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6 14:59: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思想品德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學校是培養社會人才的重要場所,中職學校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新人才的重要任務。中職學校不僅要向學生傳遞學科知識,讓學生具有社會謀生的本領。更要引導學生建立起健康完善的人格,在思想與物質上做好適應社會的準備。當前,中職學校的思想教育方式比較單一,教學重視度不足。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互動環節明顯缺少,教師仍然利用灌輸式的方式進行正確思想品德觀點的傳遞,不利于學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
二、中職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發展方法
1.加強中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體制的完善
要促進中職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從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與健全開始做起。國家應當關注教育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試圖與中職思想品德教育相協調,從而幫助中職學校建立起有利于中職學生全面成長的思想品德教育體系。中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體制的完善,需要從教師的思想品德行為規范、思想品德教育規范以及學生的在校以及社會行為準則等多個方面的健全做起。只有思想品德教育體制完善了,才能讓教師關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明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點。除此之外,教育局以及財政局、中職學校本身,應當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經費,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預算,從而讓各項活動可以得到有效地實施。
2.開發更多科學的中職思想品德教育載體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是隨意開展的,要讓更多的中職學生接受正確的思想品德觀點,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據教學需求開發更多的思想品德教育載體。只有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載體明確了,才能讓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道德觀念得到有效的培養。中職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很有可能會出現法制觀念不健全、是非觀不明確的問題,教師要通過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具有正確的善惡觀,明確什么是光榮,什么是恥辱。在中職學校中,學校可以利用校園氛圍作為一個思想品德教育的載體,從而促進學生業余生活的豐富,讓學生在良好的校園氛圍中形成健康的品格與個性。學??梢岳眯@社團開展一些思想品德類的活動,加強正確思想品德觀念的宣傳,從而促進學生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加強對自身行為的管理,讓學生的心靈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得到美化。尋找科學有效的載體,能夠讓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效率更高。
3.從學生特點出發開發具有針對性的方法
中職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具有針對性。從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點以及關注的熱點話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能夠讓學生認可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中職學校更要將思想品德教育落實到學校的實踐活動中,加強思想品德實踐培訓與學習。中職學生,對于新的社會思潮比較感興趣,也正是因為如此,會受到社會不良思潮的影響。教師要緊追時代的步伐,接觸新的社會思潮,像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這些思想內容,教師需要去學習,找到教育的突破點,引導學生一起發現這些思想的不合理性。另外,學校更要組織老師定期與學生進行互動,發現有價值的思想品德教學主題,了解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需求,從而讓教學內容更加科學,讓教學方法更加靈活。像討論活動、實踐調研活動都可以成為中職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學習需求的滿足。
三、結語
在我國教育體制下,中學有著較重的學習和升學壓力,而中學時期又是學生時代的重要階段之一,毫無疑問學生和家長會將更多關注文化課學習中,使得體育鍛煉時間減少,加之社會和家庭對于分數至上態度,讓學生產生過度的心理和生理壓力導致身體素質逐步下降。因此,初中生在校期間僅有的體育活動屈指可數。各中學對學校體育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意義宣傳力度不大,重視程度較低,只是應付相關的檢查和比賽;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而對教師的指導態度不滿意;中學生參加課間操活動的動機不容樂觀,主要動機是強制性的“學校制度要求”;中學生參與效果不甚理想,總體的活動強度都集中在中小強度以下,不能達到健身和積極休息的效果;在情感體驗和人際交往能力收效甚微,課后感覺心情郁悶,多數中學生對課間操的開展意義并不理解。南皮縣農村中學教師對思想品德認識不夠全面,在參與過程中,除部分體育教師外,與學生溝通較少,參與率較低,沒有充分起示范和教育作用,有些規定還是流于形式,視而不見。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行性
體育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但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開啟學生的發散思維,有利于學生提高素質和加強學生身心健康。在體育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學到真知,受到教育、得到鍛煉。體育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對于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一代學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體育教學中的集體性
體育教學是一項室外教學活動,它需要良好的行為規范和紀律約力束來有效的進行體育教學。例如,我們比較熟悉的集合、整隊、隊形、隊列等體育教學活動的命令保證了正常的體育教學。這些體育教學思想包含著思想品德的思想,并延伸到教育教學中,體育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明確:良好的體育隊列隊形思想是一個集體思想品德作風良好的保證,這種思想應用于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啟發、培養學生發揚集體主義思想、精神,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團結協作的能力,從而引導他們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對于那些違反集體利益、破壞集體榮譽的學生進行約束和批評教育。
(二)體育教學中的表現性
中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發生變化主要體現在愛表現自己上。這些主要體現在沉著、信心、自尊心極強、不求上進等。這些表現極大地反映了學生的心理表現,及時的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把握學生的動向,上好每一節體育課,做到課上安全教學。例如在進行課間操練習的時候,選取幾名自愿擔當訓練員的學生來練習課間操,比教師自己領操練效果要好,原因在于自愿領操的學生積極性高,耐心強。如果分成小組來訓練更是好了。這就是體育教學中的體現的學生的表現性。作為體育教學者要抓住學生的這種特性,不僅能搞好教學,還能拉進學生與老師之間關系。
(三)體育教學中的競爭性
體育教學跟文化教學是一樣的,它也具備著競爭的特性,大大小小的比賽無非都體現著這種特性,這種特性相應的激勵著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發展這一特性能夠加強班級的團結,能夠加強學校的團結,有助于文化學習。因此,作為體育工作者不單單肩負著體育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要在教學中注重學生思想品德,這樣才能在比賽中通過整體競爭力取得優異的成績。例如,每年各學校舉行的校級運動會,這就是學生與學生,班級與班級,年級與年級之間的競爭。
(四)體育教學中的規范性
1、不良網絡信息會影響小學生正確世界觀的形成。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階段,他們的思想道德觀念尚未成熟,網絡信息會影響他們思想觀念的發展和轉變?,F如今,網絡的多樣化和豐富性導致了網絡上衍生出很多不健康和不科學的信息,一些不法組織或者偽科學分子在網上宣傳不健康的、迷信的、甚至危害國家的言論,還有一部分組織利用網絡來宣傳他們的不良思想,違背了國家正確的宗教理念。這些信息不僅造成了對成年人思想的危害,也對思想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尚未發展成熟的小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網絡環境下小學生不能協調好生活與學習的關系。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幫助人們的學習與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不利影響。一些小學生由于自身的自制能力差,容易沉迷于形形的網絡世界,整天泡在網絡游戲和一些娛樂信息中不能自拔,一方面浪費了自己的學習時間,荒廢了自己的學業,也消耗了大部分與親人同學交流溝通的機會;另一方面在長期面對網絡、沉迷網絡的過程中,對身體健康也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會引起一系列影響身心健康發展的問題。
3、網絡成為引起小學生違法犯罪行為的媒介。網絡雖然有安全健康、積極進步的內容和思想,但也充斥著一些黃色、暴力、詐騙等不法信息,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他們有時候缺乏必要的判斷能力,不能正確地鑒別事物的對錯,進而會影響他們的思想行為,容易上當受騙,有時甚至會模仿網絡上那些不法行為,做出一些違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這些都會給小學生的成長造成極大的危害。
二、新媒體環境下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創新決策
1、通過網絡加強教學內容多樣化的創新。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學生和老師在課堂上用書本與黑板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而如今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將不能滿足現代化教育的發展,教育內容也將會隨著網絡的豐富性和多樣化進行延伸和擴展。學校應有效地利用多媒體環境,把靜態的教學模式轉化為動態的立體演示,把課本的內容融入到多媒體中,通過新穎的方式傳播給小學生,這樣一來,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激發他們對學習方式的創新。利用新媒體的多樣化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出不同的學習方法,通過網絡中豐富的音視頻素材來傳播一些感人的、積極向上的內容,從而引發小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初步建立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促進他們思想道德的健康發展。
2、建立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組織體系。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僅需要在學校中通過老師的教授得到發展,還應該得到家長及校外相關機構的積極配合,形成一套完善的組織教育體系,更好地協助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開展。學校應該把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延伸開來,首先要加強對學校老師個人素養的提高和道德行為的規范,使小學生有一個良好的成長教育氛圍。其次還要與學生家長緊密結合起來,及時地溝通與交流想法,解決小學生思想道德方面出現的問題。最后需要與相關的教育機構做好銜接,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宣傳工作,針對道德教育的一些薄弱環節采取相應的措施去及時解決。
3、學習教育與心理道德教育相結合。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的障礙,學校在注重學習教育的同時,要時刻關注小學生心理發展的變化,使教育更全面化、人性化。在復雜多變的網絡環境下,小學生的心理很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學校應該從多方面入手,開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過演講、參加活動、做游戲、多媒體播放等方式來加強小學生的心理道德教育。在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把思想道德建設和科學知識的培養有效地結合起來,更好地引導小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這里我要做的不是規范的學術報告,主要是向大家匯報思想品德課題組兩年來所做的工作。另外,探討本課題組研究工作存在的問題,還不是很成熟,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課題研究所做的工作
本課題自開展以來,我們以課題研究的“目標”為切入點,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研究工作,具體如下:
(一)學習教學理論,提高理論素養。
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升課題組成員的理論素養,逐步轉變教學觀念,是我們一直堅持的信念。我們組織教師有目的地學習教學理論,學習新課標,使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及時更新和提高。同時,我們還開展一些經驗交流會,圍繞某個專題,進行討論、交流。為了及時了解教改動向,獲取最新教育信息,我們還組織適當的外出學習。另外,課題組還堅持組織教師進行每月一次的新課標學習,使課題組教師的教學理念能緊跟時代潮流。學習的書籍有《給教師的100條新建議》、《課堂教學論》----
(二)理論結合實踐,追求有效課堂。
課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成長學生、成就教師。我們在學習理論的同時,還結合課題研究的目標,開展了扎實有效的研究活動。另外,因為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是教學藝術的基礎,而創新教學方法更是教育的生命線,如果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我們每學期都開展一次課堂教學及說課大賽,以此來鼓勵課題組教師大膽演講新教法,努力增強教研課改能力。通過上述活動,教師們達成了共識:①好的思想品德課一定要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但又不能讓生活替代思想品德課;②教師的語言要科學、規范,要有美感并富有激勵性,教師平時要善于博覽群書,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③教師平時要多關注并研究“評價”,要讓學生學會合理評價自己和他人,以發揮評價的激勵機制。
課題組積極把研究的成果向外推廣。2月份,吉留祥、楊義平老師的全市公開課得到了教研室領導的高度評價。3月份,劉美珍老師送課下鄉。另外,課題組把九年級思想品德所有科目制作成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放在二中網上,與全省思想品德老師共享交流。
(三)開展沙龍活動,爭辯中明方向。
教科研“沙龍”活動是一種有效的教科研方式,應該說一次活動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維火花的碰撞。教師們在交流中得到收益,感覺到自身學習的重要性。
課題組利用暑假時間,在學校開展中考試題賞析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預設與生成”教學月活動。除了開展校內沙龍活動外,課題組成員還發揮網絡優勢,參加人教版思想品德qq群、魯教版思想品德qq群,自己建立蘇教版思想品德qq群。在網絡上與各地思想品德專家學者進行交流研討活動。
(四)教科研一體化,提高研究實效。
要求課題組成員制訂詳實有效的研究計劃,扎實研究過程,進行開拓性研究工作。課題研究的形式要靈活多樣,不必拘泥于某種形式,可搞專題研究、學術沙龍、課題研究課等。
課題組成員積極參加省、市有關部門組織的教育論文競賽活動,如吉留祥老師的《回歸生活,讓課堂更精彩》獲得常州市2009年思想品德年會論文二等獎。
(五)讓教學回歸生活,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為使課題研究與學生的活動緊密聯系,每學期,課題組都舉辦一次思想品德課活動周。內容豐富多彩,如:手抄報設計比賽,演講比賽,表演比賽,故事征文比賽,社會調查報告等,促使學生在競爭中體驗、在交流中感悟、在實踐中探索、在訓練中拓展、在開放中提升,從不同的角度激發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讓思想品德課回歸生活,促進自身個性發展--這是課題研究成功的又一表現。
我校潘國慶老師見義勇為,獲得金壇、常州政府表彰,課題組利用這一機會,組織學生開展“居委會自行車失竊情況調查活動”。還開展了“塑料瓶回收研究”活動;“盲道行走體驗”活動-----
(六)讓生活化作教材,營造文化氛圍
有人說:“校園應是一本活的教科書,使每座墻都能說話?!贝_實如此,為了營造思想品德課文化氛圍,學校的教育作用不僅是通過詞語、說教起作用,更是通過立體的、多彩的、無聲的環境文化時時處處、無時不在地對師生的思想、情操、行為、習慣起著熏陶、滲透和影響的作用。校園過道里的板報和書畫,宣傳欄和各班的黑板報,是我校的一大特色。這些墻報、宣傳畫、黑板報既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讓學生時時處處感受到品德教育,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二、課題研究的成效
1、促進了教師教學觀的轉變。
原先那種視課堂為“生命”,認為只要掌握了課堂上傳授的理論,學生便能有效地掌握知識,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的舊觀念得到了徹底的轉變。課題組每位成員都能有意識地駕馭教材,并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效地把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樹立了正確的教學觀。同時,學校已逐漸形成了以課研促教學的良好校園文化氛圍。它使教師們提高了思想認識,更新了教學觀念,使教研成為了自覺行動,教師們實現了“要我研究”變成“我要研究”,在教學和課研上的自覺性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2、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們養成了教學反思的良好習慣,每一位成員均能結合教學實際和課題研究的目標及時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在多次的研究中,教師們的教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有多篇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或獲獎。共2頁,當前第1頁1
3、培養了學生學政治的興趣,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立足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為基礎的新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把靜態的知識結論建立在動態的思考之上,將教材內容生活化、動態化、情境化、形象化。大力推進教學活動由教向學的轉變,使學生體驗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課堂中再也坐不住了,紛紛積極、主動地去嘗試、去體驗,學生有體驗就會有感悟、有思考、有話說;活動時敢于提出疑問,不愿意與別人的方法相同,總想另辟蹊徑;平時善于觀察身邊的事物,會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去判斷、去猜想。學校開展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也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的發展。
具體成果有:
活動課教學的設計、課堂教學個案; 教師論文選編;
學生小論文選編; 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光盤);
與課題研究有關的獲獎證書。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辦學思想,繼續以《小學生德育綱要》為基礎,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指針,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文明行為的養成為重點,全面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深入學習德育課程標準,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校園文化及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文明意識、耐挫能力和創新精神,塑造我校學生新世紀新少年的新形象。
二、德育工作重點:
(一)抓好隊伍建設,強化德育意識,要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學校德隊的隊伍建設,做到全員育人。
1、完善管理網絡。
德育管理是一個整體系統,繼續建立完善校內"一點三線"的德育管理網絡格局,實行校長總負責,分管校長具體負責,法制副校長密切配合,學校教導處操作執行,黨團組織、少先隊通力協作的德育管理機制。根據德育工作目標、內容、實施途徑,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
2、優化骨干隊伍。
點抓好班主任隊、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構建班主任、少先隊員導隊伍科學管理的機制,抓住"選配、培訓、激勵"這三個環節,繼續組織定期學習、現場觀摩和考察研討、班主任三項基本功競賽。建立穩定、提高班主任隊伍的激勵措施,在建立班主任、輔導員崗位職責規范、嚴格考核的同時,建立文明班級、優秀班主任評比制度。加大獎勵力度,進一步提高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并在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等方面向優秀班主任傾斜。
3、建立育人體系。
教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體力量,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必須有高素質的教師,教師的師德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和教育質量的提高。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學校要利用政治學習時間進行法規、德育文件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專題學習和討論,開展"愛崗敬業""正師風、揚師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等主題的教育系列活動,要使全體教師主動適應德育教育的新形勢,真正成為德育管理者,實現德育"全員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良好氛圍。深入研究,拓寬思路,加強德育的思想建設。 本學期,重點引導教師關注學校、關注班級、關注同事、關注學生。在以下幾個層面上形成共識:
A集體和睦相處:每個人都是集體的一員,人人都受歡迎;
B人人有權參與:每個人都是學習、生活的主人,人人都應參與;
C共同互助合作:個人問題也是大家的問題,只有互相幫助共同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D滿足不同需求:教育不是要篩選人、放棄人,而是培養人。
(二)加強基礎教育,培養文明學生
1、深化愛國教育。
繼續規范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內容以"五愛"為主線,做到學期有計劃,周周有主題。要充分發揮紅領巾廣播臺、黑板報、宣傳櫥窗等陣地的宣傳作用,對學生進行"五愛"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豐富的人文資源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要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作用,以重大節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紀念日為契機,通過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提高德育實效。
2、繼續常抓養成教育。
抓好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管理是加強校風建設的重要抓手,養成教育也是小學德育的重要內容。繼續推行行政、教師值日、紅領巾值日崗制度,深入實施體驗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繼續開展創“文明班級”活動,設立“文明班級”流動紅旗,對各班的衛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路隊等情況進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分值,每周匯總,考核優勝班級獲流動紅旗。對這三項制度的實施情況加強指導、考核,確保常規工作持之以恒、抓細抓實。使學校形成班班爭先、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從站好隊、做好操、掃好地、講衛生、有禮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十分好習慣”等基礎行為入手,養成以下好習慣: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文明禮貌,微笑待人;學會尊重,耐心聽他人說話;保護隱私,別人的東西不亂動;利人利己,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做;待人友善,觀看比賽文明喝彩;遵守規則,上下樓梯靠右行;勤奮自強,天天鍛煉身體;環保衛生,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五自"能力,確保學生行為規范合格率為100%,品德優良率為99%以上。
3、強化"五自"教育。
“五自”(自主、自理、自護、自強、自律)是雛鷹行動的核心內容,已成為在青少年階段所必需具備的素質。要充分利用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調動他們積極向上的主觀能動性,培養競爭意識,要積極并有針對性地講解、示范、實踐操作,使“五自”活動更具操作性,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
4、滲透公民教育。
以育人為根本,繼續開展系列教育和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弘揚、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集體主義為原則、誠實守信為重點,牢記公民道德基本道德20字(愛國守法,勤儉自強,明理誠信,團結友善,敬業奉獻)本學期開展"學習雷鋒精神,弘揚道德規范,塑造誠信形象"活動,促進學生基本道德觀念的形成和文明習慣的養成。
5、加強法制教育。
繼續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通過法制專題講座、知識競賽、師生演講、參觀展覽等途徑對學生進行《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重點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動,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自我保護意識。建立后進生幫教制,消滅在校生違法犯罪行為的出現。
6、開展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要通過觀察、談話、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心理現狀,在認真上好健康教育課的同時,要加強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指導,及時矯正某些學生的畸形心理,增強他們的抗挫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濃厚校園文化氛圍,優化育人環境。
1、校園 班級環境美化。
進一步加強校園走廊文化、墻上文化,班級文化,做到環境要做到美化、教育化,繼續進行每期期未班級文化建設的教室文化評比活動。讓學生全員參與,主題要突出教育意義和人文關懷,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動手力。
2、升旗儀式序列化。
堅持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要求內容豐富,在保留傳統的愛國、勵志等內容的基礎上力求同社會生活、時事政治緊密聯系,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形成序列。
3、板報設計個性化。
繼續精心設計校、班兩級黑板報,體現科技、敬廉崇潔、平安校園、消防教育、文明禮儀等方面的特色的校園文化及各班的個性。
(四)調動各界參與,發揮整合優勢,實現“三結合”。
1、提高家教水平。
繼續按要求辦好家長學校。做到目標明確,計劃落實,規范嚴格、內容針對性、實用性強,并且認真做好資料搜集、積累工作,進行走訪學生家庭活動。家訪要不拘形式,不固定時間,本著關心學生,溝通理念的目的,提高家訪質量。本學期教師家訪要達到全班學生的30%,通過其他形式與家長交流要達到40%,并做到有對象、有目標、有效果、有反饋、有記錄。讓家訪真正成為建立起教師、學生、家庭互動的三者關系,成為進一步摸索出心理教育的突破口,成為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做到每學期同每位學生家長均有一定程度的書面和短信息聯系,特別重視做好與后進生家長的經常性聯系;加強對教師家訪工作的組織管理,并把家訪工作納入對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
2、加強對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
充分發揮關心下一代工作委會五大員(報告員、家教員、幫教員、宣傳員、校外輔導員)、學校家長委員會的作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校區共建活動。大力開展學雷鋒互助、環保等活動。形成齊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使在校生違法犯罪率繼續為零。
(六)重視學科滲透,加強德育科研。
1、挖掘滲透內容。
德育要寓各學科教學之中,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語文、社會等學科要充分發揮人文學科的優勢,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和基本國情教育;數學、自然等學科,要通過中國和世界科技發明與發展的典型事例,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教育,愛國主義和思想品德教育。音、體、美等學科也要結合學科特點,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質,激發愛國主義情感,磨練意志品質,培養團結協作和堅忍不拔的精神。
2、優化學科教學。
課堂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種全員性策略,教師要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諸方面滲透德育教育來優化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各學科要繼續上好學科滲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課,要繼續認真上好思想品德、晨會、班隊活動課。
3、開展德育科研。
全體教師要樹立向科研質量要效益的現代意識,要認真學習教科研理論的書籍并運用于德育實踐研究。要認真作好學習筆記,要針對新形勢下的學生特點,進行分析研究,撰寫有一定質量的教育論文,積極向報刊雜志投稿。
三、主要活動建議:
以“關注生活、勇于實踐”為特色,本學期的德育重點是繼續引導學生開展“走進生活、走向實踐”為主題的道德實踐系列活動。
1、各月的教育重點是;二、三月份,開展“文明就在我們身邊”活動;四月份,開展“環保小衛士在行動”活動;五月份,開展“能手巧手就在我們之中”活動;六七月份,開展“我們也能創造美”活動。
2、結合相關節日,相機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三月份學雷鋒日和“三八”婦女節,開展凈化、美化社區活動和慰問媽媽的活動;四月份環保宣傳周和植樹節,開展環保宣傳和植樹、養花種草活動;五月份的“五一”勞動節、“五四”青年節,開展與勞模、優秀青年代表手拉手活動;六月份開展藝術節活動。
3、結合學校管理,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服務意識。一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少兒維權中心服務活動能有實效,心理信箱、心理啟動實施。二是建立“問題學生”檔案,加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個案研究。
關鍵詞:學校德育;市場經濟;問題;對策
一、當今中國社會的道德困境
(一)道德評價失范
在中國社會的歷史演變進程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舊體制并存,新舊觀念自然也會相互沖擊。人們在對傳統的道德思想、道德文化進行重新認識的同時,并沒有及時建立起全新的道德體系。一個時期以來,道德規范、準則出現模糊,甚至多元化,缺少統一、明確、公認的標準進行道德評價,使評價變得模棱兩可,導致了價值取向的混亂。特別是以物質利益為核心的價值趨向,不斷誘發種種錯誤的思想行為。例如,誘使人們唯利是圖,甚至一切向錢看,損人利己、投機取巧、不勞而獲。
(二)道德虛無主義悄然滋生
道德虛無主義是一種否定道德的主張,它認為,“任何證明或批評道德判斷的可能性都不存在,理由是道德不過是尋找自我利益的借口。”每當社會處于急劇轉變的時期,都會有道德虛無主義的聲音響起。原因是,社會的劇變必定帶來倫理秩序和道德生活的混亂,道德的外在約束力受到極大的削弱,而人們的利己之心也就彼消此長,如此一來,不擇手段、巧取豪奪會成為社會的常態。而當今社會出現的道德信仰危機,正是道德虛無主義出現的信號。
(三)社會道德控制機制弱化
社會道德的控制機制手段有兩種:一種來自外部的,來源于周圍環境的道德氛圍及公眾輿論的壓力;一種來自內部,以社會成員的道德良知或羞恥感、榮譽感、責任感來規范其行為。如果有人違背群體公認的道德準則并受到周圍公眾一致的鄙視、譴責和排斥,就對其構成了沉重的心理壓力,由此便成為一種威懾力,制約人們的行為循規蹈矩。在較為封閉的、文化高度認同的環境中,這種壓力甚至能達到寧可受法紀處罰,也不愿受公眾“制裁”的程度。但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道德外部控制所依賴的社會道德環境已發生變化,道德觀念已成多元共生狀態,失去了昔日在傳統的封閉社會中道德輿論的一統性和控制能量的“聚焦”態勢。而且社會成員本身的道德意識也發生了變化,道德觀由絕對趨于相對,道德思維由一元趨于多元,道德接受的主體意識明顯增強,對常規的道德控制的反應也相對疲弱,不容易產生效果。
二、學校德育面臨的問題
(一)社會價值多元化和學校價值一元化的沖突
學校教育是學生社會化的主要途徑和手段,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家庭教育、大眾媒體以及各種各樣的社會團體活動,也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道德、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過去,我們社會強調的絕對的、唯一的道德規范與價值標準,以相對強制、對抗的態度壓抑社會中與主流價值相悖的部分。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學校德育影響與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處在同質的狀態,兩者相互支持,相互促進。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現實生活中,社會價值趨向多元化,它要求個體具有自主自強意識,要求個人奮斗、個人努力、追求自我成功和自我實現,要求社會公平競爭意識、效率效益意識等等,從根本上破壞了學校德育與社會影響的這種不同尋常的和諧統一,二者有時是融合的、互補的,有時則是沖突的排斥的。其中社會多元價值觀中功利型的價值觀和學校的道義型價值觀就是兩個有突出矛盾的價值觀。這種矛盾的出現往往使學生尤其是大學生陷入一種無所適從的境地,如果沒有及時的、正確而理智的指導,學生很難形成穩定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學校德育便會因此失去原有的價值而流于形式。
(二)德育工作對新時期的教育表現不適應
德育工作滿足于大方向的說教,忽視細微之處的培養;滿足于外部行為的塑造,忽視內化。具體的表現為:不太關注學生的道德需要狀況,致使各種各樣的德育活動既不是出于學生的德性需求,也不適合學生的德性層次、與學生的生命缺乏深刻的聯系,而學生只是采取應付、表演的態度,不能真心實意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中。這種對細微之處及內化的忽視將會導致德育不是為了滿足學生的什么需要,而是為了滿足表演、宣傳的需要,學生的需要與他的活動之間被人為地造成“錯位”,結果,德育非但不能發展學生,反而在折騰學生。
(三)德育工作者只滿足于教育,忽視學生自我教育的培養
自我教育是指學生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而進行自覺的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的活動。德育過程的客觀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及特點,決定了思想教育過程要重視和加強對學生自我教育的引導,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能力。但是,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我們的教育者不自覺地扮演了“教頭”的角色,滿足于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學生無批判地接受某種固定的道德價值,從而達到束縛學生思想的目的,卻很少通過互動、對話、交流、溝通去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斷拓展、改造學生的學習經驗,促進他們在更高層次上的自我構建。
(四)注重發揮德育的制約功能,忽視享用功能的發揮
在學校德育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強調的是德育的制約功能,重視的是對學生道德行為的規范和限制,而忽略了德育的精神享用功能。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個體在完成某種促使他自覺通過德育形成的一定的思想品德。正如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钡赖率侨绱说母腥?,以至于如果早晨明白了仁義的道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心滿意足。他把對道德的學習和實踐看成是一件非??鞓返氖虑椤t敐嵔淌谝蔡貏e提倡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精神享用價值。她認為德育作為一種道德追求活動,其更深層的價值表現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人的各種德性的過程中,使人們得到一種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滿足,得到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三、做好學校德育工作的對策
(一)更新和端正德育觀念
在合理的目標指導下,把什么確定為德育的重點,是德育能否走出困境的關鍵。曾維菊提出:“德育的重點應把握底線倫理?!痹谏鐣髁x市場經濟條件下,這個底線,我們可以認為是:利己但不損人,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應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進行。因此,我們在尊重利己這一生命本性的同時,不應該忘記道德的約束。
(二)德育目標要遵循德育規律,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
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里,由于主流文化對德育的理想定位居高不下,德育定位曾出現“高、大、空、遠”的現象,忽視了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不分階段和對象,都以最高德育目標作為德育要求,缺乏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教育引導,脫離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理想與現實脫節使高校德育幾乎失效??梢哉f,“離開了參與社會生活,學校就沒有道德目標,也沒有什么目的了”。德育實效性的充分發揮,最根本的是要遵循德育自身的規律,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把二者有機統一起來,并貫穿于德育過程之中。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須體現出從低級到高級,從具體到抽象,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斷發展提高的動態過程,同時也必須使德育具有可能性、可行性、階段性、層次性和連續性等特征。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提出的教育要求要科學適度,要與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相適應,與思想品德發展規律相吻合。以高校的德育目標為例,可以分三個層面來確立:第一層面是與大學生生活緊密相連的日常規范。這是要求大學生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是人的道德倫理底線。第二層面是模范公民的道德規范,身為同時經歷著人類優秀道德與文化的洗禮的大學生,誠實、守信、勤奮、進取應該成為他們道德上追求的目標,理應成為社會道德的模范執行者。第三層面是道德的最高理想。
(三)德育方法要從單純灌輸轉向重點培養學生的道德思考、道德判斷和道德的選擇能力上
蘇霍姆林斯基把品德教育中的空洞說教看作一種“毒素”,只能培養出口是心非的人。人的發展是一個由他律走向自律的過程,自主性、選擇性和創造性是人的各種能力中最重要、也是最高層次的能力。德育只有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喚醒、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才能使其積極參與自身的發展。因此,學校應創造條件,運用各種形式,喚醒學生的道德意識,把社會的道德要求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道德需要,培養他們具有對道德問題的思考,培養他們面對道德情境的自我判斷、自我選擇的能力,以及積極踐行道德并對自己的道德行為負責的態度和精神。
(四)培養新時期的德育工作者,使他們成為德育的傳播者和實施者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不管教育方針定的如何好,也不管校長有哪些規定,學生的情況最后還是取決于教師?!苯逃壹永飳幰舱f:“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那樣地影響全體學生?!痹诘掠ぷ髦?,教師個體對學生的影響更為深遠。因此,高校應下大力氣建設高素質的德育教師隊伍,德育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是探索德育新模式、實踐新方法的關鍵。一方面學校要制定政策鼓勵他們樂于并安心從事這項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強管理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完善他們自身人格,培養他們愛崗敬業、勇于創新的精神,以開創高校德育的新局面。
(五)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校園文化作為學校德育創新的重要環境資源,是學校德育環境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校園文化作為一個社會亞文化環境系統,不可避免地受著來自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也折射出時代的發展和變遷,具有強烈的時代性。21世紀的今天,處于大眾化階段的校園文化呈現出“創新性、先鋒性、兼容性、個性化與民主化”的特點。加強市場經濟環境下的校園文化建設,不僅要充分認識其重要意義,更要根據時展對校園文化的影響和要求,將德育內容融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在文化活動中,應盡量體現當代校園文化的特點。同時,營造良好氛圍不僅要注重宏觀文化群體建設,即校園校風建設,還要注重學生、微觀主體文化群體建設,如班級文化,寢室文化,社團文化,創建和諧的人際關系環境,根據平等、理解、信任、互愛和互助等原則,建立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和諧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RoutledgeEncyclopediaPhilosophy,Routledg,LondonandNewYork,1998
[2]劉次林.德育:內外互化,人己互惠[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5)
[3]魯潔.試論教育之個體享用[J]教育研究,1994(6)
[4][美]杜威.杜威教育論著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
[5]趙志毅,等.高校德育研究的后現代語境[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6]曾維菊.底線倫理:學校德育的重點[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1)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德]叔本華.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關鍵詞:農村教育;離農現象
城市化進程是社會歷史進程中的客觀規律,現在農村發展的必然趨勢,正如馬克思所說“現代的歷史是鄉村城市化”[1](P.480)。近年來,在我國堅持城市和城鎮協調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的城市化過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現實執行中,由于農村教育的不配套,城市化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本文將就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的農村教育問題進行探討,以期更好地促進農村教育發展。
在文章的開始,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兩者之間的關系。農村教育可以使農民適應非農產業就業的要求,使農民有機會進入第二、第三產業;有助于農民適應城鎮的生活;更為重要的是農村教育能為城鎮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促進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健康發展。
一、農村教育片面追求升學傾向
中國歷來有著重教育的良好傳統,特別是農村地區。隨著我國高校擴招政策的出臺,農村學生進入高校的機會更大一些,高考就成了指揮棒,在學校方面,盡可能地讓農村的孩子通過考試進入城市[2]。從學生來說,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考大學。而作為家長,更是寄希望于考試,進大學,做城里人,光門耀祖。片面追求升學率,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和時代背景。
升學主義思想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以下三點:一是,“學而優則仕”傳統觀念的影響,在現代化的歷程中,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城市和鄉村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存境遇使得農民對自己的子女的最大希望就是能考上大學,改變自己的社會身份,獲得社會升遷的機會,成為城里人,享受城里人的同等待遇,這是農民對自己孩子抱有的最美好的愿望。農民寄希于自己的子女“跳出農門”,這就很明地使學校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不得不追求分數,追求升學率之路,這也是農村片面追求升學率之風屢禁不止的根源在。其二“跳出農門”的思想普遍存在,農村學生渴望通過高考“跳出農門”,享受城里人的優厚待遇。農村孩子讀書最大的動力也在于改變自己可能重復的做農民的命運,那么,升學就成了是他們的最直接的愿望就是。其三是鄙薄職業技術教育的思想傾普遍存在,學校開設的職業技術教育業和課程都是為了當地的經濟建設服的,與農民“跳出農門”的愿望相違背,關于這一點的現實例子就是山西柳林前元莊的農村教育實驗。農民歷來是在沒有掌握多少文化知識技術的情況下從事生產,使他們對文化技術產生誤解,對科技就是生產力缺乏理解,不少人認為子女學習農業技知識是沒出息,還有的人認為農業知識沒啥可學的,以致我們的職業技校一年制班的學生人數不多,如陜西省某技校中學計劃招收一個班,結果報名的只有6人而已[3]。但我們必須認識到“跳出農門”者微乎其微,而多數落伍者則不得不農村的土地上扎根,有關資料顯示只1992年中考落榜生就有600萬之多,1993年有近700萬之多,[4]他們無論在思想情感,知識結構,勞動技能方都不能適應需要。
至于相關的論文與資料則有《新課改中農村教育邊緣化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羅祖兵,2004),《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基礎教育問題與對策》(查嘯虎等,2004 ),《對新課程改革實驗狀況的調查與思考》(馬云鵬等,2004),《農村中小學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與策略》(李澤宇等,2001)等。這些文章認為長期以來,由于城鄉的懸殊差別,我國的農村教育教學普遍存在為升學和培養英才服務的傾向。忽視教學內容的綜合性和應用性,脫離農村的生產和生活實際,不注重培養能力,學生不能學以致用,并導致相當數量的學生“學業失敗”。
如此,中國農村基礎教育就出現了二律背反問題:在教育成本不斷走高的前提下,要么不斷升學脫離農村;要么輟學,留在農村。這樣造成的結果是:一方面,片面追求升學率,“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大有群眾基礎,另一方面,農村厭學、失學、輟學的現象時有發生。無論那種情況,都使得農村基礎教育的辦學目標越來越偏離農村。因此,農村教育領域里的二律背反,必然形成和加深農村經濟和社會與教育發展的失衡,使得農村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不斷流失,農村教育變成了在農村辦城市教育,這必然會制約農村城市化的進程。
二、離農問題
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長表數據估計,在1995年11月1日至普查時點的2000年11月1日期間,遷入登記居住地(鄉、鎮、街道)的全部人口即遷移人口為1 .31億。利用對長表1抽樣數據估算,在全部遷移人口中,縣內遷移占43.7%,地級市和地區內遷移占57 .3%,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內遷移占73 .6%,如果按三類地區劃分,地區內遷移占全部遷移的80%。在跨省遷移中,74.9%流入東部省份。遷移人口又分成兩類,即戶籍遷移和非戶籍遷移。后者占全部遷移人口的65 .l%,其中以務工經商為遷移目的的占45.9%,反映了勞動力特別是農村勞動力的跨地區就業。城市到城市的遷移和農村到城市的遷移,構成了全部非戶籍遷移的80.3%。實際上,這些遷移者構成城市就業的重要組成部分。[5]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打工出現的“民工潮”也是一種“離農”的現象,因為“離農”,不僅是一種工作的變動,空間的移位,也是從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由農業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轉變。已經搬遷到城鎮的居民,要從“內涵”上實現這種轉變;尚在鄉村的居民,要迎接城鎮化的挑戰,繼續準備向二、三產業轉移和向城鎮大量轉移;留下少數務農者,也就是逐漸成為懂得現代科學技術、從事現代農業規模經營的高素質的勞動者,也可能是“離農”。對于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打工出現的“民工潮”,應采取包括教育培訓在內的恰當的疏導政策,使其適應城鎮化發展對專業人才和高素質勞動力的需要,實現有序流動。
從教育結構來看,農村教育應該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三個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結構以基礎教育為主,基本上是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比重非常小。況且基礎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也以向發達地區培養、輸送人才為主,而不是為農村基礎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也以向發達地區培養、輸送人才為主,而不是為農村地區培養人才,因此,《中國青年報》(2003年10月8日)曾經指出我國的城市成了農村貧困地區人才的“收割機”。農村地區流失的不僅是資金,而且是人才。這兩方面的流失形成了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
從農村教育的目標定位來看,它直接關系到農村教育為誰服務,是“離農”還是“親農”,“為農”。目前農村基礎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其培養方向的城市性、離農性。早在20世紀初期,陶行知先生就曾批評過當時農村教育的離農性,他說:“中國鄉村教育走錯了路!他教人離開鄉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飯不種稻,穿衣不種棉,住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羨慕奢華,看不起務農;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農夫子弟變成書呆子;他教富的變窮,窮的變得格外窮;他教強的變弱,弱的變得格外弱。”[6]農村與城市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進度,這與農村的實際情況相距甚遠。農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課程設計、教材編寫與農業生產活動、城鄉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相脫節,學到的基礎文化課,根本解決不了農村產業技術與經營問題。國家實行的全國統一高考制度,更是把農村的中小學生引上了應試的道路,使原本就脫離農村實際的教育走得更遠了。
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已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農村的城市化化,決定了農村人數要不斷減少。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所預測,到2020年,我國農村將有2.2億-2.3億人口轉移城鎮[7],意味著現有的農村適齡兒童將來面臨大規模轉向城鎮,如何使農村人口在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文化素質等方面適應城鎮生活,并且在城鎮安家樂業,是農村教育必須面臨的挑戰。
農村教育就是為農村經濟和社會服務的,因此農村教育應為培養建設人才,提高全民素質服務,為農村經濟建設培養人才。對于農村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很多學者都從制度層面、經費投入、教學內容、農村教育結構[8]等方面進行改革,對此,本文不再加以論述,再次指出一點,就是加強思想教化。目前不少農村學校中,忽視思想教育,忽視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把學校教育變成單純的“升學教育”“離農教育”,而農村社會中又缺乏重農的風氣。結果造成學生、家長、社會的普遍錯覺,“讀書——升學——離開農村”。這種被扭曲的社會現象有悖于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目的,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對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也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必須根本改變這種狀況,將實際行動轉到與人第一和素質教育的道路上來,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和社會主義農村觀,為建設家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不懈努力。尤其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城鄉差別、工農差別、腦體勞動差別還很大,更需要加強這方面教育,通過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勞動去實現農村城市化的偉大目標,是我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農村青年的歷史使命和光榮職責。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鄧飛.農村教育中的生活世界:問題與對策[M].當代教育論壇,2008,(2).
[3]趙寶柱.農業科技滯后是制約農村職教發展的主要因素[M].職業與教育,1995,(1).
[4]中國教育年鑒(1993、1994)[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5]蔡昉,都陽.經濟轉型過程中的勞動力流動——長期性、效應和政策[J].學術研究,2004,(6).
[6]陶行知全集:第2卷[C].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