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1 03:01: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區體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校體育和社區體育雖然名目不同,然而二者之間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都是體育學科的一種,都是社會體育的組成部分。從高校體育和社區體育的分析來看,高校體育和社區體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有需要有一定的體育環境基礎,高校體育需要有更多的體育項目、體育運動技術以及體育設備等等,需要全面、系統、科學的為社區體育服務,因此高校體育也是社區體育的一個重要部分,高校學生在校園學習期間,能夠更好的利用學校體育教學的知識來提高自身的體育技巧,從而掌握好體育健身的方式方法,對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識也能有所提高,在未來進入到社會后,也可以更好的發展群眾體育,這也是促進社區體育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社區體育的發展也離不開高校體育,高校體育教育中的各項活動在未來都需要在社區體育環境下開展,高校體育作為社區體育的基礎,也為社區體育提供了更多的更優質的體育項目,對促進社區體育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出,為了更好的促進社區體育的完善發展,就需要通過高校體育的發展來帶動社區體育的不斷進步,這樣有利于社會體育教育觀念的形成,對社區、學校以及家庭等社會單位的體育活動開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高校體育和社區體育在體育項目和體育競技比賽中也有一定的共通性,高校體育在教學的過程中會以科學的、合理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們的身心健康,高校體育教學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證學生們能夠更好的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而社區體育的發展也需要人們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高校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們體育鍛煉重要性認識的培養也間接的帶動了社區體育的發展。由于體育項目的共通性,學生們在高校時期對體育活動的熱愛在未來也會帶到社區體育環境中,從而更好的促進社區體育的發展。而由于高校體育也是社區體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區體育發展進步的同時,也將會帶動更多的人們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從而也是高校體育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因此,社區體育和高校體育二者之間也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從長遠來看,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融合也將成為一個必然的過程,對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以及國民身體健康都將產生重要的意義。
2我國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之間發展脫節現狀及問題
2.1學校體育師資力量雄厚,但參與社區體育工作少
學校內體育教師及離退休的體育教師參與社區體育活動的比率很低,在職體育教師在課余時間里參與社會體育指導工作的比率極低,其參與積極性低于離退休人員。
2.2學校體育資源豐富,有效利用率低
大多數學校采取封閉管理。為了便于學校管理,體育場地通常6點以后就關門,無形中造成了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資源的浪費,不能與社區形成優質體育資源互利共享的相應。
2.3社區體育發展水平的不均衡性
受制于我國現有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程度的不同,體育發展呈現出一定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社區體育設施、場地不均衡;二是社區體育活動經費不均衡;三是社區體育指導員和管理組織不均衡。
3高校體育資源與社區體育融合發展的對策
3.1抓好全民健身的宣傳工作
在大學體育與社區體育結合過程中,要特別抓好宣傳工作。一方面要注意大學體育政策的對外宣傳。另一方面要注意體育文化知識的宣傳,以打造有影響的大型比賽,還可在每學期舉辦一個“體育文化宣傳周”。同時,大學畢竟不同于社會,社區人員的大量進入對大學紀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要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所有進校人員的宣傳管理,預防負面影響的產生,保證大學體育與社區體育結合后形成互動式良性發展。
3.2高校體育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當今社會,一個國家的發展也需要對外開放,一個團體的發展需要對外開放,高校體育要樹立社會大體育的意識,不但要搞好校內的體育工作,還應為社區體育出謀獻策積極參與,為全體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盡一份力。高校體育的發展同樣需要主動走出去,大膽請進來的策略,高校應對社區居民中進行體育鍛煉的人群提供不影響教學條件下的寬松政策,鼓勵社區居民進校體育鍛煉,對進行體育場館鍛煉者進行合理的收費,通過多種途徑促使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結合,在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中促使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
3.3搭建社區體育與高校體育合作發展的組織管理機構
以社區居委會、社區內的學校體育負責人和居民代表三方構成社區體育委員會。在組織機構的管理人員上,除少數必要的專職人員外,多數可由業余或兼職人員擔任。在經費來源上,除少量的政府投入外,多數應由活動創收等市場渠道及企業的贊助來解決,組織機構的活動地點選擇為社區內較有影響力的體育場館,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進行會議交流,對開放中的有關事宜進行決策和管理,從而加強了社區體育活動的組織性,使其向經常化、規范化方面發展,從無序、松散向有序、有計劃的趨勢發展。
3.4政府及相關部門參與宏觀調控
【關鍵詞】 少數民族;社區;體育活動;組織管理;調查
山東是一個經濟大省,人口大省,同時又是一個體育大省,并且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經過了奧運會、全運會的洗禮,使得體育運動深入民心。人們開始從物質生活的追求上升到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人們開始注重身體的鍛煉,因此社區體育在全省乃至全國迅猛發展。盡管對社區體育的研究非常多,對少數民族的研究也達到了一定深度,關于少數民族體育的研究也不在少數,但是對于少數民族社區體育的研究卻是鳳毛麟角。這似乎與已深入民心的“和諧社會”理念有些不符,而山東恰恰又包含全部55個少數民族,并且還有17個著名少數民族社區。因此,本文通過對山東省少數民族社區體育活動組織管理現狀分析,以引起對少數民族社區體育研究的興趣,使社會各界人士能對少數民族社區體育管理現狀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并希望有關部門對少數民族社區同胞給予更多的關懷,為構建和諧社會盡一點綿薄之力。
一、調查對象
文章以山東省17個少數民族社區體育活動組織管理者為調查對象。
二、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分析法。設計問卷《山東省少數民族社區體育現狀調查》。發放問卷170份,有效回收168份,回收率為98.8%。
三、分析與結果
1、社區體育管理人員職務分析
調查顯示,普通管理工作者占了大多數,是因為普通工作者與參與者更接近,他們的信息更有利于直接反映出社區的管理情況;同時他們又是各種政策和工作的實施者。社區的專職管理者,他們是社區體育的決策機構,他們的信息和建議以及態度,直接關系到社區體育開展前景;社區指導員的情況和建議更是關系著人們體育鍛煉的科學性;社區體育項目的開發人員的素質及建議等直接決定了社區體育所開展的內容。
所以,只有綜合各個崗位人員的情況和意見,才能得出山東少數民族社區體育更為真實的現狀。
2、社區體育管理人員年齡分析
調查顯示:管理者的年齡狀況同體育參與者大致相同,也是以中老年人為主,60歲以上的有5人,40-59歲的有8人,分別占了29.42%和47.06%,而40歲以下的青年人只有4人,占到25.53%,排在最后。這說明管理者中青年管理者明顯不足,亟需注入活力,這也是造成社區體育很難發展的原因。中老年人做事情相對較保守,有利于傳統項目的發展,但由于比例不均勻,所以,就導致了社區體育的創新不足,而已有的項目滿足不了參與者的需求,這就導致了社區體育很難滿足人們的健身需要。因此,少數民族社區應加大青年管理人員的培養,同時又要發揮中老年人的經驗優勢,使中老年人和青年管理人員數量上達到平衡,思想上達到統一,并利用各自的優勢為社區體育服務,以使社區體育得到進一步發展。
3、社區體育管理人員學歷分析
根據調查顯示,社區管理者的文化程度絕大多數為初、高中學歷,其中高中學歷的占52.94%,初中學歷的為29.41%,高中以上學歷只有3人占17.65%,而本科以上學歷者無一人。雖然學歷并不能完全代表管理者的能力,但是學歷可以反映出管理者所受的文化教育,進而從側面反映出社區的管理現狀。從以上可以看出,山東省少數民族社區體育管理還未完全受到重視,而現在的大學生雖然較多,而且就業較難,但仍不愿進入社區工作,為社區服務。對此,社區應當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加就業崗位,提高管理者的待遇,以便吸引高學歷、高素質人才進入社區,為社區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由調查可以看出,山東省少數民族社區雖未設有專職的社區體育管理機構,但卻都有社區體育管理人員。只有3個社區設有專門社區體育管理機構,占17.65%,剩下的14個社區均沒有專門的社區體育管理機構,這說明了山東省少數民族社區體育管理機構設置明顯不足。
然而,有6所社區設有專門的體育管理人員,這說明除了3所設有專職管理機構外,還有3所社區設有專職的體育管理人員。而剩下的11個社區均設有兼職管理人員,這足以說明山東省少數民族社區管理者并未忽視社區體育的管理。
四、結論及建議
1、結論
目前,山東省少數民族社區體育管理力量明顯不足,大多數社區無專門的體育管理機構,社區的體育管理人員學歷偏低,年齡偏大,均談不上專業化,這嚴重阻礙了少數民族社區體育的發展。
2、建議
山東省各少數民族社區應加強社區體育管理機構的建設,這是未來社區體育是否能良好發展的關鍵;政府部門應當鼓勵更多的大學生進入社區,社區體育方面更應該如此,這樣不僅可以緩解就業壓力,更可使社區體育得到科學化發展;要對社區內的體育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不僅要加強體育指導員的培養,還要加強對體育項目開發人員的培養,這樣才能形成系統,從而保障社區體育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魏東.論我國社區體育發展模式[J].全國職工體育論文報告會獲獎論文匯編.
[2] 王凱珍.社會轉型與中國城市社區體育發展[A].北京體育大學,2004.
[3] 羅漢禮,彭雄輝.城市社區體育現狀與發展對策[J].體育學刊,2004.1.11-4.
[4] 紀曉嵐.論城市本質[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