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6 21:10: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國土所重點工作計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切實完成好市委、市政府及其辦公室、督查室交辦的督查督辦工作任務
一是認真做好上級重大決策和重要工作部署落實的督促檢查工作,及時主動報告貫徹落實情況,上報率達到100%。二是認真負責、按時保質完成上級領導批交的事項及上級機關臨時交辦的督查任務,對因各種原因未能按時完成的事項做到了及時報告進展情況,并督促跟蹤盡快辦理。三是對市委、市政府會議紀要,重要事項的交辦工作非常重視,扎實辦理,1—6共收到市委、市政府《議事紀要》共計34期,其中涉及我局工作共28期,按時限要求及時辦結回復市政府督室的18期,現正在辦理的10期;《領導批示件》271件,按時限要求完成且及時作了回復229件,正在辦理的42件。市政府《政務工作通報》共12期,涉及我局1-6月份有關重點工作計劃及完成情況,均按時限要求將辦理情況及時上報市政府督查室和重點督查辦,對因政策或資金原因未按時限要求完成相關工作的,能及時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并說明正當理由,保證了每項工作件件有回音,項項有落實,有效杜絕了拖踏延誤的現象發生,得到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的一致好評。
二、保證上級領導、局領導批示的工作按時按要求完成
一、2009年工作回顧
(一)認真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按照縣委的部署,我局認真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局緊密聯系實際,精心組織、認真謀劃、有序推進,準確把握查找問題、分析原因、明確思路、解決問題“四個環節”,認真落實召開民主生活會、形成班子分析檢查報告和組織群眾評議三個步驟,著力解決實際問題,取得了預期成效。
(二)全力做好經濟發展用地保障工作
一是規范了建設用地報批工作。按照“依法依規、從嚴從緊、有保有壓、集約節約”的原則,積極支持有利于結構調整的項目建設用地,保障了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的用地需求,確保經濟發展必需用地。全年共上報獨立選址用地1宗,面積5.3122公頃;置換用地1宗,面積26.2711公頃。
二是加強征地實施管理。在實施重點項目征地過程中,正確處理國家、建設單位、農民集體和被征地農戶的利益關系,更多地考慮農民群眾的利益,嚴格實行“兩公告一登記”的征地程序,落實征地聽證制度,在縣政府的指導下初步建立了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并及時足額兌現了農民征地補償安置費,靈城鎮羅河村26.2711公頃農用地置換征地補償款382.18萬元已按協議100%支付到位。
三是積極為建設項目提供優質用地服務。我們采取協調溝通、政策法規教育等辦法妥善解決征地中的突出問題,積極做好國家和省、市、縣級重大工程項目用地的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努力為建設項目用地提供優質服務,保障了各項工程的順利實施。
(三)切實加強土地管理工作
一是加強土地利用計劃管理。我局嚴格實施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嚴格控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調整,對于非重點項目,一般不得調整規劃;切實加強基本農田監督管理,除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以外,任何項目不得占用基本農田。進一步加強了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工作,堅持實行集體會審制度,嚴格遵守《禁止供地目錄》和《限制供地目錄》,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國家產業政策和建設用地標準,對建設項目中有關土地利用方面的內容,依法進行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完成了省級重點工程明徐高速公路、宿淮鐵路以及縣重點工程靈璧縣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徐淮物流糧食產業園等項目的預審和調規工作,預審面積346.3791公頃。同時嚴格控制建設項目占用耕地,有效地防止了建設用地盲目擴張,從源頭上控制建設項目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二是加強土地供應管理。按照《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要求,我們全面落實了土地利用管理政策,嚴格界定劃撥與有償用地界限,全面推行經營性土地招拍掛制度;堅決落實房地產市場土地調控政策,確保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用建設用地;建立健全了劃撥用地公示制度,加強了劃撥土地供應管理;切實加強了批后監管,嚴格禁止長期批而不征、征而不供和占而不用的現象存在,堅決把住土地供應的閘門。全年共協議出讓國有土地103宗,總面積40.93畝,收取土地出讓金188.38萬元,掛牌出讓國有土地3宗,總面積109.85畝,成交價格3068萬元,土地出讓收入全部上繳國庫。
三是加強農村土地管理。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除三類用地可以使用農村集體土地外,其他項目堅決不得使用農村集體土地。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符合節約集約用地要求的建設項目,及時依法辦理審批手續。對農村村民建設使用土地的,我們嚴格貫徹執行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的規定,實行“三到場”的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辦法,及時辦理相關手續,切實推進農村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
四是加強土地執法監察。按照省、市安排,深入開展了“全面清查土地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活動,在對去年開展土地執法百日行動的情況進行“回頭望”的基礎上,繼續嚴厲打擊和嚴肅查處土地違法違規行為。認真執行動態巡查制度,切實加強土地利用監測,及時發現并制止違法行為,將違法行為制止在
萌芽狀態。加強了與紀檢監察、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努力建立部門協作的國土資源執法監察長效機制。嚴肅查處土地違法違規案件,努力提高辦案質量和效果,并對一些農村村民未批先用、批少占多、占用耕地修建住房等問題進行了重點查處。全年共立案查處各類土地違法違規案件17起,涉案土地面積47.32畝,其中耕地26.79畝,罰款5.5萬元,并已全部結案。
(四)全面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工作
經過認真組織實施和嚴格監督管理,大路、大廟兩個鄉1583.72公頃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已于今年6月30日竣工,新增耕地面積73.11公頃。澮溝鎮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已經省國土資源廳批準實施,總面積1963.5公頃,實施后可新增耕地71.43公頃,目前正在進行項目招投標,將于近期組織實施。另xx鄉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已向省國土資源廳申報立項,總規劃面積2568.23公頃,預計總投資3921.5萬元,計劃2年完工,預計新增耕地65.75公頃。
(五)扎實開展新農村建設用地置換工作
根據各鄉鎮的規模、置換潛力和全縣的用地需求,縣政府今年安排了2105畝置換任務,并分解到各個鄉鎮。由于時間緊,任務重,自8月份以來,我局嚴格按照縣政府的統一部署,積極配合各鄉鎮和有關部門,精心組織,依法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效。經統計,全縣19個鄉鎮共涉及拆遷片數45個,拆遷戶數1377戶,拆遷面積13.6萬平方米,房屋拆遷總費用3820萬元,土地復墾費用670萬元,通過土地復墾可新增耕地面積2753畝。到目前為止,全縣19個鄉鎮已全面進入房屋拆遷補償安置階段,已下撥房屋拆遷補償資金1171萬元;通過復墾,已新增耕地面積450畝。其中:楊疃鎮的房屋拆遷、土地復墾工作已全面結束,大廟、黃灣等鄉鎮的房屋拆遷已結束,正在進行土地復墾工作,其余鄉鎮的房屋拆遷工作正在推進之中。
(六)全面加強礦產資源管理工作
一是進一步規范礦業權管理,加快礦業權市場化建設,全年共新頒發采礦許可證2個、延續28個、注銷4個,變更37個,掛牌出讓采礦權1宗,價款收入400萬元。
二是加強了礦產資源補償費征管力度,全年共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21萬元。
三是繼續深入開展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頓工作,并加強礦山巡查,及時發現和糾正違法違規行為,嚴肅查處無證采礦、越界開采等違法案件6起,維護了良好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
四是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以安全生產宣傳月為契機,向廣大干部群眾宣傳礦山安全生產和地質災害應急知識,書寫了宣傳標語20余條,制作展板8塊,發放宣傳資料1萬余份。落實了汛期值班、災情速報和險情巡查三項制度以及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和應急反應的各項制度,并加強日常監管,實行一周一巡查,發現隱患,及時采取措施,同時函告有關鄉鎮政府及安監、公安、供電等部門,并積極協助做好監管工作,減少了礦山安全事故和地質災害的發生。
(七)狠抓各項基礎業務工作
一是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進入沖刺階段。根據國務院和省、市的要求,我們積極籌措經費,購置辦公設備,抽調精干力量,組織技術培訓,在認真實施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全面展開了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通過全體調查人員的艱苦努力,目前已基本完成調查任務,并將于12月20日前完成全縣的統一時點更新、變更調查和遙感監測工作,從而為今后我縣土地資源的科學管理、合理利用提供翔實可靠的資料。
二是土地規劃修編工作完成過半。加快了靈璧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修編工作進度,目前規劃大綱已編制完成,待上級驗收。下一步將著手進行縣級規劃文本及各鄉鎮規劃的編制,力爭明年底完成全縣各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
三是土地登記發證和土地估價業務工作有序開展。我局嚴格按照土地使用證的頒發程序、原則,以提高土地登記效率和準確率為目標,嚴格審核每宗土地發證的每道環節,不斷改進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今年共頒發土地使用證2309本,其中集體土地使用證2126本,國有土地使用證183本,并做到了“權屬合法、界址清楚、面積準確、契稅手續齊全”。積極開展了土地估價業務和基準地價修訂工作,為國有土地出讓和土地使用權抵押等提供了依據。
(八)加強國土資源干部隊伍建設
一是開展了鄉鎮國土資源所管理干部培訓工作。根據部、省廳和市局的統一部署,我局認真開展了鄉鎮國土資源所管理干部培訓工作。培訓從7月20日啟動,至10月底結束,對全縣20個基層國土資源所的122名干部進行了脫產封閉培訓,并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我們注重培養思想作風過硬、業務素質過強的國土資源干部隊伍,將政治學習與業務學習、集體學習與自學、輔導講課與討論交流有機地結合起來,將黨的十七大精神同國土資源具體工作結合起來,促使干部職工把加強學習、提高自身能力變成自覺行動,真正提高了基層干部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
二是加強內部管理制度建設。健全了系統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健全了工作、學習、生活和廉政建設各項制度,重點加強了財務管理、車輛管理,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公務招待管理制度》、《車輛管理制度》和《考勤制度》等四項制度,并嚴格實行招待費、車輛維修費審報制度,從錢、權、人、事各個方面加強監管,完善了干部監督約束機制,調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形成了工作合力。
三是加強了基層國土所規范化建設。認真落實省廳《關于加強基層國土資源所建設的意見》,采取積極措施,不斷改善基層國土資源所的基礎設施條件,同時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服務效能。通過積極努力,今年我縣20個基層國土資源所規范化建設全部通過了省廳組織的驗收,爭取到獎勵資金575萬元,促進了基層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發展。
三是加強行業作風建設。我們將行業作風建設作為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重點來抓,從領導干部自身建設入手,要求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帶頭轉變作風,增強服務意識,爭取工作主動。全面落實行政為民“十項措施”和工作人員“五條禁令”,堅決杜絕工作中推諉扯皮、吃拿卡要和不負責任等問題的產生。教育和引導干部職工樹立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嚴格依法行政,特別是在土地和礦產出讓、審批、登記及項目招標工作中堅持原則,照章辦事,防止現象發生,堅決糾正在征收征用土地和資源管理中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有效地防止了利用職權參與土地、礦產非法交易,從中牟利等行為的產生樹立了國土資源部門依法行政、熱情服務、廉潔高效、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新形象。
四是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領導責任,加強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增強廉政勤政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把反腐倡廉與日常監督管理結合起來,初步構建了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切實加強對行政審批事項的全程監管和管人管錢管項目等重點崗位的監督管理,促使黨員干部正確對待、慎重使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做到勤政廉潔,推動了國土資源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全面深入開展。
二、存在的問題
在縣委、縣政府合市國土資源局的正確領導與支持下,我們在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等方面做了應該做的工作,為開創我縣國土資源工作新局面做出了新的貢獻。然而在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耕地保護責任落得不夠扎實,還局限于落實責任的形式,真正的責任還在于國土資源部門,縣鄉村各級組織仍不能切實負起保護責任。二是業務基礎仍然比較差,主要是信息化管理和城鄉地籍規范化管理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三是執法監察工作比較薄弱,違法案件查處難,執行更難,特別是農村村民違法建房的勢頭難以遏制。四是礦產資源整合工作力度還不夠。五是由于辦公地方緊張,無法實行集中統一辦公、無法推行窗口辦文制度。六是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加以提高和完善,不斷開拓進取、求實創新,扎實地搞好國土資源各項工作。
三、2010年工作計劃
明年,我局將緊緊圍繞全縣中心工作和國土資源重點工作,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繼續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夯實耕地保護責任,落實耕地保護的各項措施,加強對責任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耕地保有量指標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指標不突破市下達的任務。
二是圍繞全縣經濟工作重點,積極為重大建設項目提供用地保障,確保經濟發展必需用地。落實土地調控管理政策,嚴把土地供應閘門,控制建設用地增量,規范土地征收征用管理,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加大土地收儲工作力度,嚴格規范管理,確保建設用地規范、有序。
三是鞏固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成果,繼續嚴厲打擊非法開采行為,堅決糾正濫采亂挖礦產資源的行為,建立礦產資源開采利用規范管理的長效機制,維護良好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秩序。
四是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工作力度,嚴格管理,規范實施,加快進度,實施澮溝鎮、xx鄉基本農田整理項目。認真規劃設計,加大工作力度,組織好2010年省、市、縣級項目的踏勘選址和評審論證工作。并加強監督管理,嚴格質量標準,確保項目的經濟社會效益。
五是進一步加大土地置換工作推進力度。積極開展村莊普查,全面查清每個村莊的面積、人口、戶數、建筑物和附屬物等情況,登記造冊,并據此制定全縣建設用地置換總體規劃和年度具體規劃,認真組織實施。
六是加強國土資源基礎業務建設,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第二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和基本農田調整劃定工作;按照全省的統一部署,全面啟動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和發證工作;推進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數據庫和現代化設備,努力提高國土資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今年,我科(農村工作辦、征地拆遷安置辦、愛衛辦)按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得到在區各部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領導及區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各村(場、居)及街道相關科室、職能部門的大力協助,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求真的干勁,務實的作風,緊緊圍繞年初制定的目標計劃和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全體人員凝心聚力、扎實苦干,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在治污治水、城市管理、環境衛生治理、拆遷安置、規劃報建及三農工作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我科全年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回顧
(一) 加強機關作風和廉政建設,強化管理效能,促進機關工作不斷適應發展的新要求。
(二)銳意改革、推陳出新,以“三農”工作為全年工作重點,進一步改善民生。
進一步落實工作崗位責任制和作風建設,抓重點工作,關注“三農”和民生。
1、落實崗位制,開展作風和廉政建設。根據在區下達我街重點任務中征地及拆遷工作和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10分。針對這一情況,科室上下高度重視,進行了全面工作動員和部署,為確保工作任務逐項落到實處,成立了征地拆遷組等共7個職能組,將工作職責細化到了每個組、每個崗、每個人,同時,強調分工不分家的團結宗旨,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為營造一個和諧、廉政的科室打牢了基石。
2、關注民生,為村及村民辦實事。圍繞區“惠民36條”和街2009年民生工程任務表,以整治城鄉居住環境為今年的工作重點,優化城鄉環境,提升農民生活生態質量;以解決歷史房產辦證及留用地確權歷史遺留問題入手,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以解決
(二)以“創文、創衛”活動為契機,抓好“四大工作任務”,全力推進國家文明城市和星級衛生街創建工作。
1、抓好環境衛生管理,努力創造優美整潔環境。積極承接區陸續下放的道路清掃保潔及垃圾清運、河涌保潔等事權,組織環衛中心全面做好城鄉環境衛生保潔,一是加強環衛領導班子和保潔隊伍的建設,穩妥推進改革,以舊鎮、金洲裕興花園為試點,推行了“三定一包”的責任承包制,即定路段、定人員,定責任,包保潔質量,探索出適合我街長效的環衛工作管理模式。二是進一步完善環衛設施建設,及時更換了殘舊破損的垃圾桶、人力三輪車、手推車, 僅3.5L垃圾桶今年就新增10000個。
據統計,全年共完成33條道路、21個村(場、居)居委會、3個小區共543萬平方米的保潔工作,完成23條河涌與3條外江376萬平方米的保潔工作;清運、處理垃圾10.95萬噸, 更新人力保潔車150臺、果皮箱410個,新增45L垃圾桶10000個。依托下放事權,解決本地勞動力就業達377人。
2、以創建“星級衛生街”為紐帶,嚴抓城鄉衛生治理。
(1) 積極創建“星級衛生街”。嚴格落實健康教育、市容環境衛生、公共場所衛生、除“四害”等8個創建標準,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創建,我街成功“摘得”一星,成為南沙區首個一星級街道。
(2) 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宣傳及整治行動。牽頭組織開展了第二十一個全國愛衛月宣傳活動和第二十二個無煙日活動,清潔家園活動、婦兒健康教育宣傳活動等,聯合城管、工商和街職能部門開展了多次清潔大行動,如“靚穗迎國慶”等,使愛衛深入人心。
(3)以市場及周邊為重點,大力開展市容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在日常環衛保潔、環境衛生治理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對金洲市場、舊鎮市場和塘坑市場等市場的整治,指導及監督市場衛生管理人員和保潔人員提高市場內部衛生環境管理水平,市場環境衛生得到顯著改善。
(4) 抓好“四害”防除工作,預防病媒生物傳染性疾病發生。加強領導,做好分工及協調,進一步明確了除“四害”工作機制,對各單位完善詳細的除“四害”責任分工及標準,加強了“四害”監測及檢查。今年,認真組織開展了以春季滅蚊、蟑螂、夏季滅蚊蠅及秋季滅蟑統一行動為重點的除“四害”工作,全街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據統計,全年向群眾派發各種宣傳單張1500多份,投放滅鼠毒餌約3噸,下發各村(場)各類滅蚊、蠅、蟑螂等藥品合計約245箱。
(5)整治“六亂”出新招。在整治“六亂”問題上加強了與重要企業、單位、商鋪業主的溝通協調,提高依法經營的意識,加強與各村“兩委”以及分管領導的溝通,提升其積極管理的意識,效果明顯,使“六亂”現象得到較大程度的遏制。同時,積極配合城管執法隊伍對發現的“六亂”及“兩違”行為積極、及時處理。全年,共協助城管中隊整治亂擺賣、占道經營、亂堆放、亂拉掛、亂張貼、亂涂寫27500宗;立案查處“兩違”178宗,拆除違法建設17宗,清拆面積約5000平方米。拆除違法搭建窩棚12棟,拆除面積約2200平方米;拆除違法戶外廣告405宗,拆除面積3522平方米。
(6)加強衛生巡查、監督,及時落實整改。聯合各職能部門不定期到實地巡查衛生、“門前七包”和“六亂”情況,對巡查中發現的衛生黑點,及時牽頭組織相關責任人進行整改,前后共清理衛生死角500多處,清運垃圾、雜草等5000多噸,整治路面積水及破損200多處。對來自區整改督辦文件以及其他單位、個人反映的環境衛生問題等,牽頭及時核實,立即組織有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于兩天內進行整改完畢,并及時反饋整改情況,今年共及時處理各類環境衛生交辦函30多宗。
3、抓好治水工作,切實改善群眾生活用水環境。今年列入市任務的有5條村(居)的生活污水治理、4條河涌綜合整治及第二批136家餐飲單位廢水整治。在區的大力支持下,在街的高度重視下,成立了以街主要領導牽頭、我科具體落實的治水工作專項小組,先后召開兩次治水動員大會,向各村(場、居)頒發了《南沙街2009年污水治理與河涌綜合整治任務書》,與餐飲單位簽訂了《南沙街餐飲單位廢水整治責任書》。根據治水工作進展及時召開工作部署會議和協調會,積極跟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各項目的勘察、設計、招投標及施工等各個環節,嚴抓工程質量,按工期倒排表嚴格控制工程進度,基本按質、按量完成了年度治水任務目標。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面:開展并完成列入今年市任務的蘆灣村、九王廟村、鹿頸村、南橫村和紅嶺社區5條村(居)7個子項目的主體污水治理設施并進入驗收階段,完成其中4個子項目的綠化升級改造,現正開展幾個項目的污水管網接駁設計工作。餐飲廢水整治方面:積極開展任務書中136家餐飲單位廢水整治,通過對136家餐飲企業經營情況調查中,排除停業、立案整治等原因,實際需整治的75家已全部完成整改,現在組織檢測驗收中。河涌整治方面:積極配合區水務環保局開展河涌綜合整治各項工作,負責開展整治用地涉及征收工作。今年重點開展了金洲涌、蘆灣涌、三姓圍涌綜合整治用地收地清場,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已基本完成任務。近期,根據區事權下放要求,對新立項的大涌涌等5條河涌開展前期的現場考察和設計方案論證工作。
4、堅持“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竭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方針,堅持以護、防、消相結合的指導思想,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建立了護林防火安全管理責任分級制;制訂了各項護林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對護林防火安全工作實施規范化管理;加強了對轄區內林地的巡查監管,做到了每月對護林員進行崗位專業培訓,每月對消防器材進行保養,每月組織人員召開例會。全年森防工作順利開展,確保本年度轄區林地無安全事故。
(三)加強規范管理、完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拆遷安置工作順利開展。
今年,以建設項目和金洲涌河涌綜合整治等項目為重點,積極開展各項征(收)地和拆遷安置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是抓好全局部署、重視拆遷工作。在街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定期開展工作例會協調解決征地拆遷安置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二是打造一支凝聚力強、作風過硬、業務過硬的專業征(收)地拆遷隊伍。多次組織開展廉政作風類及業務類培訓,提高隊伍的思想作風、業務能力及人員素質。三是堅持以人為本,想法設法利用各種有利因素深入細致的開展動遷工作。四是認真做好被征(收)地拆遷戶及安置工作,嚴格執行南沙區的拆遷安置政策,把好安置分房的各項工作環節的關口,做到拆遷一戶安置一戶,同時,細致做好了安置后的服務工作和群眾意見的疏導、排解工作。
截至11月底,我科按計劃及進度要求順利完成了12個征(收)地項目,共完成清場收地約1805畝、征地128畝,拆除臨時棚類6743平方米、拆遷補償商鋪5間;強拆房屋兩間、強制清理棚屋類3874平方米;居民拆遷補償安置35戶,拆除房屋面積5458平方米,其中新建房屋1728平方米;發放征(收)地拆遷補償款約19,582,688元。
(四)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做好“三農”工作,對于促進農業穩定發展、保障農民持續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今年,我科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各級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各項方針政策,立足農業、面向農村、服務農民,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城鄉統籌與農村城市化管理、三防、畜牧、漁業生產及綠化管護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1、積極協助各村做好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協助、指導、配合各村在積極發展、復蘇農村集體經濟,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全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約5982萬元(其中:經營收入517萬元、發包及上交收入5465萬元),其他收入 405萬元、上級補助收入 161萬元。經濟收入完成年度計劃6400萬元的 93 %。
2、周密部署,切實做好三防相關工作。貫徹落實“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方針,提前謀劃、積極部署、迅速反應。(1)密切關注天氣,及時做好信息傳達工作。(2)汛前開展安全大檢查,對海堤、水閘組織開展了整治維修,協助區對四個山塘水庫進行維修了整治,及時補充三防搶險物資。(3)汛期嚴格落實24小時三防值班制度,三防辦人員時刻警惕,與各村(場、居)及三防水利設施管理人員密切聯系,做好巡查、整治工作,提前排除各項安全隱患。(4)做好應急搶險工作,遇到汛情積極處理,妥善疏散、安置受災群眾,同時做好災后清理、恢復工作。在今年的莫拉菲、巨爵等幾次強臺風中我街指揮有力、處置得當,上下齊心協力,全街安全度汛。
3、以試點為載體,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以試點,推行了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從7月份開始至12月份,試點村改革歷經了八個工作階段,審核并表決了我街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試點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為全面推廣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固化奠定基礎。
4、加強荔枝的品牌建設,促進優勢產業健康發展。抓住今年荔枝豐收年的好時機,積極協助舉辦第三屆荔枝旅游文化節,以荔枝文化為媒,樹立荔枝品牌,提高荔枝知名度,帶動旅游服務業。組織參加在廣州舉辦的“名優農產品展銷會”,籌備省名優農產品展銷會。今年,我街的桂味榮獲“名優農產品稱號”。
5、做好農業生產各項工作。完成2008年種糧大戶補貼和2009年種糧農資綜合直補資金及水庫移民資金的發放工作;組織并完成15條村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證明書申請上報;做好農機年審及安全管理工作,共年審手扶機10臺;完成43戶農機購置補貼的審核工作等。
6、做好畜牧業生產、防疫防控工作及農產品安全生產管理。今年,街畜牧業生產發展較平穩,生豬存欄量27412頭,年出欄量29918,比去年略有下降,其他畜產品生產平穩。(1)采取生產情況統計關、強制免疫關、疫病疫情防治關、動物疫病的查源滅源關、檢疫檢驗關和生豬生產質量關的“六大關”工作措施,嚴格防疫防控。據統計,我街家禽禽流感免疫接種達100%,生豬口蹄疫免疫率達95%以上;沒有豬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雞瘟等疫情發生;生豬檢疫率達85%以上,家禽檢疫率達80%以上。(2)采取飼養場產地檢驗關、屠場生豬宰前“瘦肉精”檢測關、屠場宰后檢疫檢驗關、飼料經營場及飼養場添加“違禁藥物”關“五大關”檢測措施,監控飼養場、屠宰場生豬鹽酸克倫特羅殘留,協助區不定期開展檢測,使群眾吃上放心肉,全年未發生肉禽食品安全事件。
7、做好“村村通公路”和機耕路建設,不斷完善農村基礎建設。對今年立項的“村村通公路”項目——環宇路處長線和舊橋重建組織開展招標工作,預計年底前進行施工;組織開展今年立項的3條機耕路建設,現在前期招投標階段。
8、及時開展地質災害監測及治理。及時更新2009年地質災害隱患點,制定《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協助并聯系各村、場、居的地質監測員對街轄內地質隱患點進行監測,并及時向國土局等相關職能部門上報險情,全年地質災害監測工作圓滿完成。開展國土局事權下放的3個地質災害點排險工作,組織搖珠確定了代業主單位以及設計單位。
(五)協助開展房屋報建、土地利用等相關工作。
1、積極協調處理村集體及群眾土地、房屋確權等歷史遺留問題。一是用高度的責任感積極開展原17個拆遷小區的房產證辦理工作,已完成小區共28拆遷戶的房產證辦理,目前正對16個拆遷小區之一的拆遷小區著手辦理建設用地批準手續。二是積極開展留用地確權工作,與區積極協調解決留用地確權問題。此外,積極協調在虎門污水提升泵站項目收地工作中的土地爭議,協調處理土地已征未補的歷史問題,協調處理東部公司游艇俱樂部用地涉及砂石碼頭征地歷史問題等,均取得積極成效。
2、立足服務群眾的精神,協助群眾進行房屋建設報建。秉著一貫認真負責的態度受理我街村民、居民的每一宗私房報建案件,為報建人提供周全的服務。據統計,今年向南沙規劃分局遞送辦理私房報建工作共計100宗。
3、積極開展廉租房及危房改造申報的調查工作。(1)按照區國土分局要求,開展我街廉租房租賃補貼的申請審核報批以及發放后續工作,目前為止,經批準成功申請廉租房補貼的有223人。(2)做好房屋安全管理,指導南沙街各村、場、居及單位切實做好房屋安全工作,明確房屋安全管理專職負責人,根據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要求,向各村(場)傳達農村危房改造精神,開展危房改造申報接收工作,目前第一批共收到申請表共27份,2份符合改造要求并已公示。
4、其他。協助區規劃國土局開展村莊規劃工作,參加村莊規劃現場專家討論及村民征求意見大會,提出規劃指導意見;協助區國土分局開展第二次全國土調查,對全街的17個村(場)的歷史征地情況進行了摸查;開展第四次衛片新增120個圖斑的摸查工作,完成查處任務。
(六)招投標和工程建設管理
1、建立并完善街招投標及工程建設管理流程。建立街小型工程招投標及建設管理辦法,協助紀工委進一步完善、規范小型工程招投標、建設及支付制度。制定及完善工程管理相關專業的制度,如拆遷安置公示制度、綠化養護管理辦法、保潔制度、地質災害防治指導書等等。
2、組織開展區及街工程招投標及建設管理,嚴把關口。從今年5月成立招投標小組自今,作為小組辦公室,共完成區事權下放項目及街內小型工程招投標項目22個,跟蹤建設及驗收項目合計約18個。
3、籌建小型工程庫。根據街建設需要,籌建街常用項目的小型工程備案庫,擬于年內建成。
二、存在的問題
1、隨著各項工作任務的日益增重,尤其是征地拆遷、環境衛生整治方面,工作人員調動村“兩委”的積極能動性不夠。
2、村場環境衛生經過整治面貌有所改變,但保潔標準不高,保潔質量波動較大,長效管理機制還需完全建立起來;環衛工人交通安全意識較弱,有待進一步加強;環衛保潔經費支付滯后,影響正常運轉;單位和商鋪以及個人衛生意識差,需加大宣傳。
3、區事權陸續下放我街,屬于我科職能范圍內的工作量急劇增加,需要科室進一步理順職責、制度和規范管理,同時需與區事權下放職能部門加強溝通。
4、在地質災害防治、歷史問題解決、安置房源質量問題解決等過程中需要區相關部門協調解決,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和區的協調力度不夠,使有些工作的推進受到影響。
三、下一年重點工作計劃
1、配合區及街開展各項整治工作,包括大道等里面外觀整飾,全力鋪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依托創文、創星、創“廣東省衛生村”等,夯實環衛保潔基礎,進一步嚴抓城鄉綜合環境整治,將城鄉環境衛生推上一個新臺階。
2、拆遷安置方面。
(1)進一步完善內部的工作流程,使我街的拆遷工作更加規范化。理順當前正在開展的征地拆遷項目,全力以赴,努力圓滿完成現有的委托工作任務。
(2)繼續推進安置進度,盡快完成首批安置房的契稅申報繳納工作,加快房產證辦理速度。同時,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注意收集群眾意見,認真細致做好解釋、說明工作,化解群眾的意見和矛盾。
3、進一步完善街小型工程項目招投標管理,積極做好區在道路河涌保潔、治水、綠化、地質災害治理、水利設施管養、村村通公路、機耕路建設等方面下放事權的工程建設管理工作,并理順相關辦法。
4、推進歷史遺留問題解決。以16個拆遷小區房產證辦理、村留用地確權等為重點,積極協助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村經濟發展尋求突破。
5、以鹿頸股份制改革的試點工作經驗,陸續推進其他村的股份固化工作。
一、建設策底工業園區的必要性
一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是典型的工業型縣份。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圍繞建設東部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加快煤電化運一體化綜合開發,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工業主導型經濟格局牢固樹立。今后,隨著煤電化運一體化開發的縱深推進,電力、煤化工等主導產業將進一步發展壯大,同時也將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新的投資項目將不斷開工建設。我縣雖已有石堡子工業園區,但其規劃面積僅為385.3公頃,水資源有限,年徑流量只有670萬立方米,今后隨著工業項目的逐漸增多,發展空間相對不足的問題會逐步顯現。因此,在城郊鄉鎮再建設一個較大規模的工業園區,可以調整全縣工業結構布局,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需要,促進縣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二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我縣工業企業數量比較多,但分布非常零散,一些企業在城區或城郊建設工業項目,這既影響縣城的整體規劃與建設,影響縣城形象和居民生活,同時也影響著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促使企業“退城入園”,可以促使各種生產要素的聚集,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降低生產成本,實現集約發展;可以節約水、土地等日益緊缺的要素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同時,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是擴大開放開發,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的需要。在工業園區,可以形成比較好的基礎設施,配套優惠的政策,提供良好的服務,這是企業投資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同時,具有特色明顯的工業園區,本身就是最好的廣告,容易以群體優勢引起市場的關注和重視,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投資建設。隨著我縣開放開發步伐的加快,在策底鎮建設工業園區,精心營造一個投資的高地、政策的洼地,可以更好地推動“一體兩翼”工作部署的實施,是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
四是優化資源配置,發展循環經濟的需要。工業園區能夠集中解決交通、用水、供電、環境保護等共用設施問題,可以共享信息和人才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效率。在工業園區,可以互相利用產品,逐步形成上下游產業鏈配套生產,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和減少排放,加快循環經濟的發展。同時,產業關聯度較高的企業集聚到一起,可以充分競爭、合理分工,有利于我縣中小企業的快速成長、技術更新和產業升級。
因此,加快建設策底工業園區,既是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客觀必然,同時也是適應未來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
目前,在策底鎮建設工業園區有明顯的優勢和有利條件。一是區位優勢明顯。策底鎮南距縣城17公里,省道平(涼)華(亭)公路和涇(源)華(亭)公路貫穿全境,北距市區38公里,西到寧夏涇源縣46公里,距寶(雞)中(衛)鐵路安口火車站33公里,是連接和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幾何中心,也是縣的工業、貿易重鎮和對外開放的“北大門”。如果平華高速能在近幾年開工建設,策底鎮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二是工業基礎較好。境內水電充足,煤炭、石灰石、陶土、紅土等礦產資源豐富,煤炭貯量2200多萬噸,策底河年徑流量達5175萬立方米。策底川、紅旗川平坦廣闊,可用土地達2000多畝,是工業企業落戶的溫床。目前已形成以煤炭和建材為主的工業體系,2戶國有大型企業年創收1.53億元,實現利稅1724萬元。其中:設計年產240萬噸的華煤集團山寨煤礦年產原煤87萬噸,銷售收入1.3億元,利稅1500萬元;設計年產30萬噸的華煤集團隴東水泥廠年產水泥10萬噸,創收入2300萬元,利稅224萬元。境內有各類小型工業企業16戶,年創收入達1441萬元,利稅231.9萬元。三是小城鎮規模逐漸擴大。策底鎮1996年被列為鄉鎮工業開發小區(副縣級建制),2000年被省建設廳確定為“全省50個重點小城鎮建設示范鄉鎮”,2002年完成撤鄉建鎮。1995年實施小城鎮改擴建以來,累計投入資金1520多萬元,城鎮總面積達到1.8平方公里,城鎮總人口增長到1800人,初步形成了“兩縱兩橫”小城鎮街路格局,擁有各類個體商貿戶196戶,商用房屋960間。今年投資229萬元,實施了以平華路過境段整治、東大街改造、南新街開發三大工程和農貿市場、汽車修理市場、煤炭市場三大市場為主要內容的小城鎮建設工程,小城鎮品位進一步提升,承載工業、帶動農業、繁榮三產的效能日益凸顯。四是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鎮到各村均建成“農一級”道路,策底至盤坡村道路全線硬化,策田路(涇華路策底段)油筑工程已全面啟動。鎮區日供水量可達1000立方米,可滿足小城鎮的日常生產生活用水。區內有180KV變電站和農電站各1座。有線電視覆蓋率達到27%,無線通訊覆蓋全鎮。鎮區財政、金融、公安、畜牧、土管、工商、社保、供電、供水、教育、衛生、保險、通訊、環保等社會管理和服務機構健全。
二、建設策底工業園區的思路及措施
發展定位是:重點圍繞煤電化運和建材項目搞開發,吸納各類工業項目入駐園區投資發展,努力營造投資高地、政策洼地,經過五年的努力,將園區建設成“園林式、生態型、服務全”的現代化工業集中區。
發展思路是: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特色化發展、有序式推進的要求,堅持園區建設與全縣工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發展民營經濟相結合、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大力招商引資,大上工業項目,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兩年打基礎,五年成規模,把策底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全縣開放開發的新戰場、縣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和吸納各類生產要素的聚寶盆。
建設園區的主要措施:
1、科學規劃創園,力求高起點建設。要按照“高標準規劃、高檔次建設”和“園林式、生態型、服務全”的建設定位,聘請高資質的規劃設計單位對園區進行統一規劃。將工業集中區規劃為“工業生產區、生活服務區、行政服務區”三個功能區。按照“四統一、一分開”的原則,即統一供水、統一供電、統一供氣、統一治污,生活區與生產區分開,對每個區的區位、面積、建設要求都一次性規劃設計到位,并進行詳規控制。對園區道路網絡、對外進出循環通道、綠化以及園區標志等同步設計到位。園區規劃要同策底鎮小城填建設總體規劃和經濟發展計劃緊密結合起來,要有前瞻性。規劃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動,保持規劃的嚴肅性。按照規劃要求,對進入園區的每個項目從平面布置、立面效果、綠化面積、廠房辦公用房設計,到圍墻風格、墻體色彩、廠區大門寬度及式樣等都進行逐個審核,在總體協調的前提下,做到“一企一特、一廠一景”。點面結合,相得益彰,逐步提高園區整體品味和建設水平,增強投資吸引力。
2、重大項目興園,務求招商取得突破。策底工業園區以煤電化運和建材項目開發為主,同時吸納其它各類工業項目入駐園區。當前要重點做好電廠二期2×60萬千瓦和華電集團2×100萬千瓦兩個發電項目的爭取工作,進一步創新招商引資思路,充分發揮園區開發建設成本低、勞動力資源豐富、運行機制相對靈活等比較優勢,大力開展錯位競爭,力爭該項目落戶策底工業園區。同時要重點做好對煤化工下游產品開發項目和建材項目的引進工作,積極培育產業群。我縣民營經濟相對活躍,要通過組織培訓班、座談會、聯誼會、觀摩考察等形式,激發民營企業家進行“二次創業”的強烈愿望,吸引縣內外民營企業進入園區投資發展。從生態環保、高科技含量和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禁止污染項目進園。對一般項目抬高門檻,提高投資強度;對特殊項目(勞動密集型或技術密集型)適當放寬要求;優先考慮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對發電、煤化工等需要重點引進的項目,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
3、多方籌資建園,堅持多元化發展。園區建設要確立“科學舉債、市場經營、多元推動”的思路,主要采取自己籌一塊、銀行貸一塊、政府支持一塊的辦法解決建設資金問題。建園之初,由縣級財政墊付一定的誘導資金,園區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通過銀行貸款和從其它途徑籌措建設資金,高標準地進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建設。凡園區土地“農轉用”報批需繳納的規費,由縣土地儲備中心先行墊付,以減輕策底鎮的資金壓力。各級鄉鎮企業發展資金、小城鎮建設資金、交通建設資金、技術改造資金、高新技術引導資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農業產業化資金等財政性資金,應統籌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扶持園區項目建設。園區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有償使用收入,主要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策底鎮區存量土地拍賣所得收入全部用于園區建設。同時,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要廣泛吸收社會資本投入,“誰投資、誰所有、誰收益”,實現市場化運作。
4、優質服務立園,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一是搞好土地統征工作。園區的土地要以策底鎮為主、縣國土資源局配合一次性搞好統一征用,鎮政府與相關村簽訂土地征用合同,預付土地款。入園企業一律與園區管委會商談土地價格,不允許由企業直接與園區土地所在村或村民商洽,以減少環節和矛盾。二是實行全程服務。園區配備熟悉業務的專職員,入園企業只要繳納了土地款,所有立項、報批、土地征用、規劃建設等各項手續均由員在規定期限內負責辦理完畢,盡量減少企業工作量,簡化辦事程序,縮短辦事過程,使工業園區在服務上得到企業的認可和肯定。三是全面推行“幫辦責任制”,定期召開園區工作例會、項目施工例會、業主座談會等,幫助解決入園企業在項目實施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建立園區領導包企業制度,全力推進項目早開工、快建設、早投產。四是完善服務體系建設。加快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信息化、數字化建設,全面提升工業園區的服務層次,提高各項服務質量。
三、建設策底工業園區需要解決好的幾個問題
在當前宏觀調控日趨加強的情況下,工業園區建設將會遇到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創新思路、創新模式,重點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加快策底工業園區建設。
1、關于組織領導的問題。要搞好園區建設,就要有一個健全的機構、一支專門的隊伍和一批專業的人員。建議縣上成立策底工業園區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園區建設中重大問題的研究和協調。設立策底工業園區管委會,由鎮黨委書記任管委會主任,下設專門機構,配備工作人員,負責園區建設、管理以及園區規劃的組織實施工作。同時,由縣發改局負責園區的規劃論證、立項審批工作,縣國土局負責用地指標的安排工作。結合鄉鎮事業單位改革,將鎮經濟發展辦公室、招商辦、統計辦、勞動保障所等部門整合到園區辦公室,以提高工作效率。
2、關于優先安排園區建設用地的問題。園區一經批準設立,規劃一經確定,國土資源部門要積極幫助園區制訂科學的用地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對入園重點企業的建設用地,可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給予重點支持。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規模中,要優先考慮工業園區用地。對策底鎮難以保證耕地占、補平衡的,可按規定實行異地開發整理置換;允許將整理出的耕地面積按規定折抵園區建設占用耕地指標。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允許園區在不同集體經濟組織之間,按照“等質等量、就近方便”的原則,進行土地調整互換。對已出讓的項目用地,確認在兩年內無法實施的情況下,可以變更業主,并辦理有關手續,出讓金增值部分上交縣財政,并由縣政府負責安排返還園區。
3、關于開發模式的問題。在開發過程中,應逐步引進公司制開發模式。工業園區應成立投資經營公司,以企業行為籌措建設資金,按照園區的工作計劃和具體安排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發和經營。同時,要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將地產租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培植和產品銷售作為自己的主要業務,以投資土地開發和設施建設并通過其產品和服務的銷售來獲得穩定收入,實施滾動開發,這樣,既可降低園區投資成本,又可獲得稅收收入。
正當全縣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中全會精神,各項工作進入沖刺攻堅的關鍵時期,縣委、縣政府召開這次秋冬季公路建設大會戰動員會議,主要目的是動員全縣各級黨政組織迅速行動起來,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大打一場公路建設攻堅戰,確保全面完成全年公路建設任務。
剛才,政府副縣長同志宣讀了年公路建設大會戰實施方案,政府陳縣長作了動員講話??h長的講話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指出了加快我縣農村公路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如何搞好今年秋冬季公路建設大會戰進行了扎實具體的安排部署,提出了十分明確而又嚴格的要求。這個講話立意深遠、說理透徹,目標明確、措施得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既是全面開展秋冬季公路建設大會戰的動員令,又是指導我們抓好公路建設大會戰的重要文件,請大家認真領會精神實質,切實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就貫徹落實好這次會議精神,再強調五點意見:
一要嚴密組織,迅速行動。秋冬季公路建設大會戰是第四季度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的又一項重點工作。為了確保按時按期、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縣委召開常委會議,做了專題研究部署,明確提出要堅持大搞農村公路建設大會戰的決心不動搖,工作力度不減弱,堅定不移地推進公路交通大建設,并且要在這項工作中,全面檢閱各級領導班子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全面錘煉各級干部的工作作風。因此,各鄉鎮,各單位要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對秋冬季公路建設大會戰予以高度重視。會議之后,要迅速召開本鄉鎮黨委會議和本單位全體職工會議,及時傳達學習陳縣長講話原文,深刻領會會議精神。要成立組織機構,研究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層層分解目標任務,定時間、定任務、定措施、定人員,靠實工作責任。要繼續實行領導包村包路制度,堅持一條路一名責任領導,一條路一支管理隊伍,具體抓好組織實施,真正在全縣形成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科學調度、齊頭并進的良好工作局面。總體要求是必須在10月25日前全面啟動公路建設,切實做到有聲勢、有力度、有成效,迅速在全縣掀起秋冬季公路建設大會戰的。
二要突出重點,明確任務。今年秋冬季公路建設大會戰的任務艱巨而繁重,各鄉鎮、各單位要緊緊圍繞“大干苦干一百天,新修整修千里路”的總體目標,進一步細化、量化各自任務,切實抓好落實。特別是發改委、財政、扶貧、林業、國土、水保、公安、檢察、司法、監察、審計等公路大會戰指揮部成員單位,要切實履行職責,積極支持協調解決公路建設中的矛盾和問題,為工程的加快推進提供保障。宣傳新聞單位要切實加大宣傳力度,為公路建設大會戰營造濃厚的氛圍。縣直和省市駐宕單位要以包好一個鄉鎮,修通2條通社道路為重點,切實做到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有物出物、有機械出機械,以實際行動支持所聯鄉鎮的公路建設工作,這是考核包鄉單位的一項硬任務、硬指標。各鄉鎮要堅決破除“等、靠、要、拖”的思想,把工作做細、做實,向群眾講清這次農村公路建設的原則、補助政策,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引導農民自愿投工出勞,投身到農村公路建設中,用實際行動來改變自己的生存、生活條件。具體要抓好拆遷占、2條通社路、鄉村公路整修養護和重點項目的路基改造工程等四項核心工作。要千方百計解決好所有項目路上的拆遷占地問題,為公路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真正在化解矛盾、解決問題中提高執政水平,體現工作能力。要在縣直和省市駐宕單位的協助下,新修2條通社公路,進一步提高公路通達能力。要在抓好通鄉公路、通村通社公路建設的同時,全力以赴抓好重點公路和歷年修建的村村通公路養護整修工作,鋪沙備石,平整路面,保證公路暢通。要深入發動廣大群眾積極投入到重點項目建設中,主動配合施工單位實施好路基改造工程,真正在全縣形成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大搞公路建設的新熱潮。
三要加強監管,保證質量。交通部門作為公路建設的業務主管部門,要從組織上、管理上、技術上服從服務于公路建設大會戰,把所有技術力量派遣到工作第一線,切實加強業務指導。所有的項目公路,無論通鄉油路,還是通鄉等級路、村村通公路,交通局都要加強管理,成立項目部,強化監督責任,嚴格按設計施工、按標準施工、按程序施工、按合同監理。要將科學規范的公路建設管理方式、方法、手段和程序引入到通鄉公路建設中來,建立和完善質量監督保證體系,全面加強對工程質量的監管,對出現質量問題的,一定要嚴肅處理,決不手軟。要切實通過嚴格的質量監督,確保秋冬季公路建設工程成為“優質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經得起群眾和歷史檢驗的“民心工程”和“富民工程”。
四要轉變作風,嚴明紀律。要全面完成公路建設大會戰的各項工作任務,必須要有優良的工作作風作保證。各鄉鎮主要負責同志作為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在工作過程中,要以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勤、自身實的良好形象,帶頭深入一線,親自掛帥、親自上陣、親自組織、親自參與、親自督查,真正做到不偷懶、不?;?,不推諉。要堅決杜絕群眾干、干部看的問題,要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真正在落實任務,推動工作中轉變作風,在轉變作風中抓好落實。公路建設大會戰期間,各鄉鎮要加強管理,嚴明工作紀律,絕不允許干部職工缺崗溜位,絕不允許在施工中敷衍塞責、弄虛作假,要切實在“實”字上下功夫。對欺上瞞下、搞形式主義、?;茏?,不干實事的干部,該組織處理的要組織處理,該紀律處分的要堅決予以紀律處分,努力在全縣營造一種說實話、干實事、出實招、求實效的干事創業氛圍,切實形成一種議而就決,決而就干,快事快辦,特事特辦,雷厲風行,激情落實的工作格局。
為了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積極應對全球金融危機,著力推進我市資本運作工作,切實轉變發展方式,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特制定本意見:
一、新形勢下推進全市資本運作工作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新形勢下資本運作工作的新特點、新情況和新變化,積極培育優質上市資源,加大私募股權融資力度,促進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股權投資企業發展,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公司質量,加快企業上市步伐,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衍生工具,引導企業實施并購重組戰略,積極發行各類債券,不斷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全力做好新形勢下全市資本運作的各項工作,加快經濟的增長和發展方式的轉變,為建設幸福作貢獻。
(二)主要目標。根據建設幸福、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要求,全市資本運作工作的主要階段性目標是:到2010年,力爭上市公司總量達到30家,上市后備企業達到100家,上市融資總額超200億元;培育本土股權投資企業5家,引入國內外知名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股權投資機構10家,實現股權融資20億元;大力發展企業債、公司債、融資券、可轉債、可交換債和中小企業集合債,實現債務融資超100億元;實現擔保額超50億元。
二、推進資本運作的重點工作
(一)積極推進企業上市工作
企業上市是新時期發展壯大區域經濟實力的關鍵舉措和重要戰略,是企業擴大融資渠道、完善治理結構、分散投資風險、提升產業層次、實現裂變擴張的重要手段,是現代企業做優做強的必由之路。
1.大力營造鼓勵企業上市的氛圍。強化和堅持“政府引導、企業自主、市場運作、政策扶持”的工作機制,建立企業上市月報制度,并通過參觀考察、專題講座、會議推動、現場辦公、政策宣傳等形式,大力推進企業上市工作,造就一批想上市、會上市、能上市的企業群體。全面營造工業企業與農業、基礎服務業企業一起上,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一起上,國內證券市場與境外證券市場一起上的新局面,全力打造“板塊”新優勢,加速實現企業資本與市場的國際化。
2.努力建成一支百家科技型擬上市后備梯隊。各鎮(街道)、開發區(包括臨港新城、靖江園區,下同)要按照推進產業集約化、規?;撔禄?、現代化的發展要求,選擇主業突出、制度健全、效益良好、發展潛力巨大的新興企業、高新企業、成長企業、優勢企業,作為上市后備梯隊,加快培育、輔導、提高,加速形成規模、產業、品牌、效益優勢,做到“優選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扎實推進企業上市工作。
3.強化企業上市業務分類指導。相關職能部門要根據擬上市后備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加強業務分類指導和扶持培育。要幫助企業引進創投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社會法人資本,加快重組步伐,優化股權結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范經營行為,強化科技創新,提高盈利和上市能力。
4.加強企業上市人才的引進和培訓工作。加強與相關機構的合作,幫助企業引進上市緊缺人才。同時,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適時開辦公司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的培訓,切實幫助上市后備企業提升素質。
5.強化企業上市政策扶持。各級各部門要以一切有利于上市為原則,在堅持依法行政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切實幫助企業解決上市融資實際問題,該簡化的要盡量簡化,該補辦的要盡快補辦,該優惠的要盡數優惠,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力度,切實提高企業上市積極性。
6.全力推進企業掛牌上市。企業掛牌上市是企業上市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鞏固擴大國內主板市場、積極拓展中小板市場,繼續擴大新加坡、香港、英國市場,努力推進美國、德國、韓國等市場的上市步伐,不失時機地推進創業板上市,力爭在“十一五”期末境內外上市企業達到30家。
(二)強力推進私募股權融資和投資工作
私募股權融資是現代企業融資的重要途徑。引進私募股權基金,不僅解決資本短缺的瓶頸、改變資金結構,更重要的是引進外部智力資源,為企業發展提供許多諸如管理、技術、信息等新要素,增添企業發展的活力。
1.鼓勵和支持企業實施私募股權融資計劃。支持和鼓勵我市各類企業和國內外各類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股權投資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實施私募股權融資計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股權招商活動,進一步引導各類股權投資企業加大對我市各類成長型企業的投資力度,力爭每年全市有10家左右企業引入各類股權投資基金。
2.促進股權投資企業發展。遵循市場化、國際化、規范化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鼓勵和支持各類集團企業、規模企業、外資企業、優勢企業、社會法人、有條件的自然人創辦各類股權投資或投資管理企業,大力培育本土股權投資企業,促進各類股權投資企業的健康發展,力爭每年新設2家以上本土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企業。
3.引進國內外知名股權投資企業。千方百計引進國內外知名股權投資企業及股權投資管理企業在設立分支機構,積極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私募股權投資環境,力爭每年引進國內外知名股權投資企業或股權投資管理企業2家以上。
(三)著力推進債券融資工作
債券市場是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債券市場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和企業債券以及金融債券。資金仍是一個長期短缺的生產要素,要切實通過發行各種形式的債券,募集發展資金,建立發展優勢。
1.上市公司要努力創造條件發行公司債。要根據《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證券法》規定和財務狀況,篩選一批節能項目、環保項目、可持續發展概念項目,創造條件發行公司債或可轉債,力爭1~2年的發展周期發行一次公司債或可轉債。
2.大中型企業要想方設法發行企業債。我市骨干企業或重要建設項目,要千方百計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募集資金。相關部門要依據債券、融資券發行條件分類排隊,加強服務,引入優質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信用評級機構,幫助符合條件、行業效益好、償債能力強的骨干企業和企業集團發行企業債券籌集資金,改善財務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增強發展能力,力爭每年有1家以上企業集團發行企業債。
3.引導企業發行融資券。積極引導有條件的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拓展融資空間,力爭每年有2家以上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或中期票據。
4.支持上市公司股東發行可交換債。我市符合《上市公司股東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試行規定》的并且需要融資的上市公司股東要早做準備,積極爭取發行可交換債券,逐步化解大股東減持壓力,確保企業穩健發展。
5.探索發行中小企業集合互保債券。按照“市場引導、企業自主、集合發行、統一擔保、分別負債”的具體模式,積極爭取為成長性好、誠信度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在債券市場直接融資,降低融資成本,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發行債券所面臨的種種困難和局限。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實現中小企業集合互保債券發行成功。
(四)全力做好并購重組工作
企業并購重組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重要戰略,是資本運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實施并購重組戰略,可以使企業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將規模做大,提高競爭能力,有效實現低成本擴張和降低多樣化經營風險。在并購重組中應堅持穩健原則、效益原則、整合原則,注意化解整合風險、財務風險和多付風險,確保并購重組達到預期的目標。
1.抓住機遇實施并購戰略。市大企業集團要加速做好人才、技術、資源等戰略儲備,策劃一批戰略并購項目,推進一批企業集團實施海外資源收購和戰略儲備;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實施一批上市公司股權回購和面向其他上市公司的戰略收購;針對國際市場衰退和海外知名集團目前爭取合作的迫切需求,推進一批戰略合作和技術引進項目;抓住國家“促內需、保增長”的新一輪發展機遇,爭取吸引一批海外資金和國際國內高端人才,加速企業擴張和發展。
2.不失時機實施并購重組。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導向,一企一策實施對困難企業的重組,推進一批有實力的企業在行業內進行上下游產業鏈整合;同時要構建重組信息平臺及時傳遞重組信息,推動行業內有實力企業與困難企業的信息對接,形成企業間自發有序的行業內重組調整機制。
3.鼓勵建立抱團互助機制。鼓勵大企業集團建立抱團互助、共同發展的機制,推動不同板塊企業之間以及大企業集團之間“異舟互幫”、“相互支撐”,形成企業集團“抱團式”的業務支持、金融支持、信息支持體系;充分發揮互助擔?;鸬淖饔茫龑Т笃髽I集團利用經濟調整和市場洗牌的機遇進行資源整合,不斷提高我市大企業集團整體抗風險能力。
(五)不斷完善信用擔保體系
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是專門為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的中介服務機構。我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企業經過若干年的發展摸索,已經初步具備行業規模,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現有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發展遠未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必須加強信用擔保體系的建設。
1.完善現有信用擔保體系。研究提出支持擔保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監管考核辦法,促進擔保業健康發展;鼓勵擔保公司自發結成信用擔保聯盟,在聯盟內共享擔保資源,相互擔保,相互支持,降低金融風險;政府參股或控股的擔保公司,進一步充實資本金做大做強,提升擔保規模和水平。有條件的鎮要成立擔保公司。
2.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立以政府為主體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不以贏利為目的,發揮政府資金的杠桿作用,開展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實行擔保貸款風險共擔;建立商業性擔保體系,實行商業化運作,堅持按市場原則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業務;建立互助型擔保體系,推動中小企業間的股權質押,行業(專業)協會、商會建立互助基金,營造行業內良好融資環境;鼓勵擔保公司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對符合條件的擔保公司優先向上申報擔保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減免稅和獎勵。
三、加強推進資本運作工作的組織領導
生產經營與資本運作是現代企業快速發展雙輪驅動器,不能偏頗。一定要從戰略的高度,引導企業實施生產經營與資本運作相結合的經營模式,加速企業的擴張發展。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和引導,使有條件的企業全面開展資本運作工作,化解當前的金融危機,從危機中找到機遇,從挑戰中尋求發展。
(一)建立組織機構,切實推進資本運作工作
建立市資本運作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市發改局、上市辦、金融辦、經貿局、科技局、勞動保障局、財政局、國土局、建設局、外經貿局、環保局、規劃局、安監局、房管局、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局、外管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組織領導全市以企業上市為核心的資本運作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上市辦。上市辦要站在資本市場發展的前沿,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健全工作機制,加強分類指導和綜合協調功能,確保實現全市資本運作階段性工作目標。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要把資本運作工作作為重大事項,積極配合,全力做好職責范圍內的相關服務,積極推進資本運作工作。各鎮(街道)、開發區要把資本運作工作列入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要像抓重大項目一樣抓好資本運作工作,分管工業的副鎮長(副主任)為資本運作分管領導,農經中心為責任部門。全市上下形成強有力的資本運作領導組織體系,確保我市資本運作工作協調有序快速推進。
(二)強化資本運作工作責任考核
各鎮(街道)、開發區要把資本運作列入重要的日常工作,明確工作部門和工作職責,制訂年度資本運作工作計劃,強化工作責任考核,加快把轄區內的行業龍頭企業、技術創新型企業,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引進私募股權基金,培育成上市公司;推進優勢企業實施并購重組戰略,加快做強做大步伐;積極鼓勵企業發行各類債券,拓展籌資渠道,形成發展優勢;不斷完善融資擔保體系,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信用保障。市對各鎮、開發區實行考核制度,從制度建設上保證資本運作工作的有效推進。
人民調解,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通過說服、疏導等方法,促使當事人在平等協商基礎上自愿達成調解協議,解決民間糾紛的活動。人民調解工作長期以來為化解社會矛盾、消除民間糾紛、減輕法院審判壓力、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和諧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新形勢下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方法。近年來,我國民間糾紛日益復雜化,調解難度不斷加大,人民調解的范圍從原來的婚姻家庭、相鄰關系、人身傷害等傳統性民間糾紛擴展到勞動爭議、醫療糾紛、道路交通事故、征地拆遷、物業管理等改革發展進程中出現的矛盾糾紛,這對人民調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鶎臃ㄔ号c人民調解委員會有著化解社會矛盾的共同使命,支持指導人民調解工作也是基層法院的職責。民事訴訟法、人民法院組織法都對基層法院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做出了相關規定,20__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更是進一步明確規定,基層法院對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進行業務指導。因此,在新形勢下正確認識加強指導人民調解工作,是深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擺在全國基層法院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以近年來寧波市____區人民調解指導工作實踐為研究樣本,扎實穩妥地開展關于人民調解指導工作的調研,希望為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提供有益參考,開創基層法院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新局面。
一、基層人民調解工作開展情況
(一)基層人民調解的組織架構
1.鄉鎮街道、村居社區、企事業單位等設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
截至2014年3月,____區已建人民調解委員會153個,其中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6個,村、居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86個,企、事業單位人民調解委員會55個,其他人民調解委員會6個,初步建立了自下而上多層次、廣覆蓋的人民調解網絡。為了落實開展“大調解”工作,村、居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和企、事業單位人民調解委員會將在職黨員、樓長、退休干部、優秀外來務工人員等列入“社區能人庫”,鼓勵他們參與到日常的人民調解工作中來,形成“人人參與,調成有獎”的氛圍。鄉鎮、街道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則積極推進矛盾糾紛“統一受理、統一分流、統一協調、統一監督、統一歸檔”機制,主要解決跨轄區或較為復雜的矛盾糾紛。
2.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
為推動人民調解組織建設,打破固有的地域及行業局限,整合人民調解資源,提高解決矛盾糾紛的能力,____區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于20__年3月掛牌成立。該調解委員會由區綜治辦、公安分局、司法局、局、安監局、勞動局、國土局、總工會等部門組成,主要職責是:對影響全區穩定的重大矛盾調處工作進行協調;協助做好重大突發性事件的調解工作;定期對全區矛盾糾紛調處情況進行分析。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和五個專業調解工作室作為常設機構,分別是:駐法院的“民事糾紛調解工作室”,擁有專職調解員3名;駐勞動局的“勞動糾紛調解工作室”,擁有專職調解員3名;駐交警隊的“交通事故糾紛調解工作室”,擁有專職調解員9名;駐衛生局的“醫療糾紛調解工作室”,擁有專職調解員2名;駐國土局的“國土糾紛調解工作室”,擁有專職調解員2名。
(二)基層人民調解面對的社會糾紛情況
1.社會糾紛數量與構成
近年來,基層人民調解組織面臨社會糾紛數量增長較快,糾紛種類更加復雜的挑戰。以____區人民調解組織收案為例,20__年至20__年糾紛數量進入一個較快的上行通道,由6762件上升到12553件,增長了85.64%。2013年案件數量雖然有所下降,但仍有11247件,在10000件以上的高位徘徊。婚姻、家庭、鄰里、損害賠償和生產經營性糾紛屬于常見性、多發性的傳統型糾紛,在糾紛總數中比重有所上升,由20__年的43.43%上升到20__年的50.6%。交通事故、環境保護、勞動爭議、醫患矛盾、征地拆遷等社會熱點、難點糾紛可以劃入專業性糾紛的范疇,曾占據糾紛總數的大半江山,近年來雖然比重有所下降,但種類進一步增加,矛盾的多樣化和尖銳化大大增
加了人民調解工作的難度。
2.社會糾紛出現新趨勢
社會糾紛出現了一些新趨勢:一是傳統性糾紛重新占據多數,做好婚姻家庭和鄰里等傳統類別矛盾糾紛的排查和調處工作,仍是日后一個相當長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能因為新類型矛盾糾紛的不斷涌現而忽視傳統矛盾糾紛或降低對其的工作力度。二是矛盾糾紛種類不斷多樣化,近十年來,我國經濟建設迅猛發展,法制建設也進入了快車道,立法不斷完善,《物權法》、《道路交通法》、《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實施,醫療制度改革不斷深入,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等,使得道路交通、勞動爭議、征地拆遷、醫療等糾紛數量居高不下(圖表2)。相信未來幾年,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繼續加快,新型的矛盾糾紛還將不斷涌現,對此,各級調解組織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基層人民調解工作存在的問題
1.人民調解面對的民間糾紛數量大、種類多
人民調解作為第一道屏障,一直承擔著過濾和化解民間糾紛的重任。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主體間的交流和聯系呈多樣化的趨勢,相對應的是民間糾紛也不斷引發。具體表現為:一方面,糾紛數量一直在高位徘徊,人民調解工作量很大;另一方面,糾紛種類豐富,涉及主體類型不斷增多,矛盾內容趨于復雜,使得人民調解的工作難度加大。問卷調查也顯示,92%的被調查人民調解員認為“調解工作量大,任務繁重”;69%的被調查人民調解員認為“缺乏如拆遷、勞動爭議等專業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數量與種類的雙重壓力不斷上升,而組織建設和業務指導則相對落后,這使人民調解工作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
2.人民調解在傳統領域出現功能萎縮
公民之間的婚姻、家庭、鄰里、損害賠償和生產經營性糾紛是常見性、多發性糾紛,屬于人民調解的傳統領域,人民調解在該領域一直發揮著彌合裂縫、化解矛盾的重要作用。群眾之間發生了這類無法自己協商解決的糾紛,也愿意到基層人民調解委員會去找人民調解員訴訴苦,評評理。這些糾紛一般存在矛盾不深,爭議標的不大的特點,但當事人雙方有很強的傾訴意愿,容易反復。應該說,廣大人民調解員在處理傳統領域糾紛上擁有豐富的經驗,一般先讓當事人的情緒通過傾訴得到了一定宣泄,再進行勸解和教育,往往能夠使糾紛順利化解。然而,近年來由于民間糾紛數量的不斷攀升,往往一件糾紛還未處理完畢,更多的糾紛就紛至沓來,使人民調解員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傾聽雙方的傾訴,應付時常的反復。在日常的工作中,就事論事的機械性調解多了,對雙方內心潛在需要的挖掘和關心少了,于是傳統領域糾紛的調解效果下降了。
3.人民調解在專業領域缺乏相關指導
近年來,交通事故、環境保護、勞動爭議、醫患矛盾、征地拆遷等社會熱點、難點糾紛也紛紛涌向人民調解組織。這些糾紛與傳統領域的糾紛相比,往往涉及多層次、高專業性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對人民調解員的法律素養和政策水平要求很高。而且,這些糾紛的主體更復雜,標的更大,群體性糾紛比重上升,因此處理起來難度大、易激化,容易釀成。人民調解員在調解時如果對相關的法律法規不熟悉,對當地的政策不了解,對各類糾紛的調解難點沒有清晰的認識和相應的調解技巧,就容易感覺無從下手。然而,目前人民調解在專業領域的指導非常缺乏,一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即使以書面形式下發,也沒有組織系統的講解和學習,想要掌握難度很大;另一方面,針對較為復雜的個案缺乏具體的指導,無法使人民調解員更好地認識到爭議的焦點,失去學習掌握相關調解技巧,促使糾紛解決的機會。
二、基層法院人民調解指導工作面臨的困境
人民調解具有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作用。理論上,人民調解作用發揮好,人民調解糾紛數量多,人民法院一審民事案件的收案數就相對較少,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以____區的統計數據為例,20__年至2013年,人民調解組織每年成功調解糾紛數量高居不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績。與此同時,基層法院的民事案件收案數并未減少,每年反而呈遞增趨勢。人民調解案件與基層法院民事案件同在高位運行,一方面是因為當今社會處于轉型期,社會矛盾進入了易發、多發期,許多過去沒有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也逐步暴露,特別是一些法律關系復雜的糾紛,往往需要通過訴訟制度來加以解決,使得基層法院的收案數量不受人民調解工作的影響。另一方面,基層法院的人民調解指導工作停于表面,流于形式,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開始呈現弱化的趨勢。基層法院在指導人民調解工作方面的“缺位”,造成非訴訟調解不能減少訴訟,基層法院長期經受“訴訟爆炸”的考驗,又不能抽調力量有效指導人民調解工作。我們認為,只有準確把握現階段基層法院人民調解指導工作面臨的困境,進而提出切合實際的解決方案,才能擺脫惡性循環的局面,將人民調解工作引向正確的軌道。當前,基層法院人民調解指導工作主要面臨內外兩方面困境。
(一)內部困境
1.法律支持力度不夠
民事訴訟法、人民法院組織法和人民調解法都將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列為基層法院的一項法定職責。但是,一方面,相關法律對如何開展專業指導規定過于原則化,表述過于概念化,使基層法院在實踐中缺少具體規定的支持,不能有效地開展人民調解業務指導工作;另一方面,法律對基層法院與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如何進行分工,如何協調配合也未作規定,影響指導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2.內部機制不健全
一是缺少專門性的指導機構?;鶎臃ㄔ旱闹笇Чぷ饔筛髅袷峦ヘ撠熼_展,缺少統一負責、統籌協調的部門。這種缺少領導、沒有分工的運行方式造成民事庭各自為政,難以形成合力。在指導工作已經成熟的領域,往往一擁而上,重復開展工作;而在指導工作需要開拓創新的領域,往往互相推諉,不能迎難而上。二是缺少科學的績效考評辦法。人民調解指導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事務繁重,見效慢。由于沒有把人民調解指導工作計入績效考評,指導工作得不到正確評價,導致基層法院工作積極性不高,不愿意將精力投入指導工作。三是基層法院案多人少。隨著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基層法院的案多人少的矛盾更為突出。在此背景下,法官將工作重心偏向于一線審判,如果要全面開展人民調解指導工作,就會顯得力不從心。因此,要在辦案同時平衡指導工 作,先要完善法院內部管理機制。
3.工作方式待創新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矛盾糾紛復雜多變,人們的法律知識水平越來越高,相對的,人民調解員有限的法律知識和“老娘舅”式的調解技巧在處理新問題,特別是專向性糾紛時,就會顯得捉襟見肘。當前,基層法院的指導工作停留于書面文件指導、定期培訓等傳統方式,工作方式落后,功能不健全,體系化不足,已無法滿足新形勢下人民調解工作的需要。因此,基層法院不僅要做好日常性指導工作,還必須推陳出新,創新工作方式,幫助解決人民調解工作面對的新情況、新問題。
(二)外部困境
1.人民調解工作側重于組織建設,指導工作呈弱勢化
多年來,基層法院配合司法行政部門在加強人民調解的組織建設和隊伍建設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以____區為例,2013年,____區設有各類人民調解組織153個,形成了區財政撥款,區司法局管理協調,組織培訓,區法院協助培訓,鄉鎮、街道、機關單位負責人員招錄、提供辦公設施的格局。在組織建設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發現基層法院在指導調解工作方面的弱勢地位。在司法局統一管理培訓,其他機構提供硬件設施的前提下,人民調解組織更愿意向司法局及提供硬件設施的機構匯報工作,反映問題?;鶎臃ㄔ旱玫讲黄渌块T的有效支持,也無法收集到調解組織的反饋信息,指導工作缺乏充分發揮的土壤。
2.人民調解員綜合素質不高,影響指導工作
人民調解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好壞是調解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要件,也會影響到法院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成效。據統計,____區共有人民調解員969人,其中,157人為行政編制、事業編制人員,812人為聘用制人員。法律規定人民調解委員會由委員三至九人組成。為了符合人民調解委員會的組織要求,人民調解組織有相當數量的委員由鄉鎮、街道、司法所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兼任,這些工作人員一般不參與具體的調解工作。因此,全區的調解工作主要由聘用制人員負責開展。聘用制人民調解員公道正派、認真負責,為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聘用制人民調解員的整體素質并不高,反映出以下三方面問題:一是年齡結構老化,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調解工作。93%的人民調解員年齡在40歲以上,年齡結構老化,決定了人民調解員學習能力下降,創新能力不足。根據我們實地了解,每年還有相當數量的人民調解員因為年齡、疾病的問題退出調解隊伍,導致法院前期開展的指導工作半途而廢。二是文化層次過低,不能勝任專業化的調解工作。人民調解員的文化層次普遍不高,只有167人學歷在大專以上,有459人僅具有初中學歷,占了總人數的56%,甚至有的人民調解員是文盲、半文盲。面對文化水平不高的受眾,法院在制定培訓大綱時無從下手,嚴重影響了人民調解指導工作的專業化進程。三是工作不穩定,流動性大。大部分人民調解員工作的流動性、隨意性較大。基層法院的指導工作是一項連續性、穩定性的工作,以半年至一年為一周期較為科學合理。只有首先提高人民調解隊伍的穩定性,才能開展接下來的指導培訓工作。
3.基層法院與人民調解組織聯系不緊密,難以開展常態化指導工作
基層法院與人民調解組織聯系緊密,經常性互通有無,能夠共同構筑訴訟調解與人民調解有機銜接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機制。反之,法院與人民調解組織聯系不緊密,不能有效開展指導工作,法院在化解社會矛盾、社會管理創新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就會打折扣。實踐中,基層法院受制于人力、財力的限制,無法在整個轄區范圍內進行具體的業務指導,只能針對司法局與鎮、街道一級的人民調解組織建立定期的聯系制度。再由司法局與鎮、街道一級的人民調解組織通過以會代訓的形式向村、社區、企業一級的人民調解組織傳達指導精神,效果并不理想。同時,大多數人民調解組織也不會主動與基層法院取得聯系,法官與人民調解員之間缺少一種常態化的指導、溝通機制。
三、基層法院加強人民指導工作的對策
同志在20__年2月23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結業式上作總結講話時曾強調,群眾工作是社會管理基礎性經常性根本性工作。對于法院來講,加強人民調解指導工作,就是加強社會管理創新與做好群眾工作的有機結合,是人民法院堅持走群眾路線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堅持和發揚以往在指導人民調解工作方面行之有效的做法的同時,基層法院要結合人民調解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采取多種形式,卓有成效地開展人民調解指導工作。
(一)為進一步完善立法創造條件
現行法律明文規定,指導人民調解工作是基層法院的法定職責。要深入開展該項工作,必須在工作性質、任務、指導流程等方面做進一步明確和細化。考慮到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較大差異的現實,加之各地基層法院近年來根據當地情況對人民調解進行業務指導,積累了一定經驗,有的還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指導工作機制,因此現階段對指導人民調解制訂全國性的具體實施細則難度較大。
當然,有難度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完善立法,讓基層法院各自為政,而是應該進一步鼓勵基層法院在業務指導的實踐中勇于創新,善于總結經驗,定期向上級人民法院匯報指導人民調解工作情況。上級法院對于基層法院的工作也要加大支持和指導力度,并嘗試在中院或高院的轄區內,以指導意見的形式下發文件,推廣先進的做法,在此基礎上為完善立法創造條件,積累經驗。
(二)法院內部優先調配資源
人民調解組織遍布城鄉、網絡健全,人民調解員植根基層、貼近群眾,人民調解工作具有平等協商、互諒互讓、不傷感情、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易為人民群眾所接受,在化解矛盾糾紛中具有獨特優勢。隨著經濟的發展,改革的深化,利益關系的調整,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在今后很長的一個時期內,由各種原因引發的矛盾糾紛仍會不斷增多?;鶎臃ㄔ合胍幚砗貌粩嘣黾拥拿芗m紛和有限的審判資源之間的矛盾,應該從矛盾糾紛解決體系整體考慮,而不是只著眼于訴訟化解這一種方式。必須認識到人民調解是一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在社會矛盾糾紛解決體系中的基礎地位至關重要。基層法院倡導和支持一般民間糾紛向非訴解決渠道分流,通過專業指導不斷提高人民調解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和作用,既有利于緩解法院自身的訟累,也有利于及時有效定紛止爭,真正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基層法院不僅對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重要性要有清晰的認識,而且要進一步克服唯案辦案的局限性思維,將業務指導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納入到工作日程中來。結合法院工作實際,可以設立專職的人民調解指導機構,如人民調解指導辦公室。該機構由院分管領導親自負責,內部按照糾紛性質或轄區范圍設立若干小組,由相關業務庭庭長任組長,若干經驗豐富的法官為組員,層層負責,各司其職。該機構組織全院對人民調解的業務指導,負責制定工作計劃、下發指導文件、保證指導效果、組織 經驗交流、定期總結完善等具體工作。
(三)建立健全人民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和規范性指導工作
人民調解協議的訂立和履行是人民調解工作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矛盾糾紛能否順利化解。由于人民調解制度的民間性和非強制性,人民調解協議的性質是民事合同。如果一方當事人不按照協議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另一方當事人不能就協議內容申請強制執行,而只能重新提起仲裁或向法院。這降低了人民調解工作的效果,增加了解決糾紛的社會成本。為解決這一不足,基層法院要積極建立健全人民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工作。人民調解協議經司法確認后就被賦予了強制執行力,如果一方當事人違反協議,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有利于督促當事人自覺履行義務,促使糾紛的解決。為方便糾紛雙方對人民調解協議申請司法確認,____區人民法院向當事人提供統一格式的《司法確認告知書》和《民事狀》,開通綠色通道處理司法確認案件,一般當天即可向當事人送達民事調解書。根據省高院文件精神,____法院還對人民調解司法確認的訴訟費進行了免除,也不收取其他費用,降低了當事人的維權成本。對人民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以來,收到了良好的履行效果。以勞動爭議糾紛為例,____法院2013年全年累計對409件該類型案件進行了司法確認,其中376件都自覺履行完畢,另有33件直接進入了法院執行程序,也大部分執行到位。
在實踐中,受人民調解員能力不足或其他客觀因素所限,人民調解協議常常出現格式不嚴謹、用語不規范、表達有歧義等缺陷,甚至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五條、第六條所規定的情形。這不僅影響了具體糾紛的調解質量,導致當事人對人民調解的公正性和有效性產生疑慮,而且會損害人民調解制度本身的社會公信力,長此以往勢必對其進一步發展構成阻礙?;鶎臃ㄔ簩θ嗣裾{解協議可以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質量評查,對其中格式、用語、表達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修改建議,還可以進一步將典型糾紛的人民調解協議總結出規范性的模板,下發供各個人民調解委員會參考。對案件生效判決涉及人民調解協議被變更、撤銷或者確認無效的,基層法院要及時通過適當的方式向調解委員會進行反饋,以書面形式指出問題,分析原因,提出改正建議,防止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
(四)建立聯動機制,加強溝通與交流
就法定分工而言,司法行政機關對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指導主要體現在行政事務方面,而基層法院的指導則主要體現在具體業務方面。人民法院擁有豐富的法律知識、法律人才和典型案例資源,在業務指導方面擁有明顯優勢,但如果與司法行政機關分工不明,職責模糊,這種優勢就缺乏充分發揮的空間。因此,有必要建立基層法院與司法行政機關的聯動機制,對人民調解的指導工作加以協調。法院與司法局可以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交流人民調解工作指導工作,分析問題,總結經驗,研究對策。
為更好地開展業務指導工作,在解決民間糾紛上形成合力,基層法院還要加強與人民調解委員會間的溝通和聯系,通過建立網絡信息平臺、定期召開碰頭會、經常相互走訪等形式,構建良好的聯絡機制。遇到疑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能夠及時獲得法院的具體指導,提高調解成功率;法院則能夠掌握特定時期轄區內民間糾紛發生的特定性和傾向性,確定當前預防糾紛發生的措施和指導人民調解的重點,方便進行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