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4 12:03: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創新能力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創新能力企業DVD壓縮碟
DVD壓縮碟現象
早在1999年,我國正版音像制品企業在企業內部,研究運用新制定的MPEG4壓縮技術國際標準,試生產過壓縮碟。然而這項顛覆傳統贏利模式的技術,并沒有為我國音像企業所采用,反而使得我國整個音像行業都處在極度恐慌之中。DVD壓縮碟為何使音像企業如此驚慌?
DVD壓縮碟又稱萬能DVD或HDVD,1999年1月形成國際標準,采用MPEG4壓縮技術。以前只能借助一些播放軟件在電腦上播放,局限了其傳播范圍。從2004年開始,DVD壓縮碟解決了兼容性問題,使得其具有了音像出版物的特征,從專業軟件消費群進入大量普通音像制品消費群。DVD壓縮碟具有容量大、兼容性強、清晰度較好、進入壁壘和生產成本低等特點,一張壓縮碟可以容納10集電視連續劇或8部故事片的內容。所以,這張輕巧的DVD壓縮碟它能夠在短短兩個月內,兵不血刃地讓中國音像業至少10億元的財富化為泡沫。
對于非法使用MPEG4壓縮技術生產盜版音像制品應該嚴厲打擊。但是,如此價廉物美、深受消費者歡迎的新技術,為什么沒有被為正版音像企業采用,卻被盜版光碟生產企業發現、生產和收獲價值了呢?本文擬以此為例,分析企業抑制創新和創新滯后的原因。
企業創新滯后的原因
路徑依賴使企業抑制創新
表面上看是正版出版商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所采取的對抗行動,實際上它是對新經濟模式或者新游戲規則的拒絕,使得在這場技術創新的市場較量中全面敗北。目前音像業的游戲規則是:發行商靠發行碟片的數量收回其購買音像發行權的投資,批銷商靠每張碟片的批零價差計算利潤,出租商亦是如此。當MPEG4壓縮技術1999年成為國際標準時,我國正版音像制品企業就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并在企業內部試生產過壓縮碟。但在現行游戲規則條件下,采用壓縮技術,勢必會使整個音像制品碟片數量減少和行業利潤大幅度降低,也就是說,該技術會顛覆傳統的贏利模式。所以,即使在“音像SARS”面前,誰也不愿意主動去改變游戲規則。他們都無一例外地表示,不參與DVD壓縮碟的生產,能想到的辦法也只有要求政府有關部門全力打擊盜版和呼吁公眾支持正版。
實際上,包括音像企業在內的我國許多企業都普遍存在著技術和市場創新的“路徑依賴”問題。即當一項技術創新從發明到應用,直到技術成熟后,報酬遞增現象出現,從而形成自我強化力量,促使應用現有技術獲得好處的參與者排斥新技術,依賴舊技術。正版企業對傳統盈利模式的投資和經營所產生的既得利益,會牢牢“鎖定”技術經濟模式創新的選擇路徑和步伐。而作為技術和市場創新的新進入者比市場壟斷者有更多的創新激情,成功的技術和市場創新使新進入者成為壟斷者。成功的技術創新也使壟斷者保持新的壟斷,因此原市場壟斷者從創新中獲得的收益比潛在進入者少。通過技術和市場等創新,新進入者可替代壟斷者,但壟斷者只能代替自己,所以這些已經成為壟斷者的企業都不愿通過創新打破游戲規則。
缺乏創新精神是創新滯后的根本原因
企業家不僅需要具有創新精神,而且需要市場潛在盈利機會的敏感,在一些傳統市場領域,可能對市場潛在機會的敏感應該高于一般意義上的創新。如果說創新是將一種從未有過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過程中,而對市場潛在盈利機會的敏感,就是對技術、原料、工藝和商業組織的盈利性應用,否則任何“高科技”都不能轉化為所謂的“產業”。
從正版企業知道并在企業內部曾試生產過壓縮碟這一點上來看,目前包括音像企業在內的許多企業家們,缺乏企業家特質,不僅沒有形成崇尚創新的價值觀和創新精神文化環境,也沒有形成“以創新驅動增長”的新模式。
由于創新不僅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新技術在產業化的過程中還存在諸多暗礁,企業家們總結發現“領先半步是先進,領先一步是先烈”,所以多采取跟隨或模仿戰略。當面臨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化時,他們能想到的只有求助于有關部門全力支持和呼吁公眾支持正版,而不是通過技術、市場和渠道等創新和開拓贏得競爭。然而先進的顛覆性技術是誰也阻擋不了的,它不僅顛覆了現有行業的既得利益,也必將最終導致音像制品行業制定新的游戲規則。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從來就是推出新技術,新技術淘汰舊技術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從來都是痛苦的。舊技術的擁有者因為已經獲得市場優勢,成為這種技術的既得利益者,會竭力反對新技術拒絕推廣新技術,而新技術的擁有者則會補充以至淘汰舊技術,分享甚至取代原來技術擁有者的市場優勢,這是市場競爭殘酷性的體現。這一過程盡管無情,卻保證了整個社會技術的不斷進步,給消費者提供了越來越實惠的產品。
我國企業走出創新滯后困境的途徑
爭做市場的領先者
20世紀的中國多數家電業走過的是一條“比著葫蘆畫瓢”的模仿和跟隨的道路。就連松下幸之助在創業之初也給自己定下了“只仿造、不發明”的章程。如果說在傳統經濟形態下,企業的模仿和跟隨戰略還具有一定的效力的話,在摩爾定律發揮作用的十倍速時代,使得其市場地位、產品地位與被模仿者之間產生了清晰的差距,而當你拿著模仿的東西去和別人在同一個舞臺競技時,贏的機率將是很小的。
明確創新變革的永恒主題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董事長諾曼奧古斯丁說:世界上只有兩類企業,一種在不斷變化,另一種被淘汰出局。我國企業如果不加快速度變革和創新,必然被突然變化的大環境所吞噬,企業為了永續經營,必須變革。電子巨頭索尼的掌門人出井伸之把互聯網和寬頻稱之為劃破制造業天空,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兩顆隕石。例如:網絡點到點的傳播方式,顛覆了許多傳統實體企業關于渠道和財務體系建設的陳舊觀念。從客戶解單、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物流體系、結算體系完全是按點到點的方式建立起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進入人們生活,實際上給傳統傳媒產品帶來了一個新市場,音像企業必須跟上數字時代的步伐。
樹立創新變革的理念
德魯克說過:“當前社會不是一場技術、也不是一場軟件、更不是一場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場觀念的革命。所以說,真正的競爭對手是無形的,這些‘對手’在我們思想和靈魂的深處?!睂τ谄髽I來說,決策者意識到市場發生了變化,卻“不愿變化更新”是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切失敗,歸根到底是理念和思想方法的失敗。如果我們能夠在理念和思維方式這個根本上解決問題,則無論競爭對手多么強大,最終一定能夠戰勝它。實際上,在大變革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優勢就是:必須以變革應對變革,惟一持久的競爭優勢來自比競爭優勢更快的變革,否則只有死掉,成功就是這個概念,今天做成功了馬上拋棄它,重新開始,一定要重新開始。建立新的產業游戲規則
企業競爭使用的四種成功方法包括:建立優勢層、松動的磚頭、合作和改變規則。改變規則就是拒絕遵從行業領導者制定的“游戲規則”,建立新的游戲規則。依靠改變游戲規則在競爭中崛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瑞典的宜家公司、諾基亞公司和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等一批成功的公司就是拒絕遵從傳統的游戲規則,建立新的競爭游戲規則,從而取得競爭的勝利。
現在競爭的速度和程度都已經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競爭變得越迅速,競爭者所擁有的優勢也越短暫。管理大師蓋瑞漢默在《領導革命》一書中說道,21世紀是一個革命的不連續的世紀,因此,任何一個競爭規則都將無法被長期“占有”。它只會被打破,然后不斷被新的游戲規則所取代,每一次被打破的過程,就是一次革命的過程。企業任何引以為傲的競爭優勢,都可能轉瞬即失。按常理企業成功之后產生一定的惰性,惰性其實是很自然的現象,將過去的“優勢”發揚光大更是順理成章,可是偏偏繁榮之中孕育著毀滅的因子,稍不留心,游戲規則就會被更改了,企業轉眼又要去面對“死亡的幽谷”。
DVD壓縮碟的出現,有可能促使音像企業建立市場潛在盈利機會的敏感和創新精神,打破原來僵化的體制,創建新的市場贏利模式,將技術創新開發、市場創新和渠道創新放在更為重要的地位上。正版音像出版企業如果能夠盯緊市場和技術演化的蛛絲馬跡,把握住未來的走向,打破前面的成功模式,重新調整策略,盡快實現新壓縮技術的產業化,甚至重新架構組織和企業贏利模式,贏回失去的市場其實并不是什么難事。
全面考量競爭對手
如果問一家我們的企業家:“對于你來說,最具威脅的競爭對手是誰?”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出一連串自己的競爭對手企業的名字,市場經理們常常為強大的同行而擔憂,他們認為這些同行中的佼佼者,是阻礙自身發展壯大最主要的“敵人”。
根據波特的競爭理論,在每個行業中,競爭不止是在原有競爭對手中進行,而是存在著五種基本的競爭力量:潛在的行業新進入者、替代品的競爭、買方討價還價的能力、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以及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潛在的行業新進入者是行業競爭的一種重要力量,這些新進入者大都擁有新的生產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資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場地位,所以是最重要的競爭力量之一。最終才是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這五種基本競爭力量的狀況及綜合強度,決定著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從而決定著行業中最終的獲利潛力以及資本向本行業的流向程度,這一切最終決定著企業保持高收益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黃勇.DVD壓縮碟吞噬五成正版市場[N].經濟參考報,2004
2.梁發芾.DVD壓縮技術不是非法技術[N].南方周末,2004.11
班導師模式是高校廣泛采用的一種教育管理模式。班導師模式是利用班導師自身所具有的專業知識、準確的認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素養和完善的人格來影響學生,引導學生努力學習、超越自我、追求創新,是推進人才培養及全方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通過班導師的努力,幫助學生在大學期間順利完成學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成就自我、挑戰自我、突破自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在相互學習和相互促進的班導師模式下,逐步培養本科生的自主性思考和自主性創新的能力。在實踐中充分理解理論知識,在吸收的同時不斷深入的探索,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
二、目前國內外高校導師模式下培養本科生創新能力的實施情況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注重于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人才。本科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民族創新的希望,是國家創新的未來。國外在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的經驗更為豐富,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和溝通。國外大學培養本科生的創新能力最主要的是通過導師的積極引導,學生能夠參與到科學研究項目中,注重本科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通過親身實踐和積極思考引發自身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國的大學更加注重通過導師的傳授,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學習系統性的專業知識,著重培養本科生的學習與分析能力,逐步從學習、驗證過渡到研究、創新的過程。這些正好為我國在培養創新型人才上做了有利的鋪墊。然而,與國外經驗豐富、水平較高的大學相比,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創新意識和強大的動手實踐能力方面,我國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
三、本校班導師制下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建立
各高校對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均采取了多種有效的措施,其中尤其以班導師模式最為普遍適用,本科生在班導師模式下提高了自身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我校采取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管理模式的創新
本科生導師模式由傳統意義上的總體管理轉變為整合與分散并進的模式。入學時,班導師統一管理培養學生的創新與綜合能力。從本科生二年級開始,學生進行自由組合2~3人的隊伍,自行選擇題目,并由導師指導分配每個學生的側重點,完成課題研究并申報。分散模式中學生根據導師的合理安排,結合自己所做過的課題研究或是重新確定課題研究題目作為畢業論文的內容,最終通過答辯順利畢業。
2.將創新能力培養概念融入課堂中
本科生獲取知識最直接、最方便的渠道無疑是每天都會接觸到的課堂教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轉變傳統觀念,教師要從最初的教學轉變為導學,然后再到學生自主學習,即“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教師通過啟發引導學生理解教學知識,促進學生在提出疑問,解決分析,正確理解課堂知識后,能繼續思考并轉換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利用課堂將創新意識于無形中灌輸給學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3.實踐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實踐是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實踐是檢驗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的成熟度,是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徑。我校本科生的實踐活動貫穿始終,集中安排實驗課時、課程設計、認知實習、畢業實習等。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還對本科生全面、部分、定時開放實驗室,確保了本科生的實驗時間。同時導師還鼓勵學生自立課題研究內容,最大化地培養學生感知應用新知識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4.鼓勵本科生積極參加科研活動
前期扎實的基礎和專業知識、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都是參與科研活動的基礎。在班導師的指導建議下,結合自身特點和興趣點,選擇最適合的研究課題,制定課題研究的進程。導師根據學生所選擇的課題,給予適當的指導,在參與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由淺入深、由簡入難,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5.自主性創新,獨立完成課題
通過班導師的指導學習,本科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在獨立完成課題中顯示出來。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或是實訓以及畢業設計,獨立申報項目,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夠制訂出一套可以投入實際使用的方案,增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經過前期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基本上可以不依賴導師獨自完成科研活動,為以后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基于班導師模式下的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實施效果
以上列舉的方式方法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提高綜合素質方面都起到了顯著作用。學生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充分掌握創新的思維以及創新的方法。這些方式方法既是相互獨立的也是相互關聯的。每一種方式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可以根據學生自身不同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補足學生單方面或是某幾方面的不足。同時,這些方式方法之間也是一個整體,相互間協調統一,旨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及能力,運用合理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當然,這些方式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導師在指導的過程中無法針對個人的優劣勢進行更深層次的指導。同時還存在一位導師指導多位學生的情況,無法使更多的學生同時接受到同程度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不能充分提高。對于高校來說,如何采取最有效、最廣泛的模式培養更多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主要目的,充分整合學??衫玫馁Y源,配備良好的設施,也會使結果事半功倍。建立合理的體系與系統的培養模式是提高本科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同時設置合理的評價認定、適當的獎勵都會輔助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全面的綜合素質。我校生物工程專業自2011級實施班導師模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來,取得了顯著成效,共獲得省級特等獎1項、省級三等獎4項;校級創新創業大賽二、三等獎各1項;獲發明專利2項;5篇。
五、結論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現代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小學教育階段,是教育的基礎,也是創新教育的基礎。在這一階段,創新教育的重點應放在培養小學生具有"創新意識"的個性品質。此階段的創新意識主要指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熟悉的獨立性"、"自由思索"、"懷疑態度"、"求異思維"、"發散思維"等內容。這些東西雖然還不是創新品質,但這卻是創新品質的源頭活水。
小學《生活和勞動》教育課程是小學各科中的基礎學科,在小學各學科教學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課堂教學要求學生既動腦又動手,手腦并用。這種教學實踐活動,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最佳機會。創造性勞動教學終極目標是鼓勵和引導學生增強創新意識,投身創造實踐,探索創造途徑,養成創新習慣。
在小學《生活和勞動》課課堂教育中落實素質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要注重學生多種能力,非凡是觀察、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那么,如何在《生活和勞動》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我在以下幾方面作了嘗試。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基礎。
《生活和勞動》課中有一部分內容涉及到一些特定的社會場所,如摘要:郵局、醫院、車站等。由于小學生的社會活動范圍較窄,因此,對這些場所缺乏了解。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有目的地帶領學生進行參觀,使他們獲得正確、鮮明的感性熟悉。通過參觀使學生得到的知識,往往比教師單純在課堂上講解效果好得多。
以三年級《幫爺爺寄信》一課為例,三年級學生絕大部分從未寄過信,郵局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生疏的地方。假如教師能夠帶領學生參觀一下郵局,請郵局的工作人員介紹一下郵局每一個窗口的用處,并讓學生親眼看一看別人寄信的過程,那么這堂課還用得著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嗎?三年級還有一課是《郵政編碼的用處》,上這堂課時,假如教師能讓學生參觀一下郵局工作人員分揀信件的過程,并讓工作人員現場介紹一下他們是如何根據郵政編碼來分揀信件的,那么,學生對于這個費解的三級六位數的郵政編碼也就不費解了。當然,參觀前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預備工作,制訂出參觀計劃,明確參觀目的,進行精心的組織,參觀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參觀后還須進行總結。
小學《生活和勞動》課本上有許多插圖,為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要充分利用課本上的每幅圖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同時還要經常引導學生到室外進行觀察,觀察校園花壇、樹木、體育設施等,還要組織學生參加訪問農村、工廠、商店、賓館、飯店等,了解自然,了解社會生產,觀察要同說、做結合起來,使學生看得懂,說得清,會操作。
(二)注重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創新能力發展的基礎。
英國教育學家斯賓塞認為摘要:"堅持一個人無論怎樣也不過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應盡量鼓勵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探索,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得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創造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這就要求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學習。
小學生由于知識面較為狹窄,輕易對四周的事物產生一種強烈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越是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越強。我們要利用小學《生活和勞動》課中一切可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的因素激發學生。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喜好,不僅適用"導入新課"的環節,可以產生一種"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更應該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使外在的情境不斷刺激和內在的好奇,需要不斷撞擊,不斷協調,從而促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心境,自覺地參和學習和探究過程。
例如在教學《炒青菜》一課時,教師先給學生講述了炒青菜的方法,接著就讓學生嘗試練習,然后讓學生嘗嘗自己炒的青菜并談談品嘗后的感受。結果,學生紛紛匯報摘要:有的說青菜炒得太咸了,有的說太淡了,有的學生將青菜燒焦了,有的還沒炒熟……老師并沒有批評,而是向學生提出了一個新問題"你們失敗或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同時出示了老師做的炒青菜,讓學生觀察、品嘗。老師又提問摘要:"你們還想再來做一次嗎?"學生又躍躍欲試,氣氛高漲。緊接著讓學生再實踐。經過多次操練,學生吸取了一次又一次的經驗教訓,炒出了油亮、細嫩、可口的青菜。學生在嘗試實踐中,大膽探索,及時總結,直至成功的過程,就是他們自己動手獲取知識把握技能的過程,也是創新能力發展的過程。
(三)注重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是培養學生探索活動和創新活動的基礎。
愛因斯坦說過摘要:"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小學生時期是想象力表現最活躍的時期,只有創新的想象,才有創新的活動。
小學低年級學生無意注重占主導地位,在教學中創設富有生氣,美的情境,輕易引起學生的注重。如在教學第三冊《有趣的面具》一課時,教師事先預備多種漂亮的面具,直接展示給學生看,也可制作成投影展示。小學生看了多種多樣的面具之后,感受到了美,從而激發了他們制作的欲望。教師這時便不失時機地予以引導摘要:"這節課,我們就制作有趣的面具,希望同學們做得更漂亮。"這樣學生的情趣被調動起來了。這些形態各異的面具不僅喚起了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通過這些面具的啟迪,他們做出了一個又一個別出心裁的面具。他們都給自己的面具取了好聽的名字,"豬八戒"、"孫悟空"、"多面人"……他們的創新意識被激發了。
《生活和勞動》課上通過想象,可以創造出各種各樣的作品,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就可以使作品思想活躍、開闊。所以在《生活和勞動》教學中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創新,每節《生活和勞動》課,都為學生創造想象的機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這樣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
(四)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是學生樂意創新的基礎。
皮亞杰指出"兒童只有自發地、具體地參和各種實際活動,大膽形成自己的假設,并努力去證實才能獲得真實的知識,才能發展思維。"《生活和勞動》課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只有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實踐,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小學《生活和勞動》課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和其他各科相比,有著獨特的途徑--實踐操作?!渡詈蛣趧印氛n的實踐操作既可以通過課堂教學進行,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如摘要:帶領學生參觀,組織學生課外實踐,也可以開設喜好小組等。不管是在課內,還是課外的實踐操作,都要充分重視到學生的想象力、發散思維、合作意識、成功的,這些是培養創新意識最基本的要素。
(1)在實踐操作中豐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們的大腦對已存儲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亞力士多德指出摘要:"想象力是發現發明等一切創造性活動的源泉。"要創新就必須會想象,因此,在《生活和勞動》課實踐操作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對動手操作過程的喜好,來調動學生思索新問題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展開豐富的想象,是培養學生和發展學生創新意識的必要手段。
例如,教學《塑料瓶的妙用》一課時,我先教學生做成了清新悅目的鮮花、樹葉和花籃。接著讓學生自由想象,自己設計符合自己意愿的裝飾品。通過挖掘教材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積極性。一會兒,學生們分別制作出了發夾、垃圾桶、動物盆栽花卉等栩栩如生的作品。學生做出的東西非常多,有的連老師都沒想到,這時,教師就要適時表揚那些學生,對其作品給予鼓勵和肯定,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創作喜好。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2)在實踐操作中發展發散思維。
發散性思維就是在對新問題的解答或者對于解決新問題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種,或者多種多樣的演繹和推導。在教學中設計開放性的新問題,引導學生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通過嘗試和探索,對原有的制作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是發展學生發散思維的有效途徑。課堂上的實踐操作對整個課堂教學非常重要,在整個課堂教學占較大的比例,在這一過程中要不斷積累學生點點滴滴具有創新意識的閃光點。
例如,在教學第七冊《自制筆筒》一課時,教師只教了筆筒的基本設計思路,讓學生自己來設計并制作他所設想的筆筒,有一學生雖然設計出了筆筒,但是利用現有的材料很難制作出他所設計的筆筒,這時,我沒有叫此學生重新設計,而是鼓勵這個學生讓他試著做一做,后來,他從家里帶來的一些材料,真的制作成功了。所謂"觸類旁通",正來自思維材料和知識的遷移。
(3)在實踐操作中強化合作意識。
在實踐操作中,以小組活動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競爭機制,激勵全體學生之間互相合作。小組之間開展競爭,使每一名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特長得以鍛煉,素質得以提高,最終走向成功。追求學生人人進步為最終目標,以合作學習小組為運行載體,以全員激動為操作手段,以小組團體成績評價為導向,激發競爭活力,強化合作意識。
在教學中,我總是將學生分為幾組,最后,評一評哪組做得最好,激勵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強調學生個體心理品質的練習、健康心理素質的養成、互助協作的團隊精神的形成,使學生不以自我為中心,而從集體的利益出發,讓他們明白成功的作品屬于自己,也屬于集體。
(4)在實踐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摘要:"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非凡強烈。"每個學生總是希望自己成功,總是能得到老師的贊賞,可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應盡力滿足學生的成就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達到成功和從知識的獲益中得到滿足,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教學過程中總是能保持濃厚的學習喜好,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促使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達到愿學、樂學、會學、善學。
例如,在教學中,不管學生最后的作品做得怎樣,教師總是能肯定學生的作品,總是能肯定學生為作品付出的一切勞動。教師還應當眾表揚一些成績平平的學生,他將終生受益。斯賓基說過摘要:"求知假如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快樂,即使無人督促,也能自學不輟。"
動手操作是智力結構的五大要素之一。學生的親身感受體驗和感知利于獲得感性經驗,從而實現其熟悉的內化,促成其理解力和判定力的發展,學生正是通過擺弄客體獲得有關客體的表象,進而上升為理性熟悉。教師盡量給予學生更多的動手操作實踐機會,提供豐富的材料,使他們可以親自進行結論,并發現創造性的結果。小學生的生理決定了他喜歡動手善于動手的特征。動手,可使人的大腦發達;動手,可使小學生把想象變為現實。當小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得到創新成果時,他會感到無比喜悅和自豪,會激起他不斷創新的喜好。
五)課外勞動實踐活動是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主要方式。
美國一位聞名教育家說摘要:"知識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高生活和勞動教學的效率,不僅要立足課堂,更要面向生活,走進生活。這就要求生勞科教學構造知識教學圈,把學生的課外、校外生活提高到生勞課堂教學的高度來規劃,組建一條由"課堂--校園--家庭--社會--課堂"構成能力的練習"驛道",按照"課中學--課中練--生活用"的能力練習直線系列,發揮多方面的優勢,互補共存,在生活實踐中求得創新能力的發展。
譬如在教學《怎樣乘公共汽車》時,教師首先要在課堂上使學生學到如何乘公共汽車的知識摘要:①找到哪一路車,看清方向;②停穩后按秩序上車;③乘車要有禮貌等等。其次可帶學生到社會上實地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使所學知識實踐化。最后回歸課堂,讓學生談談乘公共汽車還要注重什么。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學生的知識活化,實踐創新。
【關鍵詞】金融學專業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培養三位一體
21世紀我們培育的金融人才不僅要熟練地掌握廣博的業務知識,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筆者認為學生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應寓于課堂教學、課外自學、實踐教學三個環節之中。
一、課堂教學主要是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時,應注重與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結合起來。在課堂上應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變學生被動性學習為主動性學習。改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宰”地位,而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因此這就要求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并結合本學科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來設置教學問題和教學方式。根據教學問題的不同,可分別采用設問式、引導式、討論式等不同的教學方式。
當涉及的教學問題是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可采用設問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設問,讓學生在整堂課中始終處于一種主動開動腦筋的狀態。這樣便于學生迅速掌握知識,為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涉及的教學問題是較難或很難理解和掌握的,可采用引導式教學。根據具體情況,一是教師可通過開放想象法去引導學生諸如對在證券投資中會遇到什么樣的突發問題,如何解決才是最有利的,才會在投資中最大限度的規避風險,獲得最佳投資收益等問題展開想象。同樣也可以引導學生在某些問題上進行無拘無束的創造性想象。如我國金融業務創新問題,可從在金融業務的創新中會出現哪些意想不到的問題,西方金融創新對我國金融創新有何啟示等方面引導其展開想象,從而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二是教師可通過聯想法去引導學生打開思路,開闊視野,由此及彼,從中得到啟發。例如我國如何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問題。首先讓學生比較全面的了解西方發達國家在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方面的做法,以及不同國家做法存在的差異性和產生差異的原因等。其次引導學生去聯想,思考如何借鑒西方發達國家成功的經驗,結合我國初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存款保險制度,以及在建立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三是教師可通過在課堂內借助衛星實時接收系統,接收全球各大金融市場的各類指數和歷史數據,為學生提供一組模擬情景,如股票市場、外匯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等,讓學生根據設定的條件或借用現實條件,自主決定采取何種虛擬的經濟行為,然后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這種行為的結果。這種引導式教學能促使學生對未接觸過的問題開動腦筋,讓他們自己去解決,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無疑是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訓練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當涉及的教學問題還存在爭論的,可采用討論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首先確定好需要討論的問題;其次由教師向學生介紹該討論問題爭論的不同觀點等;再次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通過分析思考,相互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最后教師對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通過討論,可以發現學生提出的許多看法是頗有見地的,對問題的認識也有一定的深度。
課堂教學不管采用何種形式,都要求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積極參與到教與學雙邊互動的活動中。鼓勵他們敢于破除迷信,敢于質疑,提出自己的見解,并對他們的創新熱情加以保護。
二、課外自學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延伸
通過課外學習,不僅能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達到實現“自身教育”和“終身教育”的目的;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能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關于本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廣泛涉獵其他科學的知識,以開闊視野,為充分發揮其創造性思維和培養創新能力進一步打下堅實的基礎。課外自學應注意結合專業合理安排。在學習中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循序漸進,不斷拓展專業知識面和其他知識面;二是要將專業學習與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結合起來。學生的課外自學可分兩種形式,一種是有相關教師全程指導。如對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選修課程可采取這種方式。像《金融法規》課程就可以采取這種形式。學生在自學該課程之前,已學過了《法律基礎》、《經濟法》等課程,給自學該課程奠定了基礎。具體做法是,教師給學生指定教材,并要求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自學計劃??紤]到《金融法規》課程自身的特點,指定近二年發生的具有典型性的金融案件或讓學生自己收集具有典型性的金融案件。要求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的金融法律知識和原理去分析這些金融案件,并且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小結。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不同的學生給出不同的指導和相應的答疑。自學時間占總課時的3/4左右,輔導的時間占總課時的1/4左右。這種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另一種是相關教師只有在學生對一些重要問題舉行討論會時才參與,并且在討論過程中作一些必要的指導。如對銀行卡的營銷,針對不同個性或不同類型的消費者采取什么樣的營銷策略是最合適的,可以有那些新的營銷方式展開討論。通過這樣的討論可以使學生不斷地捕捉創造性靈感,以提高創新能力。
三、實踐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是把實踐課程分成教育實踐、教學實驗和社會實踐。為了確保實踐課的落實,首先應制訂出詳細的教學時間分配計劃。筆者認為,實踐課時間應占全學程時間的1/5。在所有實踐課時間中,教育實踐占1/6,教學實驗占1/2,社會實踐占1/3。其次應制訂周密的實踐課教學內容,其內容要突出對學生適應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實驗為例,可以通過建立模擬實驗室,開設“商業銀行業務模擬”、“證券投資模擬”、“國際結算模擬”等實驗,讓學生在實驗室中能進行存貸款業務、票據交換、國際結算等商業銀行業務的訓練,還可對外匯交易、證券買賣進行實盤操作及行情分析。例如對商業銀行業務進行模擬操作,可以較快地培養出符合商業銀行上崗要求的理論和業務素質雙過硬的復合型人才。學生通過商業銀行實務的學習和實踐操作,為以后從事銀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比較熟練地運用所學技能和方法,勝任各大商業銀行相關工作,大大縮短在銀行的見習期。因此這種做法既可以解決實習難的問題,又可使實習真正落到實處,使學生熟練掌握業務流程和操作技能。同時還可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還可以舉辦“證券投資模擬”大賽,將大賽的組織工作交于學生完成。競賽時間為6個月到1年,便于學生有時間在證券市場中體驗短、中期投資的不同策略和操作方法。這樣的競賽方式,不僅能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實戰操作能力和靈活處理實際問題的應變能力。
二是建立學生創新實踐基地,以此作為培養他們創新能力的場所。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學校所在城市的金融機構,與這些機構進行合作,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單位建立創新實踐基地,定期或不定期地派學生到創新基地去參加產、學、研相結合的實踐活動。這些活動盡量讓學生自己完成,教師只對他們解決確實有困難的問題加以啟發性指導,并規定學生提交的研究成果或實踐報告有所創新,否則視為未完成任務,應重做。
三是組織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不僅能培養他們參與科技、社會活動的興趣,還能在活動中發展各種能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有許多,如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研活動,深入基層單位,對各種金融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在調查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直接參與金融機構組織的產品營銷活動,以培養他們對突發性問題采取不同與常規的思維方式創造性的加以解決的能力。
學前創新教育不單單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創造力為目的的教育理念,它應該讓受教育者在接受創新理念教育的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及創新意識。因此,這也就要求教育者在優化人生觀和人倫環境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教育,從學前階段就培養出具備高水平的理想和高層次追求的人才來,這也是學前教育者進行創新教育的首要任務和首要教學目標,也只有這樣,在教師的指引下,孩子們才會在未來的創新實踐活動中,能夠擁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孩子們會沿著這個方向為之奮斗和努力。這也要求學前教育工作者要認識到創新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對每位孩子的健康教育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二、在活動中對孩子進行創新性思維的培養
在學前創新教育中,兒童的創新性發展還表現在幼兒的動作當中,因為孩子們的動作活動是開展其他一切活動的基礎表現,兒童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運動,兒童的活潑好動,正是培養他們創新能力發展的最大時機,因此,在開展健康教育活動的時候,對孩子們進行創新理念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組織教學中,教師可以深入地去了解兒童的興趣和愛好以及他們思維的靈活性,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興趣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在幼兒自己選擇的活動中,他們的創新思維會很容易被激發出來。此外,教師還要善于從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呼吸、臉色以及出汗程度等方面進行仔細的觀察,對兒童的活動量和運動的時間進行有效的調控,因為只有科學地安排他們的運動過程,才能達到健體強力的效果,進而也才能促進他們個體創作性思維發展的作用。
三、要重視創新教育與基礎教育的有效整合
在我國的教育活動中,創新教育也是近幾年來新興起的一種教育理念,創新教育主要是以“創新”為主要的教學目標,針對兒童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制定出一些創新的教學方法來,在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效果的同時,還能夠促進他們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及創新意識的形成,他們的這些能力也會隨之得到提高。此外,在構建學前教育的創新體系過程當中,還需要注重創新教育與基礎教育的有效整合,將創新教育的理念融合到基礎的教育當中,在創新教育中去完成基礎教育,在這個整合的過程當中,還要充分地尊重兒童的主體性與個體的差異性,從而為提高他們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打好基礎,進而有效地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為促使兒童的全面發展奠定好堅實的基礎。
四、學前教育思維上的創新轉變目標
在過去比較傳統的學前教育教學中,很多教師容易忽略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經常會認為兒童還不能分辨出事物之間的好與壞,很多教師還認為兒童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等都需要教師給予引導,這樣的教學結果就會導致幼兒在平時的學習過程當中經常會按照教師的方法去完成,教師讓他們怎么做,他們就照著樣子去學、去做,這樣的教學觀念長久下去,就會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上灌輸這樣一種想法,每次的學習都需要教師的幫助和引導學習,這樣的教學后果就是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因此,為了促使教師在學前教育思維上的創新轉變,就要求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不要事事親力親為,要讓孩子們主動地去追求學習的本質,讓他們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獨立地解決一些問題額困難。在這種思維創新的學前教育的理念引導下,還需要教師對教學的本質有個特殊的認識和理解,在整個的教育活動當中不斷地突出孩子們的主體地位,并且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以此來培養他們積極主動學習知識的思想和觀念。
五、創新教學有利于幼兒園課程的設置
(一)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創造動機,認真維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人類創造科技成果,探索未來的原動力,好奇心、求知欲旺盛的人,不會固守傳統觀念,敢于質疑,敢于提出新觀點,才能有突破性的發現。歷代科學家的成功發明早已證明了,沒有質疑就沒有發現和創造,因此教師要允許學生提出質疑的意見,并對其給予保護和肯定。為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多設問題情境,發揮啟發式教學的優勢,給學生設置疑難,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主動提出新問題新觀點,教師還需要反復啟發、強化學生激發出來的興趣,以利于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并助其良好發展。
(二)加強創造性思維的訓練豐富的想象力是創造性思維的原動力,沒有想象力就無從談創造力,敢于想象、富于想象力是創新創造活動的根本。發散思維對創造性思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思維方式既無范圍,也沒有一定的方向性,既可以突發奇想,又可以異想天開,從已知領域跨越到未知領域,這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發散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方式表現出的特征是創新,在同中求異。創造性思維,是通過對多種思維模式的訓練而形成的精華,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啟發學生從多種角度,以多種方式進行開拓思維訓練,并做好聯想性思維訓練、逆向性思維訓練以及主體性思維訓練,從而消除學生的固定思維模式,形成創新思維習慣。
二、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構建物理問題情境,強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及求知欲,不會是順其自然形成的,而是源于外界的情境不斷刺激,以及教師的不斷引導啟發。提出問題是一種創造性思維的過程,而解決問題是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任何教學內容都可以以一個個問題的形式表現出來,以情境變化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性思維習慣的養成。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構建問題情境,不斷給學生設置問題,從而刺激學生產生質疑,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為此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構建問題情境,比如演示物理實驗,更為直觀地多媒體演示,開展講故事、小制作、小發明活動等。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多種渠道地構建問題情境,巧妙地設置疑問,就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不斷激發學生的質疑思維和創新學習熱情,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廣開渠道不斷為物理教學實驗創造條件,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物理實驗以特有的生動性、直觀形象性被學生們喜愛,同時也是物理教學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基礎,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實踐能力方面發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也是構建創新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模式、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1.物理教師可以依據新課改,合理安排一些富于生動味性的小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體驗科學的樂趣,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性,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實驗設計,不斷改進實驗,在以往的學生實驗中,學生只能按照教材要求的步驟方法,按部就班地實驗,然后照抄照搬完成實驗報告,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需要廣大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實驗改進,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從而真正發揮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3.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課外實驗活動,擴大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物理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物理,它們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開辟生活物理第二課堂,開展各種形式的家庭小實驗,引導學生開展小制作以及小發明等活動,參加各種形式的物理講座,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形成創新意識,鞏固創新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三)改進教學評價模式,激發創新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求知欲的激發和培養,離不開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給予良好的、客觀的、肯定的評價和鼓勵,這樣才有利于誘發學生的創造動機。對學生的評價要以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目的,因此需要更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以及對學生自身人格發展的評價,要改變以往單純以成績為評價依據的評價模式。在創新意識的教學中,教師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善于發現學生的亮點,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見解,并適時地給予鼓勵與表揚,發現有新見解就肯定,發現有進步就鼓勵,隨時幫助學生糾正小偏差,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求知欲,這樣才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如今,競爭普遍存在,不僅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人與人之間何嘗不存在著競爭。適者生存“說明一個人要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才能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教育的目的,除了要使學生具有高深的知識外,還應時刻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放在重要的地位。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才是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數學作為一門比較抽象,注重推理的學科,使得我們更要認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對知識能夠融匯貫通,這樣才能有所進步,有所超越。我認為,數學教育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對癥下藥,使學生的創新能力有發展的空間
傳統的數學習慣于采取“題海戰術”,那種不顧學生的心理的作法已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只能使學生每天疲于應付高數量的題目,只來得及做,而沒有時間思考與總結,如何能夠使學生創新能力得以發揮呢?我們應對學生充分了解,掌握學生的個性特征,精心選擇一些能激發學生探索欲望,利于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習題和例題。數學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各種題型都讓學生“嘗透”,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宜注重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能力,使學生理解能力獲得提高,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為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揮創造了條件。教師要切實做好的工作是“喚醒”學生創造熱情,而不是壓制和打擊,故在教學上應大膽突破,在教與學觀念上也有所更新,要改變過去那種唯師為尊的思想和作法。師生之間不妨多探討少命令,創造一些民主氣氛,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要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可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也使學生樂于聽數學課,為今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準備了開啟的鑰匙。
二、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使學生善于創新
所謂直覺思維能力,是指不經逐步分析,嚴密推理與論證,而根據已有的知識迅速對問題的結論作出初步推測的一種思維能力。這種思維的特點是濃縮性與高度跳躍性,受學生所喜愛,它極易創造一種“冒險心理”和“滿足感”,因而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數學教師在講解習題和例題時,可選擇一些直覺思維與邏輯思維相結合的題目,先讓學生憑直覺猜測結論,然后依據邏輯思維給予證明。經過一次次的對比,總結,使學生的猜測一次比一次準確,這樣會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
例如:在RtABC中,∠C=90°,AB=2,求和的值。
分析:本題根據RtABC中,30°
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可求出BC=1,用勾股定理可得AB=,兩個比的值求出。
教師可再提問:①若題目中30°條件去掉,能不能求出比值?②若題目中AB=2去掉,能不能求出兩比值?
學生的直覺思維就會發生作用了,隨著∠A角度的變化,一種可能是∠A=45°,這時∠B=45°,此時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了!學生就會作出猜測,第一種情況無法求出兩個比值。在第②題中,AB=2去掉,教師可提問學生這時AB可能有什么情況?當然可能變為大于2或者小于2,再提問學生AB>2時,BC比原來大還是小?AC呢?學生比較容易得出BC、AC都比原來大。這時教師可緊接著問學生:當斜邊增大時,另外兩條邊也相應變大,大家猜測一下,兩個比值是如何變化?還是不變?
許多學生根據剛才教師的啟發,就會猜測比值不變!這個猜測是對的。在猜測過程中,通過觀察,實際圖形是“動”起來了。這種猜測在課堂上,學生是樂于接受的,如果掌握得當,所提出的猜測問題會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上會突然十分寧靜,那是學生在積極地思索,在進行直覺思維的各種判斷。通過這樣直覺思維的訓練,事后再結合邏輯的證明,無疑會提高學生直覺的正確率,對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非常有利。
三、培養學生求異思維能力,使他們樂于創新
求異思維要求學生從已知出發,合理想象。找出不同于慣常的思路,尋求變異,伸展擴散的一種活動。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熟悉每一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公理、定理、法則、公式,讓學生清楚它們各自的適用性。
在具體題目中應引導學生多方位思考,變換角度思維,讓學生思路開闊,時刻處于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狀態。
例:等腰三角形ABCD中,對角線AC、BD交于點O,
且ACBD,AD=3,BC=7,求梯形ABCD的面積。
法一:可作AEBC,垂足分別為E、F得AEFD為矩形。
ABE≌DCF,可求BF長度,又通過三角形全等得
∠1=∠2=45,所以∠3=45°,得DF=BF=5,可求面積。
法二:作DE//AC,交BC延長線于點E,
這樣可得BDE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取BE中點F,連結DF,據Rt三角形斜邊中線
等于斜邊一半行DF長度,DF即梯形高,可求面積。
法三:過O點作EFAD,垂足為E,
交BC于F,可證EFBC,據三角形全等得
∠1=∠2,所以OB=OC,OF是等腰三角形
斜邊上中線,OF=AD,同理OE=AD求出EF再求面積。
法四:先證∠1=∠2,得O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可據勾股定理得OA=OD=,OB=OC=,
這樣S=AC•BD,代入可求值。
分析上面的四種解法后,不妨再問:梯形中常用輔助線作法有作兩條高,平移一腰、平移一對角線等等,那么本題平移AB,行不行?
培養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固然十分重要,因為它可以極大地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另外,教師也必須培養學生對多種思路中選擇一種易于表達的方法,特別要提高學生的判斷、估計能力,避免學生一旦方法選擇錯誤,而不知回頭開辟新思路,這樣反而對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受到傷害。
四、加強數學過程的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往往只重視結論而忽視過程,這樣造成學生只懂得死記硬背,遇到問題多采取生搬硬套的作法,學生在聽課時看不到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我們要重視定理、公式、法則等的推導過程。如當初科學家發現該結論時那樣既體現各種不同的思路,又分析各種思路正確與否。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欲望,使他們創新能力獲得提高。
例如,在學習菱形的判定定理1時,若直接告訴學生結論“四條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學生可能覺得索然無味。不妨先安排一個作圖題:任意圖∠A,畫一弧與它兩邊交點B、D,再分別以B、D為圓心,以原半徑再作兩弧,兩弧交點為C,連結BC、BD,得四邊形ABCD。
這時,教師設計如下問題:1、菱形、平行四邊形及矩形,它們各自如何定義?2、大家所得到的四邊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行嗎?是矩形?或是菱形?3、在作圖過程中體現出四條邊有什么關系?4、請同學們下一個結論。于是,許多同學便能猜測“四條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余下的工作便是指導學生對命題進行證明了。
由于學生直接參與了整個探索過程,學生會感覺整節課上得有意義,感覺時間也好象過去比較快,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在“發現”定理的過程有學生的作圖與數學思維溶入,滿足了學生創造的欲望。有學生選任意∠A時,可能剛好∠A=90°,那么所得到的四邊形為特殊的菱形,即正方形了。學生的思維可能因此再次活躍起來,創新思維再次激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