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3 05:50: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學原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查字典為您提供“經濟學理論生活經濟學原理看生活中的問題”解決您在寫國際經濟論文中的難題
經濟學理論生活經濟學原理看生活中的問題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經濟學理論生活經濟學原理看生活中的問題”,更多內容請點擊查字典論文頻道。
1、正文兩頁左右,建議用五號字、宋體、單倍行距。摘要、參考文獻、附圖等不計算在兩頁限制之內。
2、打印版論文上交的最后期限是期末考試開考前,即2009年1月3日19點前。電子版論文最后上交期限為2009年1月3日23點59分前。論文過期不收,按零分處理。
3、論文要同時提交電子版和打印版,電子版提交地址是lunwen1@,電子版以提交后24小時內收到助教回復為提交成功的標志,如果沒收到回復,請聯系助教。打印版建議在2009年1月3日上午答疑時提交(答疑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可以交給任何一個助教。
4、論文要運用原理課所學相關知識、原理、分析框架對某一問題、現象等進行分析,要有自己的分析、立論等。
5、論文要按照經濟學論文的格式撰寫,具體見第二點。
二、經濟學論文的基本格式
1、經濟學論文有一定的格式要求,這種要求不是為了一種“形式”,而是為了通過規范格式幫助作者組織好自己的思路、論述,也讓閱讀論文的人能更有效地理解論文要表達的思想、論文的邏輯。大家在寫論文的時候可以參考經濟中心“《經濟學》(季刊)”的論文格式的要求,,大家可以去參考下(但不要試圖抄里面的內容)。
2、下面是我節選的幾個要點。
1)
論文的第一頁應該包括以下信息(這條原理論文不做要求,自己愿意可以制作第一頁,不制作第一頁也不影響成績):(1)文章標題;(2)所有作者姓名、單位、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并指明通訊作者及其通訊地址;(3)感謝語(如有的話)。
2)
論文的第二頁應提供以下信息:(1)文章標題;(2)最多二百字的中文摘要;(3)三個中文關鍵詞。
3)
論文章正文的標題、表格、圖、等式以及腳注必須分別連續編號。一級標題用一、二、三等編號,二級標題用(一)、(二)、(三)等,三級標題用1.、2.、3.等,四級標題(1)、(2)、(3)等。一級標題居中,二級及以下標題左對齊。前三級獨占一行,不用標點符號,四級及以下與正文連排。
圖表格式可以參加本帖的附圖。
4)
所有參考文獻必須出現在文章的末尾,并按作者姓名首位字母順序編號排列(中英文混排或中英文分開排列)?;炫诺捏w例如下:
[1]布倫納,“中國農村財產分配的重新考察”,載趙人偉、李實、李思勤主編《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年。
[2]Ehtisham,A.,andY.Wang,“InequalityandPovertyinChina:InstitutionalChangeandPublicPolicy,1978to1988”,TheWorldBankEconomicReview,1991,5(2),231-257.
[3]Riskin,C.,R.Zhao,andS.Li,China’sRetreatfromEquality:IncomeDistributionandEconomicTransition.NewYork:M.E.Sharpe,2001.
[4]王今美、張松,“中國新股弱勢問題研究”,《經濟研究》,2000年第9期,第49-56頁。
5)
論文中對文獻的引用采用如“根據Black(1948:pp.66)的結論……”、“單峰偏好……(Black,1948)”、或“正如吉登斯所言:‘……’(吉登斯,2000:第53頁)”的形式?!?/p>
薩繆爾森最著名的論述《經濟分析基礎》是幫助新古典經濟學復蘇,并且開啟數理經濟學時代的偉大著作之一。薩繆爾森是二戰之后讓帕累托最優在微觀經濟學中重新受到重視,并且使新凱恩斯合成出現在宏觀經濟學中的倡導者之一。
20世紀30年代,這位哈佛大學的天才青年師從熊彼特與列昂捷夫,他對經濟學理論的領悟水平令人贊嘆。(據說有過這樣一個趣事,薩繆爾森的論文答辯結束時,熊彼特轉身問列昂捷夫:“我說,瓦西里,我們通過了么?”)保羅?薩繆爾森后來進入麻省理工學院進修,并且在那里創建了以他為核心的、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系。沒過多久,索洛加入了他的隊伍,他們共同撰寫過著作并且成為摯友。作為經濟學界最多產的作家之一,薩繆爾森對經濟學的具體貢獻實在太多,難以盡述。薩繆爾森在《經濟分析基礎》中運用的標志性經濟理論方法似乎遵循了兩條原則,也可以說這兩條原則后來成為新古典經濟學的主要特征:對于任何經濟問題,(1)減少變量,僅保持最簡單的經濟關系;(2)如果可能,把它重新寫為約束優化問題。
在微觀經濟學領域,他提出了顯示性偏好理論。這個理論的提出以及他對效用衡量與可積分性的研究為德布魯、喬治斯庫一羅根和宇澤宏文后來的發展開辟了道路。他還通過他的“對應原理”引入了相對靜態和動態的方法,并將這一方法成功運用于他對整體均衡的動態穩定性研究。此外,他發展了現在被稱為“博格森――薩繆爾森社會福利函數”的概念。薩繆爾森的另一個同樣著名的成是把“公共財物”的概念融入了新古典經濟學理論中。
薩繆爾森對于生產論的現論的建立也起了重要作用。他在《經濟分析基礎》中提出了信封定理,對成本功能作了全面總結。他還對技術進步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雖然產生了一些爭議,但是他對資本理論的研究也很有名。他論證了第一個著名的“非替代”定理,并在他與索洛共同撰寫的著名論文中開創了對動態列昂捷夫系統的分析。1958年,他在與羅布特?多夫曼和羅伯特?索洛合著的關于線性規劃的作品中重新闡述了這部分內容,該書也向我們清楚介紹了關于馮?諾依曼線性系統的“收費”猜想。在劍橋資本辯論中,薩繆爾森是瓊?羅賓遜的主要對手――他在介紹了生產的作用后,(禮貌地)緩和了語氣。
在國際貿易理論方面,他提出了斯托珀―薩繆爾森定理,在不受勒納影響的情況下提出了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并(最終)解決了與年深日久的、與貿易和資本流動概念有關的“轉換問題”,以及轉型問題和其他古典經濟學中的問題。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國內就有法律人倡導關注法律經濟學,?但幾乎沒有引起多大反響。主要原因在于其所涉議題并非肇始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國外法律經濟學思潮而是有關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關系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對于法學研究的意義和作用,其在國內首創“法經濟學詞,也有點名不副實。②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聯書店上海分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聯合推出的“當代經濟學文庫”首次譯介了一批法律經濟學經典,③并很快被經濟學界所吸收消化。不過,經濟學界擅長用數理工具分析法律制度、法律問題,不乏嚴謹漂亮的邏輯推演論證之作,但大多缺乏對于我國法制運行狀況特別是司法裁判實踐過程的真切了解,故仍難免不陷入宏大敘事式的泛泛而論或者類似于科斯所稱“黑板經濟學”的“黑板法學”窠臼,離開約束條件或者約束條件一旦發生變化,就不能很好地解釋和解決中國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法律現象,④其功利性訴求也備受垢病,⑤在法律人眼里似乎華而不實、中看而不中用。同時,法律人因受制于傳統的道德評判理路以及并不精通數理分析短板的雙重影響,不僅對經濟學侵入法學領域所帶來的革命性變革難以應對,進退失據,而且對法律經濟學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具體規則也處于似懂非懂、云遮霧障的狀態之中,能夠深切領會法律經濟學開山鼻祖科斯理論真諦的,更屬鳳毛麟角。筆者曾在先前發表的論文中列舉一例?:前些年北京大學蘇力教授從案例研究入手的法律經濟學論文《〈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藥案和言論自由》⑦甫一問世,就在國內法理學界引起了極大反響。但無論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均大多對科斯法律經濟學的原理原則不甚了了,以訛傳訛、不得要領的論著隨處可見,有的甚至完全背離而渾然不覺。拙文雖曾對此作過仔細分析,但也許偏重文本解讀,對于并不熟悉相關文獻的讀者可能難窺真貌,故迄今仍是應者寥寥。筆者另文涉及公司沖突權利有效配置的命題,則由于部門法理學的局限性,未及充分討論法律經濟學原理原則在法律學界的一般化、普適化問題。?而這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筆者認為,法律人盡管也都承認科斯對于法律經濟學的基礎性貢獻,但對其兩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論文所創新制度經濟學包含的產權理論、交易成本理論、企業理論和制度變遷理論與法律經濟學之間的關系恐怕不是十分清楚,對所謂科斯定理的內核也未必真正理解。當然,假如國內大學教育能夠養成法科學生精通高等數學和經濟學的能力,所有法律人將無須尋找從經濟學通向法律學蹊徑的法門,而是可以挾數理分析優勢坐上最大化訴求的直通車,本文的論題也將失去意義,可惜這并不現實。而且,即使教育部立即改革法學專業課程設置,增加高等數學課程數量,增設一批經濟學主干課程,已經走上社會的法律人也無緣直接受益,以徹底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法律人自我救贖的可行辦法似乎需要揚長避短,盡量發掘科斯法律經濟學富礦,并將其理論內核推向一般化、普適化。除了著力理解科斯定理的真諦外,有關將資源配置轉換為權利配置的原創思想以及總體的、邊際的和替代的綜合研究方法,張五常對于合約選擇局限條件的精妙概括,或許能夠引領法律人達到曲徑通幽的目的,借此還能在法律經濟學與利益衡量論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并發揮法律經濟學在推進我國法學理論、法制建設科學化進程中的應有作用。
本文在以引言導出主題后,首先對法學方法論與經濟學方法論的優劣稍作比較,其次探討科斯經典論文中的法律經濟學內核,再次嘗試用不含數理分析的科斯原創性法律經濟學思想解析本人較為熟悉的典型公司糾紛,最后用結語將前述分析方法擴及當今社會熱點法律問題、甚至一般人類行為并結束全文。
二、法學方法論與經濟學方法論的簡單比較
法律經濟學的一大特色是將經濟學與法學勾連起來,開拓了法律解釋的一番新天地,甚至引起法學研究的一場革命,其根源在于經濟學方法論相較于法學方法論的獨到優勢。盡管上自馬歇爾?下至波斯納對此均有論述,?但仍有必要稍作比較以加深印象。
從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經馬歇爾為代表的新古典經濟學,再到凱恩斯、后凱恩斯時代以來的現代經濟學,經濟學已經呈現出流派繁多、百花齊放、精彩紛呈的局面,尤其是新制度經濟學異軍突起,為法律經濟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相較于傳統法學在方法論上擁有統一語境及一以貫之的分析工具的劣勢,科學化已經得到舉世公認的經濟學,正是法律經濟學彰顯其帝國主義擴張本性的根本原因。對此,很多法律人也許并不同意,但確實是一個不爭的現實,法律人已經無法熟視無睹,唯有積極應對才是上策。撇開其他論證方法,我們只要隨手找幾本兩個學科的經典讀物作比較,就可見一斑。
龐德為享譽國際的著名法學家。他在《法理學》(第一卷)中將法學或者法理學歸納為:“有關通過法律或者借助法律達到社會控制目的的科學,詳言之,這是一門有關文明社會中以司法及行政機關對人類關系的規范裁決為手段對權益加以保護的科學?!雹芏牡つ崴箘诎5碌葎t認為,法理學的“工作”之一是提供法的認識論種關于法律領域的真正知識的可能性的理論。①前者僅是對英美判例法的描述,故并不周延,后者不能揭示“法的認識論”的特殊性。據此,我們無法窺見法學或者法理學的真實面貌,即它是干什么的,又能夠干什么?國內具有代表性的法理學教材的表述稍微清楚一點。如張文顯認為:‘法學是以法律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各種科學活動及其認識成果的總稱?!雹诟鸷榱x的解釋則是:“所謂法學,就是研究法律現象的知識體系,是以特定的概念、原理來探求法律問題之答案的學問。”?顯然,這樣的解釋仍然無法將法學與其他社會科學區分開來,不僅初學者不知所云,即使專業法律人士,恐怕也是不得要領。國內高校600多個法律院系大一開設的法理學課程,能夠聽懂的學生寥寥無幾,有的院系不得不將其移至高年級開設。
以民法解釋學為代表的法學方法論(包括法律邏輯學中的三段論)對于訓練法律人的思維意義重大,只是有時顯得過于機械,往往無法適應變動不居的社會現實,解釋不了新的法律現象;發源于德國的利益法學派無疑對傳統的法律解釋學具有很好的補充作用,但難免有點抱殘守缺、捉襟見肘;近年譯介到國內的拉倫茨的〈法學方法論》和阿列克西的〈《去律論證理論》仍未從根本上改變上述局面;?日本的利益衡量論影響日廣,也是時勢所然。⑤后者在具體應用時,多少會接觸到經濟分析,但重點顯然不在用經濟學方法取代法學方法,且似乎與科斯理論毫無淵源,故難以入流即無法達到能夠用規范的經濟分析進行科學化表述的程度。舉例而言,涉及我國社會制度改革話題,經濟學界長期處在獨步天下的顯赫地位,法律人幾乎沒有多少話語權。法學學科優勢不及經濟學,進而出現經濟學界可能解釋所有法律現象、法律制度,而法律人無力侵入眾多經濟(學)領域的局面,或許是這一現象背后的一個深層原因。
經濟學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只要是正規的經濟學教科書,對于經濟學的定義均是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在此僅舉近年譯介到國內的幾部:如羅伯特S平狄克、丹尼爾L魯賓菲爾德的〈微觀經濟學(第7版)》認為:微觀經濟學“研究的就是稀缺資源的配置”。其進一步解釋道:在現代經濟中,消費者、個人和企業在配置稀缺資源時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多種選擇。微觀經濟學描述消費者、個人和企業所面臨的權衡取舍(trade-ff),并且解釋這些取舍具體是怎樣做出的。⑥曼昆的〈宏觀經濟學(第5版)》將微觀經濟學定義為“關于家庭和企業如何作出決策以及這些決策者在市場上如何相互作用的研究?!逼渲行脑硎亲顑灮凰麄冊诮o定的目標和所面臨的約束條件的情況下盡其所能做得最好。⑦他在《經齊學原理一微觀經濟學分冊(第5版)》中,則更是將經濟學簡化為“研究社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⑧另一部流行的經濟學教科書即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的〈微觀經濟學(第19版)》對此稍作拓展:經濟學研究的是—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有價值的商品,并將它們在不同的人中間進行分配。⑨諾獎得主貝克爾的解釋更為具體詳盡。根據他的觀點,經濟學定義廣為流傳:稀缺資源如何在各種可供選擇的目標之間進行分配。今天,經濟研究的領域業已囊括人類的全部行為及與之有關的全部決定。經濟學的特點在于,它研究問題的本質,而不是該問題是否具有商業性或物質性。因此,凡是以多種用途為特征的資源稀缺情況下產生的資源分配與選擇問題,均可納入經濟學的范圍,均可以用經濟分析加以研究。經濟分析是一種統一的方法,適用于全部人類行為。我確信,經濟學之所以有別于其他社會科學而成為一門學科關鍵所在不是它的研究對象,而是它的研究方法。最大化行為、市場均衡和偏好穩定的綜合假定及其不折不扣的運用便構成了經濟分析的核心。①1988年出版的科斯《企業、市場與法律》,則在借用羅賓斯有關經濟學定義(經濟學,就是對如何安排人類目標與多種用途的稀缺資源之間關系的人類行為的研究。)后,認為“這個定義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研究人類選擇的學科”。更進一步而言,由貝克爾歸納的經濟學本質一最大化其效用的理性選擇研究方法‘運用于分析動物行為就毫無問題”。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案例教學
一、西方經濟學課程概述
西方經濟學是教育部規定的財經類專業11門課程之一,是經濟學學科和管理學學科在本科教學階段必修的最基本的專業基礎課。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知識,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其他專業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國一般高校開展西方經濟學教學是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展到今天,有二十多年的歷史,與西方經濟學在國外作為經濟類、管理類學科必修課程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相比,我國高等學校對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研究還不夠成熟,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系列問題。
西方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內容龐雜、抽象;數學化傾向嚴重,忽視理論的定性分析;缺乏與中國經濟實際的結合運用;教學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熱情和主動性不足;缺乏適用教材等問題。如何才能提高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本文在回顧相關教改文獻的基礎上,提出注重“教”的改革和“學”的動力,強調“教”、“學”配合,以達到良好教學效果。
二、相關文獻綜述
袁靈、王朝陽(2011)針對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理論性強導致趣味性不夠,數學化傾向導致理解力不夠,教學手段單一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提出發揮多媒體教學法來增強教學方法及手段,增強理論與現實的貼合度,適當簡化模型化的經濟理論的闡述,增強教學內容的前瞻性等有效途徑來改革西方經濟學本科教學。張繼鵬、張家來(2008)針對西方經濟學知識體系的龐大復雜,提出用新舊知識之間的比較、易混淆概念的比較和理論與實際相比較的比較教學法來提高西方經濟學教學效果,達到激活思維、突破難點和傳導方法的作用。衛華(2010)從處理好幾個關系的角度,提出教學改革思路:夯實基礎與提高學生能力的關系,基礎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的關系,培養研究性人才與實用人才的關系,基本教材的使用與借鑒其它參考書的關系,平時考核與期末考試的關系。李博(2011)從西方經濟學教材建設的角度出發,指出教材建設還存在缺少評價、理論陳舊、體系不全,語言生硬,缺乏中國特色等諸多缺陷。宋寶莉(2011)從案例教學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作用角度,提出引進案例教學,既能打破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又能啟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將成為西方經濟學教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李冬艷(2011)針對經濟學教育的本土化創新、本土化案例教學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實踐活動來實現經濟學教育本土化。
從上述文獻的綜述中可以看出,對西方經濟學的教改研究已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毫無疑問這些方面措施的實施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但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多是圍繞教師“教”的方面,對如何發揮學生“學”的方面探討不多,更沒有強調二者的統一性,只有教與學的有機結合,才能實現良好教學效果。
三、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融合,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
1.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實行教改,提升授課效果
這里著重指出教師在教改中應重視的幾個問題:
(1)調整充實教學內容。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其中包括大量的概念、定律、原理的闡述,常常會用到大量的圖形和數學論證。目前,國內西方經濟學的課程內容過于強調理論的教學和數理模型的推導,教學內容求全求深,使學生普遍感到西方經濟學內容龐雜、理論深奧,造成學生學習的畏難情緒。完善教學內容就成為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應根據不同學歷層次和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與教學要求,開設“重點各異”的系列西方經濟學課程。用教學大綱界定各專業教學內容的基本點與側重點。例如專科層次主要選擇主流基礎理論,本科層次在適當加深難度的基礎上,適度增加前沿理論和不同流派經濟理論的介紹。如以微觀經濟理論教學為主,宏觀經濟理論教學為輔,微觀經濟理論重點講解供求均衡、彈性理論、效用論、生產論和成本論、市場理論。除了講解主流經濟學觀點外,還補充非主流學派的介紹和當前經濟學理論發展的前沿問題,如貨幣學派、供給學派、理性預期學派、新劍橋學派、新奧地利學派和新制度學派等的觀點1。其次,聯系各專業學生已有的基礎、課時量等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如市場營銷、工商管理專業側重需求與供給理論、消費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和市場理論的內容;信息管理專業和電子商務專業側重不對稱信息理論和對策論的內容等等。
在西方經濟學教改中如何對待數學工具,要依據學生的情況以及專業特點來定。對于經濟學原理的課程,可以只使用圖表等最簡單的數學工具,避免繁瑣的數學推導,集中精力在經濟學思想的闡釋上;但對于金融學等專業,由于后續的專業課以及職業特點對數學工具要求較高,應該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增加數學工具的分量。
(2)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上,完善已有的案例教學和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是美國哈佛商學院于上世紀20年代首創和倡導的一種模擬實踐的教學方法。實質上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作引導,對現實問題和特定事件進行觀察、分析、探討,并試圖尋求答案,作出決策的過程。經濟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能夠打破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收知識的局面,啟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提升其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如在講述微觀經濟學中的“價格歧視”時,對于每一種價格歧視,教師可以列舉相關的案例,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價格歧視的影子,有的學生還會思考,如果他們自己是商品的賣方,那么如何才能合理運用價格歧視來賺取更多的利潤2。在講價格理論時用“情人節的玫瑰貴嗎?”。在講機會成本時,用“一女二嫁”案例,在講外部性時,用“退耕還林”案例等。啟發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中應注重啟發式教學中問題的設置。
在教學手段上鼓勵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法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優勢,將圖、文、聲、像高度集成于教學活動之中,改善課堂教學內容的表現力,提高知識傳授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并使用網絡互動式的多媒體課件,進行互動教學,個性化的學習和分組教學,教師在線答疑,運用網絡建立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之外的溝通。
(3)選擇西方經濟學課程適用教材
西方經濟學的教材一般選用的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教材,此教材也是教育部推薦的財經類核心教材,單從教材本身來說是非常優秀的,但此教材某些章節的難度不亞于國外的中等教材。因此,對初次接觸西方經濟學的本科生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此外,該教材強調模型,對經濟學思想和原理的強調明顯不足。相對來說,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應該比高鴻業版的《西方經濟學》更適合學生情況,且作為初級教學目標的教材,其經濟學思想的闡釋和經濟學原理在社會實踐方面的運用的內容要好于高鴻業版的《西方經濟學》[3]。
2.完善考核體系、激發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教得再好,學生不學,一樣達不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教改措施除了教師“教”的方法外,應該還要重視學生“學”的措施。這里著重提出完善考核體系和激發學習興趣。
(1)完善考核制度,外在推動學生學習自覺性??己梭w系既要包括期末閉卷筆試,又要包括出勤、課堂提問、課后作業、小測試、小論文等形式[4]。期末閉卷考試主要用于檢測學生對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合理確定主觀性和客觀性試題的比重,注重試題難易程度的協調搭配,加大考評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邏輯計算能力的比例,準確考評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嚴格考試紀律,斷絕學生作弊念頭,驅動學生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必須通過嚴格、有效的監考以端正考風,再結合教師“教”的作用,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激發學習興趣,內在調動學生學習自覺性。除了前面提到的完善教學內容,運用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教學手段,更新適用教材等措施調動學習積極性外,還可通過延伸課外閱讀、增加與教師的交流來增強學習興趣。比如推薦閱讀一些諸如《生活中的經濟學》《經濟學家茶座》等散文小品式經濟類文章以開闊視野。也可借助于網絡等現代教學手段,指導學生通過經濟學教學和研究機構、經濟學學習網站,接觸到最前沿的經濟學理論,體會經濟學分析的精妙和樂趣[5]。
總之,通過《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改革,使學生能夠比較系統地掌握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夠聯系實際分析當前國際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李丹.應用型本科院校經管專業西方經濟學教改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1(4):153-154.
[2]宋寶莉.案例教學: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6):
52-54.
[3]趙棟強.“西方經濟學”教改中存在的問題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22):86-87.
[4]衛華.《西方經濟學》教改需要處理好幾個關系[J].北方經貿,2010(6):136-138.
1認識學生的知識背景
這里所述的知識背景主要是指理工院校管理類碩士研究生所具有的有關經濟與管理相關的知i只體系與結構。從現實情況來看,理工院校管理類碩士研究生專業背景非常的寬泛。本課題小組調查了周邊的理工院校,調査主要為2010屆至2014屆管理類碩士研究生畢業生以及2012級至2014級在校生。調査總人數為270人,其中6人未予回復。數據顯示,近年來理工院校管理類碩士研究生主要來自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經管類相關專業,占總人數的77.3%,部分來自于計算機、軟件工程、數學等數信專業,占總人數的13.6%,另外少量學生來自于化工、機電、地質、機械、環境科學等歸為其它理工類專業,占總人數的9.1%。當問及本科是否學習過經濟學等相關課程時,經管類專業出身的學生均表示學習過相關課程,但學習效果好壞不一;而理工科出身的學生均表示未系統接受過經濟類課程的教育,少量學生出于愛好閱讀過經濟類書籍。他們或是出于興趣,或是出于就業前景,繼續讀取本專業研究生或轉專業而來,知識背景差異很大。究其原因,發現以下三個主要因素:第一,本科專業不同,所受教育經歷不盡相同。本科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大多學習過經濟學相關課程,相對而言,他們具有較為系統的經濟學知識體系。本科學習理工科專業的學生,他們在本科時幾乎從未接受過經濟學的教育,只是為了考研而自學相關課程,這些學生大多知識較膚淺,雖然通過經濟學的人學考試,但并不具備經濟學的頭腦。第二,不同院校的同一專業課程安排存在差異。不同的學校教育資源和環境具有明顯不同,財經類院校更重視系統性理論知識和綜合能力的訓練,理工院校更重視應用能力與動手能力的訓練。第三,個人對經濟學課程的興趣和努力程度不同。對經濟學課程感興趣的學生,必然會更努力地學習課程、更自覺地獲取課外知識。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因素影響學生的經濟學知識背景。例如,當今的教育模式更大程度上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教育而教育,在師生之間普遍缺乏經濟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的理念[1]。即使本科階段已經學習過經濟學相關課程的學生,也大都缺乏有關經濟學綜合性的實踐教育和體驗??傊?,雖然他們具有某一專業的知識和優勢,但是,對于學習經濟學課程、培養經濟學思維,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1)經濟學學習目標不明確;(2)局限于理論的學習,缺乏應用訓練;(3)未能建立經濟學思維模式,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4)經濟學的綜合能力不足。
2了解人才市場需求的特點
一般而言,管理類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就業方向主要分為以下四類:一是進入各類工商企業以及政府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通過在工作中的不斷實踐和學習最終成長為高級管理人才和決策者;二是進人金融機構或金融監管部門等,從事相關的經濟數據分析、預測、規劃和管理等工作;三是進人研究性機構以及科研院所從事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四是自主創業。
課題組通過走訪用人單位、瀏覽網站招聘信息,結合相關文獻資料等了解了用人單位對管理類人才的需求,結果顯示:不同類型的就業單位對管理類人才的經濟學素質和能力要求的側重點各有不同。第一,一般企業對管理類人才的經濟學素質和能力要求更注重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實際工作經驗。具體表現為:一是了解與企業相關的經濟政策并能運用于企業的實際;二是處理實際工作的技能;三是工作經驗和實習經歷。用人單位表示:在校學生更多的是學習經濟學的原理,很少有機會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去,綜合運用能力普遍較差。在招聘人才時,有相關工作經驗和實習經歷的往往能優先錄用。第二,政府部門及金融機構對于管理類人才的能力要求則更注重經濟分析、預測和規劃等能力。具體表現為:一是能理解國家及政府的相關宏觀經濟政策;二是對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行業或某一特定投資進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預測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關注國家政策及財經新聞,并具有數據分析與處理能力。第三,高校則更關注管理類人才的經濟學理論知識及其邏輯性和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應聘者不僅要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知識功底,還要有清晰的知識結構和邏輯表達能力。值得強調的是,在權威期刊上發表相關論文者往往獲得優先錄取。第四,自主創業者最基本的素質就是敏銳的洞察力,能夠根據當前經濟政策、形勢及消費者偏好,及時發現商機,運用所學知識預測其經濟效益,分析可行性。
3探討新的經濟學教學模式
3.1確定經濟學教學目標,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不同的專業對現代經濟學的學習具有不同的目標偏愛,對管理類碩士研究生來說,他們要成為從事管理理論研究或管理實務高級人才[1],就需要遵循教育外部關系規律,以社會需要為參照基準,調整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使人才培養更好地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2]。然后再針對其專業培養目標、人才知識、能力與素質結構,確定經濟學教學目標,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工商管理類碩士研究生旨在培養系統地掌握管理科學知識,熟悉企業經營管理理論、技巧與方法,了解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前沿,能夠成為工商管理理論研究與教學、政府經濟政策研究、公司的決策分析與戰略制定等領域的高層次創造性管理人才。
關于學生學習本專業目標取向,經調查發現,有15%的學生目標是成為理論型人才,50%希望成為應用型人才,35%希望成為綜合型人才。從學習經濟學目的來看,希望了解經濟學在以后學習工作中有用途的占50%,希望掌握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礎的占35%,認為經濟學成績對找工作有幫助的占10%,僅為完成必修課程的占5%。對于期望獲得何種經濟學能力,有50%的學生選擇了閱讀經濟學論著及報告的能力,55%的學生選擇了洞察經濟學動態的能力,60%的學生選擇了理解并能夠利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能力,95%的學生選擇了利用經濟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選擇其他的僅占5%。由此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期望通過學習經濟學課程獲得運用經濟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對此經濟學教學目標應注重經濟學原理和方法在學習、工作、研究中的運用。
綜上所述,經濟學教學目標定位為:通過介紹現代中高級經濟學的主要理論觀點與研究方法,引導學生理解現代經濟學的規范化過程,培養學生以嚴謹方式分析經濟理論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思維方式,掌握經濟學的前沿理論和現代方法體系,并能靈活運用經濟學原理深人、系統地分析現實經濟問題,對中國宏觀經濟的表現及政府政策的效果評價,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其它經濟管理課程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3.2整合經濟學教學內容與體系,培養學生經濟學思維能力
經濟學的內容相當廣泛,管理類碩士生的經濟學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一般為40學時左右,課堂時間相當有限,選擇教學內容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學內容要適當取舍,側重應用性,在教學體系的設置上適當增加經濟學技術分析方法的內容及專題講座等等。具體框架為:第一,經濟學認知與思維方式通過本科階段學習的經濟學原理的教學來培養,研究生階段在此基礎上拓展為專題一一經濟學原理與中國經濟改革,用現代經濟學理論與思維模式試圖研究或解決當前我國現實的經濟問題。第二,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現代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這對正確理解和學好現代經濟學以及對將來管理思維的創新和應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能幫助人們正確地運用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來研究不同經濟環境、不同經濟人行為及不同制度安排下的各類經濟問題[3],并為將來管理應用提供基本的分析工具。可由中高級西方經濟學重點章節來實現,如全面論述不確定條件下的消費者選擇問題,建立完整的消費理論體系,運用博弈論方法嚴格論述一般均衡與社會福利問題,建立令人滿意的一般均衡理論體系,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思維方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研究鋪墊基石,并將把學生引向現代經濟學的前沿。第三,數據處理、經濟分析和預測能力則由后續的計量經濟學完成。第四,團隊協作能力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利用后續跨學科選課基礎平臺、創新能力延展性平臺等來實現,以培養學生利用經濟學和其它學科共同分析某個領域的能力,拓展學生能力的培養。
3.3探討教學形式與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與參與度
針對經濟學體系全面、邏輯性強、對學生的理解質量要求高等特點,探討課堂內外的教學形式與訓練方法。經調查對于學習經濟學的興趣,僅有5%的學生表示對經濟學很感興趣,55%的學生表示比較感興趣,35%的學生表示興趣一般,另外還有5%的學生對學習經濟學不太感興趣。學生們對學習經濟學的興趣不高,這就要求老師通過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通過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本科階段對經濟學學習的難易程度來看,60%的學生認為本科階段的經濟學課程有些難度,35%的學生認為難易適中,僅有5%的學生認為偏容易??傮w來說,學生普遍認為本科階段的經濟學課程有相當的難度。關于本科學習經濟學的難點,有40%的學生表示知識點過多,很難理清這些理論之間的關系,40%的學生表示曲線太過抽象,容易混淆,15%的學生表示數學公式以及推導難以理解。因此,在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應當關注理論知識間的聯系、曲線含義以及公式的推導和理解。從學生對于期望從老師獲得的幫助來看,希望獲得教學輔導的學生占總人數的40%,希望獲得創新項目輔導的占65%,希望引導模擬實驗的占50%,希望獲得社會實踐機會的占80%。由此可知,絕大多數學生都希望有機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運用和檢驗所學知識,進而指導今后的理論學習。從教學方式定位上,有30%的學生選擇了課堂教學,80%的學生選擇了案例分析,60%的學生選擇了專題討論,70%的學生選擇了實務訓練。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希望改變傳統的單一的課堂教學方式,融入案例分析、專題討論、實務訓練等。學生積極主動實踐是教育成功的保證,西方有一句名言“聽過的我會忘記,看過的我能記得,做過的我才理解”[4]。
【關鍵詞】高職學院 經濟學 教學方法
一、影響高職學院《經濟學》教學質量的原因
(一)沿襲傳統的課程教學評價標準滯后。原中等??茖W校的傳統課程教學評價標準,一般是從課程學期授課計劃的制定、教案編寫、課堂教學、教學進度、作業批改、課后輔導等方面提出要求。這種評價標準,比較重視教學環節和程序上的完整性,體現的是以知識傳授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以教科書為依據的課程教學觀,但是卻忽視了“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這一根本要求,忽視了對于教師職業能力的培養及其規范性,或者雖有規范,卻難以進行具體、有效的檢驗和評價。
(二)教學內容缺乏實用性和現實感。經濟學作為探索揭示人類社會經濟生活規律性的一種知識體系,其理論是社會經濟實踐的理論化、系統化,體現出很強的實用性和現實性。但是在高職學院《經濟學》課堂教學中,仍存在“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現象,教師講西方市場經濟理論過多,講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較少。對于理論如何解釋現實經濟現象和經濟規律,如何有效地指導實踐,可能除了一些經濟學大師以外,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常常無暇顧及。
(三)考試與學生能力評定相脫離。由于在《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對于“課程應實現哪些職業能力目標”、“為什么確定這些目標”、“怎樣實現這些目標”等關鍵的要素,缺乏相應的規定和要求,教學與考試的目的不明確。所以,整個教學過程體現為:教師為考而教,學生為考而學。目前雖然高校教改進展較大,但高職學院的考試仍然過于注重規范化的筆試。一方面,考試的內容很刻板,即內容圈定在教材范圍內,要求學生背公式,記概念,抄原理。另一方面,考試的評判又十分主觀,對學生的鉆研精神和創新精神缺少培養與考核。
(四)師資隊伍整體水平不高。師資問題也是影響高職學院《經濟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高職教育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領域內已占半壁江山,但是高職教育的師資隊伍無論從數量上還是結構上,都遠遠跟不上規模發展的需要。其中“雙師型”教師和專業帶頭人是當前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瓶頸。
二、對高職學院《經濟學》教學改革的設想
(一)積極改革教學模式,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學目的是什么?這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職業學院應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經濟人才,就必須改變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糾正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精心創造符合所授課程理論、知識特點的情境,指導、幫助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體系的建構。比如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已有的經濟學基礎、學習能力和專業背景,并根據所授課程特點及具體章節內容特點,采用多樣化方法開展教學活動,鼓勵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發展技能和培養能力。要把握好課程內容補充吸收相關的內容,提高對理論和實踐知識的把握,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力爭做到講課有趣生動,所涉案例內容充分,結合實際生活。過去我們一直圍繞一間教室、一塊黑板、一群學生、一個老師的教學方式,單一、枯燥、乏味。于是許多學生厭倦,逃課、睡覺等等,課堂秩序的維持總是要占用授課時間,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種現象。
(二)科學確定課程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目標是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在職業能力培養和知識認知上要達到的具體標準,包括職業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經濟學》教學旨在培養學生應用現代經濟理念,分析解決當前經濟建設存在的各種問題。因此,課程教學內容不能照搬教科書的內容,而要按職業能力目標的層次和類型進行整合,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才能、開發學生智力為主軸。在總結、傳承經濟學原理的基礎上,要重點講述當前我國經濟建設遇到的很多實際問題。
(三)合理改革考試模式,適當增強學生的學習壓力。高職學院《經濟學》的教學目標,注重考核學生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既要考核學生對于依據教材中所講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更要檢測學生動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后一種檢測試題,應占總分的大部分。對于在何時進行考核,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進度和實際需要決定。比如說,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進程中提出一些問題,由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自由抒發見解,作為平時成績;也可以通過期中、期末筆試檢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原理、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以通過課外布置論文,要求學生以當前經濟熱點問題,結合所學的理論進行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論文交流,將論文成績計入課程總分。這樣,通過多種方式以考促學,增強學習壓力,提高經濟學教學的質量。
(四)加強教師實踐能力的培訓。高職學院《經濟學》課程教學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除了需要加強教育思想、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加強教師的實踐能力。以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首先,學??衫眉倨陂_展相關的培訓和函授,同時也應該定期輪流派遣部分教師到其他國家、院校學習。其次,定期組織系、院教學經驗交流會,討論各自的心得,以期共同提高和進步。再次,將在校教師送到企業中實地學習專業課程,使授課更加具有針對性,案例不再空洞、泛泛,而是切合專業。最后,啟動“名師”工程和“訪問工程師”工程,造就一批熟悉行業企業最新動態、把握專業技術改革方向的專業帶頭人,培養一批能夠根據行業企業崗位群需要開發課程、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的骨干教師,鍛煉一批業務精、技術高、能力強、充滿活力的青年教師,打造“多層立體、校企互通、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