給予入院評估(含生理、心理)、疼痛評估、跌倒/墜床及壓瘡、管道滑脫危險因子評估等?;颊咦≡浩陂g護士會根據其用藥及病情變化對上述危險因子實施動態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有針對性地制訂并實施風險預警方案,落實安全防護措施。
1.2.6完善設施設備,打造安全環境
在醫院建筑設計中全方位體現安全理念,病區地面全部安裝防滑地板,墻面安裝有扶手,配備有多功能雙側床欄的病床,病區廁所、盥洗間鋪設防滑墊并安裝防護窗,電梯及樓道安排保安人員保護患者行走的安全,醫院的各種服務設施均貼有醒目的標識及使用說明,為行動不便的患者配備了手推車、輪椅、徒手電梯等。醫院在硬件配備上處處體現了保障患者安全的人文服務理念,力圖營造以患者為中心的安全療養環境。
1.2.7實施護理人力資源的彈性調配
人力資源管理缺陷也可構成護理安全隱患,屬于安全預警范疇。合理排班,實行彈性排班制、層級管理制、新老護士搭配制,以減輕超負荷工作狀態、減少職業倦怠、提高護理質量,使患者安全系數增加。護理部以新三級甲等標準為依據制訂了各病區護士配備原則和緊急狀態下護理人力資源調配預案,并根據各病區實際床位使用率、患者護理等級比例、工作量進行人力資源彈性調配,做到合理、靈活、高效,以達到人力資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均衡性。
1.2.8落實安全警示教育,提升護士風險防范意識
實施科室、片區及護理部三級護理安全警示教育??剖易o士長每周五組織召開安全教育會,對本周安全問題進行總結分析,提出下一步安全預警內容,布置整改方案;總(科)護士長每月組織分院(片區)安全警示教育會,對分院(片區)存在的安全預警問題進行分析點評,提出管理對策,并部署安全預警控制方案;護理部每季度召開全院護理缺陷總結暨安全警示教育會議,對季度護理缺陷的性質、類別、發生率等進行系統講評,對護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進行原因分析,制訂切實可行的安全預警方案,下發臨床科室落實整改。通過分級安全警示教育,以警醒全體護理人員吸取教訓,做到警鐘長鳴,提升護理風險防范意識。
1.2.9評價方法
將2011年(實施前)與2012年(實施后)護理缺陷發生率及上報率、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進行比較。護理缺陷包括警告事件、意外事件、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隱患事件5項內容,每周上報統計1次;護理質量包括基礎護理、特級和一級護理、優質護理、護理文書、病區管理、急救物品、消毒隔離7項內容,使用本院統一的護理質量評價標準,每月檢查1次;患者滿意度包括對服務技能、服務禮儀、人文關懷、生活照護、心理支持、安全保障、健康指導的滿意度及對護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等8項內容,使用本院統一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每季度調查1次。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以分值表示,護理缺陷發生率及上報率以百分率表示。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方差齊的數據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缺陷
護理安全預警機制實施后較實施前護理缺陷發生率明顯下降,上報率顯著提升。
2.2護理質量
護理安全預警機制實施后較實施前護理質量評分全面提升。
2.3患者滿意度
護理安全預警機制實施后患者滿意度得到明顯提高。護理安全預警機制實施前后者滿意度分別為(91.72±3.27)分、(97.64±2.36)分,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3結論
識別護理風險是確保護理安全的前提,護理風險始終存在于操作、處置、配合搶救等環節中,作為管理者應不斷發現護理安全的薄弱環節,評估風險管理的重點,識別并確定現存的和潛在的護理風險,制訂護理風險管理計劃和護理風險防范等措施?,F代護理安全管理強調實施前瞻性管理和全程動態管理,這對降低護理缺陷發生率、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和節約衛生資源具有重要意義,也體現了護理質量管理預防為主的原則。近年來,如何保證患者安全已受到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的廣泛關注,美國醫療機構評鑒聯合會(JCAHO)在促進患者安全方面有更具體明確的做法。我國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已將護理安全管理列為獨立評審標準。如何在集團化醫院中同質化實施新三級甲等安全管理標準,最大程度地減輕損失,是醫院護理安全管理的最終目標。
3.1健全的管理體制是保障集團化醫院護理安全的關鍵
管理體制不健全、規章制度不完善、管理監督不得力等影響護理安全的組織管理因素,是對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脅。護理風險管理是一項長期、持續工作,需不斷更新、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只有建立完善護理安全管理體系,才能有效地防范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患者和護理人員的服務滿意度。本院按照新三級甲等標準,進一步完善了護理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強化了各級安全管理職能,實現了分級護理安全預警的管理體系,切實發揮了個人護理風險預控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了規避風險的目的,與傳統方法比較,護理缺陷的發生率顯著下降(P<0.01)。
3.2無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機制在集團化醫院標準化的實施,可提升護理安全的預警作用
無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呈報機制的標準化實施,有利于消除護理人員抵觸情緒,體現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和諧一致,增強了護理人員參與安全管理的責任心與主動性;使護理人員在缺陷發生時均能以積極、輕松的心態應對,自覺分析護理程序中發生安全事件的原因,并對系統和流程提出改進意見,變被動管理為主動參與,能盡早發現隱患苗頭并及時報告與處理。與傳統方法比較,全院護理缺陷發生率顯著降低、上報率顯著上升(P<0.01),表明無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呈報機制的標準化實施,可實現集團化醫院護理安全管理質量的同質化提升,有效控制護理風險的發生,使安全關口前移,起到安全預警的作用。
3.3護理安全信息網絡直報系統及反饋機制的建立與實施,可實現護理風險的前饋性控制
集團化醫院護理安全信息網絡中心的建立使總院護理部及相關職能科室能及時收到全院各護理單元的安全信息,在第一時間給予歸納、分析與處理,并迅速提出預警項目與控制方案反饋給相關科室實施。同時,對預警控制方案的實施進行追蹤評價,在風險可能發生前及時采取前瞻性預警干預,實現了護理風險的前饋性控制,與傳統書面護理不良事件報告方法比較,上報率顯著上升。
3.4護理風險預警評估及安全警示教育,可增強護士風險意識,提升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
一、重視崗前教育、確保醫療安全
1.1護生進院由護理部進行崗前教育介紹醫院概況、規章制度及實習中應注意的問題,組織學習有關法律法規的內容,讓護生認識到護理工作的性質和責任,從而增強護生對醫療安全的重視程度。
1.2進入病區后,由護士長、帶教老師詳細介紹病區環境、本專業特點、物品存放的位置、醫護人員及病人情況,并對他們提出具體要求和希望。
二、選拔優秀師資提高帶教隊伍的整體素質
臨床教學和學習是一個通過教師和護生相互作用的過程,而教師的行為在保證教學效果,實現培養目標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選派熱衷帶教、操作規范的大專以上主管護師為總帶教老師,并有計劃的外送學習培養,以提高安全帶教質量。
2.1嚴格選拔優秀帶教老師從職業道德、服務態度、工作效率、操作規范、責任心等方面進行測評。根據測評結果挑選整體素質好、業務技術精湛、有一定教學能力、熱心帶教工作的護師以上人員任帶教老師。要求帶教老師必須以身作則、嚴于律已,做到帶思想、帶作風、帶技術,并勤問、勤講、勤查。
2.2注重帶教老師的培養和提高護理部經常組織護士長及帶教老師學習理論知識,進行技術操作考核。有目的地對帶教老師進行人文科學知識、高精尖儀器的操作技能、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等方面的灌輸。選派護理骨干參加各種培訓班、學術交流會,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引導她們向多學科發展,拓寬知識面,豐富教學內容,高素質的帶教班子為臨床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醫療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證。
2.3充分發揮帶教老師的模范、表率作用帶教老師不僅要以優良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去影響護生,做護生的楷模,更要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嚴謹、認真、求實、創新,充分體現對護理專業的熱愛,有較強的安全意識,以自己的行為影響護生。
三、培養護生良好的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現代護理不僅要求護士應有過硬的技術,還要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因為與病人和家屬打交道是一門藝術。有的病人或家屬不愿讓實習生操作,認為是在拿他們作試驗,帶教老師應取得患者和家屬的合作與理解,并鼓勵學生膽大心細,知難而上。經常帶學生與患者和家屬交流,提高他們心理護理的能力,營造良好的醫患、護患關系,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化解糾紛的劑。
四、規范操作行為、重視患者權益
帶教時注意老師與護生的語言溝通盡量避免在病房內及病人面前;進行臨床教學的護理查房,小講課,對患者進行問診,查體后應離開患者、家屬及探視人員后再進行講授和討論。在護理技術操作前,老師對護生的操作能力及患者一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事先避開患者與護生共同分析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擬定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便順利完成整個操作。操作前要取得病人的配合,一旦操作失敗,應以文明禮貌的語言向患者表示歉意,并由帶教老師完成該項操作,不可過多的增加患者的痛苦。對護生操作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不能當著患者的面進行批評及分析。嚴格執行帶教老師職責,在整個帶教中,對護生始終堅持"放手不放眼",在給護生提供實踐鍛煉機會的同時,不放松對護生的監督、指導,做到既對護生實習中的行為負責,也對患者身心健康負責。
五、根據實習階段制定培訓計劃
實習初期,護生對環境不熟悉,各項操作技術較生疏,加上擔心自己不熟練的操作會給病人造成不良影響或病人拒絕自己的服務,常表現為不知所措。帶教老師態度要和藹,邊示教、邊講解,以緩解護生的緊張情緒,并設法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先安排難度較小的技術操作,讓護生以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然后根據護生個人能力逐步安排技術性強的護理操作。實習后期增加技術難度,如監護危重病人,參加護理查房和重癥病人的搶救,護理病歷的書寫等。既要鼓勵護生單獨操作,又要堅持放手不放眼。做到耐心指導,嚴格監督,培養"慎獨"精神,養成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勤思考、多請教、有疑問弄清后再執行的良好習慣。堅決杜絕隨時間的進展、環境的熟悉、操作技術的掌握而放松"醫療安全"意識。
六、進行雙向評價,促進臨床帶教
護理部主任、專職帶教老師經常深人科室檢查護生組織紀律、制度和操作規程執行情況,并定期召開實習護生座談會,征求護生對臨床帶教的意見和要求。及時通報護生實習情況,分析近期護生發生差錯的高危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及時提醒帶教老師切不可因實習進程、護生操作熟練度增加而對護生過于放手,力爭使她們把醫療安全教育貫穿于整個實習過程,將差錯發生率降到最低。護生出科前對所在科室的全體護理人員進行綜合量化考評,考評內容包括敬業精神、搶救技術、帶教責任心、安全意識等。對護生的綜合評價由帶教老師負責,考評內容包括專業技能、學習態度、遵守紀律等;通過雙向評價,激發了帶教老師和實習護生教與學的積極性,增強了護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保障了醫療安全。保證患者在住院期間的醫療安全是每個護理人員的職責,在護生步入社會,踏上職業生涯的起始階段,即開始接受醫療安全教育,將在她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她們對此有足夠的重視和認識,為她們將來的安全行醫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國護理專業學生的患者安全教育整體起步較晚,發展較慢。以“患者安全”“安全教育”“安全培訓”等關鍵詞檢索中國知網等數據庫發現相關文獻鮮見,且均集中于近5年。相關報道基本可分為兩類:護理院校的患者安全教育和教學醫院的患者安全培訓。
1.1我國護理院校的患者安全教育
患者安全教育主題在我國護理院校的教材中有所體現,如本科教材《護理學基礎》專門設置了“患者的安全”章節,介紹了影響患者安全的因素、患者安全需要的評估及不安全因素及防范等內容。而在本科教材《護理管理》中的“護理質量管理”章節較上一版增設了“不良事件申報管理”,表明該問題已逐漸引起了護理教育者的重視。我國護理院?;颊甙踩逃南嚓P研究則可大致分為兩類:嘗試將患者安全主題直接融入課堂教學,如許瑛和鄭智慧將患者安全案例引入護理技能教學中,提高了學生對于患者安全知識的理解、運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或以選修課的形式實施患者安全的針對性教育,如李遠珍等組織82名大學四年級學生學習了患者安全知識課程,結果表明可以明顯提高護理本科生的患者安全知識、態度和技能。護理院校實施患者安全教育的研究文獻總體偏少,授課方法以專題講授及案例分析為主。除李遠珍等開設的患者安全知識選修課為20學時外,而黃美萍等開設的護理與病人安全課程及其他研究并未明確課時安排。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兩個選修課均參照WHO的《患者安全課程指南》設定,體現了課程設置的完整性。
1.2我國教學醫院的患者安全培訓
在臨床實習中,護理實習生需要直接為患者提供護理,因此各教學醫院相對于學校來說,對于患者安全及醫療風險等問題更為重視。教學醫院通常對于剛進入臨床的實習生進行集中培訓,并在實習過程中則多以講座的形式予以強化。相關文獻表明,近年來教學醫院針對護理實習生的安全教育更側重于教學方法的變革,如劉義蘭等和張希春等應用PBL教學法對護理實習生進行培訓,結果表明有助于學生對于患者安全知識的掌握及綜合能力的提高;周永琴則將安全教育直接融入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改善了教學效果;而聞彩芬則通過構建患者安全文化主題提高了實習生的患者安全意識。各研究的培訓內容均自行設定,多涉及患者安全的相關概念及其影響因素、不良事件報告、醫療風險評估等主題。此外,培訓教育次數或課時安排以3~4次(1~2學時/次)為主,而部分文獻則未明確交待。培訓效果多以問卷評價為主,其中岳曉艷亦進行了遠期評價,表明試驗組學生的護理行為規范化調查滿意率、差錯事故發生率等指標優于對照組。教學醫院的護理實習生患者安全培訓教育相對較多且緊貼臨床,已有研究既證明了患者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同時也為我國系統規范的患者安全教育提供了參考。
2我國護理專業學生患者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護理院校的患者安全教育薄弱
目前我國護理專業學生的患者安全教育尚以實習階段的醫院培訓為主,護理院校更多注重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而對于臨床思維意識及風險防范能力等綜合能力的訓練則相對薄弱。此外,由于部分學院教師長期脫離臨床等原因,致使護理專職教師及學生對護理安全的重視程度均不是很高。雖然已有部分院校嘗試以選修課或專題講座形式實施培訓,但在培訓內容、課時安排、師資選擇及考核評價等方面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相關研究也較為匱乏。對比國外,2006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就將患者安全教育整合到醫學本科教育課程中,在全球邁出了針對醫學生患者安全教育的第一步。2007年6月份美國護理質量和安全教育機構(TheQualityandSafetyEducationforNurses,QSEN)提出的“護理人員品質與安全教育計劃”項目的二期研究在美國15所護理院校發起,該項目圍繞“以患者為中心的照護、團隊工作與合作、實證實務、品質改善、安全以及資訊”6項核心能力組織開展了護理質量與患者安全的知識、技能及態度(knowledge,skills,andat-titudes,KSAs)教學課程。此外,國外醫學院校及相關學者已經開展了諸多的患者安全培訓教育研究。由此可見,我國對于護理專業學生的患者安全教育總體上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加強在校生的患者安全教育是提高患者安全的關鍵,因此護理院校應強調患者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在專業課授課過程中融入“患者安全”理念,并鼓勵教師積極開設與“患者安全”相關的選修課程或輔修課程。2012年7月18日,為響應WHO的全球患者安全教育活動,我國衛生部舉行了《患者安全課程指南》的中文版儀式,并將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培訓和推廣。該指南第一部分為培訓者指南,第二部分為11個教程指南課題,其為我國護理專業學生的患者安全培訓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機。對于專職教師的患者安全知識的薄弱問題,可結合該指南的第一部分開展針對教師的患者安全知識及技能培訓,并增加專職教師臨床進修機會,以培養其患者安全意識,使其了解臨床中常見的患者安全問題和典型的不良事件及其應對處理,為患者安全培訓教育奠定基礎。此外,教育管理機構也應該鼓勵臨床及醫學院校教師積極開展關于醫學生的患者安全教育的研究,如課程設置、組織實施及考核評價等方面。
2.2護理專業學生的患者安全教育不夠系統
當前國內護理教育大體呈現為“三段式”模式:基礎學習—臨床見習—臨床實習,學生在學校的基礎學習中得到的患者安全教育相對較少,其安全知識的學習及相關能力的培養更多來自醫院,而醫院培訓則常以實習前的統一培訓和實習時專題講座形式進行,整體缺乏銜接統一,未并體現其系統性。此外,現有文獻表明醫院及學校的患者安全培訓教育者相對孤立,彼此之間的借鑒溝通欠佳。學校及醫院作為培養學生的基本單位,在患者安全培訓教育問題上應當相互合作、共同學習,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安全知識的掌握及其行為的培養。低年級學生在學校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教師可將患者安全理念及知識融入課堂,使其了解威脅患者安全的因素,初步培養學生的患者安全意識。而高年級學生有了較為全面的知識和操作技能,實施培訓時應注意結合臨床實際進行運用,可聘請經驗豐富的臨床教師通過臨床案例或情境模擬等形式講解常見不良事件及其應對。進入臨床實習后,帶教教師在臨床經驗及典型案例的基礎上,還應注意其培訓內容的系統性,應結合最新的患者安全教育進展進行講解。此外,也應該可借鑒“請進來,走出去”的教學理念,邀請倫理專家、心理學甚至是工程學領域的專家組織開展患者安全講座,通過多專業團隊參與培訓,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安全、風險、防范及應對等問題。
2.3培訓教育內容及形式相對單一
雖然國內部分護理教材中設置了“患者安全”的相應章節,但其內容介紹相對局限表淺,且未能體現最新進展。教學醫院的患者安全培訓雖然相對較多,然而其內容均為自行確定,缺乏統一指導和規范。在培訓教育方法上,多以理論講授、案例分析及PBL教學為主,總體略顯單調。教學內容的制訂決定著培訓質量,教學方法的選擇影響著培訓效果?;颊甙踩黝}相對寬泛,開展針對性的培訓教育有一定難度??山梃b李遠珍等和黃美萍等開設選修課的整體設計思路,參照WHO《患者安全教程指南》制訂具體的培訓主題,該指南的第二部分介紹了患者安全基本概念、人體工程學因素及對患者安全的重要性、醫療系統復雜性對患者的影響、如何成為團隊中的有效成員、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等11個與患者安全緊密相關的主題,較為全面地涵蓋了患者安全的培訓教育內容,值得大家參考學習。此外,也應注意護理專業的特殊性,制訂培訓主題時可適當參考美國QSEN機構提出的護理人員6項核心能力及我國已有的針對臨床護理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課程內容?;颊甙踩R與技能相對于常規醫學知識來說更為系統、綜合,因此組織培訓教育時應注意體現其人文性、臨床性和綜合性。除傳統理論授課及PBL教學外,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興趣及學習效果,如臨床教學中已嘗試使用的案例教學及情境模擬等方法,而國外相關研究采取了角色扮演、安全改進項目及網絡教學等形式亦取得了較好的安全教育效果。此外,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可開展以患者安全為主題的專題講座、演講征文、海報制作及社會調查等活動,以更感性形式促進學生的理性提升,并帶動醫學院校形成積極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圍。當然每種教學活動形式都有其優勢及不足,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1.1效果評價:對護理安全文化在心外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的評價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①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忽略其他因素干擾,統計兩組患者由于護理事故等原因引起的不良事件;②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③護理人員上報護理安全隱患情況??疾煸摷訌娮o理安全文化宣傳及管理制度對醫護人員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1.2統計學的方法:SPSS16.0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數據進行X2檢驗;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2結果
2.1如表1所示,未加強護理安全文化宣傳和管理前,對照組420例患者發生不良事件4件,發生率為0.95%,在加強護理安全文化宣傳和管理后,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降低(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有顯著性差異。
2.2在進行護理安全文化教育、宣傳及實施護理安全制度后,觀察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得到提升,為99.56%,如表2所示,在統計的患者中不滿意現象沒有發生。
2.3如表3所示,護理隱患事件和醫護人員護理缺點事件分別發生32起和21起,上報21起和13起。加強互聯安全文化管理后,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護理隱患及護理缺點事件都有明顯降低,醫護人員上報率分別為100%、91.67%,與之前的65.63%、61.90%都有顯著提升(P<0.05)。
3結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療安全更加關注,在傳統的優質護理服務過程中加強護理安全文化宣傳及管理愈發顯得重要。建立、發展、完善護理安全文化制度已是醫療事業發展的重點,同時健全的安全文化制度也是衡量一個醫療單位整體醫療水平的關鍵治標。在傳統優質護理服務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安全文化宣傳和管理不僅能從全方位預防并減少危害患者安全事件的發生,更重要的是宣揚一種安全文化,讓醫護人員、患者及患者家屬樹立起護理安全理念,養成護理安全習慣,形成護理安全文化。
由于心外科患者的病情變化較快,在護理工作中會產生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患者受到的不安全影響更多,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要求更高,這就要求醫護人員的護理安全意識更強,同時也對患者及患者家屬提出一些要求,使三方都建立護理安全文化理念、加強護理安全文化管理方能對患者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