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9 05:45: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組合作學習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小組合作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它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充分展開想象,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互相補充,互相完整。例如,在技巧課練習時,做的好的學生幫助本組練的不好的學生,并充當“教師”的角色,相與交流、互相指出不足,從中提高了動作質量和小組的整體實力。
2.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習方法的創新?!氨娙藙潣_大船”,大家共同創作的方法肯定好于個人行為。比如在課中利用呼啦圈做練習時,我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家想一想除了今天用呼啦圈做的練習以外還有沒有其它的練習方法?問題提出后小組成員立即在一起互相商量提出好多種做法:如可以用來套圈;可以用來推;可以用來跳;可以用來做首尾接龍游戲等等。
二、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基本方法
1.把認知水平相當的學生分為一組,使他們沒有心理負擔,沒有不如別人的自卑心理,形成一種和諧的合作學習的氛圍,使每個學生都有表明自己的機會,促進個體的發展。如在籃球教學中,把同水平的學生分在一組,根據課的目標進行練習,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共同研討、共同提高。
2.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所以分組時要每個小組高、中、差的學生各占一定的比例,且不表明誰優誰劣。大家都是小組成員,都要為提高小組的成績而努力。要求成員之間盡量淡化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鼓勵互幫互助,強調小組之間的競爭。何況體育就是競爭激烈,為了集體的榮譽而努力大家互幫互助、緊密配合,沒了埋怨和責怪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集體榮譽感,并使他們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友誼增強了凝聚力。同時由于合作小組之間水平基本相當,比賽競爭自然會有勝有負。這樣一來,運動水平高的學生優越感下降,水平低的學生也有了強烈的危機感,這會使每一名學生更主動自覺地學習,逐漸形成了“我要學”心理。另外,一個球隊要有攻防核心,一個合作小組也不例外。但這個核心不應是教師指定的。身體素質好、技術掌握好的學生不一定能成為小組的核心。核心的形成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這個核心要善于總結并且運動技術身體素質均相對較強的同學擔任,小組成員在不同的基礎上可能有不一樣的優勢,這樣在自己出色的項目上多幫助其他成員,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自發地產生了學習動力。
三、合作教學模式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在課前設計時,要結合學生學習的目標和任務,設置課的內容,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課中的合作探究要與教師的課上教學內容相結合。教師的講述起到的是積極引導作用。在講述過程中要生動具體的講明本次課的內容要求,并把注意事項向學生加以強調。
3.分小組練習時,教師要求學生在了解本節課學習內容和目標基礎上,通過自己的練習提高自己和小組成績,通過練習培養學生集體主義和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敢于合作、善于合作。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學前教育專業課中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許多學者、教育專家都強調合作的好處。小組合作學習是合作學習的基本組織形式,是上個世紀70年代初美國教育界為提高教學質量對傳統的班級授課制進行的改革,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探索創造精神。中職院校培養的幼兒教師不僅僅是幼兒教學的實踐者,更是社會發展的合作者和研究者。因而,在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可以給學生提供探究知識的空間,培養學生自主能力,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識,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在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實踐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發展成為國家倡導的三種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一般中職院校班級學生數額大,學校資源和教師數量都比較少。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形式,很難實現因材施教,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學生彼此間的合作學習受到限制。并且對于這些準幼兒教師來說,其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整體性和集體性,需要教師之間,師幼之間,幼幼之間,家園之間等密切合作與相互配合。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中應用的重要性當然不言而喻。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有效策略之一,其與教學過程中的人際交流與合作為基本特征。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中,通過轉變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法,克服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小組合作學習包括了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以及競爭性學習三種形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自信新,培養其邏輯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地理課教學中的運用
2.1小組合作之接受式學習
接受式學習可分為課題引入、課題講解、知識鞏固以及知識的檢查反饋四個環節,主要應用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準備階段。因為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準備階段還沒有掌握合作技能與交流探討的技巧,需要教師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而接受式學習的模式可以很好地適應這種要求,該模式還適用于基礎知識比例較大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不僅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還能利用接受式學習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接受式學習中找到學習地理的樂趣,同時也補充和完善了傳統高中地理教學模式。例如,在進行不同地區的氣候特征的學習時,往往會遇到降水柱圖、氣溫線等,以便培養學生的讀圖、理解、分析以及比較能力。
2.2小組合作之自主式學習
自主式學習模式主要應用于小范圍的區域地理學習,因為高考經常將我國的區域地理當做出題的基礎,以某區域的地圖和重點工程為命題載體,以此考察學生的判斷和綜合分析能力。這些的內容與基本的地理知識和日常生活知識有較大的聯系,采用自主式學習的模式教授這部分的知識,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為主,小組合作交流和教師指導為輔。以便更好地適應每個學生的個性,使課堂教學在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的同時又具有一定的彈性,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同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好自身的指導作用,要學會靈活處理自主式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2.3小組合作之拼接式學習
小組合作之拼接式學習可以分為學習資料、學習方法、學習材料的分割以及學習材料的拼接等四個環節,該小組學習模式主要應用于地理課程的自然環境學習中,或者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成熟階段。因為不同區域的地理環境要素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獨立性,適合將不同類型的資料通過分析與整理,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運用該模式將教學內容進行分割,讓各個小組承擔一部分內容的講解,通過在課堂上聯講的方式,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課本知識。在講解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聽學生講解,并適時地對學生的講解進行相應的點撥,如果學生的理解方向偏離書本主題時,要及時提醒和糾正,在講解結束后還要進行總結。通過該種模式學習地理知識,可以讓學生在展示自身學習成果的同時,也學習其他同學和小組的學習成果,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以高中地理課本中聚落的形成和發展這一內容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將這節課的知識點進行分割,將其劃分成聚落的形成、聚落的形態與地理環境的聯系、城市的起源以及早期城市的發展四個部分,然后把全班同學按照4人一組的形式,每個小組選擇一個部分作為合作探究的內容。讓每個小組根據分配的任務查找相關資料,通過交流討論,整理出小組認為比較合適的答案,如果在探討過程中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尋求教師的幫助。再進行學習材料的拼接環節,該環節主要是讓學生以組為單位派代表上臺講解自己組的探討成果,組內其他可以對該組的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講解完后教師要對講解過程中的錯誤和注意的點再進行集中講解,從而實現學習成果的拼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聚落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3.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
雖然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不能盲目地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而一味地應用該種模式。在整個小組學習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首先,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難易結合,使問題的設計具有層次性,顧及全班同學的學習水平,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課堂問答。鼓勵學生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學會借助外力,尋求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以積極的心態對待課堂學習。其次,要維護好課堂秩序,因為在小組探討中會讓學生自行組織交流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免不了有些學生會分心,將談論的內容從課內轉移到課外,或者出現嬉笑打鬧想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實行加、扣分或者批評的方法進行管理;最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個性不同,靈活處理教學方式,靈活組織小組,讓興趣愛好相似的學生組成一組,從而增強學習氛圍。
4.結束語
針對個人或者小組中提出獨特見解或者創新思維時,要適當的鼓勵。整個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一直保持友好的態度,并且把握好這個“度”,既不能過于干涉學生的思考,也不能面對學生處于困境而袖手旁觀。例如: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相關知識時,針對推導過程,學生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時,大部分學生都不清楚接下來應該做什么?這是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了,引導學生對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與學習過程進行思考。當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時,教師應該保持傾聽者的角色,然后以參與者的身份來發表見解,促進學生構建知識的框架,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二、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促進全員參與
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合作習慣,才能真正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就是要活躍課堂氣氛,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學得開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首先,鼓勵學生敢于表達。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每一名小組成員能將自己的看法準確地表達出來,然后能相互了解對方的觀點,以這個為基礎形成合作,開始對問題進行探究。因此,學生要敢于發言,教師要善于鼓勵,將自己的探索過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組織以后表達出來。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發現有更多的思考方法與解題思路,而且可以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促進團結,從而讓每一位學生都敢講、敢想、敢做。
另外,教育學生要尊重他人,學會傾聽。認真傾聽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環節,真正的傾聽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合作開始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同學質檢不能相互容納意見,當然這也是擦出思維火花的導火線。所以,教師要教育學生尊重他人,善于傾聽別人意見,從別人的發言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實現取長補短。
三、善于選擇恰當的時機,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是善于抓住恰當的合作學習時機。小組合作理論認為:合作的價值在于通過合作,讓學生實現優勢互補的目的。因此,教師在選擇合作時機是要遵循合理的原則,將學生領入“共同發展區”。
一是,在學生個人思考與探索比較困難的時候,這是提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好時機。小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手段以及生活經驗都非常有限,小學數學課堂實踐教學中,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在問題上注重挑戰性、吸引性以及實用性,而這些問題是為開展合作教學創造條件,讓學生難以依靠個人力量來進行思考解決,這時就需要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之間展開討論,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學生親身體會解決問題的過程,更加能促進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例如,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知識來設計這樣一道題:怎么樣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成我們熟悉的圖形,求出面積。此時,學生們的思維被調動起來,爭先恐后的想辦法。學生在進行獨立思考幾分鐘以后,有些同學面露難色、有的同學眉頭緊皺,教師在這個時候,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大家一起想辦法,一起出主意。這樣課堂氣氛必然推向,學生更加活躍起來,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見,教學過程中處理好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的關系,小組合作才能取得更加好的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由于其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各國的小組合作學習在其具體形式和名稱上不甚一致。如歐美國家叫“合作學習”,前蘇聯叫“合作教育”。綜合來看,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為了一個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承擔學習任務,既相互合作又積極發揮每個成員積極性、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學習模式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信息技術課上的具體應用.
在信息技術課上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體現為:在了解、熟悉學生的基礎上,把班中具有相似知識水平與學習特點的學生分為三層,再從高、中、低各層學生的不同個性特征和心理傾向、不同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出發,各類學生合理搭配,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異質組協作學習等方式解決問題,經評價反饋提高達到預期目標的教學方法。
例如,進行打字練習時,由于這項任務比較枯燥單調,學生學習自主性較差。由于學生間的語言更容易貼近,相互間更能溝通,所以在練習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打字水平進行分組,挑選打得又快又好的學生當組長,巡視檢查組內其他同學的練習情況,對有困難的同學給予幫助。同時,為了讓學生掌握得更好,可在組內與組間開展競賽,使競爭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和促進學生積極向上的手段:組內的競爭,促使高層次學生不斷努力,提高自己靈活運用知識技能的能力,以成為組中的“強者”;組間的競爭,使小組成員認識到小組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個人目標的實現必須依托于集體目標的實現,這就使得高層次的學生努力幫助低層次的學生,低層次的學生為了不拉本組的后腿而抓緊訓練,培養了學生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觀念。巧妙地利用合作的方式把競爭的壓力分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優化了競爭意識,這同時也減輕了教師在上機輔導時的壓力。
再如《圖畫程序繪制圖形》一課中,為了達到了解圖畫程序的基本功能和掌握繪制圖形的一般方法這兩個教學目標,可依據學生的不同程度,可以班同學分成八個小組,讓基礎較好的同學任組長,在學習的過程中充當檢查、督促、幫助以及主導小組學習進程的角色。為了完成讓學生有興趣地投入地完成本節課的練習。布置一個小組合作的任務,自己設計制作一張色彩精美的由圖形構成的畫面。如果一個人來完成這個任務有些困難,而小組合作的方式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難題。先讓擅長構思的同學設計主題,后根據所選主題,讓美術基礎較好的學生進行版面設計,余下的學生從網上查找相關資料,小組人員將各自的內容通過網上鄰居將它們組合為一張搭配合理的由圖形組成的圖畫,最后大家再提出意見修改完成作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調控課堂的進程,創設競爭的氣氛,最后評比出優秀的作品,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成就感。
三、小組合作的優點
1、學習目標達成的作用。
可以使學生能夠達成較高的認知目標:列入布魯姆等級內的那些認知技能(如包括分析和評價一定的材料的那些認知技能)和加涅提出的認知策略學習,常常由于采用某種小組討論方法而獲得有效地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能在一種比較開放的環境中討論問題和交換意見。
2、增強了能力和競爭意識。
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必須運用自身已掌握的知識去解決新的問題,這時,學生的思維常常會冒出火花,火花碰撞之后,又會產生新的火花,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發展,創新能力也不斷加強。同樣也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小組各個成員為著共同的目標,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經常的、合理的評價可以激發各組的積極性,形成組間明爭暗賽的競爭局面,也增強了個人的競爭意識。
3、增強了學生的人際關系技能。
為了在一個集體或社會環境中有效地進行工作所需要的各種人際關系技能,利用需小組學習的方法可以得到鍛煉和發展。實例說明,學生們在離開中學或大學的校門走上工作崗位時就要求他們同其他人緊密合作。對于某些人來說,這可能是包括領導、行政管理和委派代表方面的一些技能;對其一些人來說,這可能要包括與群眾打交道所的社會技能。此外,小組方法還是將理論用于實踐的理想方法,而且采用許許多多的模擬和一些活動都會有助于發展這種人際關系。
4、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及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
教師在學生分組學習過程中,置身于學生之中,參與討論、研究,師生的感情在教學過程中加深,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也促進了教師轉變已有的教學觀念,在教學目標上由注重學生科學知識素質的培養轉變為關注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合作交往、實踐創新等全面素質的發展。在學習方式上由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主體參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了教師科研水平。教師要把合作學習的理念轉變為教學行為,不僅需要有理性層面的認識,還要具有合作教學的能力與技巧,掌握開發一些行之有效的實施策略,才能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缺點及應對策略。
1、分組的困難及應對策略。
合作學習是針對個體學習而言的,是通過學習小組來完成學習任務的。若讓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則會使得各小組的人數差異較大,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也很突出,這樣在學習的時候就不能起到互幫互助的作用,這樣的合作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合作,而是形式上的合作。
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時,應注意結構的合理性,要有意識地根據學生愛好特長、性格、性別、學習快慢程度、能力傾向、學習水平變化等,本著“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
2、學生參與態度問題的消極及應對策略
小組學習方法的一個潛在的缺點是要求參加者們積極合作方能成功。然而,有些情況下這種合作可能不會出現。例如:學生們不愿參加,因為他們覺得這會浪費實踐或他們怕參加;不愿承擔小組學習要求的非常實際的個人義務,因為他們覺得在自己還不具備那些必要的技能,也不想在自己的同學面前“顯露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讓學生明白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當今的時代充滿競爭,而競爭的成敗往往取決于人們相互間的合作。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將不同的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運用,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合作學習的方式下,將個體間的競爭關系轉化成為“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關系,學生感受到同學之間不僅僅是競爭的對手,更是促進學習的幫助者。教師可以幫助態度不積極的學生克服畏難的情緒,增強師生之間感情的交流,培養學生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的本領,培養學生的積極參與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五、結語
小組合作學習給個體提供了與他人合作的最好機會,以及學習如何在群體中保持個人獨立性和創造性的絕好機會,也給個體提供了學習如何利用小組的優勢完成自己任務的機會。尤其是在信息技術的網絡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發揮它的優勢,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遠程合作,使每個成員能夠真正從小組學習中得到信任和激勵,得到其他成員的幫助和支持,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研究性學習國際視野/李其龍,張可創主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
[2]教育技術學導論/尹俊華等編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關鍵詞:中專語文 合作學習 方式
中專語文合作學習方式
一、合作學習的涵義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與其它教育思想一樣,有其興起、發展和成熟的歷史,更有其獨特的內涵。合作學習包含的內容相當廣泛,由于人們認識的視角不同,對合作學習內涵的理解也就不同,一般意義上的合作學習主要有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生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師師之間的互動合作等。然而目前我國的合作教學論認為:“整個教學系統中的動態因素都是教學活動不可少的人力資源,因而強調所有動態因素之間的共同互動合作,即師生互動合作、生生互動合作,師師互動合作,由此在課堂信息交流網絡上體現出縱橫交錯的多維立體特征”。其具體的內涵特征可簡單表述如下:根據班級實際情況,按照預期的教學計劃,進行符合階段性教學目標的針對性較強的分組,以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彼此通過協調的教學活動,在愉快、和諧、積極的教學環境中達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并以小組總體成績為主要獎勵依據的一種教學策略。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師生關系通常為教與學的關系,這種特殊的關系使教學傾向與教師的“教”,而往往遺漏學生的“學”,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習則為被動、消極的學習,其主體性地位喪失,致使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低下,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師生關系也應該是新型的。對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致力于師生和諧關系的構建,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學生的科任教師,更是學生的朋友,教師可以指出學生在學習上犯得錯誤,學生也可以指出教師在教學中犯得錯誤,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種平等互助的關系。同時教師應將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合作教學中來,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不斷加深對課文知識的理解,鞏固基礎的文知識。
三、把握合作學習的常見方式
(一)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把學生合理分組,他們就某一內容進行討論和分析,然后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以此達到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小組合作學習是語文課堂最常用的實施自我教育的方式。
(二)問題式合作學習
教師與學生以平等的身份互相提問、解答的合作學習模式即為問題式合作學習。這種模式以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為依據,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如在學習戴文賽的《牛郎織女》時,教師可以問學生在說明文中加人神話和文學故事有什么好處,而學生可以向老師了解與此文相同的科學與故事水融的文章還有哪些,學生的學習趣味由此而發。
(三)表演式合作學習
表演式合作學習即通過表演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樹立自我學習的好習慣。例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然后讓學生表演課本中的某個片段,最后給予評價。表演式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手法靈活多樣的生動表現,讓知識場景化、形象化。
(四)論文式合作學習
教師帶領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實踐,并指導學生以論文的形式回報實踐結果,即為論文式合作學習。論文式合作學習時間較長,大都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的時間來開展進行。如春天來了,教師可以組織大家去野外踏青,讓大家采集春天天氣、雨水等各種數據,然后讓大家以論文的形式給活動做總結。
四、尋求有效地實施途徑
合作學習在中專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何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提高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率,是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思考的問題。對此,不同的教師有的方法,本文以分組辯論教學法為例,探討中專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途徑。分組辯論教學法主要通過學生互辯以及師生共論等多種方式進行,在辯論教學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人,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因此,其積極性和主動和性比較高。分組辯論教學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與交流能力,讓學生在活躍的教學環境中掌握必要的知識與技能。比如,在以“執著與放棄”為話題的作文中,教師可以設置相關的辯論話題,如“在人生道路上,會碰到許多不如意的事,會遭受許多失敗的打擊。失敗之后是應該堅持,執著地走下去,還是應該放棄,尋求另一片更廣闊的天空?”然后給予學生一定的準備時間,再讓學生進行正式的分組辯論。教師通過辯論賽的形式,將課堂教學的主動權真正的交與學生,為學生個人才華的展示提供一個重要的平平臺,因而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較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與熱情,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思維能力等等,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其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鍛煉提高。
五、評價及時,注重激勵
論文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有效,策略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課程目標”中又提到“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這意味著“小組合作”,必將成為新課程改革之后課堂教學的重要組織形式。新事物的出現與流行固然令人欣喜,但是,作為一名一線的教學實踐者,筆者深切地感受到很多老師(也包括自己)對合作學習這一教學組織模式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和異化的情況。因此,面對當前的課堂教學現狀,探討“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對于指導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就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就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談實現數學課堂“小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
一、創造環境,保障合作
美國學者格拉塞等人首倡的“四人異質小組”的教學模式,主要指:分工合作,相互幫助,配合利用小組本位的評比討論與組間競賽,提高學習成效,達到取長補短。筆者曾對學生合作學習中的分組方法進行嘗試,合作小組的劃分主要依據期末考試的數學成績,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興趣愛好、智力水平及潛力等,將全班學生按好、中、差為一組的方式,分成若干平行的小組(小組的多少取決于班級人數的多少,一般四人為一個小組),可以是一排四人,也可以是前面兩人轉身與后面兩人合作。然后選取每個小組中成績優秀、有責任心的同學為組長。 2、安排合適的座次。分好小組后,上課時要安排學生坐合適的座位,以便于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討論,合作學習。
例如,筆者所教班級共60位學生,就一共分為15個小組。座次可安排成如下圖所示:
講臺
B B B B B B B B
C A A C C A A C
B B B B B B B B
C A A C C A A C
B B B B B B B B
C A A C C A A C
B B B B C A B B
C A A C
注:A為優秀生,任小組長,B為中等生,C為學困生。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小組長處于同學們的中間免費論文,有利于討論問題。同時兩個小組的小組長相鄰,便于解決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當然,合作小組的位置編排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也根據一段時間學生的情況,或是合作內容的變化,調整各自的小組。
二、把握課標,選好內容
2001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要在把握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于開展小組合作的教學內容。
例如,筆者在一次公開課活動中,教學“行程類應用題”時,就針對小組合作,設計了如下內容: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穩步發展,汽車等交通工具進入我們的家庭,隨著交通工具的增多,給市民帶來諸多不便。為解決交通擁擠問題,請你對市區主要道路設計實施綠波帶工程方案。要求:當你從道路起點(或中途某一路口)駛入,通過第一個是綠色路口,按你騎自行車的速度行駛(或汽車按某一速度行駛)當達到第二、三……個路口時都正好趕上綠燈,從而形成全程無阻的綠色通道。請你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測量、計算,提出一個合理可行的實施方案。
再如,筆者在教學“三角形全等的復習”時,就設計了適合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來解答的問題:ABC與DEF是兩個不同的三角形,AB=DE,給出四個判斷:①AC=DF②∠A=∠D③BC=EF④ABC≌DEF,其中三個論斷作為條件,余下一個論斷作為結論。寫出你認為正確的一個命題。這是一道條件和結論同時開放的題目,比較適宜課堂教學上的合作學習。
此外,學生個人無法完成的復雜內容,一些操作性強,需要同伴的幫助才能完成的活動內容,也適合通過小組合作進行,這兒就不一一舉例了。
三、有效活動,展示結果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提出的不同問題充分考慮合作時間怎樣安排才能最有效。一方面,我們可以以中等稍微偏下的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參照物,精心預估學生合作學習所需要的時間;另一方面,認真研究學情,精心預留需要教師介入的時間。經常在課堂上看到這樣一幕:各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們在積極的討論著,而我們的教師則在教室里來回走動著,建議我們的教師要俯下身子,恰當把握介入的時機,以便更好地融入我們學生的合作小組活動當中。
例如,二次函數是初中數學學習中的一大難點問題,在教學《二次函數的性質》一課時,筆者充分運用“小組合作”。在學生的合作討論中,筆者參與了學生的小組活動,并提出了如下三個問題:(1)畫出函數y=2(x+3)2+1的圖像,并探究圖像的性質;(2)畫出函數y=-2(x+3)2+1的圖像,并探究圖像的性質;(3)分析這兩個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的區別。然后,讓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解決。這樣,既給了學生明確的學習任務,又給了他們自由活動的空間,從而收到了“小組合作”的效果。
另外,有些教師只注重討論的形式或過程,而對小組合作討論的成果不夠重視,忽略了對討論結果進行的科學小結。這樣就會讓學生覺得學習的無味,影響了學習興趣。實際上,如果教師能夠充分運用合作討論的結果,就能夠從中發現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就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指導,從而實現“小組合作”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完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相關內容后,筆者設計了如下這個題目:用任意兩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什么四邊形?學生經過討論后免費論文,筆者讓每個小組派代表把所得結果以圖形展示在黑板上。當學生看到自己的探索成果時,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也大大地激發了學習的興趣,提高了教學實效。
四、及時評價,鞏固成效
在小組合作活動結束之際,要對各個合作學習小組做一個合理的評價,以此鞏固小組合作的成效。因為組長的回答代表著集體智慧的結晶,并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所以,要針對所有成員的合作來進行評價,以此來鼓勵學生在合作中應做到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避免一些缺乏學習技能的學生遭到忽視和冷落。這樣,不管是能力較強的學生還是能力較弱的學生,都能從教師評價中受到鼓勵,使他們更加滿意,也更加喜歡參與到今后的合作學習中去。
例如,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一直注重對小組合作的評價。每節課中都會評出“最佳表現組”,每周評出“風采組合”,并在下一周的教學課件中,展示“風采組合”四位同學的照片和介紹。學生對此表現出很高的興趣,所以在小組合作的討論和成果展示中,每一位學生都積極、踴躍,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由此可見,評價是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環節,積極的評價更能促進學生間的有效合作。
總之,開展合作學習,不僅能培養學生明辨是非,增長見識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適應社會的能力,建立團隊精神共同進步。我們應不斷探索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的做法,使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更完善、更合理,從而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因此,作為“小組合作”的組織者和促進者,在實施這種學習方式時,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個成功的引導者、有效學習的促進者。
參考文獻:
[1]劉兼、孫曉天主編.數學課程標準解[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5。
[2]李玉坤.新課標下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探究[J].考試周刊,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