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4 21:44: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空間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空間藝術與文化結合的必然性
早在幾千年前的史前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努力試圖擺脫蒙昧,走向文明。起初他們嘗試著去建造自己的居所,以躲避寒暑和野獸的攻擊,這都是出于本能的創造行為。當居住形式慢慢的固定下來之后,物質需求不再成為人類所擔心的問題,于是他們的目光開始轉向精神的需求,也就是對精神和文化的追求。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摩根認為“陶器的出現是人類擺脫野蠻走向文明的標志,它是人類審美能力和創造提升的表現,為人類審美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3?這就跟中國古代陶器一樣,雖然這些器具都是基本的生活用具,在創造的歷程中算不上輝煌,但是它卻開啟了人類審美意識的大門。中國的繪畫藝術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的彩陶紋樣和巖畫,原始的繪畫技巧雖然很幼稚,但是卻已基本掌握了各種造型能力,也展現出原始居民對精神層次和文化的渴求。在先秦時期,青銅器、漆器、帛畫等的繪畫技法都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的水平。隨著出現的墓室壁畫,畫像石、畫像磚等形成了文化裝飾的初步原型。到魏晉時期,繪畫藝術更是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以顧愷之等為代表的畫家引領了整個時期的繪畫潮流,花鳥畫、山水畫等開始萌芽,人們開始嘗試將名人畫作懸掛于室內作為裝飾,對文化環境的渴求度進一步加深。待到隋唐大一統時,社會穩定,物質繁榮,隨著市井審美層次的提高,更多的藝術形式涌現出來,人們也越來越欣賞這種室內裝飾和陳設的擺件所共同營造出的文化環境和氛圍。歷經時代變遷,即使是現代社會的空間環境裝飾也都把后期的文化配飾作為一個重要環節來對待。空間設計中的滲透著深刻的文化根基,從遠古簡易的茅草房到封建鼎盛時期繁復華麗的宮廷,再到當代奢華的星級酒店裝飾,無不證實人類對于帶有文化意境美的追求從未間斷過。從歷史的發展角度來看,空間設計藝術與文化結合是人類精神需求的必然產物。文化總是在不斷的融入空間設計之中,它由古展而來已經潛移默化的融入了各個時期的文化,即是與時代文化的融合。翻開美術史的卷宗,對比后不難發現各個時期的建筑藝術有著共性也有著各時期裝飾風格上不同的個性。由于思想文化與審美標準的差異,建筑裝飾藝術也流露出時代的印記。有人把建筑稱作“凝固的歷史”,那么裝飾藝術則應該是凝固歷史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建筑技術與裝飾藝術不可分割,他們共同承載了歷史文化的內涵,所以空間設計藝術與文化必然有著千絲萬縷、不可割裂的聯系,沒有文化內涵的賦予就沒有空間設計的底蘊支撐和發展進步。同時,設計藝術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肩負著傳承文化的歷史使命,而空間設計藝術就是實現這種傳承的藝術手段之一??臻g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融入異域文化,不斷豐富其表現形式和表現內容,并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只有富有文化內涵的設計作品,才能夠提升空間的氛圍和品位;只有在空間設計藝術中注入文化要素,才能創作出充滿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藝術感染力的空間。而在當今,裝飾設計藝術又必須與經濟文化相結合,這也是人類為了滿足精神需求的必然選擇。設計創造經濟價值,經濟社會推動設計藝術的發展,設計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現代科技和經濟的雙重推動下,藝術設計行業顯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新技術和新手段為設計思維的實現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材料和手法,也實現了藝術與技術的結合。空間設計與其他文化的融合也極大的豐富了空間藝術形式。結合各種主題文化,空間藝術中衍生出各種不同風格,如音樂主題酒吧,汽車主題酒店等等,結合流行文化又衍生出各式各樣的餐飲空間設計形式。如,小城故事餐飲就是以流行歌手鄧麗君為文化基礎,開發設計出的餐飲經營模式,店面空間的設計模仿臺灣小鎮,播放鄧麗君的懷舊名曲,還有以鄧麗君為元素的環境細節設計等等。以迎合上個世紀末的一代人懷舊的心理,而這一批人正是現代社會的中堅力量也是主力消費群體,以文化為主導的設計定位十分明確。
二、文化在空間設計中的體現
文化要素對于在空間藝術中營造高雅意境,提升空間的品位至關重要。對于服務對象來說,他們迫切的期望自己身處的環境能夠充滿文化氛圍,正所謂環境影響人的發展,“孟母三遷”的典故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對于人的身心健康發展是十分有益的,對于提升審美品位的和愉悅視覺感官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這些都取決于文化在空間設計中的延續性。那么這種延續最終還是要落在負責營造空間的設計師隊伍上,他們的專業素質和文化修養會直接或間接的體現在空間設計藝術作品中。空間設計在滿足基本使用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創造出一個符合人們精神需要的環境。那么這就要求設計師在掌握本專業相關理論和技能以及實踐經驗外,還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要有廣泛的藝術愛好和文學修養,并且要善于從歷史文化中尋找藝術靈感,從生活和細節中尋求創意點。在設計師自身文化修養提高的同時,還要具備鑒別優秀文化的能力。也就是說,不管對于本民族傳統文化,還是外來文化,都需要對其有選擇的延續,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立足優秀文化的同時,還要敢于創新和跨界。要利用新材料、新技術讓傳統文化以新的形式在空間設計中延續。總之,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人們的不在滿足單純功能需求,而更多的是情感層面需求。人們在使用空間的同時還需要與空間進行著交流,空間因為有了文化的延續,才使其充滿了活力。各種文化精髓就像遺傳基因,它們通過設計師的手,以新的形式在空間設計中延續著。而由鋼筋混凝土筑造的冰冷空間,因為文化基因的注入才顯得生機盎然,和藹可親。這種注重精神文化的設計已經成為當下設計界的流行趨勢。在新形勢、新思想的推動下,以文化為支撐,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學習來自國內外的優秀理念,創造出更加經典和優秀的作品。
作者:馬利廣 戴吉祥 單位:新疆藝術學院
[論文摘要]步入90年代,室內空間設計在飛速發展,“傳統”概念向模糊化發展,世界流行文化室內空間設計師越來越注重“共性化"的創造。室內空間設計更有幾種引人注目之處,如大型復合商業設施的升級,歷史文化的香味,自然材料的應用,高科技的應用,中國在近50年里室內空間設計有了很大的發展,今后應在國際新文化環境的創造方面予以更多的重視。
設計是連接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橋梁,人類寄希望于通過設計來改造世界,改善環境,提高人類生存的生活質量。經濟發展和城市大量建設,給建筑師提供了無窮的設計機會。
室內設計作為一種學科隨著與應用科學,藝術一起不斷的深入發展,為人類提供更新,更進步的空間和更廣闊的生存空間理念,思維空間,從而推動著社會生活的精神文明進步,提升大眾的生活品質,為大眾真實地服務著。
現代藝術設計在中國,只有短短的二十幾年的歷史。如果說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的第一代(也就是二十幾年前從美術中分離出來,扯起現代藝術設計大旗的藝術家和設計師),為完成了開天辟地的使命,那么,發展到今天的現代設計,則需要我們新生代藝術家和設計師,探索和建立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理論。從古到今,從原始到成熟,在發展形式上,屬于時間維的縱向狀態,趨向于潛伏期。與設計藝術相區別,藝術設計更多屬于現狀的研究范疇。屬于空間維的橫向狀態。趨向于爆發期。可以說當設計藝術處于空間維的橫向發展機會中關注的越多,受重視的程度就越大,那么潛伏期也就相應的爆發,其實目前我們所處于的中西文化的碰撞,正是設計藝術的發展爆發期。
對于一種潮流時尚的追求,是社會人們要求進步的一種表現,而從事表達實現這一追逐的設計師行業的設計人不應只站在商業因素的左右去“巧妙”變化,更應該深入了解室內空間藝術設計的實際內涵,體現人文關懷的一種精神,彰顯自己藝術修養和品位人生的態度,去引導時尚,真實地實現大眾愿望而服務于大眾,不只是簡單的“迎合服務”的商業因素左右求全。
民族風格的新發展是一件讓各國設計師們共同追求的課題,現代社會單純的說某種東西是民族風格是會讓人發笑的。新風格的出現也是新文化到來的預兆。運用傳統的文化思想的香味,結合今天的科學技術創造出的作品自然會產生新的民族文化和風格,她的世界文化既民族綜合創新探索追求?,F代世界室內空間設計流行的風格就是民族共存,共追求的新風格。對傳統的認識價值,包括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軍事史、經濟史、建筑史、科學史、技術史、教育史等等人類活動的一切方面的歷史?,F代室內空間設計是一部存在于空間環境之中的大型的、直觀的、生動的、全面的史學書。
不斷延續風格,潮流與社會經濟活動的需要,相互貫穿與延續,深入考量,而不是把自己的范疇圈起來,在狹義的范圍內玩起“設計”的游戲,這將在未來的工作效果與格局受到很大的拘束,這對剛剛投入到室內設計這個領域的設計人非常不利。所以設計師在將來的思維空間中以地方概念為出發,綜合全面的學習多元化知識信息并能主動地融入與國際接軌的觀點,檢視設計方案,創造自己的風格,多元思維,全面,科技,生態的維系目標,必將隨社會發展而發展,同行服務于大眾,樹立設計師自己的社會價值。
設計師本人就是一個比例尺。無論在任何環境里必須拿出這個比例尺,對所處的空間進行比例、尺度的比較分析,時間長了自然成了一種職業的習慣。設計意識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對空間、環境、形態、比例觀察而產生的一種職業習慣。
設計作品的表現手法異常之難是不難想象的。不同的空間,不同的設計要求,給人能夠對話的引導是設計師在設計中尋求的道路。找到適合現代室內空間環境,探討室內空間環境設計是每一位設計工作者在現時環境空間設計領域里追求空間表現的一個課題。
要改變、引導全社會對傳統觀念的新認識。在現實的環境里找出一條中國民族風格的新表現方法。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國人的建造物里面肯定有適合今天社會文化的精華,努力去尋找定會找出新的表現形式,尋找它為民族風格的發展發行了一張在空間設計領域中跨進21世紀室內空間設計的門票。
在室內空間設計物身上附加照搬古代文明符號,是設計上最要不得的東西。文明的歷史香味飄進了現代建筑空間,同時香味也飄進了室內空間。而這種香味指在某種程度摻進傳統的精神。它是在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消化基礎上所產生的一種時代風貌。這就是設計者今天要追求的時尚,它既要強調歷史性、文化性,同時還要產生時代性。
認真對每一個細節進行分析,是對一個設計師的設計水平綜合評判的唯一標準。把握整體大方的形態,仔細刻畫是勢態、形態、姿態加強的重要視點。新一代設計師追求的應該是去掉鏡框的作品,有新的構思。
設計師是提高修養、品位的時候了。對比例、尺度、色彩和造型的完美和諧與統一,是這個時代的要求,精品應該誕生在對環境和條件深入的調查與理解。對維護傳統風格、奪回傳統風格、唯我獨尊、以自我為中心的設計心態應嚴加克服。積極探索,試圖超越,設計觀念的異彩紛呈是檢驗一個設計師的標準。
切記設計師匆匆忙忙,顧此失彼建筑物在功能、構造方面,現代人比古代人更科學了,可空間、環境、形象、風格在當今社會里確實成了設計師的一大研究主題。
設計行業的更新我國的室內空間設計師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初具實力的職業設計人才寶庫,無論從人數量和素質上都達到了一定的水準。同樣也面臨著設計人才的更替,設計隊伍重組及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室內空間設計師作為一個熱門職業的同時也存在著潛伏的危機。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室內空間設計逐步走上了正軌。同時出現了大批的年青設計師。室內設計師隊伍面臨著一個不可抗拒的人員交替。正如改革開放初期老一輩室內空間設計師還發揮著作用,但隊伍的中堅力量已由出生于5060年代的第二代室內設計師所代替。等到了進入21世紀,接力棒將傳到80年代出校門的新一代室內設計師的手中。這一代的設計師們將擔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他們在任何一個方面都要顯示出了一定的優勢。同時也將決定中國室內空間設計今后創作及發展方向。
相信,21世紀的未來人類生活方式的革命將對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室內設計產生巨大震撼。人類的生活需求更趨于個人的“專有”。設計師是一個為各類人服務的綜合產業。也許這種革命性的變革,會把我們今天所堅信不移的生活理念“砸”個粉碎,但我們如果已準備好自己的知識,堅信,室內設計將會給日益發展的人類社會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室內設計將更加“以人為本”,給人類更加關愛。
參考文獻:
[1]《建筑師》1999年4月第87期
關鍵詞:酒店大堂;地域文化;空間形態
中圖分類號:F590.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空間給予人最直接的是感官及視覺上的享受,現代高檔酒店對此更為關注。利用空間創意去讓顧客加強消費記憶,注入更多的地域文化,讓顧客更多地體驗當地文化及環境。
一、地域文化對度假酒店設計的重要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全球流的日益頻繁,迅速的推進了全球一體化進程。它一方面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另一方面卻破壞了地域文化的多樣性,地區文化間的差異性開始被削弱甚至消失,導致了設計風格的雷同,失去了自身的可識別性。
地域文化就是在這樣的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下逐步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和越來越強烈的需求。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長期形成的歷史遺存、文化形態、社會習俗和生產生活方式等,是一種從古到今的文化沉淀。它不僅包含那些人們在特定地域條件下積累的科學知識、藝術內涵及它們間的結合,還包含那些人們在不同的地域條件下認識到的不同的藝術理念及與其相對應的科學理論。
度假酒店設計既有商業的需求,又有社會的需求,同時還具有較高的文化需求。度假酒店在功能上首先要符合國際標準,不同地方的度假酒店的室內空間還應該體現其特定的地域性特色,才能對度假的游客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增加酒店的生命力。
二、酒店大堂是度假酒店的核心區和第一印象
在酒店的公共空間中,大堂是度假酒店中的功能流線核心和樞紐,是給客人留下最初印象的場所。因其造型的靈活性和功能上的多樣性和復合性,是度假酒店公共空間的象征和精髓所在,它確定了酒店的風格和氣氛,,應給旅客已到達目的地的感覺。
度假酒店的大堂無論大小、風格各異,都在努力達成兩方面的內容:舒適、輕松的空間氛圍和令人難以忘懷的優美景致。
大堂是酒店的交通樞紐,是客人進出的必經之地,是客人辦理手續的地方,也是客人進行交往的場所。習慣稱謂的“大堂”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客人到達登記區及前臺辦公區;另一是大堂休息區,例如:大堂吧等。
可以說酒店大堂的室內設計是整個度假酒店室內設計的重中之重,地域文化特色也一定要在酒店大堂的室內設計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三、舉例分析
(一)印尼巴厘島的阿曼酒店
酒店大堂
休息空間
很好的展現了東南亞酒店的風格。通透的建筑空間、開放的木構架坡屋面、本地石材和木料、凸現地域文化的浮雕景墻、樣式休閑的家私以及暖色的主基調,營造出安靜、閑適,充滿傳統意味的空間環境。
而開放貫通的傳統空間形式、出檐深遠的屋面為室內提供了良好的遮蔭、流暢、涼爽的清風,創造出很好的小氣候環境,人體舒適感很好。避免采用空調系統,節約了能源。大多數熱帶地區的建筑多采取此類開敞的建筑格局,面積規模或大或小,但總體氛圍和形式沒有多大差異。
(二)三亞喜來登酒店
酒店大堂入口空間
酒店大堂
位于中國三亞亞龍灣的喜萊登酒店,氣勢恢宏的酒店大堂一直為人稱贊。酒店落客區、接待區、休息區、大堂吧、室外屋頂無邊水景沿軸線順序遞進,覆蓋在一個巨大、層級跌落的坡屋面下,空間序列感極強。旅客進門伊始就可以感覺到南中國海的壯闊美景,興奮之情油然而生,吸引旅客迫不及待的奔向海灘。尤其是在大堂吧外結合屋頂設計的狹長的無邊水景,水、海、天融為一體,惹人流連駐足。大堂室內裝飾材料以木飾面和乳白色涂料為主,色調柔和輕快。酒店大堂從屋頂構架到欄桿裝飾采用了大量的實木作為建材。木構架形成了開闊輕盈的大堂空間,活躍了鋼筋混凝土堆砌的沉重空間氛圍;同時木材自然而富有紋理的質感,也與度假酒店整體自然清新的風格相協調。大堂門前長長的落水景觀,都是同自然、開敞的酒店氛圍相適應的。
四、總結——度假酒店的大堂室內設計中地域文化表達的幾點思考
(一)自然景觀和人文要素的提取
自然景觀是游客度假意向的心理需求之一,而人文要素是地方和酒店特色彰顯的自身需要,二者在酒店大堂空間內都要有所體現。對于自然景觀的提取與運用,可以結合傳統中國園林中的做法,如借景、障景、框景等等。同時結合不同垂直層次上的視覺變化,達到豐富多樣的景觀效果。而對于人文歷史要素的提取,則可因地制宜,或應用在整體結構、或通過小處點綴,或通過特色活動空間的設置,都可以達到傳神的目的。
(二)地域空間特色的營造
地域特色的空間形式是度假酒店常用的一種空間營造方法,最常見的處理方式是通過地方特色的原生態建筑材料、色彩的運用營造符合當地氣質的建筑空間。但也可以借自然為主題,通過空間的曲折變換、高低大小空間感受的不同,讓游客體會或新奇或變化多端或舒適自然的氣質。
(三)關于地域符號的點綴作用
酒店大堂作為公共性空間,其設計必定要以使用群體的利益和看法為出發點,使營造的空間中的地域性為他們所感知和接受。散布在各處的小空間、小裝飾構件往往最容易被游客注意,因而對整體氣氛的烘托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這種裝飾必然是與功能和使用者的感受息息相關的,才不至于落人形式主義的俗套。
五、 結束語
酒店大堂空間的設計,作為一種大尺度公共建筑空間,在選址、功能、材料、建造等方面都比較復雜,在有地域化要求的時候更難于把握。在度假酒店大堂的設計處理過程中,加入地域文化的表達使酒店有可識別性是較為適用的一種設計策略。只有對當地自然、人文、原生態材質等多方面考慮,才能設計出合理適用同時又不失地域設計元素的建筑空間。
參考文獻:
唐英 王葆華 淺析酒店室內設計中地域文化的表達[期刊論文]-科教導刊2009(32)
金衛鈞;張耕;孫勃 三亞喜來登度假酒店[期刊論文]-建筑學報 2005(02)
室內公共空間設計
1.室內設計
早在170萬年前的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對居住環境有意識的裝飾與改善,那時,人們不僅需求建筑的居住功能,還為室內增添了許多美化空間的裝飾,來滿足人們的生理、心理需求。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精神需求水平也日益多樣化,室內裝潢由此產生,室內設計也逐漸專業化、系統化、規范化、合理化,并逐漸形成一門學科。國際室內設計學會曾提出:“如今,現代的室內設計是依靠科學的方法,通過合理運用美學要素和空間功能要素,把表面上看來彼此相對獨立的多個學科統一起來。”
據此,室內設計是運用一定的物質技術手段與經濟能力,以科學為功能基礎、以藝術為表現形式,營造出安全,衛生,舒適,優美的室內內部環境,并滿足人們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的需求。
2.公共空間的定義與分類
(1)空間
廣義上來說,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曾在論文《筑、居、思》中強調,筑造提供場所,而場所所置空間。“思想本身意義上就是一種筑造,只不過它是歸屬于棲居”。狹義上來說,《外部空間設計》一書曾經描述過,空間基本上是由一個物體同感覺它的人之間產生的相互關系所形成。
(2)公共空間的定義
具有公共性質和社會性質的建筑稱為公共建筑,其室內空間為公共建筑空間。其這類公共空間應該具備休憩、游行、集會、觀賞等功能,而空間也由于這些活動而具有了公共性特征。
(3)公共空間的分類
公共空間的內容覆蓋了人群的所有基礎生活的使用空間,是以人為本的服務,公共空間包含著使用人群的吃、穿、住、行等各個方面。具體按性質劃分,包括了為商業空間、辦公空間、飲食空間、休閑娛樂空間、酒店空間、觀演空間、醫護空間、文化空間、教育空間、體育空間、交通空間、歷史文化空間等。
室內公共空間設計的含義和內容
室內公共空間設計是由建筑設計分離出來的一門綜合學科設計,運用了一定的物質基礎、科學功能和藝術表現形式,融合人體工程學、環境心理學等學科,設計布置活動空間位置、功能與內容,從而創造優美、良好、科學、舒適、美觀、安全、整潔的內部環境。
室內公共空間設計的內容有:一,室內空間功能的設計;二;室內空間界面的設計;三,室內空間環境的設計;四,室內裝飾品的設計;五;室內小品的設計。
商業室內公共空間設計特性
1.商業室內公共空間設計
商業室內公共設計由室內設計、室外環境設計、商業界面設計、人體工程設計等學科的交叉和延伸出來的公共空間設計。它既要注意公共尺度的數據理念,又要考慮到適用人群的環境對心理影響和對商業性的明確識別與形象定位。在商業室內設計中常運用 “環境心理學”,了解生活中人們的行為、心理傾向,并經過處理、加工、抽象、具象等藝術形式反饋到商業空間的設計中去,通過合理、舒適與觸動心里設計從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里。
正如《環境心理學》一書中譯文所說:“往往忽視人工環境會給人們帶來什么樣的損害,也很少考慮到什么樣的環境適合于人類的生存與活動”,從人的心理、情感特征來考慮研究問題,從而使我們尊重人的主觀意愿,符合行動的便利,滿足“以人為本”的理念。
2. 商業室內公共空間設計的特性
商業室內公共空間設計的特性有幾個方面,一,首先滿足設計主體的多種功能。商業室內公共空間要適用人群在進行商業洽談、消費、休憩、交流、飲食、娛樂等一體的綜合,同時要設有具有功能性的空間(即展示性、服務性、休閑性、文化性);二,則突出商業的主題性(即精神)。每個企業有名字,才會讓人認識它,每個企業都會有自己的形象設計,有了形象設計才會讓人記住它,每個企業有宣傳,才會讓人了解它,所以確定一個好的商品是對它的名稱、形象和宣傳的定位;三,則重視商業室內的通達性。商業空間設計的交通是人群為達目的選擇的多種路線,路線的設計具有快速通達、搬運、休憩、鏈接功能區等作用,為人群提供便利的服務,節約時間。
商業室內公共空間設計的風格藝術
1.商業室內公共空間設計的風格
商業室內公共空間設計追求個性、新穎、富有活力、大方得體等藝術風格,根據商業性質或者所設定的主題不同會有不同的設計類型。
(1)地域、文化特色主題。
地域與文化,它是指建立在鄉土文化之上的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它是一個國家整體一個民族群落核心文化的分支和基礎,地域文化有著極強的可識別性。就其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本土的地域環境、自然條件、季節氣候;二是歷史遺風、先輩 祖訓及生活方式;三是民俗禮儀、本土文化、風土人情、當地用材?!?/p>
例如:日本地處島國,自然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又處于地質活躍一代。所以,日本的房屋建設與室內裝飾常用竹、枯木、藤、草等植物編制而成,其特性輕盈,就地取材且體態自然、柔韌性較強(圖1).。
圖1 地域文化特色主題的日本飯店(圖片來源:自攝)影)
(2)自然仿真主題。
自然仿真主題有種超現實的藝術效果,在室內布置里常采用濃重的色彩、仿真的飾物,奇特造成等裝飾界面。多用來模擬場景、還原真實的逼真手法再結合繪畫、雕塑等裝飾小品呼應室內環境氣氛,在模擬、還原、仿真的客觀環境,并通過環境影響消費者的感官,引領、改變人的主觀感受與想法,從而豐富、升華消費群體的主觀感受或意境(圖2)。
圖2 自然仿真主題的西安zoo 咖啡館(圖片來源:網絡)
圖3 現代簡約風格美國洛杉磯服裝店(圖片來源:自攝)
(3)現代高科技主題。
現代高科技主題風格是使用新型的物質材料和高科技技術來裝飾空間,通過設計師的創意思維,將獨特的建筑設計與空間處理手法來更多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多用納米、環保等新型材料作為設計的主要材料,運用高新的藝術手法進行拼接,圍合創造出簡約,高尚,超現實的公共空間。
(4)現代簡約風格。
簡約風格是用簡潔、提煉出的元素、符號的構成的一種空間表達形式,表達了自然、簡潔、簡譜、明了、清新的一種情懷。使用簡單、簡易的裝飾來點綴空間,并凸顯空間的大方和功能(圖3)。
(5)結構主義風格。
結構主義風格是使用特殊的各種物理、化學元素等或將建筑、管線、材料等機構于外界,以自身材質、肌理、層次、符號等特性經過偶然的或人工的藝術加工,累積、疊拼、組合形成的一種粗狂的、規律的美(圖4)。
商業室內公共空間設計的流派
隨著地域、國家、宗教、自然、文化等不同,商業室內公共設計在不同的時段或階段受各方面影響,產生了不同風格的流派?,F代商業室內設計所表現的流派常有:高技派、光亮派、白色派、新洛可可派、風格派、超現實派、結構主義派、裝飾藝術派等。例如:高科技派風格。高科技派是現代室內風格的代表之一,它在19世紀中后期興起,常用科學的、技術的、前沿的新技術,以美學角度為依托用藝術手法加工,新技術與藝術的結合,突出了材質的原理、肌理、特性、參數等,成為一種規律的、科技的、沖擊視覺的高光美。
結論
為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要秉承以人為本理念,并根據不同國家與文化等差異,追求個性、新穎、富有創意感的藝術風格,定義不同的商業公共空間主題,結合豐富、多元化的藝術流派。提高室內環境的環境水準,以有限的物質條件創造無盡的精神感受空間,滿足人對室內空間的生理和心理環境需求,目的是為感染、促進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行為。
(作者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論文關鍵詞]地域性 環境空間設計 專業教學框架
肯尼斯·弗蘭普頓(kenneth frampton)教授在其著作《建構文化研究》(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一書中將“建構”(tectonic)解釋為具有文化性的建造或稱為“詩意的建造”,其本意是關于木、石材等材料的結合問題。它注重建筑的建造方法,包含構造材料的內容和要求考慮人加工的因素。中國的建筑理論體系很早就認識了中國木構建筑體系的技術與形式的高度有機結合,中國的傳統木構建筑造型全然得益于結構的本體,這原本是完全符合現代建筑發展趨勢的極為積極的因素,理應成為我們所繼承的重要歷史文化遺產。然而,在當前我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架構中,體現出將設計的技能訓練分成幾個獨立的知識加以傳授,割裂了其中的有機聯系,也割裂了空間和建構。我們應當研究中國建筑的空間和建構內涵,發展營造學社和先輩建筑家的追求,將對空間的認知和建構思想貫徹到設計教學中補充和完善以往的教學。
嶺南建筑歷史悠久,在中國傳統建筑中獨樹一幟,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嶺南建筑從建構特征與方式上具有建筑與環境空間本質性的特征,從其民居與祠堂的空間構成上和嶺南地域的人文、氣候、地理、生活方式、當地材料與構造方式都具有其獨特的建構特征,我校植根于嶺南地域文化的土壤中迅速成長,環境空間的設計教學體系也摸索走出地域特色化的建設之路。wwW.lw881.com
一、嶺南地域性建構設計教學的思路、目的與方法
與純藝術不同,建筑是現實生活的體驗,它是真實的存在而不僅僅是象征性的符號。建筑與環境空間是與技術、建造方式以及應用的材料密切相關的,在材料的外部表現和建造技術等方面追求真實。
嶺南地域性建構設計教學的思路是以地域性空間設計分析的共性問題為主線,如嶺南地域建筑與環境的空間要素、空間類型及次序、建筑細部等問題,由若干共性問題的專題單元構成穩定而開放的教學體系。
嶺南地域性建構設計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運用適宜的地域化材料和技術,在既定的基地內創造出符合內外使用需求的空間和形式。在一年級空間設計的基礎課程之中貫穿功能與空間、材料與技術構成建筑設計中三個最基本的問題,在二、三年級教程中以專題的形式進一步延伸和拓展。教學中強調功能解剖及組織方法、空間分析方法、建構分析方法、環境分析技術以及啟動、推進及整合設計的程序方法。
培養嶺南地域建構空間建構能力的教學方法有嶺南建筑空間類型與要素的認知訓練、嶺南園林空間環境與行為的解讀訓練、嶺南地域主義概念設計與功能的構思訓練、嶺南地域化生活行為模式與空間的組織訓練、嶺南地域性技術材料與空間的建構訓練和地域性理念構思與設計的綜合訓練。
二、嶺南地域性建構教學單元的基本框架與內容
建構教學的主線是環境的概念,設計的參考依據為場地和場所。在這條線中,四個層次設置了景觀限定、街區限定、坡地以及街道限定四個場地條件。
第二條線是空間的概念,將通常的功能空間類型簡化為單一功能空間、單一功能組合空間、簡單綜合空間以及復雜綜合空間。
第三條線是建構的概念,材質和建構是建筑形式產生的重要依據。課程設計中強調的應是材質而不是材料,材質強調的質感、形象以及表現力,而材料強調的是物理性能。設計師的建構活動是通過設計實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地域性的空間建構方法與地域建筑的歷史理論研究為理論基礎,補充驗證設計課題的內在邏輯關系。
地域性建構理論研究是研究地域傳統的營造體系理論或者說是傳統構件的建構關系與建造過程的原理課程,環境空間設計一年級在整個空間設計教學體系中被定位為空間形態設計入門階段,可以將空間設計形式分為空間與體積、場地與場所和材料與建構三個組成部分。這三個部分解釋了建筑和景觀環境存在的基本含義,即使用空間的要求、場地的幾何特征和場所的肌理感、材質與材質運用的方法。
在訓練過程中,針對嶺南的建筑文化,筆者所在學校通過六個層級不同的教學方法,逐步建立設計內在與外延的邏輯關聯性,掌握通過設計分析來形成設計成果表達的設計專業工作方法,實現以建構為主線的設計作品的多樣性,實現空間建構實踐性教學的互動與反思,將現有的設計教學框架進行調整與完善,以單元教學為組織單位將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同步進行,具體如下:
1.專業課程單元分為四個。在一年級時進行功能認知與形式訓練單元,在二年級時進行形態與材料建構單元和空間類型與組織單元,在三年級教授綜合設計課題單元。
2.基礎課程單元分為五個。在一、二年級時進行歷史理論研究單元,同時在一年級時進行工程制圖與模型訓練單元,在二年級時進行計算機設計表達單元。另外,一、二年級時還應進行設計案例分析單元和設計專業英語單元。
3.“回歸本源”的教學思路構想。即讓環境空間設計回歸至最初的解決場地與環境、功能與空間、材料與技術等問題的方法與思考。正如張永和在《對建筑教育三個問題的思考》一文中談到的:“建筑的基本功能在于掌握設計的技能,即分析、綜合、組織建造、基地、空間、使用諸方面條件和可能性的能力?!币虼?,對建筑設計的基礎訓練,應逐步培養學生對建筑空間概念的認知,一直到設計構思、真實建構。傳統的建筑教育最終成果是圖紙和模型,教師根據圖面內容進行評價,學生的學習也就到此為止。空間建構教學進一步深化教學目標,希望為學生提供一個從空間認知到設計到建構的完整訓練過程。
一種新興技術正改變著人們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它就是虛擬現實技術。這項技術現如今已經在很多個領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運用。作為一種獨特技術手段存在的虛擬現實,在展示空間設計中很有效地解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實體建立和抽象思維之間的聯系。
關鍵詞:
虛擬現實技術;展示空間設計;教學設計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已經跨入數字時代。虛擬現實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在很多領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而在展示空間設計領域,虛擬現實已經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滲入整個行業。其可以有效地解決抽象思維與展示空間設計實體間的聯系問題。讓人身臨其境的感受、體會展示空間落成后的效果,讓觀者充分理解展示空間設計師的意圖,達到實效溝通。因此也大大受到展示空間設計師們的青睞,并在展示空間設計領域得到了初步的應用。
1展示空間設計教學的內容和原則
展示空間設計是指展示空間在施工建造之前,設計者按照施工要求,把使用過程和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或者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全面的設計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用圖紙表現出來。而展示設計教學則是將該設計過程放入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明白如何實現展示空間設計的優化過程。最終落成,充分滿足使用者的各種要求。下面就展示設計教學的基本原則、展示設計教學的基本內容做一闡述。
1.1展示空間設計教學的基本原則
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從而讓學生更快速的理解教師的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更有效,使學生更容易建構新知識。
1.2展示空間設計教學的基本內容
一個優秀的展示空間設計作品要求滿足空間環境的構造設計和展示空間空間環境的組合設計。要達到空間環境的構造設計和組合設計,在展示空間設計教學中,我們更需要做到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情境,讓學生有強烈的臨場感、沉浸感,從而讓學生在設計作品時不僅在功能、要求上創造良好的空間環境以滿足人們生產生活文化等各種活動的需要,而且在內外形勢上,創造良好的展示空間形象以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最終達到讓課堂教學更有效的目的。
2信息時代展示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展示空間設計教學是一門比較新興的學科,一直以來不斷發展和完善,在以往的展示空間設計教育中,教師大都是以尺子、圖板、鉛筆、工作模型等來展開的,教師通過手繪草圖、電腦繪圖(二維或三維)或向學生展示展示空間的模型,以向學生傳達基本的展示設計構思。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快捷,但是過多依賴于二維圖形,對于二維形體的推敲就顯得捉襟見肘。
3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展示空間設計教學中的優勢
虛擬現實技術非常有利于以學習者為虛擬學習情境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教學是一門藝術,它強調學生的獨特情感體驗,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積極的學習。可以這樣說,情境教學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用情境教學法也更便于引出新內容,通過構建展示空間情境,教師用語言描繪展示空間理論和設計理念的同時,師生能共同進入角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新知識的掌握和學習中。
4虛擬展示空間設計教學過程的組織
學生完成了以上的知識和技術儲備的基礎上,我們如何來引導學生實現虛擬展示空間設計呢?從教學方式上,選擇的是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克服單向思維,學會多向思維,綜合運用知識,不斷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任務驅動教學分為以下四個步驟:第一步:展示計劃。在這一部分中,教師創建情景,演示整個展示空間設計的任務。教師通過創建虛擬展示空間設計作品的任務情景,在情景中理解展示空間設計的新問題,教師提出總體設計目標,學生一邊體驗虛擬情景,一邊提取自己知識結構中的相關經驗,嘗試用已有的知識解決教學情境中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第二步:分析計劃。在第一個步驟中,教師演示的展示空間設計總任務一般較繁雜、信息量也較多,學生不能立刻理解并設計出合理方案。這時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分析教學任務書,并讓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將總設計任務分解成一個個小任務,并且這些小任務要環環相扣,滿足展示空間設計總任務書的要求。第三階段:解決疑問。在這個步驟中,主要目的是讓教師引導學生,發揮自身本有的主觀能動性,主動探究問題,將上一步分解出來的小任務逐個完成。這時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初始能力,完成新知識的建構,并建立各個小任務之間的相互聯系,然后再去驗證,從中獲得完成總任務所需的知識、能力。第四階段:效果反饋。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反思、不斷提高的過程,在探究性學習獲得結果之后,學生應該對自己的學習效果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比如:我完成了什么內容、完成的效果自己是否滿意、哪些地方還需進一步改進和提高、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實現教學內容等。通過反思,學生不斷地對設計作品作出調整和反饋,從而獲得新的知識和經驗,增強、豐富經驗。
總之,在展示空間設計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展示空間設計,不能單單只建立在虛擬場景基礎上的模像直觀教學,而缺乏語言準確性、生動性、形象性的表述。如果那樣虛擬場景也僅僅起到一種陳列作用,學生難以獲得確切的感性認知。因而,在展示空間設計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素質、教學環境等靈活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構建虛擬場景,同時輔以語言直觀教學,就會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張嬌 單位:吉林動畫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柯.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三維漫游系統研究與實現[D].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2003.
[2]申蔚,曾文琪.虛擬現實技術[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8-9.
[3]劉志菊.淺談虛擬現實技術及其應用技術[J].山西建筑,2008(3).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是一所教育部批準成立、由重慶市教委主管的公辦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學校始建于1954年,有南山、學府大道兩個校區。美術系位于學府大道校區,軌道交通、公交干道匯集于此,航空、水路、公運、鐵路等多種交通出行方式可供選擇。美術系現有教師45人,其中高級職稱25人、碩士及以上學歷學位24人,有重慶市名師1人、市優秀女園丁1人、市優秀教育管理工作者1人;同時,在四川美術學院、美國馬里蘭州大學以及法國、韓國等聘有客座教授?,F開設有美術學、美術學(中國畫與數字藝術)、美術學(插畫與三維動畫)、公共藝術、視覺傳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空間藝術)、視覺傳達設計(時尚藝術)、美術學(應用美術)、藝術設計等專業及方向,現有在校學生1472人(其中,先后赴韓國交換學習學生22人,赴中國臺灣交換學習學生4人)。
美術系專業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充裕,師資力量雄厚。有專業教學場地面積15400平方米、實驗實訓室近2000平方米;有專業圖書、畫冊、期刊、光盤和軟件共計4000余冊(件);有校外實訓、實習、就業基地30余個;現有市(校)級教學團隊共5個、精品課程共6門,承擔了教改項目共25項,獲教學成果獎共11項;有學術研究、科研創新團隊共2個,承擔了市(校)級科研項目共近50項;教師的作品和論文參加市級以上展覽和公開發表近700幅(篇),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近100項,教學論文等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0余項;教師申請國家專利10余項,主編(著)教材、作品專著60本(部),其中《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叢書》被全國20余所高校選用,共出版10萬余冊。
美術系學生作品在眾多省(部)級及以上專業競賽活動中屢獲佳績。學生參加教育部“全國大學生藝術作品展演”、“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展”、“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學年獎”、“中國美協‘未來之星’大獎賽”、“重慶•長江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重慶•中國西部工業設計明日之星作品大賽”等賽事,獲獎共近60項、省(部)級獎200余項;同時,美術系每年都要舉辦“學生作品年度展”、“畢業作品展”、“學生社團作品展”等專業賽事,并組織學生參加重慶市高校服裝專業優秀畢業作品聯合展演活動,中央二臺、人民網、中國教育網、搜狐網、新浪網、鳳凰網、重慶電視臺、《重慶日報》等幾十家主流媒體先后進行了報道。
美術系學生工作以“抓常規、濃學風、重規范、強素質、促就業、創品牌”為主線開展工作。一方面,積極圍繞專業教學,著力培養學生專業思想和藝術素養,提升學生專業水平,夯實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正確引導學生爭做有孝道、有理想、有理論、有理念、有理智的美術學子,促進學生情商培養和提升,拓展學生綜合素質,打造學生就業綜合競爭力。相當部分畢業生已成為廣告公司、室內裝飾公司的設計總監、項目經理和業務骨干,有的成為了基礎教育行業專家并多次在全國和市級美術教學競賽中獲獎。近幾年來,先后有數十名學生考取中國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的碩士研究生。
二、2016年擬招生專業介紹
公共藝術 [本科 非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藝術設計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公共藝術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實踐技能,能對室內外空間進行裝飾藝術設計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造型基礎、設計色彩、構成基礎、建筑基礎、數碼圖形處理(3dsmax、cad、photoshop)建筑制圖與測繪、手繪效果圖技法表現、工程概預算、工程材料與工藝、公共空間藝術設計、公共設施設計、餐飲空間設計、陳設設計、展示空間設計、住宅空間設計、公共景觀設計、辦公空間設計、裝飾雕塑、3d場景漫游、設計概論等。
就業崗位:畢業生可到建筑和規劃部門、各類設計院所、專業設計機構等從事公共空間、商業空間、住宅空間以及園林景觀等設計工作,也能從事相關領域的施工管理工作。
美術學[本科 非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美術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藝術創作和美術教育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藝術概論、透視與解剖學、素描人物、色彩人物、色彩風景、雕塑、傳統油畫語言、油畫風景、素描人體、油畫人體、具象寫實繪畫語言、表現主義繪畫語言、超現實主義繪畫語言、照相寫實繪畫語言、綜合材料、綜合創意、當代藝術思潮、工筆花鳥、工筆人物、寫意花鳥、寫意山水、中國古代造型藝術考察等。選修教師教育方向課程:中小學美術教學論、課堂教學技能、美術教師公招應試技巧等。
就業崗位:畢業生能夠從事美術創作、美術教育、美術編輯、藝術機構管理,以及美術宣傳和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的開發等工作。
視覺傳達設計[本科 非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造型基礎、設計色彩、設計構成、電腦輔助設計、圖形創意、版式設計、商業攝影、插畫設計、網頁與界面設計、標志設計、VI設計、包裝設計、平面廣告設計、影視動態廣告設計、型錄設計、書籍設計、文化海報設計、設計概論、世界平面設計史等。
就業崗位:畢業生能夠從事廣告策劃與設計、印刷品設計、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商場商品陳列設計、網頁及新媒體設計、商業攝影及設計管理等工作。
視覺傳達設計(時尚藝術)[本科 非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視覺傳達設計(時尚藝術設計方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服裝與服飾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造型基礎、設計色彩、設計構成、計算機輔助設計、服裝工藝、服裝效果圖表現技法、服裝設計思維訓練、成衣設計、立體裁剪、服裝材料與面料再造、創意服裝設計、時尚攝影、針織裝設計、化妝造型、服裝展示設計、平面紙樣結構、服飾配件設計與制作、服裝設計概論等。
就業崗位:畢業生具備設計造型能力、市場分析能力、組織與協調能力,能夠適應服裝服飾藝術設計行業發展的需要,從事服裝、服飾品的設計、制作和營銷等工作,也能在相關時尚設計領域從事設計、制作與管理等工作。
三、2016年錄取規則
1.考生體檢必須符合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規定。
2.重慶市考生認可重慶市統考成績,其它省(自治區)考生認可我校組織的美術專業??汲煽?。
3.按綜合成績(綜合成績=文化成績÷文化成績總分×30+專業成績÷專業成績總分×70)排序,德智體美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四、2016年招生計劃(暫定)
專業名稱
重慶
三校生
美術本科(非師范)招生計劃
備注
重慶
江西
山東
陜西
山西
福建
廣西
美術學
37
8-10
大一下期末可申請轉專業;重慶三校生限招服裝設計與工藝類專業。
視覺傳達設計
80
10-15
15-20
7-10
15-20
8-10
公共藝術
81
10-15
15-20
15-20
7-10
7-10
視覺傳達設計
(時尚藝術)
10
27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