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9 23:00: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養老信息化工作思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今天的會議是市信息化工作委員會的年度工作例會,既是一次年度工作的總結會,又是一次經驗體會的交流會,更是一次新年工作的研究部署會。剛才,市信息化工作委員會“一辦四組一中心”牽頭單位和相關部門領導都作了很好的發言,趙玉龍部長、祝一君副主席作了重要講話,我聽了很感動,也很感謝。相比于20*年召開的信息委全體成員第一次例會,今天從大家準備的材料來看也好,從匯報交流的內容來看也好,相信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在座的各位領導、具體工作人員,對信息化工作越來越專業、越來越有水平了。原來我們當中多數人都是門外漢,對信息化這項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怎么抓還心中無數,但是經過一年來的努力,每個同志投入進去了、深入學習思考和實踐了,大家就慢慢成為信息化推進工作的內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這也是目前我市信息化工作取得較好成績的重要原因。下面,我在趙玉龍部長和祝一君副主席講話的基礎上,再*三個方面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應當充分肯定20*年的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其他各位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經過相關部門和鄉鎮(街道)的共同努力,特別是在市政府辦、農辦、發改局、經貿局等“一辦四組”牽頭單位的組織協調下,20*年信息委的工作和全市信息工作進展都比較順利,而且有不少工作可圈可點,前后獲得了省、*市信息部門領導的充分肯定,全市信息化工作在創新體制機制、理順工作思路、強化統籌整合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可以說我們已經基本解決了以往信息化工作存在的目標不明、體制不順、職責不清、管理混亂、盲目建設、資源浪費、缺乏共享等突出問題,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績效和整體水平均有明顯提升。
一是信息委成功實踐專委制運作思路,全市信息化工作得到統籌推進。推行專委制改革是*市實踐大部制改革思路、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的重大舉措。按照專委制運作思路統籌推進信息化工作是我市信息化工作的一大創新亮點。20*年市信息委全面貫徹“統籌整合”的理念和思路,按照專委制“淡化部門概念、強化工作理念,打破部門壁壘、增強整體合力”的工作要求,統籌、協調、指導全市信息化工作,收到很好效果。從一年多時間的運作情況看,對于信息化這樣專業性很強、涉及面廣,資源分散、整合難度大的情況,按照專委制“統籌整合”的運作思路來整體推進信息化工作是現實可行的。全市信息化工作堅持目標統領、經費統籌、職責統分,實行項目帶動、部門協同、資源整合、共建共享,促進全市在運用信息化手段以無形空間改造有形空間,提升政府機關政務效能、實行權力陽光運行,推行城市和社會管理服務創新,加快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等領域取得了全面進展。
具體來講,我市“數字*”建設的目標思路進一步理順,“高效能電子政務提升工程”、“城市與社區信息化推進工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程”、“農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等四項工程順利實施,權力陽光運行電子政務支持系統、城市數字信息綜合管理平臺、數字城管、數字交管、數字公安、大社保信息系統、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等重要信息化項目已基本完成平臺建設,并逐步投入使用。農村信息化示范建設還得到了省、*市有關部門的肯定和經費支持,目前我市已被列為省級農村信息化示范縣(市)。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非常不容易。
二是信息委相關工作制度不斷完善,政府投資信息化項目的資源整合共享程度和資金績效明顯提升。在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信息委制定下發了《*市信息化工作委員會議事規則》、《*市信息化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市信息化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市政府投資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等一整套管理制度,為信息委工作的規范有序推進,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信息化資源整合共享的文件規定,通過實施信息化項目審批一張口、經費劃撥一支筆、項目服務一條龍,通過實行項目申報前的技術指導、項目審批中的論證把關、項目建設中的監督服務,切實加強項目控制和管理,大力推進全市信息化網絡整合、機房設備整合、后臺數據中心整合,使全市政府投資信息化項目的資源整合共享程度和資金績效大幅提升。比如大社保系統,將勞動保障局的醫保系統和養老保障系統服務器進行了整合;城市數字信息綜合管理平臺,整合了全市所有的監控攝像頭和大屏幕監控設備;在其他項目系統建設過程中,對不同項目的同類設備都進行整合,建立全市共享的中心機房,這樣可以為政府節省大量資金。以往我市推進信息化項目建設,都是部門單獨申報、單獨建設、單獨購買設備的,缺乏全市的統籌整合?,F在信息化資源整合的效益已經明顯體現出來,20*年市政府只安排了1000多萬元的信息化專項資金,但做了按以往做法要投2000多萬元的事情。
三是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促進工作思路逐步理順。信息化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動力來源,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過程,實質上就是信息資源、信息技術和信息運行平臺在產業經濟中轉化為主導資源、核心技術和基礎平臺的過程。近幾年來,我市制造業信息化、電子商務進企業和光通信等信息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市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張皮”脫節的情況依然明顯。根據省、*市對當前信息化工作的部署以及我市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實際需要,市信息委由市經貿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開展了大量調研和多次討論,形成了《加快推進*市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了“兩化融合”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任務和保障措施,在今天會議上征求大家意見。這個文件非常重要,在會后要抓緊根據大家意見進行修改整理,爭取盡快向*市長和分管工業的陸洪勤副市長作次匯報,爭取以市委市政府“兩辦”文件盡快下發實施。
二、必須清醒的看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我們在看到以上成績的同時,也必須客觀認真地分析和對待存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信息委在專委制運作上還存在一定障礙。我市虛實結合的專委制改革,對于沖突現行縣級行政管理體制下存在的部門職能分散、重疊和資源難以整合等弊端,實踐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從信息委的工作情況看,盡管按照專委制思路運作在總體上還比較順暢,但由于受領導和部門的傳統分工體系、干部的傳統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等因素影響,要真正按照專委制工作要求開展工作,還存在一定障礙。特別是有時候部門的概念還比較強,打破部門壁壘還比較困難。還有就是一些牽頭部門的責任還不夠落實,工作主動性不強,對統籌整合畏難情緒比較大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專委制改革實踐的深化和統籌整合作用的發揮。
二是全市信息化專業人才緊缺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市全市統一的信息化人才緊缺,而且部門之間人才資源的統籌利用難度非常大,已嚴重影響信息委對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統籌指導。這方面的矛盾在全市信息化重要項目推進過程中已充分暴露出來。譬如權力陽光運行的信息化平臺建設,這個項目涉及面廣、要求高并承擔著*市試點的重任,在前期由于缺少負責任的專業技術管理人員進行全面把關、缺少與*市信息辦的溝通,使得這項工作在思路上發生了一些偏差,后來雖然對整個權力陽光信息平臺支持系統的框架進行了重新構建和完善,但一些環節還是拖延了時間進度。目前,根據市編委的批復,市信息中心增加2個編制,下一步要抓緊確保人才到位,要重點確保如權力陽光運行信息化平臺等全市性統一平臺的運行和保障。
三是在信息化項目的推廣應用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避免造成新的更大的浪費。這幾年我市各部門建設了很多信息化平臺,如果不充分應用,還會出現新的更大的浪費。我了解到我市有很多項目應用的程度還不高,甚至建成后一直沒有真正投入使用。要讓建成的信息化項目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在這一點上各部門工作還有存在一定差距。
四是信息化“四項工程”推進工作還存在不平衡。例如,電子政務建設統籌整合的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部門之間信息資源的整合共享、綜合利用還有較大難度;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工作的思路、政策、體制還沒有理順等等;城市社區信息化推進步伐有待加快,等等。
三、對2010年工作的幾點要求
2010年全市信息化工作安排,剛才市信息委辦已作了通報??傮w上要結合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的部署,繼續堅持以“數字*”建設為目標,以專委制運作為保障,以“四項工程”為抓手,實行資源整合、項目推動,進一步提升全市信息化整體水平。具體要把握以下三個方面要求:
(一)按照市委關于建立長效機制賦予實際功能的要求,努力把信息委打造成專委制運作的成功典范。在前不久市委常委擴大會上徐文光書記專門*要對專委制建立長效的機制、賦予實體的職能,這對專委制的持續正常運作至關重要。按照市委的這個要求,我們要努力把信息委努力打造成專委制運作的典范。雖然說這個目標提的可能有點高,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們還是有信心的。在2010年,一是要確實按照“淡化部門概念、強化工作理念,打破部門壁壘、增強整體合力”的工作要求,強化執行“一辦四組一中心”的職責分工,強化各牽頭單位的責任落實,特別是部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責任的落實。“一辦四組一中心”牽頭單位的主動意識、責任意識和能力建設,對整個信息委工作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二是要按照富委〔20*〕20號、21號文件以及最近市編委批辦的文件要求,盡快組建好*市信息中心。爭取人事部門支持,用新增的2個編制盡快招聘或調用目前急需的1名分管項目技術服務的中心副主任和1名技術骨干,并與市政府網絡信息中心的相關職能進行統籌整合,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同時通過服務外包的形式吸納2-3名技術人員,這樣市信息中心能達到5-6個專門的技術人員,可以基本保障目前信息委工作的需要。這支技術隊伍是賦予信息委實體功能的重要體現和保障,要充分發揮他們在全市電子政務運行管理和信息化項目建設技術服務以及培訓指導的職能。三是要進一步完善落實好信息化專項考核、平時督查和定期通報以及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等制度。要根據2010年信息化專項經費額度,科學合理安排好項目,對提交會議的項目計劃方案,信息委辦要根據大家討論的意見,適當做些調整,并及時提交市政府主要領導審核和市長辦公會議討論。四是爭取在3—4月份組織召開一個全市信息化工作推進大會,全面動員部署全市信息化工作。
(二)按照融入*市發展大戰略大思路的要求,進一步提升信息化工作服務全局的水平。
在今年1月4日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結束后,徐文光書記講話*,當前*市委、市政府要以城帶鄉、以點帶面大力發展郊區經濟。*作為*地區縣域經濟的龍頭,必須加快新型城市化、城鄉一體化進程,大力發展郊區經濟。我覺得這些要求體現了我市發展的大戰略、大思路,對此信息化工作一定要主動融入、服務全局。
一是要服務于我市體制機制創新。近年來,我市在體制機制創新中要建立大財政、大計劃、大監督、大平安、大社保體系,對這其中的“大”,是一種理念上的“大”,我的理解是包含了統籌、整合、共享的意思。事實證明,單靠以往傳統的、靠紙張飛來飛去的做法,是難以做到真正的“大”的,只有依靠運用信息化手段把相關事項系統集成起來,實行信息的快速傳遞和共享,才能實現一種整合的“大”、一種共享的“大”、一種系統的“大”。20*年,我們推進權力陽光運行信息化平臺、政府投資項目監管平臺、公安系統信息化深度應用系統、財政預算管理系統、大社保信息系統、審計監督信息系統、發改局項目庫管理系統等重要信息化項目建設,是各大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在2010年,我們必須繼續加快建設和開發應用好涉及各大體系建設的信息化項目。
二是要服務于我市企業轉型升級。近年來我市制造業信息化試點示范建設以及電子政務進企業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下一步我們要按照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和*市信息化辦公室的有關部署,爭取盡快出臺我市加快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實施意見和電子政務進企業三年行動計劃。要適應新的形勢,研究完善制造業信息化試點示范企業認定條件和企業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突出信息化對改造傳統產業、培育壯大現代產業集群、發展高新產業的推動作用,加大對符合產業導向的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點塊狀經濟產業信息化技術開發和應用項目的扶持力度。當前要突出抓好利用信息技術推進節能減排以及物聯網技術應用的試點和示范,并積極探索推進商貿服務業的信息化示范建設。要進一步研究完善扶助政策,進一步發展壯大我市的信息產業,鞏固提升光通信基地(光纖光纜產業園)。要緊緊抓住我市在*科創園引進銀江集團開發建設數字科技城的大好機遇,大力發展適應我市產業升級改造需要的IT信息服務業。
三是要服務于城鄉發展統籌。實踐證明,利用信息化手段拉近城鄉距離、縮小城鄉差距是目前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的手段。2010年,在城市要加快數字城管、數字交通、城市數字信息綜合管理平臺等完善應用步伐,并積極開發好與*對接的“96345”服務平臺的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在農村要繼續以創建省級農村信息化示范縣(市)為抓手,在鞏固提升20*年3個示范鄉鎮、15個行政村建設成就的基礎上,2010年新增5個示范鄉鎮和25個示范村建設。我們要進一步爭取省經信委的指導和支持,進一步加大對示范鄉鎮(街道)、村的扶持力度。同時,市農辦、組織部、電信局要在農村信息化綜合平臺的開發應用、推廣和示范點建設上加大指導力度。
(三)按照順應當前信息化發展的趨勢,努力把我市縣域經濟信息化程度提升到全省一流水平
一、貫徹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及時傳達貫徹中央及人社部、省委省政府、省人社廳、市委市政府及局黨組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抓細抓實抓緊各項工作,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二)做好信息支撐。切實保障各類應用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通過網站、移動應用、12333等渠道,確保人社各項政策的宣傳、落地。加強視頻會議的聯調測試、技術保障、運行管理和設備維護工作,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緊急任務的有效傳達落實。
(三)抓住發展機遇。深入分析疫情防控給信息化發展提出的要求及帶來的機遇,進一步發揮優勢,推進經辦大廳、網上服務、移動應用、自助終端、12333等服務方式的有序銜接,加快實現線上線下服務聯動。
二、加快社會保障卡應用建設
(一)完成發行任務。大力推進電子社保卡簽發工作,確保完成2020年發卡和電子社??ê灠l目標任務。穩步推進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發行工作,制定發行計劃和工作方案,做好國產密鑰服務系統建設,確保第二代社會保障卡向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平穩過渡。
(二)提升服務能力。完成省政務服務網、皖事通上社會保障卡服務事項的對接,實現社會保障卡網上申領、郵寄發卡、即時補換、線上啟用等服務的一網通辦。繼續協調合作銀行推進“一站式”服務網點建設,快速發卡網點覆蓋所有縣區和縣區全部合作銀行,每個縣區至少設立2個快速發卡網點。開展“清卡行動”,摸清超期未發、死亡未注銷等卡片數量,建立回收處理機制,確保應發盡發、應銷盡銷。
(三)加大應用拓展。開展人社領域待遇用卡專項提升行動,加大各類就業補貼、農民工工資等待遇進卡覆蓋面,拓展社會保障卡在職業培訓、人事考試等領域應用。推進全市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貫通實體卡與電子社保卡應用,依托電子社保卡集成人社各類“線上”應用,推進社會保險“線上”繳費,完善養老保險待遇資格“線上”認證,加大醫院門診和住院電子社??⊕叽a支付結算宣傳,推進電子社??ㄅc“安康碼”互聯互通互認。
三、深入推進信息化項目建設
(一)做好“省集中”建設。按照省廳統一部署,做好智慧就業、社會保險、勞動監察、人事人才、基金財務等“省集中”信息系統推廣實施,配合做好社會保險數據整理、數據上報、需求調研、開發測試、數據轉換、系統切換、風險防控及使用操作等方面工作,提高信息系統建設成效。
(二)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繼續拓展網上服務、移動應用、自助終端、12333咨詢服務電話等多渠道便捷服務,整合統一全市人社“線上”服務平臺建設及公共服務應用接口標準,加大信息化協同和數據共享,加強與省政務服務網、皖事通、省人社公共服務平臺等系統對接,積極推進各類業務“網上辦”和“掌上辦”。
(三)加強軟硬件平臺運維。繼續完善社保核心平臺系統,完成電子社??⊕叽a登錄及疫情防控期間各項政策落地系統改造工作。加強數據中心機房規范化管理,做好軟硬件設備和環境設備運維,完善信息化固定資產臺賬,確保各類軟硬件基礎平臺穩定運行。
四、穩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一)深入推進“互聯網+人社”建設。強化上下聯動,部門協作,落實2020年“互聯網+人社”重點任務計劃。著力完善一體化應用服務建設,探索“大數據”信息資源開發,切實增強基層服務平臺建設,優化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效能,努力提升人社公共服務能力。
(二)提升12333電話服務能力。推進12333電話咨詢服務事業發展,舉辦好2020年“全國12333統一咨詢日”活動。推動12333電話咨詢業務購買第三方服務建設,確保綜合接通率達到80%以上。加快12333電話查詢和業務辦理功能建設,探索12333智能服務應用。強化業務政策培訓,充實完善知識庫內容,努力提升12333電話咨詢服務水平。
五、不斷強化網絡安全保障
(一)提高網絡安全意識。進一步提高站位,落實網絡安全主體責任,增強維護網絡安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履行“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網絡信息安全擔當。加強網絡安全宣傳,定期開展網絡安全相關法律法規集中學習。
(二)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完成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和整改,加快推進縣區業務專網安全等級保護工作。加強數據庫審計和運維管理及網絡安全監測技術手段,做好業務終端準入控制和操作人員權限管理,提高基礎安全防護能力,防范安全事件發生。
(三)完善安全通報機制。建立完善市縣(區)兩級網絡安全通報反饋、應急處置機制,形成“通報、整改、督查、反饋”閉環,上下聯動,共同提高安全應急處置能力。
六、繼續加強網信基礎建設
(一)加強宏觀規劃。對標“十三五”人社網信目標任務,逐一清點落實。謀劃“十四五”期間人社網信工作思路,開展“十四五”人社信息化課題研究。
(二)加強工作宣傳。將宣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抓實抓好,以社會保障卡宣傳工作為重點,把宣傳工作貫穿到卡服務的每個環節,提高群眾的知曉度和認同感。
(二)加快社會福利事業發展,老年人、殘疾人和孤殘兒的生活有了可靠保障。
近年來,我區不斷加快社會福利社會化改革步伐,全區各社會福利中心硬件設施建設及軟件服務管理均符合新時期形勢發展的要求,辦院宗旨逐步向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對象公眾化、運行機制市場化、服務形式多樣化、服務隊伍專業化方向發展。一是加快推進以“公辦民營”模式為代表的養老服務機構改革。出臺提高百歲老人生活補貼和城市特困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政策,實施民辦養老福利機構新增床位補貼政策,加快農村社會福利事業發展。全區70%的五保老人住進了敬老院,五保供養水平與當地人均生活水平同步增長,五保老人集中供養水平年人均已達4800元,分散供養老人年人均達4150元。二是扎實推進孤殘兒童福利事業。在建成社會福利院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孤殘兒童綜合救助政策,新建集撫養、救治、教育、康復、特教為一體的兒童福利院綜合樓項目,硬件設施更加完善,軟件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三是加強全區自然災害緊急救助制度建設。隨著形勢的發展,全區以分級管理為基礎的自然災害緊急救助制度逐步形成。1998年到20*年的10年間,區財政每年撥付救災預算款40萬元,春荒款、冬救款逐年增加,累計發放金額2820萬元,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得到了有效救助和保障。四是逐步健全應急救助機制。不斷加大臨時救助力度,使因病、因災及子女上學等原因造成生活暫時困難的家庭得到及時救助。五年來共投入救助資金400余萬元,近3000名臨時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救助。五是不斷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機制。進一步優化“福彩”公益形象,不斷擴大福利彩票發行規模,將募集的社會福利資金資助敬老院建設及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等各項社會福利事業。
(三)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雙擁工作廣泛深入發展
一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撫恤補助自然增長機制。先后12次調整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到20*年,月人均撫恤補助標準達到855元,實現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隨著全區居民人均生活水平提高而適時調整,使優撫對象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二是大幅度提高優撫對象基本醫療費減免額,出臺了《關于*區優撫對象醫療費用減免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全區優撫對象醫療減免經費由1997年的30萬元增加到20*年的350萬元。在全區范圍內廣泛開展送醫藥下鄉活動,優撫對象看病難、就醫難問題逐步得到解決。三是實施農村優撫對象危房改造工程。各級政府累計投入補助資金890.4萬元,為304戶優撫對象翻建房屋1218間,維修49戶195間,優撫對象住房難問題逐步得到改善和解決。四是逐步提高義務兵優待標準。1999年建立義務兵優待金社會統籌機制,保證了優待金的落實,全區義務兵優待標準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遞增。2007年,全區優待金城鎮戶口人均10000元,農村戶口人均8890元。五是積極探索拓寬新時期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新渠道。對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進行改革,出臺《*區城鎮退役士兵接收安置暫行辦法》,采取安置就業、扶持就業、鼓勵自謀職業相結合的新舉措,同時還積極為農村復員退伍軍人提供用人信息,千方百計為他們排憂解難,使復員退伍軍人得到妥善安置。六是大力推進雙擁工作開展。政府重視、全民參與,全區雙擁工作取得了新的佳績。區委、區政府對雙擁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滿腔熱忱地為駐通部隊辦實事。近五年來,累計為駐通部隊補貼糧食4000萬公斤、食用油200萬公斤、蔬菜及肉類12000萬噸、燃料18000萬噸,安置隨軍家屬206名,解決部隊子女入學、入托800余人,培養軍地兩用人才3000余人。全區共建立軍民共建點135個,擁有675個各類基層群眾性擁軍服務組織,形成了覆蓋全區的雙擁服務網絡。
二、全區民政工作在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新的形勢和任務
奧運會后,*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的重心將轉向新城,*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而民政部門在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上也將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一方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為民政事業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為民政工作履行職能、發揮改善保障民生作用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作為*重點發展的新城,改革調整的力度加大,開放發展的步伐加快,社會經濟成份的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關系形成多樣化,“三農”問題、就業問題、社會保障問題也將進一步凸顯,這就要求民政部門要拓寬思路、與時俱進,在為困難群眾提供生活保障、維護社會穩定、緩解社會矛盾、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
(一)改善和保障民生,民政工作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形勢需要。新的形勢要求民政工作向投資主體多元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競爭環境公平化、服務對象社會化方向發展。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就要在全面推行安置就業和自謀職業相結合的基礎上,調整政策,加大力度,增加貨幣化、市場化安置數量,逐步實現以自謀職業為主、政府負責提供就業信息和培訓的安置途徑。福利彩票發行工作,要以市場為導向,走產業化、集團化的路子,打造品牌。社會福利事業工作,要引導福利機構走向市場,逐步建立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力量主辦、福利機構自主經營的社會福利事業發展機制,實現社會福利社會化,更好地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二)改善和保障民生,民政工作要在發展思路上進行調整。當前,社會發展給民政工作帶來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要求民政部門要從傳統的工作模式中走出來,構筑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民政,在維護社會成員利益、維護公平、維護穩定等方面有所作為。要不斷推進民政工作法制化,把所有民政工作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實行依法行政;推進民政事業社會化,在政府主導下,充分發動、組織和利用社會力量發展民政事業;推進服務組織網絡化,以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為依托,建立健全社會化的基層民政服務組織網絡;推進工作手段信息化,在民政工作中廣泛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民政管理、服務的效率和水平。
(三)改善和保障民生,民政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圍繞新城建設,民政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找準切入點,通過開展救災救濟、各類專項救助、對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實施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為困難群眾提供更加規范的基本生活保障;通過加快養老服務機構改革和完善兒童福利設施建設,促進社會福利企業發展,積極開展為“老年人、殘疾人、孤兒”等特殊群體的基礎,不斷完善制度,拓展服務范圍,努力推進社會福利事業的社會化進程,切實為特殊群體提供福利保障;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擁軍優撫活動,組織好“老復員軍人、傷殘軍人、軍烈屬及軍隊離退休干部”等重點優撫對象的走訪慰問,不斷健全優待撫恤政策,提高撫恤標準,創新安置工作思路,千方百計為各類優撫對象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通過做好城鄉社區建設、社會組織和婚姻、殯葬等服務工作,滿足群眾的生活需求,不斷提高民政部門為公眾服務的水平。同時,要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健全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相銜接的民生保障體系,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為建設新城區、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三、進一步發揮民政部門職能作用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建議
做好新時期民政工作,特別是在新城建設中抓好改善民生工作,不斷完善民生保障體系,應著重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
(一)完善機制、增強活力,優化民政工作發展環境。完善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增強民政工作的生機和活力。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積極謀劃推進民政事業發展的思路,把民政解決民生的舉措提升為黨和政府的工作部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擴大社會參與,采取政策驅動、項目帶動、上下聯動、內外互動等方式,通過社區建設、社會組織、社會福利、社會慈善、社工隊伍等途徑,有效聚合社會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進一步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體、福彩公益金和慈善資金重點資助、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資金籌措機制。扎實推進福利彩票發行和慈善事業,募集更多社會資金,形成政府部門與社會力量雙輪推動民政事業發展的新格局。
(二)加強監督、規范管理,促進各項民生政策和制度落實。加強制度建設,狠抓制度落實,推進規范管理,努力解決制約民政工作發展的政策、體制等問題。按照中央、市、區出臺的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優待撫恤、社會福利、社區建設等有關民生的系列政策規定,在抓規范、抓落實和求實效上下功夫。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在救災資金、低保金、慈善捐贈款物發放和彩票公益金使用分配等方面,完善操作規范,細化工作程序,加強資金監管。建立完善抓落實的責任督查機制,健全信息反饋、情況通報等制度,確保將各項民生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兌現到人。
(三)明確目標、有效運作,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以“五無”為目標,以完善籌資體制、提高救助水平、加強規范管理為重點,推進各項救助制度的銜接落實,充分發揮社會救助體系的整體效能。建立健全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提高補助水平。建成“救助標準科學化、困難程度系數化、管理服務規范化”的基本生活保障體系,全力推進民生保障,確保制度落實上無救助盲點。完善五保戶供養制度,及時足額落實供養資金。進一步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擴大救助范圍,提高救助標準,并搞好與其他醫療保險制度的銜接。
(四)夯實基礎,強化服務,大力推進城鄉和諧社區建設。強化城鄉和諧社區建設,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茖W界定政府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在社區中的職能和責任,理順相互之間的關系,實現政府職能到位、市場作用入位、社區功能歸位,重點做好社會事業職能的剝離和社區自治職能的下放工作。堅持統籌規劃,推進城鄉社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社區工作機制,調動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的積極性,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區資源,重點發展面向廣大居民的各項便民、利民服務。積極探索總結農村社區設置與建設經驗,以點帶面,引導公共服務向農村社區延伸。
一、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狠抓產業結構優化,經濟發展后勁不斷增強。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制定出臺《“項目建設年活動”實施意見》,全面實行重大項目指揮部和責任包干制度,重大項目的運作能力大幅提升。區列100項重點項目開工65項,市列16項重大項目開工12項,預計到年底分別完成投資90億元和35億元,分別占年計劃的90%和100%。以廟灘子地區危舊房整體改造、會展中心配套區、省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5515”項目為支撐的重大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預計到年底,東部永新國際商貿城、國際會展中心大劇院等20個項目竣工投入使用,伏龍坪店子街廉租房、省電力調度通訊樓等10個項目完成主體建設。招商引資再創佳績。圍繞北城區開發、舊城區改造和特色主導優勢產業發展,堅持招大引強和招優引特,引進項目104個,總投資366.12億元,到位資金54.98億元,引進總部經濟企業20家,城市綜合體項目10個,招商選資水平進一步提高。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設立2000萬元現代服務業發展基金,大力扶持現代服務業發展,現代服務業占第三產業的比重達到48.7%,成為推動全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臻g拓展步伐加快。北城區開發正式啟動,完成《開發區增容擴區規劃》,開發整理土地3000畝。舊城區改造步伐進一步加快,完成舊城改造拆遷40余萬平方米,上川、劉家灘和范家灣等城中村項目進展良好,預計年底完成村民安置房建設30萬平方米。
(二)狠抓城市建設管理,城鄉面貌顯著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一大批國家和省市重點項目順利推進,配合重大項目建設征地114畝、拆遷40多萬平方米。公共便民服務設施加快建設,新建標準化菜市場11個、便民菜店54家、公廁20座,改造小街巷150條,5座垃圾中轉站預計年底完工。城市形象品位大幅提升。著力實施城市美化、綠化、亮化、藝術化形象提升工程,安裝綠色雕塑61組,懸吊蓄水花箱2.8萬套,擺放鮮花155萬盆,城區植樹3.67萬株,完成面山景觀造林460畝,建成生態小游園3處,樓宇亮化超過100棟。大力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拆除違法建設8.2萬平方米、戶外違規違法廣告2.2萬平方米,取締流動攤點2.6萬個(次)。各項環保指標均控制在目標值之內,節能降耗超額完成市定目標。城市管理手段進一步創新。購置洗掃車12輛,率先在全省推行道路洗掃作業模式,機械化清掃率和洗掃率分別達到50%和18%。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推行城管、公安、工商等執法力量下沉管理和捆綁式考核。
(三)著力關注和改善民生,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健全。成功打造了“360”民生就業服務品牌和國家級就業優質服務窗口,深入開展“1112”就業行動計劃,城鎮新增就業22600人,就業培訓10646人,安置困難群體就業5184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額8465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以內。社會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城鎮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受益人群不斷擴大,超額完成市定目標任務。投入3200萬元,將11戶區屬企業及街辦企業3703人納入養老保險統籌范圍。城鄉低保調標工作全部完成,城鄉低保人均分別補差211元和146元。深入實施“虛擬養老工程”,建成虛擬養老餐廳18家、虛擬養老社區醫療站30家,虛擬養老院注冊老人達到6萬余人,1.4萬名老人直接享受服務。率先在全省建成集就業、康復、托養等功能為一體的殘疾人就業托養服務中心,將413名重度殘疾人納入虛擬養老服務范圍??偨ㄖ娣e91.56萬平方米的14個保障性住房項目全部開工。新農村建設加快推進,頭營村和石溝兩個市級試點新農村建設項目順利實施,476戶村民新居年內將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建成全國一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四)狠抓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事業優先均衡發展。加快推進教育最優化城區建設,投入1.6億元提升教育發展水平,實施校安工程項目10個,徹底消除了D級危房。教育信息化二、三期工程完成80%的建設任務。制定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4所幼兒園幼教樓新建、改建項目順利推進,投入300萬元扶持民辦幼兒園提升辦園水平。率先實施名校長、名師、班主任和邊遠地區教師津貼制度,選聘95名部屬師范類院校優秀畢業生。率先在全省成立縣(區)級教育基金會,募集社會資金1000多萬元。教育“兩基”驗收各項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標準。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大幅提升。新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0家,覆蓋率達到100%。實行“名老中醫”政府津貼制度,打造中醫特色服務機構30家。制定出臺《社區衛生服務內涵式發展實施方案》,推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星級評審、低成本健康進家庭和片區片醫服務模式,建立國家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補償機制,社區衛生服務實現信息化管理。建立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體系,為13500名育齡婦女提供婦女病普查等生殖保健免費服務,救助幫扶300名患病困難家庭婦女,全區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7‰以內。文體科技事業蓬勃發展。設立500萬元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建成群眾文化活動場所18處,新建全民社區健身廣場6個、健身路徑50條,推動10個文化活動場所對外開放。建成全國一流的國民體質流動監測中心。舉辦了春節民俗文化廟會、中小學生運動會。集中開展文明創建專項整治行動,打造了社區少年宮等工作品牌??萍既椯M增長到1538萬元,專利申報占到全省的50%,榮獲“全國科普示范區”稱號。
(五)狠抓社會管理創新,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社會管理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投入5000萬元,建成數字“133”系統,完成區級人口數據庫、地理信息庫、法人單位數據庫和街道“三維數字”平臺建設,向轄區居民提供類服務。建成148個社區公共行政事務工作站。出臺樓院長管理辦法,全面推行“樓院長”管理模式,為148個社區配備2000余名樓院長。有效整合轄區服務性資源,打造“一刻鐘”精品服務社區15個?;鶎愚k公條件不斷改善。完成7處社區辦公用房、6個流動警務室建設,街道、社區辦公用房年內實現全面達標。社區專職副主任的生活補助由每月550元提高到1200元。平安建設深入推進。徹底解決了區屬集體和街辦企業參加養老保險、無軍籍職工津補貼發放等重大遺留問題。積極推進刑滿釋放、吸毒人員等群體的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工作。在全省成立首個縣(區)級見義勇為協會,建立健全治安預警、常態嚴打、社會防控和長效管理“四個機制”,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群眾安全感不斷提高。
(六)狠抓亮點品牌塑造,示范引領作用有效發揮。按照“爭第一、創一流”的工作標準,著力塑精品、創亮點,多項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前列。配合省市重大社會活動,打造了全省最優的市容環境,勝利完成了國際馬拉松賽、環青海湖自行車賽段比賽等重大國際賽事的安全保衛、組織協調和后勤保障任務;成功舉辦了“天之大·愛永恒”慈善公益晚會、春節燈飾亮化、元宵音樂焰火晚會、紀念建黨90周年慶祝大會、紀念建黨90周年攝影展、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峰論壇等重大社會活動;成功承辦了全國社區為老服務經驗交流會、全國“三北”地區城市街道工作交流會、市第29次政協工作協作會、市第17次縣區人大工作聯誼會、第十七屆蘭洽會、全市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現場會等重大會議。
二、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區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經濟發展總體保持了持續健康快速的態勢,社會事業實現了全面進步,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經濟實現跨越式增長的基礎還不穩固,部分重點項目推進速度有待進一步加快,現代服務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還不夠高,創新經濟發展模式的任務還很艱巨。二是空間拓展工程進展不夠理想,舊城區改造步伐還需進一步加快,北城區開發建設特別是土地開發整理進展不夠理想。三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城市功能不夠完善,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任務依然艱巨。四是公共服務供給和群眾需求還有差距,民生事業在普惠的廣度、深度和力度方面尚顯不足。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將在年的工作中高度重視,認真解決。
三、年工作打算
年,我區的工作思路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緊緊圍繞“1366”發展目標,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中心帶動”和市委“再造”戰略,突出項目建設、城市管理和社會管理創新,著力拓空間、調結構,重統籌、強服務,保民生、促和諧,不斷加快“首善之區”建設進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以上,達到500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7%以上,達到14.5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20%以上,達到33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以上,達到42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以上,達到1918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以上,達到16330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4‰以內;節能減排達到國家和省市要求。繼續為民興辦20件實事。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加快發展為根本,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
(一)加快北城區開發建設。堅持規劃引領發展,完成黃河以北地區區域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計劃報批工作,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加快推進土地開發進程,全面實施三大區域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整理土地10平方公里以上。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資1.05億元,完成910#、915#和903#道路延伸段建設,啟動供水系統改造工程。配合市上完成北環路段和東南出口道路建設。啟動雁白黃河大橋項目。
(二)深入推進項目建設。創新項目推進機制,年內實施重大項目100個。強化項目凝煉工作,重點圍繞舊城改造、總部經濟、高新技術和土地開發等領域,凝煉儲備項目100個,投資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加大“招商選資、招大引強、招優引稅”力度,新簽約重大項目30個,引進到位資金80億元。加快項目落地開工速度,新開工重大項目20個,新簽項目當年開工率達到50%以上。配合項目建設完成拆遷100萬平方米以上。
(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編制《十大現代服務產業發展規劃》,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基金,助推現代服務業做大做強。按照“一區兩線三組團”的產業布局,推動十大現代服務業錯位發展。在中心商務區。在旅游經濟帶,重點推進山地生態公園二、三期建設,啟動伏龍坪、整體改造和徐家灣舊城改造等重點項目,大力發展現代旅游和生態觀光等產業。在東部地區重點推進創意國際商貿城、東部永新二期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現代商貿等業態。在雁灘地區加快推進大連萬達商業廣場等項目,積極發展商業綜合體、時尚地產等業態。在黃河北地區加快推進廟灘子整體改造、甘肅會展中心建筑群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便民服務業,新建肉菜市場10座、便民菜店50家,打造牛肉面連鎖店30家?,F代服務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的比重達到50%以上。
二、以統籌城鄉建設為重點,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城區
(一)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全力配合市上實施大橋、黃河大橋等33個基礎設施項目,完成路等18條主次干道人行道整治工程,改造城市小街巷60條。制定《小街巷交通管理細則》,開展車輛單邊停放單向運行管理模式試點。制定出臺《加快舊城改造的意見》,探索建立房屋征收機制,啟動傅家巷等21個舊城改造項目,加快劉家灘、范家灣等9個城中村改造進程,開工建設村民安置房20萬平方米。投入資金4700萬元,完成2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加大河洪道治理力度,整治清淤洪道3條,打造大砂溝河洪道綜合治理樣板工程。加快“一河”亮化工作步伐,完成亮化面積102萬平方米。啟動環衛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新建改建公廁30座、垃圾中轉站10座、環衛標準化站點10個。開展小街巷和人行道機械化清掃作業試點,機械化清掃率和洗掃率分別提高到60%和45%以上。
(二)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理順城市管理體制,下放城市管理權限,推動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強化街道社區城市管理職責,構建責權統一的城市管理體系。加強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構建城管、公安、工商等執法力量協調聯動的綜合執法體系。加大城市管理經費和人力投入,充實城市管理工作力量。加快推進城市管理體制創新,積極探索推行環衛保潔、市政維護、綠化管養社會化管理模式。大力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徹底消除亂擺亂放、泔水亂倒、“牛皮癬”等城市頑疾,及時拆除新增違法建設和戶外廣告,整治“三不管”樓院50個。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周末大掃除和文明創建活動,嚴格落實臨街店面責任公約、城市管理績效考核和部門包街制度。
(三)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加快生態景觀建設步伐,著力實施城市三大出入口、五一山公園、徐家山公園和皋面山綠化景觀改造提升工程,加強村莊綠化建設,完成綠化改造面積1000畝,栽植苗木50萬株。不斷提升城區綠化美化檔次,啟動實施雁灘公園改造提升工程,新建小游園3個,擺放盆花100萬盆以上,設置綠色雕塑30組,新增城市綠地120畝。大力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取締小煤爐1萬個,改造燃煤鍋爐40臺,治理餐飲企業100家。加強企業排污監管,確保工業廢水達標排放率達到95%以上。
(四)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完善農村路網體系,制訂出臺《農村道路管護辦法》,完成伏直公路整修和至通鄉公路建設。爭取資金3500萬元,實施皋大型泵站、徐家山水利維修改造工程,啟動皋灌區續建配套和皋人飲改造項目。全面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編制《新農村建設土地整理和整村搬遷規劃》。啟動土地整理開發項目,推進“人家”和“青石小鎮”建設,完成石溝新村二期基礎設施配套,整理土地8000畝以上,建成村民安置房8萬平方米,打造石溝全省新農村示范村。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實現農產品從源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
三、以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為關鍵,著力加快發展社會事業
(一)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編制《區域教育資源布局規劃》,翻建8所中小學教學樓,新建、翻建3所公立幼兒園,扶持50所民辦幼兒園提升辦園水平。完成教育信息化、校園安全網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打造5所現代化學校和10所特色品牌學校,啟動青少年科技文化中心項目,建設1至2個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行校長聘任制,設立100萬元“名師工作室”專項經費,面向全省引進一批名師名校長,選聘50名部屬師范類院校優秀畢業生。探索建立跨區域校際合作模式,加強教育教學國際交流,繼續推行校長、教師赴外掛職培訓工作。啟動建設教師安居工程和教師公寓。
(二)加強醫療衛生服務內涵建設。強化醫療衛生設施建設,建成中醫骨傷科醫院住院部大樓,動工建設區醫院改造項目。投入5000萬元,新建改建5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標準化疫苗冷藏庫及配套設施建設。深化醫療衛生管理體制改革,設立社區衛生管理中心,完成區第二、第三醫院轉型改制。編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規劃》,調整優化站點布局。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星級評審、片區片醫責任制和信息化管理工作,打造10家中醫特色示范機構和5類特色??茖<夜ぷ魇摇尤珖圆【C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設立“健康小屋”30個,開展60歲以上“三無”老人免費體檢活動。制定醫療衛生人才培養發展規劃,設立500萬元人才培養基金,公開招錄35名全科醫師。投入500萬元,建立區屬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經常性經費缺口補償機制,全面實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藥品零差率銷售,將現有在編人員工資全部納入財政預算。
(三)加快發展科技事業。加大科技三項經費投入,扶持重點科技項目30個,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5個以上,完成科技成果轉化10項。啟動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創建工作,建設省級示范生產力促進中心。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建立一批中小企業專利示范點。承辦全國中心城區科協理論研討會。辦好第三屆青少年創新大賽和“科普我參與”系列活動。
(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投入800多萬元,建成標準化文化活動中心(室)10個、群眾文化活動點50個、基層文化廣場10個。加快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建設,成立群眾文化協會,組建街道、社區文化體育專干隊伍,開展社區文化志愿服務政府補貼試點,重點扶持2個文化演出團體,培育2支精品群眾文化隊伍。建立文化遺產和文化生態保護體系,成立非物質文化傳承創新研究中心。選址規劃體育“一場兩館”項目,改建和續建健身步道2條,新建全民健身路徑50條。加強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六進”活動,率先在全省建立國民體質監測數據庫。舉辦地區性全民健身運動會,發售體育彩票1.3億元以上。實施“文明創建六大工程”,開展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投入500萬元,建成10個社區少年宮。
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核心,著力提高市民幸福感
(一)提高就業服務水平。大力實施就業服務“百千萬億”計劃,扶持100家創業企業,對1000戶困難家庭開展就業援助,發放社保補貼1萬人以上,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億元以上,新增就業2.3萬人。著力提升“360”就業服務品牌內涵,力爭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提升城鄉就業一體化服務水平,90%的行政村創建為“充分就業村”。整合轄區就業培訓資源,建設創業就業園區1個,就業實訓基地10個。
(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重點圍繞被征地農民、城市靈活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等群體,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實現社會保險全覆蓋。為40萬參保居民免費發放社會保障卡,實現社會保險“五險征繳”一站式服務。著力提高社保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電子檔案管理系統。不斷擴大病種報銷范圍,提高醫保報銷比例,率先在全省實行城鎮居民醫保門診統籌,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限額提高到6萬元以上,住院報銷比例從50%提高到60%以上。大力推進勞動監察兩網化建設,勞動監察覆蓋面達到85%以上。建成保障性住房90萬平方米,配租廉租房1500套以上。
(三)加大社會救助力度。拓展“八助”養老服務內容,新建虛擬養老醫療服務站10個、虛擬養老餐廳10家,享受虛擬養老服務人數達到2萬人以上。全面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將老年貧困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全部納入托養服務范圍,全額救助殘疾大學生學費,免除殘困家庭子女和殘疾學生高中階段學費,完成800名殘疾人就業安置工作。大力推行誠信陽光低保模式,建立低保誠信責任制和困難群眾生活狀況評估體系,努力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深入開展社會救助活動,救助困難群眾30萬人次。實施貧困大學生救助計劃,救助貧困大學生500名,將救助標準提高到每年5000元。開展“溫暖行動”,解決好群眾冬季供暖問題。建成全省一流的法律援助民生服務窗口,免費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咨詢2500人次以上,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00件。
(四)切實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有效整合商務、工商、食品藥品監督、質量監督、衛生監督等執法監管力量,建立綜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無證經營、制假售假、食品非法添加、消費侵權等違法行為,營造安全放心的市場環境。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控和追溯體系,創建食品藥品安全示范街2條、規范化示范藥房15家、食品藥品放心消費門店50家以上。深入開展質量興區活動。加快“12315”維權綠色通道建設。進一步加強價格監督檢查。
五、以社會管理創新為突破,著力構建和諧
(一)推進“數字”建設。拓展數字“133”系統內涵,新增1300個視頻監控點,全面完成城管平臺與公安監控平臺的對接。建設街道社區二、三級數字平臺,擴大市民公共服務呼叫中心加盟企業種類和規模,強化應急救援、社會救助和市民服務三支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市民呼叫服務中心服務水平,服務人數達到50萬人次以上。改版升級政府門戶網站,整合各類政務資源,建成網上政務大廳和電子政務監察系統,健全輿情監控、行政審批、網絡監察和網絡安全四個系統,全面普及辦公自動化系統。
(二)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出臺《社會管理創新指導意見》,探索建立四位一體“以房管人”模式,開展租住信息社會化采集和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一卡通試點。實施樓院長社區服務管理創新、百合計生服務和家庭幸福三項工程,打造國家級標準化計生服務站1個,救助幫扶計劃生育“兩戶”家庭5000戶以上,建成30個“一刻鐘精品服務社區”,形成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格局。不斷拓展政府與社會組織合作領域,積極探索城市公共服務項目外包模式。
一、完善服務中心的工作機制
基層工會工作應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促進生產經營中心工作、助推企業科學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積極探索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有效途徑,不斷完善各項工作機制,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一)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推進員工素質建設工程?;鶎庸M織要按照“大學校、大培訓、大提升”的工作思路,積極建立“學習型企業”建設的常態化工作機制,不斷加大員工教育培訓的經費投入力度,健全教育培訓網絡,豐富培訓內容和形式,積極開展以員工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能力專項培訓為重點的教育培訓活動。同時,廣泛開展各項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引導廣大職工轉變觀念、學習技能、提高素質,爭當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專家型人才。通過員工隊伍綜合素質的整體提升,促進企業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市場競爭力的不斷增強。
(二)以創建“工人先鋒號”為載體,激發員工積極性。開展創建“工人先鋒號”活動,是工會推動科學發展、實現共建共享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不斷發展工人階級先進性、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的迫切要求。各級基層工會要以創建“工人先鋒號”為載體,以創一流工作、一流服務、一流業績、一流團隊為目標,充分發揮“工人先鋒號”的示范、引領、帶動和激勵作用,最大限度地激發職工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我們要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通過完善考核機制、嚴格審核把關、聽取公眾意見,使“工人先鋒號”真正成為職工和社會公認的先鋒集體。同時,要與“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工程”等工作有機結合,通過勞動競賽、技術革新、技術攻關等形式,進一步激發職工學知識、學技能、學管理的積極性,提高職工崗位技能,引導職工在推動創新發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創先爭優。
二、完善民主管理的深化機制
建立健全企業民主管理制度,是引導職工理性、有序地表達訴求,與企業共謀發展、合作共贏的重要制度保障,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有效途徑?;鶎庸M織要把推進企業民主管理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積極探索職工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在企業科學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一)完善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機制。要進一步完善職代會制度,規范職代會運作,提高職代會質量,強化職代會標準化建設。通過堅持和完善內容與形式統一、責任與權力協調、制度與措施配套、運作與監督規范的職代會工作機制, 有力保障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民利,維護廣大職工主體地位。對流動性強、相對分散的基層工會, 可通過協商懇談會、員工信箱、領導接待日、職工代表聯系點等多種形式, 組織引導職工群眾參與企業決策、管理和監督。
(二)夯實以企務公開為基本形式的監督約束機制。要不斷創新企務公開的形式和內容,堅持對涉及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規章制度,職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交納情況,集體合同的簽訂、續簽和履行情況以及涉及辭退職工和處分職工的情況和事由進行公開。綜合運用企業雜志、內外部網絡等多種載體和平臺,使企業各種事務為廣大職工了解并監督。積極建立企務公開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對所發現的問題要制定針對性措施加以改進、完善并及時將結果向廣大職工進行反饋。
三、完善勞動關系的協調機制
隨著現代化、市場化、信息化等多重社會變遷交織,用人單位和就業主體多樣化,勞動關系復雜化、動態化、分層化日趨明顯?;鶎庸M織要認真研究勞動關系發展變化規律, 積極探索調整勞動關系的手段,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一)健全職工訴求表達機制。進一步暢通渠道, 充分利用職工救助電話、員工信箱、企業網絡等平臺, 及時聽取員工意見建議。定期開展員工思想調研工作,了解員工訴求并給予及時幫助。
(二)完善矛盾排查化解機制。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穩定工作與企業民主管理、人本文化建設、企業科學發展等有機結合,通過及時預防、提前介入,從源頭消除不和諧因素。
(三)完善勞動就業管理機制。要加強對勞動就業的指導和管理,積極建立平等協商集體合同機制、勞動爭議調處機制和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切實維護職工利益。
(四)建立幫扶救助長效機制。建立、完善困難職工檔案, 推行領導干部聯系職工生活困難戶制度, 積極探索工會幫扶救助工作的新載體和新手段,促進幫扶救助工作由臨時性、救濟性向長期化、制度化轉變。
四、完善企業文化的推進機制
工會具有“貼近基層、貼近員工”的特點,在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鶎庸M織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推進以人為本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內外部環境。
(一)加強文化理念宣貫,增進員工認同。企業文化理念包括企業核心價值觀、管理理念、文化理念、發展思路、企業愿景、發展目標等多項內容,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基層工會組織應充分利用門戶網站、企業雜志、企業文化宣傳欄等多種載體,不斷加強輿論引領和企業文化理念傳導,編纂《企業文化手冊》,規范員工行為,增進員工對于文化理念的了解和認同。
(二)建設人本企業文化,穩定人才隊伍。人本文化,是以“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充分發揮人的價值和能動性”為核心的一種文化體系。基層工會組織要積極實施關愛員工各項舉措,完善員工福利體系,進一步提升員工滿意度與幸福指數。同時,不斷提升員工自身綜合素質,豐富員工職業發展通道,幫助職工實現自我價值。
(三)廣泛開展文體活動,營造良好氛圍。首先,要深入推進開展企業文化活動的常態化機制建設,不斷加強對文體協會各項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全面提升文體活動的開展質量。其次,進一步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容,通過“職工文化論壇”、野外拓展等多種形式,寓教于樂,在活動中增進團隊凝聚力、向心力,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文化氛圍。
五、創新基層工會的組織管理模式
為進一步增強基層工會組織活力,有力提升工會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結合企業實際,對基層工會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完善勢在必行。
11月15日上午,福建省人社廳召開專題會議,黨組書記、廳長鐘維平傳達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初步貫徹意見,結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實際,對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進行動員部署,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深入學習領會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將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原原本本、認認真真組織學習,與學習貫徹黨的十、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三中全會精神上來,堅決貫徹落實全會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制訂學習計劃,通過中心組學習、支部討論、專題研究、自學研讀等形式,將學習不斷推向深入。
二是不斷深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重點領域改革。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線圖,按照省里確定的改革目標、改革要求,著力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結合實際,研究具體措施,盡快形成改革實施方案,努力實現改革上的新突破。
三是全面完成當前各項工作任務。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集中精力抓好整改落實,高標準、嚴要求把各環節工作抓好,制定整改計劃,建章立制,形成推動工作的長效機制,不斷取得實質性新成效。對照年初計劃和績效管理方案,狠抓落實,確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務。加強與人社部各司局聯系,不斷完善明年工作思路。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強化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
福建省人社廳廳領導、廳機關處室黨員干部職工、直屬事業單位副處級以上干部和離退休老同志等參加了會議。
(福建省人社廳)
治理欠薪,福建省從源頭開藥方
針對層層轉包引發建筑施工領域農民工欠薪頑疾,福建省政府辦公廳日前下發《關于預防和治理建設施工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工作意見》,從源頭開藥方。
“盡管近年來各地重拳治理欠薪,但年年清、年年欠問題依然突出?!备=ㄊ∪肆Y源和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人說,建設施工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久治不絕,主要是因為在源頭環節上,存在建設資金不到位、低價中標、掛靠承包、違法分包、層層轉包、工程款拖欠等問題。
針對此,《意見》提出建立建設施工領域欠薪處理責任制,各級政府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承擔督促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責任。政府或政府部門工程項目因拖欠工程款導致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的,本級政府或有關部門要立即予以清償,先行墊付被拖欠的工資。地方政府未能解決政府投資工程項目拖欠工程款問題的,原則上不再批準新建政府投資工程項目。
同時,全面落實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責任。因建設單位或總承包企業未按合同約定結清工程款致使欠薪的,由建設單位或總承包企業先行墊付。總承包企業違反規定發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個人的,由總承包企業承擔欠薪清償責任。工程(含勞務)發包與承包企業或班組存在工程款(含勞務費)糾紛致使欠薪的,由發包企業先行墊付。各承包企業具體承擔其承包工程的農民工工資支付責任。
加強建設施工項目管理,對沒有資金來源或資金不落實的政府投資項目,一律不予審批;對建設資金不落實的建設施工項目,一律不得頒發施工許可證或開工許可。
嚴肅查處虛假招標、串通投標、惡意低價中標、掛靠借用資質等違法違規行為。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的,行業主管部門要依法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在工資支付監管方面,嚴格實行項目施工現場農民工實名制、工資支付實名制。工資由建設施工項目部單獨列賬,通過銀行直接發放給農民工,不允許由包工頭或班組長。
推進企業工資支付誠信體系建設。對發生嚴重拖欠工資違法行為的企業,向社會公布并通報人民銀行納入企業征信系統。各級行業主管部門要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建設施工企業進行曝光,并納入本行業信用考核體系,對市場準入、招投標資格等進行限制。對惡意欠薪的企業,三年內不得評先評優。
(福建省人社廳)
福建省促進就業工作順利推進
2013年1~10月,福建省城鎮新增就業58.45萬人,完成全年任務60萬人的97.42 % ;全省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1.42萬人,完成任務8萬人的142.75%,其中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28萬人,完成任務3萬人的109.33%;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8萬人,完成任務40萬人的95%;全省城鎮登記失業率3.66%,控制在4.2%年度目標以內。
(福建省人社廳)
省機關事業社會保險局喜獲首批“全國敬老文明號”榮譽稱號
近日,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作出關于表彰第一屆全國“敬老文明號”的決定,我省30家單位受到表彰,其中,省機關事業社會保險局是我省獲此殊榮的5家省直單位之一。
近年來,省機關事業社會保險局結合養老保險業務經辦工作,積極開展以弘揚敬老美德、落實惠老政策、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為主要內容的文明創建活動,取得明顯成效。在今年9月被福建省老齡委評為首批“敬老文明號”之后,省機關事業社會保險局結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斷鞏固創建成果,積極整改存在不足,全局尊老敬老意識進一步強化,敬老服務工作全面加強,敬老服務水平有效提升。
(福建省人社廳)
廈門2013年創業推介項目專家評審工作全面鋪開
11月14日,按照廈門市人社局統一安排,廈門市就業中心組織創業指導專家志愿團成員對相關創業項目進行評審。此次參評的項目共有117個,按照行業區分為農業加工、電商交易、加盟營銷和餐飲服務四大類。針對此次參評項目多、任務時間緊的情況,就業中心按照專業匹配的原則,從市創業指導專家志愿團中抽選20多名專家,分成四個小組同時對上述參評項目進行評審。
為確保本次評選活動既體現公平公正,又能保質保量,評審組擬定了指導性強、操作性好的五條標準。一是投資少,二是見效快,三是風險小,四是市場前景好,五是帶動就業效果好。專家將在上述標準范圍,對各參評項目打分,并按類別進行綜合排名。
此次創業推介項目評審活動是廈門市就業中心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踐行“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要求的又一重要舉措。
(廈門市就業中心 周 振)
凝心聚力抓行評 優化服務
惠民生
莆田市社會勞動保險中心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著力參與基層社保服務平臺搭建工作,狠抓為民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推廣零距離接觸項目,不斷改進服務作風,提高服務效能,讓老百姓切身體驗“看得見”的便利,享受“摸得著”的實惠。
(一)高度重視行評工作,周密安排部署。行評工作對于規范社會保險管理、優化服務行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莆田市社保中心把行評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按照“保增長、保穩定、保民生”的要求,明確任務,責任到人,有計劃、有步驟的抓好落實,為行評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組織保障。
(二)廣泛宣傳動員,統一思想認識。莆田市社保中心分別召開了市社保機構政風行風人民評動員大會和推進會,進一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化機關效能建設,推動各級社保經辦機構持續優化。并在市局的指導下主辦了“道德講堂”活動,激勵全體干部職工奮發向上的熱情和在平凡崗位上努力踐行道德的行動。
(三)拓寬信息渠道,廣泛征求意見。莆田市社保中心采取多種渠道聽取群眾呼聲和要求,形成了有較廣覆蓋面的群眾監督體系。一是按照糾風辦的要求,通過中心門戶網站、辦事大廳和單位公示欄等主要媒體公開服務承諾和監督電話。二是聘請參評服務對象為政風行風建設監督員。三是暢通渠道,充分利用“12333”公共服務平臺和莆田市“問答公開”欄目。四是開展“社保政策進基層”系列活動,把社保政策送進工業園區、企業和社區。
(四)響應民生需求,優化服務項目。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圍繞評議內容,利用多種有效形式推廣“零距離接觸”項目。實行社保業務網上經辦,為參保企業提供數字化經辦服務,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社會成本,還豐富了經辦形式,為參保企業和人員提供了方便。
據悉,下一步,莆田市社保中心將繼續實行陽光運作,增強政務公開的透明度。同時,在符合社?;饍瓤毓芾硪蟮幕A上,進一步拓展網上業務經辦項目,為用人單位提供快捷、高效、便民的社保經辦服務,真正實現服務零距離,社?;菝裆?/p>
(莆田市社保中心 陳麗嫻)
三明市人社局舉辦全市第一期鄉鎮(街道)人社事務所負責人政策業務培訓班
近日,三明市人社局舉辦全市第一期鄉鎮(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所負責人政策業務培訓班。三明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曹建華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局領導杜元會、陳聚寶、黃忠灶、高偉、鄭世興以及梅列、沙縣、寧化、明溪、清流、尤溪等縣(區)人社局領導,鄉鎮(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所負責人共80余人參加開班儀式。
此次培訓班為期兩天,專門安排三明市局人社各科室(單位)業務骨干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政策、業務技能作專題培訓,并邀請三明市衛生局有關同志就新農合政策、業務和網絡管理進行授課,此舉主要是為了加強三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服務平臺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政策業務水平,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共同推動三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三明市人社局)
晉江市社保中心提前完成2013年社會保險擴面任務
晉江市社保中心緊緊圍繞泉州市社保中心、晉江市人社局的工作部署,結合實際采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圓滿完成2013年社保擴面工作目標。截至11月20日,晉江市參加城鎮養老、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分別達27.71萬人、20.15萬人、20.07萬人,參保人數比去年分別增加3.3萬人、1.72萬人、1.65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1.84%、101.26%、100.05%。
一是努力營造良好的社保大環境,在繼續夯實長效社保擴面機制的同時,讓企業對社會保險的重要性進一步的認識,從穩定員工和企業發展的角度來支持社會保險,從而促進社保的擴面。
二是加強宣傳,注重效果。緊緊圍繞社會保險覆蓋工作組織實施,開展社會保險政策進園區、進企業宣傳活動,通過認真講解社保政策、參保好處、講解享受待遇的程序,激發群眾對社會保險權益的關注意識和積極參與意識。
三是充分提高社保機構的綜合服務素質,為群眾提供最人性化和科學的服務,增強群眾對社保機構的信任感,爭取群眾對社保工作的最大理解和支持。
(晉江市社保中心)
龍海市人社局領導下鄉指導居民保工作
近日,龍海市人社局領導對全市各鄉(鎮)場進行了為期一個月左右的下鄉走訪,主要目的是為了指導和督促各鄉(鎮)場居民保工作業務,確保在年底完成市政府下達的任務指標。
龍海市人社局領導每到一處都悉心地和各鄉(鎮)場主要領導、勞動保障工作人員溝通交流,探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并認真分析原因,研究解決辦法,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為配合各鄉(鎮)場做好今年龍海市居民保續保繳費工作,局居民保中心不斷加強宣傳,印發了10萬份宣傳單給各鄉(鎮)場,還編發了50多萬條短信、播放了連續七天的電視廣告向所有參保群眾宣傳政策;另外協調市郵儲銀行做好各村助農取款點布設,方便群眾領取待遇。
龍海市居民保工作從今年開始實施城鄉一體化政策,對多項相關政策做了適當調整,包括提高繳費檔次標準、新增兩類繳費補貼人群、實施喪葬補助制度等。此次下鄉走訪也是為了更好地為大家解讀居民保政策法規,同時督促各鄉(鎮)場及時做好今年居民保續保繳費工作,爭取盡早完成今年要求的年度任務指標。
(龍海市人社障局 程藝紅)
福鼎市企業離退休人員菁資卡發放工作正式啟動
2013年12月4日上午,福鼎市企業離退休人員菁資卡發放工作在福鼎市桐南社區正式啟動。福鼎市社保中心、興業銀行工作人員前往協助、指導發放工作。在發放現場,工作人員幫助老人填寫發放花名冊,幫忙電腦查詢并核實卡片及密碼函,分工明確,井然有序。大部分離退休人員對此次換卡工作給予認可,并肯定了菁資卡的優越性、便利性,對于暫時還不能理解換卡工作的少數離退休老人,工作人員積極宣傳、耐心解釋。截至當天上午10點就已發放菁資卡100張。據悉全福鼎市首批應發放菁資卡4899張,目前福鼎市各鄉鎮、街道(社區)已全面開展發放工作,此項工作的開展標志著為福鼎市企業離退休人員提供更方便的養老金領取渠道。
(福鼎市社保中心)
寧德市蕉城區人社局迎接省兩網化工作的驗收檢查
近日,寧德市蕉城區人社局迎來了福建省勞動保障監察網絡化的驗收檢查。省勞動保障兩網化工作考評組一行實地察看了蕉城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辦公場所、網格設置、辦案流程和相關制度的制定等情況后,聽取了蕉城區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的工作匯報??荚u組對蕉城區人社局開展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網絡化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基層勞動保障平臺建設也給予好評,并對蕉城區人社局如何進一步做好下階段工作提出了要求,特別是年終將至,預防和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將是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首要工作。
(寧德市蕉城區人社局)
人才認定助推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
11月21日上午,由古田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古田縣食用菌產業管理局和古田縣食用菌協會承辦的古田縣企業高技能人才“食用菌菌種工”認定評審工作在古田縣勞動大樓六樓會議大廳開展。
古田縣人社部門從建設古田縣人才高地出發,為培養和挖掘菌業高技能人才,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積極向福建省人社廳爭取第三批食用菌產業高技能人才考核認定,為促進古田縣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人才保障作用。此次認定工作從10月28日開始籌備,11月5日宣傳發動,全古田縣共有156人報名,經過初審和復審后,最終確定90人符合考核認定資格,直接參加專家組最后的考核認定。
(古田縣人社局 林曉宏)
長汀縣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2013年11月27日,長汀縣人社局召開系統副股級以上干部大會,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并結合人社工作實際,安排年終歲首各項工作。會議要求,全系統干部職工要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為動力,打造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升級版。
會議強調,全系統干部職工要將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及今后人社系統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以支部為單位,繼續組織黨員干部原原本本學習,領導干部帶頭學,吃透精神,領會實質,把握精髓,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打造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升級版。同時,要立足當前,扎實做好年終歲首各項工作。一是對照年初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倒計時安排好工作,及時補缺補漏,全力以赴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完成,其中績效考評要落實責任追究;二是著手開展“用工對接服務年”活動,提前做好明年新開工或擴大生產規模企業用工的調查摸底工作,策劃好春節期間的用工招聘會、勞務協作洽談會,積極服務企業用工;三是加強社保擴面和基金監管工作;四是做好春節前后農民工欠薪的排查摸底,及時做好清欠工作;五是做好“兩節慰問”的調查摸底工作,確保困難企業、特困職工過上一個祥和的春節;六是強化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抓緊健全和完善“馬上就辦”示范點各項制度。
(長汀縣人社局 張永麟)
三明市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標準化建設
工作現場會在沙縣召開
近日,三明市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標準化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沙縣召開。三明市副市長張麗娟出席會議并講話,三明市人社局局長曹建華、黨組副書記杜元會、調研員鄭世興、沙縣政府副調研員廖善健及各縣(市、區)人社局負責人參加會議。
在現場觀摩了沙縣富口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所標準化建設情況,并聽取了沙縣與尤溪縣的經驗介紹后,張麗娟副市長對市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中的典型經驗予以肯定。她強調指出,基層公共服務平臺是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策的重要載體,是一項關系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事業。面對統籌城鄉就業和社會保障步伐不斷加快,各級對人社工作的要求和群眾對人社部門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人社部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責任越來越大、任務越來越重。
張麗娟副市長要求,各級政府要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標準化建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明確責任。三明市各級人社部門要積極爭取重視和支持,推動這項工作納入各級政府決策、預算、責任、目標考核。要加強隊伍建設,落實公共服務平臺工作人員,強化平臺服務人員學習培訓,提高業務素質、政策水平、服務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要建立爭先創優激勵機制,樹立人社干部良好形象,為工作推進提供強有力的隊伍保證。要加強管理服務,各地應以現場會為契機,比照先進經驗,抓基礎、促基礎,明確定位、明確載體、明確保障,切實推進平臺標準化建設,確保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基層公共服務平臺標準化建設工作。
三明市人社局曹建華局長要求,各縣(市、區)人社局要主動匯報、加強協調,確?;鶎尤肆Y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場所、人員、經費落實到位。要結合當地實際,統籌規劃,認真研究制訂工作方案,并指定專人負責,強化工作措施,按照序時進度推動落實。要狠抓落實,迅速部署,主動作為,確保服務平臺標準化建設落到實處。
(沙縣勞動就業中心 張文明)
弘揚尊老敬老美德 提升敬老服務水平
漳平醫保中心獲市級“敬老文明號”榮譽稱號
日前,漳平醫保中心被龍巖市老齡工作委員會授予市級“敬老文明號”榮譽稱號。
“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以來,漳平醫保中心對尊老敬老活動高度重視,緊密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立足自身崗位,積極開展尊老敬老活動,以實際行動為老年人辦實事、辦好事, 推動尊老愛幼、老少共融良好社會風尚,不斷提升敬老為老服務水平,將敬老文明活動落到實處,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漳平醫保中心通過硬件、軟件下工夫,為老年人辦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硬件上,設立“老年人休息室”并配有飲水機、老花鏡等設施;在軟件上,制定“老年人辦事優先”等規定。
漳平市醫保中心將珍惜榮譽,不斷提升為老服務水平,做好老年工作,再創佳績。
(漳平市勞保局 盧陽源)
光澤縣:2013年 “4050”人員社保補貼開始申報
11月11日,光澤縣2013年“4050”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申領工作正式啟動,申領登記將持續到12月20日。
為鼓勵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減輕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負擔,光澤縣決定對已參加社會保險的“4050”就業困難人員的養老保險補貼標準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當年養老保險繳費額25%給予補貼,補貼標準為65元/月;醫療保險補貼按照養老保險補貼標準的50%給予補貼,補貼標準為32.5元/月。
(光澤縣人社局 祝城旺)
平和縣人社局開展 “六個文明”創建活動
平和縣人社局開展 “六個文明”創建活動。一是開展道德講堂。結合單位工作實際,制定道德講堂活動方案和工作計劃,定期開展活動。設有固定“道德講堂”活動室,使用規范統一的背景、LOGO標識,營造道德建設氛圍。運用干部職工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形式,引導單位職工樂于走進道德講堂,在“道德講堂”中提升覺悟、遵紀守法、遵德守禮,自覺成為優秀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二是建立志愿服務隊。組織發動全體干部職工加入志愿者隊伍,參加文明交通周、關愛留守(殘疾)兒童、宣傳普法知識等志愿服務活動。三是設立遵德守禮宣傳提示牌。利用就業中心、社保中心LED電子屏幕宣傳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等內容,激勵大家規范言行,營造引人向善、引人向好、引人向上的健康文化氛圍。四是落實掛鉤幫扶。與長樂鄉聯勝村結對共建,根據村情制定幫扶規劃,通過開展村容整潔、地質災害、計生幫扶及就業培訓等幫扶措施,多措并舉,扎實有效推進“樸樹下”項目實施,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五是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制定平和縣人社局文明餐桌倡議書,倡導職工進行“光盤”,節儉用餐、健康用餐、文明用餐、衛生用餐。六是利用網絡傳播中華文明。成立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小組,做好日常網絡文明傳播工作,運用平和縣人社局門戶網站、新聞平臺、微博、QQ群等多種形式,傳播志愿服務及中華傳統文化。
(平和縣人社局 周藝貞)
首屆“仙藝杯”紅木古典工藝家具制作職業技能競賽在莆田舉辦
11月3日~11月7日,首屆“仙藝杯”紅木古典工藝家具制作職業技能競賽在莆田市仙游縣舉辦。競賽內容分為紅木平面雕刻和明式平頭案制作,競賽標準為國家職業資格三級(高級工)標準,來自省內外的54名選手參加比賽,兩個競賽項目競賽總成績第一名將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按規定分別授予福建省技術能手,紅木平面雕刻競賽總成績第一名,將被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認定為高級技師。
(仙游縣人社局)
沙縣城居保中心始終保持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零差異
沙縣扎實做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工作,在始終保持城居保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零差異的同時,積極協調財政部門做好財政資金撥付和結算工作,確保資金按時足額到位,做到應發盡發。沙縣城居保中心強化基金財務管理工作,截至2013年10月底,全縣累計征收個人養老保險費3781萬元,累計發放養老金4316萬元。從2011年以來,沙縣城居保中心每月始終做到各項數據無差異:個人繳費收入業務財務數據無差異;集體補助收入業務財務數據無差異;基礎養老金支出業務財務數據無差異;個人賬戶養老金支出業務財務數據無差異;以及一次性領取業務財務數據無差異。主要做法有:
一是高度重視,不斷提高對做好基金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認真、準確地做好基金財務管理工作;
二是加強溝通,注重財務股室與業務股室之間的配合溝通,做到財務數字與業務數字口徑一致、真實準確;
三是摸清情況,認真核對。財務每月底對個人繳費金額、發放金額、待遇追回、集體補助等相關數據做到數字準、一口清,并及時與業務核對。發現問題查找原因,及時解決。
四是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切實提高財務工作人員和業務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效率,進一步強化對信息系統的操作應用,實現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規范化、信息化;
一、注重民主政治,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
1、圓滿完成了第八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我縣第八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從2月15日啟動實施,4月底圓滿完成,全縣應換屆選舉544個村委會已全部完成換屆選舉工作;本屆村委會換屆呈現了群眾參與程度高、選舉成功率高、婦女參政率明顯提高、開展自薦海選比例高、村兩委交叉兼職比例增高、新當選比列高、村委會班子素質明顯提高七個特點。
2、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深入。年初以文件形式下發了20*年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要點,明確了目標要求。7月份開展了對全縣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規范化建設的全面督查,并根據督查情況向督查組成員、各鄉鎮(街道)發出了情況通報,有利的促進了全縣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提高。11月份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辦公室人員組織開展了一次全縣范圍的明查暗訪,既是對規范化建設的一次檢驗,也及時掌握最新工作情況和發現新問題,為今后加強和改進規范化建設提供了依據。
3、社區建設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城市社區方面:依法完成了社區換屆選舉工作,全縣15個社區中除熟溪社區都按時圓滿完成了換屆選舉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我局牽頭開展了對社區服務用房、工作人員及待遇問題的調研,進一步摸清了我縣社區的現狀和底子,并結合實際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的建議方案;10月份,縣委、縣政府召開了社區工作會議并出臺了《關于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意見》,明確了到2009年解決全縣社區工作服務用房面積不足問題,屆時服務用房基本達到350平方米以上,同時也落實了縣財政按照新建社區服務用房補助40萬元的政策。農村社區方面:全縣開展試點建設的熱情高漲,今年又完成了24個村社區試點建設工作,至此,我縣已有37個農村社區基本完成了試點建設。今年我們建立了農村社區工作臺帳制度、階段性總結制度和檔案制度;編制印發了統一的《農村社區實驗工作臺帳》和《農村社區實驗工作手冊》,確保農村社區實驗工作有序進行。同時開展了8個農村社區規劃建設和1個和諧社區創建工作,在探索建立農村社區工作機制,完善農村社區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注重改善民生,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權益得到保障
1、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日趨規范。一是三月份對20*年制定實施的《*縣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進行了修改完善,進一步提高了本縣城鄉貧困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二是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以政府文件形式明確了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按照城鎮最低工資標準每年實行動態調整的制度。同時根據動態調整的制度,在三月份及時完成了今年低保標準的提標工作,將農村低保標準由原來的150元/月提高到180元/月,城鎮居民低保標準由原來的248元/月提高到280元/月,提標后農村低保月人均補助金額由原來的81元提高到現在的100.9元,城鎮低保月人均補助金額由原來的153元提高到現在的176.89元。三是根據低保對象存在的不同困難,按照低保紅綠卡制度,實施分類管理,重點加強對紅卡低保對象的每月檢查;同時,實行信息化管理,4月份我局與*思銳公司合作,開發了民政救助信息系統,開始實施網上低保申報審批,系統已經正常運作。四是認真落實低保動態管理工作,做到應保盡保、應補盡補、應退則退,今年全縣累計新增低保587戶,809人;注銷343戶,555人;調高2569戶,調低94戶。目前全縣共有低保對象3103戶,4670人。五是認真落實低保動態物價補貼制度。根據要求及時足額地將物價補貼發放到低保對象手中。今年共三次對全縣低保對象發放了物價補貼,累計發放物價補貼179.53萬元,其中城鎮低保425元/人,農村低保265元/人。
2、困難群眾大病醫療救助制度進一步完善。三月份對2004年制定實施的《*縣醫療救助實施辦法》進行了修改完善。重點對四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調整。一是進一步明確了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五保對象和城鎮"三無"人員、城鄉低收入戶、患重大疾病且影響家庭基本生活的人員(指家庭成員月人均固定收入低于全縣最低工資標準的人員)四類人員為救助對象。二是提高救助標準:城鄉低保、五保對象和"三無"人員救助比例由原來的30%、40%、50%提高到50%、60%、70%;低收入戶由原來的20%、25%、30%提高到20%、30%、40%。同時提高最高救助額度,即低保、五保、三無人員封頂線由原來的3萬元提高到4萬元。三是降低救助門檻:低保、五保、三無人員實行零起點救助,低收入戶救助門檻由原來的2萬元降到1萬元,救助自負金額由原來的1萬元降到0.5萬元。四是增強救助時效。低保、五保、三無人員實行即時救助,其他對象由原來1季度1次改為每月救助1次。今年已累計救助810人,支出醫療救助資金228.68萬元。
3、困難群眾安居工程進一步深化。出臺了《困難群眾安居工程實施意見》,進一步擴大了安居工程實施范圍,將重點優撫對象及低收入戶等其他困難群眾也納入到安居工程實施范圍,同時提高了安居工程補助標準,維修由最高補助每戶4000元提高到5000元,置換由最高補助每戶5000元提高到6000元,新建由原來的230元/平方米提高到280元/平方米。今年累計實施安居工程160戶,其中新建63戶,維修71戶,置換26戶,總投資200多萬元。
4、社會福利工作進一步加強。一是爭取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以縣政府文件形式出臺了《關于加快養老服務業的通知》,為深化和加快居家養老服務業,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總投資120萬元、建筑面積4038平方米的壺山中心敬老院改擴建工程,完成了投資18萬元的白洋中心敬老院新大樓附屬配套設施建設和投資5萬元的新宅敬老院改建維修工作;社會福利院二期擴建工程順利完成土建部分,共投入資金197萬元;白洋、新宅中心敬老院新添置了床、桌、椅等用品132套(件)。三是進一步加強敬老院內部規范化管理,修改完善了《敬老院內部管理制度》,健全了敬老院院長工作例會和院民會議制度。四是認真開展"星光老年之家"試點工作,通過建設所需物資統一配送、組織檢查驗收、回訪督查等方式,確保建設質量。全縣36個試點村"農村星光老年之家"建設工作已圓滿完成。五是認真做好孤兒救助工作。我縣共有孤兒27人,其中農村孤兒22人,城鎮5人。無監護人的孤兒由敬老院實行戶院掛鉤集中供養,供養標準每人每月280元;有監護人的孤兒給予全額享受低保金,同時每年給予助學、助困等臨時救助不少于1000元。六是繼續開展為白內障老人送"光明"活動。在省老年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全年累計為73名老人免費實施了白內障摘除手術。七是認真舉辦各項老年人文體活動,歡慶第21個"老人節"。開展了全縣第六屆老年運動會,舉辦了老年書畫展和器樂、舞蹈專場文藝晚會,并組織參加了省、市老年節文藝專場演出比賽,舞蹈《荷之戀》獲省金獎,《酒巷深深》獲市三等獎。
5、臨時救助工作進一步強化。重點開展了解決城鄉居民因病、因災等特殊原因造成的生活暫時困難的救助,保障其正常的基本生活,今年共實施臨時困難補助2822人次,支出補助資金192萬元。實事求是做好邊緣困難群眾救助工作,一年來遵循誰困難救助誰的原則,認真把好關,全年累計共救助2000戶,下撥資金100萬元,切實保障了邊緣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使他們渡過難關。加強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工作。緊緊圍繞《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實施細則》有關規定,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吃、住、返鄉車票等人性化救助服務,全年累計救助流浪乞討人員540人次,切實維護了流浪乞討人員的合法權益。
三、注重社會穩定,優撫移民政策全面落實
1、認真落實優撫安置工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優撫標準自然增長機制,保障優撫對象的基本生活。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和兩年提標一次的規章要求,從今年1月開始,對全縣重點優撫對象定補標準進行了提標,第四季度已發放落實。進一步完善和規范了重點優撫對象住院醫療補助制度和操作程序,確保重點優撫對象住院醫療費的合法權益。加強復員退伍軍人數據庫建設和管理,及時做好兩參人員數據庫的充實和調整,并充分運用數據庫,加強對復退軍人的管理。5月底完成了185名退伍人員的安置工作,其中152名農村兵按從哪里來回哪里去的原則全部安置回農村,15名兵和17名城鎮兵及1名轉業士官全部自謀職業。認真落實有關規定,提高義務兵優待金標準。義務兵從每人每年3050元提高到4300元,兵從每人每年9150元提高到9500元。及時掌握和了解退伍軍人的思想動態,扎實做好優撫對象來信來訪工作,確保了穩定。
2、扎實做好水庫移民的扶持工作。一是完成了20*年度大中型水庫移民人口核減及第一、第二、第三季度直補資金發放工作。嚴格按照文件規定,核減9個鄉鎮(街道)52個扶持對象。二是完成了20*年新安江水庫移民村項目和大中型水庫(跨庫村)移民項目檢查驗收工作。新安江水庫移民項目涉及五個鄉鎮(街道)24個村,54個建設項目,總投資856.2萬元,于20*年一月份完成,扶持項目資金已撥付到位;大中型水庫(跨庫村)移民項目涉及3個鄉鎮,7個村,9個項目,總投資154.6萬元,于20*年3月底前全部通過驗收。三是認真開展移民技能培訓。舉辦了新安江水庫移民茶葉加工、茶園管理、蜜梨栽培管理技術三期培訓班。四是及時完成各項預算編制工作。完成了20*年度大中型水庫(跨庫村)移民項目、20*年度新安江水庫移民村項目、2009年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20*年度大中型水庫后期扶持結余濟急處置中央補助資金移民項目、20*年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結余資金等各項預算編制工作。五是認真做好水庫移民穩定工作。部分水庫移民經常來信來訪要求享受更高一級的扶持政策,我局認真對待,對不符合政策的來信來訪做出詳細解釋,取得相關人員的理解。
四、注重防災備災,災害救助工作扎實有效
1、認真開展避災點建設。今年確定的10個避災點建設已于8月底全面完成。目前,我縣已累計完成了避災點建設19個,總建筑面積11913平方米,累計投入資金300余萬元,基本實現在全縣各個鄉鎮(街道)全覆蓋;同時根據省廳要求完成了一個占地面積600平方米救災儲備倉庫建設,
2、認真開展災害救助工作。今年年初,我縣遭遇了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天氣,汛期還遭受了多次臺風、洪澇等自然災害,給全縣造成了不少的經濟損失。為解決災民困難,切實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今年已累計下撥救災款196.2萬元,救助災民4691人次。
五、注重服務質量,社會行政事務管理能力明顯提高
1、進一步規范民間組織管理。認真做好新成立的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審批工作,今年新成立社團2家,分支機構2家,民辦非企業單位4個。及時做好民間組織的年檢年審,全縣共有97個社團年檢合格,注銷1個,25個民辦非企業單位年檢合格,停辦5個。根據省、市的統一部署,與監察局、發改局聯合開展了對行業協會和涉企協會會費收支專項檢查工作。及時完成了社區民間組織登記備案工作,共登記備案64家,其中社團29家,民辦非企業35家。
2、認真做好福利企業管理工作。及時做好福利企業每月一次的資格認定工作,全年累計認定263次。嚴格做好福利企業年檢年審工作。今年我縣共有27家福利企業通過年檢年審,新增1家,注銷2家。
3、深化殯葬改革,鞏固殯改成果。繼續抓好生態墓區建設工作,嚴格把好村級公墓新建關。進一步加強殯葬管理,及時處理一些違反殯葬管理條例的事件。今年共查處36起土葬、做大墳、亂葬亂埋等違法行為。在新宅鎮政府開展了殯改專項整治工作,共拆除壽墳200余穴,有效地遏制了私建壽墳違法現象的漫延勢頭。根據近幾年道路交通建設與發展情況,及時擴大火化面,將塔塘村等6個行政村和12個自然村新列入火化區,從20*年11月1日零時起對新列入火化區內的死亡人員遺體實行火化,進一步鞏固殯了改成果,
4、認真做好婚姻登記工作,不斷改進方法,優化服務。認真制定奧運期間婚姻登記應急預案,有效應對,確保了20*年8月8日這一特殊日期婚姻登記工作的順利有序進行。全年共辦理結婚登記26*對,離婚518對,補發婚姻證件740本,出具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820份。不斷改進方法和服務態度,不斷提高婚姻登記服務質量,被民政部授予"20*-20*年度全國婚姻登記規范化單位"稱號。
5、地名信息公共服務工程進一步推進。完成了國家地名數據庫錄入和更新2*6條,其中單位88條,行政區域18條,非行政區域6條,群眾自治組織548條,居民點1058條,交通運輸139條,水力、電力140條,紀念地與旅游景點22條,建筑物57條。嚴格按照地名規劃管理機制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工作。編輯出版了新的縣城區地圖、交通旅游圖、工業分布圖。完成了《20*-2*0年*縣地名規劃》,為我縣地名信息增添了新的重要內容。認真做好創建平安邊界工作,和周邊8個縣(市、區)全部簽定了"平安邊界"共建協議。
六、注重基礎工作,民政工作取得創新發展
一是完善了村級民政聯絡員制度。抓住全縣第八屆村民委員會換屆的有力時機,及時調整了村級民政工作隊伍,進一步明確細化村級民政聯絡員工作職責;建立村級民政工作臺帳;并且專門編印了《*縣民政主要業務政策摘要》發放到全縣每一個村,加強政策宣傳;為切實提高調整后的村級民政聯絡員隊伍的素質和業務水平,我局和鄉鎮、街道聯合對村級民政聯絡員開展了崗位培訓教育工作;為方便工作的聯系,編印了全縣民政系統通訊錄,將全縣544個村級民政聯絡員聯系方式編印成冊發放到每個人手中;同時建立了村級民政聯絡員考核制度,為提高聯絡員工作積極性,年初按平均400元/人的標準預算安排了村級民政聯絡員隊伍工作經費,年終時給予一次性補貼。
二是高度重視和加強民政宣傳工作。今年我們修訂了《*民政信息工作考核獎勵辦法》,充分調動了全縣民政系統工作人員開展信息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省廳采用信息14條,其中《浙江民政信息》采用6條,省廳網站采用8條;被《*民政信息》普刊采用28條,其中長信息18條,短信息10條,民政信息工作考核為全市第一名。全年共刊出《*民政信息》12期,同時抓住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契機,利用報刊、網絡、電視等媒體積極開展民政政策、民政業務的宣傳工作,人民群眾更加了解了民政工作。
三是深入開展調研活動。完成了《村委會換屆引發不穩定因素的思考》、《加強村級聯絡員隊伍建設夯實民政基層工作基礎》、《農村養老服務業現狀調查》三篇文章,其中《加強村級聯絡員隊伍建設夯實民政基層工作基礎》作為全市民政工作會議和全省民政工作會議的典型經驗材料在大會上交流。
四是扎實抓好維穩工作。認真落實工作責任制度,切實履行好職責,扎實做好民政管理對象的來信來訪及不穩定因素的排查和調處,確保了全年沒有發生重大的群體性事件。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領導高度重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全力配合的結果,是社會動員、群眾參與的結果,更是廣大民政干部職工求真務實、開拓創新、辛勤工作、無私奉獻的結果。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工作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社會救助能力仍然有限,工作水平還不高,特別是保障對象動態管理不夠到位,低保工作的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工作還沒有完全落實;二是農村救災救濟資金管理使用不夠規范,部分鄉鎮、村存在擠占挪用和優親厚友發放救災資金、違規辦理低保等問題;三是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還存在不平衡,公開不及時、不規范現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四是村級民政聯絡員工作積極性和作用沒有充分發揮,還有些村存在民政對象情況不明,底子不清的現象。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工作措施,抓好落實,提升民政工作整體水平。根據全省民政工作會議確定的工作目標,結合我縣實際,經局黨組研究,確定2009年我縣民政工作思路是:
一、深化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完成低保提標工作,取消鄉鎮低保資金配套。低保工作在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促進規范管理和動態管理,加強低保規范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完善低保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低保入戶調查、審批等項工作程序,完善低保審查和監督機制,切實做到低保對象能進能出。進一步加大醫療救助力度,提高救助針對性和實效性。健全完善臨時救助制度,規范救助程序,確保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救助。深化五保集中供養機制,加快敬老院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敬老院管理制度建設。繼續實施困難群眾安居工程,完成200戶住房困難群眾改造工作。深入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加強災害應急反映能力建設,開展村級避災點建設,充分發揮村級民政隊伍的基礎性作用,提高災情統計水平,大力開展防災減災宣傳,不斷增強群眾防災減災意識。
二、進一步加快社區建設步伐。全面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爭取完成25家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深入開展和諧社區創建工作。加大創建和諧社區達標工作力度,加快推進城市社區工作服務用房建設,爭取完成5家社區工作服務用房達標新建任務。根據省廳要求,認真開展村委會換屆選舉"回頭看"活動,不斷深化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切實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認真執行《浙江省村民代表會議工作規程(試行)》,提升農村基層民主自治水平。
三、加快社會福利體系建設。加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確保機構養老服務床位數同比增長達到省市要求。統籌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城鄉社區養老支撐平臺,豐富居家養老服務實現方式。爭取新建農村社區"星光老年之家"30個,開展重度殘疾人撫(安)養工作,繼續做好白內障復明工程,完成孤兒調查工作,不斷提高養育水平和保障標準。
四、積極做好雙擁優撫安置工作。認真貫徹《軍人優待撫恤條例》,全面落實優撫各項政策,完善撫恤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保障重點優撫對象的生活水平達到或略高于當地群眾的平均生活水平。加大對60周歲以上生活困難退伍軍人臨時救助力度,探索建立可持續救助制度。繼續完善重點優撫對象醫療補助制度,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認真做好退伍兵安置工作,關心支持駐軍部隊建設,深入開展軍民共建活動,重大節日組織開展走訪慰問優撫對象和駐軍單位活動。認真做好優撫對象的工作,及時掌握思想動態,維護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