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2 20:41: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區治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區委高度重視對社區管理人才的培養,率先在省內開辦社區管理專業本科班
該班是在南京市*區委、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和街道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為提高我區社區管理工作者的政治理論、專業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在區委黨校開辦的針對性較強的省委黨校函授本科班,是省委黨校第一個培養社區專業人才的本科學歷班。
*區委對這個班高度重視,區委組織部和街道出資16萬作為學員學費(其中區委組織部出資占75%),學員個人在上學期間只出500元。區委黨校對該班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考試。學習期間,黨校出資組織他們到井岡山、揚州、上海等地考察學習社區建設的先進經驗,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加強黨性鍛煉。來自*各社區的41名學員學習目標明確,態度端正,每學期到課率達到95%,每門課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弘揚了黨校良好的學風和考風。
二、創新論文指導模式,論文工作呈現新特點
目前,該班的15門主要課程已經學完,本學期的重點任務是要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答辯。畢業論文是學員完成學業的重要的必修科目。對于學員來說,這是調動所學知識獨立完成某一論題研究,從中獲得研究能力的一次科研訓練;從我校來說,是對學員兩年來學習成果的全面考察和衡量,是促使學員學以致用,提高分析、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的教育環節。為了使學員們運用所學得的知識,緊密結合當前工作重心,聯系工作實際寫出較高水平的畢業論文,區委黨校專門制定《社區管理專業畢業論文工作實施意見》、《畢業論文實施計劃》、《畢業論文工作規定》,并創新舉措狠抓落實。專門成立由區委副書記陶世賢、組織部長紀增龍擔任組長、黨校常務校長王天喜、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袁校檸擔任副組長的畢業論文工作領導小組,周密制定論文寫作計劃。
1、組建陣容強大的指導老師隊伍。省委黨校副校長、省社區研究會會長唐建中高度重視論文指導工作,對論文指導工作的各個環節均作出明確指示,并親自指導一名學員。另外,我們還邀請了省民政廳劉廣忠副廳長、基層政權處王元剛處長、仲錦副處長、法規處夏青春處長等4位領導。我們還邀請了省委黨校行政教研部主任黃菡教授、李陽教授、寧凌教授,社會學教研部主任馮必揚教授、嚴翅君教授、尤佳教授、倪洪蘭教授,黨史黨建教研部副主任董連翔教授,市委黨校教育長王玉珍教授、副教育長吳抒教授、管懷倫教授等11位知名教授指導學員論文,同時,我們也邀請我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姚堅、組織部長紀增龍等領導,另外還邀請了區、街中層具有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素養的21位干部作為指導老師。為了保證論文質量,每個指導老師原則上只指導一名學員,最多不超過2名學員。
2、論文指導采取雙導師制。即每位學員選配兩位指導老師,一位是來自由省、市委黨校專家和省民政廳的領導,區委領導、區委、區政府中層領導、街道領導等37人組成的外聘指導老師隊伍,另一位由區委黨校教師擔任。雙導師制對論文寫作有著積極意義:一是有效地彌補了區委黨校師資限制。區委黨校目前只有11名教師,專業結構也有限制,研究社區問題的老師較少。專家、學者、領導的加入,給學員提供了專業對口,造詣深的指導老師,為寫出高質量的論文提供了智力保證。通過論文指導,省民政廳領導將在全國、全省社區建設大背景下,為*社區發展提供新思路;省、市黨校專家、教授將為*社區建設灌輸新理念;區委、各部門、各街道參與論文指導的同志也將在指導學員論文寫作過程中深入研究社區民生、民主、民和等問題,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理論水平,達到教學相長的目標;二是扎扎實實地提高學員的素質。這些學員當初都是通過海選擔任社區主任、書記崗位,語言表達能力較好,但文字表達較弱。通過論文寫作將提高文字表達能力,為宣傳*社區建設成果提供條件;三是區委黨校將通過精心組織好論文寫作工作,進一步深化社區研究成果,為社區培養高素質人才,并以此樹立函授質量品牌,切實提高全體學員素質。
三、緊緊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題,為學員提供相對明確的選題
在以往的論文寫作中,由于學員來自各個領域,他們的選題往往也是五花八門。主題過于寬泛也給指導老師帶來困難,導致老師對于專業外的選題只能做一般性的泛泛指導,論文成果不突出。鑒于學員構成都是社區工作者,*黨校緊緊圍繞和諧社區建設及構建和諧*的主題,整理并提供了社區黨建、社區工作、社區教育與文化工作、社區建設論壇、構建和諧社區等5個方面39個參考選題供學員選擇和參考。這些選題體現了如下幾個特點:1、專業對口。選題和學員的專業專長密切相關,使學員能夠發揮專業優勢,使學有所用。2、聯系實際。首先是理論聯系實際,很多選題是社區實踐中提出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如:“對社區黨建議事會的理性思考”、“城市社區流動黨員管理如何創新”、“社區如何解決外來人口的問題”、“如何開展社區內扶貧幫困工作”等。其次,聯系專業領域發展的實際。在社區專業領域中選取有較大理論價值的論題。如“利益關系調整背景下如何開展社區黨建”,“構建社會中介組織中黨建工作新的運行機制”,“論社區自治與加強城市基層組織執政能力社區建設”,“如何從‘行政管理’向‘公共治理’轉變”等。第三是聯系學員自身實際。我們在選題設置時,考慮到社區學員實際工作經驗和體驗較多,所設論題有利于他們自身優勢的發揮。3、操作可行。我們曾專門開設論文寫作講座,重點講解如何選題、資料收集、論文布局等。我們要求學員根據自己的學識水平、寫作能力從菜單中選題,滿足了不同層次的學員的需要。
[論文摘要]城市社區體育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但是,處于社會轉型期的社區體育仍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以“治理”理論為分析視角,探討通過構建城市社區體育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來解決問題,并分析這一過程中政府應承擔的責任。
1 多中心治理及社區體育多中心治理模式
1.1 多中心治理的內涵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西方各國相繼掀起了政府改革的熱潮,這場改革推動了公共行政理論研究的范式變革,“治理”作為一種新的理論范式應運而生。
關于治理的定義,西方學者給出了多種解釋。其中全球治理委員會在《我們的全球伙伴關系》中的說法最具權威性和代表性。他們認為:“治理是各種公共的或私人的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它是使相互沖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并且采取聯合行動的持續的過程。它既包括有權迫使人們服從的正式制度和規則,也包括各種人們同意或者以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這一定義為我們描繪了當代公共管理的“多中心治理”模式。這一模式打破傳統政府“單中心”壟斷公共事務管理的統治格局,形成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等參與的多元的權力中心?!岸嘀行闹卫怼蹦J降闹卫矸绞揭彩嵌嘣?,通過各主體間合作、協商、建立伙伴關系等方式實施對公共事務的管理。
1.2 社區體育多中心治理模式
社區體育活動于20世紀70年代末在我國的部分城市出現,80年代中期得到了迅速發展。1997年國家體委等五部委聯合的《關于加強城市社區體育工作的意見》中對社區體育進行了界定,社區體育主要是在街道辦事處的轄區內,以自然環境和體育設施為物質基礎,以全體社區成員為主要對象,以滿足社區成員的體育需求、增進社區成員的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開展的區域性的群眾體育。根據這一定義,社區體育服務的目的是通過組織開展體育活動,增進社區居民的生理、心理和社會行為的全面健康;社區體育服務的對象是以街道辦事處劃分的全體社區成員,不僅包括社區的居民,還包括社區所轄的學校、政府、企事業單位等;其服務內容包括提供場地及器材、開設運動處方,進行鍛煉指導、體質監測、體育服務信息、體育活動的組織服務等。
社區體育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是指為了滿足社區成員的體育需求,政府部門(街道辦事處和居民委員會)和非政府部門(社區所轄各類機構、私營體育服務企業、體育社團或居民)等眾多公共行動主體彼此合作,共同參與社區體育服務的治理。
2 社區體育多中心治理的必要性
2.1 突破制約社區體育發展的體制障礙,要求采取多中心治理模式
我國社區建設和社區發展,一開始就是政府行為,并在政府主導下,形成了區政府、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三級管理系統。街道辦事處作為政府的派出機構,承擔著政府工作職能,社區居民委員會接受街道辦事處的領導。在具體工作中,二者的職責界限模糊,工作方式也帶有較濃厚的行政管理色彩。因此,我國的社區服務從一開始就和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社區體育的多中心治理將促使社區體育管理體制發生轉變。多中心治理理論認為,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全能政府遇到市場經濟挑戰的情況下,重視政府之外的市場及社會力量,以政府、市場和社會的多中心格局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而社區體育所獨有的地域性、自愿性、多樣性和開放性的特點,決定了社區體育服務更加適合采取多中心治理的體制,除了需要代表政府的街道辦事處和居民委員會外,還應當有更多的私營體育服務機構及非營利的體育社團參與社區體育服務。非營利組織所具有的公益性、自治性特點,能保證其在提供體育服務過程中,解決一些政府和市場解決不了的問題。
2.2 突破社區體育發展的資源瓶頸,要求采取多中心治理模式
從社區體育服務的內容來看,場地、經費及人才是開展社區體育的重要資源。目前,我國普遍存在著政府經費投入有限,社區體育活動場地、場館設施資源匱乏,無法滿足居民體育需求等問題。除了物質和資金條件,社區體育的組織和管理工作離不開社區體育指導員的參與和指導及有關的社區體育管理人員的管理,他們的數量及水平直接影響著社區體育發展的質量、深度和廣度。但是,相對于不斷增長的體育人口來說,我國的社區體育指導員人數少、指導率低,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如我國街道社區體協中,專職管理者僅占19.6%,大部分管理人員都兼任多職,很難在社區體育工作上投入很多精力。大量經常性的社區體育活動則主要由晨、晚練習點等自發性社區體育組織來完成。以天津市為例,全市晨練活動站的體育指導者中,受過專業培訓的不足30%。
社區體育的多中心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場地設施、經費及人才短缺的問題。在多中心的治理框架下,社區所屬的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均可以成為社區體育服務的供給主體,這些單位尤其是學校向社區提供體育場地、設施,是解決場地、設施短缺的有效途徑。近年來,一些社區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例如,天津市馬場街社區本著雙贏互動的原則,與社區內外的機關、院校、部隊、醫院、企事業單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先后與天津體育學院、天津醫科大學共建了社會實踐基地,為居民提供日常健身咨詢、健身技能培訓、體質檢測等服務。與天馬集團、水利局、師范大學、實驗中學、干部俱樂部、自然博物館等12家單位達成協議,通過無償或低償等方式,向社區開放35個體育活動場地,總面積達到11500平方米。每年的社區運動會和大型體育競賽都利用這些單位的場地和設施舉行。
3 政府在構建社區體育多中心治理模式過程中的責任
社區體育多中心治理模式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自發形成,尤其是在我國這樣一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社會力量和市場發育均比較薄弱的國家,推行這樣的管理模式,更離不開政府的支持。
3.1 轉變職能,培育社會和市場力量
多中心管理模式必須貫徹“管辦分離,政事分開”的原則。把政府過于集中的權力分散開來,以縱向放權實現層次化管理,以橫向分權實現社會化管理,將體育管理體制從現在的線性結構改為矩陣結構,從行政命令式的“垂直管理”改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矩陣式管理。政府承擔體育的宏觀管理、體育總目標和政策的制定、政策調控、經費支持等職能。其中,社區體育的基層管理部門街道辦事處由主辦體育轉為主管體育,其主要職能是制定整個社區體育發展規劃,開發利用社區體育資源,培育社區體育組織等。
培育社區體育非營利組織。健全、自主的居民自治組織既是我國公共管理的重要主體,也是社區公共事務治理的主要力量。因此,要確保社區自治的各項權利,發揮社區在體育服務方面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功能,應將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綜合管理權賦予社區居民委員會,使之真正成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社會組織。
引導市場力量參與社區體育服務。根據居民社區體育服務的需求具有層次性的特點,對于一些基本的需求,可以由政府和非營利組織以免費或低收費的方式提供,對于一些個性化的高層次的體育需求,政府可以調動市場力量加以解決,走產業化的道路。政府部門積極創造條件,開發體育產業,依法開辟體育經營場所,為經營體育產業提供場地、稅收等有利條件。
3.2 宣傳教育,引導居民形成體育觀念
當前,我國城市社區居民對體育價值的認識還比較有限,體育作為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還未被更多社區居民所采納。由于社區體育具有較強的個人余暇性和自由性,決定了對社區體育的發動、組織和管理不能做硬性干預,而主要應從刺激其體育需求,調動其參與積極性著手。各級政府部門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地向轄區居民宣傳全民健身活動的意義,舉辦健身知識講座,開展健身知識咨詢活動,提高居民健康意識。通過開展群眾性的體育健身活動,調動居民參與社區體育的積極性。
3.3 投入經費,保證社區體育服務的公益性
由于社區體育利益的外溢性,公益性是社區體育的一項本質特征。政府在鼓勵各方力量參與社區體育服務的同時,應保證社區體育公益目標的實現。維持社區體育發展的均衡性,逐步增加對社區體育事業的經費投入,并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捐贈資助社區體育活動和體育設施建設。
參考文獻
[1]俞可平.治理與善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2]王旭光,等.天津市社區體育組織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1(4):30-33.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培養;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宋效峰,安徽財經大學政治學院講師;石彩霞,安徽財經大學政治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安徽蚌埠233030
[中圖分類號]G64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9)05-0154-04
在我國,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簡稱思政教育)是政治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擔負著傳播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重要使命,經過思想政治理論工作者的長期探索,目前已經建立起較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思政教育專業既有自成體系的學理性,又有很強的實踐性,是集理論與實踐于一身的學科。但目前我國在思政教育碩士研究生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即培養模式以學術型研究生為主,輕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協調能力和適應能力,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重視不夠。這種重視學術、輕視應用的培養模式顯然偏離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最終目的,也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因而有必要調整思政教育專業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和教育模式。筆者認為,首先要針對該專業特點,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實踐和訓練的質量,積極探索實踐性教學培養模式,從而促進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緊密結合。其次,不放松對學生理論創新能力的培養,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從而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傊?,要遵循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緊緊圍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宗旨進行探索。
一、以學生為本,體現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模式改革中,應激勵研究生在思想上認識到自己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完成在傳統教育模式下由客體到主體的轉變。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種真正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主要通過培養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和理論創新能力來實現。
(一)在實踐層面上,注重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培養
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現理論與實際結合,深化對理論、思想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解,強化學生能力培養的有效方式。
1 對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最終目標是讓每一位學生都把課堂當作展示自我的舞臺,并在展示的過程中增強對知識內容的領悟力,拓寬知識面,形成對實踐教學經驗的積累。步驟如下(參見圖1):
(1)教師示范。開學伊始,專業課教師要明確本學期此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新步驟,讓學生做好思想與行動的準備,之后授課教師主講本課程的前幾章,作為示范課。教師通過自己的實際授課過程,將其中蘊含的教學所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甚至較高的要求直觀地表達出來,使研究生在教師的身教中領會課堂教學注意事項。在已明確的步驟引導下,教師的教與研究生的研究過程是合二為一的。在教師的示范下,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研究,對授課教師方式的研究,對教師應具品質的研究等多方面是同步進行的。
(2)學生自主學習。任何自主學習的開始,首要的是確定學習的目標。在教師示范之后,研究生可自主選擇感興趣的章節,作為自己課堂教學的內容,這就完成了對此課程內容的分工。目標確定后,進入備課環節。備課是課堂授課的前期準備階段,是一個繁瑣復雜的過程。由于教育過程中教師的示范、指導作用與學生的自主學習是相結合的,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指導教師作為研究生授課方法的引路人,必須提供相應的幫助。每位研究生在正式授課之前,都要把備課的電子稿與PPT演示稿發給指導教師,然后依據老師反饋的意見,對講稿與演示稿進行多次修改,直到符合標準時,研究生才可以最終定稿。在備課過程中,研究生由于自身知識的局限,對課本內容的理解、闡述能力,需要大量的資料信息來支撐。這種時候,研究生必須掌握另一種實踐能力,即掌握獲取信息的能力即文獻檢索能力。文獻檢索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在信息社會時代,信息獲取途徑日趨多樣化,只有通過反復實踐才能不斷提高文獻檢索能力。通過利用專業數據庫獲取資料并利用網絡獲取信息,可以提高研究生對文獻資料的利用能力,提高研究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當然,學生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適時、有效的引導,在研究生課堂授課的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全程參加,糾正授課學生暴露的不足,并從教學準備、語言表達、板書設計、教學手段等方面,予以及時明確的指導。這樣,在發現問題、改進方法的實踐中,研究生獲得了實用的課堂授課方法,并鍛煉了其實踐的能力。
(3)師生評課。所謂評課,實際是開展研究生課堂教學評價,目的是發揮評課特有的反饋功能,促進研究生實際教學水平的提高,進而提高研究生的主體意識,增強他們的責任心、敬業精神和使命感。與此同時,將研究生課堂教學質量結果與評優活動相結合,鼓勵研究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熱情。在此環節,在教師點評的基礎上,采取學生互評的方式。參加聽課的本專業研究生,每人一份教師課堂教學評分標準表,以此作為評課的標準,對授課研究生在教學中的表現,當場打分。并以該生獲得的平均分作為評優的依據,來角逐院級或校級研究生課堂教學的獎項,可取得相應的獲獎證書,從而建立起研究生課堂教學實踐的競爭和激勵機制。
2 對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探索。開放式教學模式就是讓研究生走出課堂,深入社會,對他們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教學。課堂教學是社會實踐活動的理論基礎,社會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尤其是與課堂專業教學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使研究生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還可提高他們運用課堂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在研究生學習的過程中,由于要研究的問題大多源自現實社會,他們對問題研究的深度,又受到對社會上各教育資源的利用程度和他們學習途徑以及方法的多樣性的影響。上述種種因素決定了對研究生的教學實踐必然還需要一種開放的環境。因此,對研究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一個原則性要求是:將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有機結合,形成“專業學習―社會實踐一專業學習”的良性循環。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教育,其教學內容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專業化程度較高,學生的職業定向性較強。針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教育,擔負著為社會各級各類機構培養專職思想政治教育人員的任務,他們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必須充分考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現和對研究生潛能的挖掘。以下介紹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兩個主要實現途徑:
(1)走進社區生活。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
區在我國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增強,社區對人們生活和思想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思想政治教育專職人員如何利用社區的這個特點,努力發揮社區的陣地作用,是時展的要求,也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嶄新課題??梢栽趯I教師及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將學校周圍的幾個社區聯系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實踐基地。研究生定時、定批次地走進社區,根據各社區的社區活動主題,積極參與其中。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政治優勢,采取側重于專業所學,開展專項的社區活動,培養研究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專業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不僅如此,在各種社區活動中,研究生可能會接觸形形的人,與不同的人打交道,經常處在一定的人際關系中。馬克思說過:“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彼?,強化研究生與各行各業、不同階層的群體和個體的聯系、交流與合作顯得尤為迫切。強化過程的顯著作用體現在:使研究生縮短自身的社會化進程,為盡快適應社會,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人作前期的準備。另一方面,研究生走進社區生活,利于社區政治生活的健康發展,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作出貢獻。思想政治教育碩士研究生擔負著普及知識、將大眾化的任務。在社區的實踐活動中,他們必然參與到社區的政治生活中,在各社區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地為群眾解讀路線、方針、政策的背景、內涵,讓廣大人民及時、深刻地認識到政府的政策、決策的出臺,始終是以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使社區群眾思想大致趨同,從而達到整合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目的??梢?,走進社區的實踐活動對社區、學生、學校是互贏、共贏的正確選擇。
(2)參與企業工作。側重于專業實習和實踐,提高專業適應能力,提高就業技能,是研究生教育后期的關鍵環節。因此,可以在專業教師的協調下,學生進入當地的企業,根據企業的需要,負責企業的某項活動或協助企業管理,以半工半讀的形式,使教育與訓練相結合,在實際的崗位鍛煉中,完善研究生的知識結構,順利完成由學校教育到社會崗位的過渡。同時,問題源于實踐。在企業的實踐活動中,研究生更能近距離地發現問題,找到研究問題的切入點,甚至部分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選題可以結合企業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這會有效促進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開放式教學模式,加強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區域合作、資源共享,提供給研究生更多的渠道去獲取知識,并積累一定的感性認識和實踐經驗,在這個過程中,研究生逐步形成一種開放性的視野。從中審視周圍的生活時,會多一些對現實的理性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創新思維。
(二)在理論層面上,關注研究生的理論創新能力培養
關注理論創新,是對研究生質量和綜合水平在理論層面上的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另一個目的是,培養出能夠勝任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科研工作的學術型人才。通過學術論文寫作,可使研究生熟悉論文寫作的基本要素,初步了解科研創作的一些技巧,了解本專業一些研究方向及其研究深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要在注重學位論文創作的大前提下,積極引導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鍛煉理論創新能力。
1 培養課程論文寫作能力。在各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以課程內容為依托,從各自的視角發現問題,就此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遵循學術工作的規則,條理清晰地用文字表述出來,形成自己的理論創新。課程論文的寫作是一個復雜的勞動過程,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科研素質。課程論文要符合原創性和規范性的原則,以誠信為學術道德規范,以寫作的基本方法和程式為學術研究的行為準則。
2 培養課題申報能力。培養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另一渠道是支持和鼓勵研究生申報各級各類課題,讓研究生盡早進入學術領域。然而現實狀況是,在校碩士研究生在學術領域內申報課題要受很多條件的限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部分高校設立了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努力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在有條件的學校,專業教師可鼓勵支持研究生申報校級課題。隨著將問題論證、發展為可行性研究課題到立項、結題等步驟的結束,研究生在實踐中不僅學到了科研的方法與技能,還提高了對專題進行研究的理論水平。
3 培養學位論文的階段性研究能力。學位論文的創新,體現的是研究生個體學業學習的過程,是其理論認識不斷深化的結果。在逐步深化的過程中,會有研究生關于學位論文部分理論的形成,為了更明晰自己的研究方向及程度,有必要將形成的理論成果作為學位論文創作的階段性成果,作為學位論文的基礎,指導學位論文的深入創作。
二、以教師為主導,確定其導演者的身份定位
在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中,始終發揮導師指導研究生的主導作用,采取導師個人與導師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培養碩士研究生。無論是在課堂教學實踐,還是在社會實踐活動教學中,導師個人針對每一位研究生的具體情況,在評優糾錯中,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并及時將不足教給學生。導師始終處在導演的位置,引導學生前行,在引導的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對研究生進行個別指導,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導師組集體針對研究生學業過程的復雜性和動態性,可以借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所要求的“改進校內評價,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充分發揮導演的主導作用,創建多樣性的評價模式。
評價模式的多樣性,有助于研究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評價的標準應從單純的注重結果變為結果與過程并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可以把對碩士研究生多樣性的評價模式分為三部分:課程學習考核――在各高校普遍應用的傳統考核形式上(如作業、課程考試等),加入新的評價元素,即加入研究生課堂教學評優結果;理論創新探索與成果考核――在只限于學位論文達標的單項考核的基礎上,將課程論文寫作、課題申報、學位論文的階段性創作成果,以量化形式納入考核之中;社會實踐學分考核――把研究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情況進行量化管理,推行社會實踐學分制,并予以成績認定。如某高校研究生院規定:研究生的調研、實習為2學分,教學實踐為1學分。通過指標性的限定,吸引、鼓勵研究生以更積極的態度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建立社會實踐活動的激勵機制。
三、以兼顧個人與社會為導向。追求兩者的和諧發展
論文摘要:城市社區治理是實現和諧社區的基本途徑。如何搞好社區治理,是當前學術研究的熱點問題。隨著新公共管理運動的深入發展,社區治理主體也呈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社區業主是構成社區的基本元素,在社區治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當今的業主與以往的居民并不相同,對他們的管理、組織等遇到了新問題。所以應根據新情況,給社區業主一個合理的角色定位并使業主主動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社區治理。
近年來,我國的城市社區建設已初具規模。城市社區建設這一概念是在我國體制轉軌的大背景下被提出來的,“努力促進新的社會結構和管理體制的形成,配合人們在思想文化、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進步,重塑‘以人為本’的現代社會”。[1](p2)在新形勢下,對社區的管理不能沿襲以往的方法,由此產生了社區治理這一理念。社區治理強調的是治理主體多元化,這就把社區業主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一、社區治理主體多元化是發展趨勢
“治理”這一提法有其獨立的豐富內涵:“作為社會——控制論系統的治理,政策結果不是中央政府行為的產物,中央可以通過一種法律,但是在隨后執行的過程中,它要與地方政府、保健機構、自愿部門、私人部門等發生互動關系,相應,后面這些制度間相互間也要發生互動。中央政府的凌駕地位不存在了,政治體系日益分化,我們生活在‘沒有中心的社會’,即以多個中心為特征的多中心國家中。政府的任務是使社會——政治活動具有能動性,鼓勵出現多種多樣的解決問題和分配服務的安排。這種新的互動模式種類眾多,例如自我管制和相互管制,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合作管理以及有企業家精神的合資企業。社會——控制論研究方法強調了處于中心的行動者進行管理時所受的限制,聲稱不再有單一的權威,替代它的是:每個政策領域特有的多種行動者;這些社會——政治——行政行動者之間的相互依存;共同的目標;界限模糊的公共部門、私人部門以及自愿行動部門;行動、干預以及控制方式的多樣化和新出現的方式。治理成了互動式的社會——政治管理方式的結果。[2](p92-94)近年來席卷全球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對政府職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要求管理主體的多元化,不再是單一的政府管理?!肮补芾聿煌耆扔凇芾怼馕吨环N新治理。傳統意義上的公共行政強調的是政府行政或政府管理(governmentadministrationorgovernmentmanagement)。而公共管理中的管理者,不一定完全是政府,私人部門、非營利部門、非政府組織等都是公共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強調的是治理(governance),即由眾多行動者組成的一個關系網絡,和眾多行動者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3](p12)治理理論與新公共管理理念相結合,形成了公共治理理論。公共治理的主要特征有:“1.政府理念從統治到治理的轉變;2.公共治理主體從一元到多元的轉變;3.公共治理的研究對象有了巨大的擴展;4.公共治理機制和手段的巨大變革?!盵4](p91-92)社區治理的理念來源于公共治理理念,以往是政府作為單一的社區管理主體,而現在由于政府理念的轉變,使得治理主體呈多元化發展趨勢,使除政府以外的非政府組織、企業、社區部門和社區居民都可以成為社區治理的主體。不同主體在對社區事務的管理中發揮各自的特點和優勢,相互合作,共同為社區建設出力。如果這一套治理體系能夠良好運作,必然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這一新治理模式起步晚,在實際操作中還要一邊摸索一邊前進,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各治理主體之間職責界限模糊,甚至對自身的角色定位認識不清。在這里要重點討論的,是社區業主在社區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問題。
二、社區業主的角色定位
(一)社區業主與以往的社區居民的比較。
我們現在所說的社區業主,主要是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住房商品化之后購買房屋全部產權的購房者。舊城改造是城市建設整體規劃的重要部分,拆除舊房屋建造新房屋則是舊城改造的主要內容。新建的住房大都是商品住宅小區,城市里的社區基本上就是以這些商品住宅小區為主。小區業主與以往的社區居民相比,不同點主要表現在:
1.以往的社區居民所居住的房屋大都是單位福利分房性質,居住在一起的居民一般是在同一單位工作,彼此非常熟悉;現在的小區是商品化住房,業主購房都是個體行為,業主之間互相不認識。
2.以往由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等機構對社區進行管理,而現在這些機構已經淡化,應運而生的業主委員會擔負起了管理社區業主的責任。
3.以往社區的公共服務由單位統一提供,現在住宅小區的公共服務由物業公司提供,物業公司根據其工作內容和性質向業主收取物業管理費。
可見,從傳統社區向住宅小區的轉變,不僅是人們的居住條件、居住環境發生了變化,更是我國城市基層社會管理方式的轉變。以前實行的以“單位制”為主的管理模式隨著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新的社區形式作為新的城市基層社會管理模式,是符合經濟與社會發展要求的。
(二)存在的問題。
社區治理主體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對社區業主提出了要求。社區業主作為跟社區部門、物業公司具有平等地位的治理主體,理應很好地發揮自己在社區中的作用。但在實際生活中,社區業主與物業公司及其他社區治理主體的矛盾很大,此類新聞也是屢見不鮮。
從上面總結的社區業主與以往社區居民的不同點中可以看出,現在的社區業主之間沒有工作上的聯系,加之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人們總是很忙,人情淡漠,對于自己所居住的社區的其他成員更是不會主動去結識交往,這就造成了社區業主之間聯系不緊密,缺乏把自己當成社區治理主體的覺悟。業主委員會是指由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代表組成,代表業主的利益,向社會各方反映業主意愿和要求,并監督物業管理公司管理運作的一個民間性組織。業主委員會的建立是社區自治發展的標志,但由于起步較晚,發展時間短,很多方面還不成熟,而且業主委員會是民間性組織,號召力似乎不強,許多業主對于委員會的職能性質都不了解,支持委員會的工作就更無從談起了。物業公司為社區提供公共服務,也是社區治理主體之一。目前社區里的矛盾問題,最集中的就是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的矛盾,往往是業主認為物業公司在收取了較高的物業管理費之后并沒有提供相應的服務,于是拒絕繳納以后的物業管理費;物業公司則認為他們收取的管理費都不足以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了,這樣一來,后果一般是物業公司不再為社區提供公共服務,社區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業主深受其害。
(三)社區業主的角色定位。
矛盾問題已經不容忽視了,那么業主在社區治理中究竟扮演著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既然前面已經提出社區治理主體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毫無疑問,業主是社區治理主體之一,與物業公司及其他社區部門有著平等的地位。但在實際操作中不能發揮出業主應有的作用,這促使我們對社區業主的角色定位進行反思。
社區治理主體多元化是社區治理理論的組成部分,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必然要經歷一段磨合期,在此期間可能會產生很多以往沒有遇到過的新問題?!熬C觀我國城市社區治理模式的發展與演變,可以將其概括為三種模式或三個階段:1.行政型社區——政府主導型的治理模式。2.合作型社區——政府推動與社區自治結合型的治理模式。3.自治型社區——社區主導與政府支持型的治理模式。我國城市社區建設由第二個階段向第三個階段的發展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5](p136-137)在這個發展演變的過程中,社區業主對自身的主體地位缺乏足夠的認識,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在以往的社區管理模式中,社區居民是被管理者,是接受政府管理的一群人,人們在思想上已經形成了對管理者的依賴?,F在的社區沒有了所謂的上級管理者,更多的是靠自己進行管理。而靠自己進行管理,又沒有明確的管理方法和標準,于是更多的人選擇不管理,對公共事務不聞不問,至于私人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別人也無權過問。這樣一來就導致了社區業主對社區事務的普遍不關心,即使出現了會影響到自身利益的問題,只要他人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就不會主動去尋求解決方法,從眾心理在這里起到了很大作用。還有就是單位制解體,盡管凸顯了人們的自主性和個性,但也會造成人與人之間聯系的不緊密,住在同一個社區的人們缺乏內聚力,對社區公共事務漠不關心也就不足為奇了。業主委員會無法發揮更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得不到業主們的理解和支持,當然其根源還是前面提到的社區業主之間缺乏內聚力。同時,其他社區治理主體的職責界限模糊,對自己應負的責任認識不清,責任意識不強,也是導致很多問題無法妥善解決的原因。
問題的產生也許是在磨合期間無法避免的,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就成為了過渡的關鍵。既然現在社區業主不能很好地發揮其作為社區治理主體的作用,那就應該在實踐中將其定位在一個還不能夠達到治理主體水平,但正在向著治理主體前進的位置。在實踐的過程中努力將業主群體往治理主體的方向引導,并讓其認識到社區事務與自身利益有著密切關聯性。
三、努力引導社區業主發揮其治理水平
將社區業主放在一個還不能夠達到治理主體水平,但正在向著治理主體前進的位置,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操作中采取相應的措施,將業主向治理主體引導。
(一)強化業主委員會在社區中的作用。
我國傳統的管理模式是由上級機構管理社區居民,而且人們的思想方式受其影響很深。既然這樣,完全可以順應這一思維方式,提高業主委員會的地位,強化其作用。業主委員會雖然是民間性組織,也不是對社區的業主進行上對下的管理,但它是代表業主利益的組織,所做的工作都是在維護業主的合法權益。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可以強調業主委員會的組織功能,委員會是通過民主程序推選出來的業主代表組成的,跟大家是同樣平等的身份,這就不會出現以前管理模式中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隔閡。業主們有什么困難,遇到了什么問題,都可以向委員會反映,委員會幫助業主解決問題。在這一點上,業主委員會可以填補在沒有了傳統管理者之后人們心理上的缺失,業主們通過委員會解決了困難與問題,自然會感激業主委員會,在心理上對其產生認同后,要擁護委員會就是順理成章的了。所以,業主委員會必須強化自身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當業主們還對自己的治理主體地位認識不清時,業主委員會就應該站出來,代表廣大業主發揮治理主體的作用。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社區中要選出大家都信賴的、人際關系較好的、熱心為大家服務的業主代表來組成業主委員會,組成之后要建立一套業主委員會運作的規章制度,切忌三分鐘熱情,要切實把每項工作都落到實處,并一直堅持下去。其次要加強業主委員會與廣大業主的聯系,獲得業主的支持。這一點在實際操作上有很大困難,由于前面已經說過的一些原因,很多人都對所居住社區的公共事務漠不關心。還是必須依靠業主委員會自身勤做工作,不能只是在產生問題和發生矛盾時,委員會才能證明其是存在的,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體現出業主委員會的存在。
(二)加強社區業主間的內聚力。
社區業主的內聚力不強,是業主不團結,對社區公共事務不關心的根源。如果在這方面有所強化,許多問題解決起來會更容易。由于工作、生活上的差異,社區業主也許很難在同一時間聚集到一起,這也給他們的溝通造成了一定困難。加強業主之間的聯系,可以先從老人和孩子著手。退休在家,平時無事可做的老人們完全可以加強聯系和溝通,業主委員會可以組織老人們參加一些有益身體健康的活動,加深對其他人的了解和熟悉,老人之間互相來往多了,會影響整個家庭與其他家庭的來往,慢慢地就可以把業主們聯系起來。孩子們也是,平時經常在一起玩,家庭之間的聯系自然就會越來越緊密。社區業主之間的聯系緊密了,內聚力自然就會加強。業主們對社區公共事務就不會再抱著漠不關心的態度,而是真正感覺到自己是這個社區的一分子,社區的大小事務都與自己息息相關,也樂意參與到社區的管理中來,負起自己那份責任,這樣,社區業主達到社區治理主體的水平就指日可待了。要加強社區業主的內聚力,要做的還有很多,而且這肯定是一個需要花費較長時間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
(二)業主應加強與物業公司的互動。
物業公司為社區提供公共服務,是當前的主流。盡管物業公司是企業,但由于其主要業務是為社區提供公共服務,如垃圾清理、安全保衛、綠化維護、車輛管理等,收取的物業管理費也在業主可以接受的范圍內,所以物業公司是為社區業主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是社區治理主體之一。當前普遍存在的業主與物業公司的矛盾,很大部分還是由于物業公司自身不完善,提供的實際服務與承諾時的標準不相符,收取費用與提供的服務不相符等。由于物業管理的質量與業主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特別是經濟上的聯系,使得業主與公司之間的問題十分復雜且敏感,一旦出了問題,雙方都不愿意承擔責任,致使本來也許并不嚴重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原本可以協商解決的矛盾也變得不可能解決了。當前我國的物業公司發展較快,但良莠不齊的現象也很突出。社區要找到一家負責任講信用的物業公司并不容易。撇開客觀因素,業主自己應該做到的,是重視最初與物業公司簽訂的合同,嚴格按照合同擬訂的標準執行,如果物業公司日后提供的服務沒有達到合同上規定的標準,業主應堅決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在物業公司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業主應時常監督物業公司的運作,及時溝通,出了問題立刻解決,盡量不要拖延,以保證問題能盡早得到解決。業主與物業公司的互動加強了,一些潛在的發生矛盾的可能性就能夠被消除,雙方都深入了解對方,就可以更好地合作。物業公司與業主都是社區治理的主體,所以就應該相互尊重,相互監督,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出現矛盾問題盡快通過協商解決。當然,企業性質的物業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在經濟利益與提供的服務之間找到平衡點也非易事,所以業主們在監督物業公司工作上必須付出更多,而一個有威信和號召力的業主委員會就可以替業主們擔負起監督物業公司工作的責任,這也證明了社區里建立一個有威信有號召力、負責任,能真正代表業主的業主委員會的重要性。
(四)政府為社區建設提供外部支持。
政府是傳統的社區管理主體,在當今治理主體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下,政府的作用仍然很大,特別是在我國。政府應該為社區建設提供一些外部支持,“社區的人力、物力、財力有限,政府必須協助社區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特別是要解決區內居民的就業問題。為了將社區內黨政組織、企事業單位組織、社會團體這三類組織統一調動起來,使之為整個社區的利益和目標而共同努力,需要政府擔當起協調者的角色,理順城市社區各行各業之間的關系”。[6](p135)社區其他治理主體都是通過政府授權才可能成為治理主體的,所以政府在社區工作上起到的總領性作用是無可取代的。政府為社區建設提供外部支持,相當于減輕了業主的負擔,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看清自己的定位,明確自己的責任。政府還應在政策和法律制定上為社區建設提供良好的大環境。對物業公司的監督管理應該有法可依,一些社區部門目前還沒有法律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這些部門的發展,政府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有利于社區健康發展的政策和法律,這同樣也有助于社區業主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
綜上所述,社區業主作為社區治理主體之一,在當前還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為治理主體的作用。因此,應該在實踐中逐步采取措施,引導社區業主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確自己擔負的責任,強化其責任意識,使其主動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促進社區建設快速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嚴浩.我國城市社區發展政策研究[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2.
[2]俞可平.治理與善治[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3]張成福,黨秀云.公共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4]滕世華.公共治理視野中的公共物品供給[J].中國行政管理,2004,(7).
2018年1月XX區法學會成立以來,在市法學會的精心指導下,在區委政法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區委構建“三角一圈”科學發展布局工作主題,牢牢把握全面推進XX法制建設和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條主線,為平安XX、法治XX建設提供理論支撐。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市、區政法工作會議提出的目標和任務,充分發揮人民團體、群眾團體、學術團體和政法戰線重要組成部分的職能作用。團結帶領XX區法學法律工作者,深入開展法學研究,深入開展法制宣傳,切實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探索和創新工作機制,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認真細致地開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組織開展法學研究
(一)廣泛宣傳自治區法學會的論文征集活動,號召大家積極參與。接到自治區法學會關于征集第十屆中國法學家論壇和首屆廣西法學家論壇主題征文活動的通知后,積極大力宣傳和動員廣大法學工作者參與到活動中來,全力配合自治區法學會的論文征集工作。
(二)深入開展實地調研活動。就加強社區矯正工作建設和平安建設等問題深入開展調研,先后深入公、檢、法、司等部門和鄉鎮實地調研,搜集了第一手素材,對進一步創新社會管理工作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抓好法制宣傳工作,提高全民法律素質
(一)強化宣傳陣地。主動聯系政法委、綜治辦、610辦、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門聯合開展活動,利用圩日或民俗節日上人員聚集性強、人流量大的特點,向群眾發放法律宣傳資料10000余份,廣泛宣傳安全防范和平安建設知識,有效增強了人民群眾守法用法和維護社會治安的自覺性。
(二)抓好流動宣傳。為了做到群眾不用出家門也能學到法律知識,駕駛法律流動宣傳車廣播法律法規知識,在各街道上巡回宣傳,群眾能仔細地聽著法律法規知識解答。據統計,共出動車輛120余臺次,受教育群眾數萬人,切實增強了群眾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
(三)結合重大節日開展法律咨詢活動。結合重大節日開展法制宣傳活動,通過懸掛板報橫幅、法律咨詢等形式宣傳法律知識,提高居民依法維權的能力和水平,在社區形成學法、用法、守法的良好風氣。
三、積極廣泛發展會員
區委政法委召集區法院、檢察院、公安分局和司法局等分管領導,認真傳達了市政法委文件精神,要求在本系統、本部門深入開展宣傳發動,鼓勵符合條件等法律工作者積極入會。同時,為使會員具有廣泛代表性,政法委及時與區人大法工委、和政府法制辦取得聯系,邀請法學工作者和法律界人士入會,重點吸收我區從事司法、行政執法和法學工作、法治宣傳、法律服務等工作并具有一定法學研究能力的人員。自1月27日成立至今,法學會共發展個人會員65名。個人會員中,法學法律專業的25人,占38.4%;研究生學歷的4人,占6.2%,本科學歷的50人,占76.9%,??茖W歷的11人,占16.9%。會員構成具有幾個特點:組織覆蓋面廣。會員來自區政法系統、法律服務機構以及鄉鎮街道辦和企事業單位。既有從事立法、司法、執法和法律監督、法制宣傳教育的工作者,又有從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工作者。
四、全面加強隊伍建設
區委、政法委領導高度重視,召開區委常委會議并聽取了政法委籌建XX區法學會情況匯報,決定成立法學會,為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由政法委代管,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兼任會長,核定法學會機關編制2名。這為XX區法學會建設提供了組織保障、人員保障、經費保障。
五、提高調研水平,增強咨政建言實效
德:通過書記講黨課、黨員大會、黨小組會、外出參觀以及每周園內政治學習,豐富了自己的政治理論知識,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素養和黨員意識,始終能做到甘于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尤其是多少次加班加點完成工作卻從無計較和怨言,在教師隊伍中發揮了一面旗幟的作用。嚴守園規園紀和幼兒園職業道德規范,樹立高尚的教師職業形象,尊重接納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在寬松溫暖的環境中感受到愛與信任,與同事團結合作,虛心學習,互相補位,營造了和諧、積極、融洽的班級文化氛圍。
能:暑假期間赴東北師大參加了優秀青年干部綜合素養培訓,此次培訓對我是一種鞭策,幾天充實的研修學習豐富了我的理論知識,接收了大量的具有時代性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令自己對職業的認識有了一個新的高度。作為教研組長,自己第一次擔任此項工作,首先對教研組長的工作職責熟記于心,每次教學園長給我布置的任務我都會盡心、盡力、高效地完成,協助教學園長制定教研計劃,結合教師情況安排送教進社區活動,組織老師進行平行班教研、領域整合活動的教研等等,自己在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升。當然在做好教研組長工作的同時,班級工作能力以及自身專業水平也在同步提高,在師傅的用心指點下,自己在家長工作能力以及針對個性孩子的教育策略上有了明顯的進步。結合日常工作的經驗積累,再次深入全面學習了《指南》,對《指南》精神有了全新的領會,并順利通過了職稱申報水平測試。
勤:工作中自己始終勤勤懇懇、踏踏實實、認真負責對待園里的任務、教學園長布置的任務以及班里的工作,并盡可能高質量地完成,除此之外自己在工作上多了一份細心,盡量改掉了之前粗枝大葉馬虎了事的不良習慣。經常不管家里還不滿兩歲的兒子在園里加班加點,但對此自己從不抱怨。協助班長做好各項班級工作,學期初構思并創設了以米奇風為主的班級環境,大到墻飾、家長園地小到入區卡全面進行更換調整,并將國學文化融入于其中,結合主題活動開展豐富主題墻,為幼兒創設一個兼具教育和審美價值的班級物質環境。
[關鍵詞]公民社會 城市社區 治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D63;C91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0-7326(2008)11-0068-05
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民主政治的發展,公民社會在中國逐漸興起,20世紀90年代以來,公民社會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由于公民社會與社區治理密切相關,因此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本文試從公民社會發展的歷時性和空間性與社區治理模式選擇的互動關系來考察中國社區治理模式的選擇問題。
一、公民社會與社區治理
之所以基于公民社會發展研究城市社區治理模式選擇,原因在于,公民社會發展與社區治理有著緊密的內在邏輯關系。治理理論以公民社會的日益發展壯大為基礎,公民社會是治理理論實施的前提。
(一)公民社會與治理的關系
公民社會是國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間組織或民間關系的總和,其組成要素是各種非國家或非政府所屬的公民組織,包括非政府組織公民的志愿性社團、協會、社區組織、利益團體和公民自發組織起來的運動等等。它們被稱為介于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第三部門”,[1] (P12) 是一種獨立于政治國家的各類自主、自治、合法、非政治的民間組織和團體構成的社會力量。治理指的是政府與民間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之間的合作互動。[2] 其實質是建立在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認同基礎上的政府和社會之間的合作互動。治理理論的興起與公民社會發展緊密相聯,“治理”概念與“公民社會”常常同時出現,治理理論以公民社會發展為基礎。首先,從治理的主體來看,政府不是唯一主體,治理需要政府、民間組織、公民共同協商參與。公民社會的民間組織和公民是治理的重要主體,沒有公民社會的核心要素參與的管理是統治而非治理。其次,從治理產生的直接原因來看,因為在社會資源的配置中既存在“市場”的失靈,也存在政府的失效,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重視社會力量在社會資源配置和社會管理中的作用。公民社會組成要素是非國家或非政府所屬的公民組織,其突出特點是非官方性、獨立性和自愿性。公民社會在市場失靈和政府失效的領域發揮著獨特的無以替代的作用。第三,從治理的最高境界來看,須注重善治,而善治的基礎是成熟的公民社會。同時,善治的本質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務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的一種新穎關系,是兩種合作的最佳的狀態?!吧浦巍钡倪^程就是一個還政于民的過程,有賴于公民的積極參與合作。[3] 從這個角度講,善治是“公民價值”的體現。
(二)公民社會發展目標取向與社區治理
公民社會和治理理論為社區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治理理念的運用和公民社會作用的發揮,主要體現在對社區的治理上,體現在地方政府主動與公民社會組織合作,實現社區管理向社區治理轉變。作為社區治理的重要主體,公民社會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不僅表現在彌補地方政府角色的失靈,還表現在以積極的姿態改變社區治理結構和治理狀況,并與政府共同承擔社區治理責任。公民社會發展目標與社區治理目標本質上是一致的,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促進政府與社會良性互動。在社區治理過程中,政府和社會的溝通最終目的是化解社區各種利益矛盾和沖突。利益表達渠道不暢,政府與社會溝通失靈必然導致民意堵塞,影響社區穩定發展。公民社會組織作為處于政府和社會之間的中介力量,它既有利于公民利益要求和建議向政府表達,又有利于傳達政府反饋信息和政府政策,起到雙向溝通協調作用,促進政府與社會之間互信和良好合作,社區治理強調社區內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等各治理主體之間協商、談判、溝通、合作、參與,也是為了促進政府與社會之間良性互動。二是推動公益事業發展。維護發展社會公益事業是一項巨大工程,單靠哪一方的力量都不夠。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力量有限,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公益事業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通過開展社區治理活動和發揮公民社會作用,社區各種公民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公益事業,可以彌補地方政府在維護和發展社會公益事業方面的不足,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發展。三是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公民社會的出現以及發展起來的有獨立自我管理能力的公民社會組織,為政府職能轉變和放權于社會提供了承接載體和支撐。通過大力發展公民社會和深入開展社區治理,使公民社會不斷完善和成熟,社區內各治理主體負擔公共事務的能力不斷提升,公民社會和社區治理能夠不依賴政府,在很多涉及準公共用品的領域開展自我服務與社會服務,通過廣泛與政府合作,促進社區公共事務的妥善解決,推動政府職能不斷轉變。四是促進社區民主政治發展。公民社會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社會條件,通過發展公民社會和開展社區治理活動,可以監督控制政府部門運作,培育民主參與的文化和技能,推動公民參與公共事務,鼓勵公民參與政治。
(三)社區治理與公民參與
社區治理本質上是通過政府與公民之間的良好合作,實現還政于民的過程。公民社會是社區治理得以真正實現的基礎,真正的社區治理離不開公民的參與。公民參與除了受政策環境、發展空間和制度平臺等宏觀因素的影響外,還深受人的自然性和社會性及公民意識等微觀因素影響。
1. 人的自然性與社區治理。社區居民是社區發展的基本參與主體,社區治理的模式選擇必須圍繞社區居民作為人的自然性展開,這在本質上體現了城市社區治理模式的選擇必須與治理環境相一致的基本原則。人的自然性集中體現在年齡階段上,這是人的最根本的自然性,年齡與人的生活能力和人與對社區發展的依賴程度密切相關。年齡階段與居民對社區發展的依賴之間的關系曲線呈倒U型,也就是說,人的少年時期和老年時期對社區發展的依賴程度最高,中年時期對社區發展的依賴程度最低。但是,從參與和推動社區發展的能力來分析,中年時期的能力最強,老年、青年和少年時期依次減弱。所以,成功的社區發展需要為最依賴社區發展的人群提供社區服務,同時又要能夠吸取最有能力參與社區發展的人群的社區發展資源。
2. 人的社會性與社區治理。公民是生活在社區中的重要主體,根據馬斯洛的人的需要層次理論,人除了低層次的物質利益需要滿足外,還有被尊重、認可、自我實現等更高層次的社會需求,社區居民是利己與利他統一的人,是個性化與自我約束統一的人,是植根于市場經濟基礎上的“經濟人”和“社會人”的統一。但一般情況下,社區居民是兼顧個人理性和社會理性的,不僅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動機,還有尋求共同體生活和被認同的需要。因此,在倡導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同時,必須考慮人的社會性,通過居民廣泛參與和合作改善社區交往結構,增強社區發展和公民社會發展動力。公民參與有助于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文化規范,增強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意識,這是社區治理與公民社會發展的本意所在。
3. 公民意識與社區治理。對社區居民來說,其參與社區治理的廣度和深度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但從根本上講,公民意識是公民參與社區治理的關鍵因素,也是公民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公民意識是公民對自己社會地位、社會權利和社會責任的一種自覺認識,也是對自己社會主體身份的認同。有了完整的公民意識,居民才能成為公民。公民是社會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務中的主體,不是無足輕重的客體。[4] 社區發展是一個基于法治和契約的治理領域,社區治理需要眾多主體參與尤其是公民的自愿參與。如果公民沒有公民意識,就沒意愿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導致社區治理重要主體缺失。沒有公民意識就不可能有合格的公民,就不可能建立成熟的公民社會,更不可能實現社區治理和社區發展。
二、公民社會發展的歷時性、空間性與城市社區治理模式選擇
公民權利的實現是一個由少到多,由不真實到真實的發展過程。有些公民權利的行使還有一個從形式到內容、從動員到自愿的過程。與此相適應,公民社會的形成發展也有一個從興起、發展、形成到成熟的過程。從公民社會發展過程來看,它既有歷時性,也有空間性。由于公民社會與社區治理密切相關,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視角來考察公民社會與社區治理模式之間的關系非常必要。
(一)公民社會發展的歷時性與我國城市社區治理模式
根據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市場經濟發展水平、公民通過交往處理公共事務的能力、非政府組織和公民自愿團體的行為能力與行為空間的發展及企業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能力和社會責任狀態等標準,公民社會的發展從歷時性角度可劃分為萌芽興起階段、形成發展階段、成熟完善階段。不同的發展階段,公民社會具有不同的特征,社區治理模式選擇也應與此相適應。
1. 公民社會的萌芽興起階段與社區治理模式。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基本上沒有過西方意義上的公民社會,城市居民也沒有經歷真正意義上的公民社會生活。中國公民社會是隨著改革開放深入而逐步興起和發展的。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是中國公民社會萌芽興起階段。在這個階段公民社會形成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結構逐漸改善,但還存在很多制約公民社會發展的問題。從外部環境來看,公民社會的經濟基礎――市場經濟體系不完善,市場秩序很不規范,公民社會的文化意識基礎沒有形成,誠信嚴重缺失,法制基礎不健全。從內部結構看,構成公民社會主體的公民仍有濃厚的臣民意識;中產階層還沒有形成,規模很小,發展很慢;民間組織剛剛出現,且自主性和自治性差。萌芽階段的公民社會顯著特征是整個社會不存在社會自治領域,公民社會的行為能力非常低下,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還處于醞釀起步階段。與此相對應的城市社區治理也處于起步階段,表現為政府對社會進行管制,政府是社區事務管理的唯一主體,社會組織和公民是政府管理的客體,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的能力和活動空間十分有限,社會缺乏與政府自下而上的溝通,缺乏表達意愿和要求的有效機制和途徑,政府與社會缺乏互動合作,社會處于被動接受和服從政府的從屬地位。管理主體單一化,行政權力單極化和政府管理范圍的全域性,決定了公民社會這個階段社區治理應該選擇政府管制型或政府主導型治理模式。
2. 公民社會的形成發展階段與社區治理模式。經過30年的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當前中國社會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正逐步進入公民社會形成發展階段,主要體現在:市場經濟、民營經濟獲得快速發展;社會中產階層正形成并逐漸壯大;民間組織獲得飛速發展且獨立性、合法性日益增強;社區自治不斷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逐漸增強;價值觀念開始多元化、世俗化等。處于這個階段的公民社會雖已形成,但還不夠成熟。主要表現:市場經濟體系不夠完善,傳統的家族意識和臣民意識存在并嚴重影響著公民意識發展,社會中產階層不夠強大,貧富差距大。作為公民社會核心要素的民間組織官辦色彩濃,民間色彩淡,自主性、自治性弱。在這個階段,中國公民社會的最大特征是公民社會的獨立性與依賴性并存。中國公民社會是一種典型的政府主導型的公民社會,在市場、社區與民間組織還不成熟的轉型時期,政府仍是城市社區最大最強的治理主體,社區的各項事務基本上都在政府的控制之下,政府外的社會力量如社區法定組織與民間組織等都還很弱小,有的依賴性強,有的發育不全,在與政府的博弈中處于劣勢,社區無自治事務可言。在這個階段,社區治理模式應該選擇政府主導型治理模式或政府與社區自治結合型治理模式。因為采取政府主導型或政府與社區自治結合型模式可以通過政府的主導或引導推動作用,促進社會公民組織的發展壯大,培育社區公民意識,促進市場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和中產階級隊伍壯大,不斷提高社區自治能力和自主意識,引導公民社會逐步走向成熟。
3. 公民社會的成熟完善階段與社區治理模式。成熟公民社會的特征是政府開始與社會分離,社會成員有相當大的自由,社會自己管理自己,并與政府處于一種互動的良性關系中。構成公民社會的四大結構性要素完整呈現:即在私人領域,個人能自主地從事各種經濟、文化和社會活動,在不損害他人的前提下,享有充分的自由;志愿者社團這種非政府、非盈利性的組織發展壯大,成員可自愿加入或退出;社會運動有序進行,公民組織可以在憲法或法律允許下自由地開展多項社會活動。公民社會的六大價值取向和原則,即個人主義、多元主義、公開性和開放性、參與性、健全的法治及社會自治得到廣泛認同和踐行。這個階段公民社會具有完全的獨立性,完全擁有自己組織機制和管理機制,有獨立的經濟來源,無論在政治上、管理上還是財政上都在相當程度上獨立于政府。[5] (P190) 公民社會組織能獨自承擔社會的某些管理職能,或與政府合作行使社會管理職能,社區公民的公民意識與參與意識強。在公民社會的成熟階段,社區治理理想的模式是社會主導型或社會主導與政府支持型治理模式。這種治理模式應是我國城市治理模式的發展方向。
(二)公民社會發展的空間性與我國城市社區治理模式選擇
公民社會發展的空間性是指在不同類型的社區,公民社會發展的程度存在差異性和不均衡性。市場經濟替代計劃經濟,打破了政府對資源的壟斷,社會資源向不同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分散,資源流動、人員流動和社會結構的多樣性構成現代城市社會的基本特征。城市社區往往是由若干不同利益群體所組成的異質性共同體,利益群體可以根據收入、職業、年齡、居住條件、社會地位等差異性進行分類,利益群體的多樣性帶來社區類型及其需求的多樣性。不同類型的社區,由于社區內企業、社會組織、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及居民等社區治理參與主體發展狀況不同,導致社區公民社會發展程度不同,進而導致社區治理模式選擇不同。
公民社會發展的空間性還體現在同一個城市不同區域發展不均衡上,同一個城市不同區域公民社會發展水平不同。一般來說,處在公民社會發育興起階段的社區、非政府組織和非盈利組織弱,社區公民參與能力和參與意識差,在這類社區,社區治理宜選擇政府主導型模式。政府作為社區治理的主要主體,承擔社區治理責任和風險。治理方式以行政手段為主,經費以政府財政劃撥為主,政府在主導社區治理的過程中注重培育社區公民組織和公民意識,引導和推動公民社會由不成熟向成熟階段發展。公民社會已形成的社區,根據公民社會形成的程度可選擇兩種模式:一是可選擇政府與社區自治結合型治理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是政府、社區自治組織與非政府組織是社區的治理主體,社區自治組織權利有法律保證,資源投入以政府為主,社會組織為輔。二是可選擇社區主導與政府支持型治理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是社區自治組織和社會組織是社區治理的主要主體,政府和社區組織共同承擔社區治理資源提供的責任,經費支出以社會組織為主,政府支持為輔,或者政府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社區工作。在公民社會發育相對成熟的社區,社區內一般居民的文化程度和社會地位高,公民意識和民主精神強,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能力和意愿強,社區內多種志愿者組織、社團組織,非政府、非盈利組織健全,社區內物質基礎、公共設施好。這樣的社區治理模式適宜選擇社會主導型治理模式,社會主導型治理模式的特點是社區治理以社區居民為核心,由社區居民聯合社區內各種組織機構共同參與社區事務的管理,實現民主自治式管理方式。這種治理模式的核心價值取向與公民社會發展的目標價值取向能夠很好地契合,它強調社區治理是一種集體民主協調選擇的過程,是社區內各治理主體:政府、社區企業、非盈利組織、居民等之間的民主協商合作互動的過程,它將治理過程由行政控制轉為民主協商,治理組織體系由垂直科層結構轉變為橫向網絡結構,治理關系由依附與庇護關系轉為信任與互惠關系。社會主導型的社區治理模式是成熟公民社會社區治理模式的理想選擇。
三、對公民社會發展與我國城市社區治理模式選擇的理性思考
公民社會發展對社區治理模式選擇有著重大影響,通過分析二者的內在邏輯關系得到如下啟示。
一是選擇社區治理模式應該以公民社會發展狀況為依據。公民社會是治理產生的土壤和先決前提,沒有公民社會的興起和發展,就不可能有治理的出現,治理模式的確定,要根據公民社會發展狀況和社區治理結構中政府、企業、公民社會組織、社區居民等主體因素各自所起的作用主次、承擔責任的大小而定。而且,在社區治理活動中,政府、公民社會組織和公民發揮作用的主次、作用大小、地位高低,不是由他們自身主觀意志而定的,而是由公民社會發展程度而定的。社區治理模式的選擇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而是以公民社會發展的歷時性和空間性為轉移的。當前,我國公民社會正處在成長階段,公民社會的獨立性和參與性不強,與成熟的公民社會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現階段公民社會發展的特征決定了中國政府在社區治理中還必須起主導作用,選擇政府主導型社區治理模式。
二是政府在公民社會發展和社區治理中應該準確定位。政府的權力和行為應該是有限的、適度的、規范的,作為公共組織在公民社會發展和社區治理活動中應該有其獨特地位和作用,并且在公民社會發展不同階段和社區治理不同模式中政府的職能定位也應有所不同。政府職能定位準確,能促進政府和社會關系的和諧,實現政府與社會良性互動,促進公民社會健康快速發展。政府定位不準確,就有可能出現失位、缺位、越位、借位現象,影響公民社會健康發展和社區治理有效開展。在公民社會發展過程中,政府的主要職責是“掌舵”而不是“劃槳”,要改變過多參與和干預具體的社會經濟活動現象,把政府的職能主要轉向對社會公共領域的管理,提供對社會有用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在社區治理中,政府的職能是對社區工作作出基礎性制度安排,搭建平臺,保證政策制度得到有效貫徹,目標得到有效實現。政府的義務和職責不是直接提供服務,而是保證服務提供的實現。[6] (P1) 政府應該根據各類社區公民社會發展的不同情況,在社區治理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建立與社會溝通機制,形成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關系。
三是中國目前應該大力推進公民社會發展。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到要努力實現中國“政治文明”。公民社會是一種獨特的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標志著國家、市場、社會公眾等各種不同的力量處于一種平衡的狀態。公民社會是一個以民主、協商、參與為特征的社會,意味著存在一部滲透著自由、民主和人權理念的憲法,存在著眾多充滿活力的民間團體,存在著提供制約與糾錯功能的健全的公共領域以及擁有公正、責任、完善、善于對話、善于合作、積極參與精神與責任的普通公民。[7] 公民社會的建立和發展能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為市場與國家權力之間,不同經濟成分和利益集團之間構筑一個相互交流、協調、參與合作的公共平臺和空間,有利于社會與國家、政府關系的重構,有利于社會自治,加快民主化進程和社會穩定發展。健康有序的公民社會可以為社會政治文明建設提供堅實的社會基礎,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俞可平. 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及其治理的意義[J]. 中國社會科學,1999,(1).
[2]羅伯特?羅茨. 新的治理[A]. 俞可平. 治理與善治[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3]喻可平. 治理與善治[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4]孫笑俠. 法治國家及其政府構造[J]. 法學研究,1998,(1).
[5]喻可平. 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