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30 06:27: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動力技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定槳距空氣動力制動的控制
對于定槳距機組,空氣動力制動裝置安裝在葉片上。它通過葉片形狀的改變使風輪的阻力加大。如葉片的葉尖部分旋轉80°~90°以產生阻力。葉尖的旋轉部分稱為葉尖擾流器,使葉尖擾流器復位的動力是風力機組中的液壓系統,液壓系統提供的壓力油通過旋轉接頭進入葉片根部的液壓缸。葉尖的擾流器通過不銹鋼絲繩(圖中未畫出)與液壓缸的活塞桿相聯接。當機組處于正常運行狀態時,在液壓系統的作用下,葉尖擾流器與葉片主體部分精密地合為一體,組成完整的葉片,起著吸收風能的作用;當風力機需要制動時,液壓系統按控制指令將擾流器釋放,該葉尖部分旋轉,形成阻尼板。由于葉尖部分(約為葉片半徑的15%)在風輪產生功率時出力最大,所以作為擾流器時,葉尖產生的氣動阻力也相當高,足以使風力機很快減速。一種定槳距機組液壓系統。
變槳距、偏航驅動與制動
液壓變槳距系統風電機組變槳距的目的主要是功率調節。液壓變槳距系統的組成如圖7所示。從圖7可見,液壓變槳距系統是一個自動控制系統。由槳距控制器、數碼轉換器、液壓控制單元、執行機構、位移傳感器等組成。在液壓變距型機組中根據驅動形式的差異可分為葉片單獨變距和統一變距兩種類型,單獨變距用的三個液壓缸布置在輪轂內,以曲柄滑塊的運動方式分別給三個葉片提供變距驅動力(圖略)。統一變距類型通過一個液壓缸驅動三個葉片同步變槳距,液壓缸放置在機艙里,活塞桿穿過主軸與輪轂內部的同步盤連接,動力部分由電動機7、液壓泵5、油箱1及其附件組成。變距機構的控制風力機葉片的“開槳”和“順槳”,在機組運行和暫停的工作狀態實現位置控制。在機組關機和緊急關機時實現速度控制。還有一種電液結合的變槳距系統。電-液變槳距機構原理圖。由圖可見,本系統用交流伺服電動機驅動可雙向轉動的定量泵,定量泵直接驅動液壓缸。通過改變電動機的旋轉方向、速度和運行時間來控制液壓缸的運動。偏航的驅動與制動液壓系統還可以用于偏航的驅動與制動。由于風向經常改變,如果風輪掃掠面和風向不垂直,不但功率輸出減少,而且承受的載荷更加惡劣。偏航系統的功能就是跟蹤風向的變化,驅動機艙圍繞塔架中心線旋轉,使風輪掃掠面與風向保持垂直。機艙在反復調整方向的過程中,有可能發生沿著同一方向累計轉了許多圈,造成機艙與塔底之間的電纜扭絞,因此偏航系統應具備解纜功能。也有的風力發電機組利用偏航進行功率調節。偏航驅動系統與變槳距驅動系統類似,是一個自動控制系統,其組成和工作原理。由圖可見偏航系統由控制器、功率放大器、執行機構、偏航計數器、傳感器等部分組成。偏航系統的執行機構一般由偏航軸承、偏航驅動裝置、偏航制動器、偏航液壓回路等部分組成。偏航制動控制的功能是控制偏航制動器松開或鎖緊;為避免風力發電機組在偏航過程中產生過大的振動而造成整機的共振,偏航系統在機組偏航時必須具有合適的阻尼力矩。阻尼力矩的大小要根據機艙和風輪質量總和的慣性力矩來確定。此阻尼力矩由液壓系統提供。
高等學校本科畢業論文是對學生本科階段學習成果?創新能力和自身能力的綜合檢驗,畢業論文的質量也是衡量教學水平,評定學生獲取畢業資格?授予學位的重要依據?而對于民辦本科院校來說,民辦院校從2011年起將面臨教育部教學質量的評估,評估結果將直接影響辦學資格?本文從分析當前制約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入手 ,在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本科畢業論文整體質量的對策和措施 ?
【關鍵詞】民辦高校 本科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質量
1.民辦高校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研究
1.1 畢業論文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鍛煉和提高的重要環節?畢業論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是培養?鍛煉,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與能力最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其目的在于鞏固和加強學生所學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知識,彌補教學過程中的某些薄弱環節,并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受到工作能力?創新能力與科研能力等的綜合訓練,培養他們認真?嚴謹?科學的工作作風?實踐證明,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的新形勢下,畢業論文在培養合格的大學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此,教育部明確要求各高校認真處理好畢業論文與就業工作等的關系,決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
1.2 畢業論文的整體質量也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學水平的直接反映?在本科教育質量評估日益受到政府?市場?社會重視的今天,立足本科教育全程,緊緊扣住畢業論文質量的提升,已成為現代教育質量觀的內在要求?可見,明確畢業論文的教學與教育功能,改革畢業論文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畢業論文的教學質量,是當前高等學校面臨的一個緊迫問題?
從2011年起,民辦本科院校將面臨教育部的教學質量評估?評估結果將直接影響這些院校的教學資格?而畢業生的畢業論文是評估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其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評估結果?畢業生的畢業論文質量的好壞是檢驗本科院校辦學質量和辦學效果的最佳手段?通過對畢業生畢業論文質量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課程開設存在的問題,教學中有待提高和改善的環節?基于此,對畢業論文質量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當前制約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分析
目前的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明顯的不足,有的選題偏大或落后與當前社會和科技的發展;有的理論與實踐脫節?閉門造車,內容空洞,缺乏說服力;有的只是文獻羅列,簡單綜合他人的研究結果,沒有提出自己的新觀點,甚至存在論文抄襲現象?分析其原因,一是部分學生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認識欠缺,動力不足,時間和精力投入不夠,前期工作不扎實,論文選題?實驗研究?資料收集?數據整理等基礎工作與撰寫畢業論文的要求有差距;二是不少學生對畢業論文的寫作方法掌握不夠,撰寫過程的時間太短,缺少必要的反復修改過程;三是學生缺乏獨立的工作能力,依賴心過重,加上有些教師精力投入不夠,部分教師責任心不強,對學生放任自流,疏于指導,監控不力?這種都對本科畢業論文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
3.提高本科畢業論文整體質量的應對策略
針對當前本科畢業論文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進一步提高本科畢業論文的整體質量,我們認為強化學生意識是搞好畢業論文工作的基礎,合理安排 ?加強指導 ?檢查督促是關鍵,規范管理 ?嚴格監控是保證 ?在調研和實踐的基礎上,我們有目的 ?有計劃地組織實施了系列對策和措施 ?
3.1 建立有效的畢業論文質量保障機制?為建立有效的質量保障機制,學校教務處著重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了規范化的畢業論文工作組織管理?操作程序?答辯規則,明確責任,理順關系,制訂并完善規章制度,使管理科學化 ?規范化;二是建立了科學的畢業論文考核辦法,制訂畢業論文成績評定標準,從論文質量?平時表現?答辯成績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三是加強了對畢業論文工作的監督檢查,根據不同專業學科特點和條件,研究?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模式和監控制度;四是建立了以評估和評優為動力的質量監控機制,根據工作進程進行階段性檢查,開展畢業論文工作評估,以評促改,以獎扶優;同時,根據不同專業學科特點,制訂評估考核辦法,對各專業的畢業論文工作實施質量監控?
3.2 充分發揮畢業論文的教學與教育功能?目前大學本科教育在教學上長期存在的一個弊病就是學生基礎知識雖然比較扎實,但從事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不強,普遍需要較長的適應期 ?院系要充分發揮畢業論文的教學與教育功能,通過畢業論文這一環節,培養大學生的科學素質?人文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實驗方法和技能得到鞏固?提高 ?融會 ?貫通;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縮短學生畢業后從事教學?科研?科技開發?技術推廣或技術管理工作的適應期 ?
3.3 改革指導方法,注重創新精神培養,優化選題設計,認真做好立題和審題工作?要求指導教師根據各自承擔的在研課題 ?橫向科技開發 ?技術改造項目 ?生產實踐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以及歷屆學生簽約單位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上報課題,經院畢業論文領導小組綜合審定后公布立題,然后由學生填報畢業論文選題志愿表,確定每位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 ?
3.4 建立以“本科生畢業論文任務書”為依據的質量監控機制?做好督促檢查工作以“畢業論文任務書”的形式,規定指導教師要從方法 ?理論 ?實驗數據和信息資料收集 ?統計分析 ?寫作等方面對學生提出要求,同時注意發揮學生的自身能動性 ?創新思維和個性發展;明確課題的目的 ?要求?研究內容 ?研究方法 ?進度安排 ; 界定指導教師的職責范圍,消除學生的過度依賴心理,迫使學生及早作好準備 ?任務書是師生完成畢業論文的行動綱領,是衡量畢業論文完成質量 ?取得成果好壞的重要文件,是檢查論文落實的依據,要求指導教師認真負責填寫 ?學院則以此作為督促檢查每位學生畢業論文落實及進展情況的依據,實施質量監控 ?
參考文獻
[1] 郭守軍,楊永利,張繼,等. 加強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J ] . 西北師范大學學報 ( 自然科學版 ) .
英文名稱:Journal of Experiments in Fluid Mechanics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空氣動力學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綿陽市
語
種:雙語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2-9897
國內刊號:11-5266/V
郵發代號:62-47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7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論文關鍵詞:規模效率,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
一、引言與文獻綜述
傳統的關于農業全要素生產率(TFP)的研究主要采取的是Solow(1957)余值法,即從農產出增長中扣除資本和勞動對產出增長的貢獻,從而得到全要素生產率[1]。但這種方法卻存在三個方面的缺陷:一是沒有考慮到技術無效率(TechnicalInefficiency)的情形;二是設定了農業生產的具體函數形式;三是Solow余值法不能將TFP增長進一步細化,從而使得TFP成了一個龐雜的概念。
受Debreu(1951)和Koopmans(1951)啟發[2] [3],Farrell(1957)首次將農業生產效率分解為技術效率和配置效率兩部分[4]純技術效率,Boles(1966) [5],Bressler(1966) [6],Seitz(1966)和Sitorus(1966)將Farrell的現代線性規劃方法應用到農業增長研究中[7] [8],最終啟發了以Charmes,Cooper和Rhodes(1978)為代表人物的數據包絡分析(DEA)的研究[9]。運用DEA方法測量農業TFP增長較之隨機前沿分析(SFA)方法有兩方面的優點:其一是不需要設定具體的農業生產函數;其二是無需設定技術無效率項(Aigner,1968)的分布函數[10]論文格式范文。
本文采用DEA方法,使用2001-2008年我國30個省(直轄市)的農業面板數據測度我國農業TFP增長,同時考慮不同省份之間勞動力異質的情形,筆者考查了人力資本存量的差異對各省份農業TFP及其構成的影響,并對影響的顯著性進行了假設檢驗。
二、理論框架與模型的建立
我們選用Malmquist生產率指數法(Fare et al,1994)來度量我國農業TFP增長[11]。令 X表示投入向量純技術效率,Y表示產出向量(可以是單一產出,也可以是多元產出),則產出導向型Malmquist生產率變化指數(Productivity Change Index)可表示為:
, (1)
其中
,(2)
,(3)
,(4)
,(5)
線性規劃(2)式中的距離函數和(3)式中的距離函數分別表示第t期和第t+1期的技術效率TE(Technical Efficiency),由Farrell(1957)對TE的定義可知,,即線性規劃(2)和(3)式中;對于線性規劃(4)式純技術效率,當技術進步時(生產前沿面向外移動),可能成立;同理,對于線性規劃(5)式,當技術退步時,可能成立。如果Malmquist指數大于1,則表示第t+1期農業生產較之第t期TFP增長,反之則TFP增長為負值。
為了更詳細分析農業TFP增長的原因,我們將Malmquist指數進行分解,得
,
其中TP表示技術進步,TC表示技術效率變化純技術效率,根據Banker,Charnes和Cooper(1984)提出的VRS模型(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Model) [12],我們將 TC分解為純技術效率變化(PTC)和規模效率變化(SC),則Malmquist指數可進一步分解為
, (6)
(6)式表明農業TFP增長來源于三個方面:純技術效率變化,規模效率變化和技術進步。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當農業生產向前沿面(Frontier)靠近時,會有利于TFP增長;產出彈性份額比其成本份額大的生產要素投入的增加也會帶來TFP的增長。由(6)式可知Malmquist生產率指數法比Solow余值法測度的TFP更有利于解釋農業增長的源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討論的TP是狹義技術進步,而非內生增長理論(Romer,1990)中的廣義技術進步[13]論文格式范文。
三、數據處理
本文選取2001-2008年我國30個省(直轄市)的農業面板數據(其中重慶并入四川計算)純技術效率,7種農業生產投入要素分別是: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業勞動力人口、農業用電量、化肥施用量、耕地面積、有效灌溉面積和人力資本存量。各個省份的農業實際總產出計算方法是:將每年的名義農業總產出以2001年為基期,按農業物價指數進行平減求得實際產出。
對于農業人力資本存量的度量大致有三種方法:經費投入法、產出法和平均教育年限法(舒爾茨,1988)[14]。本文采用教育年限法,用H表示人力資本存量,即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測度H的公式(劉純陽,2005)是[15]:
, (7)
其中表示平均100個農業勞動力中文盲或半文盲人口數;、、和分別表示平均每百個農業勞動力中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初中文化程度人口、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人口、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此處我們假定文盲或半文盲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年;假定小學文化程度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5.5年(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我國農村小學實行的是五年制小學義務教育,自1986年我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之后,農村開始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即小學學制為六年,由于原始數據沒有將這兩種接受不同學制的小學教育的勞動人口進行細分純技術效率,此處簡化處理,假定小學文化程度的農業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為5.5年);假定初中文化程度的農業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5年;假定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的農業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1.5年;假定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5.5年(由于原始數據沒有將大專、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文化程度的農業勞動人口進行細分,此處同樣采取簡化處理)。
每百個農業勞動力中各級文化程度人口數據來自于2002-2009年的《中國農村統計年鑒》;各省份的農業總產出、農業物價指數、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業勞動力人口、農業用電量(根據農村用電量按比例折算成農業生產用電量)、化肥施用量、耕地面積和有效灌溉面積來自于2002-2009年的《中國統計年鑒》(對于西藏不全的數據,采取移動平均處理)。
四、實證分析
表1和表2分別列出了考慮和不考慮人力資本歷年的Malmquist指數分解結果(表中各指數為30個省份所對應的指數的幾何平均值)。限于篇幅的考慮,文中沒有列出考慮和不考慮人力資本情形下30個省(直轄市)的Malmquist指數分解表論文格式范文。
表1: 考慮人力資本的Malmquist指數分解表(2001-2008年)
TC
TP
PTC
SC
TFPC
2001/2002
0.992
0.988
0.93
1.067
0.98
2002/2003
1.022
1.007
1.015
1.007
1.03
2003/2004
1.002
1.072
1.008
0.994
1.074
2004/2005
0.999
1.005
0.989
1.01
1.003
2005/2006
0.977
1.029
0.995
0.982
1.005
2006/2007
1.015
1.052
0.997
1.019
1.067
2007/2008
0.991
1.105
0.994
0.997
1.096
平均
1.000
1.036
0.989
1.010
1.036
注:TFPC表示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
表2: 不考慮人力資本的Malmquist指數分解表(2001-2008年)
TC
TP
PTC
SC
TFPC
2001/2002
0.976
1.009
0.988
0.988
0.985
2002/2003
1.095
0.945
1.038
1.055
1.035
2003/2004
1.096
0.977
1.02
1.075
1.071
2004/2005
0.974
1.028
0.992
0.982
1.002
2005/2006
0.992
1.012
0.98
1.012
1.004
2006/2007
1.111
0.962
1.026
1.084
1.069
2007/2008
1.003
1.098
0.994
1.009
1.102
平均
1.034
1.003
1.005
1.029
1.037
從表1中TFPC(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的數據可知,2001年至2002年,TFPC小于1,即農業TFP增長為負值,其他年份農業TFP增長均為正值,該結論與表2中不考慮人力資本的情形相同。但是,各年份農業TFP增長的比例在考慮和不考慮人力資本兩種情形下是不相同的。例如純技術效率,如果考慮人力資本,2001年至2002年,農業TFP增長為-2.0%;而不考慮人力資本時,TFP增長為-1.5%。表1和表2中的數據比較并不能說明人力資本對于30個省份的農業TFP增長的影響是否顯著。
為了進行顯著性檢驗,我們用30個省(直轄市) 2001-2008年TFPC的面板數據對下式進行回歸,
, (8)
和來分別表示考慮和不考慮人力資本的TFPC,為白噪音。如果在統計上顯著,則拒絕人力資本對TFPC沒有影響的原假設。同理(變量加標注 “H” 和 “L”來分別表示考慮和不考慮人力資本的情形),我們可以對下面的(9)、(10)、(11)和(12)式分別進行回歸,
純技術效率,(9)
, (10)
,(11)
, (12)
其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中的統計推斷可知,我們在1%的顯著水平拒絕人力資本對TC、TP、PTC、SC沒有影響的原假設;我們不拒絕人力資本對TFPC沒有影響的原假設論文格式范文。該結論與李谷成(2009)的研究結果有所不同(李谷成沒有對該影響進行顯著性檢驗)[16]。
表3: 參數OLS估計結果
原假設
參數
OLS估計
t統計值
決定
人力資本對TFPC沒有影響
0.002
1.147
不拒絕
人力資本對TC沒有影響
0.041***
7.374
拒絕
人力資本對TP沒有影響
-0.029***
-5.079
拒絕
人力資本對PTC沒有影響
0.169***
4.121
拒絕
人力資本對SC沒有影響
0.025***
3.413
拒絕
注:***表示在1%的顯著水平上顯著
五、結語
從2001年至2008年整個時期來看,歷年的農業TFP平均增長約為4個百分點,構成了我國農業增長的主要源泉之一。其中,技術效率的改善對農業TFP增長的貢獻最為突出,比歷年技術進步的貢獻平均高出了近3個百分點。從2005年開始我國農業生產的規模效率逐步得到改善,這可能與農業耕地的使用權在民間自發流轉有關。
不考慮各省份之間農業勞動力人力資本的差異會導致低估規模效率、技術效率以及純技術效率的改善對農業TFP增長的貢獻,同時也會高估技術進步對農業TFP增長的貢獻。因而我們在做農業增長分析時有必要將人力資本的因素納入分析框架之中。
參考文獻
[1]Solow, Robert.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Review of Economicsand Statistics, 1957, 39(1): 312-320.
[2]Debreu, G. TheCoefficient of Resource Utilization[J]. Econometrica, 1951, 9(7): 272-292.
[3]Koopmans, T. C.Activity Analysis of Production and Allocation[M]. New York: Wiley, 1951.
[4]Farrell,M. J.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957, 120: 253-281.
[5]Boles, J. N.Efficiency Squared-Efficient Computation of Efficiency Index[C].Proceedings ofthe Thirty Ni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Western Farm Economics Association,1966: 137-142.
[6]Bressler, R. G.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C].Proceedings of the Thirty NinthAnnual Meeting of the Western Farm Economics Association, 1966: 129-136.
[7]Seitz, W. D.Efficiency Measures for Steam-Electric Generating Plants[C].Proceedings of theThirty Ni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Western Farm Economics Association, 1966:143-151.
[8]Sitorus, B. L.Productive Efficiency and Redundant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 TraditionalAgriculture of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C].Proceedings of the Thirty NinthAnnual Meeting of the Western Farm Economics Association, 1966: 153-158.
[9]Charnes, A.,Cooper, W. W. and Rhodes, E.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makingUnit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78, 2(6): 429-444.
[10]Aigner, D. J.On Estimating the Industry Production Func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8, 58(9): 826-839.
[11]Fare, R.,Grosskopf, S. and Lovell, C. A. K. Production Frontier[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2]Banker, R. D.,Charnes, A. and Cooper, W. W. Some Mode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Management Science, 1984(30):1078-1092.
[13]Romer, Paul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12):71-102.
[14]舒爾茨.論人力資本投資[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8:121-154.
光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國際學術會議1997年8月26至30口在莫斯科召開來自22個國家的210多位科學家,分別在大會、分會和專題討論會上266篇。分會的主題是光學存儲和神經網絡,光學生物電子學和生物計算,光存儲機制和材料,計算機光學和衍射光學元件。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對信息的獲取、存儲、處理、傳輸與顯示的方法和技術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為滿足這些要求,在發展現代電子和電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同時,人們對光學信息科學與技術也有極大的興趣。這是因為,由光束、光波或光子作為信息的載體時,不僅信息容量大、傳播速度快,而且并行性高、互連能力強,存在著巨大的潛在優勢。在這次會議上,近三分之一的論文是關于光學存儲和神經網絡的。大會主席、俄羅斯科學院的A.IJ.Mik。!邊n院士在大會報告“全息存儲、現狀與預期應用”中綜述了俄羅斯以及國際上在這個領域的研究狀況。
在分會報告中也充分反映了這一領域非?;钴S。例如,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D‘Psaltis教授介紹了他們在一立方厘米大小的光折變品體中存人10()()0幅圖像的基礎上,所完成的小型化光學全息存儲器,引起與會者的極大興趣。該存儲器的存儲容量高達1TB(即10(j0GB),已接近實用化。由于是按頁并行存取信息,讀寫速率比現在的CDR()M高出2一3個數量級。人們認為這將是繼綜合孔徑雷達(光學信息處理)、光纖通信(信息傳輸)、光盤‘存儲)和激光打印機與激光電視(顯示)之后,光學信息技術的又一重大突破。義如,英國Heriot一wat:大學的B.Wherrett教授為解決芯片與芯片間通信速度瓶頸而設計的光互連靈巧像素陣列(SmartPixelArrays)。該器件的使用可使芯片間的數據傳輸速率超過1TBPs(即xTeraBit。perSeeond)。神經網絡方面的論文也很多,主要是關于神經網絡光電混合硬件系統和神經網絡模式識別方面的,這是神經網絡得以推廣應用的關鍵。筆者報道了基于液晶神經元陣列和光互連的神經網絡系統,受到會議的重視。該文除了和其他論文一樣在SPIE論文集上發表外,大會主席Mikealian院士還在會后通過e一mail要求我將該報告寫得更詳細些,在他所主編的國際學術刊物<()ptiealMemoryandNeuralNetworks》上發表。與光學存儲密切相關的領域是光存儲機制和材料研究,這個分會上發表的論文也占三分之一左右。
論文摘要:電力類高職學院學報具有自身的獨特性,應強調專業特色,文章對建設有電力特色的品牌學報進行探討。
隨著高職院校數的增加,高職學報數在不斷增加。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全國高職高專學報已有540余種,其中電力類高職高專院校學報僅12家。雖然大部分為具有雄厚基礎和實力的刊物,在各省優秀高校學報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但學報要想成為全國高職學報中的一朵奇葩、一個亮點,需進一步強調特色,全方位提高學報的質量,正確定位,不斷創新,將學報打造成具有電力學院特色的學報,才能成為精品學報、品牌學報。
1電力類高職高專學報有其自身的獨特性
1.1行業性
電力類高職高專院校通常是以工科為主,工、管、文、財等學科相結合的省屬普通高等學校,大多數學院隸屬于地方電力公司,業務上接受教育廳指導,其辦學指導思想主要是面向地方、面向電力行業,培養地方和系統內急需的應用型、技能型專門人才,直接為地區經濟建設服務。因此,學報應結合學院的辦刊宗旨,立足電力系統,使行業性成為學報的特色。
1.2應用性
本科高等學校學報通常把學術價值放在第一位,但高職學報應結合高職學院重實踐、重基本技能和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的辦學宗旨在重視學術價值、不排斥高尖技術外,更多要求是應用性,需要覆蓋面廣,兼容各門各類層次的適用技術,以便直接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當地政府決策服務。這一點無疑要成為學院學報的“重頭戲”,所以“應用性”是學院學報選題和欄目編排的重點。根筆者統計,在高職學院學報2006年自科版刊發論文中,應用技術方面的論文約占總數的75%,這個比例充分證明應用技術方面的文章在高職學報中占有的份量。以我院學報為例,2006年全年刊發的128篇論文中,電力系統、動力工程及電力發展論壇、電力企業管理類論文60篇,占總數的47%;在全年刊發論文的178位作者中,省內作者高達126人。學報的行業性、地方性可見一斑。
2求是創新,打造有電力特色的品牌學報
2.1設置特色欄目
我國現代著名的出版家鄒韜奮先生很重視報刊的個性和特色,他曾經說過:“沒有個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問題,發展就更沒有希望了”。鄒先生將刊物的個性特色提高到存在與發展的高度,并將特色作為衡量刊物力度的標志。一個刊物,尤其是學術期刊,應特別重視和倡導個性特色的形成。
電力類高職學報的辦刊宗旨是堅持為教學、科研服務,為電力行業的發展服務。要辦出自己的特色,學報自然科學版在欄目設置上緊緊結合學院所辦專業性質,突出技術應用性,要將電力工程、動力工程設為特色欄目;社會科學版將電力企業管理、電力發展論壇設為特色欄目。這些欄目是固定常設的,相應的稿源較豐富,且理論聯系實際,主要反映應用研究成果,有利于形成以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為重點的學術氛圍。這些欄目特色鮮明且獨樹一幟,讀者反響熱烈,論文的下載率和引用率較高。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電力行業與其他行業的關系日益緊密,因此有關電力供應、電力價格等敏感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電力類高職學報應考慮增加“電力市場”欄目,以適應電力發展的需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據筆者調研,目前該欄目在電力院校學報欄目中尚為空白。
客觀地分析,自2004年夏季的“電荒”波及到全國各行各業和人民生活后,未來的10年內電力這個原本應該提前出發的“先行官”,一定會邁開大步,奮力趕超至其他行業的前頭,以保證經濟的正常發展。
因此有關電力方面的各類政策性研究課題、技術類研究課題會很容易地得到資金贊助而獲得批準,自然也就有相當多的論文伴隨著課題的進展和完成而誕生。多發表與學報的專題化欄目選題一致、高級別課題類稿件,是擴大學報的社會影響和知名度,提高學報學術質量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在我國,專門設置與電力相關欄目的學報屈指可數,除幾所電力學院外,只有幾家綜合性大學學報刊登電力行業相關技術的論文,因此,學報設置如電力系統、電力市場、電力企業管理、能源動力工程等電力類特色欄目,將為廣大作者提供有選擇余地的、對口的園地。
此外,所有學報目前都設有教育教學欄目,筆者認為,高職學報應專設“高職教育理論與實踐”欄目,并作為特色欄目,及時將高職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最新成果刊發出來,以指導各高職院校的辦學實踐。高職院校從師資和科研能力等各個方面跟普通高校相比是存在相距,但在高職教育領域上大有文章可做。
因為高職院校培養的是技術型人才,高職院?!半p師型”的教師建制使教師的素質培養、教學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有獨特的地方,高職教育在高職學報上完全合適,也增強了高職學院特色。如果電氣學院學報設置該欄目,將在高職院校中樹立起一面旗子,既能對高職理論的發展作貢獻,又能將作者群和讀者群擴大到全國各地,可謂一舉兩得。
2.2發揮優勢,正確定位,文理分開
目前,所有的電力類高職高專學報,雖然側重于發表工科版論文,但事實上均為綜合版,即文、理兼顧。新聞出版總署《關于進一步調整高校學報結構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可適當發展高校專業性學術期刊[1],電力類院校學報應抓住這一機遇,抓緊策劃,對現有學報進行改造,文理分開,創辦社會科學版和自然科學版期刊。根據本院校學科的優勢,將自科版集中報道強學科的科研成果和教學經驗。文理分開后更能體現欄目特色同時縮短發表周期能對重大的吸引眼球的課題研究項目進行跟蹤報道這樣不僅及時將相關研究成果應用于實際工作,還能保持讀者對這些課題、對學報的興趣和熱情。
在近年來的全國高職高專學報評比中,《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浙江水利水電??茖W校學報》、《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沈陽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等電力類學報均獲得優秀學報的稱號,充分說明電力類高職高專學報的整體實力。如果電力類學報實行文理分開的辦刊模式,將會使社科版的文摘率大大增強,自科版的影響因子大大提高,從而使學報在界限分明的文科學報和理科學報評比中均能獲得更好的成績和名次。
2.3圍繞特色征集稿件
電力院校學報要圍繞特色征集稿件。社科版圍繞高職高專教育觀念改革、體制改革,教學體系、內容改革,電力企業管理、電力市場板塊;自科版圍繞水利工程、電力工程、能源工程、動力工程技術板塊;總之,只要充分體現高職高專院校學科建設特色,能讓讀者了解所在領域的研究進展,關注科研動態和研究的焦點,又能提供專業的知識積累的文章,都屬于學報征集的主力稿件范圍。2.4建立開放型編委會
編委會是學報編輯出版工作的學術指導機構,對學報編輯出版工作起指導、監督和咨詢作用。編委會的學術陣容、學術水平與學報的質量息息相關。
高職院校的學報編委會成員,大多是學校各部門負責人,雖然能勝任把握學報的辦刊宗旨,使學報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的任務;但在學報的學術研究深度和廣度、學術發展視野等方面尚需進一步加強,尤其是對與生產活動緊密聯系的高新技術發展動態把握不夠。根據高職學院的特點,應考慮增加編委會成員,從其他有關高校及科研院所和公司企業聘請知名的中青年學者和技術精英,組成陣容強大、學術造詣精深、學風嚴謹、緊隨現代科技發展的學報編委會,在這樣的編委會指導下,學報的水平會很快提高。
特色是質量的體現,但特色并不等于質量。學報質量的保證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其中編輯的責任重大。
編輯工作的本質是選擇,而選擇的核心是前沿性選擇,只有立足于科學前沿,才能準確地發現并選擇具有科學價值的稿件。因此,編輯首先應緊跟社會發展,緊跟科技發展,了解科學前沿動態。編輯既是雜家,也是專家,編輯應有一個主要專業方向,并融會貫通多門學科。對于高職院校的學報,學報依托行業,編輯應熟悉本行業的專業基礎理論,專業發展方向,才能保證特色欄目的質量。因此,筆者認為,高職學院教師提倡是雙師型的,高職學報編輯也應提倡是雙師型的。編輯是教師,能勝任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才能保證論文中基礎理論的正確性。編輯是工程師、經濟師、會計師……,掌握管理新理念和科技新技術,才能從眾多稿件中遴選出具有最新科技含量,對生產實際有指導推廣作用的好稿子。學報的特色是編輯們賦予的思想和文化內涵來體現的[3],學報上發表的每篇論文都傾注著編輯的心血。而高素質、雙師型、強陣容的編輯隊伍,是建設具有電氣學院特色的精品學報的基本前提。
3結束語
電力類高職高專院校在發展,院校學報也在發展。根據“與時俱進”的要求,及時調整學報發展的思路,深化學報改革,突出地區和專業特色,提高編輯素質,促進學報成為全國高職高專學報的品牌學報。
[參考文獻]
[1]劉自儉,胡菲,田振東.高職高專學報:歷史·現狀·未來[J].編輯學報,2004,16(3):331-332.
論文致謝范文一:
時光飛逝,轉眼四年緊張充實的大學生活就即將結束了。在這四年的時間里,我收獲很多,不論學習還是生活上?,F在即將結束這一切,我的心里雖滿是不舍但也充滿感激。在論文完成的此刻,特向所有關心過和幫助過我的老師同學及所有人表示由衷的感謝!
在這短暫的四年里,我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齊雁冰老師,在我人生最關鍵的時期得遇恩師是我的幸運。無論是在學習和生活中,齊老師都給予了我莫大的關心和幫助,并以其嚴謹的教學態度和寬以待人的作風影響著我。每當我在學習上倦怠的時候,齊老師都會督促和鼓勵我;在我遇到困難時,齊老師會悉心為我答疑解惑。我的論文是在齊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論文的選題、實驗設計、論文開題、發表期刊論文以及畢業論文的撰寫,都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值此論文完成之際,謹向齊老師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謝!
感謝常慶瑞老師,常老師以其嚴謹的治學態度、淵博的學識和對教育事業的熱情感染著我,讓我懷著無限的激情面對我的科研生活!
感謝師弟楚萬林、師妹蒲潔在我生活和實驗中給予的關心和支持!
感謝論文實驗開展過程中,實驗室各位老師在實驗儀器和測試過程中給予我的方便和指導!
感謝劉夢云老師在我的導師出國學習的這一年里給我的幫助與支持!
回首四年的本科生涯,有那么多的老師和同學給予了我幫助,有太多太多的人需要感謝,感謝劉京老師、陳濤老師、高義民老師,感謝學院田宵鴻老師、楊巖榮老師、任曉萍老師、哈力娜老師、李景林老師等,在我學習和科研等各方面為我提供的幫助。
感謝同門和舍友在我生活和學習上給予的幫助和關心!
最后特別感謝在二十多年求學路上默默支持和辛勤付出的父母!
論文致謝范文二:
在這四年本科學習接近尾聲時才能深刻體會到時間的飛逝,在家鄉四年的學習生活使我受益匪淺。經歷大半年時間的磨礪,本科畢業論文終于完稿,回首大半年來收集、整理、思索、停滯、修改直至最終完成的過程,我得到了許多的關懷和幫助,現在要向他們表達我最誠摯的謝意。
衷心感謝我的導師胡毅夫教授,胡老師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認真勤奮、不知疲倦的工作作風,思維敏捷、銳意創新的研究風格以及對科研的執著追求都將使我終生難忘,時時鞭策我努力工作。
衷心感謝彭述權老師、樊玲老師,彭老師學問扎實、思維開闊、治學嚴謹且具有創新精神,在試驗研究上的認真和細致讓我肅然起敬,在理論分析上的高屋建瓴讓我欽佩;樊老師在試驗方案和現場給我們的很多建設性的意見讓我們的試驗柳暗花明,讓試驗順利開展。
感謝和我一起做試驗的塔里木大學的王強、馬光誠同學,感謝所有在我科研和生活中給我關懷和幫助的老師和同學。
感謝我的家人,一路走來,謝謝你們對我的支持、包容和激勵。是你們熱切的期盼和溫馨的鼓舞讓我有了不竭的動力,勇往直前。
感謝我的同門師兄弟馬元軍、烏青松、馬莉、謝小明等。難忘四年與大家的朝夕相處,那些曾有過的爭執與歡笑,并肩奮斗與酣暢對飲以及汗灑疆場的意志與酒入愁腸的情誼,都是一生中最美的回憶。同學志四海,天涯猶比鄰。分別的日子里,青春永不散場。
紙短情長,想要說的太多太多。
這一次轉身過后,我們又踏上了新的航程。人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重逢只為了不期而遇或相約而至。前路漫漫,大家且行且珍重!
本科畢業論文致謝范文三:
首先我需要感謝原立峰老師兩年多來在學術、技術上給予我的指導和幫助。本文的研究工作從開始構思到論文撰寫,從起初的基礎資料的搜集、實驗數據的獲取、到模型的建立、軟件系統的設計以及搭建;從開題報告到論文結構的設計、論文的寫作和修改、到最后的定稿,原老師一直都在指導和幫助我。而這四年來,老師給我提供了不少學習實踐的機會,是我成長了很多,在老師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包括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這些都使我終生受用不盡。在此,對老師表示深深的敬意感激。
感謝那些在論文技術上給予大力支持的朋友們,感謝博客園的MrBright先生對于我在圖層技術的指導。感謝ESRI公司的靈鶴、老楊先生,他們的技術帖子和技術群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感謝CSDN的GIS專家的暖楓無敵先生在工作之余還和我一起探討WebGIS建模調用技術。感謝Silverlight專家sne先生,在數據傳輸方面給予的技術指導。感謝那些和我熱烈探討WebGIS技術,將論文系統變得更加完善的GIS同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