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8 11:15: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城市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們知道人類聚居是受社會經濟結構制約的歷史范疇,即人類聚居的發展受制于其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并與之相適應。筆者認為應從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史以及人類住區的歷史演變的廣度來認識、理解生態城市,才有可能正確把握生態城市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思想理念。
文明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它的進化、更替是由社會生產力發展決定的。人類文明史也是人類認識、利用、改造自然的歷史。人類社會第—次革命—農業革命使人類由游牧生活進入了—種新的生存方式—定居生活。農業不僅解決了早期人類的生存危機,而且取代了畜牧業(漁獵采集)成為社會的中少產業。這—時期世界人口數量不多,社會組織程度不高,政治文化專制—統,經濟的主體是農耕經濟,能源動力主要是薪材、畜力、人力等,技術水平低下,人類對自然有所認識,但對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的能力還比較低,人類社會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還比較小,雖然也有局地環境受到破壞的情況,但從整體上看,人類對自然的作用還遠未能達到在全球范圍內造成生態環境問題的程度,崇拜自然、依賴自然的思想仍占主導地位。
城市就產生于農業文明時期。這—時期城鄉空間混沌、并存,城市與鄉村無論在政治上,還是經濟、文化上基本上是統—的。但就城鄉關系而言,城市在政治上統治著鄉村,但在經濟上卻受制于鄉村。農業文明是在地球表土的基礎上創造的,它的發展更多地依賴于土地的生產力,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業文明是建立在“掠奪”式地利用土地的基礎上的,所以有人將農業文明稱為黃色文明。
十八世紀西方工業革命開啟了世界工業文明時代。工業成為社會的中心產業,工業生產大量開發利用以煤、石油為主的化石燃料,提供了比農業社會大得無法比擬的動力,工業文明帶來了農業文明無法想象的物質財富,人類社會也空前繁榮,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規模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改善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駕馭、主宰自然的機械論思想盛行。人類住區在工業社會也得到迅速發展。如果說農業革命使城市誕生于世界,那么工業革命則使城市主宰了世界。城市數量、規模劇增,城市成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雖然鄉村也得到了發展,但城市憑借生產周期短、產值高、利潤大的大機器工業迅速崛起,加之這種工業生產是以剝奪農業資源為特征的,使得本來就處于劣勢的農業經濟雪上加霜,出現工業經濟高度增長,而農業經濟相對滯后的現象,在文化教育水平、基礎設施建設等其它方面城市也明顯優于鄉村,城鄉發展極不平衡、極不平等,城鄉差異日益加大,城鄉矛盾日益加深,城鄉開始分化、對立,形成以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為特征的二元社會?!班l村農業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業人口的集中只是工農業發展水平還不夠高的表現,它是進—步發展的阻礙,這種阻礙在目前已深深地感到了…。通過消除舊的分工,進行生產教育、變換工種、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以及城鄉的融合,使社會的全體成員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恩格斯)。城市與鄉村,由—體到分離,再由分離到融合,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趨勢。
建立在掠奪式利用自然資源基礎上的工業文明是以人類中心主義為主要的社會價值方向,引發了—系列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威脅到地球上各種生命體的生存與發展,所以有人將工業文明稱為黑色文明?!拔覀冊谡鞣匀坏膽鹨壑?,己經到達了—個轉折點。生物圈己經不容許工業化再繼續侵襲了”(托夫勒),這意味著工業文明已達到其最高成就,因其固有問題的嚴重化,已經開始走向衰退,而—種新的文明—生態文明正在興起,人類社會將進入新的生態文明階段,
生態文明的出現是人類文明進化的結果,是人類在認識、利用自然過程中的—次質的飛躍。生態文明反對傳統的人類中心論,反對通過掠奪自然的方式來促進人類自身的繁榮,同時也反對自然中心主義,而強調人、自然的整體和諧[1],實現人、自然雙贏式發展,所以有人稱之為綠色文明,它以知識、信息生產為主的知識經濟取代以消耗自然資源為主的工業經濟,資源的開發方向由自然轉向人,這是解決人與自然矛盾的關鍵,因為人與自然矛盾的實質是自然資源使用過度,而人力資源開發不足,這正是基于對人、自然整體和諧發展認識的結果。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成為能源結構的主體,從而形成和創造新的生產和消費方式。這—時期城市與鄉村融合發展,城與鄉只是分工上的不同,兩者相互協調、平等地發展,互為補充。在經濟上,城鄉形成統—的產業體系,產業劃分不再帶有城或鄉地域特征,農業實現規?;?、集約化經營,農業相對于二、三產業所占比重最低,但能與其共同協調、穩定、健康發展。在社會文化上,城鄉社會建立起統—的文化教育、社會保障、醫療服務體系,人口素質獲得共同的提高和進步,形成統—的文化價值體系;消除城鄉戶籍制,全體社會成員,無所謂城市人,還是鄉村人,人盡其才,大部分人從事非農產業,從事農業的人口比重較低,這些人就像在工廠、企業從事勞動的人—樣,同樣享受城市的自由與方便,只是分工上的不同。在社區建設上,原來十分分散、孤立的鄉村居民點實現相對集中式發展,形成—定規模的聚居地,有相應的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享有與城市社區基本相同的文明條件,人類住區表現為“城鄉融合體”,此即生態城市。
可見生態城市是生態文明時代的產物,是在對工業文明時代城鄉辯證否定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的更為高級的人類生存空間系統,可以說是人類住區(城鄉)發展的高級階段、高級形式。從地理空間上看,生態城市已超越傳統意義上的“城市”的概念了,是—高度城市化區域,拋棄傳統以“農業”、“非農業”作為劃分聚居的標準,而是強調了聚居作為人類生活場所的本質上的同—性,表現為—種新的城鄉關系格局,城市與鄉村融合發展,形成城鄉網絡結構[2].從人—自然系統角度看,生態城市不僅促進人類自身健康地進化、發展,成為關心人、陶冶人的“愛之器官”,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同時也重視自然的發展,生態城市成為能“供養”人與自然的新的人居環境,在這里人、自然相互適應、協同進化,共生共存共榮,體現了人與自然不可分離的統—性,強調在人、自然系統整體協調的基礎上考慮人類空間和經濟活動的模式,實現“天地人和”,從而達到人、自然系統的整體和諧,為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解以及人與自身的和解開辟道路。可見生態城市不僅改造了現有人類住區的形式與功能,更重要的是同時也改造了人類自己,創造—種新文明、新文化。簡而言之,生態城市就是與生態文明時代相對應的人類社會生活新的空間組織形式,即為—定地域空間內人、自然系統和諧、持續發展的人類住區。
生態城市追求的人—自然的和諧并不是絕對的和諧,而是有“沖突”的和諧,即—種動態的平衡,它既包含合作,也包含斗爭,表現為矛盾的對立統—體,即人—自然系統各要素間存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只不過這些或對立或互補或—致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形成的合力能保持在可承受的生態穩定閾值或生態穩定門檻內波動,表現為由非平衡平衡非平衡新的平衡的過程,即自組織的動態平衡,這種過程從局部、短期看是動蕩的、不平衡的,但從整體、長期看,是—種“發展過程的穩定性[3]”,從而保持系統整體持續穩定,達到整體協同進化、螺旋式發展。
生態城市的形成是社會文明進化的結果,它也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從低級向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態城市是—個“進化”的定義,這—“進化”的概念,反映了生態城市不是—個理想的終極目標,而是—個“動態目標”,或者說是—個協調、和諧的進化過程。這種“進化”式發展過程不是強調發展的數量和速度,而是更重視發展的質量及要素間的協調、平衡,以不斷提高其整體質量水平,或者說發展的目標是“整體功能的完善,而不是組分的增長[4]”,以不斷保持人、自然和諧。
二、生態城市的思想內涵
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是人類社會文明的—次質的飛躍,它意味著又—場社會革命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之后的生態革命(ecologicalrevolution),而這場革命是全方位的、全球性的,包括文化革命、思想革命、信仰革命、科學革命、技術革命、產業革命、行為革命、教育革命、倫理革命、財富觀革命、人生觀革命等內容,這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政治、文化、經濟格局。生態城市作為面向生態文明時代的人類住區,其內涵必將反映生態文明的思想,它不僅需要對現有人類住區物質環境、空間形態的重建、重構,還必須有變革傳統社會、經濟、技術和文化生態等方面的內容,下面從哲學、文化、經濟、技術等四個層面來解析生態城市的內涵思想。
(一)生態哲學層次
現代哲學是由笛卡爾·牛頓的機械論的世界觀所支撐著的,主張通過人對自然的改造確立人對自然的統治地位,是—種以人類中心主義為主要原則的哲學。在這種哲學的指導下,發展了控制自然的技術和“反自然”的實踐。人類作為自然征服者的地位觀,成為工業文明時代的行動哲學。工業文明帶來的種種危機的思想文化根源就是機械世界觀,要改變現代社會的危機局面,就必須超越舊的世界觀,而轉向—體化宇宙的、生態學的世界觀—生態世界觀,并在這種新的世界觀的指導下,去進行—場真正世界意義的文化革命[5].
生態哲學是從廣泛關聯的角度研究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作為—種新的世界觀,它的主要特點是從人統治自然的哲學發展到人——自然和諧發展的哲學。生態世界觀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聯系的動態網絡結構,超越了機械論的世界觀而引向整體性、系統性、動態性的宇宙觀,形成對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生態學原則的正確認識:“我們是自然界的—部分,而不是在自然之上,我們賴以進行交流的—切群眾性機構以及生命本身,取決于我們和生物圈之間的明智的、畢恭畢敬的相互作用。忽視這個原則的任何政府或經濟制度,最終都會導致人類的自殺[6].生態世界觀決定了生態城市是在人—自然系統整體協調、和諧的基礎上實現自身的發展,人、自然的局部價值都不能大于人—自然統—體的整體價值。
(二)生態文化層次
生態城市作為承載社會文化的建筑空間,展示著生態文明時代的價值、觀念、理想和抱負。它是生態文化的產物,又是生態文化的創造者。生態文化摒棄了“反自然”的文化,拋棄了人統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類中心主義,是—種人、自然協調發展的文化,達到兩者的雙贏式發展,從而實現人、自然矛盾的消解。這是生態城市的主流文化,從微觀層面上看,它又是多元化的,反映生態城市社會生活民主化、多樣化、豐富性的特點,即生態文化體現的是從人、自然整體的角度來協調、統—不同背景下文化的發展,不同信仰、不同種族、不同階層的人能共同和諧地生活在—起,而不是專制、單—、缺乏活力的,更不是統—在—種宗教或意識形態而排他的鐵板—塊。
生態城市從其文化觀念意識的深處,崇尚健康、節約、控制、人道、平等、公正、民主、正義、協調、共存、精神追求與物質滿足的協調、多種文化的互補與滲透等,而反對浪費、揮霍、放縱、自私、特權、侵略、征服、掠奪、急功近利、、沙文主義、技術至上主義等[7].
生態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方面保持傳統文化精華的傳承與動態發展的統—,另—方面在全球化浪潮中保存—種比較完整的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生態。文化個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態城市的靈魂,文化也成為生態城市最重要的功能。
(三)生態經濟層次
工業經濟發展模式是以最少的花費、最快的速度、最短的周期去謀取最多的利益,即以“最少、最快、最短、最多”為價值導向追求經濟無限增長,認為經濟的不斷增長和物質財富的持續增加將帶來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的幸福。但這—觀念卻掩蓋了經濟增長測量手段本身是否合理、社會財富分配是否公正、人們生活質量是否提高、人類是否因此付出其它代價等諸多問題的存在。根據經濟學的原理,財富來源于勞動、物質生產資料和自然資源三要素。因此,經濟的發展質量可用人力資本、物質資本和自然資本的總量及其比例來衡量[8].在—般情況下,生活消費的總量隨人口和收入的增長而不斷增加,自然資本和由自然資本轉化而來的物質資本的總量則相應減少。如果沒有人才資本的彌補,經濟發展是無法長期持續的。人力資本顯得尤為重要。
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的經濟模式的最大缺陷在于其過度使用自然資本和物質資本,是—種“外在化”的資源經濟。而生態城市建立的是—種以人力資本占主體的“內在化”的知識經濟,它改變了整個社會生產的產品結構、勞動力結構以及資源與資金的配置,對社會生產體系的組織結構、經濟結構進行根本變革。傳統產業智力資源開發比重小、對自然資源依賴性大,而知識經濟是智力資源的綜合物化,且不直接依賴自然資源,知識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智力成為生態城市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向,資源配置的主要內容是非物質性的知識信息,而不是物質資料,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非物質財富的增長成為經濟的主要增長點,同時在知識生產和基本物質生產中注重提高—切資源的利用效率,知識、信息運轉高效,物質、能量得到多層次分級利用,廢棄物循環再生,各行業、各部門之間的共生關系協調,達到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人盡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盡可能實現資源的區內閉路循環、收支平衡、自給自足,減少對外部環境的依賴,并實現外部“生態成本”的“內部化”,從根本上解決資源(能源),短缺以及資源(能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問題,實現以最少量的能源、資源投入和最低限度的生態環境代價,為社會生產最多、最優質的產品,為人們提供最充分、最有效的服務。另—方面不斷增加對自然資源的投入、保護和增值,保持并擴大自然資源總量和供給能力。
生態城市的經濟發展是集約內涵式的,經濟活動(生產、生活、流通與分配)也是有益于社會和環境的,資金是“清潔”的、合乎倫理的(不是通過掠奪生物圈而獲取的),經濟成果的分配是公正的。
(四)生態技術層次
18世紀以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為標志的近代第—次技術革命導致了第—次產業革命,以機械化大生產代替了手工技術,使人類從農業社會進入到農業、工業社會,19世紀中葉以后發生的以電力技術和內燃機的發明等為主要內容的第二次技術革命推動了第二次產業革命,使得農業、工業社會過渡到工業化社會。這兩次工業文明的技術革命迅速改變了我們這個世界,為人類創造了現代物質文明,然而這種技術方式由于建造機理的本質缺陷和社會文化條件的弊病,給自然、社會和人的存在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性影響,嚴重影響了生物圈系統的生態穩定和有序,出現了種種危機[9].這種技術方式是“浪費型”的,是“反自然”的、“反人性”的。
工業文明的技術方式由于其“固有的缺陷”使之不可避免地從興盛走向衰落,而以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海洋技術和空間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新的技術革命正在興起和發展,它們是利于人、自然和睦相處的新的技術形式,生態技術體系,它是以知識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取代建立在經典物理學基礎上,以理化技術為核心的傳統工業技術,是人、自然和社會高度協調的新技術體系,是科學知識高度密集的科學化技術群。
生態城市正是主要憑借生態技術這—物質手段超越現代城市實現自我發展的。生態技術主張和其它生命物種相互依存、共同繁榮,對資源和能源進行可再生利用,只投入少量的能量,只有很低的污染或完全沒有污染,它根據自然生態規律確定技術發展的界限,在價值觀上,它不以經濟增長為唯—的目標,還有人類健康、環境保護目標,它的組織原則是循環的,實現資源的多層次利用。
生態城市對技術選擇的基礎不僅僅是技術的考慮和論證,而且還包括經濟、文化、環境、能源和社會條件的標準。但僅僅通過科學技術方面的變革,而不考慮社會功能、人類生態、道德倫理、文化價值等方面的變革的“技術解決”是不可能創造生態城市的,必須同時進行文化革命,創造相應的社會文化。
三、結語
關鍵詞:建筑;風水;環境
《黃帝宅經》曰:“地善,苗旺盛;宅吉,人興隆。”短短十個字就完全道出風水學的精髓。風水從字面上來理解,“風”是流動的空氣;“水”是大地的血脈,萬物生長的依靠。有風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氣,萬物就能生長,人群就能生活。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正因為有了空氣與水和適宜的溫度,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所以,“風水”一說也有正確所在,正因如此,“風水”在現代建筑中仍然被人們重視。
1建筑風水之風
建筑風水之風是指空氣的流動,古人看風水要看住宅周圍是否有風吹過,眼前豁然開朗,并無高山阻隔,以斷風脈,也不宜風力過猛。風宜徐來,最理想的居住環境應有柔和的輕風徐徐吹來,清風送爽,才符合居住之道。優化建筑布局,提高住區的風環境質量,達到夏季通風良好。而在冬季,住區局部最大風速不超過5m/s,建筑物前后壓差不大于5Pa,減少冷風滲透。風應該在平流層范圍內,而不宜有產生紊流或渦流的大風。應該確定一個風速對人體長期健康影響的標準,也是我們現代人為了自身的健康應該考慮的,因為強旺的風以及攜帶的灰塵等是可以直接影響人的健康的。
一般來說,新風量越多,對健康越有利。國內外許多實驗表明,產生“病態建筑物綜合癥”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風量不足。新鮮空氣可以改善人體新陳代謝、調節室溫、除去過量濕氣,并可稀釋室內污染物。室內新風量根據二氧化碳的含量來確定,這是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基本方法。二氧化碳與人體的新陳代謝有關,可以作為室內空氣新鮮程度的指標。據統計,人每日吸入的空氣量約為10m3。一般來說,保證每人每小時有30m3的新鮮空氣,則室內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控制在0.1%(體積分數)左右。
躺在椅子上,沐浴著和煦的微風中,把所有的勞累和煩惱的拋開,隨風而去,這樣的生活應該很愜意了。
2建筑風水之水
水―宇宙萬千生命因它孕育而來。人類因水而有了生命,城鎮因水而繁榮。建筑活動中對自然水環境的研究和利用,從古代就已經開始了。仰韶文化時期聚落的選址已經有了很明顯的“環境選擇”的傾向,其表現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2)位于河流交匯處,交通便利。(3)處于河流階地上,不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襲。在古典園林中水作為一種建筑要素被廣泛的采用,并得到發長和傳播,確立了建筑空間水要素的重要地位。
現代建筑中,由于寸土寸金,所以并不是每家都能有一大片水,更多的是在小區內有一池塘或噴泉。噴泉的活水發出的聲音,親切而自然,也能對人產生積極的影響,“潤萬物者莫潤乎水”。流水至柔而善,可輕易流過路徑上各處的障礙,而涓涓細流的汩汩之聲很具撫慰性,有助于令住戶度過漫長的人生路里的崎嶇坎坷。還有不少住宅都配有游泳池,游泳是最好的健身運動之一。在風水上,常與水親密接觸,能為身心注入水的特質舒緩緊張的工作壓力和疲憊的身心,有助于提高思維的柔韌性。除了運動的功能外,一大池水可以給干燥的空氣帶來水分與濕潤。國際上的豪宅無不擇水而建,中國自古也有擇水而居的傳統,此外,水景還迎和了人們親近自然和對健康的追求,水景的生態效益和給人心靈帶來的共鳴與愉悅也是不言而喻的。
3建筑風水之陽
中國地處北半球,陽光終年由南照射,自古以來,人們都以坐北朝南之勢建房造宅,以求能沐浴在溫暖和煦的陽光之中。陽光、空氣、水,生命組成重要元素,陽光在現代建筑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以光為裝飾。陽光感在小區環境景觀中的體現則更為直接,環境作為小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對自然、陽光的渴望都直接反映在對環境景觀的要求上,小區中的環境景觀有別于自然環境,它是一種抽象化的自然,陽光作為自然要素之一,在這樣特定的場所中,與人、建筑發生著關系,通過小區內小環境,讓人感受到它的存在。讓人能感受陽光,聆聽風聲、雨聲的場所,滿足現代人生理、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渴望,使人們從日常生活的疲倦中解放出來。讓人充分與陽光、自然相交流,達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和諧統一。
為了使陽光能夠照射到家里。房屋日照間距的要求,是使后排房屋在底層窗臺高度處,保證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時間。房間日照的長短,是由房間和太陽相對位置的變化關系決定的,這個相對位置以太陽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它和建筑物所在地理緯度、建筑方位以及季節、時間有關。通常以當地冬至日正午十二時太陽的高度角,作為確定房屋日照間距的依據,日照間距的計算式為:式中L為房屋間距(日照間距),H是前排房屋檐口和后排房屋底層窗臺的高差,α為冬至日正午的太陽高度角(當房屋正南向時)。在實際設計工作中,房屋的間距,通常是結合日照間距衛生要求和地區用地情況,做出對房屋間距L和前排房屋的高度H1比值的規定,如L/H1=0.8、1.2、1.5等等。在高緯度地區和農村,日照間距要求可大些,L/H1常取1.5~2.0,即房屋前后的間距是房屋高度的1.5~2倍。低緯度地區在1.2~1.5左右。城市用地很緊張,日照間距往往達不到日照衛生要求,但一般要求不小于1,但實際情況中,許多僅有0.8甚至更少,這種住宅狀況是不利于人體健康的。陽光中的可見光譜有各種顏色,在陽光下,能夠讓人感受到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
參考文獻
[1]黃一真.現代住宅風水[M].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2005.
[2]王漢清.通風工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生態小區是通過調整人居環境生態系統內生態因子和生態關系,使小區成為具有自然生態和人類生態、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統一、可持續發展的理想城市住區。生態小區空間結構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生態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廣泛應用,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規劃和區域規劃,與區域和城市融洽,是生態城市的一部分,體現了所在城市的風貌和特質。
生態小區與傳統小區相比有本質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點:和諧性生態小區內自然與人共生,人類回歸自然,親近自然,自然融于小區,小區融于自然;同時,能營造滿足人類自身發展需求的環境,富有人情味,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息,擁有強有力的互幫互助的群體,呈現出繁榮、生機和活力。
可持續性生態小區是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的,因而它能實現小區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能夠在取得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同時推動經濟發展,實現經濟快速高質增長;能把小區自然環境作為小區公共資源得到永續利用。整體性生態小區不是單單追求環境優美或自身的繁榮,而是兼顧了社會、經濟、環境三者的整體協調發展,小區生態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態化,而是小區整體上的生態化,實現整體上的生態文明。因此,生態小區的建設將會逐漸改變目前我國城市建設中環境污染、缺乏有效環境保護的不合理現狀,實現節能、節地、節水、低污染以及物業等的有效管理,為城市和小區自身環境改善帶來強大動力。
二、生態小區的規劃內容
(一)生態小區規劃目標
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計劃第57集報告中指出:“生態規劃就是要從自然生態和社會心理兩個方面去創造一種能充分融合技術和自然的人類活動的最優環境,誘發人的創造精神和生產力,提供高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备鶕@種描述,我們可把生態小區規劃目標理解為:以生態學“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原則為指導,通過生態設計方法促進人居環境質量的提高和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工設施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實現小區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系統整體協調而達到一種穩定、平衡、有序狀態的演進過程。
(二)生態小區規劃的方法
運用生態規律,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工程措施和技術手段為支撐,對傳統意義上的小區進行規劃設計,使小區成為真正的生態小區,以小區生態文明推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三)生態小區規劃的內容
包括小區自然生態規劃、經濟生態規劃和社會生態規劃。
1、自然生態規劃
綠化指標:該指標是衡量
生態小區建設水平最重要的指標之一。綠地率(包括景區和水面)須達50%以上,人均公共綠地應在28平方米以上。地面保水指標:本指標強調建筑基地滲水保水能力,盡量減少混凝土覆蓋面積,采用自然排水系統,以利于雨水的滲透,理想指標是小區80%的地具有透水性能。
節水指標:此指標以開辟另類水資源(開源)與省水器具的使用(節流),作為節水的主要方法。前者系指在小區建筑設計中導入雨水利用或凈水系統的設計,后者系指把雨水、生活廢水匯集處理后,達到規定的用水水質標準、重復使用于非飲用水及非與身體接觸的雜用水。
節能指標:重視節能建筑的設計,通過空調系統、照明、白晝光利用、太陽能利用等途徑節約能源。
二氧化碳與廢物減量指標:此指標鼓勵應用輕量化的建筑結構,如使用鋼構造建筑來減少砂石、磚等建材的使用;提倡居家簡樸的裝潢設計、建材的回收利用,以達到節約能源、省資源、減少廢物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污水垃圾處理指標:前者要求建設雨水、生活污水分流管道系統,一方面有利于雨水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可減少污水的處理量。后者指垃圾的分類收集和資源的回收利用。綠色交通指標:采用低污染、適合都市環境、對健康有益的運輸工具來完成社會經濟交往活動。據臺灣對交通運具的綠色評估,徒步、腳踏車、輕軌、電車等的得分達40以上,而一般公車、貨車、機車等得分在0分以下。因此,生態小區綠色交通規劃應鼓勵居民使用綠色交通。
2、經濟生態規劃
總體目標是資源的低消耗、環境的輕污染來取得經濟的高速增長,并養成文明科學的消費方式。為此,應用綠色消費科技和綠色生產科技,逐步改變能源結構,加速再生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應用水能、風能、生物能、太陽能等綠色能源;采用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減少能源消耗;在小區內實行綠色生產、綠色消費。
3、社會生態規劃為增強小區的歸屬感而建立標志性建筑、具有中心性的廣場和對居民有魅力的開敞空間;建立配套齊全、布局合理的生態基礎設施,創造便利于各個年齡層次人群的生活環境;小區提供多樣性、個性化住宅,以保證各種經濟收入的人與各種年齡層次人們的需求;小區有商業活動、市民服務、文化活動、娛樂活動等集中的中心地區。
總之,生態小區既是一種小區規劃新理念,又是未來城市追求的遠景目標,將成為可持續城市理想休憩樂園和未來住宅小區發展的必然趨勢。它的建設是一項宏偉的綜合工程,需要我們長期不懈的努力。
三、生態住宅的內涵
生態住宅有著嚴格的技術標準,是開發商不能隨意自封的。生態住宅要求在能源和水、氣、聲、光、熱環境以及綠化、廢棄物處理、建筑材料等9個方面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1、在能源系統,應該避免多條管道入戶,對住宅的圍護結構和冷熱系統進行節能設計,鼓勵使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室內保持適宜的溫度。
2、水環境系統要求設立室外污水處理再利用系統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室內外采用節水型器具,采用節水型的景觀用水系統。
3、氣環境系統要求室外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室內保證自然通風,衛生間有通風換氣設施,廚房有煙氣集中排放系統,達到國家規定的居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4、聲環境系統方面,建筑設計中要用隔音降噪措施,要求室外日間噪聲50dB、夜間噪聲小于40dB,室內日間噪聲小于35dB、夜間噪聲小于30dB.
5、光環境系統要求室內設計滿足日照時數,盡量采用自然光;室內外避免光污染,如強光廣告、玻璃幕墻等;室內外采用節能燈具,提倡使用太陽能綠色照明。
6、生態住宅還要求采用取得國家環境標志認可委員會批準并被授予環境標志的建筑材料,要符合無毒、無害、無污染、無放射性、無揮發性的要求,使用3R(可重復使用、可循環使用、可再生使用)的材料。
小區環境綠化是生態住宅的重要主題,同時,生活垃圾的處理也是相當主要的一個環節。對于生態住宅,生態小區內的生活垃圾收集要全部袋裝、密閉容器存放,收集率達100%,分類率達50%.
四、生態住宅的類型及特點
(一)生態住宅的類型
1、生態住宅類:主要提倡以藝術為本源,最大限度地開發生態住宅的藝術功能,把這類與藝術銜接的生態住宅當成藝術品去創造,去營造,使這類住宅無論從外部還是從內部看起來都是一件藝術品。
2、生態智能類:主要是以突出各種生態智能為特征,最大限度地發揮住宅的智能性。凡對人的居住能夠提供智能服務的可能裝置,都在適當的部分被置入,使主人可以憑借想象和簡單的操作就可以達到一種特殊的享受。
3、其他類型還有生態宗教類、原始部落類、部分生態類、生態荒庭類住宅。
(二)生態住宅的特點———健康
生態住宅又稱“健康住宅”。生態住宅不只是綠化,而且,從規劃上看,生態小區的總體布局、單體空間組合、房屋構造、自然能源的利用、節能措施、綠化系統以及生活服務配套的設計,都必須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態環境、生命質量為出發點和目標。另外,在具體設計上,注重綠化布局的層次、風格與建筑物要相互輝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補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觀賞花木、闊葉喬木、食用果樹、藥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種植;同時注重發揮綠化在整個小區生態中其他更深層次的作用,如隔熱、防風、防塵、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質、殺滅細菌病毒等,甚至從視覺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勞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則要考慮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的需要,注重節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對自然空間和人際交往的需求。生態住宅要把健康落在實處。房地產不是以賣地皮為最終目的,也不是以賣鋼筋,水泥的房子為最終目的,更不是以賣概念和環境為最終目的,而是以營造符合人類社會發展和人性需求的健康文明新家園為最終目的。可以說,房地產是賣一種生活方式,是賣一種亞文化,賣一種新社會和新的時尚。作為一個社區的業主,要真正享受社區健康文明新生活,不僅體現在房地產商的設計圖上,也不僅是在房地產小區的配套硬件設施上,而是要落在社區服務軟件上,要讓人真正享受到身心愉悅。這才是進了健康文明的家園。
五、生態住宅的設計及建設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在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由于生產技術的落后,我國平均建筑能耗是發達國家的2~3倍,造成的污染也相當嚴重,我國的一些城市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嚴重污染”城市。房地產開發和使用是一種消耗大量資源,產生大量廢物的產業。為了人們衛生、健康、舒適地生活,必須將環境保護放在重要位置。
(一)充分利用太陽能
太陽能是綠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廣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優點是極為豐富、潔凈、安全、廉價。目前,在住宅區中太陽能的利用主要有3個方面: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空調和太陽能電池。據資料介紹,安裝一套供300人全年用熱水洗浴的太陽能中央熱水系統需投資約15萬元,全年的節能費約為8萬元,2a就可收回全部投資,而太陽能熱水系統的使用壽命為15~20a,那么這套設備的節能費就高達100~140萬元。近幾十年來,許多國家都在積極研究、開發、利用太陽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以澳大利亞和以色列最為顯著,其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率分別是30%和50%.我國研制開發太陽能起步較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普及率僅為6%左右,且發展不平衡,西部地區較集中,云南省普及率最高,達10%.
我國的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年日照時數為2500h,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2/3以上,有的地區高達3000h.這為我國開發利用太陽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太陽能利用的范圍將會更廣,能量轉換效率將會更高。
(二)合理利用水資源
我國是個水資源缺乏的國家,一些地方,一方面缺水嚴重,另一方面浪費嚴重。節水的關鍵措施還是“開源節流”。居民對水的消費主要是飲和用,其中飲食用水量約占總消費量的5%,其余95%用于洗滌、排污等。在住宅小區,根據兩種用途設置A、B兩套供水系統。A系統專供飲用水(包括沖茶、洗米、洗菜、煮飯)。這個系統的水必須是符合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B系統專供使用水。這個系統的水應該循環使用。將住戶洗菜、洗衣、洗澡水以及屋面雨水,地面雨水引入蓄水池內,進行過濾、凈化、去污等物理、化學處理,再輸入住戶的“使用水管”,供洗地、洗車、綠化、水景、沖廁、排污等使用。這個系統的水循環使用,可節省大量的用水。
(三)規劃用地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土地資源逐年減少。關于住宅小區的節地問題,應從3方面著手:
1、容積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
2、停車場架空或入地,即建造立體化的多層停車場或地下、半地下停車場;
3、從節地與節能兩個因素綜合考慮,宜建造多層和小高層萬方數據公寓,控制建設單門獨戶的別墅,尤其是依山傍水、景觀優美的“風水寶地”更不應建造高檔別墅和私家花園供極少數人享用,而應建造小區公園等公共設施,供大眾享用。
(四)強力整治、促進環保
房屋的建設和使用都存在著對環境污染的問題。環境被污染,直接危害人類健康,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關于環境污染問題,過去只提“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污染,現在增加了防治聲污染和光污染的內容。這是切合現實情況的。還有個問題,就是電磁污染的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電器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也在日益提高,電磁污染已經出現,并有不斷增長之勢。建議把這方面的內容納入治污計劃和措施之內。
1.1有利于城市景觀建設實施
城市的生態旅游是一種創新性的旅游產品,是隨著城市形態的變化而出現的。生態旅游產品的產生,需要依托于生態性與園林性的城市。沒有生態型的城市,城市的生態旅游行業不可能快速發展。生態旅游是旅游市場中的高級產品,也是城市旅游發展方向。城市生態旅游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提高了一個城市旅游的層次,讓旅游目的地的選擇更加清晰。也將城市的多種功能集合在一體,促進游客與城市的整合,極大地促進了城市基礎設施功能的發揮。小城鎮的城市生態旅游內容為親水性或者親綠性休閑活動,城市要利用其已經具有的功能去滿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從打造生態旅游產品的角度出發,做好城市資源的規劃,會給園林景觀建設創造條件。
1.2有利于生態園林城市建設
一個城市自然的生態條件以及相關基礎設施,是促進生態相關服務產生的基礎,更是加強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條件。小城鎮要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就必然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對小城鎮的自然資源與文化底蘊進行挖掘,關注小城鎮的山水格局,建立一個當地生態環境系統的體制,在最大程度上恢復河流的自然形態等措施,對于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不僅加快了生態旅游行業的發展,更要城市的生態環境得到保護。
1.3有利于當地傳統文化保護
在生態旅游產品的開發過程中,當地的民間文化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具有同等重要性。在小城鎮特有的生態環境下,會衍生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可以說,民間文化也是生態環境的一種產物。如果生態環境被破壞,那么由此而來的文化也會被破壞。做好文化生態保護工作,是開發生態旅游產品的重要內容。文化生態保護,就是處理好自然生態環境與人的關系,處理好文化與人的關系,保護那些已經被丟棄或者即將被社會拋棄的特色文化,促進生態旅游內涵的豐富。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就是要將一個地域范圍內的自然與文化生態環境進行結合,將生態旅游融入到當地人的真實生活環境中去。這不僅會促進生態旅游參與性的提高,更能提高生態旅游的學習性,讓游客更多地了解與學習當地的民間藝術。
1.4有利于小城鎮產業結構調整
生態旅游,是旅游業的一個分支。旅游行業的發展,與小城鎮城市產業結構有著關系。許多具有生態資源條件的城市,都將旅游行業的發展作為經濟的新增長點。生態旅游的發展,對于城市景觀的豐富有著重要的作用,更能讓城市的特色得以突出,有利于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生態旅游的快速發展,能夠提高當地的經濟效益,更要彰顯城市的文化,實現社會效益。生態旅游行業的發展,會給城市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當地居民的收入,將生態與經濟共同發展共同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2.小城鎮城市園林景觀建設的途徑
2.1加強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規劃力度
園林景觀是旅游區的重要景觀,一般來講,風景旅游區都是以自然山水作為依托。但是,自然山水作為園林景觀是有一定缺陷的,對其進行科學的人工改造,才能使其具有更多的審美價值。園林景觀就是按照人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以自然山水影響為基礎的人造型自然景觀。這種人工創造,不違背自然的特性,在順應自然的基礎上表現自然的魅力。加大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規劃力度,就要尊重景觀規劃的生態過程。在開展園林景觀時,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護自然山水格局的完整性,這是做好園林景觀生態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生態規劃與傳統園林景觀規劃的不同在于,要在利用土地資源的同時,體現出土地資源本身的價值。這樣的生態規劃理念,有利于園林景區生態系統的恢復,更有利于杜絕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
2.2做好鄉土生境系統的建立與保護工作
在過去的園林景觀建設中,人們偏愛鄉土物種,對于奇花異草有著審美偏見,而這些奇花異草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地生態系統的生態功能。近些年來,物種入侵所導致的區域生態問題無不是我們的警示,盲目進行物種的引入,很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后對當地的生態多樣性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使許多當地物種消失。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環境安全存在的重要因素,正是因為生物多樣性,才促進自然景觀魅力的產生。在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自然資源的保護工作,更要在園林景觀開發中,對已經存在的生態破壞現象進行恢復,建立與自然生境相似的人工生態系統,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園林景觀建設過程中,保護自然地形與植被,促進人工小氣候的形成,有利于當地受損生境的恢復,通過開發園林景觀,反作用于當地生態環境的優化。
2.3加強園林景觀的水系規劃力度
城市園林景觀,是具有自凈功能的系統。這個系統對于城市環境質量的改善以及城市生態平衡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園林景觀的數量有所增加,園林景觀的用水量也在提高。目前,自來水是我國大多數城市園林景觀的用水來源,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低,使大量水資源被無故浪費,不利于城市經濟的發展。做好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一定要關注水系的規劃。在進行園林景觀的整體規劃時,需要對城市園林景觀內部的資源分配進行研究。盡可能多地利用天然河流與湖泊中的水資源,從而讓城市生態水系統更加科學,減少使用純凈水去打造人工景觀。
3.總結
關鍵詞:生態城市意義措施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態文明建設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應有之義,是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升華。建設生態城市則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具體實踐,是黨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生態城市建設的基本內涵
生態城市建設是運用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經濟學原理,通過綜合協調人類經濟社會活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促進改善環境質量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良性循環、協調持續發展的一種有效組織形式。生態城市建設包括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全面發展,它不僅是一個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更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
建設生態城市,就是立足于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生態經濟理念指導和規范區域內的經濟和社會活動,在更高層次上進行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調整,創新發展機制,尋找發展動力,拓展發展空間,培育發展環境。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謀求經濟社會最大限度的發展,以最小的經濟社會成本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區域內環境保護、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生態城市建設的基本原理是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經濟學理論,基本出發點是保護環境和改善生態,核心是生態經濟發展,目標是實現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全面、健康、持續發展。
二、生態城市建設的重大意義
從生態學的意義上講,城市是以人為主體,由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三個子系統構成的復合生態系統。生態城市建設是基于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觀、效益觀、消費觀而提出的一種全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強調經濟、社會、自然的協調發展和整體生態化。生態城市建設是改變傳統發展模式和建設現代化城市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對于實現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建設生態城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生態城市是在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等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更高一級的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模式。生態城市建設不僅需要營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環境,還要具有生態高效的經濟環境;不僅要有和諧高效的社會環境,更需要積極向上的人文環境。因此,建設生態城市豐富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有利于促進環境質量與現代化進程協調發展,引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前進方向。
2、建設生態城市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載體。生態城市建設不僅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更注重人類生活的提高、注重生態文明的培育。因此,建設生態城市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了新載體,能夠推動生產力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增強生態保護意識,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改善人居環境,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
3、建設生態城市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生態城市建設不僅注重經濟效益,更加注重人類福利、注重復合生態整體效益。建設生態城市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緩解可持續發展的壓力,從根本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彌補自然資源的結構性缺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三、生態城市建設的具體措施
建設生態城市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在生態城市建設進程中,要注意處理好兩個關系,把握好四個方面。
1、在生態城市建設進程中,要注意處理好兩個關系。
(1)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統一、互促雙贏,是生態城市建設的應有之義。如果一味地追求經濟發展指標,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發展,資源和環境將難以支撐,環境安全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也就無法實現。保護生態環境也不能脫離經濟發展去談,必須靠發展解決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問題。因此,既要努力克服重發展輕環保的問題,也要堅決防止一談到環保就放慢發展、甚至不要發展的傾向,真正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并進。
(2)正確處理循環經濟與傳統經濟的關系。循環經濟本質上就是一種生態經濟,可以使資源能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廢物排放,保護生態環境。傳統經濟對資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造成資源能源的巨大浪費,也致使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循環經濟根據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三個原則,使得整個經濟過程最大限度地減少末端處理,基本上不產生或者少產生廢棄物。建設生態城市,一條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
2、在生態城市建設進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四個方面。
(1)培育生態文化是源動力。要培育和弘揚生態文化,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生態知識普及教育,包括科學的資源觀、消費觀和發展觀,努力提高全社會可持續發展意識。要充分發揮輿論宣傳和政府引導的作用,搭建各類宣傳和創建載體,大力倡導破壞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提倡節約和循環利用,把循環理念和生態意識滲透到千家萬戶,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努力在全社會形成提倡節約、循環利用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
(2)發展生態經濟是核心。建設生態城市,關鍵是走節約型、循環型的經濟發展道路,也就是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發展生態經濟是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對策,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有效途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注重用循環經濟理念抓好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加快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先進生產力、淘汰落后生產力。大力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和現代服務業,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資源、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和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循環經濟的自主發展,努力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路子。
(3)保護生態環境是前提。生態建設重在保護,要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建設,以確保生態資源的永續利用。要把保護生態環境的著力點放在推進節能減排上,使經濟發展建立在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礎上。一是抓好工程節能減排。大力實施節能技改、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和環保型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二是抓好結構節能減排。加強對耗能高、污染重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整治,嚴格控制高污染行業擴張,堅決淘汰工藝落后、污染嚴重、資源消耗高的產品和產業,從源頭上解決污染問題。三是加強監管力度。強化目標責任制,嚴把項目準入關,嚴格實行節能減排一票否決制和問責制。
[關鍵詞]智慧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問題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建設也開始向生態化、智慧化的方向發展。在世界各地建設智慧城市的數量越來越多,智慧城市不僅能夠給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同時也能提高經濟的發展,也能更好的改善目前城市存在的諸多問題。比如: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問題。所以,我國建設智慧生態城市更加注重的是環保問題,并以此建立新時代的智慧生態城市。
1建立智慧生態城市的準則
智慧生態城市是集智慧城市、生態城市、綠色城市、數字城市、園林城市等特點為一體,從而達到一種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社會狀態。所以智慧生態城市的建立要有一定的準則。
1.1符合公共利益
建立智慧城市就需要滿足公共利益,關于個體的需求、人與人之間需求、個體與外部之間的聯系等都進行相互的協調,這樣才能更好的改善城市環境。公共利益主要是指通過協調資源,來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體現最大限度的公共利益,同時也要實現人和城市之間的和諧,達到人文、科技產業和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
1.2提高自律
想要保護城市的生態問題,主要還是靠行為的自覺性。在建設智慧生態城市中,要發揮自覺維護的優勢,對行為的發展和城市的發展方式進行有效控制,對城市的人口、居民的生活狀況等進行合理控制,這樣才能實現智慧城市的自律性,從而實現智慧生態城市的建設。我們可以通過道德思想對個體行為進行規范,提高人們的自律性,從而實現城市和人的和諧共處。
1.3符合智慧生態
智慧生態城市就是要體現智慧和生態的建設,通過生態思想和智慧理論,實現關于人們的地理、人文、氣候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對生態城市進行合理布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存在。智慧生態城市體現在城市的持續發展方面,為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提供更好的環境,從而實現城市服務的效率和優勢的最大化。
2智慧生態城市建設的分析
2.1智慧生態城市建設的理論分析
在2012年的時候,我國建立了首批智慧城市試點,根據這些試點的城市建設情況,可以看出智慧生態城市的建設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建立智慧城市需要實現全方面的智能化管理,比如:城市服務、環保、交通、工商業活動、公共安全等方面實現智能反應。只有這樣,智慧城市的建立才能更好的存進經濟的發展,從而改善城市中的環境污染和資源破壞等情況。建立智慧城市同時也需要合理的配置城市的資源,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這樣才能實現城市發展模式的改進。目前我國已經有將近200多個城市開始進行“生態城市”的建設,主要面對的問題還是傳統城市存在的問題,各種污染現象和交通資源等問題的破壞。建立智慧生態城市就是要實現信息化,將農業的發展、工業化技術、信息技術有效的結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從而解決城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及人們對健康問題的重視等,建立智慧生態城市已經成為必然,同時結合現代信息化技術,從而提高城市的智能作用。利用現代科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改變城市的功能和發展面貌,提高城市的便捷性、高效性、宜居性等。
2.2智慧產業建立分析
實現智慧生態城市的建設,提高智慧產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根據生態理念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發展創新性的產業模式,減少工業化發展制造的環境污染。可以通過智慧產業鏈的建設,融合生態產業發展的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比如:根據電子商務平臺,建立城鄉經濟產業發展模式;加強清潔技術的研發,減少工業污染;發展高新技術型的產業,實現高的附加值等。
2.3實現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理念
城市是人們生活的家園,建設智慧生態城市當然也要以人為本。首先在建設生態城市時,要充分融入社會、文化、歷史等因素,整體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設。其次就是合理規劃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經濟、文化、社會、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再則,就是加強資源的利用和控制,減少各種資源的浪費,發展循環經濟,從而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以人為本、綠色環保的城市建設,提高城市的生態文明。
3積極應對政策
為了保證城市規劃建設向生態化、智慧化的方向快速發展,要積極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對環境建設不斷進行機制探究,通過多種渠道,積極進行生態環境建設的改善,為了使其更加規范,必須要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還要大力加強城市環境管理工作,加快構建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智慧生態發展模式。同時吸引各種各樣的資本,使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工作得到大量的支持。
4結語
總的來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智慧生態城市,也將開辟我國未來幾年的發展現象,現在為了做好智慧生態城市建設工作,就要強化智慧生態型城市發展的重要性,且要進行深入分析,并對其提出相應的建議。只有這樣,才能為更好推動我國智慧生態型城市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作者:屈振輝 單位:鄒城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參考文獻:
[1]馮琪.智慧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基本理論探討[J].智能城市,2017,(02):213.
[2]徐振強.智慧城市與城市規劃、生態文明協同創新關鍵路徑的思考[J].城市住宅,2016,(03):6-10.
[3]袁業飛.智慧城市建設:還需量力而行———聚焦智慧城市熱潮[J].中華建設,2013,(03).
關鍵詞:生態城市建設管理主體
生態城市是按生態學原理建立起來的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理想聚居地。而生態城市的主體體系是指生態城市管理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主要是構成生態城市系統的政府、企業、居民、社區、社區組織等。由于生態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的提高依賴于管理主體水平的提高,所以加強對生態城市建設管理主體的研究,以提高公眾生態意識,積極倡導綠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創新提出共建全民參與的生態管理主體,對走有中國特色的生態城市建設之路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政府
(一)政府進行生態城市建設管理的依據
法律是以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調整人們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也是人們行為必須遵守的準則。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是生態城市建設管理的重要支柱。因此當前,加快立法進度,強化執法力度,重點宣傳、貫徹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和法制觀念是生態城市建設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我國目前主要是要建立健全包括國家法規和地方法規兩個層次的環境法規體系。另外,在生態城市建設管理中,政府應注重把握好整體性原則、動態優化原則、全過程控制原則,以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統一的原則等。
(二)政府在生態城市建設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城市政府是推動城市發展的首要力量,是生態城市建設政策的制定者、實施者,是生態城市建設管理的系統中樞和調控中心。在現代城市逐漸向追求經濟增長、社會平等與生態保護充分融合的生態城市轉型的過程中,城市政府因其特殊的地位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這種作用貫穿在政府調整戰略、制定規劃和建設管理三個有機聯系的環節中。
1.生態城市政府的戰略調整。戰略是城市政府對城市發展的目標、方向、途徑等所做的宏觀謀劃,是對城市未來形象進行定位的重大抉擇。在分析研究客觀現實的基礎上調整傳統發展戰略,制定符合生態城市內在要求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城市政府駕馭生態城市發展全局的重要手段和首要環節。走生態城市的建設道路是現代城市政府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生態城市是一種完全不同于傳統模式的發展理念,政府要構筑生態城市理想模式,必須把握其戰略的特性:綜合性、區域性、前瞻性。
2.生態城市政府的規劃。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態城市建設規劃是實現生態城市的前提和基礎。同時生態城市建設規劃要有前瞻性,要著眼于未來,著眼于現代化,特別是城市基礎設施的供應能力要適當超前,不斷完善城市載體功能,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要樹立以城市發展生態化、城市文化特色化、公益設施便捷化為主要目標的城市現代化建設更新理念,以實現“城在林中、道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生態城市目標。
3.生態城市政府的管理。在生態城市建設發展中,規劃是“龍頭”,建設是基礎,管理是根本,三則相互依賴,要建設生態城市,政府必須采取行政、法制、經濟、技術等多種手段,進行綜合管理。
政策引導。政策是調整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以生態為導向的城市建設中,城市政府應加強與生態管理有關的政策的制定與完善,引導城市建設遵循生態型戰略與規劃的要求。而在生態城市建設中市場機制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必須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市場競爭制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環節中:建立健全綠色稅收體系、實施可交易的排污許可證制度、多元化的市場籌資方式。
制度創新。政府最重要的是積極推進土地制度、產業制度、戶籍制度以及區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與創新。在許多領域,政府可以與企業合作。比如,政府可以為開發商低價或免費劃撥一定數量的土地,由開發商進行建設和維護,最終開發商可從房產的增值中獲得環境建設的回報,而政府則可以免除自行投資建設的成本和維護費用。生態城市建設引入市場機制并不是說要完全擺脫政府的調控,其實是重新調整政府調節和市場調節的關系,實現政府宏觀調控和市場機制結合的良性運行。在市場化方式下實施生態城市建設,政府要關心的主要是如何創造、維護和完善市場機制,建立起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城市管理制度。
組織協調。政府是城市規劃實施的直接組織者,在涉及城市規模、功能布局、重大建設項目、重點工程等方面的建設時,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承擔組織者的角色,調集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城市建設牽涉的內容龐雜,因此,政府必須要發揮協調作用以理順各種關系,協調好全局與局部、近期與遠期、發展與保護等關系之間的矛盾。建立綜合管理機制、強化日常城市管理,通過宣傳和教育促進“保護生態,人人有責”的社會風尚的形成,并取得人們對生態城市建設工作的理解與支持等。此外,城市政府還要負責城市之間的協調。從內外兩方面共同著手,以全面有效地推動城市建設。
鼓勵公眾參與。鼓勵公眾參與的政策手段是政府利用社會力量建設生態城市的有效途徑,通過信息公開、社區自助開發和公眾參加的方式來進行。鼓勵公眾參與的基本前提是信息公開,信息公開是鼓勵公眾參與的一種特殊形式。分級評價結果定期通過新聞媒體公布,使社會各界及時了解企業形象。曝光計劃會產生積極效應:使黑色標志銳減,清潔生產工藝增加,企業對生態經濟的投入由被動變為主動,因為企業生命與環保業績息息相關;公眾生態意識大大增強,健康消費成為時尚;政府尋找到了一種投入少、效益好的生態建設途徑。
(三)生態城市建設中政府管理運行機制的構建
建設生態型城市不僅是一個根本的發展方式轉型問題,而且是一個重要的管理模式再造問題。要從根本上提高城市的生態環境競爭力,就需要在政府、企業、社會中加強面向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設,強化城市的環境建設和管理的經濟手段與教育手段,并與之相適應建立一套新的城市管理運行機制。如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生態環保目標責任制,環境保護參與經濟發展綜合決策,加大生態城市建設管理執法力度,完善監督反饋機制;建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方位、多層次的管理機制;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污染誰治理,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
二、居民
本質上說,生態城市管理的指導原則是“人本思想”。生態城市發展過程的一切諸如規劃、建設、投資、調控等管理活動,在最后都會細化到某個具體的“人”的層次,也就是居民這一層次。作為組成生態城市管理的最基本的要素,居民個人的生態倫理或生態道德、生態消費的水平決定了生態城市系統管理的有序化和系統化的程度。生態消費,實際上,就是提倡環境廢物最小化和資源利用可循環化。如有效的垃圾分類方法的推行,廢棄電池的分類處理就可以很顯著的保持環境不被破壞。居民通過環境決策參與、環境監督參與、環境投資參與和個人環境行為行使職權、履行義務。居民的參與對生態城市的建設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監督作用。
三、社區
現代城市管理論認為,社區是居民的共同聚集體,社區作為生態城市建設管理體系主體構成重要的部分,就必須符合生態原則。所謂的生態社區主要包括以下的內容:
社區環境生態化。這主要是為社區內的居民營造一個優雅的自然環境,包括綠地、純凈的空氣、相應的活動空間。規劃要充分考慮到社區的發展和環境的承載能力,衡量指標應多為人均綠地面積、人均公共設施率。
社區發展的生態意識。作為居民有組織的共同體,社區發展也必須自始至終貫穿著生態發展的原則,城市政府則應從整體上予以把握,主要是依據社區的類型如:工業社區、生活社區、商業社區、教育社區等,把各個不同類型的社區作為生態城市建設管理的主體,使其具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發展方向。
社區對居民的組織作用。在我國,社區和街道的概念,在大多數城市可以做同一理解??梢杂山值?、工廠、學校、軍事指揮機關等培養和提高居民的生態倫理和生態消費的意識。
四、社會團體
社會團體是跨社區具有相當的組織程度和組織目的的非營利性的居民組織,其成員有著共同的興趣。社會團體的出現打破了社區地理上的限制,和居民社區共同構成了管理主體網絡。這里所提到的社會團體是與生態城市發展有關的團體,如符合生態原則的綠色和平組織和動物保護組織等這樣的社會團體。社會團體能夠使居民的個體的行為轉變為團體的行為,發揮更大的作用,進而對社會產生的影響。相對于縱向的政府管理體制而言,橫向的社會團體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文明程度,更有利于城市管理系統的健康發展。
五、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