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3 07:06: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技術經濟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項目管理是國民經濟中許多經濟組織和科研組織需要用到的管理手段。在理論上項目管理專家把上世紀80年代之前的項目管理稱為傳統的項目管理,80年代以后為現代項目管理。傳統項目管理主要包括范圍管理、時間管理、費用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四個方面,這一階段項目管理主要應用于國防科研、建筑工程等領域,致力于預算、規劃和達到特定目標的小范圍活動?,F代項目管理在傳統項目管理基礎上增加了質量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和綜合管理五個方面的內容,項目管理的應用也逐漸擴展到制造、金融、電信、軟件開發等許多行業,國外許多大公司投入大量時間和資金及培訓來提高項目管理能力。我國自20世紀60年代華羅庚教授等數學家在全國推廣統籌法開始了項目管理的研究與應用,20世紀80年代中建筑工程項目實行招標承包制初步形成了建筑市場和工程項目管理模式,20世紀90年代開始了我國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研究工作。在我國的項目管理體系內,理論核心包括了項目管理的概念、觀點、原理及與項目環境和管理行為有關的內容,諸如領導、權利、成員及組織的目標等,這些基本的內容與農業技術經濟學有密不可分的學科與應用聯系。項目是一個特殊的將被完成的有限任務,它是在一定時間內,滿足一系列特定目標的多項相關工作的總稱。項目管理是以項目為對象的系統管理方法,通過一個臨時性的專門的柔性組織,對項目進行高效率的計劃、組織、指導和控制,以實現項目全過程的動態管理和項目目標的綜合協調與優化。農業技術經濟學是一門技術科學與經濟科學相交叉的學科,其研究對象是農業技術進步中的技術經濟關系。農業技術經濟學以經濟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為基礎,特別是以技術經濟效益原理為主線,對農業技術進步的現象和特點進行解釋,對農業技術進步在農業經濟系統內的地位進行分析,對農業技術進步與農村社會經濟協調發展進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對農業技術進步的一般規律進行探索。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越來越多的知識性項目蘊運而生,農業技術就是其中一類重要的知識性項目。
一、農業技術進步與項目管理的關系
(一)農業技術進步具有項目的特性
農業技術進步就是農業新技術不斷運用于農業生產,并使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農業新技術通常是通過提高單位投入的農產品產量,或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或增加農產品的新用途等形式對農業生產水平提高發揮作用的。農業技術進步活動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技術創新項目,如研制開發、工藝進步、技術改造等活動,這些活動具有開創性、前瞻性、風險性、一次性等特點,都有明確的目標和時間、成本、質量等約束條件,每一個活動也就具備了項目的特性。另一類是這些創新成果的應用,如日常的生產、營銷活動的組織,這些活動具有周而復始、連續不斷的特點,這些活動由于面對社會需求的不同,每一次組織活動也可當作一個項目來管理。
(二)農業技術創新離不開項目管理
1.農業發展要靠技術創新項目來實現。農業技術創新的過程是一個個項目誕生、實施、運作過程的集合,農業科研機構不斷參與技術創新和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項目也就不斷產生。每一個創新項目構成了技術進步的載體,成功的項目為農業帶來了活力,也構筑了農業發展的階梯。
2.項目的成功離不開科學的管理和實踐。項目構成了農業技術創新的載體,項目開發的成敗也就決定了農業的發展速度和綜合實力。隨著項目規模的日趨擴大、技術復雜程度的日益提高、專業化分工愈加精細,以及涉及的項目利益相關方和管理層越來越復雜,投資者必然對項目的質量、工期、投資效益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就必須對項目進行有效的管理三、加強項目管理促進農業技術經濟學科發展
>> 印度的“四化” 預算的“四化” 四化同步的戰略對策 人類的“四化”別解 “降維法”解題的“四化”策略 作文講評的“四化” 我的“四化”建設 新媒體傳播的“四化” 談報紙散文的“四化” 試論作曲的“四化” 年級管理的“四化”原則 語文作業的“四化”建設 口算教學中的“四化” 掛籃的“四化”技術 拼音教學中的“四化” 實現語文備考的“四化” 城市發展的“四化”方向 服務“四化”同步發展 推進IT融合創新 “四化同步”推進特色小城鎮建設 三峽庫區“四化”同步發展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5] 趙芝俊,張社海.近20年中國農業技術進步貢獻率的變動趨勢[J].中國農村經濟,2006(3):4-12,22.
[6] 翟虎渠,劉旭.中國糧食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科技支撐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7] 王志立.中原糧食主產區“新四化”同步發展的路徑[EB/OL].(2013-06-28)..
[16] 韓長賦.實現中國夢基礎在“三農”――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答記者問[N].光明日報,2013-09-13(10).
[17] 吳京英.農民棄耕拋荒問題的綜述[J].中國農村經濟,1993(9):25-27.
[18] 蔣育林,付春雷,霍華.長陽縣耕地拋荒嚴重[J].中國統計,2009(3):42-63.
[19] 空心化農村如何“養活中國”?[N].人民日報,2012-03-20(1).
[20] 羅傭華.耕地拋荒必然危及國家糧食安全嗎[J].現代經濟探討,2012(10):64-69.
[21] 王學斌.農村土地拋荒現象與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J].世界經濟情況,2007(3):53-60.
[22] 俞金堯,土地拋荒為哪般?[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02-19(1).
[23] 胡傳景,程石.適當規?;?謹防“非糧化”――對建立“公司+農戶”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模式的構想[J].國土資源,2009(3):20-21.
[24] 朱善利.土地制度改革和糧食安全[EB/OL].(2009-11-22)..
[28] 萬寶瑞.深化對糧食安全問題的認識[J].農業經濟問題,2008(9):4-8.
[29] 劉麗.世界主要國家(地區)工業化過程中的土地資源消耗[EB/OL].(2007-11-20)..
[39] 肖海峰,王姣.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影響因素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04(6):45-49.
[40] 藍海濤,王為農.中國中長期糧食安全重大問題[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8.
[41] 李,趙連閣.農業勞動力“老齡化”現象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基于遼寧省的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9(10):12-18.
[42] 楊俊,楊鋼橋,胡賢輝.農業勞動力年齡對農戶耕地利用效率的影響[J].資源科學,2011,33(9):1 691-1 698.
[43] 胡雪枝,鐘甫寧.農村人口老齡化對糧食生產的影響[J].中國農村經濟,2012(7):29-39.
[44] 蔡.劉易斯轉折點后的農業發展政策選擇[J].中國農村經濟,2008(8):4-15,33.
[45] 扈映.勞動力轉移背景下的種植業結構調整[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3(2):264-268,279.
[46] 溫鐵軍.中國50年來糧食供求的6次“波動”[EB/OL].(2007-08-27)..
[47] 盧良恕,王健.糧食安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48] 朱啟臻,趙晨鳴.農民為什么離開土地[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
[49] 曾靖.我國工業化對糧食消費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16):9 124-9 125,9 145.
[50] 黃季.食品消費的經濟計量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5(2):54-62.
[51] 武拉平,張瑞娟.中國農村居民食品消費結構變化及趨勢展望――基于1950―2010年統計數據的分析[J].農業展望,2011(4):53-58.
[52] 張錦華.中國糧食安全――以上海為視角[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一、農業科技進步系統的描述
本文研究的是宏觀層面上(從整個國家的角度)的農業科技進步問題,構建的農業科技進步系統由研究與開發、推廣服務、農業技術應用、市場和宏觀調控五個子系統構成,根據“創新”的概念界定,該系統其實可以說是一個國家層次的農業科技創新系統。系統中每一個子系統都是多因素、多結構、多變量的系統,都包含著具有復雜關系的要素。農業科技進步系統的運行展開為研究與開發過程、農業技術推廣過程、農業技術應用過程、農產品價值實現過程、宏觀調控過程和市場調節過程,這六個過程相互銜接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要使農業科技進步過程順利地運行,必須保證每個子過程運行良好,必須使各子過程依次遞進,有機銜接,協調配合。任何一個子過程內部運行不良,任何兩個子過程之間銜接遞進發生阻滯和斷裂,都會導致整個農業科技進步過程的中斷,從而影響農業科技進步的速度和質量。宏觀調控過程和市場調節過程是農業科技進步總過程中的兩個有機的組成部分。但它們不是農業科技進步順序遞進的第五、第六個過程,而是貫穿于農業科技進步全過程之中,是對農業科技進步全過程的系統調控。農業科技進步系統的環境因素有: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人口、資源、自然環境和國際環境等。其中,經濟因素包括經濟體制模式、經濟發展模式與經濟發展狀況;資源包括勞動力、資金及自然資源,現代農業發展也受到上述九個因素共同影響。
二、農業科技進步系統運行過程解析
農業科技進步系統中五個子系統都可分為輸入模塊、運作模塊和輸出模塊,三個模塊相互作用。輸入(運籌決策)模塊主要由目標、計劃、方案、決策等要素構成。在目標指引下,制定周密的計劃,包括客觀約束條件、資源配置、排序等,再做出決策。運作模塊按可實施操作的規則,通過指令集,實現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經客體狀態發生變化、轉換的過程。輸出模塊最終實現人的目的,達到了目標,導致人化產物。人化產物為人所用,其功能、效果、價值等是否真正符合預計目的,將反饋至運籌決策模塊,若不能達到預計目的,則反映系統存在功能障礙,需找出原因加以改進,使系統得到優化,導致系統的演進。
1.研究與開發子系統運行過程解析研究與開發是進行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活動,研究與開發各階段的相互關系是科學與技術之間相互關系的反映。
(1)研究與開發子系統的輸入模塊研究與開發的基本功能就是增加知識總量及創造新技術,是科技成果的供給方。因此,筆者認為研究與開發子系統的目標就是產出農業科技成果。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由備子系統輸入的要素包括資金、設備、研究選題、與研發相關的法規政策等,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選題、論證、立項并實施投入。提出研發選題的主體可能包括農業生產者、農業科研機構、教育部門、農業推廣及中介機構、企業及政府等,不同的主體提出的研究課題是有差異的,不同時期研發的重點也會不同的。在一定時期,經濟系統對科技的有效需求則是研發的根本動力,會促成研究與開發活動的開展。
(2)研究與開發子系統的運作模塊運作模塊是由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個階段組成的統一過程,備階段之間是相互傳遞與聯系的,從基礎研究到試驗發展包含了如下幾個科學和技術之間相互關系的中間環節:①科學原理的證實;②技術可能性的發現;③技術原理的提出與完善;④工程技術的設計和試驗;⑤技術手段的研制??傊?,在研究與開發子系統的運作模塊中,科學要經過中間環節與技術聯系起來,技術需要經過中介因素作用于科學,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又是在時代的、社會的環境中進行的。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思想的因素影響著科學和技術,科學和技術叉對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3)研究與開發子系統的輸出模塊經過運作模塊,預計目的包括產出科學論文、技術專利、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等農業科技成果及一些間接的收益,如技術貿易額的變動率、技術貿易收支比、科研人員人力資本存量的增加及質量的提高等。產出的科研成果進入推廣服務子系統待推廣,成果的相關信息也會反饋到宏觀調控子系統、市場子系統和農業技術應用子系統,受信息傳播途徑、渠道及備主體對信息接收能力的影響,備子系統接收到的成果信息量會存在差別。另一類產出(包括該子系統運行的功能、效果、價值與預計的差距等信息)將反饋至運籌決策(輸入)模塊,作為系統下一輪運行的決策依據。
2.推廣服務子系統的運行過程解析推廣服務子系統的目標是將研究與開發子系統輸出的具有潛在生產力的農業科技成果傳遞給需求方。輸入模塊中由各子系統輸入的要素包括農業科技成果、資金、設施、信息、潛在的技術采用者、與推廣服務相關的政策法規等。推廣眼務的運作過程包括溝通、創新擴散、培訓、咨詢等,推廣服務過程結束,預計目的是農戶等成果需求方獲得知識、信息、生產技能,而且其觀念、行為發生改變等。達到預計目的的產出進入農業技術應用子系統,其他相關信息分別反饋到本子系統的決策模塊(即輸入模塊)及其宏觀調控子系統、市場子系統和研究與開發子系統。推廣服務子系統的主體主要是農業推廣與中介服務機構。
3.農業技術應用子系統運行過程解析農業技術應用的主體主要有農戶、農民合作組織、涉農企業等。作為技術需求方,農業技術應用主體的行為受至4許多主客觀因素}臼影響,因此,分析農業技術應用子系統的運行過程,需先了解農業技術應用的主體及影響因素。農業技術應用子系統的目標是實現農業技術在生產中的大面積應用。由備子系統輸入的要素包括農業技術、資金、農業生產組織體系、與農業技術應用相關的法規政策等,運作過程即農業生產過程,預計目的是產出有技術含量I初級農產品,間接產出是農業勞動者人力資本存量增加,素質得到提高。產出的初級農產品進入市場子系統,其他相關信息反饋到本子系統的決策模塊及宏觀調控子系統、研究與開發子系統和推廣服務子系統,作為各子系統下一輪決策的依據。
4.市場子系統運行過程解析市場子系統的目標是將農業技術應用子系統產出的初級農產品投入市場流通,走產業化經營道路。由各子系統輸入的要素包括技術、初級農產品、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關的法規政策等,經過流通過程,預計目的是實現農產品的價值,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或社會、生態效益),產出結果反饋到宏觀調控子系統,其他相關信息反饋至0本子系統的決策模塊及研究與開發子系統、推廣服務子系統和農業技術應用子系統,作為各子系統下一輪決策的依據,通過系統的不斷優化,最終達到農民增收、農業發展的目的,市場子系統的主體是涉農企業。
5.宏觀調控子系統運行過程解析宏觀調控子系統作用于整個農業科技進步系統的全過程,鑒于農業科技進步是一個復雜的社會技術經濟現象,農業科技進步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運行過程,農業科技進步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社會技術經濟系統,諸多因素對農業科技進步產生影響,因此,農業科技進步的宏觀調控必須使用多種政策手段,采用多種調控方式來完成。因此,農業科技進步的宏觀調控,就是要制定農業科技政策,運用各種政策手段,作用于農業科技進步系統的各個要素和各個過程,使其與農業科技進步系統運行的整體要求和整體目標相適應,提高農業科技進步系統的有序度和運行質量,從而達到促使農業科技進步系統有序運行,有效地促進農業發展的目的。農業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是一個自適應控制過程。設有w、Y、E、P、I、F、D、G、V、0等變量。農業科技政策系統的目標是w,實際產出是Y,兩者之差為E。R是調節器,即政府行政當局,P是農業科技進步系統。I是系統辨識器,包括各種各樣的統計、調查和軟科學研究。I將收集到的各種參量,經過系統辨識,把重要參量F送給決策機構D,決策者將決策結果送給調節器R,對舊的政策進行修正或制定新的政策。調節器R根據決策者的指令G和政策執行誤差E來制定或修正政策,產出是V,V與外界(社會、經濟和政治系統)來的干擾O一起加在農業科技進步系統P上。這里包含一個農業科技政策的制訂、實施和評估的負反饋回路(w—E—R—V—岬一Y)(w屬于輸入模塊、E、R、V、P屬于運作模塊,Y屬于輸出模塊)和一個自適應校正回路(Y—I—F一[>_卜_+R)。這樣一種自適應控制系統正在我國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中逐步完善。
6.我國農業科技進步系統實際運行結果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系統的實際運行結果是,據統計,“十一五”末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S2%,而發達國家在2O世紀8O年代就已達到80%左右,表明我國現行農業科技進步系統是存在功能障礙的。
電子系統的運行結果分別是:
(1)研究與開發子系統每年產生60:)0—7(X)O項農業科技成果,成果的數量達到系統目標,但質量情況需看其他子系統反饋信息;(2)改革開放以來,推廣服務子系統每年完成的成果轉化率只有30—4O%,有4OO0多項成果未能轉化。而英、法、德的轉化率達5o%,美國更是高達80—8S%。由此表明推廣服務子系統和研究開發子系統都存在功能障礙;
1.市場經濟中農業技術概念的不適應
在人們的普遍概念中,農業技術僅僅局限在農業生產這個環節,相當于英語中的technique。因此,盡管人們將其擴展到產前和產后,但最終仍然沒有脫離一個“產”字。顯然,這一格局依然是沿用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并與傳統農業較低的生產力相關聯。雖然我們運用了一系列先進的“生物技術”、“化學技術”、“物理技術”和“機械技術”,尤其是近來不斷發展中的所謂農業高科技,如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在農業中的應用以及“電腦農業”、“精細農業”等,但歸要結底無不是以增加農業生產的產量為目標導向的。因而,這些技術在小規模的示范階段,因其極大地提高了農產品產量。并且在這種農產品在市場上處于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使農業增產和增收的雙重目標的實現成為可能。然而,一旦將這些技術在更大的范圍進行推廣應用時,便會出現農民應用先進技術后“增產而不增收”的普遍現象。其原因一方面是人們在選擇應用新技術時,缺乏對市場最基本規律的認識,另一方面則與人們使用了這種單一性的、不完整的農業技術概念有關。在傳統的農業技術概念中,農業生產和農業經營始終處于分離的狀態。
嚴格意義上的農業技術應該是英文中的tech-nology,是指一系列工具、手段、方法、工藝、程序等的總稱,它不僅作用于生產過程,同時也涉及到生產的組織和管理過程;既作用于物,同時亦作用于人,而根本的則在于對人的能力的提升,提高其在變化的、復雜環境中的適應性和能動性。因此,農業技術不僅要作用于自然,降低農業生產中的自然風險,更重要的是要作用于人與人所關聯的社會,以減少農業生產的社會風險,并在同市場的關聯中,控制市場風險。
但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農業技術被限定為人與自然相互作用關系的產物,而忽視了農業技術同樣是人類社會中人與人關系的結果。人們在選擇農業技術時,往往對農業技術應用的社會性因素考慮不夠。在農業技術由政府供給主導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尤其是縣級政府,在制定農業政策和在推廣農業技術時,往往運用靜態的決策方法,即只是根據當前市場狀態,而缺乏對未來市場變化的基本預測,有時是按當前外地市場甚至是國際市場的價格來組織當地的農業生產,決策時存在著嚴重的時空錯位現象。而在當地農產品市場容量極為有限時,農民缺乏有效組織的情況下,造成了農民間的無序競爭,各種農產品收購大戰中,最終受損失的是農民的利益。在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地方在推廣農業新技術時,均出現過大起大落的局面,尤其是像果品生產,從決策到見成效,需要有一個較長的周期。這種決策的延滯效應,使農民在政府的行政命令下,一次次地隨著政策“失誤”所造成的損失,而且更重要的是導致了政府權威性的逐步衰減,農民們甚至發現了“逆政府號召而動”的規律。在用市場行為標準處理一系列相關的問題時,農民行為與政府行為之間的沖突呈日益加大的趨勢。
2.市場經濟中農業技術的價值
面對這種當地市場空間狹小,而政府調動資源能力超強的情況,各地農業技術部門扮演著一個十分尷尬的角色,在增加農民收入的良好愿望的激勵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仍然沿用傳統的推廣模式:技術引進-試驗-示范-推廣,農業新技術在解決農民對技術某方面需求的過程中,往往產生農民所不期望的負效應。大規模推廣的各種新技術,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起到了干擾、破壞市場平穩運行的反作用。
嚴格來講,農業技術部門缺乏真正有效的技術,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于技術有效性的評價再也不是以前以產量的增加幅度為唯一的標準了,衡量技術的先進性更重要的是其能產生的經濟效益,而對技術經濟效益的評價只能是通過市場,較之計劃經濟下的專家評估體系更加客觀。顯然,在許多新技術推廣過程中,農業技術部門是同市場脫節的,即所推廣的新技術缺乏市場檢驗的過程。因此,當問到技術人員自己敢不敢首先應用所推廣的新技術時,回答一般是否定的,或至少在考慮市場因素時,回答往往是不肯定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要求農民采用新技術,豈不有自欺欺人之嫌?當然,這里涉及到對技術的評價問題,即如何認識技術效益的兩面性。當人們追求技術的正效益的時候,往往會缺乏對技術可能的負效益的應有認識,缺乏對技術應用風險性的正確理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術的經濟效益同市場風險呈正相關,即效益愈高,其存在的市場風險亦愈大。而且,任何技術的經濟效益是同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關聯在一起的,受到市場供求均衡基本規律的制約。
農民在滿足自身對農產品消費的傳統自給自足的生產目標時,農業生產技術以其極大提高產量的優勢,所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農業技術進步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廣大農民糧食自給問題。然而,在以市場為導向追求農業的經濟效益目標的商品化生產時,農業便不是一種簡單的生產過程,更多的則取決于同生產相關聯的經營過程。在這種情況下,經營策略決定了對技術選擇的效益。一旦經營策略失誤,技術愈先進,產量愈高,則帶來的損失愈大。
由于對技術經濟效益的不確定性增加,傳統農業生產的弊端便顯露無遺。農民尚沒有改變其在市場經濟中的自然人狀態,其對技術的選擇應用仍然受到下列因素的嚴重制約。
(1)農戶小規模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限制了其在市場中的有效參與。
(2)農戶處于市場信息不完全條件的多主體決策狀態,所形成的決策趨同性,經常導致農副產品生產的供大于求。
(3)農戶間的無序競爭格局,尤其是在有限的本地市場,導致農戶有限資源的內部消耗。
4)由于缺乏相應的資本市場,農戶調動資源的能力十分有限,很難充分地利用新技術的優勢把握市場機會。
(5)政府技術部門在向農民提供技術時,處于嚴重的部門分割,學科分離的狀態。
所有這些反映出農村地區農業技術進步的落后狀況,并與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要求不相適應。農業技術市場發育的滯后,使農民在被動地接受政府部門供給的農業生產技術外,缺乏根據市場機會和其自身特點選擇農業技術的可能性。
3.市場經濟中農業技術進步的體系特征
面對市場,農民不僅需要農業生產技術,同時更需要與農業經營相關的技術。市場經濟體系為農民提供了不同的發展機會,因而也促進了農村社區原來基本上處于同質狀態的農戶間的不斷分化。在同一社區農戶自然資源稟賦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掌握和應用農業技術的差異, 導致并加速農戶間分化的根本性動因。因此,當我們比較同一農村社區農戶間的差異時,會毫無例外地發現,那些社區中的“能人”(專業大戶),較一般農戶,尤其是較貧困戶的優勢,并非僅僅表現在農業生產這類“硬”的技術上,更多的是在“軟”的經營技術上,包括更強的經營能力和組織能力,具有更強信息意識和創新意識,即他們在對其“智能”的應用上,呈現出高于一般農戶的明顯傾向。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戶不僅僅是一個生產者,更重要的他們已經或正在成為農業的經營者,即根據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和自身的資源特點,組織進行以經濟效益為目標的農業經營活動。在傳統農業中,種什么、養什么以及怎樣種、怎樣養的技術對于農民生存條件的獲得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市場條件下,生產技術必須在同市場關聯的情況下才能意義。所謂的經營技術,首先是要會進行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分析,知道在不同的市場條件下,如何降低生產成本、如何提高銷售利潤,從而制定針對不同市場狀態的經營策略,尤其是如何避免市場價格風險的措施。顯然,絕大多數農村“專業戶”,通過長期實踐的摸索和總結,基本上具備了這方面的技術能力,使之能更主動和更有效地參與市場,以取得相應的經濟效益,而一般農戶的技術水平尚沒有進入到這一層次,使其提高農業效益十分艱難。
當然,即使那些成功的“專業戶”,在追求更高經濟效益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經濟技術,農業生產和經營仍然停留在較小的規模上,導致其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尤其是不能參與到更遠、更大的市場中去。本地農產品市場空間的狹小以及農戶間的無序競爭格局,成為農業提高效益的瓶頸之一。因此,農業組織技術所針對的是如何有效解決農戶小生產對大市場的適應,通過組織的形式不斷擴大農業生產經營的規模,促進農戶間需求和農戶自身特點的分工與合作。目前各地在推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過程中,強調并扶持各種類型的農民技術組織和經濟組織的建立,其實質便是農業組織技術的具體推廣和應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生產經營呈現出越來越開放的格局,相對于自給自足傳統農業的封閉性,其有效運行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礎之上的。農業商品化程度越高,生產經營的規模越大,對有關信息的需求量則越大,對信息的質量要求越高。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農業生產經營的效益與所采用的信息技術呈正相關。農村中的“小販”在關聯農業生產者和消費者、活躍農產品市場、提高農業效益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農業流通領域中信息的價值。農業信息技術是涉及到如何更有效地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傳遞信息和使用信息等的手段和途徑,使信息最終為農業生產經營的決策提供有效的依據。顯然,相對于分散的農戶生產經營格局,有組織有規模的農業生產經營更依賴于信息技術的有效性。
同傳統農業的保守性相對而言,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的生產經營是以創新為根本動力機制的。國內外實踐充分表明,沒有創新便不會有農業的發展。當然,這里所討論的創新并不僅僅是前述各技術層面上一般意義的創新,更重要的是強調戰略層面的創新,包括觀念上、意識上以及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等,運用有效的手段和途徑,適應不斷變化中社會、市場環境的要求,從而使農業生產經營能更好地為全社會的發展服務,并更廣泛地調動全社會在農業中的參與。
根據上面的討論,我國應該將農業技術理解為一個體系,即除了農業生產技術外,還包括與農業經營相關的各種技術,包括農業經營技術、農業組織技術、農業信息技術和農業創新技術等,其在農業中的重要性處于不同的層次。處于下部的技術是基礎,是高層次技術發展的前提條件。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想使農業效益不斷提高,在處于低層次的技術得到基本配置的情況下,則取決于較高層次的技術是否得到配置以及配置的數量和質量。嚴格來講,較高層次技術的發展是農業效益提高的源泉,是促進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在這五個層次的技術中,除了生產技術是以物為載體外,其他四個層次的技術均是以人為載體的。顯然,掌握和運用這些技術,對人的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愈往上則愈高。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業技術進步的方向,不僅涉及到對人的技能的開發,更重要的是對人的智能的開發。
4.市場經濟中農業技術進步的戰略
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發展為農業技術進步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制度環境,并帶來更多的機遇,同時也使建立在計劃經濟體系下的農業科研推廣體系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目前農業技術體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原有的技術體系同市場經濟體系的不適應,尤其是傳統計劃經濟的思維方式,仍然在深刻地影響著廣大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在市場中的行為方式。
依靠農業技術進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現代化的必然戰略選擇。為此,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要對現有農業技術體系按照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要求,對其進行改造,加強其同市場的關聯,在提高各級技術人員素質的同時,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實現技術隊伍人員結構和知識結構的優化;另一方面按照農業發展對技術需求,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農村技術服務體系,促進農業技術的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和規?;陌l展。
(1)農業技術和農業技術人員需要以技術發展主體的角色參與市場,通過市場檢驗和實現農業技術的效益和技術人員的價值。為此,需要技術市場的建設同其他農業要素市場的建議綜合在一起,根據農業技術的特點,形成農業技術市場運行和管理的規范。
(2)技術人員需要了解市場、研究市場,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建立起農業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同市場-消費者的關聯。為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使技術人員能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的進程,不斷提高其市場意識和市場能力。
(3)在強調農業“硬”的生產技術發展的同時,農業科技政策需要將重點逐步轉移到對農業“軟”技術的開發上,促進生產技術、經營技術、組織技術、信息技術和創新技術等以市場和農民需求為導向的均衡發展格局。為此,需要根據農業發展和農業技術進步的方向,制定相關的農業技術政策和發展計劃。
(4)建立農業技術體系中部門之間,學科之間以及地區之間的合作和協調機制,尤其需要運用市場行為替代政府行為,使市場利益機制在技術資源的配置和技術效益的分配過程中發揮主導性的作用。為此,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在科技資源市場化的進程中,提高農業運行的效率。
(5)根據農民對不同技術的需求特點以及其掌握不同技術的能力差異,建立不同形式的技術服務體系,促進技術推廣和技術服務的多樣化和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針對性和及時性。為此,需要借助市場資源來裝備農業服務的手段,而不應沿襲“等、靠、要”的思維方式。
舒爾茨對原始技術與現代技術異質性的論述表明他已敏銳地覺察到從原始技術到現代技術進化中的斷裂。隨著技術的進化,經歷了從原始技術范式到現代技術范式的轉換,按照技術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不同,可以列出3種不同的技術范式:原始技術范式、現代技術范式(末端治理技術范式、線性經濟技術范式)和循環技術范式?,F代技術范式通過反向增長的自然代價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是其顯著特征,是不可持續的發展。循環經濟技術范式視生態閾值為客觀存在,認為環境的凈化能力和承載力是有限的,一旦社會經濟發展超越了生態閾值,就可能發生波及整個人類的不可逆的災難性后果。因而,循環經濟技術范式要求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
2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理論的形成依據
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理論建立在生態學、系統論和經濟增長理論基礎上,它以技術哲學領域關于“技術范式”及其發展轉換的研究成果為生成本源,以生態倫理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的耦合為支撐體系,以人與自然關系演變及中華傳統生態文明為文化淵源,形成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理論基本框架。
2.1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結構分析
循環農業技術范式是生態倫理學與現代技術的耦合體,生態倫理學的理論思想和現代科學技術成果構成了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主體框架?;谘h經濟的目標訴求,生態倫理學與現代技術具有緊密的內在關聯性。一方面,生態倫理學作為一門應用倫理學,其生命力主要在于把人的生態倫理意識轉化為現實的生態倫理實踐,使其提倡的生態維護、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等道德原則對人類經濟活動提供重要的價值引導;另一方面,只有依靠現代科學技術才能夠把節約資源能源和保護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經濟思想變成現實。因此,從理論與實踐的層面分析,生態倫理學為現代技術提供了“生態觀”的價值導向,在人與自然之間建立起一種穩固而持久的道德關系;而現代技術則作為生態倫理學的價值觀“載體”,為循環經濟提供了實踐工具,二者交融互動,既推動生態倫理學的不斷升華,也促進現代技術的理性發展,在人與自然之間建立起一種合理而長久的經濟社會關系。循環農業作為一種體現生態環境價值要求的經濟發展方式,只有將人類技術經濟活動建立在生態倫理基礎之上,才能真正實現維護生態環境和提高經濟效率的雙重目標。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試圖在人與自然之間建立道德關系的生態倫理學,與倡導提高經濟效率的現代科學技術,就成為互為補充、相互支撐、相得益彰、臻于完善的耦合體,成為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支撐和本源,共同支撐循環農業理念和循環農業實踐的深化。
2.2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特征分析
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科學生態倫理觀是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決定要素,樹立了技術范式的“生態哲學”或“生態學世界觀”。
2.2.1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技術價值觀認知
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技術認知基于科學生態倫理觀。它強調“生態價值”的全面回歸,主張在生產領域和消費領域向生態化轉向,承認“生態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權利,摒棄人類統治自然的價值觀,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這樣的技術價值觀指導下,技術創新的實踐過程由技術效益化向技術生態化轉換,倡導大力發展循環農業技術。
2.2.2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技術特征屬性
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生態技術學等關鍵性原理及其基本規律與各種現代技術耦合構成了循環農業技術范式技術“硬核”的理論基礎。在其指導下,技術研究者建立基礎性的技術類型選擇與發展效果的評價體系,使技術創新活動始終實踐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與原則要求,使技術系統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像自然界整個生態系統循環一樣,對環境的影響(負作用)最小,資源生產率最高。循環農業最主要特征是產業鏈的延伸和資源節約,因此其技術支撐重點體現在資源的節約與高效利用、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農業產業鏈延伸過程中的清潔生產以及農村生活環境建設幾個方面。
2.2.3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技術共同體
從生態學角度看,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技術共同體構成已經突破一般性技術范式的技術共同體定義,把范圍從“人-技術”關系擴大到了“人-技術-自然(環境與資源)”系統。在微觀層次,主要包括技術人員的組成;技術人員與生產人員(技術使用者,包括農戶、農業企業等)以及與技術之間的相互關系;人、技術與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之間的耦合方式。在宏觀層次上,主要指循環農業的組織方式及其運行模式,包括:以生態農業模式的提升和整合為基礎的循環農業模式;以農業廢棄物資源的多級循環利用為目標的循環農業模式;以及以循環農業園區為方向的整體循環農業模式。
3循環農業發展與技術范式升級
循環農業是循環經濟理論應用于農業生產、實現生態的良性循環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循環農業的發展需要傳統技術范式的變革?,F代農業發展所依托的傳統工業經濟技術范式的逆生態性,使之在“改造傳統農業”的同時,卻導致生態問題的日益嚴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受到威脅。而且,這些問題在舊的技術范式下無法得到根本解決,我國循環農業發展將最終依賴于技術范式升級。需要探討的是,從現代農業技術范式到循環農業技術范式,雖然是一次全新的技術范式選擇,但這種變換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經緯,而且也仍然離不開現代工業化技術基礎原理的支撐。尚未發生由于技術“硬核”變革導致的技術認知和共同體的嬗變。也就是說,還不足以引發一次技術范式的“革命”。
3.1傳統農業技術范式的“理性回歸”
中國古代“天人調諧”的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的內在價值和客觀規律,要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天人調諧是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合理模式。剔除其包含的信仰成分,不難發現這與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科學生態價值觀具有一致的思維原則和價值觀。雖然循環經濟符合天人調諧的理念,然而中國傳統農業技術主要還是依靠農業生產活動中的經驗積累,靠直觀的或表觀的觀察形成一套技術思想體系。傳統農業技術在不斷的積累過程中逐步完善,而且長時期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這種穩定狀態一方面維持了傳統農業的繁榮和傳承,使中國傳統農業和技術長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另一方面又阻礙了技術革命和創新,使得近代以后遠遠落后于西方。因此,引進和結合西方現代農業技術成果對農業傳統技術進行徹底的改造和提升,是實現現代循環農業的外部動力。可以認為,現代循環農業是在中國傳統農業生態理念延伸基礎之上對現實農業生產方式的革新,既不是對傳統農業技術范式的“回歸”,也不是現代農業技術范式的“革命”。
3.2現代技術范式的“技術硬核”尚未突破
拉卡托斯(Lakatos)認為,一個技術范式體系的建構是在技術硬核和外層保護帶基礎之上的。其演進也有2種類型:一種是技術硬核的變革,稱之為技術范式革命;另一種是技術硬核不變,只是外層保護帶技術進行了完善和提升,從而改善了技術范式的支配效果。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生態技術學等關鍵性原理及其基本規律與各種現代技術耦合構成了循環農業技術范式體系的理論基礎,在其指導下,技術研究者遵循農業經濟增長與生態系統質量改善的動態均衡機制,將農業經濟活動與生態系統的各種資源要素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加以統籌協調,并據此建立基礎性的技術類型選擇與發展效果的評價體系,使技術創新活動始終遵從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與原則要求,最終使技術系統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像自然界整個生態系統循環一樣,對環境的影響(負作用)最小,資源效率最高。
鑒于從技術形成與發展的本質特性來看,各種現代技術及其基本原理依然是循環農業技術范式“技術硬核”的主要部分,變化只是發生在技術間的組合方式與應用方法,屬于完善和提升階段,因此,尚不能夠把這種技術范式的演進稱為技術范式的“革命”。綜上,從概念的內涵看,“進步”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其內涵相當寬泛,不利于對現象的精確表達;而“創新”雖然是一個比較具體的概念,卻又包含了明顯的“破壞性”成分,必然會有人要經歷痛苦的過程。同時為了避免與“技術創新”混淆,筆者認為把這種技術范式的轉換稱為“技術范式升級”更為恰當。
4結論
發展循環經濟絕不能陷入對技術本身的盲目“崇拜”,而要透過技術表象看到決定技術效應的、最根本的、觀念層次的價值和標準。因為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首先要求觀念層次的變革,從注重技術的社會價值轉到兼顧技術的生態價值,從注重技術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到兼顧技術的未來價值。而只有建立起新的生態道德標準和價值理念,才能實現技術效益化向技術生態化的轉換。技術哲學領域關于“技術范式”及其發展轉換的研究成果,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種認識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建立循環農業發展的技術范式升級研究模式,可以看出,現代農業的“弊端”是技術范式的落后,現代農業發展所依托的傳統工業經濟技術范式的逆生態性導致生態問題的日益嚴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受到威脅。這些問題在舊的技術范式下無法得到根本解決,技術范式升級是實現循環經濟發展的有效路徑。循環農業技術范式強調在生態閾值的范圍內,從原來的僅對人力生產率的重視轉向提高資源生產率。
關鍵詞:農業經濟結構;要素轉移;結構優化;關聯
一、我國農業結構變動是影響農業增長的主要途徑
(一)農業經濟結構變動通過農業要素轉移效應影響農業產出增長
經濟結構變動影響經濟增長的根本原因在于,產生要素轉移效應。我國農業結構中,種植業長期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即使現在,種植業占農業結構比重超過50%,林業、畜牧業和漁業三者加起來不到一半。在農業的四個部門中,種植業的生產效率相對較低,而畜牧業和漁業較高,我國農業結構變動的過程,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種植業所占比重持續下降,畜牧業和漁業的結構比重則持續上升,伴隨著這一過程,農業資本、勞動等生產要素由種植業不斷向林牧漁業轉移,不但農業產出的量不斷增長,而且農業產出的質也在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發展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傮w來說,要素轉移效應從“質”的角度揭示了農業經濟結構變動影響農業產出增長,長期來看,農業經濟發展就是農業產出與農業結構都不斷變動演化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二)農業經濟結構變動通過產業關聯效應影響農業產出增長
產業關聯是產業間的投入產出聯系,指產業間以各種投入品和產出品為連接紐帶的經濟結構形式。在社會化生產中,農業產業一方面依賴其他產業的投入以形成并發揮本產業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又依賴于其他產業的需求關聯,銷售本產業的產品,投入產出聯系構成產業關聯的物質基礎。產業關聯的方式包括產品、勞務聯系;生產技術聯系;價格聯系;勞動就業聯系;以及投資聯系等。產業關聯的類型可以分為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單向練習與多向聯系;順向聯系與逆向聯系。產業關聯分析的是產業結構與產出增長在“量”上的聯系。
為便于分析,本文主要考慮農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關聯關系。農業各部門的投入產出表,如表1所示,下面分析產業關聯對總量增長的影響。
由于結構關聯水平主要是說明農業各部門之間以何種生產技術發生聯系,不同的生產技術水平將形成不同水平的結構關聯,此時,某一部門生產一單位產品需要從各部門投入的中間產品投入量是不同的,因此可以用中間產品的直接消耗系數來反映結構關聯水平及其變動。直接消耗系數又稱投入系數,是指j部門生產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i部門的產品數量,假設aij為j部門的投入系數,Xij是投入產出表中第i行,j列的元素,表示投入j部門的i生產,Xj為第j列的總數,表示j部門的總產值,則有:i,j=p,w,s,f)。
,矩陣A反映了整個農業部門的技術水平,如果擴大到各個產業,擴大后的矩陣A則表示整個國家經濟結構的總體技術水平。經濟在短期內可以用高投入、高消耗得到高產出,但是無法通過這種方式獲得長期增長,并且導致經濟結構失衡,因此,技術矩陣的水平高低對經濟增長有重大影響。
結構關聯以一定的技術水平為基礎,也受部門關聯程度的影響。這種關聯程度在投入產出表中的直觀反映就是部門之間中間產品的交易規模。規模越大,說明產業之間聯系程度越高。隨著部門之間交易范圍擴大、環節增多及交易額增大,產業結構關聯程度開始深化,對經濟增長具有重大影響,這種影響可以從總量和結構兩個層次上進行分析。從總量層次上講,通過比較中間需求(中間需求/總產出)的相對比例的變化與產出增長的變化后發現,兩者具有相關性,中間需求與總產出的比率增加較快的期間,經濟增長速度也較快,這表明結構關聯程度的較快深化會帶來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從部門結構層次上講,部門產出增長與部門中間使用率(中間投入/總投入)增長一致。世界銀行對日本、韓國、以色列、中國臺灣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四個部門共計四十組觀測值進行回歸分析,相關研究數據肯定了結構關聯程度深化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三)農業經濟結構變動通過產業優化效應影響農業產出增長
農業經濟結構優化是指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度化發展的過程,合理化主要依據產業關聯技術經濟的客觀比例關系,調整不協調的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業各部門間協調發展;高度化主要遵循產業結構的演化規律,通過創新加速農業產業結構的高度化演進,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與再配制,促進產出增長。產業結構的優化的內容主要是供給結構、需求結構、投資結構和農產品貿易結構的優化。
農業經濟結構的合理化是指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四部門之間協調能力的加強和關聯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括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相互適應,四部門協調平衡發展,產業的結構效應能夠充分發揮。農業經濟增長主要取決于資源的不斷投入和資源的有效配置(也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但是自然環境在可控范圍之外,本文可以合理地不做分析),而產業結構的合理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資源配置的效果,合理的結構與國內、國際市場相適應,與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各部門之間的關聯效應能夠有效的展開。因此農業結構合理化是農業經濟協調增長的客觀要求,也是經濟持續增長的客觀要求。
農業產業結構高度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從低水平向高水平狀態發展,沿著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順向遞進演進;順著勞動密集型農業,資本密集型農業,技術密集型農業的階段發展。傳統農業密集使用勞動,隨著農業機械的推廣和大規模使用,采用先進的農業技術,逐步發展成為現代農業,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的過程,以及單純的農業生產轉向包含農業生產、運輸、加工、銷售的農業產業化發展,都是農業結構的高度化發展,它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形成占優勢的農業部門或產品。
農業產業優化能夠有利于發揮產業的結構效應,深化產業部門之間的關聯程度,促進關聯效應。尤其有利于發揮主導產業的擴散效應,即主導農業部門“不合比例增長”的作用對其他關聯產業產生的影響,分為回顧效應,旁側效應,前向效應等,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對農業經濟增長還存在其它的效應,如結構彈性效應、成長效應、開放效應等。
(四)農業經濟結構變動通過區域布局效應影響農業產出增長
經濟結構具有層次性,農業區域結構是指地區層次的農業結構。區域產業結構是指按照一定的劃分標準劃分的經濟區域內,產業之間的技術經濟聯系和數量比例關系,各地區的自然條件、要素稟賦、適宜技術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區比較優勢,使得各種產業在不同地區的分布情況不同。如兩湖的糧食主產區,東北的糧食主產區,山東的花生,以及華北平原的玉米、小麥主產區等。區域結構是資源有效配置的經濟結構與空間結構的結合。區域經濟結構往往不能形成統一體系,但是各具特色,形成若干個在全國具有專業化的優勢產業部門,各地區的結構存在明顯差異,具有較強的互補性、相互依存。
合理與協調的區域產業結構是地區農業經濟增長的重要保證,經濟增長規模是經濟發展的數量擴張,區域經濟結構優化是經濟發展的質量,反映了內涵的技術水平,兩者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聯系密切,相互制約,經濟增長引起結構演進。農業區域經濟結構的變動能夠有效影響農業產出的增長,被我國農業發展的實際過程所證明。眾所周知,農業生產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大,而且各種農產品的生長條件也不盡相同。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氣候迥異,尤其是南北方、東西部的自然氣候條件截然不同,但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各行政區的農業結構卻高度同質化。1978年,17個省市自治區的種植業占農業80%以上,占59%,22個省的糧食占種植業80%以上。據統計,各省同質化程度超過90%。東北三省的農業結構同質程度高達99%,而且東三省與長江流域地區,珠三角地區以及西北干旱地區的相似程度也接近98%。農業結構沒有反映地域差別,也沒有反映產品差別。隨著農業經濟的加速發展,上述地區的同質化迅速降低,各區域逐漸發展出自己的主導產業,全國范圍內形成大米、小麥、花生、玉米等主產區,既發揮了規模優勢,也發揮了比較優勢,與此同時,農業區域布局結構的優化還大大加速了農業生產專業化,促進農業技術的變革。因此,農業經濟結構變動的區域布局效應,對農業產出的增長具有積極的效應。
二、總結
農業經濟發展的現實中,農業經濟結構變動使得農業勞動和資本等資源,從生產率較低的部門(如種植業)像生產率較高的部門(如畜牧業)轉移,從而產生要素轉移效應,促進農業經濟增長。農業的四個部門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的化肥農藥等投入品以及生產品的銷售,不但與工業等其它部門產生關聯,而且也與農業內其它三部門發生關聯,產業關聯的發生、發展和深化,也體現了農業技術水平,能夠影響農業產出的增長。農業經濟結構在演進過程中,不斷向合理化和高度化發展,伴隨者這個農業產業優化的過程,農業的區域結構也在變動,兩者都能夠影響農業總產出的增長。因此,農業經濟結構變動主要通過要素轉移效應,產業結構關聯效應,產業結構優化效應和產業區域結構布局效應等四個途徑,對農業增長發揮重要影響。農業經濟發展就是總量與結構都不斷變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參考文獻:
1、白宏.比較優勢與中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J].經濟問題,2002(9).
2、龐道沐.大力推進根食主產區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J].農業經濟問題,2005(9).
3、張曉群等.加入WTO與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策[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7(1).
4、夏顯力,張襄英.加入WTO與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06(6).
農業經濟研究一直是國內眾多學者的一項重要課題。冉杰等運用DEA法和曼奎斯特生產效率指數對中國西部農業生產效率進行了總體效率分析、規模狀況分析和生產力指數分折;倪冰莉等[2]應用DEA法對中國中部六省1990-2008年的農業生產效率變化進行了分析;王爽英等[3]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選擇可反映湖南省農業發展現狀的8個指標,并借助DPS數據處理系統對湖南省地市進行了研究;黃利軍等w采用DEA方法對西部地區農業生產效率進行分析,探討了10年來西部地區農業生產效率;錢麗等運用3個DEA模型對安教省17個地市2004-2008年農業生產效率進行了實證研究分析;涂俊等[6]運用DEA、Tobit兩步法對中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農業創新系統效率以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比較;賀正楚等[7]運用層次聚類、混合聚類方法對湖南省市州“兩型社會”區域農業發展狀況進行了評價以及提出了備選方案。綜上所述,各學者對農業經濟效率的分析大部分是基于區域進行研究以及關注投入產出效率值并對其進行排序,但都未能對單個決策單元進行深入探討,對湖北省各地市農業經濟效率的評價還未見于相關文獻。本研究基于構建DEA投人與產出模型、Malmquist指數法對2008-2012年湖北省13個地市的農業經濟效率進行測算評價,分析了湖北省各地市農業生產效率的內部差異及原因,提出了最優生產可能性邊界,從而提出改進農業生產效率的根本方法,以優化農業資源配置,促進其高效穩步發展。
1研究方法
數據包絡方法(Decisionmakingunit,DMU)是由美國著名運籌學家Chames等[8]在1978年以“相對有效性”概念為基礎創立的,用于研究多投人與多產出對象的規模有效性和技術有效性的一種線性規劃模型。此后,Banker等[9]構建了C2R模型。
把每一個省看作一個生產決策單位,運用Fare等改造的DEA方法來構造每一個時期中部各省的生產最佳前沿面。把每一個省的生產同最佳實踐前沿進行比較,從而對效率變化和技術進步進行測度。
Malmquist模型用于處理面板數據,是一種生產前沿方法。Malmquist生產率變化指數是Caves等[11]在Malmquist數量指數與Shepherd距離函數概念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用于測量全要素生產率變化的專門指數。Fare等?運用生產函數法,并在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下,把7TP(全要素生產率)分解為技術效率指數和技術進步指數。在規模報酬可變的假設下;技術效率進一步分解為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
2指標選取和數據來源
依據農業生產系統多輸入、多輸出的特點,農業投人產出的特征以及評價指標的可量化性、可靠性、可得性原則選取了能夠反映湖北省13個市(自治州)農業生產效率整體情況的投人、產出指標。選取4個投入指標和2個產出指標作為研究湖北省農業經濟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力求客觀公正地反映整個農業生產系統的效率。投人指標包括農牧漁業的勞動力(不)、農作物總播種面積(Z2)、農業機械總動力(X3)、農用化肥施用量(Z4),分別可以反映人力資本投入、土地要素投人、技術投人;產出指標包括農林牧漁業總產值(F0、農村家庭人均年純收入cr2),可以反映在農業經濟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指標數據均來源于2008-2012年〈〈湖北省統計年鑒》、《中國農村統計年鑒》。
3綜合效率分析
運用Deap2.1軟件對湖北省13個地市的農業投人產出面板數據進行分析,得到農業生產綜合效率及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的數值。從綜合技術效率及其構成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的平均值來看,三者的變化具有同步性,均值在0.8~0.9間波動變化且有遞減趨勢,說明湖北省農業生產不穩定,且地區差異顯著;有3個地市達到DEA有效,5個地市處于規模效益遞增階段,即這些地市農業生產規模效益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調整投入會使規模效益增加,農業再投資效益比較高。規模效益遞減地市由2008年的3個增加至2012年的5個,具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和投資價值。純技術效率的均值基本上大于規模效率的均值,且純技術效率處于有效以及遞增的地市有10個,占總數的77%,說明純技術效率對綜合效率的貢獻更大,湖北省農業發展向技術導向型轉移。
2008-2012年,武漢、黃石、鄂州等三地市一直保持領先地位,均為DEA有效,綜合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值均為1,表示農業生產要素投人配置效率最優,順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在既有制度和管理水平下,農業效益達到了最大化,現有規模和最優生產規模沒有差異,處于規模收益不變的狀態,即擴大一定比例的農業投人,相應地產出也會同比例增加。
2008-2009年,荊州市處于DEA有效狀態,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都處于有效狀態,且重視技術的發展。隨著農業技術的穩步發展,技術的有效利用和既有規模相互匹配,實現了農業收益的最大化。2010-2012年,荊州市綜合生產效率從0.779遞減為0.568,綜合效率位居湖北省各地市倒數第二,隨著規模效率的急劇降低而降低并有加速現象,規模效益也由不變轉為遞減狀態。十堰市與荊州市農業發展戰略相反,忽視技術,重視規模的簡單擴大,近幾年均處于DEA無效狀態,綜合效率位居湖北省末端。綜合效率的提高更多依靠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農業技術很薄弱。
2008-2011年,咸寧、隨州等地市綜合效率值為0.8及以上水平,屬于湖北省農業生產綜合效率較高地市,至2012年,兩地市綜合效率存在下降趨勢。此外,兩地市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增加一定比例的投人可以帶來一定比例或者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規模效率值均高于純技術效率值,表明規模效益遞增是依靠生產規模的擴大,農業技術有效發揮還不足。
2008-2012年,襄陽、恩施綜合效率無效,規模效率變化波動大,技術效率變化趨于平穩。其中,純技術效率值均為1,表示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投人資源的使用是有效率的,綜合效率無效的根本原因是規模效率不斷減少。其中恩施近幾年規模效率一直是0.5~0.6之間,處于各地市之末,僅為DEA有效地市的一半。襄陽、恩施分別處于規模效益遞減、遞增階段,因此,在技術效率有效的前提下,其改革的重點在于調整經營規模與既有技術吻合,以更好地發揮其規模效益。
2012年,宜昌、孝感、荊門和黃岡綜合效率處于較高水平。其中,2008-2012年荊門、孝感和黃岡農業綜合效率及其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分別有4年、3年和1年達到DEA最優,且松弛變量為0,農業生產要素配置達到最優效率,農業處于最佳規模、最佳效率。孝感、荊門和黃岡等地市規模效益處于不變、遞增以及遞減交替變化狀態;宜昌規模效益處于遞減且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值呈波動變化狀態,說明這些地市農業發展不穩定,需要對投人產出結構進行調整,以更好地適應農業效益提高的需求。
4Malmquist指數分析
為了反映湖北省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及其構成變化情況,利用deap2.1軟件對2008-2012年湖北省各地市農業面板數據進行了測算和分解。
4.1全要素生產率變化趨勢
根據農業效率Malmquist生產力指數分解表可以看出,有9個地市農業全要素生產率(7TP)指數大于1,只有荊州、荊門、黃岡和咸寧等地市小于1。2012年7F尸平均增速為15.3%,T/P指數最大的地市是武漢,最高增長率為41.9%,說明湖北省農業生產效率進步較快,農業發展在向技術導向型轉變,農業的可持續性一直在增強。2008-2012年湖北省77中均值總體上實現波動增長,且增長幅度逐年加大,:TFP平均增長率由7%增長至15.3%,其中2011-2012年TFP均值增長幅度弱于其他年份。
湖北省77于的變化趨勢與技術進步變化趨勢一致,與技術效率呈反向變動,技術進步的貢獻超過了技術效率的貢獻,抬高了農業生產前沿面。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湖北省采用更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2011-2012年TFP平均增長率為15.3%,技術進步平均增長率為24.7%,而技術效率的貢獻率約為-7.4%,技術進步與效率缺失并存的現象說明湖北省一些地市忽視農業技術對77中的影響,農業技術創新、推廣工作滯后,這也是2011-2012年77中均值增長幅度低于其他年份的原因。
4.2各地市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指數及構成情況
從2008年起,湖北省13個地市技術進步增長率均高于技術效率增長率,這是由rc(技術進步指數)增長效應帶來的。2012年武漢市技術進步增幅為41.9%,為13個地市之首。武漢市為湖北省省會,地理區位優越,擁有健全完善的農業體系,注重推行農業產業化發展以及推廣農業新技術。隨州7FP增幅為9.5%,位居近幾年TFP正增長的9個地市之末,說明隨州農業發展勢頭弱于其他地市,原因是技術效率增速為-14.4%,嚴重拉低了TFP增速。因此,隨州首先要注重技術效率的滯后對rFP的束縛作用,從技術效率構成角度講,即提高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增長水平,此外應關注科技管理及制度創新。其余地市7TP年均增長大體相同。從各地市的7TP增長情況看,其差異性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具有較高一致性,即經濟較發達地市TFP增長相對較高,經濟落后地市77中增長相對較低。
從構成看,技術進步的增長與技術效率的缺口并存現象較嚴重。農業技術進步增長效應最明顯、增速最快的是武漢,由2008年的7.3%增為41.9%,農業技術進步增長最弱的是荊門,2009年TC為-2.2%。技術效率相比技術進步對7F尸的增長效應不明顯,大多數地市值等于或小于1。技術效率增長最大的是宜昌,2011年為18%,技術效率增長最弱的是荊州,2012年為22.6%。
4.3非有效地市的投入調整分析
DEA方法提供了各地區要素投人冗余的絕對量,用于分析非DEA有效地市農業生產效率低下的原因。非有效DMU的各投入指標均有冗余量,不同DMU的冗余指標也有所差別。從投入指標看,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冗余量最大,其中黃岡冗余最大,冗余量為395.582,荊州次之,冗余量為349.803;農業機械總動力指標冗余量也較大,其中荊門冗余量為238.556;農林牧漁業從業人數冗余較小,冗余量最大的是黃岡,數值為49.492??梢娺@些地市耕地利用率低、農業機械總動力未充分發揮、勞動力供過于求,應當減少這三類指標的投人,提高其利用效率。農用化肥施用量指標冗余率在非DEA有效地市中最低,接近有效生產前沿面,利用效率較優。從產出指標看,各地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已達最優,不存在產出不足,農村家庭人均年純收人指標產出嚴重不足,其中十堰產出不足高達4322.530。
5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運用DEA方法和Malmqulst指數法對農業生產效率進行了評價,得到武漢、黃石和鄂州一直處于DEA有效,其他10個地市DEA無效,其中恩施州綜合效率最低。湖北省各地市綜合效率均值呈波動變化且有遞減趨勢,農業生產發展不穩定且地區差異顯著。綜合效率的增長更多取決于純技術效率,湖北省農業發展向技術導向型轉移。
從農業全要素生產率來看,7TP均值總體上實現波動增長,且增長幅度逐年加大,農業的可持續性一直在增強。湖北省的變化趨勢與技術進步變化趨勢一致,技術進步的貢獻超過了技術效率的貢獻,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但目前農業發展存在農業技術進步與農業效率缺失并存的現象。因此,農業部門應不斷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利用市場的力量加大農產品競爭力度,并對農業科技部門、農戶給予財政支持、技術支持,加大農業科技成果的生產轉化力度,注重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增強農業效率對農業經濟效益的帶動作用。同時,綜合效率高的地市應進一步發揮優勢,帶動周邊地市的農業生產效率。十堰、恩施等地市農業發展方向應以因地制宜、發揮特色為原則,發展種植業、畜牧業、旱作節水等多種農業形式。
從冗余與不足整體來看,主要在農作物總播種面積、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林牧漁業從業人數這三個指標存在冗余,要使生產效率達到DEA有效,農業發展有很大的縮減、調整投人要素的空間。首先應考慮調整土地資源的配置,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耕地集約利用水平;其次有效利用農業現代化機械,使實際產出量與效率最優對應的產出量之間差距趨于零;最后優化農業人力資源配置,提高農業人口的素質,實施農民非農化,將勞動力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冉杰,王新宇.基于DEA的西部農業經濟效率與技術進步率評價[J].統計與決策,2007(3):102-103.
[2]倪冰莉,張紅巖.我國中部地區農業技術進步、生產效率的構成分析[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0,26(2):141-146.
[3]王爽英,李立輝,戴向洋.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湖南省農業區域經濟評價及發展方向[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31(2):115118.
[4]黃利軍,胡同澤.基于數據包絡法(DEA)的中國西部地區農業生產效率分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6,27(6):420-424.
[5]錢麗,肖仁橋,楊桂元.基于DEA模型的安徽省農業生產效率評價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0,29(10):121-126.
[6]涂俊,吳貴生.基于DEA-Tobit兩步法的區域農業創新系統評價及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23(4):13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