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1 20:17: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職工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情緒耗竭是指后勤職工在后勤工作中的內心感受與自我的情緒表達總是處于一種背離及由于受工作壓力影響而表現出來的情緒資源過度消耗的狀態,其中精疲力盡、對事物認識的負傾向以及對工作冷漠、厭倦和低成就感,是工作倦怠的焦點及最關鍵最核心的成分.情緒時刻作用著人的心理生活,它是檢驗生命過程,檢驗苦樂安危最敏銳的標尺,任何特定活動領域的經歷與變化,都能夠產生適應或者不適應的情緒反應.銀行后勤工作是一項事關銀行系統整體發展的重要工作,伴隨著銀行事業的發展,對后勤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最大限度地發揮后勤的作用被提到了新的高度.然而,后勤服務作為一種為機關提供保障服務的特殊職業,由于其工作職能上的多學科、多專業,以及工作性質上涉及面廣、時間不確定與工作難度較大的特點,經常為完成工作任務早出晚歸,節假日時間經常被擠占,甚至在遭遇誤解、飽受委屈的時還要保持敬業姿態,積極達觀而堅守初衷.因此,后勤職工就不可避免地會將心中的煩惱與不快帶到工作中,導致身心負擔加重消耗更多的心理能量,長期的心理耗竭狀況給后勤工作和后勤職工的健康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隨著市場競爭的日漸加劇,銀行業在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后勤職工的工作壓力將會越來越大,如果情緒失調問題長期積壓得不到解決,將導致越來越多的情緒耗竭問題,后勤職工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嚴峻的挑戰.產生這些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有:
1.1外在因素的影響
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自身價值被人認可,尤其是得到領導者的肯定,由此來證明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后勤職工同樣如此,隨著銀行業的改革發展,要求后勤工作必須具有較強的責任和服務意識,后勤職工必須以高度的全局意識認識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時時刻刻以較高的起點和較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實現“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爭當崗位標兵和崗位能手”的目標.后勤職工所承擔的工作與原先相比無論在質上還是在量上都在逐漸加重,導致壓力感逐漸增強.另外,工作得到領導與同事的贊許、肯定或工作職級與職稱的晉升、同事間人際關系等,都能夠激發后勤職工工作的積極性或誘發不良的心理情緒.而外部環境與內心體驗較大的差異性,正是導致后勤職工情緒資源過度的消耗,逐漸形成負性情緒,直接影響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重要因素之一.
1.2內在因素的影響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后勤職工的自我效能感是其對自我能不能成功完成某一項工作任務的主觀判斷,而影響其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包括自我成敗的經驗和歸因的方式.如果后勤職工確信自己有能力進行工作并能夠應對完成工作任務所帶來的壓力,他就會產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感,積極地從事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夠正確對待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壓力,通過工作成就獲得積極成功的情感體驗,從而有效排除焦慮和抑郁,強化自信,形成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自我效能感與后勤職工的情緒耗竭呈負相關.自尊作為一種良好的健康心理,是個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所獲得由肯定的自我評價所引起的自重和自愛,是使個體追求不斷向上和發展的原動力,自尊使個體既不會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和侮辱.具有較強自尊心的后勤職工表現出極強的對情緒進行精確分類的能力,既能夠積極努力增強和延長積極的情感,又能夠啟動有效的方法拒絕、限制或者抵消消極的情緒.相反,低自尊的后勤職工就不太擅長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與較高自尊的后勤職工存在著認知和情感體驗方面較大的差異性,低自尊則常常使其在成功事件之后產生更多的焦慮情緒及對自我認知的懷疑.由此可見,后勤職工個體的自尊水平越高,工作倦怠的水平就越低,情緒耗竭發生的幾率就越?。畡訖C強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后勤職工的情緒.人的認知活動及其行為,不僅僅受情緒的影響,而且是在動機的支配下進行的.動機是一個人的內部動力過程,使人的活動朝向某一目標.例如后勤職工期望在工作部門享有一定的地位,這種動力就會推動他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后勤職工的工作動機不但直接影響著工作效率,而且直接影響著身體健康,因為它能夠通過調節工作倦怠對人的影響降低情緒耗竭程度.
2注重后勤職工情緒管理的方法
個人因受社會、生活、工作等適應能力的影響,其情緒也表現出積極與消極的不同狀態.根據心理學家的情緒管理理論,情緒管理是一個人對誘發事件的感知、評估和由此引起的以此情緒體驗為基礎而產生的新的情緒體驗以及如何表達的過程.集中反應出一個人為適應社會現實環境,有針對性、科學地轉變與適應的過程;一個人為實現某一既定目標而采取的有益于生存、有益于發展的個體的內外活動過程;一個人對自我情緒認知和監控、識別、調節與適應等的情緒智力水平.銀行后勤工作的服務性質表明它是一種典型的情緒性工作,所以,情緒表達的結果直接制約或者影響著后勤工作績效水平和后勤工作目標的實現.提高后勤職工的情緒管理水平,既有利于后勤工作目標的實現,而且能夠有效提高后勤職工的工作生活的質量水平.所以,在管理工作中,制度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在重視人性管理的同時融入情感管理,通過營造一個既有嚴肅規章制度又有重人情溫馨的和諧氛圍,才能夠不斷增強后勤職工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促進其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逐步掌握科學的情緒管理方法,更加有效地積極進行情緒調節,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管理工作發揮最大的效能作用.
2.1必須將人本管理理念落實在管理實踐中
“以人為本”是情緒管理的核心.在后勤管理工作實踐中,堅持人本管理理念就要重視后勤職工的根本利益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后勤職工的生命、人權和尊嚴等,賦予他們更多的自,建立科學公平實效的評價機制.善于營造一種富于感彩的文化氛圍,不斷提高后勤職工的情緒管理水平,不斷增強其自信心與職業責任感,為后勤職工自我價值的實現提供充分的機會和平臺,使后勤職工在職業工作中不斷改變自己的地位和命運,促進后勤職工全面、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2.2后勤管理要注重情緒管理與制度管理相結合
在論述黨的管理中就強調,要注重制度管理中發揮制度的剛性作用與人性化管理中情感的柔性作用相結合.在強調規范化管理的基礎上,既注重抓建設與細化規章制度,又注重抓制度的落實與過程效果的跟蹤了解.既然后勤管理的主要對象是活生生的后勤職工,那么后勤管理的本質就是充分調動后勤職工的積極、主動性,所以后勤管理僅僅依靠剛性的制度和硬性的控制,強調人的服從與遵守,很難取得管理工作成效、達到管理目的.這種長期忽視管理對象情感和發展需要的管理手段,極容易導致被管理者的厭惡甚至抵觸情緒,反而對管理麻木不仁.鑒于制度管理的局限性,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就必須注重后勤職工的情緒管理,力求使管理工作中的人性與理性達到有機的融合,以此達到使后勤職工心悅誠服的目的,發揮后勤管理工作的最大效能.
2.3在管理中處理好情緒管理與情感需求的關系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性的解放,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日益凸顯,同時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一個凝聚、團結、向上的集體是由全體成員以情感為紐帶而形成的.以“用情感管人”為紐帶,注重將情感管理融入管理的方方面面體現了現代管理的科學理念.現代管理應當記取春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對待馮的做派上得到教益,積極了解后勤職工產生負面情緒的根源,并善于疏導化解.積極了解后勤職工的所思所想和所需所盼,積極營造思想溝通、感情交流、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積極進取的工作環境,讓后勤職工在感受積極的情緒體驗和積極有意義信息的同時,將情緒特定的組織規范內化為自我的成就目標,進而在后勤工作中表現出組織所期望的情緒,實現情緒管理的有效性.
2.4為后勤職工提供干事、創業、發展的平臺
根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五層次理論,銀行后勤職工同樣期盼自己能夠有所成就,由此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進而通過實現自我的理想與抱負體驗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所以,后勤管理應當以“用事業留人”為根本,積極為后勤職工的進步成長創造條件、提供干事、創業、發展平臺.在情緒管理中,一方面注重后勤職工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的提升,積極提供政策支持與幫助.另一方面通過切實可行的激勵措施,注重以評價后勤職工在公司特定環境之下所表現的情緒狀態與情緒行為是否符合公司要求為標準,設計與制定滿足后勤職工升遷的途徑和機會.只有了解后勤職工藏在內心深處的想法,讓其選擇自己喜歡和有目標的工作,使其職業愿景與銀行業的發展緊密相連、共同成長,不斷強化后勤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和提高后勤職工的職業榮譽感和職業責任感.
2.5提高后勤職工的情緒管理能力
為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經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教育司批準立項,自2001年2月至8月在全國范圍內對廣播電視系統職工進行了體質與健康情況調查。此類關于廣播電視工作者體質與健康的調查自建國以來尚屬首次,這也是對我國成年人體質監測工作的完善和補充。通過本次調查全面準確地掌握了我國廣播電視系統職工的體質與健康情況,經過統計研究發現了廣播電視工作者這一職業群體在體質與健康方面存在的共性和特性,獲得了客觀準確的第一手資料。此次調查結果可以為廣播電視系統全面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提供決策依據,為科學指導廣電系統職工開展體育鍛煉提供指導和幫助,為廣播電視工作者增強體質保持健康提供可靠的參考信息。
2.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2.1研究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和數理統計法。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樣的原則選自全國廣播電視系統19個省市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的在職職工。
2.2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樣本數量:共發出調查問卷700份,收回有效問卷659份,回收率為94.1%,在659份有效問卷之中男性294人,占44.6%,女性365人,占55.4%。學歷構成;研究生及以上18人,占2.7%,大學本科171人,占25.9%,大專426人,占64.6%,高中28人,占4.2%,其他16人,占2.4%。年齡構成:最低年齡18歲,最高年齡57歲。職務構成:編輯174人,占26.4%,記者159人,占24.1%,技術人員137人,占20.8%,節目主持人與播音員153人,占23.1%,行政管理人員68人,占10.3%,其他33人,占5.0%。樣本覆蓋區域范圍:樣本選自北京、重慶、廣東、河北、河南、內蒙古、黑龍江、遼寧、山東、山西、江蘇、福建、安徽、四川、寧夏、甘肅、江西、湖北和湖南等19個省市自治區,覆蓋中央臺、北京臺、鳳凰臺及省市地縣廣播電視系統的各級廣播電臺和電視臺。
3.結果與分析
3.1我國廣播電視工作者健康情況調查與分析
3.1.1健康總體狀況與患病情況,被調查者對自身健康總體狀況進行的自我評價共設有4個等級,調查結果的排序為:①良好65.0%,②一般20.7%,③優13.6%,④比較差0.8%。評價結果表明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表示滿意,優良率達到78.6%,其余21.5%的人認為一般和比較差,這可能是因為患有某些疾病或對自己健康狀況的某些方面不太滿意造成的,這些問題在下面進行的關于患病情況的結果分析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對目前患有疾病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患病率的前5位是:①胃病31.7%,其中1.2%很嚴重;②職業病23.0%,其中1.5%很嚴重;③心臟病4.6%;④高血壓2.9%;⑤肝病1.9%?;疾∏闆r的調查結果表現出三個顯著的特征,其一是患病率前5位的排序與1995年全國職工體質調研中的同類結果對比存在很大差異,位居全國職工患病率前兩位的心臟病和高血壓病在本調查中排位第3和第4,位居全國第3位的職業病在本調查中排位第二,在全國排位很低的胃病居于本調查結果之首位,這種位置的變化形成的患病情況差異是很大的。其二是各項疾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全國調研結果的水平,如全國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患病率均為2.1%,肝病的患病率為0.8%.,本調查這三類疾病的患病率分別為4.6%、2.9%和1.9%,分別高于全國水平2.5、0.8和1.7個百分點。其他疾病的具體數據對比略。其三是胃病和職業病患病率之高及其排列在本調查結果中第一第二的位置,使廣播電視工作者的患病狀況帶有很顯著的職業特征。由于工作緊張壓力大、工作時間無規律等原因造成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缺乏規律是廣播電視工作者中比較普遍存在的現象,因而導致胃病和職業病居于患病率之首。綜合上述特征可以看到,對廣播電視工作者健康產生主要影響的疾病不僅是帶有很強職業特征的胃病和職業病,心血管疾病和內臟器官的慢性疾病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3.1.2本次調查對影響健康的正負兩方面因素進行的調查,分別列出了7項內容,現將統計結果排在前5位的原因進行對比分析,見表1。
表1影響健康正負因素調查結果對比
排位對健康造成損害的主要原因%保持與增進健康的主要途徑%
1缺乏體育鍛煉57.2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74.4
2缺乏充足的睡眠與休息53.0正規生活方式的改進與養成69.8
3工作壓力大難以適應28.4提高對工作和生活的適應能力37.2
4吸煙20.9戒煙或減少吸煙30.0
5疾病12.3增加食品營養26.7
從表1的對比中看到,正反兩種因素調查統計結果前4名排列順序與涉及內容完全相同,說明被調查者在主觀上對影響健康的因素有著清晰一致的認識,結合本文3.1.1關于患病情況的調查統計結果所顯示出同類現象,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廣播電視工作者這一職業群體在健康問題上存在著比較顯著的共同性和職業特征。因此改善廣播電視工作者的身體健康狀況應考慮到這種職業群體的共同性和職業特征,針對與其相關的主要因素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即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1.3對健康內涵的認知程度的調查?,F代健康觀念認為人體的健康應該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三方面的內容,一個健康的人應在這三方面達到相對穩定、均衡、協調的狀態。對這種現代健康觀念的認知與認可程度反映出一個人的健康觀是否正確和全面。本次調查針對現代健康觀念的三方面內容提出問題,調查結果的統計數據反映出對這三方面內容的認知與認可程度如下:①生理因素:身體健康無疾病86.2%,②心理因素:精神狀態和精神面貌85.3%,心理狀態和控制心態能力73.4%,豐富的情感生活45.1%,③社會生活適應因素:對工作和生活環境的適應能力63.1%,社會交往能力38.8%。從上述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對于健康內涵的三個方面,最受重視的是生理因素,其次是心理與社會因素,在心理與社會因素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是情感與社會交往這兩方面的需要。
3.1.4關于健康控制意愿的調查,在本次調查中,采用Wallston和Saltzen編制的多維健康控制源和體重控制源量表(該量表來自Robinson、Shaver、Wrightsman主編的《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一書,本調查未做任何修改),對有關健康與體重的控制信念進行評,以此來分析人們的主觀意識對健康的控制和影響。多維健康控制源量表包含內向健康控制源(內控),有權他人健康控制源(外控)和機遇健康控制源(機控)三部分內容,每部分的評價得分介于6分至36分之間,得分越高表示越趨于同意。體重控制源量表包含內向健康控制源(內控)和有權他人健康控制源兩部分內容,總計得分介于4分至24分之間,得分低表示內控意愿強烈,得分高表示外控意愿強烈。傾向于內控表示受個人態度觀念影響較大,傾向于外控表示受社會公認的規范與信念影響較大,而傾向于機控表示受到偶然性因素的影響較大。本次調查結果見表2和表3。
表2多維健康控制源調查結果對比表
內控外控機控
得分標準差得分標準差得分標準差
本次調查23.365.4217.104.9113.764.66
參考標準265205.5156
表3體重控制源調查結果對比表
平均得分標準差
本次調查10.473.99
參考標準7.633
本次調查結果從總體上看各項得分均低于參考標準得分,但差距幅度不大,只有2.2-2.9分左右,且各項的差距較為均衡,這可能是國內調查與國外調查之間存在的觀念與理解上的差異所造成的。因此可以說本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可比性。從表4中列出的各項得分情況來看,內控意愿強于他控和機控意愿,這種結果說明廣播電視工作者總體而言對健康控制主觀意識較強,受個人主觀意識、觀念和價值觀的影響較大,超過了外部社會規范、社會觀念和偶然性因素的影響力。表4中關于體重控制源的調查結果說明對于體重的控制從總體上講是傾向于內控方向的,但得分高于參考標準分2.84分,反映出其內控意愿不是很強烈,稍低于平均標準,這種得分情況表明廣播電視工作者群體比較注重自己的體重與體形的控制。主觀上控制體重的意愿受其個人態度的影響稍大些,但同時也比較注意社會壓力和輿論的影響。
[page_break]
3.2.我國廣播電視工作者參加體育鍛煉情況調查與分析
3.2.1調查結果表明,參加體育鍛煉者以增強體質為主要目的,同時其目的的指向呈現多元化現象。在確定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時,有59.5%的人是為了增強體質,有44.2%的人是為了消遣娛樂,有25.2%的人是為了健美減肥,有10.2%的人是為參與社交,以治療疾病和參加比賽為目的的人所占比例極校
3.2.2按照我國1997年制定的體育人口統計標準,即鍛煉次數、時間和強度三項要求來衡量,被調查者中每周參加3次以上體育鍛煉者占17.5%,每次鍛煉時間達30分鐘以上者占35.7%,鍛煉強度在中等強度以上者占53.8%,因此在廣播電視工作者中體育人口的百分比高于全國體育人口百分比15.46%2個百分點。但是有60.5%的人只是偶爾參加體育鍛煉,還有6.5%的人完全不參加體育鍛煉,二者相加達到67%,這是相對薄弱的部分,應當引起注意。
3.2.3關于參加體育鍛煉的形式和時間,據調查結果顯示進行體育鍛煉的具體時間53.9%選擇晚上,40.7%選擇早晨,30.1%選擇下午。在業余時間自發地參加體育鍛煉者達到87.4%,大大高于1997年國內同類指標的調查結果水平,這說明參加體育鍛煉者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很強。在進行體育鍛煉時有54.8%的人選擇與同事和朋友一起鍛煉,有46.1%的人選擇個人單獨鍛煉,有26.4%的人選擇與家人一起鍛煉。這種鍛煉形式的選擇情況說明被調查者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僅僅局限于個人健身行動,而是把體育鍛煉看做是健身、休閑、娛樂、社交于一體的綜合行為。
3.2.4進行體育鍛煉主要場所的選擇呈現多元化。(略)
3.2.5用于體育器材、體育服裝和體育鍛煉等方面的體育消費情況。(略)
3.2.6選擇體育運動的項目和類型。(略)
3.2.7據調查結果表明,在影響參加體育鍛煉的諸多原因之中,工作忙沒有時間是首要原因,占59.0%,有37.0%的人認為自己工作忙,經常需要加班到深夜。第二位原因是惰性大,不愿意參加占30.3%,第三位原因是缺乏體育鍛煉場地占22.0%。其他諸原因依次排列為:沒有興趣10.8%,缺乏技術指導9.9%,家務重沒有時間8.0%,缺少經費7.3%等。
3.3我國廣播電視工作者生活和休閑方式情況調查與分析
3.3.1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關于日常生活中個人作息時間的情況,49.5%比較有規律,38.0%不太有規律,7.5%完全沒有規律。造成作息時間無規律的原因,第一位是工作忙需要經常加班到深夜占37.0%,第二位是個人生活習慣占35.4%,第三位是工作時間無規律占33.1%。上述結果顯示出,有近一半的人員作息時間不太有規律和完全沒有規律,導致這一情況發生的原因70.1%是源于工作,這可能是由于廣播電視工作的特殊條件和要求造成了這一較特殊的現象。毫無疑問,這種現象對于廣播電視工作體質和健康的影響是很大的,應當引起我們的關注。
3.3.2不良生活嗜好情況。在本次調查中,吸煙者所占的比例為24.2%,其中每日吸煙量10支以下和10支到20支這兩種情況均分別達到44.6%,每日20支以上的為10.8%。據國家體育總局的《中國社會體育現狀調查結果報告》顯示,我國城鄉居民中有吸煙習慣的占31.3%,吸煙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公民健康狀況的主要不良生活方式,成為我國面對的最嚴重的健康問題。
3.3.3余暇時間與休閑方式。(略)
4.問題與建議
4.1問題
(1)本次調查中采用《中國成年人體質測定標準》中設定的克托萊指數評價法和身高標準體重評價法對身體形態進行評價與篩查,兩種方法均發現男子組中超重與肥胖的比例分別達到18.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是廣播電視工作者在身體形態和身體充實度方面存在的問題。
(2)職工患病情況表明,胃病和職業病位于前兩名且患病率很高,致病原因是工作緊張無規律等職業特點,這是具有廣播電視工作職業特色的患病特征。其他疾病如心臟并高血壓和內臟器官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些現象使我們有理由對廣播電視工作者的健康狀況表示擔憂。
(3)按照我國體育人口統計標準,在職工參加體育鍛煉的問題上存在有薄弱環節。有60.0%的人只是偶爾參加體育鍛煉,還有6.5%的人出現體育鍛煉中斷的現象。因此缺乏體育鍛煉是影響廣播電視工作者體質與健康的首要因素。
(4)因工作忙沒有時間是影響參加體育鍛煉的首位因素,也是影響廣播電視工作者體質與健康的重要因素。因工作時間規律性差而造成不良生活方式是廣播電視工作者在生活與休閑方面存在的重要問題。
(5)主觀認識與實際行動相脫節是廣播電視工作者進行體育鍛煉時的主要表現,在調查中絕大多數人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增進體質與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同時也有大多數人在實際行動上只是偶爾參加體育鍛煉或者完全中斷體育鍛煉。
4.2.建議
(1)要在廣播電視工作者中倡導樹立正確的現代健康觀念,除了重視患病情況之外,還應注意現代健康觀念中所包含的心理、情感與社會生活環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因素,用正確的現代健康觀念指導規范個人行為。
(2)大力宣傳減少吸煙,去掉不良生活嗜好,提高對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的適應能力,養成正確的生活方式等等,這些是提高生活質量,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重要措施。
(3)建議廣播電視系統的領導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重視廣播電視工作者的體質與健康狀況,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開展各種體育鍛煉,同時在客觀上對職工體育鍛煉提供指導和幫助,在實際操作中完善職工體育鍛煉場地器材設備等各方面的客觀條件。
(4)建議長期開展對廣播電視系統職工體質與健康狀況的監測工作,落實《全民健身計劃》和實施成年人體質監測制度,對廣播電視工作者體質與健康狀況進行長期的追蹤調研,以利于有的放矢地提高職工體質與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①盧元鎮:《體育社會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②Robinson,Shaver,Wrightsman:《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遠流出版社,1997年版
③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中國成年人體質測定標準指南》,中國標準出版社,1999年版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總局:《1997年中國成年人體質監測公報》,《體育科學》1999年第19期
⑤江崇民等:《1997年中國成年人體質監測結果的分析與研究》,《體育科學》1999年第19期
⑥于道中:《中國職工體質調研報告》,《福建體育科技》1997年第16期
⑦于振峰等:《對我國體育消費現狀的研究》,《體育科學》1999年第19期
論文關鍵詞:縣級供電企業,線損管理
當前,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供電企業的經營難度不斷加大,利潤空間也愈來愈小,在這種嚴峻的形勢面前,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迎接挑戰,求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確實需要深思熟慮。而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我們深深感悟到,抓住線損管理不放松,深挖內部潛力,向管理要效益,向線損要效益,這是供電企業必須長期堅持的戰略定位,這也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
線損是供電企業管理的關鍵環節之一,線損管理是否到位,線損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一個供電企業的管理水平。但是,究竟怎樣才能管理好線損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企業管理論文企業管理論文,借用現代的經營管理理念,提出線損管理的"九招法",以求同行之間互相交流、學習探討。
一、目標分解法
目標分解法是當前許多縣級供電企業在實施線損管理過程中,正在運用并且已被實踐證明了的一種極其有效的管理方法。其具體操作程序是企業在確定年度總的線損目標之后,再將總目標層層分解,具體落實到每個供電所和每條線路,供電所再將自己的子目標分解到每個配電臺區和職工,這樣便形成了個個肩上有擔子,人人頭上有指標的良好格局,從而激發每個供電所和每個企業員工都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工作。但在制定目標和分解目標時,企業的決策者要注意把握一個度,對指標的制定要實事求是、科學合理,既不能脫離現實憑空臆造,使目標可望而不可及,也不能無原則地降低目標而影響員工的進取精神。要在認真研究參考歷年數據的基礎上,對目標進行科學的測算,真正做到切實可行,才有可能實現企業和員工雙贏的目的。
二、考核獎懲法
考核獎懲法首先要制定嚴格科學的考核標準,要設立專項的線損獎勵基金,加大對線損的獎懲力度??h局每月要對每條線路的線損情況進行計算考核,看各供電所的線損指標是否完成,然后依據考核標準,對完成線損指標或超額完成指標者給予獎勵,對未完成線損指標者給予經濟處罰。對供電所來講,也可以把線損考核延伸到每個農電工身上,看其所管轄的線路和臺區高低壓線損指標是否完成,并酌情進行獎罰。在考核過程中,作為企業的考核者要認真負責,公正無私,賞罰分明,決不能敷衍了事,含乎塞責,如果對考核不認真,也就失去了考核的意義。
對以權謀取個人私利,以及由于自身技術低下素質不高,在實際操作中造成計量事故,或為竊電者留下可乘之機,給企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者,要嚴格按照企業的規定進行責任追究雜志鋪論文開題報告范例。該處分的進行嚴肅處分,該免職的予以免職,該經濟賠償的進行經濟賠償,只有嚴格的考核獎懲,才能保證各項制度順利推行。
三、月度分析法
月度分析法就是縣局每月要定期召開一次線損分析會,對逐條線路的線損進行認真研究分析,及時掌握全局的線損情況。在召開線損分析會時,各供電所長事先要拿出自己所管轄線路的月度線損分析報告,在會上一一發言企業管理論文企業管理論文,讓大家品頭論足,各抒己見,共同探討。對于線損高的要認真查找原因,對癥下藥,提出下一步解決的辦法;對于線路運行良好,線損穩中有降的線路,要善于總結經驗加以推廣,以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之目的。分析會結束后,職能科室要寫出月度線損分析綜合報告進行存檔,在下一次線損分析會上進行對照檢查,看其措施是否落實,線損是否降了下來,是否收到了預期效果。
四、計量集權法
電力計量是線損管理的核心部位,計量表就好像在商品買賣交換過程中的秤,應該保證準確無誤。對于供電企業來講,如果計量表失去準確性,或者是竊電者蓄意在計量表上做手腳,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也就會導致線損的升高。所以,在計量上要采取統一集權的管理辦法。首先,要把好計量表的校驗關,計量表要由具有校驗資質的部門校驗,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從事電力計量表的校驗業務。其次,對每個配電臺區的計量箱鑰匙要由專人管理,管理者對企業要絕對的忠誠,不得有絲毫的貪心和私欲。農村低壓客戶也應如此,要由對工作高度負責的農村電工來統一管理鑰匙,任何私人不得干預。否則如果計量箱的鑰匙分散管理,一旦遇到個別私欲膨脹者,他們就可能乘隙而入,采取不正當手段來竊取電能,造成電量流失、線損升高。所以,對于計量管理要慎之又慎,必須采取集權管理方為上策。
五、經濟運行法
供電設備的經濟運行是降低線損的又一有效手段。經濟運行是指設備的最佳運行狀態,即在這種運行狀態下能夠產生最佳的經濟效益,也就是說要設法盡可能地減少有功、無功損失。供電設備的經濟運行包括供電企業的這樣幾個主要環節。一是電力調度中心。調度要以調出效益、降低線損為基本原則,準確掌握負荷的變化情況,制定科學經濟的電力運行方案。同時在電力設備需要維護檢修時要統一合理安排,盡量避開用電高峰,盡量減少停電次數和停電時間,以此來減少損失、增加供電量。二是變電所的變電運行人員,要及時掌握變電設備和線路的負荷變化以及功率因數高低情況,合理投切電容器,盡量使設備處于經濟運行狀態。三是供電所的管理人員,要對每個配電臺區經常進行巡查,特別是對那些野外抗旱變壓器,一旦抗旱結束要立即停運企業管理論文企業管理論文,防止空載運行。四是要對那些"大馬拉小車"的變壓器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不要因容量的不合理配置而加大電能的無效損耗。
六、消缺補漏法
供電企業不同于其它企業,其設備分散點多線長,一個縣級供電企業大都管轄著數以千計的變壓器和不同電壓等級的線路,這些設備大都分布在野外,跨越田野村莊高山叢林,管理起來十分不便。但是,如果因此我們忽視了管理檢查,有些線路和臺區設備就有可能因出現缺陷而造成電量損失。所以,作為供電企業要加強這方面的管理,按照設備規程的要求,經常組織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配電臺區進行檢查,對線路進行巡視,尤其是要加強夜間巡視,一旦發現哪些地方出現漏電現象,就要及時對設備進行消缺處理,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線路線損的加大。
七、摸底排查法
摸底排查法是我們在降低線損過程中一種最直接、最簡單,也最易生效的辦法雜志鋪論文開題報告范例。作為基層供電所的管理者,必須對自己所管轄的臺區和客戶情況有一個最真實的了解掌握,對每個臺區每個客戶的用電負荷都要了如指掌、胸中有數。一旦線損升高,我們就可以通過每個客戶的月度電量的增減幅度,對問題的出現有一個較為準確的判斷,從而進一步深入細致地對客戶進行摸底排查,通過摸底排查能夠有效地控制個別欺騙瞞報截留電量現象,同時也能查出許多隱蔽較深的問題。沁陽曾有一條10千伏線路線損一連幾個月居高不下,為了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我們專門組織人員對這條線路每個客戶的計量進行了細致排查,在排查中不放過任何一點可疑之處,最后經過檢查發現一個用電負荷比較大的客戶計量裝置的互感器實際倍數與銘牌不一致,在每月計算電量時少算二分之一的電量,問題找到以后,這條線路的線損很快降了下來。在我市還有這樣一個事例,有一個村莊前幾年低壓線損非常高,有時高達50%之多,前年新的所長上任以后,組織二十余名農電工對該村莊一家一戶進行突擊排查,結果全村有四分之一的客戶計量表未向供電所上報,而被該村的電工截留下來,問題澄清后,局里對這名電工進行了嚴肅處理,并追補了電量,該村的低壓線損很快降到了合理程度。
八、常態監測法
降損節能是供電企業永恒的主題,必須建立一種常態監測機制。降低線損關鍵在于計量,計量管理作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堅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決不能一時緊一時松,在這一方面我們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一是堅持定期抄表與不定期抄表相結合企業管理論文企業管理論文,通過抄表來監測掌握計量表的運行情況,看客戶的用電量是否有不正常的起落,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對計量進行檢查。二是經常開展營業普查,對所轄區各配電臺區的計量每月要進行一次現場監測,看其計量設備運行是否正常。三是按照規程要求對計量表嚴格進行周期校驗,確保計量的準確性。
九、以人為本法
線損管理需要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員工隊伍,沒有一種對企業忠誠,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線損就不可能管理好。因此我們在工作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充分挖掘員工的內在動力,對職工要加強思想教育,使他們牢固樹立主人翁的思想,對待企業要像對待自己的家庭一樣,背靠背,心貼心,時時處處為企業著想,把自己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緊緊的維系在一起,確立企興我榮、企衰我恥的工作理念,一心一意為企業的發展勤奮工作。同時,要強化職工的技術培訓,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職工的技術業務水平。試想,企業員工如果沒有良好的技術素質,沒有高度的敬業精神,又怎么能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呢?所以,只有培養建立一支高素質員工隊伍,并充分調動員工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推動企業持續快速向前發展。
打破時空界限,建立企業基層黨支部網絡教育陣地,及時把黨的政策方針、企業面臨的形勢任務、職工關注的熱點問題通過網絡傳遞到每一個黨員、職工當中。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對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提出了新挑戰。企業政工干部都知道,對職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講淺了不解渴,講深了說不清”;而職工對老一套的念文件學習、小組討論和聽領導講課的“三部曲”也已是倍覺厭倦。通過電腦網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由學習者自己操縱計算機瀏覽黨支部提供的學習資料,本質上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說教”為自由瀏覽,學習方式由過去的一方念、一方聽的二維方式,變成以職工為主體、有選擇地看的視覺三維方式,學習內容由過去的一個層次的文件變成多層次的大量文章、圖文并茂的各種資料,使各層次的受教育者在同一時間里都有適合自己的內容選擇;另外,在大量的學習資料之間,再穿插一些生動健康的娛樂內容,使受教育者在十分放松的心情下,自由地、松弛有度地選擇瀏覽對象,在主動的探索、尋找新的視覺內容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觀點。
轉變黨課的授課方式,將現代媒體技術應用到黨員教育中。要將黨課材料制作成多媒體,組織黨員干部學習,使枯燥的政策、理論學習變為直觀生動的講解,便于黨員干部理解學習,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廣泛開展群眾性活動。組織開展網上“讀書心得”、“職工文學作品”、“思想政治工作論文”、“我為經理獻一計”、“書畫攝影作品”等的征集、評選活動,從而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活動。
利用網絡雙向交流的特點,開展交互式教育。第一要開辦“職工論壇”自由發表觀點、言論,對某個問題進行評頭論足,達到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黨支部可以從中了解職工需要解決的困難問題,為針對性開展教育提供依據。第二在網上開展職工動態調查,這種方法不但簡單、快捷,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職工的真實心態。
利用網絡信息較為隱蔽的特點,一要專門開辦“基層黨支部信箱”,職工對本單位的疑問可以隨時給黨支部發郵件咨詢,避免面對面的拘謹、顧慮等心理包袱;對基層領導而言,既了解了職工真實反映,又通過對提出問題的及時解答,起到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的作用,從而使干群之間進一步加強了溝通,加深了了解和理解,促進了各種問題的解決。二要開通“留言板”,便于職工約基層領導談心,解開一些疙瘩。三要開通“管理論壇”,發動職工為單位建設與發展獻計獻策,使民主管理的渠道更加多樣化。
運用電腦網絡開展隊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及時解決職工熱點、難點問題。利用電腦網絡進行隊務公開,對職工比較關注的、反映比較強烈的“熱點”、“難點”、“疑點”作為隊務公開的重點。還給廣大職工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使基層領導和職工雙向溝通,達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依靠、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相互合作的關系。
1.人際關系在企業中的內涵
人際關系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由于彼此間的需要而結成的相互往來、相互影響、相互幫助等的關系。在企業中,人際關系是員工與員工之間,領導與下屬之間由于工作紐帶而形成的一種彼此交往、相互合作的關系。人們在企業中,需要不斷進行人際關系的塑造和溝通,形成自己良好的人脈;領導必須重視并充分發揮人際關系在企業中的作用, 才能更好地發揮人在企業中的作用,加強企業管理。
2.人際關系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者在企業中是權力的代表,在企業管理中處于主導地位,管理的成效好壞不僅依賴于制度層面,更取決于管理者個人的形象、威信、號召力等,也就是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如何,員工是否愿意服從管理者的領導和安排。因此,在企業中,人際關系的好壞對于發揮企業管理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在企業中,和諧的人際關系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就管理者來說, 和諧的人際關系體現在個人的威信、號召力和說服力上。管理是通過對他人行為的約束來達到一定的標準,管理的對象是人,管理必須做好人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問題,有些管理者講道理,職工愛聽,有的管理者做思想工作,職工抵觸情緒很大,不愿意接受。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者在職工心目中有無良好形象,有無強大的號召力,有無站在職工角度說話等等。因此,管理者要與職工建立良好的上下級關系,體貼關心群眾,才能讓群眾心服口服,便于更好地實現管理效果。
(2)就管理層來說, 和諧的人際關系更利于溝通, 便于工作的開展。在管理工作中, 有時碰到平級單位之間發生利益沖突, 如面對問題都從各自的利益出發, 不顧及對方的利益,會造成無法預想的后患,矛盾積壓升級,不利于今后工作的開展,影響生產的順利進行。如果雙方關系和諧, 則可以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 盡量兼顧雙方利益的前提下,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3)就企業來說, 和諧的人際關系能凝心聚力,發揮巨大的正能量,促進管理升級。馬克思說過: 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 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由此可見,人們從事活動就是為了取得物質利益, 取得自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資料。企業與職工之間也存在著利益關系, 因此, 作為企業管理者在兼顧企業利益的基礎上,必須把職工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充分發揮管理的功能把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達到相對公平的狀態,不能挫傷干部、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其次要多花時間了解職工,關心職工的思想動態和困難訴求,對于職工反映的問題,做到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為員工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工作環境,讓員工愿意為“大家”奉獻,發揮自身最大的能量。
3.管理者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和完善
因管理者在管理中的主導地位,人際關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者的理念和做法,管理者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必須多在職工身上下功夫,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1)了解職工是搞好人際關系的前提。管理者要建立員工信息檔案,做到員工家庭情況清、身體狀況清、工作狀態清。管理者要多關注員工工作情況,了解員工性格脾氣、興趣愛好、思想動態、困難訴求、員工的心理變化等。管理者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利用一切機會,親近職工,與職工交心談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想法, 使職工獲得親切感, 體會到自身在企業中的價值與地位。
(2) 信任職工是建立人際關系的基礎。管理者要以誠待人、信任職工,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樣才能消除分歧,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各層次的管理者和職工在自己的范圍內工作, 下級信任上級有一個前提條件, 那就是上級要以身作則、公平待人。這就要求每個管理者要嚴以律己, 不以權謀私, 不優待親友; 在遇到牽扯職工個人利益的敏感問題時,要做到公開、透明、 公平、公正;獎懲合理,有一套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任人唯賢,不讓老實人和埋頭苦干的人吃虧,以作為論地位,以業績論英雄,才能讓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心甘情愿為企業做貢獻。
(3)與上級建立良好關系是搞好人際關系的必要環節。管理者如果不能與上級保持良好的關系, 職工開展工作便會遇到重重阻礙, 只有管理者從上級那里得到必要的支持, 才能做好經營管理工作。管理者應認真領會上級精神,做到上級指示要求,下級認真執行, 對領導指示的事情, 如有不明確的地方, 必須向領導請示, 盡可能和領導協調后再執行。工作告一段落向領導報告, 意在讓領導充分了解本單位的工作情況并取得進一步的指示或協助。
評選出的10名十佳總會計師(排名不分先后):
杜建華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主要業績:以效益為中心,以財務管理和資本運營為兩條主線,實現基礎管理規范化、財務管理合理化、管理手段現代化;創新生產經營理念,推動公司整體發展;運用“三化管理”與“三本運作”的新手段、新方法,加強財會人員隊伍建設;承擔重大企業改制和財務改革的組織與實施工作。發表的論文和獲得的獎勵有:《實施資金集中管理新模式的做法》、《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模式》,2006年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陳書堂山西省電力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研究政策,利用政策提高了資產質量,降低了經營風險;依法理財,財務集約化管理效果明顯;加強全面預算管理,提高了公司控制力;積極疏導電價矛盾,推動煤電聯動方案出臺,提高了公司經濟效益。發表的論文和獲得的獎勵有:主持《山西電價問題研究》一書的編寫,參與《財金新詞典》一書的編寫。先后曾獲得“湖北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電力系統各種獎勵十多項。
張忠義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加強資金管理,建立資金使用預警制度,對大集團資金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探索資本運作,使集團公司資本運作方式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建立大集團體制下的經營管理體制和財務運行機制,有力地保證了經營目標的實現。1993年5月撰寫《完善企業經營承包政策的建議》,編入《中國經濟文庫》。1996年主編了《煤炭企業成本費用管理》一書,由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2001年獲得山西省煤炭系統先進工作者,2003年由大同市政府授予“大同市勞動模范”,2005年山西省財政廳授予“山西省杰出會計工作者,”2006年,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榮記“個人一等功”。
廉賢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 全力組織國陽公司上市工作;積極研究、創新成本管理方法,強力推行崗位價值精細管理;加強財務管理,嚴肅財經紀律,強化財務監督;加強資金籌措,拓寬融資渠道,實現資本運營;努力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合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積極參與企業的改制和改革工作。主要獎勵有:2004年3月獲“山西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2007年5月獲“全國煤炭經濟研究先進工作者”稱號,12月獲“2007中國總會計師年度人物獎”。
邢崇榮山西汾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副總經理、董事
主要業績:靈活運用資本運營方式,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積極推進經營管理創新,提升企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加大企業經營改革力度,改革企業經營管理體制,實現企業多元化發展;全面履行總會計師職責,充分發揮總會計師在企業全面運營與全面發展中的重要決策者與組織者的作用。在《中國總會計師》、《會計之友》雜志等刊物發表的論文《堅持科學發展觀,創新財務管理體系》、《積極探索中國煤炭集團企業大財務管理模式》等多篇。多次獲得“優秀青年領導干部”、“財會先進工作者”稱號,2006年被中國總會計師雜志社、中國CFO國際峰會組委會、中國總會計師網評為“2006中國總會計師年度人物”;2007年被中國總會計師雜志社、中國國際財務戰略管理研究會評為“2007年度十大財智人物”。
賀代將山西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建章建制,完善財務制度建設;積極組織全集團開展清產核資,推動實施財務信息化建設,在集團公司全面推行了會計電算化運用;推進集團土地資產處置工作;推行精細化管理,探索項目成本管理模式,開辟新的融資渠道,提高了集團成本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有力支持了集團高速發展。發表的論文和獲得的獎勵有:《我省國有建筑企業路在何方》、《加強項目施工的成本控制,確保企業的經濟效益》等,2005年和2006年榮獲山西建工集團、省財政廳、省國資委頒發的“優秀經營管理工作者”等多種獎項。
夏蘇萍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公司董事、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組織制定集團資金管理策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積極參與企業班子重大的經營活動決策和組織實施;致力于企業經營管理創新,在企業內部形成了一套健全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培養了一批精通業務,德才兼備的財務骨干隊伍。1996年11月編寫了《煤炭企業成本費用管理》(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一書,該書已被作為全國煤炭行業高級學校教材。2005年5月《夯實利潤基礎,增加現金流量,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2001年以來先后獲得“省煤炭系統先進女職工”,山西省“三好”女職工,“太原市勞動模范”,“太原市優秀企業家”,“山西省優秀企業家”,太原市“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
席金龍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組織修訂內部控制制度,建立了財務預算制度;合理籌措營運資金,努力降低資金使用成本;積極籌劃稅收,增加企業經濟效益;規范價格管理,創新開拓市場模式。2007年全年完成銷售收入29.29億元,實現利稅14.06億元,連創歷史新高。發表的論文和獲得的獎勵有:《山西省集體商業會計制度》、《以改革求發展以管理求效益》等。2000年省財政廳授予“全省先進會計工作者”、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榮記三等功;2004年參與創造的“以提升品牌競爭力為核心的有效管理”獲國家級一等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
王錦友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組織編制了集團“十五”、“十一五”發展規劃;構建了“集團公司――工程公司――區域性指揮部――一次性指揮部――工程項目部”五級經濟運行的集團經濟運行體系,實現了集團經濟的協調發展;全面推進項目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加強資金管理,貫徹“低成本”戰略。發表的論文和獲得的獎勵有:《施工企業責任成本管理運行機制》編入第三屆全國工程建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集;《工程項目責任成本預控機制的建立與運行》分別錄入第十屆“國家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集”,并獲得多項全國行業創新成果一等獎、二等獎。2006、2007年連續兩年獲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財會工作先進個人獎;2007年還獲得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審計工作先進個人表彰獎勵。
蔚振廷霍州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狠抓會計基礎管理工作;試行會計電算化,獲2007年山西省煤炭工業局會計電算化大賽特別貢獻獎;連續十三年實現企業資本保值增值;積極參與和承擔重大企業改制和財務改革工作;2006年主持“山西省煤炭企業全面信息化管理試點工作”,通過預驗收,在全省推廣實施。獲得的獎勵有:霍州礦務局授予“優秀管理者”、省總工會授予“財務工作競賽積極分子”,獲山西煤炭工業局“先進財務工作者”、山西省政府授予“債轉股工作先進個人”,2006年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授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個人二等獎”。
評選出的5名優秀總會計師(排名不分先后):
秦永虎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致力于財務制度建設,創新財務管理手段;積極推進精細管理,注重財務信息化建設;積極參與集團改制上市工作;注重財會理論研究和自身理論素質的提高。發表的論文和獲得的獎勵有:先后承擔了集團公司的多項課題研究,15篇。2005年主持研究的《財務預算理論與施工企業實際相結合有關問題的研究》獲中國鐵道財會學會軟科學課題成果二等獎。2005年被財政部選拔為“財政部首期會計領軍人才”培訓班學員,2007年4月被太原市科技學會、太原市經委、太原市國資委聯合授予2006年度“講創新比貢獻”科技標兵。
韓珍堂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加強全面預算管理,落實競爭力目標;加強成本管理,依靠科技進步挖潛增效降成本;加強資金管理,保障資金供應;強化投資前期管理,實施投資過程控制;加強長期股權投資管理;加大政策研究力度,用足、用好國家政策;加速推進信息化建設,強化納稅籌劃和土資產的管理。2002年參與國有特大型企業分配機制的改革與實踐,獲山西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2003年榮獲太鋼“2003年度勞動模范”,2005年獲太鋼2005年度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2007年獲鋼鐵工業協會“2007年一等冶金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獲太鋼“2007年度特級勞動模范”,2008年4月獲太原市“五一”表彰,榮記“個人一等功”稱號。
貝瑜山西省交通建設開發投資總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勤于運籌,積極引資融資,為多條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融資114億元,保障了重點公路工程順利建設;嚴于監管,有效防范了資金風險;忠于職責,確保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精于管理,謹于防范,堅持長期開展全方位內部控制檢查與評價,增強了風險抵御和防范能力。獲得的獎勵有:2005年榮立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一等功;2006年獲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五一勞動獎章”稱號等。
賈鳳鳴山西天脊煤化工投資有限公司副總會計師、計財部部長
主要業績:積極參與公司改制工作;多渠道籌措資金,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組織清產核資,為公司股份制改造創造了條件;積極推進公司上市,為公司順利上市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獲得的獎勵有:2005年至2007年連續三年被天脊集團評為“優秀管理干部”,2006年天脊集團給記個人一等功,2007年長治市總工會授予個人二等功。
一、抓好全區參訓教師的教學及教學組織工作
(一)、非學歷教育
1.啟動《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公共必修課培訓
20xx年根據市區教委關于啟動公共必修課意見,我區組織了《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由我校教育理論組教師承擔面授、組織輔導工作。扎實、有效地做好《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通過講授、發放材料、錄制軟盤等形式,完成全區7218人的培訓任務。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了教師對職業道德的認識和師德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2.繼續教育面授專題培訓
為了提高中小學各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我們組織全區4209人參加學科面授專題培訓。培訓學科小學有語文、數學、科學教育、美術、體育;中學有數學、歷史、地理、美術、體育、政治等,通過請專家、教授、特級教師、名師講學,使教師對學科前沿知識、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3.信息技術應用培訓
全區中小學教師共有800人報名參加培訓,通過學習,參訓教師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較好地應用所學知識制作教學課件等。
4.新課程改革培訓
高中政治教師新課程培訓班。共40人參加培訓。培訓目標:幫助高中政治教師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課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的理念、結構和內容,從而提高了高中教師實施新課標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為實施新課標、新教材做好師資準備工作。
中學政治骨干教師新課程理論與實踐研究研修班。聘請首都師范大學胡玉順教授到我區擔任本班指導教師。培訓目標是新課程下教師角色轉換的理論與實踐的探討。
中學地理骨干教師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請區級教研員和教改實驗區有經驗的教師承擔培訓任務,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帶領學員到基層中學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區級骨干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師參加,學習時間為80學時。通過對網絡技術的學習,參訓教師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課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繼續教育專管員、信息員培訓
共160名學員參加了培訓。全區幼兒園、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各單位信息員、專管員經過培訓,加強了繼續教育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和系統化。
6.區級骨干教師培訓
本學年主要對區校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共502人參加培訓。對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師師德水平。并組織骨干教師結合工作實踐又撰寫了師德案例,區繼教辦已經對骨干教師上交的師德案例進行篩選,并組織專人將優秀案例編輯成冊,擬出版《骨干教師師德論文集》。
7、新教師培訓。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培訓質量,本學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師培訓計劃,更突出實效性、針對性。注重了對新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技能、教學基本功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全區共有261名新教師參加李培訓。
8、組織部分骨干教師參加“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由北京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培訓項目,自20xx年7月開始到今年年底,開展了集中培訓、跟蹤指導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培訓效果顯著,深受學校領導和學員的歡迎。
我區共有252名學員參加了“綠色耕耘行動計劃”項目的培訓,包括:組織骨干教師利用暑期時間到教育學院參加集中培訓;教育學院教授來我區送教上門,全區150名小學英教師接受教育學院的教授、專家傳授知識;教育學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來到了漷縣中學,聽取了校長的有關匯報,針對學校
年青老師多、教師隊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礎這一有利條件,跟蹤指導活動結合學校發展,以教師反思為切入點,安排了3次講座。并確定漷縣中學為“綠色耕耘行動計劃”課題研究試驗基地。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通過課堂教學實錄、教育科研論文、調研報告、教學課件、個人成長案例、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技能等一系活動對推動我區新課程改革、提高中小學骨干教師教育教學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特別師在組織小學英語全員培訓項目上大大強化了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能力,參訓學員一致感到此次培訓收獲很大,這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訓結束后,教育學院組織了以區縣為單位開展得教學技能展示活動。我區代表隊經過積極準備、認真訓練,榮獲教育學院組織的“20xx年京郊小學英語技能展示”活動的“教學設計獎”,獲得獎杯和獎狀。
(二)學歷教育
為提高我區教師學歷層次,拓展學科專業知識,20xx年在我開辦學歷教育班16個,共有學員1276人。2006年新招學歷教育班四個,包括中文、教育學、英語本科班,小學藝術教育大專班,共計232人,錄取率在75%。研究生課程班:上半年已經結業5個班,共200人。20xx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進入培訓階段。
在學歷教育方面,從總的趨勢看,參加培訓的人員是在逐年減少,重點已轉入非學歷教育,但是學歷教育的各項工作沒有放松,特別是緊緊抓住考前輔導工作,提高新生錄取率。20xx年的專、本科考前輔導的應該說錄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師承擔的語文、政治、英語輔導的科目,開始成績是較高的,對提高錄取率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訓
1.開展《教育熱點問題研究》校本培訓教材的培訓
《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是我區“十五”繼續教育自編教材,教材內容主要是突出先進教育理念的宣傳,為加強教師自身修養、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提供幫助。此教材成為了全區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理解和領悟的重要參考資料。各學校都組織教師進行了認真的自學,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學習體會,全區7218人參加培訓。目前,教師通過學習撰寫的心得體會等材料已陸續上交區繼教辦,由繼教辦組織教師進行成績評定,并選出優秀文章給予榮譽獎勵。
2、抓好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今年6月份區教委人事科、區繼續教育辦公室對全區部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調研。通過聽校長匯報,召開教師座談會,查閱檔案材料,交換意見等形式,較全面地掌握了各單位校本培訓情況。通過校本培訓調研,我們感到:校本培訓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重要培訓形式。校本培訓是受到各級領導重視,受到校長、教師歡迎的一種培訓形式,應當廣泛推行這種培訓形式。但是,校本培訓開展不均衡。表現在領導重視程度、教師的認識程度不均衡;學校硬件設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師資隊伍不均衡等影響了部分學校較好地開展校本培訓。區教委人事科、繼教辦將調研情況上報教委后,教委認為有必要開展評選校本培訓示范校活動,帶動全區校本培訓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在區教委的領導下,我們將調研與查看基層學校上報材料相結合,經過反復研究決定確定了13所中小學為校本培訓示范校,確定1所園本培訓示范園,通過幫教、幫訓、手拉手等形式,發揮優質校的教師、管理人員、設備的輻射作用,帶動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區學校辦學整體水平,推動全區普教工作走上新臺階。
二、抓好學校校內的教學工作
(一)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培訓
根據北京市教委《關于加強“十五”期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和通州區教育委員會《關于中小學教師“十五”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結合師資培訓工作特點和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十五”期間我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及20xx年校本培訓內容的計劃和具體安排。
今年10月學校召開教代會通過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論文評審條件》《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優秀班主任評選條件》。與會代表充分認識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有利于提高學校教師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發揮教師學習的主體作用,促進自身個性發展,有利于學校學習性組織的建設。并深深的感到開展校本培訓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師素質提高教師培訓質量的重要條件。并決定于11月開始培訓。本年度的培訓重點:
(1)組織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教材,采取自學和輔導相結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并結合本職工作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通過學習,教師深刻認識到,培訓者必須不斷提高素質,才能真正樹立為基層服務的意識,才能為基層做好服務工作,才能保證培訓質量。
(2)、加強對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學習性社會的需要,提高教師終身學習的能力。組織40歲以下教師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Authorware5.0培訓50學時。并將考核與競賽結合起來,激發教師學習積極性。
(3)、強化教師教科研意識,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開展專題論壇活動,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結合教師專業化和學校長遠發展的需要,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培訓科研型的教師隊伍,以促進學??沙掷m發展。
(4)校本培訓管理
學校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建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主管教學校長、主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級干部任副組長,由師資培訓科研辦公室具體組織管理工作。學校為每位參訓教師建立檔案(一人一檔),記入繼續教育學分。并與評優、評先、晉職等掛鉤。
(二)、培訓者培訓。
為把我校建設學習性組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組織起草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師德培訓、計算機應用培訓、繼續教育科研課題論壇活動。教師積極性較高,學習興趣較濃,效果明顯。同時組織教師參與市區組織的各項培訓。
1、北京教師培訓中心組織的各學科培訓者培訓:
2、計算機教師參加因特未來教育培訓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整合的培訓;
3、推薦教師參加英語全國骨干教師、普通話新大綱、初中政治和語文骨干教師培訓;
4、組織小學教師參加北京市小學數學、語文學科新課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等。
5、推薦和組織政治、地理、英語、化學、物理教師參加北京教育學院組織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我校教師普遍反映受益匪淺,對提高培訓者素質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過培訓,拓展了培訓者的學科知識面,在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較大提高,為更好的開展我區教師培訓奠定良好的師資基矗
(三)教育科學研究
1、根據《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的教學反愧優秀案例評癬學分反饋等項培訓工作,組織編寫了區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選編》。
2、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學習體會的評定學分工作,并將優秀論文編輯成冊。
3、強化研究意識,開展研修活動。學科教師圍繞“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探究”的主題,結合教學實際開展專題研究。本學年末,根據研究情況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撰寫論文,學校組織論文評審,評選論文等級,學校給予獎勵,并召開學年度繼續教育教學、管理論壇會,組織編寫“十五”繼續教育論文集。
4、開展繼續教育論壇活動。本學期論壇的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學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學及教育教學管理論文25篇,評出一、二等獎,中獎率占50%。為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堅持校內外調研制度。教師深入教學第一線,開展聽課、評課、教學研究、專題研討等活動,其中本學期教師聽課共計380節,人均達到了20節。把繼續教育的教研、教學活動著眼點放在適應教師新課程需要、為基層教學服務上,深受基層中小學的歡迎。
6、發揮教學指導組作用。本學期教學指導組的任務:
組織新教師學科專業培訓的開課匯報。共有13位教師講述了本人授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并就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與會的教師深深感到:這種開課匯報形式好,教師間相互取長補短,有利于本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各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開展教學觀摩課、研究課、公開課活動;
組織繼續教育論壇,制定教學論文評審條件,開展論文評審活動,為我校建成學習型、研究型組織出謀劃策。
三、本學期教學效果
1、培訓。
(1)本學期圓滿的完成了學歷教育、研究生課程班和繼續教育的各項培訓工作,得到基層學校、教師和聯合辦學單位的一致好評,培訓效果好。
(2)組織了全區中、孝幼、職、成教師繼續教育總結表彰會,認定通州區中、孝幼、職、成學校校本培訓示范校12所,表彰先進個人32名。此項活動對下一階段我區繼續教育工作深入開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獲獎。
(1)繼續教育辦公室和我校英語教師(張淑清)組織指導了我區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北京市遠郊區縣小學英語教師技能展示”大賽,并獲得“最佳教學設計獎”,捧得獎杯和獎狀。
(2)學歷教育獲得“北京市師范大學20xx年函授教育先進單位”獎勵。
(3)普通話水平測試獲得“北京市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3、教育教學研究成果。
(1)繼續教育辦公室組織部分我校教師參加編寫的《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集》一書初稿審閱、編輯工作已經完成,待出版發行。
(2)學校校本培訓領導小組組織了“現代信息技術培訓”課件和繼續教育論文評獎活動,獲得一、二等獎教師的比例占參評教師總數的50%。
(3)參與北京市繼續教育校本培訓課題研究,我校承擔的子課題《校本培訓制度與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編輯出版了《校本培訓管理制度匯編》初稿,發至全市教師進修院、校。
4、教師個人獲獎、登載論文、參與教科研課題研究等
(1)劉志田撰寫的《信息技術課的實踐創新與課堂實踐》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一等獎。
(2)王金華撰寫的《激發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方法研究》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二等獎。
(3)明紀英撰寫的《應用討論法引導新教師進行討論式教學》一文在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術教育”第六期登載;并指導我區兩位新教師孫雪濤、趙云撰寫了《心路》《我的教學生活》論文,在“信息技術教育”第九期登載。
(4)張振松撰寫的《加強組織管理,切實抓好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發表在《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繼續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學科郭淑琴、王金華參與了北京市高中教師《生活價值觀》課題研究,成為該課題組成員。
(6)王學一被北京教育學院聘請為北京市“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資源庫”項目專家。
(7)崔靜平獲得通州區教育系統名師稱號。
四、20xx年師訓工作特點
1、層次多,任務重。20xx年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關鍵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間開展的各項培訓今年全部啟動,包括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三門必修課培訓、各學科骨干教師的培訓、小學、初中、高中的新課程培訓、信息技術培訓、校本培訓等。同時參加培訓的人員多,全區7000多人都要參加不同層次的培訓,培訓任務相當繁重。
2、培訓的時間長。20xx年暑假培訓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師在進行培訓,時間達到了43天。平時的雙休日也安排了培訓,時間超過了“八五”、“九五”以來的任何時間的培訓。
3、培訓的機構多。北京教育大會召開以后,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視,與師資培訓有關的大學、學院、教研部門等紛紛參與教師的培訓,我區現在與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教育學院、教師培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高校聯合辦學,充分發揮高校的資源優勢,提高我區教師的水平。
4、培訓的要求高。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師本人的需求,對“十五”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過去教師一人在課堂上講授逐步擴展到學員上講臺,師生互動,開展教學實踐,帶著問題進行培訓等,突出繼續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今年我區針對教師的需求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培訓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課程培訓班、骨干班、專業課專題培訓班、學歷班、研究生課程班等。聘請了大學教授、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中小學骨干教師等,登上繼續教育講臺指導我區教師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