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2 13:22: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機械自動化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理論概述
最開始人們接觸機械自動化的時候,都是先想著用機器代替人手,用機械完成一些重復操作的勞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自動化的技術水平較以往有了極大的提升,不再局限于單一的重復機械動作上,而是進行相關程序的設定,逐漸擁有了自主思考的內核,我們也將其稱之為機械的大腦,能夠精準地完成規定的任務,還能夠在系統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地進行自我診斷,現階段的機械設計更加智能化。機械設計制造領域的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伊始,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由于電子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壯大,人們也開始將電子計算機技術融入到機械控制中,通過各領域專家的研究和嘗試,最終成功地將電子計算機及其控制技術成功地結合在一起,又經過長時間的磨合與創造,最終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所使用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也和大多數事物一樣,經歷了由無到有、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F如今,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2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應用現狀分析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我們所有科研工作者都熟知的道理,而我國的科學技術也以極其迅速的速度發展著,在科學技術領域也取得了非??扇说某煽?。但是從全球的角度來看,與發達國家的科技手段相比較,我國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還是相對比較落后的,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發展科學技術的時間較短,起步也比較晚,還有很多地方都是學習其他先進國家的技術。而在很多工業發展領先的國家,都已經將納米技術、激光技術等先進技術融入到了機械的設計和制造中,而我國在高新技術融入這一點上,還與國外發達國家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由于我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水平的限制,使得我國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的應用范圍也受到了這一限制的影響。目前,我國大部分的機械制造廠雖然已經將機械自動化的理念引入到了產品的生產當中,但是真正將自動化融入到整個機械制造工程的生產過程中的,基本上沒有。很多制造工廠由于技術水平、資金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是非常粗糙的,達不到預定標準,而且還花費了大量的生產成本,這樣的工廠在經濟市場環境下逐漸會失去競爭能力,久而久之,一部分制造工廠就會因技術限制而破產,從這一點我們能夠非常明顯地發現,對工廠來說,機械自動化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而縱觀我國的機械制造產業,為什么我國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水平比較落后,究其原因,除了科學技術的不足以外,高新技術人才的缺乏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影響因子。目前在工廠中,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都是老一輩的技術工作者,這一部分工作人員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技術培訓,而新入職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這些學生雖然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但是卻沒有實踐方面的經驗,這樣就使得整個機械設計制造產業的自動化技術水平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情況。
3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應用研究
為了能夠盡快與國際社會機械設計接軌,我們要積極向國外先進機械化自動化技術學習。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進駐中國,使得我國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大多數國有企業逐漸失去了先天的主導地位,由于沒有很好的經營,再加上保守、不創新,最終被淹沒在了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為了能夠挽救我國機械制造企業,大部分本土企業開始與國外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本土企業在吸收國外先進生產技術的同時,逐漸提高了自身的產品質量,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外國企業也利用我國的市場建立了龐大的經濟體系,二者實現了雙贏。隨著越來越多中外合資企業的出現,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也逐漸融入到了我國各個行業中,怎樣更好地提升機械制造自動化水平,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提到了日程當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也極大地提高了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水平,我們利用計算機軟件技術,及時發現了機械設計中存在的漏洞,并在第一時間進行了維護,通過對網絡技術的研究,也實現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遠程溝通。雖然我國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發展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但是在工業迅速發展的同時,環境問題逐漸顯現在人們面前,工業污水、工業廢料都排放到了大自然中,導致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出現了極大的惡性變化,也讓我們在發展工業的同時,深刻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實現了全球化之后,怎樣降低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也就成為了機械設計制造領域要面對的難題,我們如何利用綠色能源進行工業生產,合理轉化工業生產的廢料,減少有害環境的原材料,實現機械設計制造的綠色發展,這也是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未來的發展方向。
4我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我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已經日趨完善,各個行業也都體會到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所帶來的各項優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一門集多種技術于一體的學科,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研發與引進,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也將會是一片大好。在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的發展中,大部分的機械設計制造都將設計、制造、生產和管理進行獨立運行,而這些獨立運行的部分又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集成是相對應的,這樣也滿足了我國工業生產的實際需求。我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還會向著節能化的方向發展,當我國的工業生產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我們考慮的重點不再是運轉效率和產出的關系,而是讓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和諧共存。機械制造材料需要承載節能原料來進行生產,我們要最大限度地運用原材料,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多使用可再生能源,這樣也能減輕對環境的危害。
5結語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提升生產效率,有效降低生產成本,讓機械設計制造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不斷改進我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水平落后的現狀,對我國工業領域的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陳積銘 單位:哈爾濱市總工會職工技術協作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朱龍根.建設好專業課,把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辦成特色鮮明的新型專業[C]//第五屆全國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教學研討會議論文集(卷1教學論文),1995.
[2]全國高等工業學校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七次工作會議紀要[C]//第五屆全國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教學研討會議論文集(卷2教學史志),1995.
[3]張奉祿,魯墨武.加強課程間的聯系和管理搞好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的改革[C]//第五屆全國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教學研討會議論文集(卷1教學論文),1995.
[4]陶金玉.精心組織課程設計,加強培養設計能力[C]//第五屆全國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教學研討會議論文集(卷1教學論文),1995.
[5]全國高等工業學校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第六次工作會議———實驗教學工作會議紀要[C]//第五屆全國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教學研討會議論文集(卷2教學史志),1995.
[6]全國高等工業學校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紀要[C]//第五屆全國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教學研討會議論文集(卷2教學史志),1995.
關鍵詞:自動化生產線;教學方法;電機與電氣控制;PLC;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2-0027-02
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設置的培養目標是:面向工業企業生產現場,電氣控制系統制造公司、機電設備制造公司、機電設備、電氣設備、工控設備制造公司或公司、科技開發公司,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全面發展,適應本專業相對應職業崗位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主要崗位群定位是自動化設備安裝員、自動化設備調試員、中高級維修電工等,本專業有五個主干學科:電氣工程、電子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都是為了崗位需要設置的專業知識。其中《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作為一門核心專業課在第四學期進行了貫穿和綜合。
1自動化生產線的課程設置
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能力有:識圖繪圖能力、機電安裝調試維修能力、電控系統調試檢修能力、自動線調試維護能力、機電設備管理能力及機電產品營銷能力等?!蹲詣踊a線安裝與調試》前序課程有PLC技術、傳感器技術、電機與控制,后序課程有機床維修等。在我們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中知識目標涉及到:機械手工作原理、握機械手控制原理、機械手氣動原理、熟悉安全操作規程;能力目標有:對已安裝的機械手機械部件進行測量;對機械手的氣路進行基本調試;根據故障現象判斷故障部位;檢查分析、找到故障點并分析解決故障;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素質目標有嚴謹的職業態度、規范的操作習慣、創新精神、團結協作精神、自主學習精神及溝通能力。
此核心課程以項目驅動教學開展課程教學,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以具體自動化生產線為載體,融合認知、安裝、調試和檢測等內容,實現教、學、做、評一體化教學,突出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以學生為主體,采取多樣化教學方法。以自動化設備改造為工作過程,涉及電路圖分析、電氣圖設計、程序設計、設備組裝、設備運行調試、設備檢測、設備維護等行動領域,設置六個學習情境:零配件拆裝、傳感器檢測、氣路檢測、異步電機檢測、步進電機檢測、整體檢測調試,分成20個任務。
項目一:供料站的安裝,有機械拆裝、氣路拆裝、電器拆裝三個任務;項目二:加工站的安裝,設計任務有加工站組裝、光電傳感器檢測、限位傳感器檢測三個任務;項目三:裝配站的安裝,設計任務有裝配站組裝、電磁閥檢測、氣缸檢測三個任務;項目四 :分揀站的安裝,設計任務有分揀站組裝、傳送帶的檢測、異步電機的檢測、變頻器的檢測四個任務;項目五:輸送站的安裝,設計任務有輸送站組裝、光纖傳感器檢測、機械手檢測、步進電機的檢測、溜板檢測四個任務;項目六:整體運行調試,有PLC控制網絡構建、程序編寫、綜合調試三個任務。
2自動化生產線的教學方法與評價設計
2.1教學方法。
(1)講授法:講解項目任務,傳授項目任務相關的知識點,針對學生實施過程中出現的不足進行知識點的說明。
(2)現場教學法:在符合生產要求的工作環境中進行操作技能和維修應用能力實踐,提高職業氛圍,在工作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和崗位適應能力。
(3)任務驅動法:將教學過程融入項目任務中,讓學生自主討論分析實施,學生在工作過程中得到知識。
(4)小組討論法:學生每六~八人為一個小組,小組討論分析,討論解決,分工協作完成項目任務。
六步教學實施:明確任務、討論分析、制定方案、檢測故障、檢驗效果、總結分析。老師交代目標,注意觀察和記錄小組對現象分析情況,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對跟主題分析偏離太遠的小組予以引導,讓學生自行摸索,在后期對學生可能會引起事故或損壞設備和工具的異常操作給予糾正,最后老師組織小組進行故障排除工作匯報,互評,并對每組進行考核評價,再引導學生自行總結。
2.2評價設計。
課程采用過程考核與期終考核相結合、企業考核與校內項目考核相結合、教師考核與學生考核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利于理論聯系實際,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創新和思考,更督促他們到實際中去發現和改進,去尋找合適自己的項目和課題。
課程考核為:校內項目,企業,綜合實訓三大類。當堂課的考核有:教師考核、小組互評、小組自評;教師考核內容為五項:任務分析情況,實施方案制定,任務完成質量、分工協作精神、故障檢測手段、安全操作規范、小組總結。
和很多專業課一樣,多種教學方法和全面的評價方案,有效保證了教學效果。
3相關課教學
3.1電機與電氣控制的教學。
本課程以發電機為主題,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工廠實用型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調試與維護情景教學為主線貫穿全課程,用實物進行直觀性教學,使學生感性認識強,理性認識夠。
典型的教學任務有三相異步電動機全壓啟動、三相異步電動機長動控制、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三相異步電動機延時啟動控制(或三相異步電動機Y-降壓啟動)、機械手控制等。
課程特色是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網絡資源、閑瑕時間作為期三個月的“繼電控制課程設計”。任務書要求能夠根據功能要求選擇個元器件的類型及其型號;了解個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把各元器件連接起來實現本課程設計的要求。設計內容和要求:兩臺電動機都存在重載啟動的可能,任何一級傳送帶停止工作時,其他傳送帶都必須停止工作,控制線路有必要的保護環節,有故障報警裝置。課程設計書要有課題介紹、題目、摘要、總體方案設計、設計目的、控制要求、設計要求、 硬件選型、主電路原理圖的設計、 控制電路原理圖的設計、重載保護電路設計、欠壓保護電路設計、總結。
3.2PLC教學。
PLC是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簡稱,早期是一種開關邏輯控制裝置,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其控制核心采用微處理器,功能有了極大擴展,除了最廣泛的取代傳統的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的開關量邏輯控制外,還有過程控制,數據處理,通信聯網與顯示打印,PLC接口采用光電隔離,實現了PLC的內部電路與外部電路的電氣隔離,減小了電磁干擾。
PLC有5種編程語言:
(1)順序功能圖(SFC)。
順序功能圖常用來編制順序控制類程序,包含步、動作、轉換三個要素。順序功能編程法是將一個復雜的控制過程分解為小的工作狀態,這些狀態按順序連接組合成整體的控制程序。
(2)梯形圖(LD)。
梯形圖沿襲了繼電器控制電路的形式,是在常用的繼電器、接觸器邏輯控制基礎上簡化了符號演變而來的,形象、直觀、實用,電氣技術人員容易接受,要求用帶CRT屏幕顯示的圖形編程器才能輸入圖形符號,是目前用得最多的一種PLC編程語言。
(3)功能塊圖(FBD)。
功能圖編程語言是用邏輯功能符號組成的功能塊來表達命令的圖形語言,與數字電路中的邏輯圖一樣,極易表現條件與結果之間的邏輯功能。
(4)指令表(IL)。
采用經濟便攜的編程器將程序輸入到可編程控制器就用指令表,使用的指令語句類似微機中的匯編語言。指令表程序較難閱讀,其中的邏輯關系很難一眼看出,所以在設計時一般使用梯形圖語言。如果使用手持式編程器,必須將梯形圖轉換成指令表后再寫入PLC,在用戶程序存儲器中,指令按步序號順序排列。
(5)結構文本(ST)是文字語言。
編程語言的學習是PLC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中間加以不同的應用實例:順序控制電路、常閉觸點輸入信號的處理,使用多個定時器接力定時的時序控制電路、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電路、鉆床刀架運動控制系統的設計,LED數碼管顯示設計,還經常根據繼電器電路圖設計梯形圖。
增加的學習情境還常有如下任務:洗手間的沖水清洗控制、進庫物品的統計、競賽搶答器裝置設計、彩燈或噴泉PLC控制;尋找數組最大值并求和運算、電熱水爐溫度控制等。
3.3單片機。
單片微型計算機就是將CPU、RAM、ROM、定時/計數器和多種接口都集成到一塊集成電路芯片上的微型計算機。用于示波器、報警系統、移動電話、彩電等日常方面,在智能儀器儀表、工業控制、家用電器、計算機網絡和通信領域、醫用設備領域、工商,金融,科研、教育,國防航空航天等領域也都有廣泛應用。
數據大都在單片機內部傳送,運行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高,微型單片化集成了如看門狗、AD/DA等更多的其它資源。教學內容以80C51為核心講授單片機的的引腳、存儲器組織結構、典型語句,以實例應用為線索:單燈受控閃爍、P1口外接8只LED發光二極管模擬彩燈、單片機做加、減、乘、除運算等項目。各子任務都作硬件電路及工作原理分析、主程序流程圖設計、源程序的編輯、編譯、下載、單片機的I/O接口分配及連接。
教學采用ISP-4單片機實驗開發板,可以完成大量的單片機學習、開發實驗,對學習單片機有極大的幫助。該板采用在線可編程的AT89S51單片機,有程序下載功能,可將編輯、編譯、調試好的單片機代碼下載到AT89S51單片機中。
3.4變頻器技術及應用。
變頻技術讓學生熟練掌握各種電力電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參數、驅動電路與保護技術;掌握交-直-交變頻器、交-交變頻器、諧振型變頻的工作原理和應用范圍;掌握脈寬調制控制、矢量控制和直接轉矩控制等先進技術;了解變頻器與感應電動機組成變頻調速系統、變頻器與雙饋電機組成調速系統、變頻器與同步電動機組成變頻調速系統,掌握電力電子電機系統的組成、工作原理、控制方法、運行特性等,是強電應用和現代技術推廣的有力體現。
3.5傳感器與自動檢測技術。
傳感器技術代替人的感觀,在各種環境下應用,檢測技術是一套有效的反應體系,包括信息的獲得、測量方法、信號的變換、處理和顯示、誤差的分析以及干擾的抑制、可靠性問題等。因此掌握常用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結構、性能,并能正確選用,了解傳感器的基本概念和自動檢測系統的組成,對常用檢測系統有相應的分析與維護能力。對工業生產過程中主要工藝參數的測量能提出合理的檢測方案,能正確選用傳感器及測量轉換電路組成實用檢測系統的初步能力。
教學過程進行小論文制作,讓學生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使學生從文字處理水平提高到辦公處理水平。對分節、目錄、文獻標識作嚴格要求。題目如數字顯示電子稱、基于霍爾傳感器的轉速表、單片機電子秤研究、光纖測溫儀、煙霧報警器、小車尋跡設計、電熨斗自動恒溫系統、電渦流探傷、電感測厚儀等。
4畢業論文指導分析
畢業論文專業聯系實際,通常小型自動化系統以單片機為主,大型自動化生產線以PLC為主,系統運行動力離不開電機,觀察離不開傳感器,調速可用變頻器,綜合所學,學生的論文涉及廣泛,有效教學可對應從如下方面側重指導。
4.1立意選題。
根據實際和研究方向做好側重和體現,如“觸摸屏控制的堿液配置系統”和“兩種液體混合裝置的PLC控制系統”的系統性和方向性,“車庫自動門的PLC自動控制”和“測速雷達信號處理系統”的檢測指標要求等。
4.2材料整合。
在任務要求明確的基礎上,首先確定相關技術指標,對應查找并列出論文結構,一份畢業論文至少含有三到五門課的內容,對應于研究方向進行相應編排和取舍。
4.3技術處理。
所搜集圖片的背景往往有水印,要去掉,圖片按要求進行不同方向的剪切。圖表里的文字應是五號或小五,注意表格標題要單獨標出等等格式要求。流程圖、梯形圖的設計與表現。
多種教學方法和理論聯系實際教出具有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學生,系統的學習與應用創造練就出具有競爭力的學生,專業課的有效教學和畢業論文的順利設計將顯示本專業沉甸甸的含金量。
參考文獻
[1]呂景全.《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年7月
[2]馬玉春.《電機與電氣控制》,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3]李建新.《可編程控制器原理及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年9月
關鍵詞 :工程實踐能力;專業課;教學模式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分析
目前國內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大學教育模式基本上是“2+1+1”模式,即兩年的通識課和基礎課,一年的專業基礎課和一年的專業課,中間有部分實習內容,如生產實習、金工實習、機械制圖測繪實訓及課程設計等。從實踐來看該模式的主要問題有三方面:一是從學習內容看知識點是各自獨立的,沒有系統化,二是專業課內容基本以理論為主,缺乏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相脫離,三是學生缺乏嚴格的專業訓練。比如作為機械專業的學生,機械制圖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雖然學生也學習了機械制圖的相關知識,但學生在獨立完成一個完整圖樣時仍然感到無從下手,從畢業設計學生所交的圖紙來看,經常出現一些不應有的錯誤,如視圖表達、尺寸標注、形位公差標注、零件明細欄表達、技術要求的編寫等不規范。
國外機械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模式主要有三種:1)德國模式:強調專業課程實踐性,在大學完成工程師的訓練;2)前蘇聯模式:重視理論及實踐,強調人才培養的針對性;3)美國模式:重視在學校打好基礎,畢業后在工廠實訓,強調人才培養的適應性。
與普通本科教育相比,我院作為應用型本科教育應突出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應用能力具體體現在獲取信息的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三個方面。而對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而言,工程實踐能力是應用能力的集中體現。根據對以往畢業生的調查,工科學生如果缺乏工程能力的培養,導致實際工作中所設計的產品看起來似乎很“完美”,但在實際生產中要么由于精度不必要的過高導致生產成本無謂增加,要么工藝結構不合理根本無法生產出來,我們的教材內容都是按標準化的設計方法展開,但實際生產中碰到有很多非標的產品不知道如何設計等等。
二、本研究項目對促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從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就注重開始工科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生產實際中的案例分析及學生實驗動手能力的培養使他們養成善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防止陷于閉門造車的泥潭,而目前企業比較看重而學生欠缺的主要是這種能力。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我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他們在培養層次上既不同于一本院校的研究型人才,也不同于職業學院培養的單一的技能型人才。從就業方向來看,絕大部分應該是在公司和企業,我們主要培養的是未來的工程師,因此,學生培養的重點應該是強化工程實踐能力的訓練。
主要研究內容是針對“機械制造裝備設計”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教學方法兩方面進行分析研究,在教學內容上突出實用性原則,把重點放在機床典型零部件設計方面,如主軸、導軌的設計,機床夾具設計方面,如組合夾具、可調夾具的設計,金屬切削機床設計上。在教學過程及實驗設置中突出專業知識的應用。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3.1 通過專業課程實驗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在大四的專業課程“機械制造裝備設計”開設貼近生產實際的實驗,如組合夾具的拆裝實驗、數控車床的拆裝實驗,對于由于條件所限無法開設的實驗,如大連理工大學開設的工業機器人實驗則通過視頻方式進行演示。讓學生了解遇到各種零件怎樣來設計夾具,數控車床的結構與普通車床的區別等等。
3.2 在教材內容安排上把與企業生產實際結合緊密的內容作為重點,如機床典型零部件設計,機床夾具設計,金屬切削機床設計上,將這門專業課中的有關內容與上學期同學們在十堰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車間實習所見過的設備工裝結合起來,并盡可能把近幾年出現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介紹給學生。
3.3 把專業課的內容與畢業設計課題相結合,如布置有關機床夾具設計,發動機缸體的機加工工藝設計作為畢業論文題目并指導完成,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3.4 調查其它獨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專業課程設置及其模式,吸收比較成功的經驗進行完善。四、達到的目標
通過對“機械制造裝備設計”專業課的研究改革和畢業設計的訓練使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能力,走上工作崗位后能順利完成由大學生向工程技術人員的轉換。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大三和大四學生的主要課程是學習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提高其工程實踐能力是工科類學生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不管他們到企業后從事產品開發、生產管理還是工藝設計都離不開工程實踐能力。有針對性的在學生的畢業設計課題中安排貼近生產實際的論文題目,使他們帶著問題進行畢業實習并在企業的生產實際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縮短由學校到企業過渡期間的不適應期,使我校為湖北省乃至全國培養有較高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程靜.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詮釋與應對。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
[2]黃新華.大學生工程素質培養探析。 吉林教育科學,2001.
[3]蘇玉波. 工科大學生工程意識與工程素質的培養。西安交通大學學報,1999.
近幾年隨著公司設備升級改造對各專業“專家級人才”需求尤為迫切,2019年動控部將會把培養專家級人才作為當前至今后一段時期戰略目標有步驟分階段去開展此項工作。
2019年將以“確定培養對象 差異化培訓 多元化能力提升 考評跟蹤到位”的方式,制定出技能/技術專家級人才培養的中長期計劃。
1、2019年技術/技能專家培養方案:
(1)下達“任務書”,年度內至少完成論文或公司創新項目或合理化建議實施項目申報1項;
(2)年度內完成本專業培訓課件編制并對內完成授課至少2次。
(3)參與或跟蹤實業部年度預算重點項目或攻關項目、短板指標。
(4)借助鑄管4.0培訓有利時機參加相關專業培訓學習,拓寬知識面,更新專業知識儲備。
(5)處于3級技術/技能人才的要先實現3級變2級,2級變1級的逐步提升。使自己盡快成為專家后備。
2、2019年培養對象
序號
培養專業
培養對象
當前聘任級別
2019培養目標
遠期目標
1
機械
11
1級技能人才
4級技能專家
2級技術專家
2
儀表
22
1級技能人才
4級技能專家
1級技術專家
3
機械
33
1級技術人才
4級技術專家
2級技術專家
4
高壓電氣
44
1級技術人才
4級技術專家
1級技術專家
5
儀表
55
2級技能人才
1級技能人才
4級技能專家
6
自動化
66
2級技能人才
1級技能人才
4級技能專家
7
制氧
77
2級技能人才
1級技能人才
4級技能專家
8
高壓電氣
88
2級技術人才
1級技術人才
4級技術專家
9
自動化
99
2級技術人才
1級技術人才
3級技術專家
10
機械
10
3級技能人才
2級技能人才
4級技能專家
11
機械
11
3級技術人才
2級技能人才
4級技能專家
12
自動化
12
3級技術人才
2級技能人才
4級技能專家
13
自動化
13
3級技術人才
2級技術人才
4級技能專家
14
制氧
14
3級技術人才
2級技術人才
4級技能專家
3、保障措施
(1)嚴格按照培養要求,半年內要對目標進行回頭看,找差距,做提升。將培養目標完成情況上報實業部備案。
關鍵詞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培養目標 綜合素養
0引言
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在各行各業都得到廣泛應用,且其發展水平已成為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將能源資源領域人才定性為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國家對高素質的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這一領域人才的培養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更應清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明確學習方向、學習方法和未來的就業前景與發展方向,才能在有限的四年大學中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為將來的就業或進一步深造作好準備。
1電氣專業的培養目標
電力部原屬六大本科院校之一的長沙理工大學在《2016級本科生學習指南》中對該專業培養目標的描述如下: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系統基礎理論知識、較強的專業知識和較全面的綜合文化素質,具有強、弱電知識結構、較強的適應性和創新意識,能夠從事電氣工程相關領域、特別是現代電力系統的系統運行、規劃設計、試驗分析、生產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以在電氣裝備領域和自動化信息領域從事設計、研制開發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一般而言,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有應用型、研究型和管理型3種,其中應用型技術人員指能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所從事的專業社會實踐的專門人才,要求熟練掌握社會生產或社會活動一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工程設計、制造、施工、運行等技術工作,約占工程師總數的75%。長沙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于“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與社會現實需求相一致,而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本身就是綜合性較強的工科專業,要面向整個電工學科,使學生具有工程技術基礎知識和相應的電氣工程專業知識,受到電工電子、系統控制及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基本訓練,獲得電氣控制、電力系統自動化、電氣自動化裝置及計算機應用技術等領域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決電氣工程技術領域技術問題的能力。
2電氣專業大學生的綜合素養
長沙理工大學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的核心知識能力要求為掌握一T外國語,能比較順利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一定程度的聽、說、寫的基礎,并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善于溝通與交流;具有良好的自然和社會科學知識基礎,掌握本專業領域較寬廣的理論和技術基礎及必要的專業知識,并了解專業發展前沿和趨勢;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熟悉本專業常用的應用軟件及其使用方法,學會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解決本專業領域相關實際問題的手段及方法;經過必要的工程實踐訓練,掌握電氣工程必要的文獻查閱、工程讀圖與制圖、工程設計與計算以及現場操作、施工、調試、實驗等相關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決現場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了解科技創新的基本知識、原理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事實上,電氣專業在校大學生要通過專業學習綜合提升人文素養和專業素養。
2.1人文素養
首先,一個人要有正確的自我認識和健康的情緒和健全人格,具備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能夠控制自我并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能夠自信、靈活地處理新的和不斷變化的人際環境和工作環境,具有應對危機與突發事件的初步能力;其次,任何社會的公民都要認識到自己是社會生活的主體,有與生俱來的作為人應該享有的參與社會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各種權利,并以平等寬容之心對待他人,具有法制觀念和責任觀念;再次,作為未來的“工程人”也要掌握一定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基礎知識,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學素養和口頭與書面交流溝通能力,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術設計、歸納、整理、分析實驗測試結果、撰寫論文和實踐工作的能力。
2.2專業素養
首先要學好從事電氣工程技術工作所必備的數學基礎知識和物理知識,掌握微積分、常微分方程、線性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復變函數及積分變換的理論知識;掌握電學、磁學、力學、熱學等理論知識與相應的實驗操作技能。
也要多去涉足其他專業領域。例如機械與電氣工程息息相關,很多電氣產品的研發都離不開機械知識,多學習機械知識有益于以后的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要掌握信息技術,充分運用現代網絡技術,至少要掌握一種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具有程序設計的基本能力,能運用常用的電氣 CAD 軟件分析和解決一般性工程的實際問題;要多多關注業界資訊,多深入電力生產運輸現場,加深感性認識,隨時更新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領域的實時動態,把握時代的脈搏。
3 結論
據麥可思研究院近三年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分析數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排名均位居全國最易就業的前二十個專業之列,就業率均遠超全國大學生專業平均水平。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在校大學生如果能從大一開始就制定好學習和發展計劃,勤奮學習,勇于創新,迎接挑戰,使自己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較寬的專業知識面和豐厚的人文素養,就能在未來的工作中有較強的適應性,畢業后就可在工業企業、金融部門、政府機關等不同部門的電力工程、電氣工程、工業自動化、過程控制、計算機應用領域中從事電氣及自動化系統的維護、安裝、調試、運行、管理及營銷、服務等工作,在人才供求市場上受到歡迎。因此,無論是從哪個角度而言,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都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工科專業。
[關鍵詞]專業認證;教學改革;能力導向
一、引言
專業認證是國家提高工程教育質量的一項重點工程,認證目標主要有體現在下述幾點:第一,促進我國工程教育的改革,提高工程教育的質量;第二,建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構建工程教育與企業界的密切聯系機制,提高工程教育培養的人才對工業產出及社會的適應性;第三,促進工程教育參與國際交流,實現國際互認,提升國際競爭力[1,2]。
專業認證對于保障和促進高等工程教育質量意義非凡。通過專業認證,可以優化與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可以促進學科建設和發展,可以更新教育觀念,重新審視辦學理念,從而促進高等工程教育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
為了提高我校專業建設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我校也在積極進行認證前的準備工作,為以后參加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做準備。為此,學校在去年也專門組織了幾場關于專業認證的報告會。
我校機制專業是我校辦學最早和最強的專業之一,也是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及安徽省重點學科,擁有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先進數控和伺服驅動技術實驗室”,還擁有《數控技術》、《液壓氣壓傳動與控制》、《機械制造學》等安徽省精品課程。如果本專業以后能夠順利通過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話,對我校影響力的提升無疑是巨大的。
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一)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特點
要正確認識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與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區別主要表現體現在主體不同、深度不同、對象不同、目標不同等4個方面,具體區別詳見文獻[3]。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特點主要表現為:教育界和企業界專家共同參與;注重目標設定及人才培養完整體系;關注人才培養整體出口質量;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導向;重視持續改進機制。
(二)認證標準
認證標準分為通用標準和專業補充標準兩部分。通用標準是各工程教育專業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專業補充標準是在通用標準基礎之上根據本專業特點提出的特有的具體要求。最新的認證通用標準共包含7大項(35個小項),它們分別是:1)學生,包括4個小項。2)培養目標,包括3個小項;3)畢業要求,包括10個小項;4)持續改進,包括3個小項;5)課程體系,包括4個小項;6)師資隊伍,包括5個小項;7)支持條件,包括6個小項。
機制專業的補充標準包括以下內容:1)課程體系,包括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專業類課程(至少占總學分10%)、實踐環節(包括工程訓練、實驗課程、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科技創新活動)、畢業設計(論文);2)師資隊伍,包括專業背景、工程背景;3)支持條件,包括專業資料、實踐基地。
從認證標準的內容不難看出,除了對重要課程設置進行規定外,專業認證還非常重視實踐環節,強調畢業設計(論文)的突出作用,對產學研結合也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認證環境下的教學改革
(一)明確定位培養目標
在制定具體人才培養方案時,必須根據工程教育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認證的標準和專業實際情況明確專業定位,確定人才培養的類型。必須讓用人單位充分參與到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全過程,使校企合作在人才培養中真正發揮起重要的作用。
(二)以學生為中心,轉變教學理念
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專業認證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體現教育以培養學生為本的理念。因此,應變傳統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為啟發式教學方式。同時開展討論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改革。積極開展第二課堂,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服務,讓學生真正參與教學,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學習,讓學生把學習當作一種興趣去做,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課程體系設置
首先,在滿足通用標準和補充標準的前提下,以社會和產業界的需求為導向,以專業認證的培養目標為導向,培養方案應以培養學生能力為導向[4-7]。只有貫徹執行需求導向、目標導向和能力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才能真正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實踐能力強的合格畢業生。為此,機制專業2014級培養方案做了一定的改進,如增加《工程化學基礎》、《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等數學、物理及自然科學等方面的課程;增加了《工程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企業管理概論》等專業基礎課程;設置了《機制專業綜合實驗》、《學科競賽》、《科研項目訓練》等實踐性的環節,使各部分都達到認證的指標要求。將原有《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課程中的實驗單獨分離出來,開設“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綜合實驗”,讓學生真正把學習的知識較全面的整合在一起,更能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今年的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更加結合本專業的工程實際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協作精神以及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英文名稱: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單位:陜西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西安石油學院學報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陜西省西安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3-064X
國內刊號:61-1435/TE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9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