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7 21:56: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心理健康教育周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加強多心理健康工作的領導
(一)建立心理健康組織機構
為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范、科學、有效,我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組:
組 長:
副組長:
委 員:
(二)落實責任,分工明確
校長xx:負責該項工作的領導、組織與管理工作。
書記xx:負責教師心理健康工作。
副校長:xx負責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工作。
德育主任xx: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和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教務主任xx:負責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安排和資料收集,
德育處副主任:xx與學校行政分別負責協調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活動,
后勤主任xx為心理健康教育在人、財、物方面提供充分保障
教務處副主任:負責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
負責及時了解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校醫xx:負責心理咨詢工作
二、加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
加強健康教育、心理輔導教師的隊伍建設。抓好心理課程的自學工作,提高教師從事心理教育工作的理論水平和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學校指導下,以班主任為骨干,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輔導。開設心理信箱,建立心理咨詢室,學校有兼職心理輔導教師三名,積極開展個別輔導,指導廣大學生做好心理調適工作。同時利用家長學校的輔導時間,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輔導,針對學生青春期的特征,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面授和函授資料輔導,多方面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設
認真貫徹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精神,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結合實際,滲透到德育工作中去。為此,需要提供完善的心育制度作為保障,形成從相關管理部門到心育教師到班主任老師等一套系統的規范管理制度。我校的做法是:
1、每學期初根據學校領導干部的工作調整,明確理健康教育領導組、完善我校教育心理研究室組織機構。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整體部署,要求貫徹落實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有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文件,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2、學期初召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總結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經驗,我校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許靈韜對下個階段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總體部署,提出了十項具體要求。
3、期初明確心理咨詢室建設方案并研究制定各項相關制度。
4、期中對上半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跟蹤,并進一步落實學期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要求。
5、期末對本學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總結和反饋。
四、加強心理健康環境建設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
只有提高了教師的理論素養,才是有源之水,教育學生才會產生正確的積極的影響。學??衫媒處熇^續教育的機會,有選擇地選學一些理論書籍,多訂閱一些相關的雜志讓老師借閱,也可以請專家給老師們進行專題講座。
2、在教師中普及心理衛生知識。
做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首先,教師必須是一個專家。每一個教師必須重視這個問題。多取它山之石,多加強自我修養,多關注心理衛生知識,這樣才會發現并及時誘導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
3、開展針對教師的心理咨詢活動。
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作為軟環境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心理發展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心理健康的老師往往營造和諧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松愉快。相反,一個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往往會直接危害學生的心理健康,如老師的惡意,專橫的態度,不妥的言行,這些都會扼殺學生的創造性、健全的人格。一個健康的教育,必須有健康的老師。學校應重視對老師的心理健康的咨詢活動,了解老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療治教師的心理。
4、重視優良校風、班風的建設。
營造平等民主的心理氛圍。學校大力提倡學術民主、教學相長,鼓勵教師和學生獨立思考,敢于向權威挑戰,敢于發表不同意見;師生關系既為師長,又為朋友;既是領導,又是同志。學校要一視同仁地對待每個老師和同學。
倡導團結、合作、互助精神。一個積極健康向上、團結合作互助的才是有戰斗力的集體。一個學校形成了上下一致、互尊互愛、互幫互助、精誠合作的校風班風,那么,學生也就會形成與之相應的心理品質。所以,學校和班主任、老師都要在這方面作文章。
培養遵章守紀的良好習慣。學校中學生敢說敢想敢做,還要求教師和學生都是遵章守紀的楷模,做致合理獎懲,形成有章可依,有章必依的良好風氣。
5、我校廣播站每周四有一期《心靈驛站》欄目,心理老師給播音員提供稿件,已播出《自信的力量》、《輕松迎考》等內容。這種形式聽眾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從學校環境的改善和建設入手,優化學校教育教學環境,是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精神裨的重要保證,是推進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因此,學校要加大軟環境的建設。
五、加強心理健康科研工作
動員全體教師參與到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中來,通過理論學習、問題討論、專題講座、工作研究、經驗總結、案例剖析、典型分析等方法、引起大家對心育工作的重視,逐步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為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的實踐與探索打下堅實的思想認識基礎,積極倡導學習之風、反思之風、研究之風,讓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再回到實踐中去,反復循環,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滲透的大環境。繼續加強對校本課程教材的修訂,并在全校范圍內開設。教育科研將成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新動力,不斷推動著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向進一步發展。
一年多來,組織教師參觀學習了市內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聽心理健康教育公開課、心理沙龍,參與省級課題研究的工作,參與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課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展狀況調查”的工作。
[關鍵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構建與完善路徑
近期,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F在由于大學生心理問題頻發,高校內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這也成為社會焦點,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為解決這類問題,現已在各個高校全面展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且最后的結果也比較滿意。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所以中國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實踐工作當中仔細研究。
一、把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的構建原則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二者都屬于精神層面的教育,相信如果把二者結合起來,就既能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又能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其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能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從而更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解決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各自的側重點,也有比較共性的部分。所以當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不妨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讓二者共性與異性的內容相互配合,從而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普及教育與個別咨詢相結合的原則,所謂普及教育,就是極大地對心理健康進行宣傳,讓學生及家長都能提升對該項內容的重視;而個別咨詢是針對某些個體而言的,當發現自己的心理出現了問題時,要及時進行心理咨詢,并盡快解決自己的問題,以免影響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大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畢竟他們都是同齡人,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也都比較相似,所以可以通過讓心理健康素質較高的學生對周圍的同學進行觀察,并在他們心理有不足時及時給予幫助,他們交流對解決彼此的心理問題還是很有效率的。同時,學生的家長也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細致觀察,以便在學生心理出問題時及時給予幫助,這樣學校、家庭、學生之間的一起努力與協助配合,將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與開展。
二、落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的構建途徑
加強師資教育隊伍的建造,首先高校在進行心理教師的選擇時,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必須確保招聘的教師具有相關的教學知識及解決學生問題的能力。開展專業的心理問題咨詢,通過其他專業人士的幫助,讓學生走出心理問題的困境。而且每一項活動的最后,還應該整體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檢查、總結、評估,以便為下一次心理健康提供經驗和教訓。過程督導機制,各高??梢栽O置相關的監督機制,從而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高效地實現,并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而且通過及時對近期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總結和評價,可以從中吸取教訓,積累經驗,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走向陽光大道。
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課堂是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地方,隨著心理健康教育日漸受到社會的重視,高校將此內容納入到課堂教學的內容體系之中,并期望通過課堂教學,調整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為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幫助大學生及時全面認識自己,并教會他們進行心理的自我調節,從而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起到一種預防作用。課外是大學生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地方,在課外活動中,大學生可以接觸到積極的心理行為,從而對大學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產生一定的正面影響。如心理健康知識競賽等。
三、優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的運行控制
M織協調機制。一是學校的組織領導機制。學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并由具有相關專業知識、教學經驗的教師進行該組織的管理,除此之外,為了更加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心理,還可以招聘一些學生來參與到該工作中。該部門可以通過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的開展,將健康心理的相關知識帶給學生,或者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系列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如對心理健康狀態特別好的學生進行獎勵,并且讓他們分享心態好的心得。然而無論以哪種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該組織都應該認真對待,負起應該負的責任,從而為全面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二是內部的協調機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對的是所有學生,需要教師、家長、輔導員醫務工作者等多人員的參與,并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2002年,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十年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展迅速、成效顯著,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了適應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情況、新要求,教育部組織專家重新修訂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結合綱要的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學習貫徹十精神,重視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黨的十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開展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第一,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具體措施。
黨的十已經正式將科學發展觀寫入,成為我黨的指導思想??茖W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把學生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緩解他們的壓力,排除他們的焦慮,不斷滿足學生多方面的正當需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就是教育部門和廣大中小學校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體現。
第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強和改進思想道德教育,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成長成才的有效途徑。
黨的十把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為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要求“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根據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從單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轉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又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黨的十提出的這些精神和思想是我們進一步做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指導。
第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現實需要。
教育改革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時期,更加需要內涵發展,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更加需要因材施教,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精神世界。當代中小學生的思想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是充滿希望、朝氣蓬勃、富于創新的一代。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在他們身上也表現出一些新特點和新問題。這要求我們在加強思想教育的同時,必須把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二、總結推廣成功經驗,有效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近年來,各級教育部門和各地中小學校按照教育部的統一部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徑和方法,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一是加強制度建設,逐步建立健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北京、天津、黑龍江、海南、陜西、江蘇南京等地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規范管理的文件,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河南、安徽、甘肅、寧夏等地成立了省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或指導中心,從業務上指導中小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天津、河南、廣東、云南等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或實驗校創建活動。天津、浙江溫州、山西晉中、河南焦作等地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對學校的督導評估體系,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
二是加強隊伍建設,逐步形成以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班主任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廣東、福建、山東、吉林長春、河北石家莊等地規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配備標準,并逐步解決編制、待遇和職稱評聘等問題。上海、廣東、浙江、黑龍江、四川成都等地探索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持證上崗制度或資格準入制度,積極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職化和專業化建設。江蘇、云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地組織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同時加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通過多種形式,提高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三是加強陣地建設,逐步形成以“區域心理咨詢中心——學校心理輔導室——心理咨詢網站及心理咨詢熱線”三位一體的心育服務體系。天津、山西、上海、甘肅、重慶等地出臺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室或咨詢室的建設標準或基本要求,積極推進中小學校心理輔導室建設。江蘇、浙江、河南、重慶等地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建立親情聊天室、開通服務咨詢熱線、設立咨詢網站、心理信箱等方式,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四是加強課程建設,逐步形成以活動課程為主,通過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途徑共同完成的協同教育模式。浙江、河南、新疆、廣西、吉林長春等地規定了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時,配備了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編發相關教育材料或參考資料。福建、寧夏等地確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或活動周,集中開展相關教育活動。河北、浙江、貴州、吉林等地積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徑,通過校園心理劇、健康教育課、班會、校園文化活動等形式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是加強社會合作,逐步營造全社會關注和支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山東、遼寧、湖南、貴州等地積極推進家庭、社會、學校教育三結合,通過建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等方式,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及時協商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湖北、陜西、福建廈門等地開展了大規模的家訪活動,增進了與學生及學生家長的相互了解。江西、吉林等地關注單親子女、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集中開展教育案例征集評比、為留守兒童安排媽媽等活動。江蘇、遼寧大連等地積極組織心理健康志愿者,與社區合作開展專家講座、知識宣傳、團體訓練等教育活動。四川、甘肅、陜西、青海等地重視災后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疏導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性指導文件,并選派專家開展心理援助。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在新形勢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進一步加強。社會思潮的紛繁復雜、家庭結構的深刻變化、就業競爭和人才選拔的壓力,給學生帶來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擾。與此同時,有些地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狀況仍不容樂觀,各地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狀況很不平衡,一些地方政府重視不夠,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進緩慢;一些地方和學校還沒有系統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不夠豐富;一些地方和學校經費投入不足,缺乏心理輔導室等必要的活動陣地,難以有效開展工作;一些地方專兼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還非常缺乏,教師的專業成長不夠;一些地方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還有待完善。
我們要深刻把握中小學生所處時代和環境對其心理的影響,逐步解決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健康發展。
三、切實執行指導綱要,全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新修訂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根據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在全面總結各地各校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工作目標和任務要求,它將成為我們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行動指南,各地各校要認真學習好、領會好、落實好。
一要牢牢把握一條主線,即“以學生發展為根本,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
這條主線貫穿于《指導綱要》始終,體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內涵和根本要求。學生的差異性要求我們教師應該去關注、研究每一位學生,以便開展有針對性的、適合學生的教育。同時,以學生為本要求我們懂得和學會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相信學生,教育管理、教學活動、教育內容都應當體現對人的尊重和關注,應當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學生潛能。
二要明確心理健康教育兩個目標,即主要目標和具體目標。
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為他們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這樣的目標與十提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人民對教育是否滿意與教育是否能為學生奠定幸福生活的基礎有密切關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和生活,正確認識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強調控情緒、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有心理困擾或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及時給予必要的危機干預,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這兩個目標分別是從不同角度提出的,總目標更宏觀,是針對全體學生來講的,可以將其理解為是針對管理者——各級教育部門、中小學校和校長來提的;具體目標更微觀,是針對單個的學生個體來講的,也可以將其理解為針對具體實施者——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班主任或其他教師提的。這兩個目標既是選擇與確定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依據,也是指引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和調控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的參照;既是檢驗、評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標準,也是激發師生共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
三要樹立三種教育理念,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要樹立全員育人的教育理念,除了校長要負好領導責任以外,專兼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班主任及其他任課教師都要參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體教師都應自覺地在各學科教學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將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之中。
要樹立全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學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始終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要利用地方課程或學校課程科學系統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途徑,將其與班團隊活動、校園文體活動、社會實踐等有機結合。要注重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以活動課程為主,采取情景設計、角色扮演、團體拓展、心理情景劇等豐富的形式,寓教于樂。
要樹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加強社會合作,建立和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工作格局。學校要成為家校溝通、學校與社會溝通的橋梁和紐帶,要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要力所能及地解決好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擾,對于力所不及的要積極求助于家庭、求助于社會。要引導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重視孩子積極心理素質的培養,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要盡量減少社會不良因素對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組織開展各種有益于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文體娛樂活動和心理素質拓展活動。要加強對單親家庭子女、隨遷子女、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的關愛服務體系建設,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
四要堅持四項工作方針,即“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協調發展”。
全面推進就是要普及、鞏固和深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所有學校都要積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結合本地實際,采取各種方式,爭取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有一個大的發展和突破。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都要有一個推進本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規劃,在學校普遍建立起規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全面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科學發展,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
重點突破就是重點抓好制度建設、課程建設、心理輔導室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要加強制度建設,逐步建立完善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加強課程建設,保證心理健康教育課時,豐富課程內容,心理健康教育課應以活動為主。要加強心理輔導室建設,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的活動場地,加強對心理輔導室的管理和使用。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專業化的穩定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加強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
分類指導就是要結合實際情況推進工作,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要繼續發揮領頭羊的作用,努力提高質量和成效,爭取在現有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其他地區要認真貫徹落實好國家政策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通盤考慮,加大投入,創造條件,進一步推廣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協調發展就是通過工作的協調發展實現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城鄉之間要協調發展,要加強城鄉交流,通過傾斜支持中西部地區以及“城鄉結合,以城帶鄉”的辦法,不斷縮小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全覆蓋和城鄉均衡發展。在對學生的教育上,要通過改革教育的評價體系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務體系,促進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德智體美全面協調發展。
四、加強組織領導,各司其職,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持續、科學發展。
各級教育部門、中小學校和廣大教師、專家要根據《指導綱要》的有關要求,切實負起責任,做好相關工作。
地方教育部門要從制度建設、課程建設、心理輔導室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等關鍵問題入手,印發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性文件,指導學校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大經費投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要建立工作機制,保證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都有專人負責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組織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狀況的督導檢查。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在教師專業培訓中,要加大對全體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工作水平。逐步解決好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編制、待遇、職務職稱評聘等方面的問題,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中小學校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時間,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建好用好心理輔導室,加強與學生家庭的溝通和與社會的合作,聯合各方力量積極預防和解決學生心理行為問題。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社會實踐,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和校外活動,滿足學生精神和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要主導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按照《指導綱要》規定的教育內容,分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要向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F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和技能。要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行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尋求幫助,緩解負面情緒,避免因心理問題加重而導致心理危機的發生。
全體教師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實做到為人師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心理品質影響和教育學生。要樹立全員育人的教育觀念,自覺結合各學科教育教學特點,將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
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要立足于實踐,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各個層面出現的問題,積極尋找解決的途徑和方法。要與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密切合作,積極參與和指導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工作,利用專家隊伍資源優勢開發科學適用的培訓教程,讓教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
各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區要充分發揮好帶頭示范作用,要在認真總結過去經驗的基礎上,依靠專家的力量,運用科學的理論,結合各地各校實際,有效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資源,不斷推動區域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同時,要走出去、請進來,加強與其他地區的交流合作,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共同提高。
〔關鍵詞〕初中生;人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報告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0)04-0016-03
一、課題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
實施新課程改革以后,開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中學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學是人生變化最快、最具有決定意義的階段,是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學校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運行系統中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如何塑造中學生完美的創造型人格是當前基礎教育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本課題正是以心理健康干預對中學生人格形成的影響為研究目的,以2006年9月入學新生為觀察樣本,運用觀察、調查、測量等研究方法,探討如何塑造學生的創造性人格。
二、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采用問卷調查、個別談話和學生座談相結合的方法,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科學的調查研究。
2.文獻資料法:搜集與本課題有關的理論基礎和信息資料,拓寬思路,提供更完善的方法。
3.案例分析法:圍繞典型活動及經過篩選的學生開展系統性的心理咨詢、團體心理訓練等教育活動,對樣本開展縱深研究,以尋求有效的對策。
4.統計分析法:通過分析揭示現象的矛盾及規律。對大量零星的、雜亂無章的調查信息進行簡縮、概括,使其顯現清晰的特征和規律。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1.研究不同年級的城市中學生可能存在的人格障礙或人格缺陷、形成原因及其危害;
2.探討中學心理健康教育途徑,通過合理的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中學生健全人格;
3.注重教師隊伍的心育觀念更新,探尋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業教育之間的協調發展之路;
4.增強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
5.建構適合城市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模式。
四、研究過程概述
(一)前期準備(06年3月~06年9月):對取樣班級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水平測評,并通過調查,分析其心理障礙的成因(學生、教師、家庭三個維度),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二)實施干預(06年9月~09年4月):矯正研究階段,通過長達三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三個層面),干預取樣學生的人格形成,進行跟蹤測評,分析干預效果。
(三)總結階段(09年4月~09年6月):對取樣學生進行最終測評,與入學測評進行數據對比,分析其心理健康成長水平,將取得的成果、經驗、教訓一一總結,構建適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
五、研究成果
(一)構建了“三維三層三步”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所謂“三維”,指從學生自身、教師、家長三個層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干預時,注重三維之間關系的協調處理;所謂“三層”,指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關注到學生自身所處的受教育層次,對于初中生而言,可以理解為三個不同年齡階段面臨的主要心理困惑及解決方式;所謂“三步”,指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緊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長期性和時效性,通過“測評篩選―心育干預―跟蹤反饋”三個步驟開展研究和教育,力圖實現盡早關注學生心理障礙,及時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全面解決學生的心理困惑。
圖 1 “三維”釋義圖
如圖1所示,通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本課題組成員認為,要從學生、教師、家長三個維度關注心理健康教育,這一責任必須由學校擔任。圖中①處只有師生兩個維度,②處只有學生、家長兩個維度,③處只有教師、家長兩個維度,④處為三維交叉點。在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期,往往更著眼于①處,隨后,才慢慢發展到③處,進而延伸至②處,這一普遍規律說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育的目的是使中學生具備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為此,一切心理健康干預的手段必須經由教師、家長去共同影響學生,進而轉化為學生的自身需求。從這一意義上,課題組得出了“三維”教育這一模式,并做了許多具體而有意義的工作。
圖 2 “三層”釋義圖
如圖2所示,心理健康教育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具有發展性,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面臨的主要心理問題有差異性,為此,課題組在開展研究之初即確定了根據學生所處的年級和實際年齡,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干預方式。例如:針對普遍存在的交往問題、入學適應問題等,學校在七年級以“心語社”這一課外學生社團的方式,開展了團體性的心理適應性訓練;針對八年級出現的男女生情感問題、學困生挫折、因青春期叛逆產生的家庭問題,采取一對一的面詢方式;針對九年級出現的升學壓力、職業選擇問題,開展了主題研討會。
圖 3 “三步”釋義圖
如圖3所示,“三維”“三層”面向的是大部分學生,而“三步”則是側重于對經過前期測評后具有嚴重心理障礙甚至是人格問題的學生進行干預。這三個步驟的核心步驟是干預。此處的測評篩選一般是指入學檢測,也不排除因出現特殊癥狀而進行的針對性測評。而跟蹤反饋是指在經過一段時間(至少3個月至6個月)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預以后進行二次測評,根據測評的結果考慮是否中止干預。
(二)搭建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平臺,營造和諧的校園心育氛圍
1.“心語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在合肥市初中率先成立心理咨詢室,由已取得心理咨詢師證的五位心理師和德育專業教師擔任心理健康教師,每周一到周五輪流值班接待來訪學生,同時接受家長、教師咨詢。
2.網上心靈驛站――三維交流的快速通道。在學校的德育在線網站上設立論壇,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網上點對點的直接咨詢,網站的留言反饋版塊和校訊通平臺同時接受家長的咨詢。通過這種方式,一些涉及學生隱私的話題能夠有效地收集到心理教師處。
3.心語社團――學生喜愛的心靈家園。心語社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生力量,它的成立為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平臺,學生在此學習初步助人自助的技巧,在完善自己的同時將心理學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
(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明顯提高,教師心育能力有了可喜的進步
實施課題研究的三年多時間,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從無到有,逐步發揮出實際效果的三年,也是培養教師樹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識、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三年。學校于2007年12月承擔了合肥市首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討會,課題負責人曹秋敏校長作了題為《從“心”溝通、共創和諧》的工作匯報;2008年安徽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修會上,課題負責人曹秋敏校長應邀參加會議,并詳盡地介紹了我校自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申報以來,圍繞課題工作開展的一些工作,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和與會兄弟學校的高度肯定;課題組成員先后參加省級立項課題研究工作檢查暨成果交流會、省心理學會年會、第三屆21世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論壇等,向大會遞交研究論文,多人分獲不同等級獎項數次;課題組主要成員楊梅艷老師主講的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作為安徽省初中的示范課,受到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理事陳虹博士的高度評價,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刊登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的安徽???。
六、存在問題
1.心理健康干預方式較單一。目前,我們主要采用測評、篩選、約談的方式對部分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咨詢與教育,這一方式的好處是有科學性和針對性。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感到,其實許多心理問題在學生中具有廣泛性。下一階段,我們將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一系列教育面更廣、互動性更強的心理活動課。
2.咨詢室潛在功能待挖掘。心理咨詢室成立至今,在學生中的影響不是很大,只具有閱覽室和個體咨詢室的功能,如果能進一步地充分利用這一空間,多方位、多時段地對學生開放,在布局上更有趣味性,對學生們會更具有吸引力。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課
現代社會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關注,“健康”的概念不僅指軀體、生理上的健康,還應該指精神、心理健康。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人們心理壓力重,在校中學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生存,面臨升學壓力,心理脆弱,心理壓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國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嚴重;還有,由于家庭的殘缺,如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親家庭,隔代撫養孩子等現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有關研究表明:有關心理學專家曾對全國近3000名中學生進行過調查,發現有42.73%的學生感到“做事情容易恐慌和緊張”;有55.92%的學生經常感到“對一些事情過分苦惱和擔憂”;有47.41%的學生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太冷漠”,感到無法與人和諧相處;有67.26%的學生“對考試過分緊張,感到無法忍受”。這些心理問題的存在,嚴重地影響了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的發展,眾所周知的馬加爵殺死同學事件,清華的劉海洋硫酸潑熊,再有天津醫科大的馬曉明殺父案例,無不說明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的嚴重性,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緊迫性。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責無旁貸,也給廣大教育工作者都提出了挑戰。
1.心理健康的內涵
心理健康是相對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心理健康也叫心理衛生,其含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狀態,即沒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說能以正常穩定的心理狀態和積極有效的心理活動,面對現實的、發展變化著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自身內在的心理環境,具有良好的調控能力、適應能力,保持切實有效的功能狀態。
二是指維護心理的健康狀態,亦即有目的、有意識、積極自覺地按照個體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遵循相應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和訓練,以求預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質,維護和促進心理活動的這種良好的功能狀態。
上述兩個方面即構成了心理健康這一概念的基本內涵。 一般認為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個方面: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間關系適應、反應適度、心理特點符合年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
素質教育要求中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的素質全面發展,而心理素質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制約作用,它既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又是素質教育的歸宿。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關系十分密切,是新形勢下德育工作形式的延伸和補充。心理健康教育能促進中學生文化科學素質的提高。可見要培養新世紀高質量的人才和接班人,對中小學生及時有效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必然要求二、思想政治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近年來,我國各類學校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中創建了不少操作模式,如學科滲透、心理輔導、個別咨詢等。其中學科滲透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功效持久、領域廣闊的好方法。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形成品質,塑造性格主要就是在學科教學中。中學思想品德課的性質、內容特點等決定了其成為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滲透的主陣地。思想政治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的原因如下:
目的的統一性,思想品德教育課不僅是單純的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全面素質,促進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梢?,促進學生的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作用的基本功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目標是通過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引導學生認可正確的道德規范、行為要求和思想模式,并內化為自身的人格目標,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政治素養。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過開展維護和增進人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動,幫助和鼓勵人們樹立增進心理健康的愿望,知道如何達到這樣的目的,從而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也是人格與品質的培養,強調激發教育對象自身的潛能和創造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從長遠來看,兩者的根本目的都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良好的品質、提升綜合素質。目的的統一性是二者融合的關鍵因素。
關系的相互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兩者相互影響和滲透。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心理健康教育為思想品德教育乃至整個素質教育提供心理基礎和內在動力,是思想品德教育彰顯人文的核心;思想品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推動力。
德育的聯結,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是密切相關的,它是德育的組成部分。而思想品德課是德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因而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健全的人格,便成為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和任務。那么,我們在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就應該針對目前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結合目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以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將思想政治課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陣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思想品德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
細品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元素,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材中有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資源,我們政治教師可以在備課中細心挖掘,以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例如在講哲學部分的“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時,導入新課中我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重頭再來》,“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重頭再來……”歌曲在激昂,感人之中結束。所有的同學都陷入了深思當中,我借機問:這首歌表達了一個什么意思?聽了之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學生們動情之后,深有所感,積極發言,情感得到觸發,并在交流中得到共鳴。我在適時的加以心理健康引導:人生道路上我們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困難并不可怕,需要的是我們正確的對待它,勇敢的面對它,以頑強的精神和毅力戰勝它,不妥協,不放棄,一定會成功,因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這里既導入了新課,又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而且這里又用到了多媒體,播放了歌曲,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藝術化了課堂氛圍,這也是潛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我們細品高中政治的每一課,我們都會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發現它,給予學生,大有裨益。
教學目標中凸顯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在思想政治課的《新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提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課程目標與要求。這是課程改革追求的一個終極目標。情意領域的目標不僅僅是單純的愛國主義情感,而是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要素,情意領域目標的內涵比以往更充實、更豐富、更全面了。首先,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動機,也是指內心體驗、情操陶冶。其次,態度不僅指學習態度、學習責任,也是指科學的態度、求實的態度。第三,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人類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那么這些都凸顯了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在政治課上教師不僅要重視智育,更應該重視“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必要的時候,可以開門見山的告訴我們這節課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是什么,這樣學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便于深刻理解與感悟。而且我們教師更應該把這一終極目標擺在推出的位置。
教學的過程中,創設情景,營造氣氛,為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供空間。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鼓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教學過程既是一種知識學習過程,也是一種情感體驗的過程。有關研究表明,教學氣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影響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制約著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教師可創設不同的情景進行教學。如問題情景,幽默情景,哲理故事情景,小品情景等。如在講授 “樹立正確消費觀”時,我就創設情景小品“盲目攀比要不得”,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學生大膽的表演盲目攀比心理與行為,小品的最終結局是攀比者損了鈔票,丟了學業。學生表演逼真、幽默、課堂氣氛平等、活躍,學生在快樂,興趣中知道盲目攀比要不得,我們要提倡適度消費,合理消費。學生在如此的情景與氛圍中,心理健康得到了教育和提升,同時也利于知識的獲得和課堂效率的提高。
教學方法中不失時機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很多,實際很多教學方法中都滲透著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善于發現,善于點播,善于合理運用。比如,素質教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自主要求學生能夠自主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是對學生獨立,自立健康心理的培養。合作探究,要求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相互交流,發現問題,思考、質疑、探討、共同解決問題,這對于學生的與人交往,合作交流,協調,民主,和諧,集體榮譽等心理健康都是一種培養。
關鍵詞 高校 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理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75
Abstract The current mental health status is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talent, mental healt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hina's talent tea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ay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humanistic care, to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makes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ms to build the well-off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Keywords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 theoretical research
1概述
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為幫助高校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心理方面的問題,結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發展特點,綜合教育學、心理學和其它相關學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心理疏導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和心理機能。①這充分展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方法和目標,是一種科學化的提法。
1.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簡介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預期目標,是一種實用性和操作性極強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架起了理論和實踐的橋梁,標志著心理健康教育從經驗化轉向專業化,從無序化轉向有序化。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結合多年的實踐和國外的研究經驗,將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歸納總結出心理學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愛心模式和醫學模式等幾大類,這些模式都具有各自的優勢,但也存在局限性,所以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進行理論研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體目標是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培養高校學生健全的人格,幫助大學生消除不利于心理健康發展的因素,增強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分為心理健康、心理亞健康和心理疾病三個層次,②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分為發展性目標、預防性目標和矯治性目標,發展性目標針對所有學生開發心理潛能,使學生獲得最優化的發展。預防性目標是針對心理亞健康的學生制定的,這部分學生雖然沒有心理病態,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困擾,嚴重影響學習和日常生活,所以要幫助他們調節情緒,完善認知,預防心理疾病。矯治性目標針對群體為出現心理疾病的學生,為他們提供幫助,克服心理障礙。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推廣價值
第一,在一些相對落后的偏遠地區很難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發達地區的教學和管理都比較先進,具有齊全的硬件和軟件設施,這是實施高校心理健康模式的前提條件,但是一些欠發達的地區,沒有這些先進的教學和管理作保障,導致這種模式很難推廣。第二,我國的各個高校之間的教學條件具有較大的差異,但是學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經驗構建屬于自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致使這種模式缺乏推廣價值,所以目前這種缺乏推廣空間和推廣價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我國面臨的一大問題。
2.2 理論研究薄弱
首先,從國內到國外的理論研究可以發現,③目前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定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程序,各個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不同的解釋,不知道如何應對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其次,缺乏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缺乏操作性,往往只是對理論進行架構,泛泛而談,沒有進行深入的探討。
2.3 整合概念模糊
我國已經開始進行整合,但僅僅只是整合部分要素,還沒有實現整體整合。整合既是對各種教育模式的整合,又是對各個模式的實施路徑進行整合。目前我國對心理健康教育整合還沒有清晰的概念,缺乏明確的整合標準和整合途徑,整合的要素也互不相同。
2.4 本土化研究淺顯
我國當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借鑒國外的教育模式、經驗、理論和方法。但這些經驗理論并不完全適合我國的國情,例如,西方的學生一般具有獨立的個性,他們崇尚自由,所以西方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一般不對來訪者進行心理指導,不對他們的心理思想進行任何評判。④但中國的學生則不同于西方學生,中國的學生從小就崇尚權威,非常依賴心理咨詢師的指導性意見,如果中國的心理咨詢師也尊重來訪者的個性和自由,他們的專業能力將受到質疑。當心理出現問題時,西方學生會傾向于求助心理醫生,但中國的學生會去求助親人和朋友,這是因為西方國家絕對尊重別人的隱私權,而中國的傳統文化則是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所以我國一定要結合自身國情特點進行理論研究,研究出一套屬于我們本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實踐
3.1 加強理論基礎研究
面對當前我國薄弱的理論基礎,必須加強理論基礎研究。在實踐過程中,使高校師生和辦公室管理人員都積極參與到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研究的工作中,吸收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其他學科,通過各方的共同配合,加強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基礎研究。
3.2 開展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由于資金、建校歷史和國家扶持力度等不同,我國各個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才能夠發現這些差異的具體內容,才能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提供依據。但是僅僅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調查學生的家庭和教育等其它背景,所以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調查研究,增強這種模式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論研究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依據。
3.3 深入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學生在具有專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這是我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加強的工作內容。目前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相對比較分散,⑤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缺乏普遍性,這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發展。所以必須進行整合,明確整合概念和整合目標,制定出一套規范、統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這是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是國際的發展大形勢。
3.4 重視理論本土化研究
我國是文明古國,具有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我國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結合我國的傳統文化特點,一定能夠研究出最適合我們自身國情發展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對于西方的經驗,我們只能有選擇性地加以借b,必須以我國自身的本土教育為主,要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大力進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土化探索,研究出我們自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論。
4構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注意問題
4.1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者政教育
促進高校學生成長,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的,但是高校學生的思想意識、心理障礙和道德品質往往容易混合,其實二者是有區別的,⑥無論是在工作形式、內容,還是方法上都具有不同的側重點,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學生的發展和矯正,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潛能,增強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則側重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進行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人生信仰和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可以互相融合的,將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針對性。⑦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影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效果。
4.2 調適性教育與發展性教育
前文介紹過調適性心理健康教育針對的群體是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而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主體是所有學生。我國的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以發展性教育為主,調適性教育為次,⑧強調以全體學生為服務對象,采取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幫助學生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質。
4.3 課堂教育與生活教育
為了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化,使學生系統且完整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會進行課堂教育,但高校學生的心理活動與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聯系,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課堂化,也要生活化,讓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增強教學效果。
5 總結
總而言之,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在仔細分析當前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加強理論基礎研究、開展心理健康狀況調查、深入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理論本土化研究,注重對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消除心理障礙、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國家儲備全面的高素質人才。
注釋
① 周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現狀、問題和策略[J].青春歲月,2013(14):240-241.
② 黃建春.積極心理學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J].湖南社會科學,2014(4):247-250.
③ 梁日寧,鄭文清,楊澤楷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以學生管理的視角[J].時代教育,2015(7):45-45,47.
④ 邵昌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28(10):53-55.
⑤ 劉珊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3(6):205-206.
⑥ 楊元花.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徑[J].世紀橋,2015(2):63-64.
【關鍵詞】農村寄宿制;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
盡管寄宿制學校對于促進農村教育資源布局調整,保證農村學校適度規模等問題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同時又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比如越來越多的寄宿生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寄宿生心理健康與否不僅會對他們的學習、身體發育和性格形成產生影響,而且會對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全面發展產生影響。對此,我校認真研究和實施了寄宿生管理體系,具體做法如下。
1. 強化食宿管理工作,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底氣
(1)強化食堂和宿舍工作人員管理。我校在寄宿生管理中,高度重視食堂和宿舍的管理工作,除聘任專職職工外,在教師工作分工時首先考慮配足、配齊、配強食堂和宿舍管理人員。充分發揮這兩支隊伍的特殊作用,學校先后制訂了一系列規章制度,把對寄宿生的管理放在學校管理工作之首位。
(2)打造安全、衛生、舒適、溫馨的宿舍文化,給學生營造一個“有家”的感覺。我校為寄宿生提供創設適合中學生“兩休”的鐵架床,統一物品擺放要求,宿舍管理員、守夜教師每天檢查學生寢室設施的安全狀況,并給寢室開窗通風;每晚檢查和巡視學生的就寢情況,提醒學生及時入睡和幫助學生蓋好被子等。及時消除宿舍存在的安全隱患。班主任和生活老師每天兩次不定時深入學生宿舍檢查宿舍內務,幫助指導寄宿生整理寢室物品擺放和美化工作。
(3)配好供給。學校為學生打造了專用的碗筷櫥,二十四小時冷、熱水無常供應。
2. 實行精細化管理,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依靠
(1)管“穿”。寄宿生每周只能返家一次,為此,班主任,宿舍管理員,生活、值班老師每天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提醒他們更換添加衣服、鞋襪。同時,幫助或指導學生學會洗滌小件衣物,確保寄宿生穿戴干凈、整潔。
(2)管“吃”。孩子們雖然離開了父母,但不能讓他們覺得學校缺了父母般細致的指導和關懷。為此,我們安排專人(每周的值周教師,主要以班主任為主)教育、指導他們學會如何安全有秩序打菜飯,培養他們良好、衛生、文明的就餐習慣。豐富學校進餐文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感恩、文明禮貌、珍惜糧食等教育。
(3)管“住”??茖W制訂作息時間表,讓寄宿生能有充裕的時間休息,這段時間主要是由值班教師負責。我們制訂了適合本校學生個性特點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學生在??呻S時通過校訊通、教師手機、學校電話與家長聯系,縮短了學生和家的距離。對于寄宿生就醫我們也開通了鄉衛生院與我校的直接通道,學生可以不出校門直接到衛生院就醫,情況嚴重的,醫生到校診治。
(4)管“行”。我校寄宿生的家大部分來自邊遠村,一般離校較遠,交通不便,近則4、5公里,遠則10公里,他們往返于家校途中的安全令家長很不放心。為了確保學生放學回家的人身安全,學校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要求每個班的學生在放學回家都要履行家長接送簽收手續,并要求每個班級要做好記錄。
(5)管“導”。學校安排了專門的宿舍管理員和生活老師,作為學生的生活、思想指導老師,負責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指導工作。
(6)管“育”。即教育,重點是自理能力的培育。我們立足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群體協作能力、交往能力和自強自律、開拓創新精神的培育。學校從寄宿生特點出發,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差異,做到生活在哪里,安全課堂到哪里。
3. 建立心理健康校本培訓課題總結模式,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理論
在我校,樹立了“人人是心理健康教師”的意識和職責:
(1)我校成立了培訓領導小組,負責每兩周進行一次全員教師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訓計劃的制訂與實施,列出培訓對象、內容、時間、形式,及早公布,使培訓明確有序、進展順利。認真記載教師參加校本培訓的情況,包括:參訓教師、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時間、授課教師、培訓結果等并放入培訓檔案。對教師的自學提供資料,并定期檢查督促。
(2)每兩周進行一次課題研究會議,總結課題研究的成果。將教師的學習筆記、聽課記錄、課例或案例、課件、學習體會、經驗總結、研究論文等文字材料,匯總交流。
(3)對中學教師進行心理輔導技能培訓,應重視教師通過案例教學進行實踐反思。此模式具體操作程序是:①由培訓教師收集或組織撰寫心理教育案例或請專家提供已有的案例;②將案例先交給教師自主思考;③組織教師培訓讓教師掌握什么是案例,為什么要進行案例開發,怎樣進行案例開發;④對提供的案例組織討論⑤培訓者指導教師分析案例并形成共識再概括總結;⑥再布置教師寫案例分析,體會并按照案例開發的方法學會關注心理教育案例,為下一輪案例分析培訓作準備。
(4)每位教師都要寫出個人的心理健康個案研究方案 。
4. 采取多種渠道,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途徑
(1)認真上好、上足心理健康課,對學生進行常規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獲取一些基本的心理學知識,能幫助他們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積極的意義。但要注意講座不能“滿堂灌”,也不能把教師講當作學校集體輔導的全部形式,只能是集體輔導的一種主要形式。
(2)完善健全心理咨詢室,建立兼職心理咨詢教師值班制度。向全校學生、教師和家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咨詢、指導和服務。
(3)建立寄宿生心理檔案,利用晚自習,值班教師與個別寄宿生進行心理暢談,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耐心指導,做好記錄與反思。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感受校園的樂趣。生動活潑的集體活動可促進人際交往,建立團結、合作、友愛、互助的人際關系,體驗生活在集體中的樂趣,使不同才能的學生都可以找到表現自己,取得成功的機會,促進身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