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4 21:03: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審計人員個人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鐵路企業 內部審計 質量控制 素質建設
鐵路內部審計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工作制度逐漸完善,審計質量逐步提高。如何進一步做好質量控制,應該在提高人員素質上尋找答案。加強內審人員建設,提高審計人員的思想素質、業務技能,能有效地將質量控制的關口移到最前線,確保審計人員自覺地進行質量控制,提升工作質量。
一、內部審計質量控制與人員素質建設的關系
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是指內部審計機構為確保其審計質量符合內部審計準則的要求而制定和執行的政策和程序。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建設是質量控制的一個關鍵環節。
(一)內部審計人員素質標準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制定的《國際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框架》中提出內部審計人員應具備個人的客觀性、專業能力和應有的職業審慎性,《職業道德規范》中對內部審計人員制定了公正、客觀、保密、勝任四項職業原則。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CIIA)頒布的《中國內部審計準則》(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公告2013年第1號)的《第1201號――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中,對審計人員在誠信正直、客觀性和專業勝任能力、保密性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企業的內部審計相關制度中,也明確了內部審計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例如,鐵路企業在《中國鐵路總公司審計工作暫行管理辦法》中,對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獨立公正性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由此,內部審計人員素質要求主要涵蓋兩方面:道德品質和勝任能力。道德品質方面要求審計人員遵守客觀、公正、保密、誠信正直、廉潔、勤勉等職業道德。專業勝任方面,一是要求審計人員具備所必須的審計、會計、財務、稅務、經濟、金融、統計、管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法律和信息技術等專業知識,以及與組織業務活動相關的專業知識;二是要求審計人員具備語言文字表達、問題分析、審計技術應用、人際溝通、組織管理等職業技能;三是要求審計人員在工作中保持必要的謹慎性。
(二)內審質量控制與人員素質的關系
內部審計人員素質是影響審計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直接決定了審計質量的高低。審計工作各個環節均要由審計人員實施,各人的工作效果直接影響了每個環節的質量,乃至整個項目的質量。因此,如果不注重人員素質建設,審計質量將無法得到保證,審計工作將無法達到監督效果。
二、鐵路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隨著鐵路企業逐漸認識到規范經營的重要性,內部審計監督職能越來越受到重視,內部審計部門越來越多地參與企業經營管理。但由于長期以來,鐵路企業審計工作不受重視,導致人員素質存在以下問題。
(一)審計人員主觀能動性不足
由于長期在企業內部工作,審計人員與相關單位人員熟悉,礙于面子,存在不作為、懶作為現象。另外,部門待遇低,工作量大,出現了思想懈怠、士氣不高的情況。
(二)審計人員缺乏專業勝任能力
1.審計專業素質不強
目前審計人員基本是由財務人員轉型過來,大多數沒有經過系統及專業審計專業訓練,對審計工作缺乏清晰的理解。在審計過程中,對如何確定重要性水平和評估審計風險,如何操作符合性測試、實質性測試等程序,以及對各種審計方法和技巧的運用不熟練。審計專業知識是從事審計工作的基石,缺乏審計專業素養,嚴重限制了審計工作質量。
2.知識結構狀況單一
目前鐵路企業審計方向由原來查錯糾弊式的財務審計,擴展到了效益審計、管理審計、內部控制及風險審計,需要法律、稅務、工程、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而目前的審計人員知識結構是以財務會計知識為主。
導致出現上述問題,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一是人員思想素質不過硬。由于長期以來重業務、輕思想的傾向,不重視思想道德教育,造成審計人員的思想素質不過硬。二是工作制度缺乏激勵機制。鐵路審計部門在考核激勵、用人機制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辦法,難以用制度來調動審計人員積極性去主動工作、主動提升工作技能。
三、鐵路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建設對策
通過建立審計隊伍精神體系、建立質量為導向的考核制度、提高人員素質,打造一支強有力的審計隊伍。
(一)以部門文化為抓手,建立職業道德精神體系
確保思想高度統一,可以通過建立全體審計人員認同的精神體系實現。作為審計系統的精神體系,應該是企業精神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鐵路審計系統的精神體系,應該建立在當代鐵路職工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通過長時間工作實踐驗證,并且具有審計工作特色。從層次上來看,應該分為核心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兩個層次。核心價值觀是核心要素,也可以成為系統或部門精神。行為規范則包含道德規范和職工行為準則,具有強制性的特點。一個具有科學性、先進性,適合本系統的精神體系,是審計隊伍建設的思想基礎。
1.培育審計系統核心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是部門精神體系的核心層,也可以稱為部門精神。人生的目標就是為了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價值觀念決定著人生追求行為。部門的價值觀是部門全體人員共同的價值準則,只有在共同的價值準則基礎上,每個人才能產生共同的價值目標,才會為共同的目標共同努力。核心價值觀決定著審計人員行為的取向和追求的目標,因此,培育核心價值觀是保持思想高度統一的關鍵措施。
GT鐵路企業審計部門在長期實踐中,不斷嘗試培養審計系統的核心價值觀。審計系統的核心價值觀可以總結為“三種意識”和“四種精神”?!叭N意識”是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廉潔意識;“四種精神”是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團隊精神、不怕吃苦的精神。這種審計系統的核心價值觀,號召審計人員服從鐵路事業發展需要,以強烈的責任心為主導,廉潔自律,熱愛審計工作,在工作中勇于奉獻,不怕吃苦,團結協作,爭創一流審計隊伍。
2.建立統一的行為規范
行為規范是核心價值觀的載體和塑造核心價值觀的主要機制,具體體現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行為規范具有強制性的特點,是每一個審計人員都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將核心價值觀具體化。審計人員通過執行制度,可以更具體的理解核心價值觀;理解核心價值觀后,又能自覺執行行為規范。每個審計人員的思想水平、道德標準、性格愛好、行為方式各不相同。通過執行統一的規范,可以引導、規范大家走到共同的道路上,向共同的目標前進。
以GT鐵路企業審計部門的行為規范為例,可以總結為“八個字”和“十不準”?!鞍藗€字”是依法、規范、程序、文明;“十不準”是審計工作廉政建設“十不準”,主要內容是包括不準入住高檔酒店、不準接受被審計單位贈送物品等。行為規范要求審計人員在工作中要依法依規、遵守內部審計基本規范、充分執行審計程序,注重文明審計,同時堅決執行廉政紀律。
3.創造和諧的工作氛圍
和諧的工作氛圍,是核心價值觀的生存環境。在不同的生存環境中,核心價值觀可能會有不同效果。從多年的實踐來看,筆者認為和諧的工作氛圍,能使核心價值觀發揮更好的效果。在和諧的工作氛圍中,審計人員能夠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友好相處。GT鐵路企業創造和諧工作氛圍,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用心去工作、主動去工作、快樂去工作。通過這三句話,鼓勵審計人員克服畏難情緒,積極調整心理狀態,保持主動的、積極向上的心態。這樣既對工作有利,也能對審計人員個人生活起到正面作用。為了創造和諧氛圍,要堅持以人為本,幫助審計人員調整心理狀態。一是創造暢所欲言的環境,尊重審計人員的意見,二是切實幫助審計人員解決實際困難,三是提倡審計人員之間保持良好的關系。
以上提到的“三種意識”、“四種精神”、“三句話”、“八個字”、“十不準”,是TG鐵路企業在建立在和諧氛圍下的審計系統精神體系的初步探索。這個精神體系,使審計人員形成了共同理想信念、價值追求和行為規范,也為審計人員營造了和諧的環境,為建設審計隊伍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建立以質量為導向的考核制度,引導審計人員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以質量為導向的考核制度,是指為了提高審計工作質量,規定各個工作環節的內容和標準,采取科學的方法,對審計人員的工作結果進行評價的制度。充分利用好考核制度的正面作用能激發審計人員的自覺提高自身素質。通過審計業績考核可以增加隊伍的活力,創造一種競爭氛圍,增強審計人員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增強審計隊伍的憂患意識和凝聚力。同時,以質量為導向的考核,能夠直接起到提高審計工作質量的作用。
部分企業制定了審計工作考核辦法等制度,注重利用考核制度的正面作用激發審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己酥贫葢幎ㄈ粘9ぷ骱蛯徲嬳椖繌牧㈨?、審前調查、審計方案編制、現場審計證據收集、審計工作底稿編制,到撰寫審計報告、下達審計決定和審計決定執行追蹤落實每個環節具體工作內容和工作標準,以及考核方法。工作完成后,按標準進行對工作結果加分或者扣分,形成考核結果。對每個審計人員的考核結果分月匯總、按季考核??己私Y果與審計人員的待遇、個人崗位、年度評先、職務晉升掛鉤,從而激發審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達到提高工作質量的目的。
(三)利用培養選拔手段,提高專業勝任能力
1.立足既有審計人員,培養高素質審計人才
立足既有隊伍,加強培訓,是目前階段提高審計人員素質的根本途徑。要鼓勵審計人員在業余時間自學,在實踐中學習,注重經驗總結,開展審計理論研究,提高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開展培訓是提高審計人員素質最有效的方法。通過聘請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授課,能在短時間內提高審計人員理論認識水平。審計人員在業余時間和在工作中學習,是目前提高素質的主要方式。在長時間的工作實踐中,審計人員更能認識到自身缺乏的知識技能,對此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能起到較好的效果。開展審計工作實踐經驗總結和理論研究,也是提高隊伍素質的重要方法。
審計人員應該努力加強學習,提高業務素質。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要雙管齊下,積極開展審計理論研討研究。在脫產培訓的同時,提倡在實踐中學習。精湛掌握、運用專業審計技能的同時,深入學習經濟學、商法、稅收、金融、量化方法和信息技術等知識,成為政治素質過硬的知識復合型高素質審計人才。
2.選拔引進人才,完善審計隊伍知識結構
目前鐵路企業處在高速發展階段,尤其是高鐵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引起世界關注,為鐵路樹立更加正面的形象。這為鐵路企業吸引各種專業人才提供了條件。審計系統可以利用這一契機,選拔各專業人才充實審計隊伍,完善審計隊伍知識結構。
參考文獻:
[1]王寶慶.現代內部審計[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1.
[2]陳春花,曹洲濤,曾昊等.企業文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7.
一、培養正確的審計職業判斷意識
審計職業判斷在審計計劃和審計方案制定,審計證據收集、評價和整理,內部控制系統的評審,抽樣審計,分析性復核等具體實踐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審計人員要面對實際工作中不斷出現的新的經濟事項,依據有關規定,做出專業判斷,并對這種事項進行記錄和反映,而且還要向決策者提供決策的備選方案,因此,審計人員在主觀上樹立職業判斷意識,是提升職業判斷能力并能夠真正運用職業判斷能力的前提條件。審計人員必須要從過去只需要根據審計制度的明確規定作簡單的是非判斷向職業判斷邁進,面對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從更廣泛和開放的視角思考審計環境。
二、提高審計職業判斷能力
審計判斷的基礎是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審計人員應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即審計理論、審計準則、會計原理、經濟管理、計算機操作及數據庫、網絡技術等知識,這是提高審計職業判斷能力的基礎。內部審計人員可以通過持續的自學、后續教育、外出培訓,吸收新知識,更新知識結構,從書本中學習有關審計判斷的理論和方法,學習和領悟他人審計判斷的技巧,以及形成審計結論的邏輯思維過程和判斷過程,把握審計方法和審計程序,把握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內在規律,明確審計責任,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并能夠最大限度地有效完成工作。
審計經驗是從審計實踐中獲得的,審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是在不斷訓練、長期實踐中積累形成的,優秀的職業判斷能力不僅需要審計人員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職業素質,而且還要具備高度的敏感性和較強的洞察力,因此,審計人員更要在實踐中學會分析、判斷、總結,積累經驗,對審計中不斷出現的復雜的、具有不確定性的經濟業務以及各種影響因素,能夠做出準確的職業判斷。審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經常探討出現的新問題,做成功與失敗的總結,互相交流工作經驗,只有這樣,才能鍛煉思維能力,積累起豐富的經驗,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可以直接參與經驗豐富、審計判斷水平高的審計師的審計工作過程,從中邊觀察、邊領悟,或在其親自指導下開展工作,直接從審計過程中獲得審計判斷的經驗,這是審計師提高職業判斷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三、加強審計職業道德建設
只有誠信的審計人員才能客觀、真實地進行審計工作,加強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和強化職業道德意識,提倡和監督審計人員依法審計、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工作態度,是提高審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強誠信教育,強化審計職業道德建設,才能夯實審計職業判斷的精神基礎,促進審計職業判斷的健康發展。
制定審計部門工作人員廉潔自律的制度,對個人的廉政行為做出具體規定,做到嚴之有據。對審計人員在接受任務時和在完成任務時應分別做出廉政承諾,將報告執行廉政紀律情況進行規范,做到嚴之有方。加強對重要崗位、重點環節特別是財務管理情況的監督,堵塞各種漏洞,定期進行內部審計或專項檢查,并將結果公布,接受干部群眾的監督。將審計人員應遵守的紀律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審計單位的領導和財務人員,并請他們予以配合。加強審計職業道德規范和廉政制度的宣傳與普及,讓審計人員像熟記財經法律法規和行業財務制度那樣,熟記審計職業道德規范和廉政制度規定。要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和辦法,努力營造出審計人員自覺遵守道德規范、廉潔自律的濃厚氛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審計環境和審計對象日益復雜,審計人員應在嚴守職業道德的前提下做出職業判斷,不斷提升職業判斷能力。這樣,審計人員才能做到從原則上把握問題,從實質上認識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內部審計文化是企業管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審計機構及人員在履行審計職責、實施經濟監督行為時,培育形成的價值觀體系及其表現形式的總和,體現在審計工作所恪守的理念、所追求的價值、所遵循的規范、所體現的風骨、所展示的形象等各個方面。構建企業內部審計文化的目標,就是通過內部審計文化建設,形成具有企業特點的內部審計理念和價值觀,積極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評價和咨詢職能,構建企業內部審計文化的主要任務,就是大力宣貫企業內部審計理念,牢固樹立內部審計價值觀,積極構建內部審計文化體系框架。
二、電網企業內部審計價值
依據國際內部審計實務標準,電網審計人應以“獨立、依規、公正、進取、奉獻”作為內部審計價值觀。
(1)獨立是內部審計文化最本質的特征
獨立性是內部審計的生命,是其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主要體現:一是組織獨立。審計機構單獨設置,與被審計對象沒有組織上的隸屬關系。二是人員獨立。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對象不存在經濟利害關系,不參與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三是工作獨立。審計機構及其人員依法獨立開展審計工作,不受來自其他職能部門、經濟組織和個人的干擾。四是經費獨立。審計機構履行職責所必需的經費,依照審計辦法的規定單獨列入企業財務預算。
(2)依規是內部審計機構最基本的行為規范
依規審計是企業制度管理在審計監督活動中的具體體現。一方面要求審計機構必須以國家法規和企業制度規定作為審計的依據與標準;另一方面要求審計機構及審計人員依法履職時,規范自身行為。
(3)公正是審計人員履行職責時基本的價值取向
審計的客觀性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在執行審計工作時必須保持一種公正的、不偏不倚的精神狀態。內部審計人員在履職時,不應有任何質量妥協,要依法辦事,在搜集審計證據、評價審計事項、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時,從企業發展大局出發,維護企業整體利益出發,謹慎執業,客觀評價。
(4)進取是審計人員開拓創新的基本品質
當前,電網依法治企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審計工作必須滲透到企業各項管理活動中,審計人員需要適應新的形勢需要,不斷鉆研新業務,不斷提高專業勝任能力。保持專業技術的適應性,積極進取是審計人員基本品質。
(5)奉獻是整個內部審計價值體系的道德基礎
廉潔奉公,無私奉獻是內部審計工作有效運行的必要保證。審計工作的定位和職責,要求審計人員要技高一籌、德高一籌。審計人員必須廉潔自律,不從被審計單位獲取任何可能妨礙職業判斷的利益;必須誠實守信,不得損害國家利益、企業利益;必須嚴守秘密,按規定使用履行職責時獲取的各種信息和結論。
三、內部審計文化體系架構探索
為有效地落實審計文化建設任務,需要要從“物質、制度、行為、精神”四個方面構建。
(1)夯實物質基礎,構筑保障機制
物質文化建設理念是:機構獨立、保障有力。審計物質文化是內部審計存在和發展必要的物質基礎和工作環境。相對獨立的審計機構、運作正常的審計委員會、符合程序的審計干部任免、必要的經營管理會議參與度、定期的工作報告制度等,構成審計工作必需的運作機制。必備的辦公場所、相對充裕的業務經費、適當的工資福利待遇、必要的現代化辦公設備等,構成審計工作物質保障。
(2)完善制度規范,構建制度體系
制度文化建設理念是:體系健全、執行到位。審計制度文化是保證審計工作正常運行、審計人員行為規范、審計組織職能有效履行的關鍵。涵蓋廣泛、相互銜接且落實到位的審計制度體系,代表著審計文化建設所達到的水平和高度。電網企業內部審計制度建設可從三個層次建設,一是審計工作辦法;二是審計業務辦法和審計管理制度;三是具體的審計業務指南。
(3)積極引導,營造良好氛圍
行為文化建設理念是:愛崗敬業、爭先創優。營造健康向上的審計氛圍,有助于形成生動活潑的工作環境、愛崗敬業的道德風尚、爭先創優的進取精神、團結友愛的人際關系。通過規范審計程序和審計行為,加強對審計人員工作業績考核評價,引導審計人員嚴格遵守審計職業道德規范和審計承諾。通過競爭的、動態的審計人才管理制度,加速人才培養,營造一個“學習、創新、務實、誠信”的人才輩出的激勵機制。
(4)塑造形象,培養精神
精神文化建設理念是:客觀公正、無私奉獻。審計精神文化是審計文化的核心和靈魂,要引導審計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注意培養自身的溝通協調能力,提升個人的道德修養。牢固樹立“獨立、依規、公正、進取、奉獻”的企業內部審計價值觀,做到“正直、客觀、保密、勝任”,建立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共有的精神家園。
四、內部審計文化構建與實施
文化理念的形成不能靠一朝一夕的靈感和熱情,而是來自于水滴石穿的潛移默化,需要遵循審計文化建設的內在規律,有計劃有步驟地積極推進。
(1)加強組織,持續推進
審計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要按照審計文化建設的總體框架,進行長期的、持之以恒的工作努力。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審計文化建設的領導工作,分解細化建設任務,將審計文化建設與審計工作目標管理、審計工作規劃、年度工作重點有機的結合起來,持續地加以推進。
(2)大力
宣傳,形成氛圍 審計文化建設是一個新的文化理念,要通過各種宣傳形式,利用系統內的各種信息宣傳載體,就審計文化建設的內涵外延、重要意義、總體規劃、實施方案等方面,向企業審計人員及相關人員宣傳交底,引導審計人員提高認識,積極參與并形成自覺行動。
(3)突出重點,分步實施
審計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漸進的系統工程。要按照總體規劃,根據本單位實際,選擇不同的突破口,抓住物質、制度、行為和精神四個層面審計文化的關鍵內容,精心策劃,逐步實施。在文化建設上要力戒本本主義和形式主義,更不能把文化建設狹義的理解為“搞活動”。
公司內部管理如何做到“降耗增效”是很多公司年會的主題之一,如某大型國企年會總結:“總體可控費用下降5%,剔除不可比因素,實際下降了3.51%,還有1.5%的差距”。
立足工程審計崗位,降低費用最根本、有效的就是降低審計成本。
在形式上,審計成本分為兩種:一種是實際成本,另一種是潛在成本。
一、實際成本
實際成本支出主要包括本部門費用以及外聘中介機構的費用。本部門費用包括審計人員的工資及辦公、差旅費用等,要求我們的審計人員堅持節約成本的觀念,在實際工作中各環節注重節約成本,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加強溝通,提前計劃,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來繼續降低成本。外聘中介機構的費用根據《造價咨詢中介機構服務計費及支付管理辦法》,結合審計公司的實際收費情況,筆者認為主要取決于參與審計工作的人數的多少、審計工作時間的長短以及審計工作成果的質量等,工程項目人員提前明確所需要咨詢的工作量,積極配合審計人員的現場勘查,積極溝通學習,提高審計效率、縮短審計的工作時間,審計的實際成本也就越小。
降低實際成本的具體措施如:
(1)對接工程部,簽訂工程造價咨詢任務計劃書。提前對接,盡早計劃,明確項目工程量及工程難度,明確造價咨詢項目的具體任務,提高工程師勘察現場、完成造價咨詢任務的效率。做到“任務提前在心中,完成情況落實到表中”,這樣同時也為造價咨詢中介機構的考核提供依據。
(2)對接工程部,推廣清單計價模式。國家推行清單計價模式已經很多年,集團審計部也已在集團內部各直屬單位大力推廣,但是百貨事業部目前的計價方式還是以定額為主。清單計價模式實行市場報價,加入了市場競爭的因素,也使得價格組成更明確、更容易看懂,更具有可控性。不過實施過程中需要中介機構、建設單位逐步來做大量的工作,逐漸建立企業自己的清單價格體系,雖然這是個專業性強、瑣碎繁雜的工作,但是只要有人去做,工作會一項項落實開來,我們造價的可控比例也會不斷提高,工程標準也會逐漸細化,明確,竣工結算的難度會大大降低,效率會提高,甚至,待企業清單價格體系日益完善后,一定限額的小項目就可以在成熟的價格體系下簽訂包干合同,真正降低審計風險和審計成本。
(3)對接工程部,完善竣工資料的報送??⒐べY料不完善,報送的不及時,直接提高了審計工作的難度,也就提高了審計成本??⒐べY料的內容及要求,審計管理規定的相關制度已經明確規定,但是極少有建設項目是按照制度要求的時限報送竣工審計資料的。每到年底集中送審時,竣工資料的報送情況總是差強人意。對于此項具體工作,可以采取項目現場抽查的方式,督促落實?,F場的設計圖紙、變更簽證等資料未及時落實、確認的對接相關部門予以督促落實,盡量減少突擊送審、臨時倉促準備竣工資料給審計工作帶來的困難。
二、潛在成本
潛在成本與審計風險密切相關。筆者認為審計風險主要來自于工程造價咨詢審計中“高估冒算”的隱蔽性,審計人員自身素質不夠、審計實施質量不高等。審計風險越大,審計潛在成本越大,審計風險越小,審計潛在成本越小。這需要審計人員和項目管理人員共同努力,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積極完善、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降低審計風險,也就降低的審計工作的潛在成本。
降低潛在的審計風險成本,具體措施如:
(1)加強各種內部、外部的培訓學習,真正提高審計人員自身素質。
(2)開展項目總結工作,一個審計項目結束后,可以聯系中介
公司負責審核的工程師和工程項目建設、管理人員一起,共同探討施工、審計中存在的問題,項目人員提高對審計工作的深入了解,我們審計人員也提高對現場管理、施工組織的更新認識,目的是協同研究處理方法,完善造價核定工作。
【關鍵詞】獨立審計,審計風險,審計方法,防范對策
隨著注冊會計師的行業規模和業務范圍的不斷擴展,獨立審計無時無刻不處于嚴峻的風險中。審計方法對獨立審計風險的影響毋庸置疑,其產生的根源是由于審計主體在審計過程中對審計方法及路徑的選擇和操作,屬于審計風險的主體因素。本文分別從多個不同角度討論審計方法對獨立審計風險的影響,并提出相關防范對策。
一、審計方法對獨立審計風險的影響
(一)審計方法固有局限性對獨立審計風險的影響
1.審計抽樣的固有局限性。所謂審計抽樣,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程序時,從審計對象總體中選取一定數量的樣本進行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推斷審計對象總體特征的一種方法。審計抽樣這種審計方法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在于與詳查法相比它雖然簡單省時效率較高但準確性偏低。一方面,如果審計樣本不足以代表總體特征,那么審計風險就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在采用判斷抽樣法時,由于審計抽樣會存在很多變量和不確定因素,因此通常需要審計人員憑自己的判斷予以合理確定與估計,如果審計人員的專業判斷有誤,則同樣會產生審計風險。
2.函證法所存在的局限性。函證法是審計人員為印證被審計單位會計記錄所載事項,向第三者發函詢證的一種方法。其局限性主要在于函證的效果幾乎完全取決于被函證單位回函的結果,取決于被函證單位對函詢的態度及工作作風等因素。而且,審計人員大都以此來確定被審單位往來業務的真實性與完整性的做法實際上難免有失偏頗。因為詢證回函的客觀公正性審計人員無法準確判斷,其函證結果的質量也就仍然無法保證。
3.監盤法的局限性。監盤法是審計人員現場監督被審計單位各種實物資產及現金、有價證券等的盤點,并進行適當的抽查,以確定被審計單位實物形態的資產是否真實存在,與賬面數量是否相符的一種有效手段。由于監盤程序需要根據歷史資料倒推,因而它只能對實物資產是否確實存在提供有力的審計證據,而無法保證被審計單位對該資產擁有所有權,也不能對該資產的完整性及價值提供證據。此外,存貨價格的確認如選用不同的計價方法將使存貨的價值不可避免地存在較大的差異。
4.分析性復核的局限性。分析性復核是指注冊會計師分析被審計單位重要的財務比率或趨勢,包括調查這些比率或趨勢的異常變動及其與預測數額和相關信息的差異,以發現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以此確定審計重點。其局限性主要在于此方法的運用必須要考慮會計信息各構成要素之間以及會計信息和相關非會計信息之間的關系。如果不存在預期關系,則不應采用這種方法,否則就會造成審計失敗。因此,相關判斷的偏差從另一方面增加了出現審計風險的可能性。
5.審閱法、核對法與分析法所存在的缺陷。審計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審計人員搜集、查證審計證據,最終獲取審計證據支持的過程。審閱法、核對法與分析法是現代審計方法里最基本、最常用的審計方法。其重點側重于審計證據尤其是對原始憑證合法、真實性的審核與驗證上。對于習慣相信憑證的審計人員來說,在審計過程中,只要發票真實、單據齊全,就可以認定這些經濟業務是公允的、客觀的或真實的。由于部分企業存在著舞弊動機,某些舞弊者在充分了解傳統審計中審計人員最終只能追查至原始憑證的這一局限性后,便在原始憑證及單據上造假。
(二)審計方法的選擇對獨立審計風險的影響。審計方法的不恰當選取以及審計路徑的偏差會對獨立審計的準確性產生影響,造成審計風險。依據審計方法的選用原則可知,審計方法的正確選用受眾多因素影響,同時也直接影響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審計方法的選擇要考慮到審計目標及審計業務的實際情況,并進行全面分析以做出正確選擇。審計方法的選擇正確與否將密切關系到審計的結果和質量,不恰當的審計技術方法和路徑的選擇會將審計過程引入歧途,正確運用審計技術及方法是保證審計質量的關鍵因素??傊?,審計中,在明確了審計內容、目標后,審計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必要、有效的審計方法來開展審計,以保證審計質量,提高審計效率。
(三)審計方法的環境適用性問題對獨立審計風險的影響。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審計方法已發展為廣泛運用審計分析與調查、制度基礎審計等技術,并向抽樣審計、風險基礎審計、電算化審計等現代審計技術過渡,且日趨多樣化和現代化。但由于審計是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會計報表的合法性與公允性進行審查和鑒證,其性質決定了審計總是滯后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審計技術方法作為審計人員審查、驗證的一種手段也會滯后于經濟活動發展的需要,由此造成審計方法與審計環境不相適應的情況也會對獨立審計風險帶來一定影響。
如現有審計方法模式不能適應當前審計環境,必將會引發審計風險。在審計業務中,假設審計方法模式滯后,仍停留在賬項基礎審計和制度基礎審計階段,財務報表以歷史成本來反映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那么隨著時間推移,很多資產和負債得不到公允顯示,使審計人員依審計論據為基礎形成的審計報告不能滿足報表使用者所要求的時效性,那么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則會受到嚴重影響。審計方法理論的研究跟不上經濟環境發展的要求,審計實務就會缺乏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審計執業質量也會大受影響。因此,審計行業應該重視審計理論與技術的研究,與時俱進,保證審計方法與環境的適應性。
(四)審計主體的主觀因素對獨立審計風險的影響
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是審計的主體,審計過程的每個階段,審計人員的主觀操作恰當與否都將直接影響審計結果。因此,審計主體的個人主觀因素是獨立審計風險不容忽視的直接影響因素。
首先,注冊會計師嚴重違反審計規定,審計模式及技術方法選擇錯誤,會造成審計風險;再者,注會審計理念偏頗傾向,偏袒熟人與客戶的心理導致失去應有職業謹慎以及高層對公司的評價對注冊會計師獨立判斷的影響等,都會對審計質量產生影響;此外,由于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及經驗水平的限制,在實際工作中審計操作不規范,沒有按操作規程做,審計報告辭不達意等因素,也會嚴重影響審計工作質量,對審計的權威、信譽帶來一定的風險;最后,審計人員的對審計理念把握不當,審計技術手段落后,應變能力不強,對許多新型的經濟業務極不適應,主觀臆斷多,量化分析少等等個人主觀因素,都導致審計差錯多、效率低,審計結論的科學性、準確性也就無法得到充分體現。
二、審計風險的防范對策及建議
眾所周知,審計方法對獨立審計風險的影響無法降低為零,這就需要審計行業采取相應的有效的防范對策以減少審計方法對獨立審計質量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審計執業質量。為此,審計界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推進審計技術的進步。
首先,針對審計方法的固有局限性,我們應該發一方面加強對審計技術方法的研究與創新,盡快改進審計技術方法,實行審計技術方法的科學化、規范化、智能化與系統化,推動審計技術方法更趨完善;另一方面,要多管齊下,采用復合的方法,使多種審計技術的缺點和優勢互補,發現審計技術方法組合的最佳模式及更有效率的審計方案。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審計的要求提高,廣大審計工作者也必將認真總結經驗、尋求科學的方法,努力提高審計技術水平以滿足社會的需要。
其次,在審計方法與審計手段的選擇上,注冊會計師應嚴格遵守獨立審計準則及審計方法的選用原則,提高專業判斷能力,對審計實務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注重科學手段與經驗總結相結合,將歷史經驗總結、科學規律推導和審計人員的專業判斷結合起來,靈活運用恰當的審計方法,并引導審計人員得出合理的審計結論,從而規避審計方法固有局限性引發的審計風險,保證審計結果的準確。
再次,審計方法的環境適用性問題上,應該改善審計行業的執業環境,并及時修改和完善與新環境相適應的審計準則,審計人員要重點關注所選審計方法模式是否適應現有的審計環境,提高職業敏感度,認真分析審計實務的具體情況,靈活采取與現有執業環境相符合的審計技術方法與模式,從傳統的定期和滯后審計轉向適時或實時審計,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改變審計手段落后的局面,克服審計方法與審計環境切合度不佳的問題,將這方面問題對審計結果質量的影響降到最低。
最后,在審計主體方面,相關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推行審計技術規范,為審計項目提供技術支持,以解決審計準則與審計實務之間的矛盾,保證執業效果,并從源頭把關,加強審計隊伍的建設,提高審計人員的審計技能和整體素質,增強其執業水平和能力,促使其廣泛而有效地利用現代審計技術,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進而從整體提高審計行業的職業水準。此外,對于審計人員自身來說應加強專業學習積累豐富經驗,對自己嚴格要求,提高專業素質及職業道德水平。在審計實務中,按照專業標準執行,強調在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上識別風險因素,消除或減少風險因素,保證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控制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會計師事務所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
三、結論
綜上所述,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是一個涉及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在審計方法與手段上,應該克服制度基礎審計模式的不足,選用正確的審計方法,完善審計程序,以規避審計風險。只要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就能更加合理的分配審計資源,提高審計效率,以滿足環境和時代對審計的要求,使審計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法制建設的日臻完善,將會有更多新的更為行之有效的審計風險防范與控制手段不斷產生,我國的獨立審計事業也必將走向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布秀娟.審計方法制度與審計質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9,(11).
[關鍵詞]政府 公共工程 審計風險 研究
一.前言
政府公共工程審計是審計機構以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制度、法規為依據,運用科學先進的現代審計方法對政府公共工程投資領域的資金運行過程、固定資產形成過程以及各領導(項目)的財政財務收支所進行的審查監督,從而維護財經法紀,改善投資經營管理,促進宏觀調控,提高投資效益。本文就政府公共工程審計風險進行研究。
二. 政府公共工程審計風險的特征
政府公共工程審計風險與一般風險相比,除了具有客觀性、普遍性、或然性、必然性、可變性等特點外,還具有如下特征:
(1)時效性
就某項具體業務面言,審計風險只存在于一定的時間區段之內,一旦超出了該時間區段,風險也就自動解除。審計風險存在的時間區段被稱之為審計風險期間。如會計師事務所與客戶簽訂的業務約定書規定了審計報告的使用范圍,使用范圍往往與一定的期限相聯系。會計報表總是反映一定時點的財務狀況、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但政府公共工程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現金流量是在不斷地變化。經過一定時期后,投資者(或貸款者)再根據以往審計報告作出經濟決策,如導致損失,從而要追究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一般要追究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必須有一個要件:不恰當審計報告是投資者(或貸款者)遭受損失的直接原因。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針對審計人員的訴訟,可能導致審計人員的審計職業風險,而非審計風險。
(2)可控性
雖然審計風險客觀而普遍地存在,但不是說審計風險無法控制。無論哪種主體的審計風險,通過審計人員的主觀努力都可能得到控制。會計師事務所可以通過業務的承接、人員的招聘、審計過程的有效組織、審計質量的監督等諸多方面來降低審計風險。
(3)非零性
審計風險客觀存在,無論審計人員如何努力,會計報表的整體審計風險絕不會控制到零的程度,也就是說審計風險不可能全部消除。之所以如此,一是審計人員不可能有無限高的執業水平;二是審計風險降低與審計資源投人是相關的,存在一個風險控制的經濟范圍,如果超出了一定的范圍,就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說審計風險的非零性,并不排除某些具體的會計報表項目審計風險,審計人員可以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有把握地將其降為零風險。
(4)復雜性
審計風險可能產生于審計主體,也可能產生于被審領導,或審計報告的使用者。審計環境在不斷地變化,被審領導的作假動機、作假手段都在不斷地變化,審計風險的因素極其復雜。
三. 政府公共工程審計風險存在的問題
第一,我國當前的審計法規體系還不夠健全,主要是現行法律、法規的相對滯后,使審計人員面對審計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無法可依,也形成了審計風險。第二,基本建設工程項目預(結)算審計的專業性、技術性要求審計人員必須掌握一整套的工程預(結)算技術,必須了解每種工程的施工特點、施工方法、核算方法,對于內部審計部門來說較為困難,要完成以上各種各樣的審計任務,必然要冒較大的審計風險。第三,施工單位往往利用小型土建、水電安裝、維修及裝飾工程沒有準確的施工圖紙的特點,高估冒算、虛報工程量。
四. 如何應對政府公共工程審計風險
(1)建立合理的審計管理體制
為保證審計機關必要的獨立性,以有效地完成審計工作任務,是合可以考慮在不修改《審計法》的前提下,審計管理體制仿照稅務管理體制,省以下垂直領導、將來條件成熟時也可劃歸人大領導。在財務方面,參照國際公認審計規則有關最高審計機關有權直接向制定國家預算的政府機關申請經費的規定,由人大保證其經費,使審計機關從物質基礎到法律形式上均保持必要的獨立性。這是突破地方保護主義、客觀公正地披露和報告審計結果、規避審計風險的有效途徑。同時,審計人員通過審查工程預、決算資料和財務會計資料,檢查有關財產物資,查閱與審計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等方式進行審計,并取得審計證明材料,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核對簽名或者蓋章;不能取得提供簽名或者蓋章的,審計人員應當注明原因。
(2)整頓社會經濟環境
當前普遍存在的內部人?控制、委托關系的濫用、會計信息資料失真及財務管理混亂等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經濟的有序運行,也極大地干擾了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影響審計工作質量,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凈化社會經濟環境,建立審計制度,整頓政府公共工程內部治理結構,規范市場主體行為,加強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嚴肅整頓會計信息虛假,減少不確定因素,使審計機關能掌握相對真實可靠的信息,減少被誤導的可能性,降低審計風險。
(3)認真總結投資審計經驗,加大投資審計監督力度
全面分析投資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突出重點,加強對重大工程的跟蹤審計,增強投資審計工作針對性。
參考文獻:
[1] 王習領. 試論高校經濟責任審計的風險防范[J].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 2008,(01)
[2] 張艷秋. 淺談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3,(02)
[3] 高振強. 淺議經濟責任審計風險[J]. 牡丹江大學學報 , 2007,(06)
內部審計的目標是:維護企業利益,嚴肅公司章程和制度;監督各子公司切實履行公司制度,促使其完善內部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確保企業為實施有效管理而掌握各子公司的信息是可依賴及完整的;確保企業的資產被較好地管理著;確保企業內部控制系統設計及運行良好等等。但是能否達到這個目標,取決于內審人員的整體素質,因為它直接影響內審的效果。
內審人員隊伍現狀及要求
內審人員隊伍目前的現狀是:大多數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不合理,知識面窄,且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員較少。許多來自于財務人員,這主要是以前年度審計基本是對財務方面進行審計,主要以查錯防弊、堵塞漏洞為目的,而且基本都是事后審計。但隨著企業業務范圍不斷擴大,管理者風險意識不斷加強,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要求內審人員的審計領域不斷擴大,涉及的業務范圍也是方方面面,逐漸從財務審計延伸到采購、工程項目管理審計、效益審計、內控審計、風險管理審計等;從事后審計逐步向以預防為主的事前、事中審計轉變;從財務審計的就事論事到從制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審計方式轉變,力求把企業風險降到最低。那么對內部審計人員的要求也不可同日而語,這需要內審人員除了具備財務及各專業領域的相關知識外,同時還應具備審計人員特有的職業敏感度、豐富的審計經驗和熟練掌握審計技巧、能獨立處理業務及良好的溝通能力如公正、客觀等等,很顯然,目前的隊伍狀況不能滿足要求。
如何提高內審質量
(一)內審人員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養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出臺并于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的《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明確了內審人員應具備的職業道德,要求內審人員要做到獨立、客觀、正直、勤勉,要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等,為內部審計人員履行職責提供指導。上面摘錄的《內部審計質量評估辦法》中的第十一條內部審計質量評估內容中,把對職業道德規范遵循情況放在第一條,它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所以,審計人員要把遵循職業道德規范放在首位,不得憑個人感情用事,要秉公辦事,不患得患失,不謀取私利。
(二)內審隊伍的專業多樣化
由于審計領域的不斷擴大,對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可能要求每個審計人員對各專業都精通,那么,就需要優化審計隊伍的專業知識結構,使內審隊伍的專業多樣化,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工作之余,內部人員之間可以將自己的專長部分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建立互相交流的好平臺。另外,建立內審專家庫,必要時聘請專家參與審計,發揮專家在專業領域的優勢。之所以是專家,是因為專家在其所在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內部審計可以借鑒這些經驗,來幫助審計人員提高效率,達到事半功倍、提高審計質量的目的。
(三)注重審計前調查,編制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加強實施工作
通過審計前調查,掌握了被審計單位的相關情況,這樣在實施審計時就能夠有的放矢,抓住重點,直奔主題,從而減少盲目性。編制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審計方案是對審計實施的全面規劃,是整個審計實施工作的行動指南,一個好的審計實施方案是提高審計質量的靈魂,是指導審計人員現場作業的“路線圖”,它對實施審計起著全面控制作用。因此,在審計工作實施前,要在認真搞好審計前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真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在審計實施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審計程序,并根據審計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及時對審計重點做出調整,確保審計項目質量。
(四)加強理論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社會在不斷發展,企業涉及的新領域、新問題不斷出現。作為一名審計人員,對審計出的問題要做到有憑有據,切中要害,不可憑主觀臆斷;提出的審計建議要切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這樣才能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意義,才能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如果審計人員缺少各方面的知識,對問題定性不準,或是對存在的問題沒有查出來,這將大大影響審計工作質量。所以,要求審計人員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努力完善和充實自己,才有可能做到跑到問題的前面,起到預防和控制的作用。那么獲取這些知識的渠道除了內審人員自主學習的同時,也要多參加涉及本專業及其它相關專業的培訓,努力豐富、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能力,提升專業勝任能力。
(五)加強審計人員的溝通能力
《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的規范》中對審計人員的溝通能力十分具體的規定出來:“內部審計人員應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技能,妥善處理好與組織內外相關機構和人士的關系”,也就是審計人員在具備專業能力外,還應具備溝通能力。審計工作能否順利進行,與審計人員的溝通能力密不可分。
首先,要加強溝通與合作。審計人員不僅要與管理層進行溝通,同時還應對審計業務以及相關人員進行了解,使審計工作獲得更多的合作,對審計提出的問題及風險進行有效的溝通,達成共識,并以易于理解的方式準確地傳達給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其次,突出重點。審計人員通過特有的審計程序及審計方法,耗費了大量的精力,也獲取了相關問題存在的事實依據,但是不可能將所有問題都羅列到報告中,需要突出重點。
所以,審計人員首先要整理所收集的信息,歸集相關的審計發現,權衡每一問題的重要性,刪除不必要的內容。因為如果信息過多,會出現抓不住重點的情形。應該找到因足夠重要而值得向管理層提出的問題,充分與管理者進行溝通交流,就審計出的重點問題達成共識,并用簡潔、清晰的語言陳述事實,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建議,達到審計的最終目的。也就是通過引起管理層的關注而達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六)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
與外部審計相比,內部審計不能只滿足于指出問題所在,更重要的是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有針對性地改進建議。因此,內部審計是要把觀察到的風險以清晰明了的因果關系與改進建議緊密聯系起來,把該風險可能導致的后果明確指出,同時要提出富有建設性的、能夠引起管理層積極反映的改進建議,達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七)加強監督與復核
加強監督與復核是提高審計質量的重要手段,避免由于個別人由于客觀原因造成偏差。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的準則委員會在《中國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3號—審計報告》中也明確內部審計機構應當建立審計報告的三級復核制度,審核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