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6 10:12: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課堂內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科學論文學習的自主性不足
當前,多數研究生的科學論文學習很被動,鮮見研究生能將科學論文學習轉化為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從而主動、廣泛、定期和深入學習科學論文。其表現在于:研究生的科學論文學習必須是由導師督促才能部分完成,比如大部分研究生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導師推薦的全部科學論文。而針對學院而言,尚有許多跨專業、跨學科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學習的初級階段對自己專業不夠熟悉,缺乏有效規范的閱讀指導。這種情況導致其在研究方向和目標的選擇上把握不夠準確,科學論文學習存在盲目性。很少有研究生會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而廣泛、自主地涉獵相關知識。同時科學論文的系統學習缺乏清晰的計劃性和目的性。由于多數中藥學研究生自身英語水平的限制,閱讀外文科學論文的能力相對較差,導致很多研究生對于資料中所涉及的內容難以把握,無法抓住論文的核心和重點,致使看不懂,同時也造成厭學和消極的外文閱讀心理。
1.2欠缺系統篩查從而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首先,缺乏系統而全面的論文檢索水平??茖W論文的檢索和查閱是研究生應具備的基本技能,直接決定了研究生在學習和研究過程中掌握資料的豐富性和可靠性,從而影響研究生的學習和研究的效率和效果。在以往研究生的教育過程中,通常缺乏對論文檢索和查閱方面知識的系統培養。即便在檢索手段和資源比較豐富的條件下,也很少有研究生對科學論文檢索方法和知識作深入的了解。研究生最常見的通病就是直接通過網絡,比如百度或谷歌等,隨意而凌亂地查閱支離破碎的信息。其次,缺乏系統整理論文的能力??茖W論文的梳理和綜述是研究生培養學術能力的基石,能否從眾多的科學論文中遴選和精煉出有效的信息,對研究過程來說至關重要。而實際上,相當多的研究生在浩渺的科學論文面前顯得束手無策,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無關的,哪些應該精讀,哪些應該略讀,他們并不了解;囫圇吞棗一通閱讀后,他們分辨不清哪些是可以舍棄的,哪些則是需要細致整理加以分析的;分析后對科學論文也很難做到層次分明、精準有效的提煉。再次,對科學論文的理解缺乏準確性,尤其體現在非母語論文中。準確無誤地理解論文,一方面是治學態度嚴謹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研究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標志。論文內涵理解的準確可以避免斷章取義,使研究生的學術論文理據分明,言之鑿鑿。而事實上,在研究生的論文使用過程中斷章取義的現象并不少見。
2科學論文學習與科研能力提升的途徑
研究生階段的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手段是參加各類學術會議,聆聽各類學術報告,以及大量地閱讀科學論文??茖W論文研討課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查閱科學論文、汲取學科領域前沿知識的能力;研究生通過真正的研討,既可以鍛煉自己的立論與邏輯思維能力,亦可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科學論文研討課還可以充分調動研究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創造研究性學習的氛圍,提高研究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2.1培養研究生科學論文學習的自覺意識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閱讀產生興趣是提高研究生科學論文學習自覺意識的重要途徑。閱讀興趣,一方面來自于導師的引導,在研究生初涉學科領域時,由于涉獵不深,有相當一部分研究生對自己的學科顯得興趣不足,這時需要導師將研究生引入學術殿堂,帶入科研實踐,向研究生昭示學術的魅力。筆者在研究生科學論文研討課的實踐中,在科學論文的選取上給予研究生一定的指導:①選取中藥學領域近5年來在國內外學術界有重要學術影響的中英文科學論文,供研究生查閱,這些科學論文應能反映國內外本學科或領域的最重要學術觀點和最新成果,使得研究生接觸到最權威、最重要的學術思想;②有意識地幫助研究生選取與當前時事熱點相關的科學研究內容,比如每年度的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的科學家的相關論文,提升研究生對熱點科學問題的理解和興趣,幫助研究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③引導研究生學習導師的科學論文和與導師研究方向相關的研究論文,幫助一年級的研究生盡快熟悉導師的研究領域,盡早進入科研氛圍。
2.2授課方式靈活、開放,與研究生積極互動
論文研討課的科學論文學習是課程的內容,研討則是課程的授課形式。就課程的授課方式而言,強調“研討”,即以研究生講解自己閱讀的科學論文為主、教師引導點評為輔、研究生集體討論的形式開展。其教學目的在于通過組織和引導研究生對專業科學論文的閱讀和討論,充分調動研究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創造研究型學習的氛圍,培養和提高研究生的綜合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論文研討課不僅要求研究生要閱讀大量的科學論文,學會查找科學論文,而且還要積極參與課堂講解和討論。研究生除了閱讀教師指定的科學論文外,還需通過網絡或學校圖書館的國內外專業數據庫來查閱與課程主題報告相關的科學論文資料。每一位學生在閱讀、分析科學論文的基礎上,寫出科學論文學習報告,并制作出一份PPT用于課堂講解。每名研究生都需積極踴躍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是課程教學的最大特色。論文研討課要求研究生自己去閱讀、探究、討論科研科學論文,并予以綜合提煉,從中發現問題,甚至提出研究課題,這樣就把學習、研究的主動權完全交給了研究生,使研究生成為真正的“研究生”,教師則從中進行點評指導。
2.3研究生“值周組長”制度的建立
授課方式的靈活并不代表課堂松散無組織,有效的教學制度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必要前提。建立研究生“值周組長”制度,搭建共同學習的平臺,積極引導研究生的學習主動性。科學論文研討課程包括“講解環節”、“討論環節”及“點評和總結環節”?!爸v解環節”由研究生“值周組長”在上課開始前對閱讀過的科學論文進行15~20分鐘的講解,內容包括科學論文的主要觀點、所應用的方法、結論、對該領域的貢獻以及科學論文當中存在的問題等?!坝懻摥h節”是針對上述講解的科學論文,同學和教師提出疑問,共同討論解決問題,這個環節時間為15~20分鐘。最后的5~10分鐘是教師講解的過程,做出總結和評定,包括指出科學論文講解不足之處,補充涉及到該領域的相關知識及相類似的應用方法等。總之,每一次授課前負責的教師都要做好細致的規劃,課堂上也要隨時掌控課堂節奏,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科學論文研討課的作用。
3完善的監督及評價機制
論文研討課的實施,需要結合中藥學研究生的特點,專門建立以科學論文學習為基礎的學期考評制度。考評工作首先應建立研究生導師組,由導師組負責,主要起到監督和引導的作用。導師組的主要任務在于:一方面要為研究生設置嚴格而適合自己學術發展的科學論文學習方案;一方面還要對研究生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及時而有效的解答,指導和引導研究生閱讀向著縱深的方向發展,輔助研究生開拓出自己的研究領域和興趣點。導師組還要階段性地對研究生的閱讀狀況進行調查、考核并做出科學的評價,以便及時地調整研究生的科學論文學習方案。經考核后,對效果不佳、未能達到預期的研究生提出批評和改善意見;對研究方案不適合的研究生,導師組要及時做出合理的調整,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制定詳細的考評標準,通過多環節多步驟的考核評價體系,避免可能出現的個人主觀評價差異。成績評價從選題、PPT制作、課堂報告、課堂討論、出勤、課堂后問題總結回復等多方面多環節給出,并且增加研究生打分環節,加強研究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和責任感。
4展望
經過幾年的研究與實踐,建立起了嚴謹的、科學的并符合校情的教學質量管理與評估體系及運行機制。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專業建設評估體系、課程建設評估體系、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及質量評估體系、實驗室評估體系、生產實習評估體系、課程設計評估體系、課堂教學評估體系與運行機制等。建立、健全了教學主要環節的質量標準和教學工作相關規范性管理文件。針對地方院校主要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當前應用型人才實踐動手能力不強的問題,重點研究了實踐教學質量管理與評估。教學質量管理與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與建立,采用了線性權重法將三級指標(二級指標)轉化為一級指標,權重的選取主要通過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得到,同時充分考慮到每項指標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作用和學生的實際。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全員性”,體系涉及到相關領導、教師和學生全員參與;二是“全過程”,體系涉及到重要教學建設、主要教學環節的全過程;三是“全方位”,體系以與重要教學建設、主要教學環節有關的各部門的工作質量來保證教學質量;四是“針對性”,體系指標的設置充分考慮了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和學生的實際;五是保證和提高重要教學建設、主要教學環節質量貫穿始終。
開展教學質量管理與評估
評估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對過程進行檢查,進行學風和教風檢查,掌握各專業畢業設計(論文)開題、進度和工作情況;第二階段:深入畢業答辯現場,跟蹤答辯過程;第三階段:各教學單位組織專業進行自評,同時,學校聘請校內外同行專家對畢業設計(論文)進行審閱;第四階段:專家組進行復評(逐個專業進行實地考察),總結成績,查找問題,提出整改建議,反饋交換意見,評出等級,結果向全校公布。通過畢業設計評估,規范了畢業設計工作管理,保證和提高了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學校每年都聘請校內外專家對畢業設計(論文)進行抽檢評審,結果表明:我校畢業設計(論文)選題結合實際程度高,學生專業知識扎實、運用知識能力強,設計(論文)質量好。近幾年,學生結合畢業設計(論文)公開200余篇,部分畢業設計(論文)對廠礦企業起到較大作用。學校定期開展實驗室評估、生產實習評估和課程設計評估。實驗室評估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專家組深入實驗室隨機聽課;第二階段:各教學單位組織實驗室自評;第三階段:專家組實地考察實驗室,得出評估結論,反饋交換意見。生產實習評估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專家組深入生產實習現場進行實地抽查,掌握實習的真實情況;第二階段:專家組逐個單位考察,評出專業等級,反饋交換意見。課程設計評估專家組深入到單位進行檢查,檢查內容主要是教學文件、指導教師、課程設計選題、課程設計質量四個方面。通過開展實驗室、生產實習、課程設計評估,保證了實踐教學質量,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學生在全國數學建模、電子設計制作、鑄造工藝設計、航模等競賽中屢獲佳獎。畢業生以實踐動手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公認,幾年來,我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居黑龍江省高校前列。
關鍵詞: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
隨著軍隊院校教學任務的轉型,崗位任職教育已成為軍隊院校教育的主體。短時間、多層次是任職教育的主要特點。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新穎性和實用性,是崗位任職教育的主要任務。如何在短暫的時間內,達到良好的培訓效果,是任職教育院校必須研究的課題。因此,探索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課內外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顯得非常必要。
1 課內外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的含義
課內外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是有針對性的把部隊所需要的相關內容整合成專題,以課內專題講座為主體,課外研究探索為補充,將課內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課內課外渾然一體。課內教學精講主要知識點,采用案例式、研討式等教學方法,將主要的理論融會貫通。課外針對專題的內容,利用圖書館、校園網等,查閱資料,研究討論,開擴思維;還可以帶著問題親臨部隊“實戰”,在“實戰”中應用理論,消化知識,提高能力,從而達到強化理論、拓展知識、創新發展的目的。
2 課內外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的優點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要以學員為主體,充分發揮學員主觀能動性。課內外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正是體現這一特點,能夠充分發揮學員來自部隊,具有豐富任職經歷和實踐經驗的優勢。它的優越性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1創造了學員潛能發揮的氛圍
崗位任職教育針對性強,需求的知識多、內容新。課內外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在課堂講授的基礎上,提倡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探索學習,突出教學訓練的研究性、試驗性,讓各種思路、方案、概念、設計碰撞交匯,讓人的創造潛能在允許失敗、允許反復的良好氛圍中激發成長。
2.2改變了“灌輸式”教學方法
教學模式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未來戰爭是信息化戰爭,信息時代的指揮軍官,應以具備整合高新技術裝備及多種作戰因素的能力為基礎,以提煉有創意的指揮概念并形成系統設計為素質能力的最高形態,這種智慧和能力的獲得,創造精神的激活,需要有適應的教學模式和環境加以培育。課內外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改變了過去教員“灌輸式”教學方法,留給學員自主開發的空間,激發他們的智慧和創新能力,使課堂向“實戰”拓展延伸,使知識向創新型發展。
3 課內外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實施應注意的問題
按照課內外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的要求,在實施過程中,要從部隊崗位實際需要出發,依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充分摸清生源情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堅持“三個貼近”,力爭做到學員帶著問題進校門,解決問題出校門,提升理論認知水平,提高分析解決部隊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員能夠勝任擬任崗位需要。
3.1整合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整合,是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步驟,內容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模式的實施。內容的整合,要從貼近部隊、貼近實戰、貼近學員任職崗位需求出發,增強針對性和適應性。
第一,選取部隊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教學分析內容。要經常關注部隊武器裝備發展動態和使用管理以及軍事訓練中存在的問題,找準支撐解決問題的相關理論,通過專題講座,引導學員進行分析。
第二,結合軍事斗爭準備選取研究探索內容。選取現代高技術戰爭的經典戰例進行分析,設置未來戰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從實戰的角度進行研究探索。免費論文參考網。
第三,根據學員任職崗位需要提煉補充內容。在學員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針對任職學員擬任崗位的特點,收集現職崗位任職人員的成功經驗和體會,提煉補充專題內容。
3.2設計教學環節
教學環節的設計,是保證課內外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實施的關鍵。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各個環節的銜接,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把外聘授課與自身授課合理安排,使教學環節環環相扣。
首先,要做好教學過程各環節的安排。在教學內容整合之后,實施中精講哪些內容、自學哪些部分、研討什么問題、學員扮演什么角色,教員都應當提前設置好。教研室采用集體備課、到部隊備課,練講試講等形式,安排好精講、討論、角色扮演等環節,把理論、實踐和知識拓展緊密結合在一起。
其次,恰當處理聘請教員授課與自身教員授課的關系。教學實施中,自身教員授課是主體,但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請進來”作為一種必要的補充,對于一些知識前沿和跨學科的問題等,需要聘請專家教授舉辦講座。在聘請什么人,講什么內容,解決什么問題上,要充分考慮,注重外聘講學的目的性和實效性。
第三,要合理安排參觀見學活動。“走出去”是拓展知識的必要環節。“走出去”看什么?學什么?回來后干什么?這些問題,都要在教學實施中提前安排,使學員做到心中有數,提前做好準備。
4 課內外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
在航空兵場站指揮培訓班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采用課內外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不僅適應了崗位任職學員的特點,而且也充分開發利用了各類資源。我們在內容選取上,采用前伸后延的方法,前伸到學員部隊實際生活中去,收集困擾部隊的難題,收集典型的案例,收集學員急需的知識。后延到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的發展前沿上,后延到學員將來的任職崗位上。通過對部隊調研,以及與學員的座談,利用學員資源,了解部隊,熟悉部隊,使教學案例和內容來源于部隊,適應于部隊,同時針對本專業的發展前沿,收集新技術、新理論發展動態和方向,豐富教學內容,使理論知識能夠體現時代的先進性。在教學實施中,我們在自身教員講課的基礎上,聘請了其他院校和部隊的專家教授進行了專題講解,采取了研討式、案例式等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說明了課內外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免費論文參考網。
4.1更新了學員知識,提高了理論水平
通過課內外一體化專題教學模式的實施,學員有自己的學習興趣,有自己的創新空間。結合課堂精講內容,針對某些理論或某項新技術,進行深入細致的鉆研,開闊了思維,拓展了知識。免費論文參考網。一些學員就某項問題寫出了非常有見解的研討論文,有的論文已在相應刊物或研討會上發表,具有一定的創新價值。
4.2豐富了課堂內容,補充了教學資料
學員把自己的實踐經驗,經過理論總結,通過在課堂上的研討發言,提出了新的觀點和看法,補充了課堂教學資料,豐富了教員的部隊實踐經驗。我們在兩期的教學中,已收集教學案例30余個,進一步掌握和熟悉了部隊情況,為更好地講授類似班次的課程奠定了基礎。
4.3解決了部隊問題,提升了實踐能力
學員進校學習之前都帶有困擾本部隊的實際問題,通過課堂學習、課外研究和查閱資料,學員間的相互探討、互相協作,提出不同的思路和解決辦法,使每個問題得到優化解決,達到相互提高的目的。在最后的結業考核中,每個人都對自己所帶的難題,提出了解決的方案,有的方案還具有前瞻性,對提高部隊戰斗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參 考 文 獻
1 郭振漢,劉占鋒. 注重任職教育的“分流”段教學改革.中國軍事教育,2004,第5期.
2 陳敦林. 著眼任職教育目標實施學導式教學法. 中國軍事教育,2004,第5期.
【關鍵詞】 審計;案例教學;實踐教學
審計課程是一門相對來說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內容復雜且抽象,課程中涉及到的定義、術語和技術規則等條條框框的東西非常多,對于初學者來說在理解上存在很大難度,就使得審計課程一貫給人留下枯燥難懂的印象。傳統的審計課堂教學多側重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偏輕實務技能的培養,教學方法局限于灌輸,教學也缺乏必要的案例和實踐,使得審計教學質量不高。在經濟全球化、高新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新會計和審計制度已推出,審計環境日趨復雜,這些因素對會計審計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挑戰。審計學課堂教育的不能與時俱進,就更加深了審計理論與實務之間的裂溝,審計課程的特點和重點就是要突出其實務性,為了更好地在課堂理論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務技能,必須合理地采取案例教學方式和合理開展實踐教學。
一、合理地選擇案例并建立審計案例庫
審計案例最好是根據來源于審計實踐的第一手資料提煉并整改潤色而成。來自于審計實踐的審計案例會更加通俗易懂,可以加強學生對工作底稿和審計證據等內容的了解,也會讓學生更有積極參與案例分析和討論的興趣。作為教師,有機會應親身參與會計師事務所與政府審計機關的審計實務工作,既可以獲得實際工作底稿等實際審計的具體案例資料,也可以鍛煉自己的實務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可以參考國內外專家的審計案例書籍和國內外知名事務所網站上公布出的案例,還可以收集財政部、審計署、中注協、證監會公布的處罰公告中涉及財會方面的案件并將其整理制成適用的案例,形成案例庫。
另外,審計教師還應開拓視野,關心國際、國內的政治經濟氣候、資本與證券市場。可以從財經媒體、報刊雜志和網絡上查找新聞并探索其暴露的問題并做成案例,在收集資料時要注意不能只停留在記者的報道和網絡數據上,應該有自己的專業分析??梢砸龑W生去網絡和報紙上收集各類資料、關注證券市場實事要聞、分析上市公司年報、看相關的評論報道,讓學生把相關公司的各年度年報數據都拿出來分析,獨立判斷事件的真偽,既可增強審計案例教學的生動性和互動性,又可鍛煉學生的會計審計實務操作技能和獨立判斷能力,還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可讓學生實際調查一些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同時請被調查單位來評判學生建議的可行性。
為了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每章每節最好都有一個案例做引導。案例的選擇應與課程密切相關,結合審計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標來設計,具有基礎性和代表性,可以用來解釋某一個或某幾個知識點或原理性內容。在案例的選擇上,要注意內容比較新、完整且長短適中,適合該章的學習。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案例的把握水平和自身的分析能力有差異,內容的選取要讓學生有可思考性,要結合學生的層次以及接受水平來選擇,綜合性和深度都要適當,以便能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充分討論,對教學起到理想的促進作用。
二、案例教學時需注意的問題
(一)課堂討論方式
1.大型案例不一定適合于課時有限的課堂教學。如果課時充足,也可安排專門的案例分析與討論課,做深度分析。建議教師把編好的案例提前一周發給學生做準備,讓學生在課堂討論之前先熟悉案例做好預習工作,對案例分析有大致的思路并做出初步分析。也可以由老師定題,將案例分析布置成作業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資料,分小組寫出案例分析報告,并在課堂上討論,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案例討論的積極性,自學審計案例還可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中小案例比較適合課時有限的課堂教學。教學中,應注意適時穿插引用簡短的中小案例來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可運用由多個小案例組合成的綜合性審計案例來說明審計證據的收集、審計工作底稿的形成和審計報告的完成過程。案例分析要盡量地符合中國實際。
3.在課堂討論中,案例討論可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一般的大型審計案例都比較難,讓初學的學生一個人獨立回答比較困難,可對全班學生分小組,讓其進行小組討論,然后每組選派代表上臺對討論的結果進行系統闡述,其他組成員可以提出問題來反駁,教師最后做點評和總結。在案例討論中,教師要注意駕馭課堂教學進程,維持討論秩序、把握討論方向,引導學生從正、反兩方面提出各種問題,并逐一進行分析與討論。為了督促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討論,可以要求學生將討論內容及過程做好記錄并最后提交一份完整的案例分析報告上交,教師對其進行評分,評分結果計入平時成績。在這樣的案例討論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總結案例涉及的主要知識點,總結分析和思考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對各種分析思路進行點評,所以除了應當具備準備和組織案例討論教學的能力外,更應當具備將理論和實踐進行貫通和融合的能力。
(二)多媒體手段的使用
審計課程比較抽象,理論性強,如果要配以案例教學的方式,則多媒體教學手段必不可少。利用多媒體、網絡通訊等手段可使教師的課堂講解更直觀、內容更豐富且更具有吸引力,可促使學生學得更快且印象更深刻。不論從理解或記憶的角度來看,多媒體教學都能達到良好的輔助教學效果,它能實現傳統的課堂教學所無法實現的生動效果,還可以增加每節課的信息容量,提高課密度,使授課內容達到傳統課堂教學所無法達到的飽和度,可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新意識。
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問題:一是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上,學生往往反感排版密集的文字版PPT,最好能“刪繁就簡”,把教學內容用文本、圖像、聲音、影畫等形式進行有機組合生動地呈現出來,通過借助多媒體使教學內容實現由易到難、由感性到理性的過渡,這樣既可避免滿版的文字或表格給學生造成視覺壓力,也便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上,它只是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輔助工具,還應與教師的講授和板書結合起來,以達到最佳效果。
盡管多媒體教學有它獨到的優勢,對其還是應采用一分為二的方法來看待。多媒體工具畢竟只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太多種媒體的介入可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反而導致學習效果不好,不能因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而使其成為教師的“負擔”。要做一個圖文并茂的生動課件,開展多種形式的多媒體教學,會對教師提出很高要求:教師必須擅于運用office軟件,能熟練掌握類似visio這樣的繪圖工具,最好還會制作flash;教師還應該擅于搜索所需的資料,能很快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任何相關背景資料。
教師還應有快速反應能力,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能快速辨別出所接觸的眾多信息中是否有信息需要保留和分析,是否與所授課程有關。繁重的教學與科研任務使得教師們無暇鉆研多媒體教學設計和分析那么多的信息資料并改造制做為授課所適用的資料。如果過于強調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設計,會導致教師教學負擔的加重,可能會削弱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三、審計實踐教學的開展
單純的審計案例教學雖然有利于學生增加實踐經驗,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卻仍不能使學生身處真實的審計工作環境中。除了案例教學和多媒體工具的使用之外,還可以恰當的安排一些實踐性教學模式,如審計模擬實驗、親身到事務所實習等模式,以強化審計案例教學效果。審計學課程實踐性教學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一)審計模擬實驗
審計實驗能夠使學生從感性上了解審計的具體操作,使學生在掌握了一定審計理論的基礎上,在實驗室將理論運用于實際。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來籌建校內審計模擬實驗場所,模擬審計場景,為實踐教學提供相應平臺。審計模擬實驗場所的建設包括硬、軟件建設?,F代化的硬件建設需要配備一定數量和質量的計算機,需要學校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應有高標準要求。軟件建設是指需要購買一整套專用的審計實驗課軟件。在進行模擬實驗時,讓學生通過計算機抽查被審計單位的憑證、賬簿、報表及其他資料并編寫審計工作底稿,使其對審計中會接觸到的原始資料產生直觀認識并切實體會到如何開展實際的審計工作,可鍛煉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審計實習
為了讓學生真正學好審計學這門課程,學校必須提高對校、內外實踐性教學基地建設的認識,適當增加資金投入。努力爭取與會計師事務所及內控較好的大中型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甚至可以自辦事務所安排學生實習,這樣在校內和校外建立審計實習基地,就可更好地培養鍛煉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學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給學生安排為期一個月左右的課程實習,實習課程也計學分。在實習單位,應在指導老師的直接監控和指導下,以學生直接充當審計人員的角色來操作為主,這樣可以檢驗其動手能力與獨立判斷能力。也可讓學生利用寒暑假到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平時做審計實驗的時候,每個學生一般只能夠接觸和處理到審計實務中的某部分流程,如果能在事務所實習,則可讓學生參與對公司財務報表審計的整個審計流程,可以讓學生對審計流程有個整體的把握,這對理解和掌握審計相關知識會很有幫助。
(三)審計方向畢業論文
在課程結束的時候,可以由教師將本學科的前沿問題、熱點問題或值得寫成論文的問題形成論文題庫,交由學生選擇寫成論文,并規定每個學生的論文選題不能重復,讓每個學生獨立完成一個論題。也可以將實習與畢業論文相結合,讓學生在實習單位就實習的情況做畢業論文,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審計實務的理解,使理論與實際更好地結合。
參考文獻
[1]梅丹.我國高等審計教育改革探討――兼談南開大學審計教學的發展[J].教育財會研究.2009(3):53~56
[2]張雪梅.審計教學中的研究性教學方法探討[J].會計之友(上旬刊). 2008(4):70~72
[3]郝曉雁,辛旭.審計學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月刊. 2007
教學研究以提高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為根本目的,其研究內容涉及教學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參見表1)。教學研究既然是“研究”,必然帶有研究的屬性,且在研究方法上與科學研究并無二致:都需要以問題為導向、以目標為導向,并注重先進性、創新性、實證性、示范性和發展性;當然目的性和系統性也是高水平研究的必然要求。進行科學研究,我們必須首先通過觀察自然和社會、文獻調研、實驗研究等發現問題,繼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再進行實驗研究或者驗證,通過分析實驗事實和數據,歸納、推理、提升以得出規律,再用規律進行預測,不斷修正和發展規律使之成為理論和成型的方法。教學研究也嚴格遵循這個程序。研究者首先應當了解和分析世界、我國、地方、高校、課程直至某個內容在教學方面還存在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問題導向和目的性),通過文獻調研了解國內外對該問題開展研究的最新進展,確定哪些作法和結果可資借鑒,哪些還需進一步改進(先進性),進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新見解和新方法(創新性),而后設計系統(系統性)、具體的措施,通過對照實驗、平行實驗、案例分析等方法得出有意義且可靠的數據(實證性),而后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形成可資他人借鑒的一般規律(示范性),而后對結果進行評價和反思并指出未來持續改進的方向(發展性)。找不出問題,抓不住關鍵,泛泛而談,難以深入,寫成流水賬式的工作總結,是很多教學研究論文的通病,是對教學研究的研究屬性認識不足導致的?;蛘咧粷M足于自己一點粗淺和零星的探索和經驗,不了解、不關心國內外進展,不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系統的設計,論文自然先進性不強,并容易失之膚淺。同樣,片面強調獨特性而不考慮一般性,就會缺乏示范和推廣價值,這無疑會使研究的意義大打折扣。
2當前教學研究的重點
當前,我國的高等化學教育正在進入一個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這為我國大學化學教學研究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梢灶A見,未來的5~10年是我國高等化學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成果大量涌現的黃金時期?,F將當前教學研究比較關注的領域及其對應的《大學化學》欄目歸納于表1中,并列舉部分優秀論文作為示例。表1所列研究內容既有宏觀、戰略性層面的,也有微觀、具體的,相關研究只是問題面向不同,并無高低之分,無論哪個領域都可以產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實證性和示范性等的限制,在指明研究者之外的人員雖然可以開展相關研究,但其研究的權威性、指導性往往不足。從1999年以來的大規模擴招及與之相伴的高校合并、校區擴建、??粕究啤慰谱兙C合等大規模調整和高速發展,導致我國高等教育定位困難,人才培養定位和目標不明確,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畢業生素質能力和就業面向趨同,人才培養出現結構性問題,加劇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2012年之后,我國的高等教育開始進入控制規模、內涵發展、質量發展、特色發展的新階段。如何明確學校和專業的辦學定位,堅持分類發展、特色發展,明確培養國際競爭人才、基礎研究人才、應用研究人才、應用人才甚至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實現培養規格的具體化、特色化,突出學科特色、地域特色、行業特色[3],建立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培養模式,將具體明確的畢業要求落實到培養方案的整體設計、每一門課程和每一堂課的每個環節,并建立相應的質量標準和質量監控保障機制,切實保障人才培養目標的落實,造就適應國家、地區、行業、學科發展需要的多樣化人才,是今后教學改革必須優先解決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值得所有高校認真思考和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做法和經驗[5-9]。新辦專業評估為合格評估,主要著眼于基本辦學條件和辦學投入是否符合人才培養的最低需要。合格專業的評估則為審核評估,主要致力于建設自我質量監督保障機制和持續改進機制,以確保培養目標的實現。在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培養模式的前提下,如何通過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需要制訂各個環節的質量標準并建立有效的監督、反饋和改進機制。這種理念和做法在我國高校化學類專業教學中尚未得到具體落實,是學校和院系今后必須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教師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評價等研究的主體。就當前而言,改變教學理念,將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teacher-centeredteaching)轉向“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teaching),將教學評價從“基于投入”(input-basedevaluation)轉向“基于產出”(OBE),積極探索和采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開展高效教學,是我國化學教學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從教學方法看,除了老師熟知、在目前的教學研究論文中涉及較多的基于問題的教學(problem-basedlearning,PBL)、案例教學(case-basedteach-ing)、探究式教學(inquiryteaching)之外,新的高效教學方法還包括團隊學習(team-basedlearning)、混合式學習(blendedlearning)、翻轉課堂(flippedclass)、基于課堂互動系統的教學[12,15]、真實環境教學(realworldlearning)[13]、基于游戲的教學[27]等。另外,應該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設計和考核,例如采用BOPPPS課堂設計模式,采用三明治教學法[28]等。采用這些方法并結合OBE理念的指導,選擇多個產出指標進行效益評價,就容易形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指導我們的教學向更高水平、更高效益轉變。
3《大學化學》論文撰寫及投稿注意事項
3.1《大學化學》欄目介紹《大學化學》刊載的研究內容大致分為4類[29]:(1)當前化學及相關學科前沿領域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最新進展以及發展趨勢,主要發表在“今日化學”、“知識介紹”欄目。要求內容新穎、深入淺出、可讀性強,既可用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又便于學生及時了解當今化學科學發展的情況,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編輯部每隔一段時間會將優秀論文結集,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供教師和學生作為教學和學習的參考。迄今已于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2年先后出版4集。(2)教育教學改革的方針政策、指導思想、培養目標、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教學方案等,主要發表在“教學研究與改革”欄目。內容既包括改革思考與宏觀設計,也包括具體做法和成功經驗,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是各院(系)基層領導最關心的欄目之一。(3)有關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效果評價等改革的研究心得、教學和學習體會、問題討論等,主要發表在“師生筆談”、“自學之友”等欄目。(4)對現有實驗內容的改進、新實驗的設計、實驗室管理的新做法、新經驗等,主要發表在“化學實驗”欄目。隨著化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大學化學》也會與時俱進,靈活調整欄目設置,及時刊登具有重要導向性和借鑒意義的其他成果,以滿足廣大教師交流和學習的需要。
3.2《大學化學》論文撰寫注意事項在撰寫教學研究論文時,應首先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引用重要文獻介紹國內外相關研究的進展及其不足(應特別關注《大學化學》之前發表的相關研究),闡明相關研究的目的和意義。論證過程中一定要突出問題、把握關鍵,避免面面俱到、內容空泛,切忌寫成流水賬式的工作總結。在撰寫“化學實驗”欄目稿件時,需要注意兩點:如果是對經典實驗的改進,要首先明確改進后是否更加有利于對學生的培養,而不僅僅追求操作更方便,實驗步驟更簡單等;如果是推薦新教學實驗,則必須經過2個學期以上學生實際操作的驗證,保證實驗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并詳細說明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及藥品、實驗步驟、結果與討論、實驗效果等。此外,還應特別關注實際操作中的安全性問題。此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重視文獻引用。按要求注明出處,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在評述前人工作時應全面、客觀、公正,不應貶低或者全面否定前人的做法。(2)以嚴謹認真的態度撰寫論文。應熟讀《大學化學》來稿須知。注意做到條理清晰、語言凝練、數據準確、圖表規范;正確使用量和單位的標準化形式;參考文獻的著錄應格式統一并符合期刊要求。(3)英文題目及摘要的撰寫要規范。要做到用詞準確,避免語法錯誤??烧埥逃⑽乃礁叩耐聨椭?。
3.3投稿注意事項論文完成后,可登錄《大學化學》網站,點擊“在線投稿”,完成“作者注冊”后即可進入作者工作界面,選擇“向導式投稿”模式,認真閱讀注意事項后按照提示即可完成投稿。
4小結
關鍵詞 材料科學前沿 教學目標 課程論文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材料科學前沿》課程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課。課程的目標是要求學生了解材料科學研究前沿新動態,新材料的合成與制備方法和技術以及新材料的研發對現代材料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課程主要向學生介紹近幾年內材料學科的熱門研究方向,介紹新材料的物理化學特征及新材料產業與材料科學前沿之間相互依賴關系與發展規律,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了解新材料的研究領域及相關的新材料表征技術。通過近幾年來對該課程的實踐教學,筆者主要闡述學習該課程的重要性,通過實例教學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探索如何讓學生全面了解材料科學前沿領域為目標的課程教學新模式,同時就如何進行課堂討論和課程論文設計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并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1以材料研究前沿動態為指引,拓展教學內容
本課程是針對理工科學生開設的,其內容可分為前沿動態和新技術發展兩個部分。課程基于ESI數據庫中多個研究前沿,根據材料學科的特點,甄選出了2014-2015年排名前10的熱點研究前沿和5個新興研究方向,涉及材料科學及材料結構表征領域。
在前沿動態教學方面,主要學習材料學科前沿動態和國內外最新報道的新材料制備技術和實驗研究方法。在新技術發展方面,主要集中在現代高新產業中正在實施產業化的新材料制備技術以及新材料研發過程中采用的先進工藝和方法。這兩部分涉及知識范圍較廣,因此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新知識和新理論的系統化,需要不斷更新國內外的發展動態,注重先新實驗技術的介紹,以知名科學家及其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結果來增強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保障。課程中對于實驗原理和設備的教學內容應該與最新設備和最新技術相一致,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提供如Nature和Science等專業期刊網站的鏈接,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
2引導學生探索材料研發新領域,培養創新思維
當前課程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學生對新技術和新方法缺乏重視和認可,結果造成教學的低效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創新學習的意識,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在課后有興趣去網絡搜索課堂介紹的新材料和新技術??茖W興趣的培養是學生能夠在該課程有所收獲的基本前提,所以在教學中必須從科研實例引出技術問題,從技術問題引出科學概念,由科學概念引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思考所學的內容。課程基于材料科學研究前沿的分析為學生提供了獨特的視角去洞悉科學研究是如何展開的,揭示了不同研究者因探究科學問題產生的關聯性。
課程中關于新技術的介紹一般理解起來比較抽象,在教學中時必須注重從現實生活中的直觀現象入手,解釋抽象的概念。教學計劃總學時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內容涉及有材料科學進展和前沿動態;第二部分內容涉及有先進納米材料、先進能源材料和先進材料制備技術的應用。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和側重:
(1)化學與材料科學研究前沿。由于本課程中化學與材料科學研究前沿所涉及的化學概念較多,因此學生必須對材料化學等前驅課程進行回顧。這部分章節側重于選擇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功能性金屬有機骨架化合物、銠催化的碳氫鍵活化反應、基于石墨烯的光催化、石墨烯量子點的合成與應用等前沿內容。
(2)物理與材料科學研究前沿。由于本課程中物理與材料科學研究前沿所涉及的物理概念較多,因此學生必須對材料物理等前驅課程進行回顧。這部分章節側重于選擇硅烯的生長與特性、堿金屬摻雜鐵硒超導體、高能量轉換效率聚合物太陽能電池、鐵基高溫超導等前沿內容。
(3)在材料結構表征新技術方面,為了增強學生對材料表征技術課程內容的理解,將AFM、XPS、FESEM、HAADF、STEM、CEPC和SPPC等材料性能現代檢測方法與課程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3立足金屬材料專業特色,促進教學改革
該課程主要教學對象是參與金屬材料研究課題的學生,根據金屬材料專業的特點,課程應當使學生系統了解金屬材料研究的概況、最新研究成果和未來發展方向,掌握先進金屬材料的主要用途和未來應用發展趨勢;通過課堂講授和課堂討論,培養學生的材料科學素養、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該課程要充分考慮作為鋼鐵材料的組織控制專業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所應具有的基本工作能力,所以教學內容必須體現金屬材料專業的特色。
關鍵詞:工程應用能力;翻轉課堂;企業研究生工作站;雙導師;人才跟蹤評估反饋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8-0143-03
一、信息學科研究生培養的現狀
教育部2009年明確指出我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主要面向應用,為企業培養高層次、高素質、復合型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信息學科研究生的培養重心由原來的學術研究型人才正在向工程應用型人才轉變[1]。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各大高等院校紛紛創建信息學科相應碩士點和博士點,我國信息學科研究生的招生規模迅速擴大。在信息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中暴露出一系列問題: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研究,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個人學術能力的提高,缺乏團隊協作精神;研究生專業知識面狹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應用能力不強;研究生的職業道德不高,缺乏誠信,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企業的需求;具有工程背景的研究生導師的稀缺;校企合作沒有真正深入地合作[2]。
2004年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四所大學創立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常州大學一直致力于研究生工程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探索研究,逐步形成了以CDIO為特色的人才培養理念。培養一批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思維活躍、發展潛力大、具有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精神、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復合應用型高素質人才是常州大學信息學科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
二、全方位、多角度對信息學科研究生人才的培養進行改革和探索
1.全面修訂信息學科研究生培養方案,樹立工程觀念,創新培養模式和教學理念。培養方案是研究生培養的指導性文件。為了滿足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信息學科高層次高素質工程應用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提高信息學科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創新和創業能力,常州大學大膽借鑒國外先進的研究生培養經驗和管理模式,圍繞研究生素質拓展、知識更新和能力提升,以拔尖創新工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提高信息學科研究生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培養突出的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為定位,以優化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為重點,以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管理體系為保障,對2013年制定的信息學科研究生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案進行修訂。修訂后的培養方案更能突出信息學科研究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工程能力、科技英語寫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2.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以項目案例為載體,開展研討式教學?;贑DIO模式的信息學科研究生課程體系,應注重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的融合應用和課程的綜合化,以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為導向,以實用性、創新性、綜合性項目為載體,訓練研究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對于信息學科的研究生,不再適合傳統的滿堂灌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研究生通過互聯網學習豐富的在線課程,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變得切實可行。研究生導師以專題的形式要求研究生查閱國內外相關資料和文獻,以報告會或研討會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見解,促進研究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經常舉辦研究生學術會議或學術沙龍等活動來促進研究生對學科前沿、學術動態的了解;定期邀請國內外的著名專家學者和優秀教師對研究生進行講學和授課;利用高校與國外高校的國際合作項目,組織研究生短期訪學和出國聯合培養來增加視野、拓展研究生的學術思維。
通過組織研究生開展創新實踐與學術交流活動,開拓了研究生的創新視野,激發了研究生的科研實踐潛能,培養了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和工程應用意識,提高了信息學科高層次創新工程人才的整體水平和培養質量。
3.加強政校企深度合作,設立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全面構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養的平臺。校企合作培養研究生,是培養具有工程能力高層次人才的有效途徑[3]。深入推進政府、高校、企業之間的產學研合作,是高校培養高層次人才、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社會服務水平的必由之路。常州大學與設站企業共同建設的研究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推進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目前常州大學信息學科已擁有2個省級工程中心、2個常州市重點實驗室、2個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7個校級科研機構。
同時,常州大學與各企事業單位進行雙方共贏的合作,達成校企合作戰略,研究生參與企業實際項目,接受企業的文化熏陶,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在信息學科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鍛煉了計算思維能力,培養了科研意識和科研創新能力,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促進了信息學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強了高層次人才的社會競爭力。對研究生獎學金進行評定時,向承擔過企業項目,有專利發明申請,完成產學研課題的研究生傾斜。
在政校企深入合作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建設投入經費的匱乏;管理經驗的不足;觀念的誤區等。產學研平臺的創建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政策導向、財政支出、制度保障,離不開企業對培養高層次工程應用人才的積極參與,離不開高校高瞻遠矚的深思熟慮,離不開社會對高層次人才工程能力的認可和支持。積極發揮各方力量,形成利益共同體,政校企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推動著研究生工程教育的健康穩定發展。
4.實行校內外雙導師制負責,進一步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提升信息學科研究生的工程研究水平和工程素養。導師指導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導師作為培養研究生的第一責任人,在研究生培養和管理的過程中占據主導作用。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選聘企業中有強烈責任心的高級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作為校外導師。吸收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學者專家和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員,群策群力,共同承擔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實踐證明,雙導師制對于研究生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增加了研究生的實踐工作經驗,縮短了研究生創業就業進入社會的適應期限,提高了研究生的專業素養和工程應用能力,推進了產學研更好地實現有機結合。
隨著高校研究生隊伍的不斷壯大,研究生導師在具體指導實踐時也存在著各種問題:指導時間偏少;指導缺乏有效性;部分導師的責任意識薄弱;導師的指導水平參差不齊等。目前,蘭州大學、蘇州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紛紛開展研究生導師的培訓活動,要求研究生導師關愛學生,嚴謹治學,規范培養研究生;不斷提高導師自身學術水平,在學術誠信方面率先垂范;導師要不斷拓展學術思維,為研究生搭建高水平的學術平臺。這進一步加強了導師隊伍建設,健全了導師責權機制,完善了導師崗位管理,提升了導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導師的指導能力和水平。
5.加強信息學科研究生論文的過程管理和質量監控,規范論文的審查程序,保障學位論文質量。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獨立開展科學研究或專業實踐的載體,是對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檢驗,是提升研究生科研素養和綜合素質的重要保障[4]。常州大學積極借鑒國內外高校的先進理念,來加強對研究生論文的過程管理。南京大學高度重視學位論文評審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建立了學位論文評閱和評議人專家庫,研究生導師不參加答辯委員會。寧波大學基于網絡的學位論文過程管理與質量監控平臺的建設,對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規范工作流程起到積極的作用。法國對工科類研究生的過程培養、論文選題、遴選研究生導師三方面執行嚴格的淘汰機制。中國科技大學學位絡評閱系統的開發和投入使用,加強了導師對研究生的過程指導,規范了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制度,提高了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6.創建高層次人才的跟蹤評估反饋環節,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提升就業競爭力。對高層次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建立跟蹤評價反饋體系,是目前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監控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提高人才競爭力、實現研究生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創建信息學科高層次人才的跟蹤評估反饋環節,對研究生進入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后,由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對研究生的專業技能、工程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承壓能力等進行評估和檢驗,并將信息反饋給高校[5]。高校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研究生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調整,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對信息學科高層次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結束語
改革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加強研究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培養,提高研究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是社會對高層次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對信息學科高層次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項目案例為載體,全面修訂信息學科研究生培養方案,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加強政校企深度合作,加強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設,完善導師隊伍建設,加強研究生論文的過程管理和質量監控,創建高層次人才的跟蹤評估反饋環節,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探索和改革,以培養適應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高素質復合型工程應用型人才。信息學科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養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絕非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事情,需要不斷學習、研究、探索、實踐、總結和優化,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周葉中.目標轉換與模式重構: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4):57-59.
[2]劉建樹.淺談研究生工程教育體系的構建[J].紡織教育,2012,12(1):42-45.
[3]呂建平,崔鵬,魏鳳玉.產學研合作培養化工專業研究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探索[J].人力資源管理,2010,(5):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