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2 03:14: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制圖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教學方法的分類介紹
2.1情境教學法
(1)通過提問和討論創設情境,激發創新思維。
現代認識理論認為,思維通常是由問題情境產生的,而且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直接向學生灌輸,而應該不斷提出問題,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從而喚起學生的思維,激發其內動力,讓學生進入問題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達到掌握知識、訓練思維能力的目的?!稒C械制圖》是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它的理論性和動手應用性都很強。因此,使用情境教學方法首先要創設問題情境。老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所掌握的程度,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一些啟迪思維的問題,問題要“半生不熟”、“高而可攀”。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通過討論的形式解決問題,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老師給出某個機件后提問:為了表達機件上的內部結構,在哪個視圖上剖切更合理?這個問題提出后,立即引起了爭論,有的說在左視圖中剖切,有的說在主視圖中剖切。經過激烈的討論分析,最后總結兩種剖法的各自特點,從而得出最佳的表達方案,通過這樣的討論,讓學生更加明確各種表達方式的特點和用處。
(2)利用直觀教具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機械制圖課所表達的物是具體、直觀的,具體直觀的實物總是比抽象的易于理解。因此,在機械制圖課教學中,根據具體情況,適當靈活地運用實物、模型、掛圖等直觀教學模具,以具體直觀的形式來創設情境,進行情境教學,可以讓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死板的描述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創設直觀情境,使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情境之中留下深刻印象,引發學生更深入地思考,例如“點的投影特性”這部分內容很抽象,學生學起來感覺到很吃力。特別是對點的距離比較,學生很難理解,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用長方體模型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觀察幾個頂點,然后再將這幾個頂點投影,進行比較。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充分利用直觀教具,還能幫助學生形成和提高空間想象能力。如在開始講三視圖的概念、投影規律前,可先用自制的三面的投影體系及形體模型來進行演示,在講圓柱與孔的相貫時用實物或模型演示,與后面的重點講授相結合,能極大地提高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降低教學難度的目的。
2.2直觀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直觀手段是制圖教學的重要手段,運用直觀性原則采取的直觀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直觀教具可分為實物直觀、模象直觀與語言直觀三種。(1)實物直觀的運用。
實物直觀所得到的感性知識同實際事物間的聯系較為直接密切,在實際生活中的定向作用也比較好,但它往往難以突出事物的本質要素,而且受時間、空間限制且感官特性的制約性也較大,因此在制圖教學中一般不常采用。(2)模象直觀的運用。
模象是指事物的模擬性形象,不是實際事物本身,如模型、圖片、圖表、幻燈、電影形象等。當教學中采用這些模象作為直觀對象時,這種直觀類型就叫做模象直觀,在制圖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模型有模型、掛圖、幻燈片和投影片等。如在講解組合體讀圖時,首先根據視圖的特征分解形體,利用“三等”關系對投影確定性狀,然后綜合起來想象整體的空間形狀,之后給出該形體的軸測圖,讓學生對自己想象的形體和直觀模象進行比較,以此使組合體讀圖達到較好的效果。
(3)語言直觀的運用。
語言直觀是在形象化的言語作用下,通過學生對言語的物質形式的感知及對語義的思維、記憶和想象而進行的。在制圖教學中,教師如果用生動的語言講解,形象地描述,能夠給學生帶來感性知識形成表象和想象的直觀作用,有時利用學生熟悉的實例來引進概念,也能收到良好的領會效果。比如講授“投影”這個概念時,就可以利用物體在太陽光或燈光照射下,在地面或墻壁上出現該物體的影子這個學生所熟悉的自然現象導出,從而使學生對“投影”的概念理解得更深、記憶得更牢。語言直觀主要依靠想象和表象而起作用,在制圖教學中運用語言直觀最好同模象直觀配合起來,這樣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3多媒體教學法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進步,特別是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的發展,為機械制圖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1)由于制圖課是一門獨立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涉及生產實踐、實際應用方面的知識,在教學內容增加課程減少的壓力下,為完成教學任務,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采用模型、掛圖、幻燈、錄像等輔助教學用具。這樣教學節奏忙亂,一節課下來,盡管教師付出不少的精力和體力,但還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原因在于:①有些枯燥乏味的內容老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②板圖、掛面、模型都是靜物,使用起來有點死板;③為把問題表達清楚,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產生畏難心理。
(2)淡化尺規作圖,強化學生計算機繪圖能力的培養。結合國家大力推行的“甩圖板”工程,加強學生計算機繪圖能力的培養是大勢所趨。從教學要求上看,計算機繪圖只是一種繪圖手段,短期內它不可能取代機械制圖的內容,因此應注意尺規制圖,徒手繪及計算機兩方面繪圖能力的培養。若有可能,可帶動學生用橡皮泥等進行同步的模型制作,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3結論
總之,以上是本人在《機械制圖》課中用到的三種方法,采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深受學生的歡迎。當然,在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教學方法和手段。我們要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著手,圍繞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看圖能力、繪圖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來組織教學,要盡可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采用各式各樣好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真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摘要:《機械制圖》是工科院校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對工科院校的學生來說這門課是很重要的,但由于其在大學一年級開設,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一些好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這門課會起到很大的幫助和促進作用。
關鍵詞:教學方法;情境教學;制圖課
參考文獻
[1]唐克中,朱同鈞.畫法幾何及下程制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在繼承中謀求創新,在創新中獲得發展,是高校課程改革的共同特點與規律。在廣大圖學教育者的孜孜探求下,現代工程圖學的教學體系、內容和手段,與傳統的工程制圖相比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圖學教育研究的主流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l)對圖學教育的內涵和外延及課程定位的研究;(2)對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體系的研究;(3)對教學手段(主要是CAI課件)的研究;(4)對課程考試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5)對某一具體教學內容的教學法研究;(6)對教材的研究。根據布魯貝克在《高等教育哲學》中的基本論點:即在出現一個觀點的同時,經常會存在與此相反的觀點,兩種觀點都同樣言之成理,論之有據,并在許多方面能夠實現新的理論基點上的統一。這一特點體現了高等教育的辯證性質,告訴我們不能盲目地把某一種教學思想當作絕對的教條,認識到問題的存在才會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法。本文試就用這種研究方法對圖學教育中的有關問題進行探討。
2課程定位的問題
課程定位包括課程性質、教學目標(目的)和任務。不同學時、不同類型的制圖課程的基本定位均為技術(專業)基礎課,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均將其定義為公共基礎課(我校這兩類課程有不同待遇),建議在教學基本要求中定位為工科類各專業的公共基礎課。近年來很多學校均把創造性構型設計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目標之一,但如何評價一種構型設計的優劣,這是目前圖學教學體系難以做到的事情。如果只是臆想出不同的形狀,單純為構型而構型,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我們可從工業設計專業的設計類課程獲得借鑒,在概念設計階段,一般都在收集現有資料的基礎上,提出多個設計方案(經常是上百個方案),然后根據構成原理(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空間構成等)從美學的角度評價篩選,選出較佳方案。制圖課程一般在設計類課程之前,復雜的機械設計是無法進行的,一些設計步驟只能留待后續課程完成。有些學校提出工程制圖課“甩圖板”教學,這是不足取的。無論計算機繪圖技術如何發展,草圖訓練均不可缺少。就像小家電無論如何發展,筷子無法取代一樣。本人愚見應結合藝術圖學的教學,加大草圖訓練的力度。
3課程體系結構的問題
圖學研究的內涵、外延及研究分支盡管還會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變化,但相對而言是一個爭議較少的問題。但本科教學體系中應該包含圖學研究領域中的那些內容卻頗值得商榷。這一問題是與人才培養目標、課程定位密切相關的。圖學教育縱向發展還是橫向發展,是自成體系還是附屬于專業系列課程,可以說是圖學教育的焦點問題。圖學教育的改革列人現代設計技術類課程統籌考慮是非常必要的,改革的步伐也應與現代設計技術的發展同步邁進。但整合到設計系列課程有否必要?國外有些學校雖然把制圖教學歸到某一系列課程中,但還是相對獨立、自成體系的。就我國國情而言,失去課程的獨立性,就意味著失去可支配的資源和教學投人,阻礙學科的發展。目前制圖課程的學時有減少的趨勢,要增加新的內容就必然要以培養實用性人才為目標,減低課程的難度,對原有內容作大膽的精簡。
4計算機制圖教學中的問題
計算機制圖的內容是現代圖學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引人三維計算機圖學更是圖學改革的必然趨勢。目前有條件的學校都先后開展計算機圖學教學,但大部本學校只是把其作為獨立的部分來講授,未能真正融人到圖學教學體系中,其效果只是相當于初級的軟件培訓班。這種改革方式只能是暫時性的,沒有長久的生命力。目前軟件應用的趨向是越來越“傻瓜”化,一些復雜的軟件,像“3DMAX”、“Flash”等,在中、小學都很普及,并且可被中、小學生熟練掌握。在大學中花費寶貴的學時講授軟件操作方法是否值得?試問又有多少教師是通過聽課的途徑掌握軟件的使用?要把計算機制圖內容真正引人到圖學教育中,就應該讓其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傳統圖學教育用大量課外練習的方式去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這一方法已經不合時宜。原因之一是由于當代技術的發展使“圖解”的作用日漸式微,畫法幾何的難度不斷降低;另一方面也由于學生的學習領域不斷擴大,不愿意也不可能有過多時間進行大量課外練習。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為以三維計算機繪圖(包括計算機建模)技術為主導,重新構建工程圖學的教學體系,其指導思想為:(l)從三維模型人手,直接建立從“體”到“圖”的教學體系;(2)將畫法幾何擺到從屬地位。目前學生的狀況為:實踐經驗少,邏輯思維能力強而空間想像力差,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不如采用直截了當的方式,首先讓其掌握三維建模的方法,再建立由“體”到“圖”的聯系,并通過由“讀圖”建立三維模型的過程強化讀圖能力,使其認識到圖紙的重要性,增加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最后才引人畫法幾何的內容對投影規律作簡要總結。這一教學體系不免有急功近利之嫌,但卻是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的。例如,在語言類課程的教學中,過去對語法的教學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培養出來的學生語法分析的水平很高但語言能力低下,因此提倡淡化語法教學而重分析、重理解、重應用能力。工程圖學被譽為工程界的“語言”,畫法幾何只是這一語言的“語法”。目前,在空間想像力的提高對人才綜合素質的作用仍未被教育界所普遍接受的情況下,畫法幾何僅僅為圖學教學所服務,花費大量時間通過間接的畫法幾何方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得不償失,也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理由之二是很多國家和地區對我們認為非講授不可、嚴格的畫法幾何體系的內容并不如何重視,但并不影響其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已逝的圖學專家朱福熙先生也非常推祟從立體人手的圖學教學法,只是限于當時的條件其教學思想不能很好實現而已。在計算機圖學教學中,軟件平臺的選用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為保持軟件處于技術前沿,商業軟件一般半年到一年就會升級一次,盲目追求采用最新版本有否必要?可否由課指委提出基本要求,和軟件開發商合作,開發專用的教學軟件并推薦采用。
5藝術圖學教育的問題
藝術圖學這一概念目前還沒有被作為專有名詞,更沒有準確的定義。在工科院校中開展工程圖學教育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重視藝術圖學的教育。這是當代人才培養目標和技術競爭對圖學教育的要求。過往工程設計只是重視功能設計,產品只強調滿足工藝制作要求和功能使用要求,中國設計被冠以“傻、大、粗”的黑名,這與我們的制圖教育體系有莫大的關系,也與制圖教師缺乏市場競爭意識有關。國外很多學校都很重視產品設計的美學表述和展示,并開設專門的課程,近年來國內也有較多學校開設產品造型設計方面的選修課。但筆者認為應將其納人到各專業的基礎教學中,這塊陣地應該由圖學教師去占領,應該讓所有的工科學生都具有產品的形式美學方面的專門知識,真正成為一種“大眾”教育而不僅僅是工業設計專業的“精英”教育。目前很多制圖教師都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和教學經驗,建議由工科制圖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開辦這方面的教師培訓班,加人藝術圖學教育的內容不但可以極大豐富圖學課程教學的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目前人才培養的迫切需要。
6多媒體教學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我國工程圖學的課堂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各種類型的CAI課件和網絡課件,其作用也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2儀舊年5月在西安召開的教育部工科制圖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在會議紀要中指出:“要給CAI以準確定位,認清它在教學過程中起的是輔助作用。當前,仍應大力提倡與鼓勵各種類型CAI課件的研制,提高質量?!币矊AI課件給予了一定程度的肯定。CAI課件在增加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可再現性、減少教師的勞動強度、縮短教學輔助時間等方面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很多教學論文都對這一現代教學手段加以肯定。但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應對其作用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講授某些章節時,在課堂上采用CAI課件的教學效果反而比不上傳統的教學法。這一客觀事實迫使我們反思CAI課件的作用,老一輩的圖學教師總結制圖課程的特點為:“看書、聽課容易理解,做習題困難”。CAI課件使課程內容更直觀、更易于“理解”,但減少了思維過程的訓練。出現“倒掛”的現象是個別例子還是具有共性的情況,是教師的主觀因素(例如課程進度掌握不好)還是目前CAI課件的缺陷,是值得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去探討的問題。
7制圖國家標準教學的問題
制圖國家標準的教學是目前貫穿在整個圖學教育中的重要一環?!皣鴺恕痹诠こ淘O計、制造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對“國標”的教學研究還不多見。以筆者愚見,目前“國標”在教學中所占的比例太大,對比國外的教材,我們也許可以得到一些啟發,每一個國家在工程應用上都把其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擺在重要位置,但他們在圖學教學中遠不如我們重視。此外,“國標”的條文也在不斷的修訂中,今天的繆誤可能變成明天的真理,在教學和教材編寫中有無所適從的感覺。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同類幾何元素的標注法.過去教師花很大精力去糾正形如“3x必50”中的“x”號等類的錯誤,現在已變成合法的符號。一些條條框框類的內容以附錄的形式出現,強調“貫徹執行”已足夠。同時,“國標”中的一些簡化表示法對制圖教學內容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如相貫線的簡化表示法等。能否考慮在圖學教學中簡化相貫線的教學,在介紹完相貫線的基本概念、展示一些具體形式后直接介紹相貫線的簡化表示法。相貫線的內容是圖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準確作出相貫線并沒有太大意義,一些相關內容如面上取點也可以隨之簡化。從感情上說,可能有部分教師不忍將這部分內容舍去,也懼怕降低圖學教學的難度,事實上這部分內容如同人體上的“盲腸”,割舍掉也不應該惋惜。
8課程質,評價的問題
對課程質t的評價分為學科(課程)評價及教學效果評價兩方面。學科評價與師資結構和水平、教學態度、教學實驗條件、教學手段、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學、科研成果等因素有關,有些學校(如我校)還把是否選用優秀教材作為評價的一項指標。對教學效果的評價也分為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和學生學習效果評價兩部分。而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是目前最值得討論的部分。傳統上把課堂考核、作業質量作為對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的重要手段,課程考核方法作為實現教學目標的指揮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F代教育提倡“個性化”教育,但在圖學教育中只能是天方夜談,幾百個學生的作業已使教師不堪重負。在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采用學生相互批改作業,教師對做作業和批改作業的學生雙向打分的做法,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對課程知識的遺忘率的評價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雖然我們強調制圖的知識和技能應在后續課程中不斷鞏固、深化和提高,但后續課程和畢業設計中出現的圖面問題總是使制圖教師備受指責。有些學校把課程目標定位為:“創新思維與設計繪圖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如何評價檢驗“創新思維”能力是值得很好研究的問題。
9制圖實踐的問題
工程實踐經驗對制圖課程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只要具備較強的工程意識,制圖課程的學習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對比目前制圖教學,教師還是象過往中學教學一樣,費力的去解釋每一個細節,滿堂灌水而學生徽于思考。過去我們強調:要灌學生一杯水,教師本身就要有一桶水。這種教學觀念應該改為:教師本身有一桶水,應該指給學生一條河。只要學生認識到“水”的重要,相信他們有很強的汲取能力。與其抱怨課程質量日漸下降、學生不愿認真學習.不如采取釜底抽薪的辦法,培養其工程意識,讓其自覺學習。目前,制圖實踐的主要手段還是“紙上談兵”,零部件測繪也是放在課程的后半段,學生的工程意識很難培養起來。工程意識的培養應該灌輸在大學的整個培養過程中,國外有些學校在人學的第一年就讓學生裝配、拆卸汽車、飛機,并開設專門的“機械分解”課程,工程圖學教學融人到實踐過程中,不位時學生自然而然會想辦法解決。在目前的教學環境下,我們可在講授投影原理前,將教學模型、相應圖紙交給學生.讓其在計算機上建立三維模型。由學生自己去體會、理解圖紙的作用。在教學中應該使用簡單易學的三維軟件如Sol記work。等,這是很重要的因家,目前大多數學校所采用的繪圖軟件AutoCAD使用難度太大,占用學時較多,導致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軟件的操作使用上,不適合用作教學平臺(采用Solidwork。作平臺只需學習2一4個課時就能建立大部分的零件模型)。加工工藝知識是本課程中很重要的預備知識,也是工程意識培養的重要環節,目前已有商品化的教學軟件,建議在教學中采用。
10雙語教學的問題
在高校中開展雙語教學,是教育部針對目前國內外政治經濟、技術交流的要求所提出的一項重要決策。目前,國內很多高校都在進行中英雙語教學的試點,并采用了各種不同的教學模式,例如:加拿大式浸沒法(Canadian一s妙leimmersion)、學科式(shelteredsubjectmatterteaching)、結構式浸沒式(structuredimmerZsion)與過渡性雙語教學模式等。在工程圖學的雙語教學中,除了和別的學科所共有的問題如教師的積極性和外語水平、學生接受能力等外,最難以決策的是教學內容和體系的問題。眾所周知,開展雙語教學最好采用國外原版教材,但同是英語為母語的不同國家在名詞術語、投影體系、內容體系均有差異,大多數教師的意見可能傾向選用美國教材,但其是否適合我國高校的教學體系,第一角投影和第三角投影體系如何取舍等問題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選用原版國外教材還有一個各門課程之間的銜接問題,因此最好能參考國外的整體教學體系,再制定學生的總體教學計劃,這里涉及的因素很多,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在雙語教學中,一般提倡用外語進行思考,在外語環境下如何進行空間想像力的培養,采用外語教學后的教學經驗總結以及教學效果的對比,開展制圖雙語教學的目的等等,也都是值得研討的問題。
11借鑒國外經驗的問題
21世紀我國的發展目標之一是成為工業制造業的強國,我們的圖學教育也必須結合我國的國情,借鑒工業強國的成功經驗。但不同國家的圖學教育有不同國家的特點,同為工業強國的美國和日本,其學時數就有非常大的差異,日本的工程圖學教育所占的學時數數倍于美國。而德國、意大利等國的圖學教育也從其國情出發,為其具有傳統、濃厚藝術特色的制造業服務。我國的圖學教育目前發展的勢頭良好,廣大制圖教師也有很大的積極性。一些國家的工程教育有圖學教育和設計教育整合的發展趨勢,我們對這種方式應保持審慎的態度。在我國目前教育體際下,如果失去了學科的獨立性,在很多方面都有負面的影響。
一、影響教師培訓有效性的因素
1.培訓行政導向產生政策需求,教師培訓主體需要被弱化
我國現行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大都自上而下開展,部分由獨立于學校之外的教育行政機構組織安排,這樣易使培訓形成一種行政導向,在教師需求與培訓需求之間產生一種政策需要,如果政策需求超過教師的自我需求,那么培訓教師的主體需求會隨之喪失,培訓將變成必須完成的任務而成為教師的一種額外負擔。培訓時教師思考的是“需要我做什么,具體要求怎樣”,而忽視了“我需要什么,從培訓中獲取什么及培訓可幫助我解決哪些需求”,把培訓當作心理上可做可不做、行動上非做不可的事。因此,盡管教師期望通過培訓達到“更新學科知識、提升教學技能、促進專業發展”的目的,各級各類地理培訓也涉及教師專業發展、倡導參與式培訓,可培訓的行政導向卻使培訓過程很難呈現雙方積極的互動交流。
2.培訓內容多注重通識培訓,教師學科專業素養難以提升
當前地理教師培訓內容多注重通識培訓,主要以職業態度的養成、教育教學技能的培養為主體,教育理論知識占很大部分,培訓過程較少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地理學科前沿知識偏少,地理特色培訓如電腦繪圖、信息技術與地理學科的整合、地理課程資源開發指導等內容較少,難以激發教師的學習動機和主動參與的熱情,學科專業素養提升效果不明顯。
筆者曾參加市專家型教師培訓,培訓期間聆聽了多場專家講座,如“基礎教育應破解的若干問題”、“校本研究及其推進策略”、“我國教師教育政策與教師專業發展”……在與專家研討、交流對話中,教授們嚴謹的治學態度、深厚的理論素養令人欽佩,但在具體操作和理論應用方面,因時間、場所等限制,教授們難以示范深化。雖經過培訓,學員的教育教學理念大為改觀,但在校本研究和課堂觀察具體操作層面仍有些缺憾。參訓的不少學員教學風格獨特、學科知識見解獨到,如果培訓時能提供師生實踐平臺,結合學科教學展示課例,讓專家和學員共同研討、交流評析,對培訓者和受訓者來說都是一個共同成長和進步的難得機會。
3.培訓學習方式大多雷同,實際運作效率有待提高
地理教師培訓多采用“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三類學習形式。專家引領或依托高校對教師進行短期培訓、在職進修,或把專家請進校作學術報告、與教師面對面交流。這些途徑雖能強化知識、開闊視野、更新觀念、促進反思,但仍是從外部對教師發展進行強制性推進,難以激發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培訓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專家們很難長期深入基層學校,用先進理論改變現實困境,對學員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時難以提出針對性較強的指導意見。
同伴互助主要指學習他人經驗以促進專業發展,但部分教師不愿或不好意思將自己的教學問題公諸于眾。培訓期間要參與培訓所在地教育教研實踐難度較大、交流較少。部分專題研討、聽課評課由于同質性過多而陷入低水平的重復,難以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目前同伴互助培訓方式日益受到重視,許多蘊含規章制度的活動(研討沙龍、合作講壇等)應運而生,成為規范教師合作的固有方式。不過,這也成為一柄雙刃劍:這些活動帶有強制意味,易讓教師產生抵觸情緒。加上我國現行教學評價制度實質沒變,考試成績仍是主要評價指標,這必定使部分教師對于互助有所保留,難有真正意義的同伴互助。
二、提高地理教師培訓有效性的策略
1.重視教師培訓主體性
教師培訓主管機構應盡可能把行政導向對培訓的影響削減到最小,避免產生政策需求,應盡可能把關注的重點轉向培訓條件的創設和對培訓效果的監測。最大限度挖掘教師的主體需求,使培訓過程成為一個合作性的積極互動過程,而不是為完成培訓任務的被動學習過程。
2.加強培訓方式針對性
筆者曾參加廈門市專家型教師培訓,收獲最大的是東北師范大學袁孝亭教授的“教育科研論文中研究問題的確定和表述――地理學科教學經驗談”:袁教授用深入教學一線采擷的生動案例指導學員撰寫教學論文,內容具體、深入淺出。他以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學研究案例“學生地理視角的培養”為例,舉一反三,系統介紹教育科研中如何確定研究問題:從專業領域選擇確認有興趣、有價值的范圍(學生地理視角的培養),將這范圍再細分成幾個次領域(地理視角對學生發展的作用、培養基準、在教學中的滲透策略等),然后選一個最想研究的次領域(如地理視角對學生發展的作用),理清研究想要解答的各個問題(地理視角對學生地理知識理解、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形成、對學生學習態度的發展有何影響等),形成研究主要目標(探討地理視角對學生發展的影響)和具體目標(探討滲透地理視角對學生知識理解程度、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尊重自然規律態度形成的影響)。再從時間、資源、技術、自身專業素養等方面進行目標評估,以確定達成目標的可能性,最終確定研究問題。
由此可見,袁教授豐富的中學地理教學經驗、深厚的地理學科素養、多年的地理教育科研經驗讓他洞悉了中學地理教師真正的培訓需求,他的培訓也因此更具針對性、專業性、趣味性,培訓效果不言而喻。
3.提升學科培訓專業性
目前,隨著現代教育思想的提高,課堂教學已由原來傳統教學模式,逐步向傳統教學和現代教學相結合的模式發展。而現代教學模式則要求既能準確、迅速地傳輸教學信息,又能及時反饋調節,從而實現教學過程的整體優化。這就是多媒體技術。正是由于多媒體技術迅速推廣,教育教學改革也就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自九十年代以來,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蓬勃發展。尤其是多媒體技術是運用計算機對文本、圖形、圖像、動畫和聲音多種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與控制,使之變成圖、文、聲三位一體的集成,并可直接輸出的技術,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因而對教育、教學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多媒體技術之所以對教育領域具有重大的意義,是由于多媒體技術本身具有許多對于教育、教學過程來說是特別寶貴的特性與功能,這些特性與功能是其他媒體(例如幻燈、投影、電影、錄音、錄像、電視等)所不具備或是不完全具備的,同時多媒體技術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顯示與重放;模擬、仿真與動畫技術的應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條件下無法實現或無法觀察到的過程生動、形象的顯示出來,可以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過程的理解和感受。要明確的是這里所說的多媒體技術是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多媒體技術。而不是以前提到過多媒體組合教學,以前所謂的多媒體技術只是將幾科媒體加以簡單的組合(例如把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加以組合)。今天的多媒體技術則是以計算機為中心,把語音處理技術、圖像處理技術、視聽技術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語音信號、圖像信號先通過模數轉換變成統一的數字信號,計算機可以很方便地對它們進行存儲、加工、控制、編輯、變換,還可以查詢、檢索。所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教學手段,以其軟件多方位、立體化的開發和利用,以及貯存信息量大、畫面豐富、多種媒體綜合運用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建立了一個動態教學環境,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利用多媒體教學已經被大多數老師認可,并在教學中頻頻使用。
相對于在職業教育教學當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這是由于職業教育當中不少專業科目需要有直觀的認識和學習,而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粉筆、黑板、掛圖、標本、儀器等,學生只能看到表象,而看不到實質,這就對學生接受知識產生了阻礙作用。例如《機械制圖》的這門課程的主要特點是利用視圖及表達方法來表現各種零件及部件的形體結構及有關國家標準的介紹,同時它所研究的對象是具體的三維立體,包括各種基本幾何體、組合體、零件、裝配體。而這些知識的學習只靠教師的講解不夠的,需要有圖和實物來進行說明。
因此,教師為了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要在課堂中繪制各種模型的視圖。而畫圖過程要占用課堂許多時間,但要減少繪圖,勢必會影響教學效果。這樣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講不了多少知識,教師也付出了許多體力。同時,由于黑板的限制,教師在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要不斷的更新板書。但在課堂小結時,卻無法把本節課所講內容再現出來。此外,教師在繪圖的過程中,無法同時和學生進行交流,很不利于組織教學。另外,對一些立體結構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各種木制教具來做現場演示。而這種模式有很多局限性:教材是不斷變化的,木制模型往往與教材相脫節,而且可供選用的模型有限,教師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用教具,不利于學生全面了解空間型體的結構;另外木制教具的體積較小且造型單一,在教室中演示時,只有部分學生能觀察清楚。講解時可選造型有限;對于大型的零件與裝配體,教師不可能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即使在車間中參觀實物也不可能隨意進行反轉、拆卸、剖切使學生觀察內部結構及裝配關系。但是利用了電子三維立體模型來進行課堂演示,木制教具與課堂教學的矛盾就可迎刃而解。
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和特技加工制作出教材中的各種三維立體模型在課堂教學中演示,因為電子三維立體的真實感完全與現實中的零件一樣,教師可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對其點、線、面、體等不同要素設置不同的顏色來加強對所講內容的表達;另外,教師在autocad、3dma環境中可以隨意旋轉、剖切、拆卸、放大電子三維立體。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各種立體、零件、裝配體空間結構及組成的理解;最后,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隨意改變對模型的觀察視口,并把該視口與視圖建立聯系。這樣在教學中可用生動的畫面形象直觀的表述現實中的各種零件及裝配體,調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使抽象空間立體投影與平面圖形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從而使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感性認識。論-文-網
再例如《機械基礎》當中,對一些運動機構的講解,必要的演示是不可缺少的,而從平面圖上學生很難觀察到機構運動的特點,但通過多媒體將這些機構的運動特性,從動的角度來反映出來,將動態和靜態展現到學生面前,使得學生豁然開朗。怎么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教師此時就可以使用powerpoint和flash制作課件,將運動內容通過課件的形式表現出來,將每一步的運動,一步步地演示出來,這樣有 了直觀性,起到本節課的預期效果。如圖我們可看一下齒輪機構:這個圖充分反映出了外嚙合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特點。那么同學們在看到這個圖后,就很明確的知道了,以后在機器中遇到這樣的兩個齒輪的嚙合形式就是外嚙合直齒圓柱齒輪。當然,教師還可以用動畫效果來更為明確的進行說明。
上面是教學中利用了多媒體技術最基本的方式。那么,多媒體技術與仿真技術的結合則是對職業教育教學有了重大幫助。它進一步反映出了多媒體技術與專業教學的內在聯系。
多媒體計算機和仿真技術結合可以產生一種強烈的幻覺,使得置身其中的人全身心地投入到當前的虛擬現實世界中,并對其真實性絲毫不產生懷疑,通常把這種技術稱之為“虛擬現實”(virtualreality,簡稱vr)。換句話說,虛擬現實是由多媒體技術與仿真技術相結合而生成的一種交互式人工世界,在這個人工世界中可以創造一種身臨其境的完全真實的感覺。在職業學校數控機械加工專業中,學?,F在的實習設備滿足不了學生的實習需求。這些仿真技術就發揮了作用。數控切削仿真系統,模擬了數控切削加工的每一道工藝和程序,并將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障礙也含蓋進去了。那么同學們在使用這個仿真系統時,就能夠感覺像是在數控切削機床上操作,就可以根據所加工零件的要求,進行編程操作并模擬,演示出來加工后的成品的樣子來。同時如果同學們操作過程中,出現了誤操作,那么仿真系統也給出了相應的障礙,將學生從而找到問題、分析問題,最終達到解決問題。這為學生再進一點實際操作數控切削機床奠定了基礎,有助于學生理論和實際相合。
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化教學的一種手段在優化教學效果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選擇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洞察力,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同時也要認清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應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不應該“一刀切”“一哄而上”。又例如在《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中對于孔、軸的最大間隙、最小間隙、配合公差的計算,用屏幕顯示具體計算過程及某些公式的推導過程顯得相當機械、呆板(來源:文秘站 )。如果只用計算機來“代勞”教師的板書,教師編制的課件實際上是“黑板翻版”型課件,固然可省下原來的板書時間而使教學節奏加快,但學生看不到教師作圖解題的示范,難以理解與消化教師講題的過程,不得不囫圇吞棗,尤其是上課補充的知識點或例題,學生有時上課來不及抄錄,課后在學生頭腦中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學效果受到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使用什么樣的手段授課,應根據所講內容而定,將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是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應該注意的問題。
充分把握使用多媒體技術,這對職業教育教學起到不少好處。它有助于能力培養:
(1)有助于觀察能力的培養。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根據學生觀察的需要把事物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繁為簡,使難以觀察到的事物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使學生可以細致、全面地進行觀察,啟發積極思考。
(2)有助于概括能力的培養。思維活動有許多的特點,概括能力是其中最基本的特點。概括的過程是把個別事物的本質屬性推及為同類事物本質屬性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由個別通向一般的過程。掌握概念,就是對一類事物加以分析、綜合、比較,從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或特征,然后把它們概括起來有助于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3)有助于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就具體教學來說,利用表象形成概念是培養學生概括思維能力的主要方法,鞏固知識和應用知識是培養學生推理思維的主要方法。由于自然知識之間如鏈條一樣連接著,本身就具有科學的邏輯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