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8 08:18: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應用經濟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知識點多、研究方法多微觀經濟學在知識點的分布上包括了供求與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論、成本理論、市場結構理論、生產要素市場理論和微觀經濟政策等內容,理論中又穿插著相關分析方法,如實證分析、規范分析、均衡分析、非均衡分析、數理公式分析、幾何模型分析等,在講授基本理論的同時還要讓學生逐步掌握研究方法。雖然一個學期72學時,但鑒于本課程知識點多的特點,一方面對于學生課堂認真聽講、吸收消化知識和課后復結的能力都有較高要求,另一方面,對教師對知識點和理論體系綜合總結的能力也有較高要求。
1.2理論性和邏輯性強,內容抽象難懂微觀經濟學的屬于專業基礎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雖然在本科階段的微觀經濟學是針對初學經濟學的學生而設立的,教學內容主要涉及的是學科中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原理,但是微觀經濟學是屬于西方經濟學的課程體系,有大量的知識是對西方國家該學科的發展過程中理論成果的總結,內容比較艱澀、難懂,學生難以產生學習的共鳴。
1.3對數學知識要求較高,有一定學習難度新古典經濟學的代表人物馬歇爾綜合了“邊際三杰”的成果,提出了流行于西方的系統的微觀經濟學理論的同時,微觀經濟學也開始大量使用數學方法,大部分理論表現為圖形、數理實證分析以及經濟學的特有概念去理解,許多經濟變量之間的邏輯性很強。即使是在本科階段的初級微觀經濟學也已經大量的涉及到數學推導和幾何模型的證明,學生對微觀經濟學課程的雖然表現出較大的興趣,但由于數學基礎相對較差,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難,出現了教師難教、學生難懂的尷尬局面。
2微觀經濟學教學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中存在的問題
結合我院在微觀經濟學教學的實踐過程,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2.1教學內容貪大求全,缺乏針對性微觀經濟學內容十分豐富,雖然在我院的教學中安排了72學時,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選擇高鴻業教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作為教材。雖然該教材在不斷再版的過程中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內容體系,網上相關的教學資源十分豐富,堪稱西方經濟學教材的經典。但是,從該書在本院的使用過程中我們發現,該教材案例較少,注重理論體系的全面性和一定的深度,對于本院非經濟類專業且數學基礎不太好的學生而言,理解較為困難,學生課后復習難度較大,習題注重數學推導和相關數學方法的使用,相當一部分學生早早放棄了本課程的學習。
2.2課程考核方法比較片面微觀經濟學課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閉卷考試的形式。試題通常側重基礎理論的理解和識記,名詞解釋、計算題和簡答題所占比重較高,學生運用所學的經濟理論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開放性問題所占比重相對較低。而這恰恰正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所在。在這種考試方式下,成績較高的往往是擅長死記硬背的學生,而善于思考的學生不一定能得高分。
2.3教師缺少必要的實踐機會和經歷,阻礙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應用型本科的微觀經濟學教師,大部分都是從學校畢業后就直接到學校教書,缺乏在企業和社會中運用經濟學知識的具體實踐經驗,教師自身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比較欠缺,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自身概念就比較模糊,因此就更無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3基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微觀經濟學的教學目標
3.1為專業課程和職業課程奠定經濟學基礎微觀經濟學作為經濟和管理類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為我院各專業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和相關職業課程,如運輸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證券投資學等,提供理論基礎,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微觀經濟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將直接決定后續課程的學習效果。教師在課堂講授中,不能對各專業采取相同的教學模式,應結合各專業的特點和后續專業課,有意識地引入專業課程和職業課程中的相關概念、理論和案例,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微觀經濟學和其他相關專業課。
3.2培養運用經濟理論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微觀經濟學的最終目的并不是掌握相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而是在于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思維方法,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對生活中所遇到的現實經濟問題進行分析。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可以針對學生關心的身邊的事或者新聞,運用經濟學的方法進行分析。
4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4.1基于夠用的原則合理選擇教學內容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對微觀經濟學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取舍,盡可能讓學生在有限的學時內掌握與未來工作密切相關的經濟學知識,盡可能減少經濟理論的數學證明過程和對模型的講解,結合案例闡述清楚經濟學模型的理論涵義就可以了。在教材的選擇上盡可能選擇適合非經濟學專業的、數學推導較少、案例較多的教材,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可以組織相關教師針對我院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出創新、注重實踐的微觀經濟學教材。
4.2采取相應措施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微觀經濟學涉及到的知識內容比較多,在我院以青年教師為主的教學隊伍中發現雖然青年教師自身基礎知識較牢固,但缺乏相應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較單一。為解決這一問題,學院鼓勵集體備課,相互取長補短。在此基礎上,應繼續加大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微課、慕課等網絡教學方式,改善教學方法,鼓勵青年教師“走出去”,參加相應的培訓和社會實踐,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4.3豐富微觀經濟學的教學方法要微觀經濟學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及方法。
4.3.1實施案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理論聯系實際,盡可能利用一些貼近日常生活、淺顯易懂的案例和事實,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盡量選取近期發生的、與中國本土經濟貼近的案例,加之大多數學生對經濟和金融有一定的參與程度,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討論中鼓勵學生各抒己見進行討論,使知識得到激發和升華,例如,在介紹機會成本這一概念時,可以從上大學或投資股票的機會成本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4.3.2引導和鼓勵學生將微觀經濟學知識用于社會實踐中學院要求學生利用假期時間開展社會調查,通過社會調查,學生需要對所關心的經濟現象展開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這是將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良好的平臺,需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將微觀經濟學知識用于社會實踐中,如學生在描述一家三代生活水平提高的現象時,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恩格爾系數進行描述,對在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嘗試使用經濟學原理提出相對合理的解決方案。
4.3.3嘗試實驗教學法實驗教學法是在可控實驗環境下,模仿自然科學實驗,針對某一現象或經濟理論,通過控制某些變量、觀察實驗過程及分析實驗結果,以檢驗某些經濟理論來為經濟決策提供依據。比如,在介紹消費者剩余這一概念時,可以設計一次拍賣會或者買賣雙方討價還價的過程,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消費者剩余=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消費者實際支付的價格”這一基本概念。實驗教學法趣味性強,這樣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較直觀、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枯燥的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
4.3.4舉辦專家講座課堂教學之余,學??梢匝堉慕洕鷮W專家和學者、知名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給學生介紹和分析當前的經濟理論熱點、前沿問題,以及所學理論知識如何運用到實踐中去,以達到開拓視野,激發興趣的目的。例如,目前我國的房地產行業的風險問題以及未來房價可能的走勢,企業如何進行成本的分析和控制問題。
4.4建立較全面的成績評價體系為進一步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積極改變過去的單一的基于標準試卷的以考查學生記憶力為主的考核方式,建立較全面的成績評價體系,將學生課堂表現、平時作業完成、課程論文和期末考試成績三者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評價,鼓勵學生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參與討論,獨立思考經濟學問題。
高等計量經濟學論文范文一:本科計量經濟學論文
1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師存在對計量經濟學的不合理認識
在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經濟學教師不能熟練掌握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導致學生對這門課的理解產生偏差。很多高校本科生的計量經濟學課程,主要介紹理論方法,除了一些課后習題和文中例題外,幾乎沒有關于結合理論進行應用的專門章節,即使有也特別老舊。有很多經典著名的國外教材也是如此設計。然而國內的很多高校教師仍然是不加修改的照搬國外的經典教材。此外,這些教材中很多例子適用于歐美的經濟情況,很多教師上課的時候不能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加以修改和補充。而且計量經濟學作為一門孤立的課程,看不到它與經濟學其他課程之間的聯系,就更加難以理解它在整個經濟學課程體系中的地位,甚至會覺得它是一門應用數學類課程,這種想法無形中會影響到學生,致使部分學生反感這門課程。由于計量經濟學的學習需要數學、統計學、線性代數等數學基礎知識,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強調數學推理,使得學生將計量經濟學當作一門數學課進行學習,因此達不到這門課程應有的效果和目的,無法使學生認識到計量經濟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和地位。過多的強調理論公式的推導,使得計量經濟學很難被經濟學類的學生接受,陷入理論推導的怪圈,降低了經濟現象方面想象能力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計量經濟學的理論部分的理解又需要較好的數學基礎。而目前我國大部分需要學習計量經濟學的學生屬于經濟學類專業,此專業中的絕大多數的學生是文科生。而對于文科生而言,數學基礎會稍微差一些,對數學敏感性較差,邏輯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能力也較低。因此,當接觸到計量經濟學這門學科時,若得不到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不難很難理解到理論計量的精髓而且也很難將計量經濟學理論應用于實證研究。大部分學生就會認為計量經濟學就是統計學或者數學,對其自身經濟學科而言是不需要的。這種負面思想也會影響到下屆學生。
1.2教學安排不合理
一般情況下,計量經濟學每學期54學時,因為課時有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著重理論課程方法的介紹,而并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當前,我校計量經濟學在授課過程中以基礎課程為主,而對于處理實際經濟問題涉及較少。原因總結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材主要是介紹理論及其推導;第二,如果講授計量經濟學的應用,則需要如下過程:首先建立或選擇需要的模型;然后收集相應的數據;其次對模型進行檢驗并進行異方差、多重共線性和自相關等計量經濟學檢驗,然后使用學到的計量經濟學理論估計模型中的待估參數;估計參數后,利用模型的估計結果進行實際問題的分析,例如,經濟現象的分析,政策建議,經濟預測等。而計量經濟學設定的課程學時較少,課時有限,故不能完成此種程度的教學任務。Eviews等相關計量經濟學軟件是在實際應用分析常用的統計軟件,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由于課時有限,學生上機進行實際軟件操作的機會少,訓練不足,這使得學生在學習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后出現不會應用的問題。實驗環節在高校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最重要的部分,經濟管理類的實驗環節比理工類要薄弱很多。另外,為了滿足社會進步的需要,近年各高校經濟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不斷地提高和改善。絕大多數高校已經實現了多媒體教學應用。由于多媒體的廣泛應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以多媒體為主,板書為副,這雖然加快了教學進度,但無形中加大了學生的思考負擔和思維強度,使得學生對必要的需要數理推導的理論部分無法理解深刻。
1.3教材內容分布不合理
現階段計量經濟學教材的內容主要側重于計量經濟學方法和理論知識的介紹,對實際問題的分析研究介紹的較少。學生在剛接觸計量經濟學時,就會看到大量的公式和數學符號,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較大的困難。在學完計量經濟學后,學生不知道如何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另外,大量的計量經濟學教材的符號并沒有統一,同一術語不同的教材用不同的符號,使學生眼花繚亂,不知從何入手。
2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方法論的學科,具有應用性較強的課程。計量經濟學強調理論、案例和實驗三者的有機結合。為了加強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了解,知道計量經濟學在經濟學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該課程的教學達到預定的效果,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筆者根據自己數年的教學經驗,有下面幾點建議。
2.1教師應正確理解計量經濟學在整個經濟學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理論與應用并重
首先教師應該正確的認識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的位置及重要性。挪威的經濟學家RagnarFrisch作為首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1933年曾經在計量經濟學雜志中對于經濟學數量方面的研究進行了評述:即使部分經濟理論有數量特征的,但經濟統計學、一般的經濟理論和計量經濟學是不可以混為一談的。也不能將計量經濟學簡單地看作是數學在經濟學上的應用。只有真正的清楚經濟問題的數量關系并將其結合著理解,我們才能理解計量經濟學的內涵及本質。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由統計學、經濟學和數學相互結合的交叉學科,但是我們不能簡單的將計量經濟學看作是經濟學、統計學、或者應用數學在經濟學上的一種應用,而應將其看作一門在經濟學科中占舉足輕重地位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其次,計量經濟學教學應當理論與應用并重。計量經濟學籠統的可以分為理論和應用計量經濟學兩部分。理論計量是以計量經濟學的方法為主,以數學推理為基礎,強調理論的數學證明與推導;應用計量側重理論的應用,以經濟學為基礎而對實際問題進行處理。在這方面的教學中,尤其應側重結合我國國情,設計相關的實例分析教學,使得學生能夠結合應用模型,加深對計量經濟學理論的應用理解和訓練。教師應當將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作為經濟學人才所需掌握的基本方法論來設計。如果學生能夠掌握這些基本的方法論原理,就具備了解決經濟學中的相關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本科計量經濟學的課程內容的設計中,應當堅持應用和理論并重,著重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案例,加深對計量理論的理解程度。再次,對于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方法,思路是優于數學過程而更加需要重視的部分。描述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離不開抽象的數學語言敘述過程,但讓本科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這些數學過程,一方面是具有難度的,另一方面,也是不必要的。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從而掌握詳盡的數學推導過程。而有限的時間內,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理解整個學科的發展脈絡,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需要學生建立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和思路。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這種思路。例如,某一種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其思路的關鍵是什么?計量經濟學是一門不斷發展壯大的學科。在冗繁的模型和方法中,能夠建立整體的框架和思路尤為重要。是學生能夠提綱挈領的感受到淘汰舊的理論方法的原因以及發展新的理論方法的驅動力,這需要教師的引導和灌輸。比如新產生的方法怎樣突破舊的理論框架,解決了原來沒有考慮或者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的教學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這些框架和思路,因為思路不僅反映了方法論產生的原因和發展的動力更主要的是學生如果能夠深刻理解這些,才可能在原有理論基礎上加以發展和創新。所以,在整個的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應該秉承這一思想,給學生介紹整個計量經濟學體系的脈絡。掌握好這個總的脈絡,就能夠提綱挈領,提高對計量經濟學的整體認識。
2.2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合理改革
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驗軟件,積極挖掘學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教師應當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從而安排相應的結合其專業的案例和實驗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在掌握計量經濟學原理的同時,能夠很好的將計量理論應用于解決本專業的實際問題中去,同時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理論計量的理解和認識。為了使學生能夠有時間在課堂上建立計量經濟模型,并且切身體會到計量經濟學在其相應專業的應用價值和意義,學校應該在原54課時的基礎上增加課時,增加的課時用于是學生掌握必要的經濟和統計學軟件的使用。使得同學不僅學完統計檢驗、參數估計等理論基礎知識,而且能夠在掌握這些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應用這些基礎知識解決與自身專業相關的實際應用問題。由于當前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是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與實際的經濟例子、軟件操作,經濟理論分離,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授課時應選用一種軟件,比如Eviews,在講授完基本的計量經濟學理論后,結合具體的經濟實例,首先教學生如何使用軟件來實現相應的理論結果,不需要解釋為什么使用軟件,只是讓同學知道軟件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簡單的工具。比如,在學完前幾章的參數估計和檢驗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實際問題,然后使用Eviews軟件完成參數的估計和檢驗,最后讓學生對所得到的估計和檢驗結果做合理的解釋,這樣不僅使學生深刻掌握了所學習的計量經濟學理論和方法,而且也提高了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和分析能力。
2.3教材內容存在問題的合理改善
首先市面上不同的教材應該進行符號和內容統一,對于一些內容不同的理解應該給于詳盡的解釋。;其次,教材的編寫應該按照不同的層次進行區分,對于本科生使用的教材,建議刪除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結論所需要的數學推導過程,主要側重于學生對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應用;而對于研究生教材,不僅要著重詳盡數學推導過程,也要注重對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和內涵的理解,同時也不能放棄理論方法與實際相結合。最后,無論本科生教材,還是研究生教材都要引進最前沿的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高等計量經濟學論文范文二:高校計量經濟學論文
一、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大多數高校計量經濟學的考核方式還是比較陳舊的,靈活性也不強。有的高校完全依據期末考試成績,而有的高校則是期末考試成績加一定占比的平時成績,而平時成績的給出主要是以學生的到課情況、課堂表現和平時的課堂、課后作業為主。這樣的考核方式只是簡單考核了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理論知識和計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并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更不能體現計量經濟學實踐性強和工具性強的特點。計量經濟學應該注重考核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靠短時間臨考前的死記硬背蒙混過關,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的考核方式應該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的幾點建議
計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重要分支,為了突出本學科的特點及在經濟學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強化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以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總結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創新課程教學內容
計量經濟學作為一門經濟學,其課程建設的目標應該是建設成為一門真正的經濟學課程。因此課程教學內容必須真正實現經濟理論、數學、統計學的結合,教學內容應涵蓋模型設定、數據診斷、模型估計、模型檢驗、模型應用全過程。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應該包含如何設定計量經濟學模型、如何分析和診斷數據,這應成為課程教學內容創新的主要方向。具體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著手:
①注重教學內容的精選和層次劃分,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依據不同教學層次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精選,形成具有不同層次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教研室需要對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的層次劃分進行反復討論和界定,比如對于本科層次尤其是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要做到重思想、重方法、重應用的原則;而對于研究生層次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要做到重探索、重科研、重理論的原則。
②緊跟學科的前沿發展,適時更新教學內容,計量經濟學學科本身在不斷發展,除了一些經典的著作,國外一些新教材不斷涌現。國內高校在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中也要緊跟國際上的新發展,注重教學內容及教材上的適時更新。
2.實驗教學的進一步重視深化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方法性和工具性很強的學科,即為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如何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方法指引和工具支持。針對目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較弱的情況,在實驗教學中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首先是強化基礎性實驗教學,在實際教學中,要保證實驗教學的課時,不能因為理論教學內容的博大精深有失偏頗,然后根據理論教學內容,結合實際精選實驗項目,先是教師的演示講解,而后是學生觀摩學習,最后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驗項目的所有操作流程,教師則從旁予以適時糾偏,從而保證實驗教學順利進行;其次是大力開展探索性實驗教學,探索性實驗教學是指教師結合不同專業學生自身專業理論特點,引導學生借助于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對本專業的某一理論或現實問題,自行設計實驗項目并以課題申報形式組團完成項目研究的全過程。比如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可以結合國際貿易相關數據深入探討某一問題。通過基礎性和探索性實驗教學雙管齊下,加強學生對計量經濟學模型的理解,掌握利用計量經濟學工具解決實際經濟問題,以達到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
論文關鍵詞:中部地區區域性戰略投資者,產業
一、引言
“戰略投資者”是個國際上廣泛應用的概念,其來源于國外的證券市場,指的是能與上市公司大股東長期“榮辱與共、肝膽相照”的機構投資者。中國證監會在1999年7月的《關于進一步完善股票發行方式的通知》中,首次引入了這一概念,用于指與發行公司業務聯系緊密且欲長期持有發行公司股票的法人??偟膩碚f,戰略投資者是投資于目標企業、與目標企業具有一致的價值取向,具備投資長期性、業務關聯性、結構互補性等特性的企業法人。正是由于這一概念來源于證券業,使得目前關于“戰略投資者”的研究多見于銀行、證券等金融領域。事實上,在區域經濟發展領域,戰略投資者的意義也同樣重要。
基于區域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意義的戰略投資者,一般是指具有資金、技術、管理、市場、人才等優勢,能夠帶來現代經營方式和管理理念,通過產業的整合,產業結構的改善,促進產業升級,增強宏觀產業和微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致力于長期投資合作,促使某個行業或產業的總體運行質量產生質的飛躍,進而謀求獲得長期利益回報和可持續發展的大企業、大集團。
在此基礎上本課題組提出的區域性戰略投資者,主要是指基于對地區的區域性發展戰略價值特別是產業定位和產業選擇的認同經濟學論文,以項目投資或金融投資等多元化融資模式為手段、以獲取投資增值回報為目的中長期投資于其所認可的區域產業或企業的區域性戰略合作伙伴。這就賦予了區域性戰略投資者不同于一般的企業投資的特點:經濟實力雄厚、擁有先進的管理經驗、掌握先進技術、中長期投資、產業鏈條長、產業關聯度強、投資項目與地方產業規劃、產業定位相吻合、對地方區域發展戰略高度認同,等??傊?,它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招商引資,其對某一區域投資的前提既考慮自身的經濟利益,同時也兼顧了對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價值特別是產業發展定位和產業選擇的認同,是建立在科學發展意義上的戰略投資。如果沒有對區域發展戰略的認同,也就不能稱其為“區域性”“戰略”投資者。
總之,區域性戰略投資者對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對于多年來一直處于經濟發展的“跟進型”區域的中部地區,更是如此期刊網。其不僅能帶來雄厚的資金,更重要的是能帶來先進技術、先進管理、著名品牌、營銷網絡,推動強勢企業的出現、優勢集群的形成,為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從而可以有效的彌補地區發展所亟需的資金不足,緩解技術與創新對企業的制約作用,推動產業升級發展進程,促使后發優勢的充分發揮,實施趕超戰略,加快崛起步伐。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區域性戰略投資者的引進與發展過程中會遇到諸多難題與障礙,對這些問題的認識深度和解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一事項的進程。因此,深入探討這些問題,就具有了尤為突出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二、中部地區引進區域性戰略投資者需要破解的難題分析
(一)“區域性戰略投資者”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招商引資,科學合理的界定其標準與范圍,規避引資饑渴癥,是引進優質戰略投資者,實現中部崛起規劃的重要前提
引進區域戰略投資者以期發展地方經濟,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而決定成敗與否的關鍵點就在于引進的投資者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投資者。區域性戰略投資者,包含兩層基本含義:
1、其不同于一般的招商引資。后者以直接引進資金為手段,更關注眼前利益、經濟利益。而前者在引進資金的同時更關注那些對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重大影響、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和本地的區域發展戰略相吻合、著眼于長遠利益的內生性要素投資者。引進戰略投資者,不僅可以引進其雄厚的資金,更重要的是可以引進其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營銷網絡等,并可通過引進重大項目積極參與國際市場分工和競爭,推動資本與產業的有效融合,實現本土產業與世界經濟和國際慣例的有效對接,從而實現技術跨越、市場跨越,提高市場競爭力。其更致力于通過產業整合的手段,改善產業結構,增強產業的競爭性以獲取長期的利益回報,進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區域的協調進步。
2、區域性戰略投資者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國際500強、國家500強等。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強大的產業背景、完善的科研開發體系和眾多的新產品儲備、覆蓋廣泛的市場營銷網絡和穩定的終端客戶資源、很強的融資能力、能為企業改制和今后長遠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有利于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經濟學論文,形成靈活、高效的企業經營機制,能夠增強本地區企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形成產業集群的,都是戰略投資者。相對與對投資者的資金、規模等硬性指標要求,更應關注區域性戰略投資者在推動本地產業規劃的實施程度、與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相匹配程度、對當地的產業競爭力提升、對企業的帶動作用、示范效應、外溢效應等軟性指標。
二者的關系可以簡單的如下圖所示:
圖1,一般意義的招商引資與區域性戰略投資者二者的異同比較
指標體系
一般意義的招商引資
區域性戰略投資者
相異之處
引資內容
以資金為主
以資本、技術、管理經驗、
營銷網絡等高端要素為主
投資時間
中、短期
中、長期性
著眼點
獲利性
長期戰略利益
與地方經濟關聯度
低
高
發展方式
利用當地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組織生產
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創新力,拓展產品市場占有率
參與本地企業治理的動力與能力
低
高
計量經濟學論文4000字(一):“互聯網+”背景下《計量經濟學》教學優化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互聯網+”前沿的信息技術在各大高校的普及,“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模式成了必然趨勢。因此,本研究以《計量經濟學》課程為切入點,總結出該課程目前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模式傳統以及考核方式不合理的問題,并針對這三個方面的問題提出優化方案。
關鍵詞:“互聯網+”;《計量經濟學》;教學優化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5.060
0引言
“互聯網+”理念早在2012年就被提出,在2015年“互聯網+”作為一項行動計劃正式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意在通過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的信息技術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高等教育作為傳統的行業之一,本就具有開放包容的環境,“互聯網+”的引入是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實現教育雙向互動、實時互動的模式,推動高校之間教育資源的共享,幫助高校打造更科學、合理行業生態?!盎ヂ摼W+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創新,真正做到以學生核心。
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科的一個分支,是一門經濟學方法論。在經濟理論的指導下解讀現實生活中的經濟現象、揭示經濟規律,并利用經驗數據檢驗經濟關系。自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進入我國后,迅速得到我國經濟學界的認可,并在各大高校推廣普及。在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類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在第一次會議上將《計量經濟學》確定為高等學校經濟學門類各專業的共同核心課程,此后各大高校廣泛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
1目前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課程設置不合理
首先,課時量不足?!队嬃拷洕鷮W》這門課程主要講授經典和現代經濟學理論與方法,該課程的主要內容是以經濟理論為導向建立計量經濟模型,既要求學生學好經濟理論知識,又要求學生熟練運動計量經濟模型方法分析經濟關系,大概需要70個課時。但經過調查發現,國內各大高校安排的課時普遍偏少,在所有985高校中,北京大學課時最高,設置68學時。而一些農業院校計量課時設置更少,如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西北農業大學等農業院校本科計量教學課時平均僅為48學時。課時量的限制給學生學習該課程帶來重大阻礙。
其次,課程銜接困難?!队嬃拷洕鷮W》學習《計量經濟學》之前,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西方經濟學、統計學、數學三方面基礎。經調查發現,經濟學理論作為經濟學專業的基本課程,各大高校對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等經濟理論基礎知識是比較重視的;而數理統計作為《計量經濟學》建模的基礎課程,學生通過系統的訓練能更好的理解一些統計指標、數據的收集、計算方法,更能深入的、全面的解釋經濟問題的一些數量關系,為今后寫課程論文或畢業論文打下堅實的基礎。但部分高校在數學課程設置與《計量經濟學》脫節,如《概率與數理統計》這門課,在大多數經濟學專業的學習中,側重講解概率部分的知識,對數理統計知識講解甚少;再如《線性代數》這門課,各大高校在該課程中講授矩陣及其特點,并未將其與多元回歸的分析相結合,以至于大多數學生沒法將其與計量經濟分析方法很好的融合。因此,教師在《計量經濟學》課上得花時間講解有關數理統計的基礎知識,因而大量減少對《計量經濟學》的授課內容?!队嬃拷洕鷮W》對數學基礎要求比較高,各大高校的基礎數學課程教授內容過于簡單,與經濟學結合不夠緊密,這就加大了學生學習該課程的難度。
1.2教學模式傳統
其一,課堂教學常以教師講授為主。由于《計量經濟學》課程存在大量的模型和公式,這種單一傳送知識的授課方式,會在短時間把教學內容強加給學生,從而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理解難度。并且會讓課堂氣氛沉悶、學習熱情低、依賴性強,學生也難以理解,最終導致學習效果差。
其二,重理論輕實踐。受課時量的限制,教師在教學中主要針對重點理論知識所有側重的闡述說明,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內,以最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課程的重要理論知識。《計量經濟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核心課,需要學生掌握從選擇研究的經濟問題、構建模型、到利用經驗數據進行檢驗這些過程。因此,對本科生而言,要學會利用《計量經濟學》這門工具研究經濟行為和經濟現象,而不是只了解理論知識。
1.3考核方式不科學
大多數高校對《計量經濟學》考核,70%-80%的成績由期末考試成績決定,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測試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難以測試出學生是否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解決現實的經濟問題。在本科階段,《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目標是定位在既能掌握其基本理論與方法,還要能構建理論模型,并利用經驗數據進行檢驗、修正,還要求對估計結果進行合理的經濟解釋,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而期末考試只能檢測學生對理論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不能測試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互聯網+”背景下《計量經濟學》教學優化路徑
基于《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互聯網+”的特性,本文從課程設置、教學方式和教學考核三個方面進行探討,有利于促進《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優化,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1改善《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
首先,合理安排學時。自克萊因教授等世界著名經濟學家到北京舉辦《計量經濟學》講學班后,計量經濟學在我國開始普及并得到廣泛應用。李子奈(2005)提出本科階段至少要掌握單方程計量經濟模型、經典模型的基本應用,并適當引入現代經濟學的理論方法分析。在本科階段需要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還要學會熟練運用經典的計量經濟模型,所學的內容較多。但是從調查的資料看,目前高校《計量經濟學》課時偏少,難以保證基本理論與方法的講授,更無暇顧及學生應用的指導。因此,應該適當增加一些課時,保證基本教學所需。
其次,加強相關課程的銜接。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統計學等課程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數學建模、數據處理,而且還能有效增強學生的《計量經濟學》理論思維。沒有扎實的統計學和數學的基礎知識,對《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方法的掌握會很困難。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經濟類的招生不分文理,相對而言,文科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需要花費更多的課時。因此,在《計量經濟學》課程學時無法達到理想數量時,應加強數理統計的教學,并在課程內結合經濟現象進行基礎的經濟數量分析,提升學生對經濟數據的理解和應用,增強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為《計量經濟學》打下夯實的基礎。
2.2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優勢,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反復學習課程內容。在開課初期,教師針對導論和一元、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章節進行講授,讓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初級理論知識。然后利用智能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開設“超星學習通”,將前沿的信息技術與課程進行整合,營造“互聯網+”的教學環境,讓課堂更加多樣化。具體每節課安排如下:首先,提前把每章的重要知識點、拓展學習材料以文檔、視頻等形式放在“學習通”上,讓學生課前自主預習;其次,課中學習討論,課堂上教師可利用專題和討論等方式,通過小組討論、小組發言、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四個環節,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將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最后,教師可利用“超星學習通”布置課后作業,針對任務點設置練習題和小測試,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針對不懂的知識點,學生可反復觀看視頻及學習材料,還可在“超星學習通”平臺上和教師實時互動,增加教師和學生互動時間,從而使得學生更有效率的完成測驗。
其次,還應優化實驗教學。課時量的限制使大多數高校重理論輕實踐,教師應當將《計量經濟學》理論內容與專業案例相結合,利用“互聯網+”的信息技術,建立線上案例教學庫,案例以我國經濟社會熱點問題為主,比如將熱議的話題轉為案例分析,將這些案例與每一章知識點緊密結合,并適當引導學生在案例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另外,教師采用啟發式教育形式,引導學生從選題開始,選擇學生自己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學生通過查閱文獻、實踐調查、收集數據、建立模型最終形成學術論文,讓學生真正利用《計量經濟學》的工具分析現實的經濟問題,將教學成果轉化為科研成果。
2.3完善考核評價機制
實施過程化多維考核制度。“互聯網+”的教學模式一方面擴展學生的學習資源,另一方面增加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時間;教師可在課堂上隨機抽取學生進行提問或上機演示,根據學生課堂表現給分,避免搭便車現象。加大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包括“超星學習通”上的學習、階段性實驗報告和課程論文,綜合考核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時間相結合的能力。最終成績可設置成:平時表現(10%)+實驗報告(20%)+課程論文(20%)+期末成績(50%)。其中,平時表現包括“超星學習通”上課程視頻的學習、的小節作業以及簽到;實驗報告布置兩個綜合性的練習,讓學生自主選擇問題,建立理論模型、收集數據、估計模型、檢驗模型,完成建立經典模型和非經典模型的全過程;課程論文按學術論文的要求,考察學生利用計量經濟學的工具解決現實經濟問題,可采用師生互動評價法,學生自評(30%)+教師評價(30%)+同學互評(40%),從而強化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充分反映學生學習效果。
4結語
隨著“互聯網+”的教學理念在各大高校的普及,為《計量經濟學》教學提供了新思路,讓教師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盎ヂ摼W+”的背景下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寬其知識視野,并有效的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队嬃拷洕鷮W》教學優化可以讓學生能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計量經濟學》的任課教師,應積極利用“互聯網+”的前沿信息技術,探討“互聯網+”與《計量經濟學》教學整合的有效方法,促進該課程教學的最優化,從本質上改善教學效果。
計量經濟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基于金課理念的計量經濟學混合式教學評價論文
摘要:文章以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266名在校就讀本科大學生的計量經濟學課程調查項目問卷為數據來源,對基于金課理念的計量經濟學混合式教學進行評價和分析。分析結果表明:1.參與調研的大學生中高達97%認可目前的線上教學方法。2.大部分大學生認為目前教學資源能達到較好效果,但仍有近4%的大學生對教材、實驗指導書認可度不高。3.大學生對目前課程考核方式、課程案例及實驗項目與實踐相結合的認可度均較高。課程建設以后改進的方向:應進一步優化線上教學方式,將課后作業和實驗課程轉變為線上教學模式,對計量經濟學教材進行修訂,并出版相應的實驗指導教材,進一步試行線上期中考試。
關鍵詞:金課;混合;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00X(2020)22-0055-04
一、概述
“打造金課,杜絕水課”正成為近年來中國大學教育的新的教學理念,金課要求課程內容體現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而把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和當前大學教學改革相結合,其主要實踐方式就是將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由此引發了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國內教育界一些文獻基于金課理念對相關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研究,陸恩(2019)在金課視角下對高職國際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實踐進行了考察;張熙悅和王懷祖(2020)以《微觀經濟學》教學實踐為例,在“金課”建設背景下,對“慕課+翻轉課堂教學法”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汪芳等(2018)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對高校產業經濟學課程的混合式教學進行效果評價研究,指出混合式教學效果的提高需要從教師、學生、教學過程、在線課程平臺等四個層面實施聯動,每個層面都要依據自身的核心目標加以改進;楊學坤(2019)基于線下“金課”建設聯動機制,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體驗式教學改革進行了研究,分析其教學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總結體驗式教學改革的模式、思路與實施方案;錢瓊(2019)基于金課視角,對商品流通企業會計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
計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與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一起構成了中國高校經濟學和管理學本科生必修的三門經濟學核心課程,是國家教育部規定的財經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計量經濟學作為一門交叉性、實用性很強的課程,成為各經濟類院校必開設的重要的應用經濟類專業課和學科基礎課。馬越越(2019)、趙海濤(2019)和張敏(2019)對高等院校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研究。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是一所以教學型的“二本”院校,計量經濟學課程于2012年6月重點課程建設結項,2012年11月計量經濟學試題庫建設完成,2013年精品課程建設結項,2018年6月教材《計量經濟學》編寫完成,由立信會計出版社出版,2019年又獲得校一流本科在線金課建設立項。計量經濟學課程正一步一個腳印建設完善,我們以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為例,于2019年12月啟動了計量經濟學混合式金課改革的大學生評價調查項目,通過問卷星電子問卷調查,考察大學生對計量經濟學混合式金課改革的評價,從而作為先行者在提高和改善“二本”院校的金課改革教學工作方面提供建議和參考。
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開展研究:
1.本課程采用網絡教學方法,實現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線上全面使用學習通APP進行網絡教學,網絡簽到,網絡課堂測驗等內容,并將教材、實驗指導書等相關教學資料上傳至網絡,供師生使用,線下采用啟發式教學理念,將課程計量模型設計和實驗有機整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為每堂課準備了內容豐富的幻燈片,并配合案例及計量教學支持軟件操作演示。我們將對線上線下的教學方法從大學生角度進行考察。
2.對教學資源、課程考核方法和實踐創新等內容從大學生角度進行綜合考察。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問卷設計,第三部分樣本大學生基本情況,第四部分教學方法評價統計結果與分析,第五部分教學資源、課程考核方法和實踐創新等內容的問卷統計結果與分析,第六部分是結論。
二、問卷設計
計量經濟學課程調查問卷,基于個人基本信息,對目前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方法等各方面進行調查。問卷設計的具體內容如下:個人基本信息(年齡、性別、戶籍、年級、所在學院、目前擔任職務、目前的學分績點在班級排名、每月生活費);對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設計評價(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組織、課程難度、教學案例、實驗項目);對課程教學資源評價(教程、課件ppt、實驗指導書、課后作業、模擬試卷);對課程教學方法評價(已有項目、未開發項目、課后作業、實驗課程);對課程考核方法評價(平時成績、總評成績、期中考試難度、線上期中考試);對課程實踐創新評價(課程案例、實驗項目、學生科創項目積極性、計量建模型知識作為一項工具對分析事物幫)。
數據來源于我們對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學生的問卷調查,我們使用問卷星對266同學進行了問卷調查,有效問卷為266份。
三、樣本大學生基本情況
此問卷填寫成員半數以上為在校大三本科學生,這是由于計量經濟學課程一般在第三學年開設,需要學生先修相關的數學、統計學和經濟學相關課程。樣本大學生中,34%擔任班長、班委和學生會部長等職務,績點在前20%的學生比例為47.37%,約半數來自于一線城市(具體參考19年城市類型劃分),90%月生活費在3000元以內。
四、教學方法評價統計結果與分析
(一)教學設計(見表2)
從教學設計的五個方面(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組織、課程難度、教學案例和實驗項目)來看,大學生的認可度均在94%以上,說明計量經濟學現在的教學設計對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是基本合適的,能夠滿足線上教學的需要和大學生的要求。其中,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案例和實驗項目認可度更高。
(二)教學方法(見表3、表4)
現在計量經濟學混合式教學方法,線上教學方式是采用超星公司的學習通APP,進行學習通簽到、學習通ppt演示、學習通測驗、學習通云教學資料和線上視頻課前預習,數據顯示,參與調研的大學生中近乎高達97%認可目前的線上教學方法,并對學業起到積極幫助效果。計量經濟學的課后作業和實驗課程我們還沒有轉變為線上教學模式,仍為線下傳統的教學方法,認可度也較高,但大學生對其評價認為幫助不大的比例是要高于線上教學方法,說明對于線上教學方法大部分大學生是持歡迎和認可態度的,這也進一步驗證了國內教育界打造金課,進行線上教學方式改革是受大學生歡迎和支持的,也是課程教學團隊進一步加強、優化線上教學方式的動力。
五、教學資源、課程考核和實踐創新等內容的問卷統計結果與分析
(一)教學資源(見表5)
當前的教學資源已經全電子化,并已上傳至學習通云教學資料,大部分大學生認為目前教學資源(教材、課件ppt、實驗指導書、課后作業、模擬試卷)能達到較好效果,但在參與調研的大學生中仍有近4%對教材、實驗指導書認可度不高,課程教學團隊需重點對教材和實驗指導書仔細進行改進,計量經濟學教材是我校自己主編的由立信會計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已在國內大學使用一年多,我們準備依據教材在校內外使用中教師和大學生反饋的意見,對教材進行修訂,計劃在2020年9月出版教材第二版,并計劃出版相應的實驗指導教材,進一步提高教學資源的認可度。
(二)課程考核(見表6)
對于課程考核,平時成績考核方法為考勤、作業、實驗報告與期中成績各占25%,總評成績考核方法為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各占50%。大學生對目前課程考核方式認可度高達近99%,我們將進一步試行線上期中考試,逐步完善線上教學。
(三)實踐創新(見表7)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實踐性和理論性均較強的一門課,近85%的參與調研大學生認為課程案例及實驗項目與實踐可以有效結合,而認可度約為99%,說明課程案例和實驗項目對大學生使用計量建模型知識分析事物有較大幫助,也激發了大學生參與科創項目的興趣。
六、結束語
[關鍵詞] 數學 經濟學 應用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一門學科,它反映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的特點。而經濟學是研究社會資源配置及社會經濟關系的一門學科。從經濟學與數學的發展歷史可以獲知,經濟學與數學是密不可分息息相關的,數學能為經濟學提供特有的、嚴密的分析方法,它是經濟學的一個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一、數學在經濟學的應用歷史
17世紀90年代威廉配第在經濟學論文《政治算術》中將算術引進經濟學,首次運用數學方法來解決經濟學問題。在19世紀之前,經濟學主要運用的是初等數學。從19世紀起,經濟學的研究引入了變量和函數的概念,數學方法的運用更為普遍。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發,有力地推動了數學和經濟學的結合。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索洛和羅曼的經濟增長模型等等,一大批運用數學方法研究經濟問題的論著紛紛問世。這些著作的共同特點是既使用了一般經濟概念和傳統經濟方法,同時又使用了從最簡單的數學符號到最新的數學方法。
二、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
1.數學在經濟學中的工具性作用
數學作為經濟研究的基礎工具,其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利用數學語言我們可以將經濟學中的某些問題描述得非常清楚,并且邏輯推理嚴密精確,可以防止漏洞和錯誤,應用已有的數學知識我們還可以推導新的結論,得到僅憑直覺無法或不易得出的結論。因此,運用數學知識做經濟學的理論研究可以減少無用爭論。同時,由于經濟活動的多樣性,研究中存在許多變化的因素,導致了經濟研究的錯綜復雜。而數學就恰恰為這些復雜的思想和現象提供了簡潔明了的解釋,為許多錯綜的數據提供了計算模型,從而使經濟研究簡潔條理。
2.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思想作用
數學的嚴謹思想在追求精確和理性的經濟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數學思想越來越多地貫穿到經濟學中來。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經濟學作為市場經濟運行描述的基本理論,對我們經濟學學習和研究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我們發現,西方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和推理方式的深刻特點之一就表現在其數學性方面,也正是這一特征使人們常常把經濟學看成是最接近自然科學的社會科學學科。在整個社會科學中,經濟學的理論形式、研究方法是公認為最接近自然科學的。這表明,數學作為一種理論信念、方法論和研究手段,十分明顯地體現在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特征中。按傳統流行的科學觀,一門學科達到科學的一個重要標準是看它能否充分運用數學方法。而在經濟學中,對于經濟現象、經濟運行及其規律的描述與研究,正需要數學方法與數學思想,從而達到它的科學性。
三、高等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
要想掌握好經濟學理論,學好高等數學是一個非常必要的環節。大學階段的高等數學分為微積分、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三大部分。其中,數學與經濟學聯系最緊密的莫過于微分,比如經濟學的核心詞語“邊際”就是一個將導數經濟化的概念,“彈性”這個在經濟學中無處不在的詞語更是體現了數學思想的重要性。線性代數作為一個將復雜多元方程簡單化求解的數學工具,其重要性集中體現在計量經濟學中對大量數據的處理上。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在保險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要想學好經濟學必須先學好數學,但近幾年來,關于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有很大爭議,爭議的焦點,不是經濟學要不要運用數學方法,而是如何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經濟學的問題。
四、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存在某些問題
1.在經濟學中盲目運用數學知識
數學很重要,但在經濟學研究中,更重要的是經濟研究方法和經濟思想,經濟學不是數學,經濟學的主要領域是靠經濟學知識而不是數學取勝,并非所有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都是可以用數學解決的,它主要還是依靠經濟學的思想來解決,而不是數學推導,數學只是解決經濟學問題的一個工具,不可濫用。
2.應用數學知識建立模型忽視前提條件
數學方法邏輯嚴密性和計算準確性的性質決定了任何一個數學模型都要受到若干條件的約束。但某些經濟學家建立數學模型時根本不去考慮或是過于簡化約束條件,對約束條件不夠重視,僅從模型本身的需要出發而不考慮是否符合客觀實際要求。這樣很容易引起理論的混亂和實際操作的重大失誤。
由此,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是非常基礎和廣泛的,我們要重視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認真學習數學并掌握它的方法與精髓,同時,也要重視經濟學的方法和思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現實中紛繁復雜的經濟現象進行剖析和研究。
參考文獻:
工程經濟學論文范文一:建筑工程經濟的理性思考
一、前言
建筑工程經濟是建筑工程學與經濟學互相交融的交叉學科。它的研究目標在于最大地提高建筑工程項目在實踐活動中帶來的經濟效益。事實上,盡管我國的建筑市場隨著國家發展、需求增大而迅猛發展,但是對于相關建筑工程經濟管理理論,國內對其研究與國外還存在較大差距。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何對建筑工程項目之中的經濟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處理,如何平衡應用施工技與投資的金額之間的關系,如何利用最小的消耗得到最大的收益,如何在投入、工期與質量之間達到三方最優都成為了我國建筑工程經濟亟需解決的問題??偠灾?,當下我國的建筑市場需要一場關于建筑工程經濟的理論變革,以此解決當前我國建筑業面臨的一些普遍問題。
二、對建筑業在傳統基礎上的改革發展的理性思考
與其他行業不同,我國對建筑業的定義相對廣泛。在我國,通常將以工程建設為主(鐵路、公路、房屋等)的土木工程類,以大型設施的配套建設為主(電力、給水、供熱等)的線路、管道、設備類以及以建筑物裝修、裝飾等活動相關的施工類合并成為建筑類。因此,對于建筑業而言,一個建筑工程是從設計到建設再到完善的系統工程,而并非是單單某一個子類。這樣的定義也決定了在我國建筑業是與設計單位、中介組織、建材、設備供應、以及教育科研息息相關的產業門類。正是因為在我國建筑業涉及面的廣泛,對于具體的建筑管理而言,建筑工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通常而言,一個復雜的系統的管理是相對困難的。因此,對于建筑業系統范圍的界定,國內一直存在者大建筑業與小建筑業的爭議分歧。爭議與分歧的焦點在于是否要將涉及建筑相關的勘察、設計、咨詢單位以及部分專業工程納入建筑業的范疇之內。對此,我們可以參照《建筑經濟》中的相關定義。該冊中指出,建筑業是包含從事建筑產品生產、維修和管理機構與有關教學、科研、咨詢等項目的綜合學科,是大建筑業中所指的定義。發達國家相對于我國更加認同大建筑業的概念。事實上,隨著建筑業本身系統的不斷擴大,它與其他行業的交叉也越來越多,并且建筑業與其他行業還呈現出系統集成的趨勢。甚至在部分國家,政府已經組建了全新的用于管理建筑業與其他行業交融而成的管理機構。例如德國近幾年組建的交通、建筑與住宅部,英國組建的環境、建筑與區域部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建筑工程發達的國家小建筑業的概念在被逐漸拋棄,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適應建筑業發展的大建筑業體系。可以說,大建筑業是綜合了現代工程科技的集中體現,是建筑業改革的必由之路。長期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都依賴于建筑業的發展。建筑業能夠成為經濟支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①建筑業是獨立的物資生產部門,為我國經濟提供了重要的生產和生活用的固定資產。②建筑業在我國的國民收入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③發展建筑業就等于在無形中發展了重工業和其他相應工業。④在我國當前階段,建筑業的發展解決了一大批人員的就業問題。⑤我國許多大型的建筑企業承包了國際工程項目,無形中帶動了我國的綜合性輸出。⑥建筑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建筑業的發展狀況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綜上,建筑業可以說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之一。在我國建筑業的發展不僅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還在無形中改變了我國的城鄉結構,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然而,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當前我國的建筑業已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建筑業體制改革迫在眉睫。事實上,盡管一直以來人們對建筑業管理體制改革的呼聲很高,但是在具體怎么變革上還存在較大的分歧。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整體上正處于深化改革的階段,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信息噴涌而出使得人們在思想認識上出現分歧而相關的理論研究及政策導向卻不能及時的給人們以明晰的答案,另一方面現行的建筑業管理體制復雜,部門之間利益糾葛,企業之間競爭等局面使得建筑業的改革與發展舉步維艱。在通過對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背景分析之后,結合當前國內形勢以及未來建筑業改革出現的部分趨勢,我們認為建筑業管理體制的改革需要把握幾個要點。
1.歸口管理
當前,我國建筑企業的管理在成分上有省、部屬,地(市)屬,縣屬之分。行政隸屬關系的互不相同造成了對建筑企業的多頭管理,條塊分割。不同屬別的建筑企業之間各自為政。在管理職能上,建設主管部門、綜合管理部門以及專業管理部門之間存在交叉重疊的現象。由此,在審批權、收費權、發證權上各部門互相爭奪。整個建筑行業雖然貌似穩定和諧,然而內部卻十分混亂。行業與行業之間,地區和地區之間,保護主義橫行,對市場規律完全忽略,統一的管理體制和市場遲遲不能建立。因此,想要對建筑業進行大改革,歸口管理是第一項要進行的任務。只有加強了行業的歸口管理,我們的建筑企業和行政部門之間的職能才能明確,業務活動才能更加專業。例如我們可以將工程資質的審查,招投標項目等方向性問題要歸口與建設主管部門。
2.對建筑企業進行整合,優化現有結構
事實上,我國建筑行業的從業人員已經有80年代不足一千萬人已經發展到如今三千五百多萬人。從整體上,我國的建筑行業一方面出現了總量大,產能剩,利潤少,競爭大等現象,另一方面又存在行業科技含量低,從業人員素質整體偏低,建筑企業發展穩定程度缺乏等情況。對此,我們應當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對建筑企業進行整合,通過調控企業規模,優化行業結構,合并改組企業,形成綜合能力足夠強大的建筑企業以改變當前建筑大而不精的現象。具體操作上,我們可以通過三級結構對現有行業進行改變。第一級別是總承包級別,負責項目的總體設計及承包事務;第二級是業務分包級別,負責項目具體的籌建等事務;第三級別是勞務輸出級別,負責工程施工等現場問題。
3.加強市場及投資的管理
有效的市場運行機制不僅方便了建筑業的宏觀調控以及監管,還將市場上活躍的各類經濟成分有機的組合在一起。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的計劃性強于市場性,政府對建筑市場的管理干涉過多,以至于建筑市場尚不能發揮出其最大的作用。同樣的對于建筑工程的投資而言,由于當前國家政策的影響,很多大型項目是由政府投資和集體投資的。對于此類工程投資而言,公益效益和工程質量是大眾所關心的問題。然而,由于當前對投資管理缺乏足夠的認識,建筑行業中的非私人投資往往出現浪費等現象。因此要想規范建筑業的發展,當前我們必須要加強對建筑業的市場以及投資管理。通過建立完善健康的市場機制以及嚴密的投資管理,建筑業會逐漸從混亂的現狀中走出[1]。
三、持續加強對建筑經濟領域相關問題的研究以促進行業發展
對于我國目前的建筑行業而言,急缺的并不是相關的技術人才和企業大牛,而是構建現代大建筑業的先進理論。建筑工程經濟學是研究建筑工程與經濟活動之間關系的重要學科,也是指導我們進一步深化對建筑行業的改革的重要抓手。建筑工程經濟學的發展始于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前蘇聯就出版了以建筑工程經濟學為主要內容的專業刊物《蘇聯建筑工程經濟學》。在此基礎上,我國也在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創建《建筑工程經濟學》刊物。建筑工程經濟學在我國起步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由于國政政治環境的問題,并沒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事實上,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建筑工程經濟學才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成立了建筑工程經濟學術委員會,專門從事對學科的基礎理論研究以及對現實建筑經濟問題開展各類學術探究。也是在此階段,《建筑經濟》等相關專業刊物得以誕生。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建筑工程經濟學的學科理論體系已經初步建立并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對比國外的相關研究,我國建筑經濟理論研究明顯滯后于行業發展??梢哉f,建筑工程經濟學在我國還是一門相當年輕的學科。當然,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建筑行業的日漸壯大,建筑工程經濟學的發展成熟也是指日可待。對于如何發展我國覺得建筑工程經濟學,我們認為,發展中國的建筑工程經濟學必須要結合我國的國情,結合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勢,加強與國際建筑工程經濟學學科之間的甲流,融合發展出真正適合我國建筑業發展的建筑工程經濟學理論體系。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轉變思想觀念,積極吸收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建立穩定的研究隊伍,通過不斷的生產實踐與再學習,激發出我國建筑工程經濟學在建筑生產領域的強大生命力。也只有這樣,我國建筑業的發展才能一如既往的繁榮下去,才能真正利于國計民生,才能真正發揮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作用。
四、結語
我國建筑業尚處于大發展時期,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暫時的繁榮而蒙蔽了眼睛。我們應當看到,當前我國建筑工程經濟學與實際生產實踐的脫節,也應當看到未來建筑行業大發展對建筑工程經濟學理論的巨大需求。對此,我們切實把握機遇,真正地將具有我國特色的建筑工程經濟理論體系建立起來,以應對未來我國建筑業的輝煌發展。
工程經濟學論文范文二:工程項目中工程經濟的作用
1、工程經濟在工程項目投標階段所發揮的作用
工程經濟人員在工程項目投標的階段內,主要負責的工作就是進行投標報價書的編制,在面對那些工期較長并且投資較大的項目的時候,承包商需要面臨的風險也就更大,因此相應的提高了對工程經濟人員的專業要求。投標報價環節中的第一個步驟就是熟悉標書的內容并且進行深入的研究。招標文件中體現出的是業主的主要意圖,在研究的過程中對其技術規格、商務條件、承保范圍、承包商責任、資金風險以及業主自身特殊的要求等,各個方面都要進入分析。在此過程中需要做到的首先是搞清楚招標的范圍,不要出現遺漏報價的問題;其次是將招標文件中不夠清晰的地方找出來進行澄清;然后是風險分析工作,以招標文件中的資金要求、施工工期以及付款方式等為依據來分析;最后是提高報價的針對性,熟悉標書中對于品牌和技術的要求。在對標書內容有了較為全面的掌握以后就要開始進行項目成本測算工作了,成本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兩個部分。直接成本的構成內容是采購設備的費用、材料費、施工費以及設計和軟件等,間接成本的構成內容是單位的人工費、差旅費以及招待費用等。其中直接成本是確定項目成本的主要因素。比較常見的工程項目報價模式是將工程量和綜合單價相乘,綜合單價的價格水平是以市場行情為基礎而波動的,分為施工單價和設備單價兩個部分。工程量則需要計算設計方案才能得出。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設計是整個工程設計、采購和施工環節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對于整個項目來說其基礎也正是設計方案,所以設計方案和項目的投資水平是息息相關的。在投標初期工程經濟人員就必須參與進來,對整個項目的方案有較為清晰的了解,包括項目的工藝和流程、地基條件、布置總圖等,目的是為了使報價內容更加準確而有針對性,如果工程量上有遺漏缺失也可以及時發現。在確定工程量的時候首先要按照設計方案進行工程量的仔細計算,其次是收集已經完成的同類項目的數據進行對照,將不可比因素扣除掉以后再對二者使用類比法確定其合理性。在確定了工程量以后需要進行的是綜合單價的組織核定,首先是在項目中往往占比最大的費用,設備單價,有的單體設備具有很高昂的價格,決定著整個項目的投標價格。所以在核定設備單價的時候,工程經濟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讓設計人員列出所有的設備清單,并且標注清楚不同的規格型號;其次是盡量投有類似項目經驗的標,除了詢價以外,必須列出已完成項目的歷史采購價格,然后進行對照考慮,因為設備的價格往往不會有大幅度的波動并且走勢通常都是下降的,所以相比起詢到的價格來說,歷史采購價格的說服力更大;再次是選擇一些供應常用設備的供貨商,與其簽署協議進行長期供貨,雙方約定好供貨的價格,這種設備長協機制的優勢是可以用更優惠的價格拿到設備;最后是那些價值較高的單體設備,盡量在投標前就與供貨商進行約談,確定設備的價格,有需要的話可以進行標前協議的簽訂。以上所說的內容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將盲目詢價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規避設備價格虛高的情況,對項目的整體報價具有積極的作用。然后是核定施工綜合單價,工程經濟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以招標清單的樣式為標準來制作一份詢價的工程量清單,在其中將工作內容一一標明,施工單位的報價則按照工作內容來,避免在成功中標以后雙方扯皮;其次是針對鋼材、電纜這種大宗材料,有兩種采購方式,分別是由施工單位進行采購和自行采購。如果有能力自行采購,那么以設備詢價的方式來進行。而由施工單位進行采購的則需要工程經濟深入市場,真正了解這些材料的價格,因為其在施工報價中擁有很高的占比值;最后是將施工單位、設計部門以及采購部門等組織起來開溝通交流會,互相交底設計方案、設備交貨狀態等,施工單位可以更好的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施工組織方案的編制。施工報價必須要以施工組織方案為基礎,如果報價脫離了具體的方案,那么也就失去了可參考性。
2、工程實施階段的經濟作用
工程經濟的工作重心應當隨著工程的承接而逐漸轉移到對經費使用的控制上。這主要體現在設計、采購以及施工這三個方面,而流程通常是從費控指標下達開始,緊接著是對指標進行分解,最后對指標進行控制。通常,我們所說的費控指標的下達,是指在工程承接之后,下達相應的工程費用控制指標,這一指標的下達可以參考投標時的成本預算,一般包括以下一個項目:設計的費用,軟件的費用,設備以及施工費用,最后是其他費用。而費控指標的分解,也就是指相關工作人員根據下達的費控指標指揮各部門對指標進行分解。一般而言,施工費用的分解是建立在圖紙分解的基礎之上的,在拿到出圖計劃后,所有的設計圖都應當留有分解后的費用控制,同時還應當留有一定的設計和變更的費用。而施工設備的費用則應當根據采購清單進行分解,應遵從逐級分解的原理,從各個專業再到具體的設備,除此之外的其他項目,一般內容較少,不需要進行分解。當所有費控指標完成后,就可以送達各個部門,各部門的相關工作組進行嚴格的費控。再對費控進行分解之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費控的執行。這一工作主要分為設計。采購以及施工三個方面。
(1)對設計費用進行控制。
通常,在這一項目中,設計是所有施工環節的重中之重,因為最好的設計可以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高的收益。因此,設計階段的費用控制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要對限額設計嚴格把關。在設計人員準備出每套圖紙前,必須仔細核算該套圖的整個工程量以及其所需的相關費用,并對比結果是否與超出預算的經費,如果一旦超額,就不得出圖,甚至需要采取其他措施,例如對設計方案進行更改等。
(2)對設備采購的費用進行控制。
在采購相應的設備時,采購人員應當通過一系列的比價方式來采購設備,例如經常使用的公開招標等方式,而且還應當在擬簽合同之前進一步核查設備費控是否超出。而采購的結果應當以周報的方式報給相關的工程經濟人員,并由他們將起匯入整體的費控中,從而進行進一步的核查。
論文關鍵詞:啟發式教學,教學方法,西方經濟學
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傳統的課堂教學,一般只重視知識傳授和記憶,而忽視全面素質提高,只把學生看成是灌輸知識的容器,而未把學生當作學習的真正主人。而現代啟發式教學是傳統教學的繼承和發展,它以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教學的實際為基礎,以培養具有創造性和開拓精神的、適應現代化社會的智能型人才為目標。經濟學教學是經濟學思維的教學,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特別是如何讓大學生學會學習,已成為當今課程改革關注的要點之一,也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啟發式教學是我國傳統教育思想的精髓,是一切優秀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最佳途徑和有效方式。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啟發式教學雖源遠流長卻成熟遲緩,理論上的厚積卻在實踐中難以薄發,實踐上難以找到規范性的操作。盡管啟發式教學的真理性和魅力,人們無不稱頌、提倡和憧憬,然而和其相悖的注入式教育仍然存在,甚至仍大量地占據教壇,阻礙著教育教學過程的人本化和優化。
一、啟發式教學的界定
啟發式教學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實際,從學生的知識基礎、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出發,通過教與學的互動作用,發揮雙方的積極性和各自的特殊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引導學生按科學的方法去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教學思想。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將啟發式教學思想貫穿于教學活動全過程,根據教學目的、學科特點、教學摘要意義。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才能,形成學生的健全人格才是啟發式教學之根本所在。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學生的學習偏重于機械記憶,淺層次理解和簡單運用,僅僅立足于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創造精神和創造才能的培養。我們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這也是現實對我們提出的要求,更是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必然選擇。
二、啟發式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的內涵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啟發式教學的基本特征首先表現為: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積極性的有機結合。在教學的初始階段,教師要“扶”著學生走,在中間階段教學方法,教師要“引”著學生走,在最后階段,教師只需“跟”著學生走即可。學生在啟發式教學中的作用,也是從積極努力跟著教師學,慢慢過渡到自己主動鉆研,獨立探索,甚至達到有所創新的層面。“教學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機械過程,而是一個充滿了師生思想情感碰撞與交流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是單純知識的傳授者,而應是學生有效學習的促進者,學生潛能的發現者和培養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各種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知識,從而發揮潛能,培養能力。具體而言,啟發式教學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主要內涵如下:
一、學生興趣的啟發
興趣是學習最重要的動力,不僅在一開始接觸經濟學理論時要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變好奇為興趣,就是在學習中途,在學生遇到不斷產生的各種程度的不同障礙、因難,甚至挫折時,更需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語言興趣。當然還要培養一定的意志,使意志作用于克服矛盾之中。引起興趣不是盲目地為引起興趣而引發的,主要是為了發掘學習中的新問題。
二、學生想象力的啟發
西方經濟學學習的過程離不開想象,想象力的培養與開拓和應用是西方經濟學教育重要的內容之一。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通過靈活運用各學科的知識、進行探究性、綜合性的教學活動,有意識地挖掘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西方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中存在著大量的數學模型,從經濟假設到抽象化的數學模型,需要思維加工過程,為此要讓學生通過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理解那些抽象的經濟學模型。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敢想、勤思、獨創,并采取措施保護想象的火花。
三、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啟發
創新是西方經濟學教學的核心精神,學術貴在創新。課堂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對學生創造思維的養成和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等方面,有著獨特作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造性思維,就是用心地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細心地點撥引導,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積極鼓勵質疑問難,培養他們創新能力;采用不同方式啟發、引導求異,逆向思維,因勢利導,啟發大膽想象,培養他們創造性思維。
四、學生實踐能力的啟發
啟發式教學把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它突出思維過程,展現思維策略。西方經濟學的教學目標是要培養學生具有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社會經濟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控能力。學生通過系統地學習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知識,了解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掌握數量分析方法,把握經濟學研究的前沿動態。西方經濟學的教學要訓練學生關注現實經濟運行、研判宏觀經濟大勢、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綜合能力。此外,還要鼓勵學生利用大四之前的三個暑假到社會中進行調研和實踐,并撰寫出與實習單位相結合的、能夠幫助實習單位解決實際問題的經濟學論文。
三、啟發式教學法的主要工具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運用提問法。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提問法是教師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相互對話,使學生鞏固舊的知識、獲得新的知識的教學方法。這一方法經常表現為課堂提問方式。教學中要善于巧設問題,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課堂講授時間有限,但課外時間無窮。因此,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興趣地去學習經濟理論,理解經濟現象,有效建立起經濟理論和實際經濟問題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有進一步學習的沖動。
在課堂上,要經常性地布置探索性問題,如最近的經濟運行的情況是怎樣,目前的金融危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控制目前我國的通貨膨脹水平等等。通過這些思索性的問題建立起經濟理論和實際經濟問題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利用更多課外時間去查閱相關資料,研究相關問題,進一步促進經濟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最關鍵的也是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是采用案例教學法。經濟學案例種類繁多,其組織方式也多種多樣。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和目標選擇編寫相應的案例類型,然后選擇適宜的方式進行案例教學。在案例的選擇上既可以選擇現實經濟學案例,也可以選擇實驗經濟學案例。當然,在應用現實經濟學案例時可盡量采用本土化案例,例如在學習“供給和需求理論的應用——價格干預機制”時,可引入我國曾實行的糧食保護價制度進行分析和驗證;在介紹“機會成本”概念時,可讓學生計算自己上大學的機會成本。另外,我們也可以采用實驗經濟學案例來驗證某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抽象的理論術語和動態的邏輯推導等知識。
三是采用游戲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是指由教師和學生共同來完成課堂教學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通過自己參與來認識規律,總結規律。這里以經濟學中的博弈論章節教學為例,比如在講博弈論的合作與競爭時.就可以和全班同學一起來完成“海盜抓黃豆”實驗。對學生進行隨機的分組,五人一組,由這5個學生分別擔任5個海盜的角色,教師擔任法官。故事講述5個海盜即將被處死刑。法官愿意給他們一個機會。從100個黃豆中隨意抓取,最多可以全抓教學方法,最少可以不抓,可以和別人抓的一樣多。最終,抓的最多的和最少的要被處死。由學生運用理智思考進行判斷得失,從而做出選擇。思考思路是這樣的:第一個人選20個,首先他不用擔心他會是最少的(不包含所有人都拿20個的情況),因為除非所有人都拿20個,這樣就一樣多,只要有人拿的多于20個,就必定有人拿的少于20個,因為總共只有100個。接下來他要擔心有沒有可能會是最多的,因為題目的條件是可以不必把所有黃豆分光,可能會存在剩下4人拿的都小于20。接著要討論:第一個人選了20,第二人會選小于20的數字嗎?首先可以排除第二個人不能選擇18及18以下的數字,因為這樣的話,后面的人只要選擇19第二個人就必死,第二個人有可能選19嗎?也不大可能,因為第二個人選19的話,后面的人不可能選大于20或小于19的數字,因為這樣的話會成為最大或最小而被處死(比如第3個人如果選21,第四第五只要選20第3個人就成最大而被處死),因此如果第二個人選19,后面的人要么選19,要么選20,可是這樣一來就分出最大最小了,最小19最大20,全部處死,因此第二個人也不能選19。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第二個人也只能選20。同理,第三個人、第四個人、第五個人也都只能選20 。最后的結果就是:所有的人都選擇20。實驗結束,請學生自己來分析實驗過程中自己的思考過程,大多數同學在行為過程的實施中便理解了博弈論中體現的人的理性的重要性。
四、運用發現法。發現法是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的教學方法。教育家布魯納說過:“應該讓學生親自把事物整理就緒,使自己成為發現者。”西方經濟學的教學目標是要將學生培養成為每天運用經濟學原理去觀察和理解世界的人。要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教學當中就不能太多依賴數學公式,而是要貼近生活。課堂上,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以下經濟現象:世界上為什么沒有免費的午餐?為什么我們要保護老虎和鯨魚而不是母雞?是因為稀缺原理。為什么超市里各個收銀臺前排的隊都差不多長?人們的這種自發行為源于理性經濟人原理。學習經濟學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做出決定,提高決策質量。比如說如何運用成本收益原理去安排每一天的生活呢?一個理性的人只有在預期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時才會去做某件事。對于玩電腦游戲,收益和成本又如何?人們每天面對的可能不是去決定是否該從事某項活動,而是如何把握它的度的問題。邊際效應遞減規律告訴我們如果最后一分鐘玩游戲獲得收益小于這一分鐘付出的成本,游戲就應該馬上終止。學生們都面臨著大學畢業后選擇方向的問題,如何在出國、國內讀研和就業之間做出選擇呢?先計算一下出國留學的顯性成本是多少,隱性成本又包括哪些?如何確定出國留學的機會成本?出國留學的收益又是多少?一個簡單的成本收益原理卻可以解決這么重大的問題。如何解讀貨幣政策呢?可以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在發達國家,改變實際利率就在能很大程度上影響居民的儲蓄,但在中國卻效果甚微?因為中國人儲蓄不僅僅有經濟因素也有心理上的因素。如果政府想降低高儲蓄率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呢?從經濟因素人手,根據激勵原理降低儲蓄的回報,并采取措施鼓勵消費。同時加快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解除儲蓄的心理因素。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國的央行,是依據什么來制定貨幣政策的呢?總之,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就是要鼓勵學生像經濟學家那樣去思考和解決間題。
參考文獻:
[1]張學龍.大學專業課開展啟發式教學的探討[J]. 中國成人教育,2007(2):139.
[2]王英姿,耿香玲.經濟學教學中案例的選擇與教學初探[J].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 (6):99-101.
[3]黃秀猛.芻議商務經濟學教學與培養經濟學自然主義者[J]. 經濟師,2007(12):140.
[4]高良.啟發式教學探析[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