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2 14:33: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數學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孩子有模仿的天性,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他們想知道事物的本來面目,教師可根據孩子的天性激發其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提倡活動式、啟發式、問題解決式的教學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由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探求新知,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然后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于是學生產生了求知欲望。教學過程中開設數學活動課,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探索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對將來更進一步的學習有很大幫助,小學生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對于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掌握一套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在任何時候學習任何一種知識時都能做到無師勝有師,所學知識不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為此,教師有必要更新觀念,研究數學的智慧,分析數學的方法,努力使學生學會去學習、去思考去應用數學知識。
三、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要想真正在數學教學中實現素質教育,作為教師必須轉變思想,更新傳統的教育觀念。在現代教育的活動中,教師的角色要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從根本上改變“教師占據主導地位”的局面,教師要引導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要平等的交流和恰到好處的點撥。在教師備課時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好活動方案,課上為學生提供活動時間和空間,組織好學生的討論與交流、重視學生的想法、并適時給以必要的啟發和引導。要擺脫過去傳統的“填鴨式”課堂教學,學生是在教師的框框下思考回答,是一種思維不能積極單一的被動式學習,是師生之間單向的信息交流,嚴重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相反,現在的新課程要求:課堂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材之間進行開放式的信息交流,學生在這樣的方式下學習,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教學中,既要研究改進教學方法,更要研究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要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向學生展現學習過程,顯示學習方法的“透明度”,使學生在探求新知識的同時,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
四、構建新的評價體系
改進小學數學教學評價,構建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是實施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長期以來,小學數學教學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衡量教育質量的優劣僅看分數的高低,統考、升學還嚴重束縛著廣大教師進行素質教育的手腳,制約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所以要真正落實小學數學素質教育,必須改進教學評價,樹立全面質量觀。因此,要建立全面的合理的小學數學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體系,即變單一知識考試為知識、能力、心理素質的全面考查;變單一的筆試考查形式為多種考查形式(筆試、口試、面試、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等)相結合的綜合性考查;變用分數排名次相對評價為教學目標達成度的水平評價,從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反應、作業狀況等方面入手,強化日常評價,評估學生日常學習活動的效果,再結合考試成績作出綜合評價,實現學生數學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基本狀況
1、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雖然我國一直強調要實行素質教育,但是應試教育依然是主流,學生仍然有做不完的作業和沒完沒了的考試,小學生們的學習壓力在日益的增加,光憑“減負”的口號也沒有什么意義和作用。有的小學生們對小學數學這樣需要極其費腦力的科目產生了厭倦心理,而這種心理導致的直接影響就是小學生的學習成績下滑,形成了一種矛盾的局面,就是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與教育教學的強迫性之間的抗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老師們往往拋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談,只是“填鴨式”教學,雖然也有一部分學生是喜愛數學的,但是從心理上排斥數學、討厭數學的人也不在少數。如何滿足所有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動力成為每一位數學老師應該關心和解決的問題。
2、老師在實際教學中有所偏倚。在小學數學教育的實際教學中,有的老師存在著一定的教學傾向,他們往往比較注重精英教育,對于那些對數學本身的學習興趣特別大,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關注程度比較大,這種精英式的教育雖然會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它也在某種程度上自動摒棄了對那些普通水平的學生的教育教學,這與傳統的大眾教育是不相符的。那些得到關注的學生受到重點的培養,學習成績等方面也會一直的上升,而那些不被關注和重視的學生因為受不到老師的鼓勵和贊許,有可能會對數學課產生反感的心理,學習成績自然也提不上去,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學習成績上的兩極分化,直接影響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質量。
3、數學教育上目標的期待與具體執行有差距。好多數學教育教學方面的專家學者或是教育局出臺的相關的教育政策其本身是比較好的建議,但是這些目標和建議如果不根據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的話,又因為受到各種因素方面的限制,最后是取得不了顯著的教學成果的,有的專家的建議沒有那么大的可執行度,最后學校和老師們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教學方法去教學,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又進入了原先的教育教學的循環模式。
4、教育教學目的具有純粹的功利性。我國教育環境總體上是應試教育的模式,這種背景下的教育肯定含有一定的功利性,家長和老師們為了使自己的孩子和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拼命給學生灌輸一些理論知識,還有的家長為學生報名許多數學興趣的培訓班,但是學生們的興趣受到了一定的忽視和限制,沒有發揮更好的主觀能動性,這樣的教育具有特別強的功利性,雖然對于提高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幫助,但是有時候反而會產生相反和負面的教育教學影響,這給學生本身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二、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質量
提高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給學生們講一些有趣的數學小知識題,讓學生們去積極尋找和探索數學的原理,講一些以前大數學家們比較勵志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獲取于自身有益的正能量。家長們給孩子們報數學興趣班之前要征求孩子們的意見,并根據他們自身的興趣點所在選擇適當的培養機構。
2、按照有教無類、因地制宜的原則教育教學。針對有的老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有所偏倚的現象,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改變這種情況。老師們要同等的對待所有的學生,對于那些數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給予鼓勵的同時也要告誡不要驕傲,而對于那些對數學已經失去興趣的學生要加以正確的鼓勵和引導,鼓勵他們不要氣餒,只要努力認真的學會取得好成績的。同時,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教學,加強與學生們的溝通交流,以便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并根據他們的興趣點適當的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小學生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3、提高小學數學老師的水平和修養。有的學校的小學數學老師沒有比較高的職業教學水平和本身的素質修養,這也影響著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在引進小學數學老師的過程中必須進行嚴格的考核,保證每一位老師的專業水平和素質在實際教學中的完全發揮。另外,學校應該定期的組織對小學數學老師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老師們平常也應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養,多看一些專業的書籍,主動要求參加一些課題的研究,在鍛煉中成長,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更廣泛的傳授給每一個學生,爭取達到教學相長的雙贏效果。
4、教學不應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的進行。數學這門學科是一個比較完整和系統的理論體系,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快速學成的,欲速則不達,應該循序漸進的進行教育教學,拋卻比較強的功力性,保證學生們的知識理解和吸收的能力和效率。不能因為一味要提高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就一時給學生們灌輸大量的小學數學的理論知識,因為小學生處于這樣的成長時期,雖然有著較強的記憶力,但是理解力方面還需要老師和家長們耐心的進行引導。因此,老師們不要過多的給小學生們留一些數學練習題或者作業,讓學生們在一個比較寬松的教育教學的環境下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作為數學學科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數學教育學旨在通過該課程的開設與學習,幫助教育工作者實現數學由作為一種學術形態向便于學生接受的教育形態的轉變,這一轉變過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備相應知識和能力,數學教育學的功能就在于此。相較于過去的小學數學教材教法和小學數學教學法,小學數學教育學不僅解決了小學數學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更加強調對為什么這樣教問題的關注。
另一方面,它是一門教育類專業課程,從教育學的理論高度剖析了小學數學教育的一系列問題,通過該課程學習,引導教育工作者轉變教育觀念,能夠正確看待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差異性,明確小學數學教學目標,形成科學的教學方法,善于結合學生個性特點,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將數學思想和數學學習方法滲透于數學課堂教學中,從而為推動數學教育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推動教育理論發展打下基礎,逐步引導教育工作者向科研型教師、專家型教師轉變。小學數學教學是一項綜合性較高的工作,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不僅要凸顯數學的學科性,傳授數學理論知識,還需充分考慮小學生心理智力特點,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數學學科知識,同時還應掌握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相關原理,只有遵循幼兒教育規律,課堂教學實效才有保證。小學數學教育學課程正是培養教師各方面能力的一門專業課程。
二、構建小學數學教與學課程體系的原則
(一)探究性原則
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法課程體系的基本結構大致可以概括為理論闡述舉例練習,在這一課程指導下,教師極易在教學實踐中采取填鴨式教學,數學學科學習由此變成了講練模式,教師不斷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則成為了重復練習的機器,不僅加重了學生的學業負擔,而且降低了教學實效。因此,構建小學數學教育學課程體系時,應從根本上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課程構建應秉承探究性原則,有意識地增設一些有助于開發學生智力,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活動的案例,從而為教師教學提供更加鮮活、有力的教學資源,組織學生實施合作學習。
(二)科學性原則
小學數學教育學是一門專業的教育學課程,因此必須具備科學性,課程體系各個內容板塊、板塊與板塊間的結構等,都應能夠經歷實踐檢驗,都應體現科學性。
(三)實用性原則
數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數學教育學更是為培養數學教育工作者而開設的實用性學科,因此,在課程構建上,必須明確這樣一個目標,那就是:通過該課程學習,學生能夠切實獲得前沿的數學教育理論,習得先進的教學方法,并能夠學以致用,付諸于教學實踐。
三、小學數學教育學的內容
(一)教學內容的確定
作為一門教育類專業課程,小學數學教育學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課程有明顯區別,無論是教什么,還是怎樣教,教學內容的確定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以現行小學數學教學為根本依據。就數學學科本身而言,它是一種思維活動,數學理論的形成則是這一思維活動的結晶。思維活動本身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的過程,任何數學理論的形成都是不斷運用數學思維探索研究的結果,從這一角度來講,思維過程本身遠比思維結果重要,掌握了思維方法,也就擁有了發現、發展和運用數學理論的能力。傳統教育學教學模式下,主要針對數學理論的傳授,教材在結構設置上,著重將各個數學定理、公式等知識點串聯組織起來,形成知識框架,引導學生理解各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和推理方法,然后運用這些原理來解決數學問題。
(二)教學內容構想
綜合前述分析,我們可以對本學科教學內容提出如下構想:
第一,應包括數學哲學知識。作為教育者,要教小學數學,首先應明確數學是一門怎樣的學科,它的研究對象是什么,學習數學的意義在哪里弄清楚這些問題,才能真正進入數學學科的神奇世界,也才能形成探索數學學科奧秘的愿望。
第二,應包括數學史知識。要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必須對數學史有一定的了解。所謂讀史使人明智,了解數學學科的發展史,有助于區別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特點,通過對數學發展史中重大問題與研究成果的學習,激發創新數學發展的動力,從數學發展的規律中探尋數學教學的靈感等。
第三,應適當加入高觀點。小學數學本身難度不大,但要使數學教學事半功倍,運用適當的高觀點最簡單易行。例如,數學基本運算的本質其實與代數中的映射相對應,圓的面積計算則與極限思想相對應。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數學專業中,這些思想多不與小數相結合,這使得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極易出現模棱兩可的情況。因此,小學數學教育學中適當增設相關觀點,并結合實例加以分析,對優化小數教學很有必要。
第四,應包括幼兒數學學習心理方面的知識。研究小學數學的教學對象,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參考依據,根據不同學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教學目標、分配學習任務,已經成為當代數學教學的普遍共識。將國內外對小數教育具有指導性、成熟完備的相關理論編入教材,有助于認識小學生數學學習心理,從而實施個性化教學。
第五,明確的教學目標和評價標準。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數學重點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數學學習方法、學習意義有初步的認識,培養其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育學課程設置中,應根據最新課程標準,結合教學大綱,對教學目標作出明確闡述,并對不同章節、不同板塊、不同學段、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所需達到的水平作出明確劃分,從而為教學質量評估提供具體有效的標準,并以此為藍本規范、調整數學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日記;溝通橋梁
數學日記是學生與教師溝通的一種特殊文體、特殊的交流工具。因為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數學日記全面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思維,同時學生也可通過數學日記全面理解小學數學所涉及的知識,并把自己所理解的知識以及不明白的知識點同時記錄在數學日記中,從而強化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一、數學日記與生活日記的異同之處
數學日記與生活日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記錄學生周圍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心情,但是也存在區別。數學日記主要記載的內容包含幾個方面,分別是:(1)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點的理解、計算方式以及所運用的具體情況;(2)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建議以及評價,包括課程的內容、講解方式、作業布置情況等各類問題;(3)學生還可以通過數學日記的形式讓教師明白自己內心的想法以及學習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數學日記與生活日記的不同之處,并能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數學日記,讓學生通過數學日記闡述內心的真實想法。
二、巧用數學日記,強化小學數學教育的有效途徑
數學是一門重要科目,教師和學生幾乎每天都需要與之打交道。所以保證小學生的學習和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就必須學會巧用數學日記,從而讓小學生通過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所學知識,并且使得小學生在數學日記中充分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以及對數學的重新認知。
1.巧用數學日記,闡述數學意義
數學日記是教師與學生交流心得的一種特殊方式。因為小學生能夠通過日記記錄自己在課堂中所消化吸收的小學數學知識,并且小學生可以在數學日記中傾吐自己的心聲,可讓教師在第一時間了解自己的學生對數學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師還能通過數學日記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進行針對性教學,讓學生擺脫學習的困境,并在學習中展現自我的價值。例如:某校小學數學教師為了使學生了解數學日記的意義價值,讓學生在數學日記中記錄幾件事,分別是:(1)把自己在課堂中所理解的知識點用自己的話語記錄在數學日記中;(2)把家庭作業中的錯題記錄在數學日記中,并寫明錯誤的原因以及正解;(3)每月做一次總結,并把自己的想法、建議以及自己對知識點的不明之處記錄在數學日記中。所以,教師若想讓小學生有效明白數學日記的作用,就需要巧用數學日記并充分發揮日記的價值,從而使學生在日記中記錄心得與見解。
2.巧用數學日記,促進數學發展
數學日記是一種特殊的日記,其包括情感型、質疑型、整理型、錯例型、反思型等多種日記。而多所學校的數學教育中,教師常見的數學日記形式一般為錯例型,因為錯例型數學日記能夠清楚地反映錯誤的原因,并且可使小學生在錯例型日記中彌補自我的空缺。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強化學生運用數學日記記錄經驗、心得的習慣,從而使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思維更加明晰,能夠構建屬于自己解題的思路,使得思維更加條理化。此外,學生還可對所學的知識點進一步精加工,把短期記憶轉變為長期記憶。除此之外,學生還能夠在數學日記中自我評價,提升自己的小學數學學習成績。例如,某校小學教師為了促進小學數學的發展,幫助學生學習,每次數學考試結束后,教師都會讓學生把試卷中的錯題整理到準備好的錯題本中,并在錯題旁總結錯誤的原因以及正解,然后再給學生一周的時間掌握這些錯題,明白這樣解題的理由,讓學生能夠通過數學日記及時改正自身的不足。
3.巧用數學日記,搭建溝通橋梁
數學日記對學生以及教師來說是交流工具,因為數學日記能夠有效地搭建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成為“傳話筒”。例如,某校小學數學教師在學習中鼓勵學生使用數學日記,把自己對課程的理解以及見解記錄在數學日記中,課后再讓學生通過日記來復習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點,并針對自己的弱項來強化訓練。同時,這位小學數學教師還依據學生在日記中所記錄的見解以及意見來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盡可能在數學日記中看到自己的“短板”,從而促使小學生通過數學日記不斷反思、提升自我,進而提升數學日記在小學數學中的利用率。
總而言之,數學日記是學生與教師溝通的一種特殊文體、特殊的交流工具,并且教師可通過數學日記全面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重視數學日記的有效運用,使小學生的思維更加明晰,并構建屬于自己的解題思路,使得思維更加條理化。此外,數學日記還可使學生看到自己的“短板”,并在日記中不斷反思、提升自我,與教師構建一個良好的溝通橋梁,提升學生的小學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呂欣.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0(06).
[2]劉月玲.優化作業設計,實現“有效作業”[J].新課程:小學,2013(10).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 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是實施差異性教學的核心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學各因其材,墨子也主張教學要照顧學生的實際水平,做到“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教育學家維果茨基認為教師應該對每個學生的兩種發展水平有清醒的認識,即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和可達到的發展水平,可達到的發展水平是指兒童還不能獨立地完成任務,但在成人的幫助下,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模仿,卻能夠完成這些任務。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就是“最近發展區”,只有把握“最近發展區”,才能加速學生的發展。布魯姆通過對學生學習的研究,指出學生在學習能力和學習速度上有一定差異。但是,如果提供適當的學習條件,特別是為中等生和學困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條件,90%以上學生的學習效果會變得十分相似。在一個班內,個性的差異是各式各樣的,教師應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對學生因材施教。
二、分層教學是實現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分層次教學是將同一班級學生按一定的標準分成各個同質組,進而實行區別對待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同一課時對各組分別實施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在傳統授課模式下,容易產生基礎較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較差的學生“吃不了”的矛盾,而分層教學能很好地解決這一矛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實現分層教學,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實施。
(一)教學目標分層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對實施教學有導向作用。教師不僅僅要備教材、備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教學目標一般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教學時,教師應該以學困生“吃得了”、中等生“論文格式”、“年終總結”、“跳一跳摘得到”、優秀生“吃得飽”為原則,既要有統一的教學活動,又要對學困生及時輔導,還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優秀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才智,嶄露頭角。同時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評價,保護學困生的自尊心,鼓勵優等生不斷超越自我,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二)課堂教學分層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只有靈活應用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不一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時,課堂教學的分層可作如下設計。
1.創設情境:(1)思考: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需要看什么?(2)出示一個由12塊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木塊拼成的長方體積木,問:怎樣求出它的體積?
2.提出問題:能否不切開物體,找出一個計算其體積的方法呢?并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再問:我們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呢?
然后,根據學生回答歸納: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方法;(板書:方法)學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用?(板書:應用)。
(三)提問分層
提問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啟發學生思維的主要途徑。要真正做好提問分層,教師在設計問題上必須認真研究。要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問題,啟發學生思維活動,循序漸進地掌握新知識。例如,教學“數位表上的游戲”時,教師可以分三個層次進行設問:第一層:(1)在數位順序表上,右邊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第三位呢?(2)在個位上放上1個小圓片表示幾?在百位上放上2個小圓片表示幾?(3)523這個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4)你能用小圓片在數位表上擺出這個數嗎?第二層:(1)還是523,小胖想在數位表上加上一個小圓片可以怎樣放?(2)放在個位上這個數是幾? 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3)放在十位上呢? 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4)放在百位上呢? 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層:(1)還是523,移動一個小圓片,可以得到哪些數?(2)有沒有規律,一個也不漏?(3)觀察所得到的6個數,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這樣分層提問,逐步增加了問題的難度,能滿足不同能力的學生的學習愿望,使學生的興趣更濃,掌握更多新知。
(四)練習分層次
練習是強化知識和技能的有效方式,是數學學習的必要環節。因學生存在著差異性,教師在練習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例如:在學生學完《長方體的表面積》內容后,教師可以設計一組漸進性的練習題,包括三種練習。
1.模仿性練習。一個長方體的形狀大小為:長3分米,寬1.5分米,高1.2分米,它上、下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左、右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前、后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2.發展性練習。一個長方體木箱,長1.2米,寬0.8米,高0.6米。做這個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板?如果這個木箱不做上蓋呢?
3.綜合性練習。把第一題的木塊平均分成三塊后,木塊的表面積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總之,小學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發展觀,正確看待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康學習心理,促進學生自主發展,不斷優化課堂教學,使自己的教學在水平和深度上更加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真正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和均衡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育效率 提升 策略
一、小學教學教育面臨的問題
教育改革以實踐而言在教育中取得越加重要的作用,作為改革系統工程之中的生力軍,取得了活力課堂,高效課堂,自主課堂的成績。以當下教學來說,普遍為低產出,高投入,輕實質,重形式的教學方法,造成教學效率低下。
(一)、重視抽象的邏輯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育之中引發出重抽象輕視形的現象,引發了學生動手能力不足。針對教學來說,眾多的人認為針對數學這門富含邏輯性的學科,理所當然應注重邏輯思維培養。但根據小學生認知規律可得,在小學印象中,最主要的就是形象思維,進而才是邏輯思維。但在教學之中,已經產生了“越位”現象,在小學教育之中,教師家中學生的抽象邏輯思考能力,并形成一種定勢,進而學生也形成一種定勢。以數量關系為例,在學習中讓學生死背公式,如:路程=速度×時間等。
(二)輕思考過程,重結果
在小學數學教育之中,我們很難聽教師對學生詢問思考過程,重視的是結果的對錯,而忽視了思考過程,普遍教師針對學生出錯原因也很少思考,引導了學生在做題中注重結果,哪怕出現了猜題的行為,忽略了做題的正確思路。
(三)重書本,輕實踐
在數學教育之中,教師往往以教參為教學目標,把書本知識進行詳細剖析解讀,從而使得學生書本基礎很扎實。但在實際教學之中,我們可以讓同學在數學課上畫一畫,折一折,以生活常識中的例子為原型,進行講述,充分的帶動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
以重書本,輕實踐所帶來的教學問題覆蓋在普遍的學校之中,我們可以咨詢每個學生電線桿之上的三角形有什么作用,他們肯定會告訴你:不知道,但倘若你直接問三角形有什么作用,他們會說:穩定性。這種的教學直接導致了知識不能和教學掛鉤,導致學生脫離現實的同時,不能融入生活。
二、小學數學教育效率提升策略
(一)設置情境,引出課題
在小學數學教育之中 “創設情境”是常用的策略,但也是經常被疏忽的策略。這種情景可以解決學生具象思維和數學抽象思維的矛盾?!稊祵W課程標準》曾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指出:數學教學不僅是數學的教育,更是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共同發展和互動交往的過程。由此,采用情境導入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以司馬光砸缸為例,老師給學生播放司馬光砸缸的視頻,并詢問小學生如何救出掉入缸中的小朋友,并在小朋友踴躍發言之中,坦言,這就是一種 “策略”。并向同學們闡釋,策略就是方法,就是謀略,咨詢小學生是否能舉例說明策略? 進而揭示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聯系生活,探究策略
針對書本教學之中的問題雜亂無章的現象,為了可以引導學生更好的了解,可以以日常生活問題為探究根本引導學生在學習之中聯系生活,按照生活經驗進行重新組合排列,進而形成了合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探索之中,回顧以往知識,進行解答,并在教學設計中,老師也應該選好切入點,找尋最佳數學素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現了解,實踐和知識的形成。并從條件方面入手,感受分析法和綜合法,形成針對題目的策略體驗探究。并讓學生回顧整個過程,通過比較,經歷對探究知識的完整認識,進而積累經驗,引發數學思考。
(三)通過模型,提高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學具,變被動為主動,變抽象為直觀,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造高校,輕松,自然的學習效果。以 “長方體認識”為例,以模具的形式,要求學生動手測量,通過比一比,數一數,量一量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思考,得出長方體的特征,最終引發學生牢記12個棱,相對棱相等且平行,長方體相對面形狀大小完全相同。如此一來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性,發揮主體作用,并提高思維能力,自己研究,得出結論,培養了學生探索意識,發現意識,動手意識,順利完成任務量。
(四)實踐操作,培養能力
在教學中,可以加入實踐操作的方法,可以將具體事物的接觸和觀察轉換為和感性認識,再將感性認識轉變為抽象人士,進而引發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其中“解決實際問題”“性質和公式的推導”“圖形的認識” “認數與計算”這些教學內容都可以以實踐的方式展開,從而驗證結論正確性和教會學生探索問題方法。
在“圓的面積計算”時,可以采用回顧的方法,先回顧之前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過程,接著提出“能否用之前學過的方法,來推倒圓的面積呢?”引導學生動手能力,倡導他們做自己所想的,同學們做他們所想,之后通過以上種種,將圓形圖片尋找出來,將圓沿直徑剪成相等的2份,并形成若干小扇形,進行拼圖展示,從而讓學生去發現,推導,進而加深對公式理解,提高教育效率。
(五)改進方法,提高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育在工作中要不斷完善現有機制,并學習先進理念,做到制度化,規范化。日常規范的完善,注重細節。需要注意引導過程,教師應注意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引導學生積極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實現探索,發動學生主動認識發現新事物。并圍繞教學重點產生質疑,和關鍵點的提問,引導學生針對問題引發思考,其次需要注意在引導過程之中,質疑要具備啟發性,注重新舊知識的回顧,避免一問一答的情況出現。
小結
有效性教學要求教師從學生主體出發,全面落實數學教育目標,提高課堂知識學生綜合駕馭能力,提升數學教學中設計能力。讓學生自主探索,積極探索,不懈探索,并改進當前教育方法,實現教育效率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劉敏茹. 淺談新課程下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陜西教育.2012 (07).08
[2] 徐阿林.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數學教育.2009(03).05
[3] 吳海榮,全.數學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有效教學行為分析 [J].數學教育學報.2002年03期
[4] 陳晨,讓師生合作走進數學課堂 [J].才智.2011年19期
【關鍵詞】改革 有效學習 綜合發展 數學學習 小學
0前言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從年幼無知到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期間要接受各種教育,孩子的小學教育至關重要,在孩提時期學到的東西是最有用的。在小學教育中,數學是人類思維的體操。數學的教學,必須以學生一定的思維能力或智力為基礎,又促使他們的思維能力或智力的發展。因此,小學教育關系著孩子的整個基礎教育,數學又是小學課程中最重要的一科,但是近年來小學數學教育逐漸遇到瓶頸,逐漸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本文正是針對小學數學教育方法的改革提出看法和建議。
1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區十所小學的小學生。
研究方法:調查提問法,文獻資料法。
2小學數學教育現狀及分析
2.1現狀
現在的小學數學教育基本上都是“填鴨式”的灌輸,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僅僅是教給學生們如何解眼下的題,學生根本不會考慮老師教學之外的知識。小學生啟蒙起點不同,加之小孩子的懶惰思想,對數學中的邏輯思維不會深入研究。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卻在逐步降低。盡管在課本之外有各種各樣的數學輔助書籍,但治標不治本,還是有很多小學生大呼數學難。小學數學教育漸入瓶頸,老師不知如何才能教好,學生學習數學宛如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更不用說舉一反三了,造成了老師、學生、家長三方面的困惑,這種教育無疑是失敗的。
2.2分析
如今的狀況不是老師的錯,更不是孩子的錯,歸根結底,關鍵是教育方法的不當。小小的年紀便要背著大大的書包,孩子的負擔過重,致使他們會對學習產生厭倦。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致不高也導致了現在數學教育的頹廢之勢。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老師的輔導不到位,在數學的學習中沒有“授之以漁”,他們的能力跟不上,自然而然的在數學學習中處于弱勢。教材為降低難度,對有些內容進行了刪、添,對有些內容及順序進行了重新組織和編排,使得知識跳躍性大,學生反而不容易接受。優秀的學生接受能力強,容易內化,而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就難以適從,產生了厭學,加劇了教學成績的下滑。
3小學數學教育方法改革幾點建議
3.1活躍課堂氛圍,和諧師生關系
孩子都是活潑好動的,課堂氛圍活躍一些更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不僅增加數學教學的效率,而且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有時候學生會根據自己對老師的喜好轉而對本學科采取相同的態度。并且好的課堂教學應能促進有效學習的進行,使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個性化發展成為可能。
3.2根據學科特點采取不同教學模式
數學不用于其他學科,有很強的邏輯性,僅靠老師教的解題方法而沒有自己課余的思考是遠遠達不到學習要求的。數學課堂可以更加開放,老師與學生互相交流,可自由結組,大家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形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模式,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開心。這種學習模式比較適用這種邏輯性強的學科,可以一舉多得。
3.3數學不應是學生的攔路石
在我們的調查中有太多的學生抱怨數學太難,相比于國外的小學生,我國的小學生在數學的深入程度要高不少。其實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不應成為負擔,而應跟玩積木差不多,在玩中學,學中玩。因此小學數學的教材應簡單易懂,符合大多數孩子的接受程度,不應是越來越難。試想從小學起就學奧數一樣的數學,有多少孩子能堅持到底呢?
3.4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每一個有成就的人都不是在別人無數次的督促下長才的,都是靠自己自主的奮斗。學習數學也是一樣,老師和家長起到的只是引導作用,關鍵還是在于自己。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弱,玩心比較大,作業往往要在家長的幫助下才能完成。家長的做法尤為重要,他們要耐心的給孩子講道理并且身體力行,這樣才能養成孩子的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3.5學校提倡素質教育
中國的應試教育使得孩子們都成了做題的機器,為了進入更好的大學、中學,甚至小學,他們從小,便深埋題海當中,有時會為了數量不顧質量,尤其是數學,為了解題而解題,這種教育無疑很悲哀。學校應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綜合發展,在數學學習方面,更加突出學生的重要性,全面挖掘他們身上的各種能動性,發揮他們最大的優勢。
4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育方法的改革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有效的,這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共同關注。社會應提出適應小學生的學習方案,要盡可能的考慮各個人群;學校要不斷更改新的教學模式以提供給孩子們;家庭要承擔指導作用,做好孩子的監督者。只有三者互相合作,才能為小學生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才能讓他們愛上學習,愛上數學。孩子是祖國的花朵,需要我們一朝一夕的呵護,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參考文獻】
[1]陳正國. 改革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幾點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