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9 15:43: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兒教學教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知道學習漢語拼音能幫助識字和閱讀,學習普通話。要學好漢語拼音。
2、學會a o e三個單韻母,認清形,讀準音。
3、認識聲調符號,在教師指導下正確認讀帶調的三個單韻母。
4、會在四線格內抄寫a o e三個單韻母。
教學重點:a o e的發音和韻母帶調讀。
教學難點:e的發音及a o e的第二聲和第三聲。
課前準備:投影片和字母卡片(帶聲調,不帶聲調)
課時目標:知道學拼音的用處,學會單韻母a,認識聲調符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讀四聲。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小朋友,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漢語拼音了。漢語拼音的用處可大了!能幫助我們識字、讀書,還會說一口好聽的普通話,想學嗎?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學。
我們一起來學首兒歌:學習拼音用處大,識字讀書要靠它,幫我學好普通話,看誰學得頂呱呱!
(二)教學單韻母a 。
1、看圖說話引出a:說說圖上畫了誰?她在干什么?
學說圖意:小朋友學唱歌,a a a。教師范寫a。
2、你們瞧!圖上的小朋友唱歌時,嘴巴是張得大大的。
3、教師示范發音,學生聽音,看口形。學生模仿發音,教師邊檢查邊領讀。
4、發音要領:發音時嘴巴張大,唇形自然,聲音響亮。教順口溜:張大嘴巴,a a a。
5、看投影片記字形。
覆蓋a 的字形,與小姑娘的頭部重合??纯?a 的形狀像什么?( a 像一個小姑娘圓圓的臉蛋,頭上還扎著一根小辮子。)抽拉投影片,使 a 和小姑娘頭部分離。
用兒歌幫助記字形,“圓臉小姑娘,小辮右邊扎,要問她是誰?就是a a a 。”
(三)教學a的四聲。
1、單韻母a的頭上常有四頂不同的帽子。(出示)它們戴上不同的帽子,讀起來的聲調也就不同了。這四頂帽子就是“聲調符號”,我們根據符號讀韻母。
2、ā戴上了第一頂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聲,讀音也是平平的。(教師發音,學生跟讀。)
á戴上了第二頂從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聲。讀的時候就像有人問你話,沒聽清時,你會問:“á,你在說什么?”就是這個音。領讀,模仿,輕讀,讀準á。(用手勢助讀。)
ǎ戴上了第三頂帽子,就是第三聲。音又不同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狀像個鉤。(教師發音,學生跟讀。)
à戴上了第四頂帽子,從左上到右下的帽子,就是第四聲。我們讀時聲音要從高到低,就像驚嘆:“à,你來了!”
3、學生以手勢助讀,也可以用簡明確切的兒歌幫助記憶。
(四)指導看書,讀書。
1、指導看書。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在書上什么地方?(翻開課本,找到漢語拼音第一課。)
2、邊看圖邊讀課文。集體反復練讀2-3遍,再指名讀。
(五)學寫單韻母a。
1、認識四線格。我們學會了a的讀音和四聲,還要學會寫a。(出示四線三格,讓學生數一數有幾根線幾個格子。三格,就好像是三層樓房。記住,a就住在二樓。寫的時候要碰到上下線,而且要一筆寫成。
2、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教師邊寫邊講,注意:a要一筆寫成,先寫半個圓,就是小姑娘的頭和臉,連上去再寫一筆豎彎,像條辮子,最后向右邊稍彎一點兒,不要太長。
3、學生上黑板試寫a,講評。
(六)鞏固練習。
我們一起來做汽車爬山坡的游戲。
總結:這節課,我們先看圖,說清了圖意;再學習a的發音和聲調;接著我們讀了課文;最后還學習了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a。這樣分四步,我們就把這些內容都學會了。
(七)課堂練習與作業。
1、提醒注意寫字時坐與執筆姿勢。“準備”開始。
關鍵詞: 學前教育專業 教學活動組織與設計能力 五步教學法
《學前兒童活動設計與指導》作為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對學前教育師資的職前職后培養,對幼兒教師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技能,乃至對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該課程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且需要在實踐中體現理論的特點,加之傳統觀念對于專業技能(彈、唱、跳)的過于重視等原因,使得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該門課程認識不足,存在畏難情緒,進而影響教學質量。近年來,我們著力“活化”這門課程的教學,在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活動組織與設計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師生共同探討,重構了學科知識體系
1.教師梳理教材內容,突出實用性。目前,我們采用的教材是由復旦大學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五大領域的活動設計與指導(分領域撰寫)。就學科體系而言,是較為完備的。以《學前兒童科學活動與指導》為例,包括緒論、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理論基礎、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目標等十一章。如果逐章教學,勢必會影響學生實踐、練習的機會,因而有必要對教材內容進行解析和取舍。首先,突出重點教學部分,根據幼兒園教學的實際需要,我們將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作為重點講授和實踐的內容。其次,設定自學內容。例如將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價值、理論基礎、科學教育活動資源改為課后自學,主要是基于以下考慮:一是內容較簡單易理解;二是諸如理論基礎等內容在《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等前導課程中已經學習;三是補充課外知識。再次,適當補充?,F用教材列舉了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但未能按年齡階段有效分隊,可操作性不強,不利于在校生理解,因而,我們結合《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師用書》(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版)作了一定的補充。
2.學生評估學習內容,體現主體性。開學初,教師便將修訂后的教學內容初稿提供給各班,并告知在第一次課堂面談,要求以寢室為單位派代表發言。討論后,學生提出了許多意見,如刪去集體數學活動“時間和空間概念”中的“空間概念”而補充“時間概念”的學時,因為大家對“年”、“時鐘”、“一分鐘有多長?”等對幼兒來說較抽象概念的教學感到更為棘手。這種做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分析、整理幼兒發展年齡階段目標和典型性表現
了解學前兒童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學前兒童發展的合理期望,是組織好幼兒園各領域教學活動的基本前提,也是學前師范生應具備和不斷充實完善的基本功。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一線教研人員認識到,課程改革的成敗在于教師,教師成長的關鍵在于對幼兒發展的正確理解和把握。鑒于此,我們專門給出6課時研讀幼兒發展階段目標和典型性表現。我們將此部分的教學目標定位于: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各年齡段、各領域的幼兒發展目標和典型性表現。盡管《指南》給出了5大領域11個子領域32條發展目標和若干個典型性表現,但根據當地幼兒園的教育實際及自身的教學經驗,結合相關幼兒教師參考書,以《指南》為藍本,作了一定的補充,使每一個目標在各年齡段的表現更具體,更有操作性,也算是“本土化”的處理。
能牢記學前兒童的發展目標及典型性表現必將為專業發展打下深厚的基礎。但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已經梳理好的幼兒發展階段特征。也就是說,既要準確把握幼兒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兒發展連續性進程上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
三、收集整理,歸納一般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對于從未有過教學經驗的學前師范生而言,基本方法的積累非常重要。然而,時間和空間條件不允許我們在實踐中慢慢積累,吸收前人經驗,歸納和總結基本方法當是重要途徑。目前,五大領域教學是我國幼兒園普遍采用的教學形式。不論是哪種形式、哪種內容,歸結起來都會有一般的教學方法。因而,我們以課后作業的形式要求學生按教師給定的領域或是領域內的某個子領域收集、整理八至十篇教案,重點對導入環節、基本部分、結束部分、活動延伸所采用的方法進行歸納。在下一次課堂上,以隨機點名的形式抽查完成情況。這樣保證了人人都參與,課堂互動環節才也有了更多的知識生成。下表是師生共同總結的音樂欣賞活動教學基本方法。
表 音樂欣賞各環節基本方法
四、層層遞進,模仿中積累教學智慧
基于學生的學情及目前幼兒園教學多以現成教材為參考的實際情況,我們將學生的組織與實施教學活動能力的培養擬定為“模仿教學”,在模仿中體會教學的意味,積累教學的智慧。整個模仿教學環節“循序漸進”,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由視頻到教案;參與人員,由個體到小組;教學形式,由一課多研到同課異構;教學場所,由學校到幼兒園。
1.教學內容,由模仿教學視頻到模仿教案。為了讓學生較容易地進入模仿教學的狀態,我們選擇從模仿同一教學視頻著手,待學生對幼兒園活動的組織有感性的認識和體驗之后,再進入模仿同一教案。之所以強調“同一視頻、同一教案”,原因在于經過幾年積累,我們發現這種“同一性”能有效增強實訓效果,只有大家熟悉了,都認真準備了,才會用心看別人試教,才會在研討環節有更多想法和認識。在2010年修訂的三年制學前教育專業培養方案中,《學前兒童活動設計》共144課時,分三個學期完成。我們在第一個學期和第二個學期前半段,主要是進行教學視頻模仿,后半段主要以教案模仿為主。
優質的教學案例好比一架扶梯,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探索和收獲教學活動的樂趣和智慧。教學視頻,如中班的歌唱活動《快樂小樂隊》、社會活動《找路》,教案科學探索活動《筆寶寶站起來》、綜合活動《一分鐘有多長》都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實訓學生,由個人參與到三人小組。在共同分析視頻、教案,梳理出關鍵知識點后,緊接著就應實際操練。我們把參加模仿教學的學生由“個體”逐步過渡到“三人小組”。在此過程中,“個體參與”是關鍵。在此,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所謂“個體參與”特指在模仿視頻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從準備到試教都由個體獨自完成。因為模仿現成的教學視頻相對簡單,引導學生“背”課、“記”課的過程體會原執教者的教學設計和教育智慧。
經歷七八周的個體視頻模仿之后,便開始“三人小組”模仿學習,其主要學習任務是“教案模仿”,共同完成選擇、修改教案,撰寫說課稿,教學準備,執教,課后反思等工作。相較于“視頻模仿”,這項學習任務有更多的挑戰性和創造性,更能體現學生對教學活動的認識。另外,此舉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合作意識,在交流中成長與進步。
3.教學形式,由一課多研到同課異構。“一課多研”與“同課異構”都是幼兒園教研活動的常用形式。“一課多研”,即不論是模仿視頻還是模仿教案,我們都堅持每一次課后,先反思,再集體點評(此時,前期人人準備的作用便發揮出來了),提出應修改和完善之處,并要求執教學生在下一次課前提交修改后的教案稿,未執教學生要在原教案稿上用醒目的標記做教研筆記。下一次課前再抽一兩名已試教的學生展示,以評價改進意見是否得當。為防止疲勞效應,同一活動一般進行兩次課的試教。每次課上記錄表現較好的學生留待實習、見習期間再組織學生執教、觀摩。
“同課異構”也是幼兒園主要教研活動形式,比“一課多研”高一層次。在課堂中,主要是指對同一份教案,提出不同的改編意見,可以改動部分,也允許全部改編。學生對于“一課多研”之后的教學案例改編較少,而對于新案例有較大的發揮空間,主要集中于改變導入方式、活動延伸等較容易把握的環節。也有個別案例,學生在實際執教之后,提出了大膽的想法,即“改教學目標”,這就意味著教學準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的全部改編。
4.教學場所,由學校走向幼兒園。幼兒園是檢驗教學效果的試金石。我們利用見習、實習、國培頂崗置換項目等機會,引導學生帶著在學校里“磨”好的教學活動到幼兒園“試水”。例如,利用擔任2011年頂崗置換進賢縣片區指導教師的機會,組織學生將在課內模仿的《快樂小樂隊》、《毛毛蟲和蝴蝶》、《中國功夫》、分享閱讀《我爸爸》在幼兒園中試教,同樣采取現場點評、平行班執教,在“一次教學—發現問題—二次執教—發現問題—三次執教”行動研究式的“一課多研”中,學生基本掌握了教學活動組織與設計的基本方法,也逐漸領悟到基本的教學方法是可以向其他領域延伸和拓展的,為其今后的教學和專業成長打下了良好基礎。
五、嘗試自主設計教案,組織教學
在學生經歷前面很長一段時間的模仿和改編、仿編教案之后,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能力,便引導學生嘗試自主設計教案。即教師給定、學生自選一個題或一個案例,從設計教案說課組織教學反思由學生個人或三人小組完成。這個過程是最能體現學生的學習水平、創造力及機智的環節。由于教育價值觀和對幼兒年齡特征理解的差異性,不同的學生對同一案例會有不同的解讀。這個環節,同樣強調案例的共享性。即每次呈現的案例,應是全班同學都做過充分準備的,這樣才能更好地在教學活動結束后進行有效自評與他評。
通過以上環環相扣的“五步教學”,基本上實現了學生與幼兒園活動設計與組織實施之間的無縫對接,學生不僅基本掌握了幼兒園教學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方法,而且在此過程中積累了教育的智慧,為其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寄石,虞永平.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師用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關鍵詞: 幼兒教育 新入職教師 預成性教學 專業成長
當下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集體性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有三種類型:預成性教學活動、綜合性教學活動、生成性教學活動。其中,預成性教學活動指在教學活動之初,精心預設對象、目標、過程及成果,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預設組織實施的教學活動。盡管預成性教學缺少生成性教學的靈動性、智慧性和綜合性的特點,但有效組織預成性教學活動,不僅是新入職青年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還是其逐步走向綜合性教學、生成性教學,促進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文章試圖以小班繪本教學《好喝的湯》活動為例,簡要闡述新入職教師有效組織實施預成性教學的策略。
一、重學習、善積淀,用理論滋養教學素養
青年教師是幼兒園的主力軍,是園所擴大再發展的中堅力量。有效組織預成性教學活動,青年教師要加強專業素養和理論知識方面的學習,特別關注心理學、教育學、規章制度等方面的學習,不斷提高個人教學素養。只有通過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的學習,教師才能較好地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接受理解能力,才能制訂出合理的預成性教學方案。只有加強學習,才能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關于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教學要求融會貫通,并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予以落實。如健康的目標是讓幼兒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保持安定、愉快的情緒,有著健康的生活習慣,并且學會保護自己。比如指導幼兒《好喝的湯》時,除了對課程內容進行預設,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外,還要將愛干凈、講衛生等知識融入教學活動中。某個小動物將食材投入鍋中,要清洗食材,保證食材的干凈衛生,并引導小朋友在生活中注意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師還要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此為指導,根據幼兒的發展規律制訂科學合理的預成性活動方案,讓幼兒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二、重分析、善借鑒,用案例引發教學研討
組織青年教師觀摩《好喝的湯》課例,并圍繞課例展開對教學環境、教具、教育目標的討論,討論如何修改教案內容,才能將禮貌用語、德育教育、個性化發展等方面的內容融入教學活動中,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原教學有三個基本環節,即一是教師出示封面,引導學生觀察并模仿小貓、小兔等小動物的叫聲和喝湯的方式,了解小動物共同煮湯的過程;二是指導幼兒自由閱讀繪本內容,了解每個小動物將何種食物放入湯鍋中,并引出不同小動物最喜愛的食物;三是師生共同完成繪本閱讀,鞏固繪本內容。針對教學三個活動環節,組織教師進行討論,由小組組長進行總結,指出原教案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對如下幾個方面進行修改,并指出對原有教案內容進行修改的具體原因:第一,PPT中繪本封面的修改,在原有封面上只有五只小動物,但從繪本內容來看,整個故事是圍繞六只動物展開的。將六只小動物全部放在PPT中,修改后幼兒對故事的小動物一目了然,加深認識和理解。第二,加入和小動物打招呼的導入環節。利用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認識小動物,滲透禮貌教育,教師引導學生說“你好!小豬”,“你好,小雞”等,在禮貌教育的帶動下,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第三,在小豬將蘿卜放入鍋中煮湯的過程中,教師播放了《拔蘿卜》的歌曲,通過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將幼兒帶入音樂的世界,幼兒跟著音樂的旋律做出拔蘿卜的動作,在歌曲結束之后,幼兒幫助小豬將齊心協力所拔的蘿卜放入鍋中。通過《拔蘿卜》歌曲的引入,將幼兒帶入角色,將音樂教育滲透到繪本教學內容中。第四,鼓勵幼兒遷移相關經驗,玩“煮湯”的游戲,從小動物互相幫助煮出一鍋美味的湯,引申到現實生活中小朋友要互相幫助。在課程結尾部分加入游戲,讓幼兒自主選擇扮演繪本中的角色,圍成一圈扮演“鍋”或者戴上頭飾即將下鍋的“菜”,第二次扮演時交換角色,以滿足全體幼兒的心理需要。通過學習和研討教學案例,青年教師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修改之后,由我園優秀教師執教,向全體青年教師開示范課。多次實施活動中,教師們積極參與研討,毫無保留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建議,相互啟發,不斷反思,認識逐漸深入,最終呈現出精彩的課堂。從剛開始的模仿其“形”,演變為領會其“神”,上課不再是一種機械的表達行為,而是根據課堂狀況與幼兒需要的一種對話式、互動式行為。整個活動過程中,自然體現出與故事、音樂的和諧,與他人的和諧,以及多種思路視點的和諧。孩子們很自然地被吸引,并主動探索,給了觀課者不同以往的新鮮感。
三、重反思、善總結,用規程引領教學行為
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預成性教案,需要不斷反思教學得失。在預成性教學活動中通常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教師全面理解教案,但生成缺乏個性。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雖然全面理解教案內容,但不注重知識的生成性,不能靈活應對幼兒提出的問題[1]。幼兒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經常在教師教學過程中突發奇想,提出多種多樣甚至不著邊際的問題,或者依據教學內容,幼兒從自身角度出發,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話題。此時,教師依然按照預設教案的步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活動,沒有關注到幼兒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做出解答,靈活應對各種生成性問題。幼兒的行為和提出的問題沒有得到教師的關注,幼兒會對教學內容失去興趣。在《好喝的湯》教學活動中,某個幼兒對動物的叫聲比較感興趣,而此時教師的預設內容是不同小動物將食品放在鍋中,共同熬出美味的湯,并沒有回答幼兒提出的問題,導致幼兒對課堂活動失去興趣。在幼兒提出動物叫聲問題之后,教師可以改變預成性教案中的內容,當不同動物添置不同材料時,教師可以模仿動物的叫聲,然后引出放入鍋中的物品。此種教學方式更加生動具體,幼兒對教師發出不同動物的聲音充滿興趣,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二是教師基本能理解教學方案,教學執行時對教案理解不透徹,有生搬硬套的現象。我園要求青年教師采用預成性教案教學模式,教師使用現成的《好喝的湯》教學方案,但不能對課堂內容出現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有效預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是照本宣科,機械地將課程內容灌輸給幼兒,導致幼兒并沒有在教學活動中學習到新的知識和內容。為此,我們提出了相關教學規程,比如對現成預成性教學設計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備課,備課時盡量結合班級實際情況重新設計,要預留一定的時空,以保證教學實施時的教學生成。
四、重鉆研、善實踐,用行動證明專業成長
教學實踐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基本途徑。青年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要重視教學鉆研,善于教學實踐,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語言表達能力、肢體的協調程度、對音樂、美術等藝術的認知程度,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且充分挖掘幼兒的興趣愛好點[2]。同時,教師要從不同角度著手,促進幼兒情感、態度、技能等方面發展。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需要教師的引導,所以,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幼兒的飲食習慣、運動量、興趣愛好等內容,了解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思維發展的特點,明確知曉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接受理解能力、興趣愛好及問問題的方式上存在較大的不同[3]。教師只有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明確該年齡段幼兒的興趣和愛好,才能制訂既讓幼兒感興趣,積極參與的預成性活動方案,同時又在活動中學習到新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青年教師每人選擇一個預成性方案,實施預成性教學活動。有的教師側重讓全體幼兒參與到熬湯過程中,不同幼兒往虛擬的鍋中放入不同的食材,體驗共同勞動制作一鍋鮮美可口湯汁的過程,并從游戲中體驗到集體力量的強大性和分享帶來的歡樂。有的教師則從小動物著手,講述小豬、小貓、小兔子等小動物的叫聲和喜歡的食物,并通過ppt設備展示不同動物的叫聲,讓幼兒分辨。活動結束之后,幼兒不僅學到不同動物的叫聲具有的特點,還了解小動物喜歡的事物,培養幼兒的愛心。通過一對一的結對培訓,青年教師接受有經驗教師的指導,并傾聽組長的點評,找出個人預成性教案中的不足之處,從而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用教學行動證明自身的專業成長。
在預成性教學活動研討過程中,通過對繪本教學《好喝的湯》的實踐活動的案例研究,有效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徐東,姜永燕.幼教名師學習共同體助推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原則、困境與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15(5).
1.加強師德建設。提高師資素質。4月15日下午,園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太倉市教育局、太倉市教育工會共同下發的關于貫徹落實中心血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五項制度、加強教師職業奧德考核的意見”具體內容為“師德建設五項制度和十個禁止”以及“太倉市中小學教學事故處置條例”園長主持了本次會議,從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建立完善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五項制度、強化教師職業道德考核三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并希望全體教師堅持奉行優良的師德,爭優創先;并對黨員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發揮好個人能動性、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全體教師共努力,完善校本師德規范守則,將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和慣例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力求師德師風教育取得實效。充分展示當代教師勤勉踏實的治學精神,教書育人的敬業精神,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
2.為了貫徹落實“踐行師德。結合中心動員大會要求,先后在園內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首先宣傳欄里公布幼兒園師德許諾書和黨員教師師德許諾書,接受家長、同行、社會的監督;黨員教師帶頭幫扶教師與幼兒,將關愛深入群眾;并開展談心活動,走進幼兒,走進家庭,解所需。其次把“踐行師德,創先爭優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標語懸掛在幼兒園最醒目的地方,口號聲聲,標明牌樓幼兒園全體教師的責任與決心;口號高昂落在教師肩上的則是輕飄飄的責任。從我做起,讓師德閃耀!
3.對照省示范優質園評估標準。針對細則,發現問題隨時補充和調整,做好資料積累工作。
4.加強半日活動調研。園于年4月18日、19日上午由正副園長、保健老師、年級組長組成的調研小組,兵分三組,對各班進行了本學期首輪跟蹤式半日活動調研。本次調研的目的解教師能否有效地將《一日活動組織規范》落實到各個環節中,提升教師的教育觀念,規范一日活動組織行為,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從而提升保教質量。調研組成員從早上7301130圍繞以下幾個項目展開:一來園活動。二戶外活動和戶外體育鍛煉活動。三盥洗點心喝水。四教學活動。五自主性區域活動。六餐前準備。調研活動結束后,調研組成員能及時將調研情況反饋給執教老師,由執教老師記錄調研組反饋意見。4月27日下午1300調研組成員集中交流匯總調研情況。通過園本調研,欣喜地看到園各班保教工作、慣例方面有一種良好的勢態及教師在業務方面的生長;同時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園本調研結束之后,將做好一些后續工作,針對問題,提出整改措施,以此作為下階段的中心工作來抓力求使幼兒園的保教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5.做好固定資產信息登記工作并上傳到中心。
6.做好督查指導工作。為了進一步提高課程審議和集體備課質量。中班組教師能在組長的引領下,能結合自己執教情況,結合主題目標、集體教學、區域活動、角色游戲、環境創設等幾個版塊進行有效的交流和反饋,針對問題提出整改措施。集體備課活動中,教師們能做好一備,先預習教案,再在分析教案的基礎上制定教學目標及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再在集體備課活動中以說課的形式向教師們介紹每節課的活動流程,針對重點和難點提出有效的解決戰略。周課程計劃的前審議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是半日活動的安排不夠合理。
二是整個活動計劃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
三是領域定位掌握不夠。針對以上問題。使得周課程計劃制定的更合理、更嚴謹,體現層次性、系統性和連續性。學科之間前后課程的設置沒有活動中做好周課程計劃審議督查工作。
二、教育教學
1.結合主題。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2.提高教師設計教案的能力和課堂教學組織能力。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幼兒的思維,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均能得到發展。
3.搭建一個展示、學習、交流的平臺。促使青年教師快速生長。
4.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升教學質量。4月19日下午,牌樓幼兒園新教師參加中心“小荷杯”優質課評比活動的內容與月初試上后,進行甄選研討?;顒訛槔蠋煹闹邪嗾Z言活動《小兔子開鋪子》以及老師的中班語言活動《魔盒》兩個活動都能夠從幼兒出發,充分考慮幼兒的生活經驗與知識架構。研討過程中,兩位新教師進行說課,剖析活動的優缺點后,座老師們各抒己見從活動選材內容到幼兒積極性再到教學方法、環節、提問、教學具的運用等方面提出了有理有據翔實的建議。隨后業務主任老師總結了兩個活動的共性問題,為新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新的起點,相信年輕的老師們定能夠開出絢爛的業績。
1.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一位是見習期教師另一位是執教一年教師本次活動的宗旨是
2.跟蹤督查。提高教學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備課是關鍵,為了進一步了解教師對教案的執行力,四月初對大(2班個別教師進行了隨機督查,主要看教師通過集體備課之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達成度,師幼互動、教師的提問、幼兒的主體性等,觀后發現了很多問題:一教師課前準備不充分,對教材的掌握和理解不夠;二是活動層次不清晰,未突出重點;三是教學觀念陳腐,阻礙了幼兒的發展。針對問題檢查了教案,目標的制定、教具的準備和過程的設計思路非常清晰,結果發現教師不熟悉教案。而后與執教老師進行了溝通與交流,并對教案稍作了調整,大(1班再次執教,結果效果截然不同,幼兒的主體性得到發揮,樂于動腦、提問、思維活躍??梢娨岣哒n堂教學質量,集體備課是一種有效的途徑,關鍵性問題看教師如何有效地掌握教材和組織實施,一課二上不只能提高教師的執教和反思能力,同時也能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3.開展網絡研討活動。提高理論素養。角色游戲組學習“如何實現角色游戲和主題活動的結合”科學組學習“圍繞在科學教學中遇到困惑”藝術學科組收集小中大年齡段幼兒音樂欣賞的樂曲,同時下發理論資料“如何開展幼兒園音樂欣賞組織活動?要求教師在自學的基礎上并在博客上回復交流。通過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讓教師有所得。
4.加強“六認真”檢查力度。要求教師嚴格遵守《教師六認真工作》考核制度,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習慣,提高保教質量。
5.組內討論和設計早操競賽的相關表格。
6.做好對骨干教師培訓工作。組織教師參與太倉市角色游戲觀摩研討活動。
7.組織教師參與教學基本功競賽。選拔老師參與太倉市教學基本功競賽。
三、教育科研
出臺“十二五”課題方案初稿。
四、環境創設
1.出好第二期衛生保健之窗《幼兒的心理健康》和《教師的心理健康》
2.出版“春季污染病防控知識”宣傳櫥窗。
五、平安保健
1.做好肥胖兒、體弱兒身高體重的丈量工作。
2.做好保育員業務培訓。4月7日我園保健教師組織園內的五位保育員開展第二次業務培訓活動。培訓的主要內容圍繞:幼兒園的衛生與消毒工作”各位保育員們能積極參本次培訓活動。保健老師讓她交流自己平時在衛生消毒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針對她做法保健老師進行了操作技能的輔導,并對以后的衛生消毒工作提出了進一步要求。
3.全園開展防火緊急疏散演練。4月14日下午在按計劃開展一次防火災演練活動。對演練活動中各班的執行情況保健教師及時貼出“演練情況反饋”以促使各班教師和幼兒在以后的演練活動中動作和要求更規范和迅速。整個演練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分鐘時間。真正維護我珍貴的生命!
4.加強晨檢和各項衛生消毒工作。各種污染病和多發病的高發季節,為此,園特別加強了晨檢工作,增勢班級復查環節,保教人員對幼兒加強健康教育,通過家校通短信的方式要求家長做好接送途中孩子的防寒保暖工作,提醒家長不要過早給孩子穿春裝,一定要根據天氣情況給孩子穿合適的衣物。同時經常督促保育員一定要做好教室的開窗通風工作、班級各物品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
六、家長工作
1.為了充分發揮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的整體效應。請各班家委會委員主要圍繞四個方面在班級家長中展開調查:一教育教學;二家園聯系;三家教宣傳櫥窗;四幼兒膳食方面等。從家集的意見中可以看出,家長們能實事求是地反映一些情況,對我園在管理方面的優劣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也提出了一些金點子。為召開家委會提供了一些參考依據。
2.召開園級家委會會議。年4月15日星期五下午。舉行了幼兒園新學期首次家委會代表會議。會上,園長與業務園長老師分別介紹了幼兒園的工作情況及家庭教育在幼兒教育方面的作用。委員們解了幼兒園的工作計劃,感受幼兒園工作的復雜和細致的同時,也明白了幼兒園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的原因。說到家長參與家委會的體會時,成員們踴躍發言、氣氛熱烈,大家對幼兒園的工作給予了充沛的肯定,并談到家委會工作的重要性。家長們熱情對幼兒園是一種鼓舞,也促使老師們更好的開展工作。會后,與會人員一同前往新園建筑工地觀賞。委員們看著正在新建的一間間寬敞的活動室、聽著園長對新園硬件設施建設的介紹,感到非常的滿意,并對創建新園環境產生了美好的愿望。家委會的召開,調動了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積極性,增強了家園之間的聯系,相信在家園的密切配合下,工作將會開展得更加順利,更有成效。
3.圍繞主題“祖輩配合小輩教育孫輩是難題”各班舉辦一次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如今對幼兒的照顧不少來自于祖輩。各班在4月29日對祖輩家長舉行了關于《祖輩如何配合小輩教育孫輩》專題講座。首先從隔代教育的優勢和隔代教育的缺乏以及引發的問題 入手進行了深入地分析,之后針對隔代教育中普遍存在問題,對祖輩家長提出了配合小輩教育孫輩的幾個比較有效的方法:和孩子的父母應相互溝通,統一認識,擇善施教;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盡量用現代科學知識撫養教育孩子;與孩子父母協商建立必要可行的規則,同時也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獨立性;要合理對待孩子的需要;要引導孩子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要愛得適度等。此次祖輩家長專題講座,不只讓祖輩們與老師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同時也讓祖輩家長們感受到愛是一種情感,一種需要,更是一種教育;但一定要理智施愛,愛得有節,愛得有利,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存在問題:
1.教師分析教案的能力欠缺和對教案有效落實欠佳。
2.周課程計劃安排不夠合理均衡。
3.幼兒慣例意識較差。
下階段努力方向:
1.組內開展一課二上活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大班美術剪紙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豐富幼兒點、線、面的知識。
2、學習用勾線筆勾勒出花卉的基本結構,并用線描畫的手法進行裝飾,注意畫面的布局。
3、能堅持細心地進行線描畫裝飾活動,感受線描畫的美。
活動準備:
1、范例
2、勾線筆、白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直接出示范例,引出課題師:我們小朋友已經接觸過線描畫,那你們來看看這朵花分別是有哪些點、線、面組成的?教師出示范畫,幼兒觀察講述教師小結并出示相關的點、線、面
二、進一步豐富幼兒的點、線、面等知識,引導幼兒學習多種線描畫的表現方式。過渡:這朵花運用了這些圖案,那么還有許多的圖案可以進行裝飾,你還知道哪些呢?
1、幼兒講述一些知道的點、線、面
2、教師歸納總結,我們再來看這幅畫,老師在裝飾的時候又運用了一些新的圖案,你認識嗎?
出示范畫二,展示:
點:三角形點、十字點
線:彈簧線、凹凸線、三角螺旋線、方螺旋線
面:圓形組成的面、半圓形組成的面、三角形組成的面、波浪線組成的面。
三、引導幼兒學習用線描畫的手法裝飾花卉。師:怎樣用這些點、線、面來裝飾出漂亮的花卉呢?
示范基本步驟:
1、先畫好一個圓形的大花芯,再畫上花瓣,接著畫花莖以及葉子。
2、花瓣、花芯和葉子這些大的形狀可以先用直線或弧線進行分割。(花瓣教師分割,葉子留給幼兒上來分割)
3、在分割的塊面中,用點、線、面,以及簡單的圖案進行裝飾。
三、幼兒作畫,師巡回指導
過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形狀的花,老師還畫了很多(教師出示多中花瓣、和葉子的花)并進行了點、線、面的裝飾。
你們想畫嗎?請你畫的時候先要想好,畫幾朵,一朵的話要得特別大一點,畫兩朵的時候可以一朵高一朵低,或者是一朵大、一朵小,如果是三朵那你要注意層次上的區別,有高有低,有大有小。
每個花瓣和葉子都要大一點才能里面進行裝飾。
關鍵詞 有效教學 學習能力 活動設計
教學是否有效的標準是幼兒學會了多少,而不是老師講了多少。在很多人看來,幼兒園孩子不需要學什么具體的知識,只要吃吃玩玩就可以了。但在我看來,首先幼兒園是幼兒學習的啟蒙階段,要把握這一時機,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為以后的教學做好鋪墊。其次,現在的形勢發展(包括家長對幼兒的學習要求和對教師的滿意度、現代社會的需求等)也越讓我們覺得要從小班就開始實現有效教學。
案例一:在開展“一串紅”這個活動中,我事先讓家長帶幼兒觀察認識“一串紅”。活動當天,我又帶了幾盆“一串紅”放在班級里,幼兒的活動興趣明顯提高了很多。對于我提出的問題:“你們還記不記得‘一串紅’是什么樣的?”許多幼兒都把手舉得高高的,連平時不愛舉手發言的小博都迫不及待地想表達,活動成效明顯。
案例二:在小班體育活動“小烏龜運糧”中,我的第一次組織不是很成功,主要是由于準備材料的限制,如墊子太少,影響了幼兒爬行活動的開展。沙包不夠重,導致幼兒在運糧過程中沙包掉了。經過第一次活動,我對教案進行了修改,不使用墊子,直接在地面上爬行。將沙包改良,加重分量,修改一些環節。第二次組織活動時,幼兒都能在游戲的過程中掌握負物爬行的本領,他們學得開心,教師教得投入,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案例三:一次吃點心的時候,我聽見一組小朋友一直在討論水果。航航說:“我吃過蘋果的,我家也有的。”新新說:“我也吃過的,我們家是紅顏色的?!泵髅髡f:“我見過的蘋果是黃顏色的?!焙胶秸f:“那我還吃過綠顏色的蘋果呢,你有沒有吃過啊?”新新說:“沒有黃顏色、綠顏色的蘋果,只有紅蘋果。”他們討論的很激烈。第二天,我正好開展有關水果的活動,特意問那幾個小朋友:“你見過的蘋果是什么樣的?”接著,我將3種顏色的蘋果出示給幼兒看,他們明白了原來真的有黃色和綠色的蘋果。在小朋友們參一與.I生都很積極時,我看見友友坐著一聲不響,嘴巴翹起來了。我去問他:“你怎么啦?怎么不開心啊?!彼麤]有說話。旁邊一個小朋友說:“他也想發言,老師沒有叫他的名字?!蔽一腥淮笪?,于是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友友舉手我就會叫他回答。
上述三則案例說明,要實現有效教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小班的孩子來說,讓他們從開始不愿來幼兒園到喜歡上幼兒園,教師必有一定的方法實現這一轉折。同樣,無論對于什么年齡階段的孩子,要實現有效教學,必須要看教師如何把握對策。
一、實現有效教學必須做好活動前的準備
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會被新奇的事物吸引。通過案例一發現,我班幼兒對于新鮮的事物比較好奇,容易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來觀察和了解,對于自己已了解的事物會積極踴躍地來表達和表現自己,體現了較高的求知欲和表現欲。因此,要實現有效教學就要做好各項活動前的準備。
1.教案的準備。教案是否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直接影響活動的開展。因此在活動前應認真解讀教案,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進行適當調整。由于小班幼兒活潑好動,在活動中要注意動靜結合,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在完善教案后,需要教師認真備課,充分把握好活動的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
2.物質和經驗的準備。材料是否充足也直接影響著活動能否順利進行,關系著活動效益。一件新穎的教具能夠直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能夠滿足小班幼兒的操作欲望,并能實現在“玩中學”。知識經驗的準備為活動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激發了幼兒表現自我的欲望。
二、實現有效教學必須做好活動過程中的掌控
小班幼兒的想法天馬行空,富有想象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具有明銳的觀察力,做好活動過程中的掌控。正如案例三,幼兒的談話內容也能作為活動的契機,這需要教師密切關注幼兒的活動情況,及時把握機會將其作為教學活動的內容。在活動中,教師既要關注全體,又要照顧個體,對幼兒的回答及時回應并根據情況進行拓展,滿足幼兒的學習欲望。
1.學會抓住契機提問。我們常常會聽到幼兒一些有趣的談話內容,有時會一笑而過。但有心的教師會抓住時機把它作為教學的一部分。相對而言,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得幼兒的積極性提高了,注意力集中了,會成為一次理想而有效的教學活動。
2.將個體融入集體,適當鼓勵和表揚。在活動中我常常發現舉手的總是那么幾個小朋友,有的幼兒由于膽怯等原因不愿表現自己而容易被我們忽視。因此,教師實現有效教學既要關注集體又要注意個體,鼓勵膽小、害羞的幼兒突破心理限制,主動展現自我。
3.將趣味融入教學中,學會動靜結合。玩是小班幼兒最開心的事。實現小班幼兒的有效教學就要學會將趣味融入其中。有趣味的活動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才能使幼兒真正投入到活動中。動靜結合的安排既能抓住幼兒的特點,又能使活動有聲有色。
三、實現有效教學必須做好活動后的反思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C-0064-02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是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以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學前衛生學等專業理論課程以及聲樂、舞蹈、美術等藝術課程為基礎,為幼兒園教育見實習、畢業設計等教育實踐奠定基礎,對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該課程教學過程中尚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學生藝術教育活動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此,本文試針對問題提出對策,以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培養學生藝術教育活動的實踐能力。
一、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割裂零碎。在教學內容上,由于各類型的活動缺少整合和領域滲透,因而學生在設計和組織活動時出現內容零碎和割裂的問題,缺少對幼兒經驗的整合。同時,教學的實施僅僅關注引導學生設計和實施歌唱、韻律、打擊樂、音樂欣賞、繪畫、手工、美術欣賞等集體教學活動,忽視了對學前兒童游戲和一日生活中其他環節的藝術指導,導致學生只會在集體的藝術教學活動中把握幼兒藝術發展,極少關注在游戲和一日生活中其他環節去引導幼兒藝術發展。
(二)教學方法陳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多以理論講授為主,缺少實踐環節,教學的重難點僅僅落在知識層面而非行為能力層面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主動性不足,缺乏對理論的深入理解與運用,在實踐中難以設計和組織高質量的藝術活動。
(三)課程實踐途徑單一。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實踐環節少,且少有的課程實踐主要安排在課內完成,形式單一。課程實踐途徑單一導致學生可以用于實踐的時間和機會較少,課堂上所學習的理論不能很好地在實踐中運用,不利于實踐能力的提高。
(四)教學評價不科學。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考核一般采用期末考查的方式進行,課程的最終成績以期末考查成績為主,平時成績占比非常低。在評價內容上,主要考查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很難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及實際教學水平。在評價主體上,以教師評價為主,學生對教師評價指標的內容、具體操作步驟和結果較少有發言權,往往處于被動狀態。這種重結果輕過程的考核方式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熱情,出現松散懶惰的現象。
二、對策研究
(一)優化教學內容。為了避免課程內容割裂零碎問題,首先開展幼兒園教師崗位需求調查,分析幼兒教師的工作過程。同時,邀請幼兒園教師參與研討,并結合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反饋,摒棄傳統的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章節”式的學科內容體系,以真實職業活動為課程內容主線,最終將課程內容整合為設計實施歌唱活動、設計實施韻律活動、設計實施打擊樂活動、設計實施音樂欣賞活動、設計實施繪畫活動、設計實施手工活動、設計實施美術欣賞活動、設計實施藝術綜合活動等8個學習模塊(包含14項學習任務)?!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在教學內容上,可增加設計實施藝術綜合活動,結合當前幼兒園現行使用的教材,引導學生了解幼兒園課程統整的特點,重點理解藝術與其他領域統整的綜合活動特點及統整原理,并且能夠根據藝術綜合活動的原理設計實施藝術綜合活動。此外,在各學習模塊中滲透區域游戲。如音樂區、美術區的設計與指導以及生活中如何引導幼兒感受與欣賞美,表現與創造美。在教育活動設計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安排學習任務,堅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原則,使學生設計和實施藝術活動的能力在一個個學習任務的完成中不斷提高。如設計實施歌唱活動,第一次任務是教師指定優秀的歌唱活動教案,學生進行模擬教學,第二次任務提高難度,指定年齡班、題材,設計教案并模擬組織教學活動,第三次任務可再次提高難度,學生自選年齡班和題材,根據幼兒的年齡和素材特點設計教案并實施活動。
(二)創新教學方法。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1.以“任務驅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課程實施中,構建 “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模式,每項任務由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與評估等五個階段組成。在下一個任務的資訊階段,會對上一個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反饋,并提出更高的任務要求。以設計實施歌唱教學活動為例:(1)資訊階段,教師布置任務,借助具體的案例引導學生分析研討,歸納總結相關原理,教師適時進行講解。(2)決策階段,學生小組合作進行集體討論,分析教師布置的任務。(3)計劃階段,組內成員進行分工,明?_自己在本次任務中的角色,經過多次研討制定出活動方案。(4)實施階段,學生根據自己的活動設計、制作教具,進行組內試教,組內成員都參與試教,每次試教結束后其他成員提出建議。(5)檢查與評估階段,教師隨機抽取一人進行模擬教學,活動結束后進行自評,接著進行小組互評,其他小組對該活動進行評價,指出活動實施過程中的亮點和不足之處,最后教師進行進一步梳理總結、幫助學生提升經驗,為下一任務的學習奠定基礎。
2.以“案例教學”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為了讓學生融入真實的教育情景,提高學生設計和組織幼兒園藝術活動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精選幼兒園藝術活動教案、教學活動錄像作為教學素材,通過案例分析,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幼兒園藝術活動設計的要求和教學實施的要點。同時,引導學生遷移所學的知識與理論,有針對性地分析和解決活動設計、教學實施的亮點及存在問題,避免以往教學中學與用相脫節的弊端,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以“情景模擬”培養學生的“教師角色”意識。情景模擬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創設相應的情景,并讓學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擬情景過程,讓學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教學方法。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以教師的“身份”進行演示、模擬組織片段教學或在實訓室中模擬組織完整的藝術教育活動。通過情景模擬,培養學生“教師角色”意識,鍛煉教態、語言、提問、教育機智、活動組織以及與幼兒溝通等能力,幫助學生“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
(三)拓寬課程實踐途徑。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1.校內實訓――模擬教學。校內的仿真實訓室模擬幼兒園真實的教學環境,配備幼兒桌椅、移動黑板、鋼琴等設施設備。在學習課程之初安排學生開展校內實訓: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組為單位完成藝術活動方案設計、制作教具、組內試教,最后每組選取一人扮演幼兒教師模擬組織活動。為了避免“表演式”的試教,由非本組成員扮演幼兒。在模擬的幼兒園教學情景中進行實踐,有助于提升其藝術教育活動的組織能力。
2.校外實訓――實景演練。充分利用學生到幼兒園教育見實習的機會開展實訓,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在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指導下,及時發現并糾正不足,迅速提高藝術活動設計和實施能力。教師在學生見實習前布置實踐任務,如以見實習小組為單位,推選1人擔任主教,其他作為助教,共同組織實施活動。第一,活動實施前,小組成員共同分析本班幼兒能力及經驗,研究教學內容的特點,結合課堂所學,商議教學目標,細化教學過程,寫出詳細教案。第二,請指導老師(幼兒園或本校均可)審閱教案、提出建議,組長提前約請幼兒園指導老師到場觀看活動實施并給予指導。第三,活動實施時,全組同學全程參與,分工協作,注意觀察和記錄活動實施的情況,用攝錄設備記錄整個活動過程,便于實習結束后在課堂上進行活動研討與交流。第四,活動實施后,組長提前約請幼兒園指導老師與全組同學共同評議活動,記錄整理小組同學對活動的反思和指導老師對活動的評議。第五,將教案、反思、評議于見實習結束交給任課老師批閱,教師選取典型的活動案例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觀摩研討,并做進一步的指導。
3.以賽促改――舉辦教學技能大賽。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可選拔學生參加全區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學校和系部每年會組織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技能大賽,比賽內容包括教學設計、說課和模擬上課三個部分。比賽分班級選拔賽、系級初賽和決賽、校級決賽幾個階段進行,系級決賽和校級決賽邀請廣西優質園園長作為點評嘉賓,對學生的參賽表現進行全面點評。學生通過參賽,能直觀了解自身優點與不足,通過觀摩他人比賽能找到差距,進一步激發課程學習興趣,提高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